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企業課程體系建設范文

企業課程體系建設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09 17:40:32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企業課程體系建設,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企業課程體系建設

篇1

培訓是人力資產增值的重要途徑,也是組織效益提高的重要過程。 而在實際的培訓工作中,培訓卻遭遇著各種困境和尷尬,具體表現為:

(一)培訓體系不健全,培訓模式機械僵化

研究表明,92%的企業沒有完善的培訓體系。在培訓管理機構建設方面,僅42%的企業有自己的培訓部門;在培訓制度方面,64%的企業聲稱有自己的培訓制度,但很多制度流于形式;在培訓的內部課程體系建設及講師培養上,成體系的企業更是寥寥無幾。培訓缺乏連貫性和系統性,培訓形式單一 。

(二)培訓針對性、實用性差

在企業中,培訓流程不清晰,培訓組織落實不到位。很少有企業進行過規范的培訓需求分析,培訓組織過程也缺乏科學有效的設計,培訓后更少有規范的效果評價,趕羊群式培訓依然大行其道,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較差。

(三)培訓理念落后,培訓激勵不足

部分領導對培訓重視不足,“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 是培訓時常遭遇的尷尬。 部分企業缺乏與培訓配套的員工激勵晉升機制,員工培訓熱情不足,動力缺乏,培訓自然難以有效開展。

二、培訓課程體系構建的意義

一個完整的培訓體系包括:培訓課程體系、培訓講師管理體系、培訓效果評估和培訓制度建設體系四部分組成。其中的核心之一便是培訓課程體系,規范的課程體系建設對企業培訓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培訓課程體系的建立,是基于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和部門業務需求精確分析的基礎上,以問題為出發點,精確定位,確保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二)培訓課程體系的開發對內部講師體系的建立起到推進作用。

(三)規范的培訓課程體系,可整合企業內部培訓資源,形成對關鍵技術、技能、知識的沉淀、凝練和傳承,防止某些關鍵崗位員工的流逝而導致企業實用性技能的喪失,構建培訓的良好循環提升。

三、培訓課程體系建設實施步驟

(一)構建課程體系框架

培訓課程體系的開發必須明確在企業內部有著相同工作性質、相似工作能力要求的崗位集結起來,組成一個團體,稱為崗位族。對崗位族進行整合梳理,一般可劃分為知識類、技能類、素養類及管理類課程類別,根據不同的課程類別設置不同的課程內容。

(二)課程開發和設計

課程開發和設計是培訓課程體系構建的重中之重,直接關系著課程質量的優劣。一般來說課程開發和設計從以下7個步驟展開:

1 選定課程主題

根據公司戰略發展目標和年度業務工作重點,聚焦典型業務問題,確定課程開發的主題。

2 實施培訓需求分析

培訓需求分析是有效開展培訓的前提,只有切實的需求分析,才能發現問題,找準培訓的方向。培訓需求的方法有很多,從個體層次分為:問卷法、觀察法、訪談法;從組織層次分為:工作績效分析法、資料分析法、小組討論法。需求分析簡單的說就是“對照標準、測量現狀、計算差距、分析原因”,只有差距找到了,培訓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培訓的有效性才具有說服力。

3 確定課程目標

目標應立足為解決生產問題,從制約本部門重點工作、重點業務的瓶頸問題出發,選定培訓目標。目標應該明確,可量化的務必量化,不能量化盡量轉化為表現性目標。

4 收集素材、確定課程內容

內容是課程的血肉,內容豐富才能使課程呈現立體化、有深度,當前信息來源豐富,講師可借助互聯網、行業期刊、行業專著、行業咨詢報告等媒介,廣征博引,去粗存精,圍繞課程目標進行嚴謹的取舍、組合,形成課程的內容體系。

5 搭建課程邏輯構架

邏輯構架是課程的主線,一門優秀的培訓課程必然是主題分明、邏輯清晰,表達清楚的。內容如珍珠,邏輯就如穿珍珠的線,再豐富的內容如果缺乏邏輯的貫穿,也將如一盤散沙,學員聽后是一團漿糊,不知所云,邏輯應簡單有力,清晰明了。

