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完善課程體系建設范文

完善課程體系建設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09 17:41:32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完善課程體系建設,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完善課程體系建設

篇1

關鍵詞:空乘;職業規劃;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6-0028-02

我國目前有20所高等院校開設了空中乘務方向的本科教育,亞洲之外鮮有高校設立空中乘務專業。因此有關空中乘務方向的人才培養的研究主要出現在國內期刊上。黃晨[1]運用SWOT分析,對空中乘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給出了設計方案,對如何落實新興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師資建設、課程體系、實習實訓等方面相應的對策建議。常靜[2]從民航人才需求與學校教學實際出發提出“3―3―4”人才培養模式,以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行業導向下的專業實踐為特征,實行3個培養階段和3個發展階段,堅持語言學習、傳統文化學習、身體形象訓練、藝術特長發展等4年不斷線。但是,由于目前我國民航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行業對空中乘務人員的需求逐年上升,因此空中乘務方向的學生就業率在近些年都處于較高的水平。這就導致了相關院校幾乎沒有考慮該專業學生在未來職業轉型的問題。同時,國內外對空乘人員職業轉型與高校所受教育之間的關系的研究也幾乎是空白的。本研究將從長期職業規劃的角度,結合用人單位和空乘人員的視角,對空中乘務方向的本科教育的課程設計進行完善

一、我國空中乘務方向的本科教育的發展現狀

伴隨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商務、旅游等出行需求迅速增長,國際交流也越來越頻繁。根據民航業的強國發展戰略目標,本世紀的前20年是我國民航發展的重要時期?,F代民航的發展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專門人才,空中乘務人員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中明確提出,歡迎各種力量參與興辦與民航相關的教育事業,鼓勵各類普通高校開設民航專業,支持建設與民航實習實訓有關的培訓基地。

我國很多院校首先創辦的是專科層次的空中乘務專業。隨著民航業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整個行業對從業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3年,南昌航空大學音樂學院創辦了全國首個設置于表演專業之下的空中乘務方向的本科教育。2004年,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首次在旅游管理專業下開設了空中乘務方向。200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首次在播音主持藝術專業下開設了空中乘務方向。2009年,貴州民族學院人文科技學院在音樂專業下開設了空中乘務方向。

二、開展職業規劃的必要性

199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制訂了《大學生就業指導教學大綱》,大綱為各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指導依據。2007年國家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從加強領導、列入教學計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落實經費保障五個方面[3],為實施職業規劃教學做了充分的制度保障。目前很多高校的就業工作還僅僅停留在就業指導階段,其中大部分就業指導課程是在畢業生找工作之前開展,引導大學生準確看待形勢,客觀評價自己,建立準確的擇業觀。

在空乘方向學生的在校培養過程中,相關院校的教學工作主要圍繞的是如何使這些學生掌握航空服務的技能,理解并接受航空服務的理念。不管是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高校都還未能將航空服務專業學生的長期職業規劃納入學科建設之中――課程設計和培養目標僅僅指向作為唯一職業選擇的空中乘務。從目前的就業情況來看,空中乘務方向的學生實際就業率遠高于所在院校的平均水平,在樂觀的就業環境下,教育者容易忽視對空中乘務方向學生長期職業規劃的考慮[4]。

三、課程設置的完善

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大潮中,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怎樣有步驟地提高個人綜合素質,適應并滿足社會需求,就需要重視職業規劃教育,尤其是學生自我職業規劃能力的培養。學生需要在充分認識職業生涯發展的主觀和客觀條件的基礎上,擬定為了實現每個階段的目標而設置的學習計劃或行動方案,包括認識自己、認識環境、確定目標、制訂計劃這四個環節的不斷循環。依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下文簡稱為《意見》),關于完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體系中提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人才培養水平的根本標準[5]。

當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缺乏一定的系統性。高校應該認識到職業規劃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絕不是畢業前的幾次就業輔導可以完成的。相關院校的首要任務是構建起完整的關于職業規劃的課程體系。同時,傳統的就業指導教學以課堂老師講授為主,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高校應該注重調動大學生探究的“內省”過程。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下,以師生互動交流為主,通過小組討論、團體活動、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等環節,促進學生自我職業規劃能力的提升。因此,以《意見》精神為指導,以學生長期職業生涯發展的需求為導向,空中乘務方向的本科教學課程的設置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完善。

