當前位置: 首頁 公文范文 國有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實踐探究范文

國有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實踐探究

發布時間:2023-10-08 09:33:1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1篇國有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實踐探究,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國有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實踐探究

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突出的背景下,雙碳目標(碳中和、碳達峰)成為抑制溫室氣體排放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目標,是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企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應積極響應并實施綠色低碳發展戰略。本文以雙碳目標下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為研究主題,分析了雙碳目標下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企業應對雙碳目標的策略,以某大型國企為例,闡述了其在生態環境、資源循環利用、綠色建造、綠色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實踐案例,為企業的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參考和啟示。

一、雙碳目標的政策背景和意義

1.政策背景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1年10月24日國務院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了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等五個方面主要目標;2021年10月26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要求“十四五”期間,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取得新進展,有利于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提出加快更新建筑節能、市政基礎設施等標準,提高節能降碳要求;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國家將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

2.實現雙碳目標的意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碳達峰、碳中和是綠色發展的重要目標和任務,企業踐行雙碳目標,既是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也是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不僅可以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還可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品牌形象,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二、雙碳目標下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機遇、挑戰和應對策略

1.機遇與挑戰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約束下,在節能環保、生態環境、城市建設等領域將面臨深刻的低碳轉型,預計未來將在這些行業帶來巨大的投資和商業機會,及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全新的發展機遇。企業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主體,應抓住未來綠色產業快速發展的機遇,推動自身綠色轉型發展,并從中尋找發展路徑。同時企業將面臨社會、政策、市場、經濟、技術等多重挑戰,包括社會認知和接受度、政策和法規不完善、市場需求不確定、資金限制、經濟回報不確定、技術成熟度不足、技術創新和轉型困難等問題。企業需要解決這些挑戰,提高綠色低碳發展的效能。

2.應對策略

(1)積極與政府、社會組織及相關方開展合作交流,推動社會環境改善,提升社會共識和支持度,共同推動雙碳目標的實施。(2)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健全綠色產業相關的法規、標準、收費等政策,重視資金、稅收、用地、標準、技術、管理等方面制約及影響綠色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和政策措施。(3)積極爭取多渠道資金支持。深入推進綠色環保示范工程、試點項目、產業園區建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低碳發展模式與路徑。(4)加強與供應鏈和合作方的合作,共同制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和指標,共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通過與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共享綠色環保技術和經驗,共同研發和應用綠色環保產品和解決方案,實現整個產業鏈的綠色轉型。(5)打造企業綠色環保品牌。加強品牌宣傳和推廣,提高企業在綠色環保領域的知名度,推動綠色環保產品和服務深度融入市場,擴大市場占有率,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6)加強綠色創新技術推廣和人才培養。加大科技創新在綠色產業中的推廣和示范,提高綠色技術的成熟度和應用水平。發揮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綜合優勢,推進綠色環保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共同研發綠色環保技術,培養相關專業技術人才。

三、雙碳目標下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實踐

以武漢某大型國企為例,該企業是一家集投融資、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城市基礎設施和生態環保綜合型企業,主要業務有高速公路投資運營、園區綜合開發、生態環境治理、市政施工等板塊。近年來圍繞雙碳目標,積極探索綠色低碳發展新路徑,實踐應用了一批典型綠色示范項目,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推動企業綠色轉型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1.循環資源利用助力降碳行動—千子山循環經濟產業園

發展循環經濟是推動綠色轉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循環經濟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強調資源充分利用、減少廢棄物、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倡導資源的循環利用,通過廢棄物的再利用和資源的回收再利用,減少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具有顯著的資源節約與碳減排協同效應,這與低碳發展的目標是一致的,可有效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近年來該企業在環保領域積極探索循環經濟,大力推進循環產業園建設。其自主投資建設的千子山循環經濟產業園是全國首批集多種固廢處理產業鏈于一體的循環產業園,也是我市探索的首個“零排放”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產業園,是國內首家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建筑垃圾處理、有機垃圾處理、市政污泥處理、工業危廢和醫廢處理等六大循環經濟產業鏈于一體的循環產業園。項目占地843畝,由核心區、防控區和還建區三個功能區組成,包括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廚余垃圾處理廠、建筑垃圾處理廠、醫廢處理廠、危廢處理廠、灰渣安全填埋場、污泥處理廠等7個版塊,每年可處理約200萬噸各類別固體廢棄物。可實現中水回用率100%,污水處理率100%,二氧化碳減排32.8萬噸,排放指標優于歐盟標準,基本實現了園內廢水、廢渣“零排放”以及物質全體量循環利用。真正體現了“循環”“綠色”的建設理念,對提升武漢市垃圾綜合處理能力,帶動武漢市乃至華中地區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領導多次就長江經濟帶發展發表重要講話并作出重要部署,為長江經濟帶勾勒發展新路徑,要求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主戰場。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武漢擁有獨特山水稟賦,兩江四岸是長江經濟帶上的亮麗名片。2020年以來,該企業積極啟動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項目建設。項目總長約170公里,建設范圍為長江上游至軍山、下游至長河入江口,漢江上游至長豐橋,下游至兩江交匯處。按照“連斷點、補空點、提亮點”的建設策略,建設以安全為基礎的安全長廊、百里貫通的生態長廊、二十段景的文化長廊、內暢外通的交通長廊、多處節點的活力長廊,形成“兩江水、百里廊、二十景、多節點”的空間格局,并建設全貫通的碧道慢行網絡,用連通的碧道連接兩江四岸江灘公園及濱江岸線,把歷史文化、景觀節點串聯起來,對工業遺產活化利用,對重要節點升級改造,進一步改善武漢市濱水生態,成為長江武漢段的生態樣板,實現城市與山水的高度和諧,提升城市品質。