6 課程設計

沒有課堂設計的培訓不會是好的培訓,所以課堂設計非常重要,形式承載內容,過程即結果,過程精彩,結果自然不會差。

7 持續改進

一門課程完成后,需要不斷的講授、驗證、修改和完善,最終形成課程PPT、講師講義、學員講義、配套題庫、教材等相關資料,最終成為一門成熟的課程才能納入課程體系里。

(三)課程管理與更新

篇2

關鍵詞:技能人員;行業培訓;課程體系

為滿足煙草行業的發展需要,國家局提出“突出重點、分級分類、做好新一輪大規模培訓工作”的要求,煙草行業各單位認真編制了輪訓規劃,全面開展全員輪訓工作,通過培訓全面提升行業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隨著社會進步、行業發展,現有的培訓體系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煙機設備技能人員的培訓需求。為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率,培養出一批“大國工匠”,需不斷研究和開發新的培訓體系,而作為培訓體系建設中重要性最高、比重最大的課程體系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結合近幾年自身的工作實踐,以河南中煙煙機設備修理工為例,闡述企業煙機設備技能人員培訓課程體系建設的有關內容。

一、企業培訓課程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現在很多企業雖然定期組織培訓,但并沒有一套系統、完整的培訓課程體系。他們只是將課程名稱簡單整合在一起,各個課程之間、課程與培訓對象之間、課程與培訓計劃之間并沒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遞進性,不僅培訓效果不明顯,也不能很好地與企業發展有機結合,造成培訓資源的浪費。要想形成一個真正完整的培訓課程體系,需要經過從培訓需求調研到培訓需求呈現,從培訓需求呈現到培訓課程設置、課程結構體系組建直至培訓課程體系完善等多個環節。河南中煙基于此思路,通過調研,設置培訓課程,形成了適用于河南中煙人才培養的不同層次和不同階段的培訓課程體系,真正做到教育培訓為行業服務。

二、企業培訓課程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

培訓課程的建立需要以企業目標為導向,確保培訓課程體系的動態性和針對性;以工作崗位為基礎,確保培訓課程體系的系統性和使用性;以員工職業發展為路徑,確保培訓課程體系的層次性和遞進性。為促進企業培訓工作有序開展,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企業技能人員培訓課程體系的構建要注意以下關鍵環節。

1.培訓需求調研。針對煙機設備技能人員素質現狀進行全面調研和分析,掌握煙機設備技能人員真實的培訓需求,明確培訓方向和培訓目標。在調研之前,撰寫調研方案和調查問卷表,并且在調查問卷表中列出相關課程,以供調研對象參考。

2.培訓層次劃分。不同崗位、不同發展階段的員工由于個體差異、能力要求的不同,在培訓需求上也會存在差別。因此,需要根據培訓需求調研報告將不同崗位、不同發展階段的員工劃分為不同的培訓層次,針對不同層次制訂培訓內容,以適應自身發展和行業需求。比如,煙機設備修理人員根據能力素質對各崗位的要求劃分為技能人員和高技能人員,技能人員包括初級、中級和高級修理工,高技能人員包括修理技師和高級修理技師。

3.培訓需求呈現。根據調研報告和調查問卷表的統計結果,不同層級的培訓需求就可以呈現出來。比如,操作工在工作中缺乏動手能力,修理工在工作中缺乏動作的規范性。這樣,就可以根據他們的實際需要制訂不同的培訓課程。但應該注意的是,培在員工成長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并不是萬能的,即使一個完整的培訓課程體系也不可能涵蓋所有內容,這些培訓內容需要具有連貫性和階段性,才能起到良好的培訓效果。

4.培訓課程設置。培訓課程的設置是培訓目標的具體化過程,同時也是實現培訓目標的前提,所以,培訓課程的設置要以培訓需求為基礎,以培訓目標為導向。根據培訓目標優先選擇在工作過程中具有普遍意義和典型性的內容,把實踐能力與理論知識、專業知識與基礎知識有效結合,組成模塊和綜合課程。按照這個原則,煙機設備修理工技能人員培訓課程體系設置三大模塊: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維修技能,三大模塊相互滲透、互相促進,以滿足不同層次學員的需求。具體課程為機械制圖、機械基礎、氣壓傳動基礎知識、鉗工裝配知識、卷煙工藝、卷煙工藝與標準、煙機設備專業知識、煙機設備電氣基本知識、鉗工操作技能和煙機設備維修技能等。