1.從學生入校時就逐步開展職業規劃教育,首先向學生介紹有關職業規劃的相關概念,幫助學生盡早了解職業規劃的重要性以及學校關于職業規劃的整體教學計劃。通過這些基礎知識的學習,讓學生了解職業規劃的意義,及時建立起職業規劃的意識。接著,應該幫助學生開展自我認知,一般包括認識自己的性格特征、優勢和劣勢、價值觀等方面。自我認知是進行職業規劃的起點,在此基礎上,學生才有可能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擇業傾向和職業目標等。

2.除了認識自己,還需要認識環境,一般包括對了解所學的專業、了解未來可能從事的行業、了解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等。特別需要讓學生更加全面地、正確地認識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梢酝ㄟ^增加相關的講座,邀請行業內的相關人員來介紹有關民航運輸的發展近況、航空服務的職業要求等。

3.在了解了自己將會從本專業中學習到什么以及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之后,學生需要盡快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更有針對性、更有效地安排后續的在校學習。很多學校都為大二的學生提供了輔修第二專業的機會,因此,建議相關院校將關于職業規劃教育的以上三個環節安排在學生大一階段完成。

4.在學生樹立了職業規劃的意識,明確了長期職業發展的目標之后,學生就要制訂行動計劃。不論想要從事何種職業,都需要充分利用在校時間,積累與之相關的知識。除了輔修機會,學校還應該提供覆蓋眾多領域的選修課,鼓勵學生更多地選擇不同專業的課程,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在制訂學習計劃的階段,學校應該更加重視對計劃的反饋與評價工作,協助學生不斷地修正計劃。

根據以上分析,針對空中乘務分向的本科教育,全新的職業規劃課程體系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建立職業規劃的意識;二是掌握職業規劃的方法。具體課程設計見表1。當然,完整的職業規劃教育體系還應該包括對個別學生的單獨輔導和交流。

四、結語

中國的高等教育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思想引領下,不斷融入國際先進辦學理念,并結合中國實際探索出了一條新的發展之路,概括起來就是以文化素質教育和通識教育為特征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職業規劃教育入手,幫助學生了解職業規劃、建立自我規劃的意識、提升自我規劃的能力,使得空中乘務方向的本科教育有別于專科教育,使得學生的就業選擇更加豐富、就業過程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黃晨.天津交通職業學院空乘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2]常靜.本科藝術類空乘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探索[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4):98-101.

[3]Gonyea J.C.(1995).The on―line job search companion[M].New York:McGraw-Hill,Inc.

篇2

關鍵詞:工程流體力學;課程體系;創新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ourse system on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Lan Yamei, Wang Shiming, Song Qiuhong, Liu Shuang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working practice on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which is rated as Shanghai elit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ourse system is discussed on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on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eaching content, textbook publishing, improvement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 training of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course system; innovation

隨著我國海洋戰略布局和海洋經濟的發展,我校在海洋學科和相關專業建設方面發展迅速,流體力學知識的應用愈來愈廣泛。流體力學是工科院校普遍開設的專業基礎課程,學科的滲透性很強,與所有基礎和專業學科之間都有交叉,在學生知識能力培養和知識體系結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2013年,我校流體力學被評為上海市精品課程。在4年多的建設過程中,流體力學課題組先后承擔了校級、上海市級重點課程建設及重點教材建設等多項教改項目,堅持以培養海洋工程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在流體力學教學體系的建設方面取得了寶貴的經驗。