3.推動綠色智能建造關鍵技術應用—航發智慧城

該企業積極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融入項目建造全過程。在項目設計、建造、運營全過程,按照綠色低碳發展的要求,通過科學管理與創新,采用有利于節約資源、減少排放、保護環境、提高效率、保障品質的建造方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取得了良好的資源和環境效益。航發智慧城位于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集五星級酒店、5A甲級寫字樓、高端人才公寓、數字智慧園區于一體,是國內一流的生態化、綠色化、智能化示范級大型綜合建筑組群,獲得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認證。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5.26萬方,其中地上建筑面積9.4萬平米,地下建筑面積5.86萬平米。項目在設計、建造、運營階段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理念,將生態節能植入肌理,以全新的設計理念引領建筑潮流。大量運用清水混凝土、太陽能、地源熱泵、屋頂綠植、海綿城市、裝配式預制構件等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利用5G、IOT、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與設備,優化園區基礎建設,實現園區智能化管理。

4.強化科技創新與綠色技術研發,提升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能力

科技創新是推動企業綠色轉型發展最重要的動力之一。近年來,該企業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和綠色技術發展,提升綠色轉型發展的能力。在水環境治理、固廢處理、生態修復、生態產品開發等綠色環保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的技術創新及應用工作,積極開展相關的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同時與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合作,參與了多項綠色環保領域科技創新項目研發,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綠色技術、產品、設備及專業化環境治理服務。如調蓄池初期雨水處理磁分離技術、城市富營養湖泊生態修復技術、長距離底泥環保疏浚及尾水處理一體化技術;生活垃圾填埋場原位治理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濕垃圾生物轉化技術;拼裝式防洪墻、砂基透水鋪裝材料、生態護岸擋墻等生態環保產品。

5.加強數字化建設,推動企業綠色行為信息化

當前,數字經濟高速增長、快速創新,深刻改變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動力、發展方式。以數字技術為支撐,實現數字化,是推動企業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一方面可以助力企業節約資源、提高效率,實現低碳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實現企業綠色行為的信息化,為企業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近年來,該企業將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與綠色產業相結合,積極推動數字化建設,在數字設計、智能建造和智慧運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積極推進BIM正向設計,推廣以BIM為核心的數字化智慧平臺系統,推進BIM+智慧化技術在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應用。推進流域智慧化管控系統建設;推進循環經濟產業園固廢綜合處置智能管控中心建設;研究開發流域險工險段數字孿生平臺,促進城市險工險段管理向集成化、可視化、智能化的轉變;推進水務數字中心平臺建設,打造集項目策劃、數據集成、智能分析、決策預警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級數字平臺。

四、結語

企業在雙碳目標下的綠色低碳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企業應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推動綠色轉型發展。通過探索和實踐,企業可以在減少碳排放、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做出積極貢獻。同時,企業在實踐過程中也面臨各種挑戰,需要不斷加強企業與政府及社會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積極爭取政策與資金支持,提高社會認同度,不斷加強市場開拓與技術創新,推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企業力量。

作者:張玲 苗強 單位:武漢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看|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 工棚里的换爱系列小说|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 欧美xxxx做受欧美|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真实国产乱子伦在线视频不卡| 国产AV无码国产AV毛片| 麻豆md传媒md00中国|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 91秦先生在线| 女人的高潮毛片|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观看| 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久噜噜噜久久| 桃子视频观看免费完整| 亚洲日本国产乱码va在线观看| 特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a一级| 出包王女第四季op| 国产午夜一级鲁丝片| 99国产在线视频| 小时代1免费观看完整版|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 97av麻豆蜜桃一区二区| 好紧好爽太大了h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 日本人视频jizz69页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大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一个人看的毛片|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久久久久777777人人人视频|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大全|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免费| 国产女人18毛片水|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咪咪色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