5.課程結構體系組建。根據受訓者在職業活動中所需綜合能力的發展規律,把培訓課程進行科學排序,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地安排基礎技能和基本專業知識的課程體系,保證學習單元間橫向聯系緊密、縱向銜接有序。比如,模塊的搭建以修理工的工作過程編排,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維修技能三大模塊不一定按順序學習,可以提前進行維修技能專業實踐,使培訓課程及內容真正適合企業的實際需要和學員的知識技能需求。

6.培訓課程體系完善。知識不斷更新,行業不斷發展,為保證培訓效果,培訓課程體系需要不斷完善和更新。在培訓課程體系建立和實施后,要根據培訓對象、送培單位及培訓師的反饋意見和培訓效果評估,分析課程體系及內容設置上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修改完善。比如,在培訓中發現河南中煙修理工缺乏論文寫作和工作總結能力,在以后的培訓課程體系中可以增添這項內容,不斷完善,從而形成層次清晰、互相聯系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逐步實現針對性培訓和規范化培訓,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率,為以后煙草行業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訓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

經過以上六個環節,形成具有動態性和系統性的知識和技能課程體系,確保培訓目標的實現,為煙草行業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篇3

工學結合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特征已經被各技工院校認可,“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已經成為技工院校重要的人才培養模式。為確保汽車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實現,就必須與行業、企業充分合作,共同開發建設具有技工院校特色的工學結合課程體系。

二、課程體系建設目標

第一,滿足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汽車營銷課程體系建設必須滿足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指導課程體系建設的理論依據。通過課程體系建設,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有效分解到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中。基于汽車營銷職業資格及汽車行業企業、同類院校調研分析,明確汽車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分為中級技能人才和高級技能人才兩個層次。其中,中級技能人才培養目標:面向汽車產業鏈中的汽車制造企業、汽車銷售服務企業、汽車后市場企業以及汽車互聯網營銷企業,培養具有汽車銷售、售后服務、二手車交易、汽車金融服務、汽車保險服務、汽車租賃、汽車用品交易、汽車零配件交易、汽車文化服務、汽車電子商務等專業技能,并具有自我管理和團隊合作精神等綜合職業能力的中級應用型、復合型、互聯網型技能人才。在中級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基礎上,高級技能人才還應具備營銷策劃、人員與現場管理、營銷團隊管理,及指導一線作業人員進行營銷工作的能力,并擁有職業溝通、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等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復合型、互聯網型技能人才。

第二,滿足企業實際崗位工作任務需求。汽車營銷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必須滿足企業實際崗位工作任務需求,企業崗位工作任務是指導課程體系建設的現實依據,通過課程體系建設,將企業崗位工作任務轉化為符合教育規律的學習任務。通過針對汽車企業工作任務調研分析,形成汽車營銷專業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對應表。

第三,滿足專業人才職業成長規律要求。著名學者德萊弗斯(S.Dreyfus)等人研究發現:人的職業成長不是簡單的“從不知道到知道”的知識學習和積累,而是“從完成簡單工作任務到完成復雜工作任務”的能力發展過程,必須經歷“從初學者到實踐專家”的職業成長階段。因此,汽車營銷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不僅需要滿足企業的崗位需要,而且需要遵循人的職業成長和職業生涯發展規律。合理科學地設計課程序列。通過行業企業調研及召開實踐專家訪談會,形成遵循職業發展階段的汽車營銷專業典型工作任務列表。

三、課程體系建設路徑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汽車營銷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路徑。

四、課程體系建設內容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汽車營銷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將課程內容按照能力目標分為能力課程體系,將課程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有機結合,分為專業能力課、通用管理能力課以及職業核心能力課,如圖2所示。其中專業能力課設計為通用專業課程、核心專業課程以及拓展專業課程。通用管理能力側重于提升學生的專業管理能力,如資源與運營管理能力等。職業核心能力課程側重于提升學生的個人管理能力,包含職業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等。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學結合模式下的汽車營銷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要密切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突出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同時要充分實現校企合作,課程建設負責人要和行業、企業專家共同研討課程標準,以保證課程的實用性。最后,在課程體系確立之后,要進一步著手組織開展課程資源開發,建設與企業真實工作環境一致的一體化實訓場所,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為課程體系實施到位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園-企-校;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課程體系