1 結合海洋大學特點,調整教學內容,完善課程體系

我校流體力學類課程覆蓋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海洋環境、海洋技術、熱能動力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等專業,每年選課學生超過700人。針對各個專業學生的不同需求,我們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上都做了相應的調整與完善。本課程在我校的定位是:以海洋學院的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海洋環境、海洋技術、環境工程專業為重點的海洋類本科生的專業基礎主干課程;面向食品學院和生命學院的熱能動力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環境科學專業的工程應用類本科生的專業基礎平臺課程,滿足工程學院的機制專業培養要求。以工程流體力學課程為龍頭,以培養海洋人才的創新能力為目標,完善優化流體力學類課程群的配置、學時安排,并完成所有課程新教學大綱的編寫工作,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重點完成了實驗課和仿真課程軟硬件的配套建設,突出強調流體力學的應用實踐環節。根據工程實際需要,將流體力學的教學內容分為三個層次,即流體力學的基礎理論、流體力學知識與進展、流體力學應用與實踐。根據不同專業對流體力學知識的需要,設計了不同的模塊組合。如對海洋相關專業的學生,增加了水波理論,重點強調實驗實踐環節;針對食品專業的需要,增加了氣體及熱力學類內容,并編寫了多套相關自測題供學生選用;針對水產及生物類專業的學生,為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研究魚類等的動物習性,增加了數值仿真模擬,克服了以往過分重視理論知識的介紹,輕視其應用的弊端。此外,還相繼開出了流體力學獨立實驗課、計算流體力學等。

2 出版多部教材,完善流體力學課程教材體系完備

2002年,《工程流體力學》教材被列為上海市教委普通高等學校教材重點建設項目,歷經3年多的編寫和有關專家的評審,我校教師編寫的《工程流體力學》于2006年2月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教材的最大特點是考慮到普通工科院校非力學專業學生的情況,尤其是一般工科專業學生的基礎和專業需要,盡可能簡化對公式、定理的數學推導,注重對物理概念的闡明、理解和應用,特別強調知識的實際應用。2007年,《工程流體力學》教材被上海市教委評為優秀教材三等獎,2008年獲上海海洋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2011年,我們對第一版教材部分章節的內容進行了更新、充實和修訂,更加注重拓寬知識面和實際工程應用。2012年9月,第二版《工程流體力學》及配套教材《工程流體力學習題解析》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2011年3月,由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力學基礎實驗指導―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其中的流體力學部分(第三大部分),重點強化課程體系中的實驗環節,完善了流體力學課程的教材體系。我們還完成了流體力學試題庫建設工作,提高了試題質量,真正做到了教考分離,為相關師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庫,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早在2006年,我們就開始了“流體力學研究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上海水產大學(2008年更名為上海海洋大學)一般課題項目的研究工作;為配合新出版的教材,我們還申請了校級一般課程建設項目“工程流體力學(CAI課件)建設”,制作了與教材配套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課件光盤,課件共有700余張PPT,圖片色彩鮮明,其中插入的20多個原創動畫形象生動逼真,做到了工程流體力學電子教案光盤版與教材同步發行。

3 完善實驗教學條件,形成完整的實驗教學體系

隨著我國,特別是上海市海洋戰略布局和海洋經濟的發展,我校海洋學科發展迅速。首先,為配合新開設的獨立實驗課,添置了多種類、多套數的多功能流體力學實驗裝置、動量定理實驗儀、空化實驗儀等流體力學常規實驗設備,保證了高質量完成流體力學本科實驗教學任務。根據購置的實驗設備,自行編寫了實驗指導書,明確了儀器設備的工作原理、實驗過程的具體步驟、實驗結果的分析和處理以及實驗中的注意事項等內容;為了實現實驗教學的多樣化,自行編制了工程流體力學實驗教學演示軟件,內容形象直觀,使學生一目了然;合作研制了小型循環水槽及直流式風洞,并配備了數據測試采集系統,可進行圓柱、翼型、浮標、波能裝置等模型的流場顯示及水動性能測試,使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了提高。針對個別專業的特殊需要,開設了流體力學獨立實驗課。實際的流體運動非常復雜,而流體力學實驗是揭示流體運動規律的一種重要手段,為此,經多方籌建,我校海洋環境專業于2009年開設了流體力學獨立實驗課,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理論的理解,更好地用所學理論解決生產實際中的問題。實驗課共16學時,實驗內容主要包括:能量方程實驗、雷諾實驗、動量定律實驗、沿程水頭損失實驗、局部水頭損失實驗、畢托管測速實驗、管道測流量實驗、流動顯示實驗、虹吸實驗及勢流疊加實驗等。針對食品專業的需要,開設了氣體及熱力學類實驗。

為了滿足海洋學科對流體力學實驗的更高要求,我們陸續建成了大型室內動力深水壓力桶,配備了數據測試采集系統,可進行圓柱、翼型、浮標、波能裝置等模型的流場顯示及水動性能測試。我校地處臨港,旁臨東海,學生參加各種海試試驗方便。利用這些實驗平臺,相繼開設了多種設計性、綜合性實驗,主要包括湍流、流體數值模擬計算應用、波浪能發電裝置開發等,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4 以科研促進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構建創新型培養體系

近三年,教師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SCI收錄4篇;課題組教師主持省部級及以上科研課題共2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2項,農業部專項3項,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2項,國家海洋局重大專項2項,上海市教委創新項目2項。有20余名碩士研究生、多名本科生參與科研項目,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得到了培養與鍛煉。近年來,學生在科研創新方面熱情很高。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2011年,我校羊曉晟、侯淑榮、馬利娜、沈小青的“一種新型海洋波浪能發電裝置”獲得全國競賽三等獎;2012年,曹星、陳功的“風浪發電轉換機”獲得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上海賽區二等獎。工程學院學生孫奇結合所學流體力學知識,自主創業,創立了上海鑫靚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開辦節水高效汽車洗車業務服務師生。2011~2012年,學生成功申報市、校、院級涉及海洋工程方向的大學生創新性項目16項。在流體力學教師指導下,學生還獲得43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另有多項發明專利進入實審階段。學生參加教師科研項目19項,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我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學生的畢業設計題目中,海洋工程類流體力學相關研究比例較高,特別是在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心的組織下,我校成為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的團體會員單位,并在我校建立了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學生分會,流體力學的師生參與熱情較高。

5 結束語

工程流體力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它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抽象性和實踐性。筆者主要介紹了我校工程流體力學課程體系的建設與實踐,主要包括:多層次、多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先后出版了《工程流體力學》《工程流體力學習題解析》和《力學基礎實驗指導―理論力學、材料學、流體力學》教材,流體力學課程教材充足;完善實驗教學條件,形成完整的教學實驗體系;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構建創新型培養體系;以科研促進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構建創新型培養體系,不斷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提高創新能力,使學生真正掌握該課程的核心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徐文娟,趙存友,候清泉.《工程流體力學》精品課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設計與實踐[J].高教論壇,2009(2):50-52.

[2] 陳國晶,趙存友,徐文娟.“工程流體力學”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3(5):105-106.

[3] 黃蔚雯,趙世明.打造職業特色鮮明的國家級精品課程[J].現代教育技術,2009,18(12):125-127.

[4] 鄧輝,張志宏,顧建農.面向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流體力學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室科學,2013,16(5):72-74,78.

[5] 王世明,宋秋紅,蘭雅梅.《工程流體力學》教學方法改革與研究[J].教育理論與教學研究,2012(4):32-34.

篇3

楊素珍山西大學附中校長,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特聘教授,山西省督學,山西省中學教師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山西省示范高中評估專家組成員;曾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山西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曾佑瑞

湖南省懷化市第三中學校長,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中學高級教師,懷化市高中校長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懷化市政治教育教學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湖南省高考命題專家庫成員;自參加教育工作20余年來,曾任政治教研組長、教務處副主任、副校長、校長等職。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校長,江蘇省特級教師、首批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333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教育部NCCT對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認證專家,教育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曾先后獲得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基礎教育專家等榮譽稱號。

本刊編輯:自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校本課程作為我國基礎教育三級課程(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重要內容,被廣為重視,各中小學校也都在大力開發與建設。但在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有些學校由于認識不足或失之偏頗,把開發校本課程當做開發課件來部署,還有些學校把校本課程當成活動來組織。對此,您是怎么看的?

曾佑瑞:校本課程不同于簡單的活動課和綜合實踐課。第一,校本課程開發須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價值;第二,校本課程開發是一種民主的課程管理政策,它強調學校、社區、專家、家長多方共同參與、合作、探究與反思;第三,校本課程開發是一種新的教育改革策略,教師是變革的力量,學校是一種學習性組織,校本課程應凸顯學校特色;第四,校本課程開發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

校本課程的實施,從宏觀上來說,對于改革傳統的課程結構與體系,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使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具有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從微觀來說,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不僅有利于學校和教師的特色與個性的形成,更為重要的是,對于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潛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和諧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因此,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綜合、廣泛的概念,不能歸結為一種簡單的課程類型,它可以是活動課,也可以是選修課,更可以是必修課。另外,校本課程開發與活動課的設置理念也有很大的區別?;顒诱n只是簡單地根據課程要素與結構的需要來劃分、開設,而校本課程開發是一種嶄新的課程理念,倡導的是一種課程研制和改革模式,以及基于這種模式的教師角色轉換。