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是課程建設。近幾年來,基于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體系開發和實踐為主導的職業教育課程建設與改革,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上取得了重大成效,成為引領當今乃至未來中國職業教育課程建設的主要發展方向[1-3]。

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是浙江省特色專業、浙江省優勢專業和全國高職類百所骨干院校重點建設專業。專業在骨干建設過程中緊貼“學校融入區域發展、專業融入產業發展”,主動適應杭州精細化工產業發展需求,依托臨江工業園區管委會,整合園區所屬化工類大企業資源,創新“園-企-校”合作機制,構建了基于現代精細化學品生產的項目化課程體系。

1 “園-企-校”合作機制

高職教育的理念是服務區域經濟,主要向區域和行業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服務區域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高職院校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

蕭山臨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地處錢塘江南岸,聚集了杭州市精細化工如染料、涂料、油墨、日化等行業主流企業,其中杭州百合化工顏料產量位居全國第一,杭州吉華化工有限公司和帝凱化工有限公司的染料產量位居全國前十,產業集聚效應已初步形成。

專業所在的臨江學院,就是由學校、臨江工業園區管委會與園區企業以合作共贏為基礎,以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為目標,通過協議的形式締約建設的相互聯系、相互開放、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利益實體,是校企合作的新型組織形式。由園、企、校三方共同組成臨江學院理事會,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院領導由園區、企業、學校三方委派并由理事會任命。這一合作機制有效推動了校企緊密合作,為專業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2 建設內容

2.1 創新“園-企-校”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建設

緊緊依托臨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專業深入企業開展調研,聘請園區所屬化工類大企業杭州百合化工有限公司、杭州吉華染料有限公司、杭州電化集團有限公司、杭州龍山化工有限公司等10家以上企業的技術能手、管理人員和行業專家開展論證,不斷追蹤崗位需求,確定了本專業主要職業崗位是是工藝技術員。通過開展主流企業專家進行了“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研討會,確定了工藝技術員典型工作任務。并以此為依據,共同開發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制定專業核心課程標準,共同參與編寫相關項目化教材。

同時為適應信息化背景下現代化工發展的需要,根據企業的用人需求,適時調整課程體系、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提高教學內容的適應性和實用性。結合學生學習興趣,制定個性化教學計劃,依托“園-企-校”合作機制,探索一班多制、多時空教學、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

2.2 基于現代精細化學品生產的項目化課程體系建設

發揮“園-企-校“合作機制的優勢,在臨江工業園區管委會的參與下,與杭州百合化工、吉華染料有限公司等園區所屬化工類大企業緊密合作,成立由專業教師、企業行業技術骨干和人力資源專家、課程研究專家構成的課程開發團隊,根據確定的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探討每一工作任務的具體能力要求、所需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質,將企業生產性工作任務轉化為教學性工作任務,將崗位職業資格標準融入教學內容,設計與開發相應的專業課程。

在課程建設時以職業活動為導向,增加職業崗位案例和實例,依托參與理事會的臨江園區化工類大企業,與杭州百合化工有限公司、吉華染料有限公司開發《染料顏料生產及控制技術》,與杭州菲斯凱化妝品有限公司等開發《日化產品生產技術》、《精細化學品質量控制分析檢測》,與杭州電化集團有限公司開發《典型化工產品生產與控制技術》,共同建設6門核心課程。并根據課程標準,組織骨干教師與行業企業專家共同編寫職業特色鮮明的精細化工項目化教材。

2.3 推進“校中廠”實訓基地建設

依據“突出技能要求、貼近生產實際、保證持續發展”的原則,依托三方作平臺,通過與園區所屬化工類大企業緊密合作,根據精細化工生產批量小、品種多、流程變化大的產業特點,結合綠色化工理念,選擇臨江化工企業的典型精細化學品和生產工藝,共同設計、共同建設校內化工技術實訓工廠―“校中廠”,既可進行單元生產技術與操作實訓,也可將單元生產技術進行不同組合,滿足各種典型化工產品的流程性生產需求。

2.4 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建設

良好的師資是優秀課程的資源保障。為加快雙師結構隊伍的建設,依托國家骨干建設,學院通過實施教師企業經歷工程,每年派2~3名教師下企業進行頂崗實踐。通過教師企業經歷工程、浙江省“訪問工程師”項目,專任教師脫產或利用業余時間在企業真實開展為企業服務,使企業在服務過程中得到了利益,完成了一些項目。而且教師在服務的過程中,提高了雙師素養,提升了生產實踐、科研及專業服務能力,同時拓展了高職院校教育內涵,加強了高職院校與企業的產-學-研結合及校企合作深度。近兩年本專業教師企業經歷完成率100%,均至少有半年企業經歷。

同時聘任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專家作為兼職專業負責人,與校內專業負責人一起參與專業建設,聘請一批技術骨干和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完成專業兼職教師比例50%以上。

2.5 人文素質教育體系建設

畢業生的職業道德、技能、就業率和用人單位滿意率,是評價職業院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在課程體系中也需突出。通過以企業實際生產項目為內容的專業教學、生產實訓和頂崗實習過程,進一步將化工類企業的特定文化如誠實、守信、團結協作環保的生產意識等,通過真實情境教學感染和熏陶學生,從而使學生形成自我約束力,在提升其技能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學院成立各種學生社團、班級特色項目、興趣小組活動、舉辦專業技能比賽,提高學生專業學習興趣和技能。通過組織學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行業調查和就業調查等活動,讓學生了解精細化工行業發展情況,培養學生的社會認知能力和責任感,增強職業意識。通過學生活動和專業教育的融合,使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培養從第一課堂向第二課堂延伸并滲透到教育的全過程。

3 結論

職業教育辦學和發展必須依托主流企業,必須在企業的深度參與下,才能實現辦學目標和高質量服務。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專業堅持對接主導產業,強化關鍵要素,依托政府、企業、學校三方聯動推進產學合作的專業建設保障機制,構建創新“園-企-校”合作的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重構課程體系,建設“校中廠”實訓基地,加快雙師隊伍建設以及構建人文素質體系等建設措施。該項創新模式的開展具有引領輻射作用,為國內其他職業院校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提供范式。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6.

篇5

關鍵詞 工作過程導向 課程體系 藥物制劑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Implications of Work Process-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Development for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UANG Shengsheng

(Hangzhou First Technician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Abstract Since the theor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the process-oriented work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order to develop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urriculum system is adopted man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try to implement.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practical case of two vocational schools work process-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developed to study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es, and as a basis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a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 vocational curriculum system of thought.

Key words work process-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傳統職業教育的學科體系存在諸多弊端,職教工作者不斷嘗試對其進行改革。現今,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體系已經被許多職業院校接受,并以此為指導嘗試教學改革。國內已有許多較成功的例子值得借鑒。但是在這些例子中,與中職院校藥物制劑專業相關的文獻比較少見。由于我院藥物制劑專業正開展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體系建設,結合自身工作與科研需要,筆者比較了不同專業在課程體系建設方面的特點,試圖借此獲得指導今后工作的主體思想與基本方法。

1 國內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體系建設案例

例1:臺州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該校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構建課程體系。其主要做法是:第一步,分析專業定位與職業工作崗位群。根據其培養目標和人才需求,確定主要工作崗位為涉外文秘、外貿業務員、單證員和初級商務翻譯。第二步,歸納典型工作任務。通過與企業專家的討論,該校將工作任務的難度按照“新手―上手―主辦―主管”進行了區分,多次調研后最終確定八個典型工作任務,例如外貿企業及產品認知、涉外商務接待,等等。第三步,根據工作過程對課程進行開發。根據八個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內容,相應開發了八門工學結合課程,例如:外貿企業及產品認知、單證制作等等。第四步,確定教學模式。通過相關的分析,明確了課程的學習目標、內容、考核與評價以及課程標準。在實施過程中,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

例2: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課程體系開發。

該校在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的主要做法是:第一步,確定職業崗位及典型工作任務。通過市場論證和分析,結合國家職業技能標,確定該專業的6個職業崗位和14項典型工作任務,諸如石油化工分析職業崗位有3個典型工作任務,原料質量控制、產品質量控制和煤炭質量控制。第二步,分析典型工作任務的職業能力要求。通過收集一線分析人員的意見,結合畢業生的跟蹤反饋,分析歸納相關職業能力要求,諸如原料質量控制要求的職業能力有相關資料收集的能力、原料采集及合理處理能力和環保能力。第三步,專業學習領域課程設置。根據職業能力要求,結合相關工種職業資格的要求,歸類出 12個行動領域轉換成12門對應的學習領域課程。

2 具有特色的中職藥物制劑專業課程體系開發思考

上述兩個案例在課程體系開發過程中均一定程度上參考了姜大源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的途徑與方法,其開發步驟通常包括四個階段:第一步,工作任務分析。即根據專業對應工作崗位及崗位群實施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第二步,行動領域歸納。即根據能力復雜程度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整合,以形成綜合能力領域也就是行動領域。第三步,學習領域轉換。即根據職業成長規律和認知學習規律遞進重構行動領域并將其轉換為課程。第四步,學習情境設計。即根據職業特征和完整的思維過程分解學習領域為學習情境,也就是主題學習單元。這里要提出的是,除了學習情境之間應具有相關性、遞進性和包容性外,每個學習領域之間也應存在關聯,并能構成由淺及深的遞進關系。而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更須避免形式化,即空有“工作過程導向”的殼,卻仍是學科體系結構的“里”,只是將課程名稱進行了更換。

我院藥物制劑專業現設“四方向”,分別為藥物制劑生產,藥物檢驗,中藥調劑以及醫藥購銷。每個方向都有相對應的工作崗位。依據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體系開發理論,應將此四方向看作四個工作任務群。再從四個工作任務群中分析出四個方向的典型工作任務。以藥物制劑生產為例,每一種劑型都有相對應的工作崗位和任務,例如片劑、膠囊劑、注射劑、丸劑等等。這當中既有通用性的部分,也有單一性的部分,如制劑包裝崗位屬于通用性的,壓片崗位、膠囊灌裝崗位屬于單一性的;即有普遍性的,也有特殊性的,如壓片崗位屬于普遍性的,也有特殊性的,如粉針劑灌裝崗位。這里的普遍性主要指國內設立此崗位的企業比普遍,特殊性主要指國內設立此崗位的企業相對較少,且崗位開設難度高的。通用性的、普遍性的崗位往往具有比較高的典型性,對學生而言,這類崗位也較容易實現就業。另外再結合企業專家意見,可確定此方向上的典型工作任務。

確定典型工作后,應分析完成此任務所需的職業能力,即確定行動領域。以壓片崗位為例,其職業能力至少應包括:知識能力――熟悉GMP規范,熟悉片劑的性質與特點,掌握片劑的生產工藝流程,掌握壓片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維護保養知識等;實踐能力――正確、規范使用壓片設備,妥善處理突發狀況;團隊協作能力――崗位操作人員熟練配合有效提升生產效率。

分析多個典型工作任務所需職業能力后,將其進行有機整合并轉換為課程,形成具有內在邏輯性的課程體系。比如可將傳統的藥劑學課程按照典型工作任務崗位重新整合,并能在授課次序上配合藥物制劑實訓展開。也可將傳統的藥物制劑設備課分解,按典型工作任務的知識需求,分別插入到各個工作崗位內。需注意,課程開展時,應保持一定的順序性以符合知識傳授的規律。在課程內,按學習情境設計授課,且不同課程的學習情境之間應存在相關性以符合完成典型生產任務的要求。譬如在藥劑學課程內開設“片劑”情境,同樣的在藥物制劑設備、藥物制劑生產課程中也應開設相關學習情境,以在課程之間形成良好的程序性與包容性。

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體系開發,能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教學模式。學生在學校教育中掌握到與實際匹配的知識和技能。對中職學生而言,這無疑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綜合職業能力,有利于他們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贏得先機。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職業教育學基本問題的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6(1):5-10.

[2] 紀淑軍.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構建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J].職教論壇,2010.6:44-46.

[3] 姜大源.中國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認識基礎與課程體系創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341):13-15,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BBBWBBWBBWBBW| 老熟妇仑乱一区二区视頻| 在线观看国产小屁孩cao大人| 丰满的寡妇3在线观看| 日本福利视频导航|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李丽珍蜜桃成熟时电影3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中文|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一区第27页| www久久精品|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乱理电影不卡4k4k|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亚洲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精品免费视频一卡2卡三卡4卡不卡|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bd| 黄色免费短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播放| 宝宝才三根手指头就湿成这样|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 日本天堂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这里有| 校草被c呻吟双腿打开bl双性|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 男女同床爽爽视频免费|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 国产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视频图片 | 日本护士在线视频xxxx免费|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爱情岛永久免费|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泰国|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re|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