如果只是單純地把開發校本課程當做開發課件來部署,或把校本課程當成活動來組織,那么,不僅在實踐上“窄化”了校本課程開發的課程類型和內容選擇的范圍,而且也局限了教師發現和利用課程資源開發校本課程的思維視野,使學生個性與教師個性都得不到充分張揚和發展。我認為,校本課程應體現在課表上,要具備“九有”,即有開發方案、有課程實施綱要、有教材(自編、選編、選用)、有教學計劃、有教案、有考評方案、有考勤記錄、有成果展示、有反思總結。

楊素珍:我認為,課程不僅是學校各種學科的總和,更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所有學習活動的總和,還是學生在有計劃、有目標的自主發展中,體驗并持續提升人生發展能力的過程。因此,凡是具有教育功能的學?;顒佣紤摷{入校本課程的范疇。學校育人最主要的載體是課程,一所學校辦學水平的高低最主要的標志就是國家課程的執行力和校本課程的開發能力。這個能力不僅可以直接反映學校的育人特色,而且還反映了校本教研、組織管理、資源整合等能力,是學校發展需要依靠和應該重點建設的領域。由于不同類型的學校對校本課程的認識和理解不同,因此其校本課程的開發也必然存在差異。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提升。因此,學校在開發校本課程時,要知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什么?國家課程缺少什么?學校又能做些什么?因此,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一定要明晰,至于它呈現的形式,則不必求全責備。

校本課程是對國家課程的必要補充,應該體現自主化、多樣化和個性化,其根本目的是滿足學生多元發展的需求。如果說國家課程的優勢體現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方面,那么學校的活動類課程,則是培育學生未來所需的核心能力的重要載體。因此,我們應該把活動類課程納入校本課程進行管理,使之課程化、系列化、常態化,以便更好地發揮其育人功能。在校本課程體系中,其中有非常大的一個部分就是校本活動類課程,包括以下三類。

一是文化節課程,如英語節、語文節、讀書節、科技節、藝術節等。如我校的語文節有古典名篇誦讀專場、教師的文學講座、學生主講的文學沙龍、各班參與的話劇專場、名家報告、演講與辯論專場等。二是專題性課程,即以重要節日、重大事件和主題教育為主的活動課程。如我校組織的物理年、感恩教育周、社區點亮生活等大型活動。三是社團類課程,如話劇社、愛心社、文學社等。它是學生自我管理、自主發展的重要載體,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組織策劃、溝通表達、創新合作等能力。

篇4

[關鍵詞]應用型 合作辦學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5)02-0230-01

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不斷深入,我國高校的合作辦學也在迅猛發展。如何提升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完善應用型高校合作辦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已成為當今應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辦學探討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辦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的現實意義

目前,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辦學起步較晚,缺乏相關的辦學經驗,短時期內還很難形成國際化的合作辦學氛圍,中外合作辦學課程體系建設尚處于探索時期,還未建立起科學有效地合作辦學英語課程體系。因此,深入研究應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辦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二、構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辦學英語課程體系的基本原則

近年來,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辦學的英語課程體系大多以國外合作辦學的大學主修課程為參照,結合部分國內課程,或仍以國內課程體系為主,并加入少量國外課程,這些課程形式不能從根本上保證中外合作辦學的教學質量。因此,構建科學合理的中外合作辦學英語課程體系尤為重要。中外合作辦學英語課程體系的設置應遵循以下三方面原則:

(一)以人為本原則

合作辦學的英語課程體系建設要以學生為主體,課程的設置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依據,要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出發點,吸收并借鑒國外合作大學相關課程設置中有益于學生主體性發展的部分,不斷創新,逐步完善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辦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

(二)實踐性原則

在中外合作辦學中,與中方合作的國外大學通常開設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的綜合實踐課程。這些大學規定學生學完基礎課程后才能參加綜合實踐課程的學習。然而,目前我國高校較少開設這類綜合實踐課程。因此,在我國合作辦學英語課程體系的構建中,應在原有的基礎課程上增設綜合實踐課程,從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與創造能力。

(三)通識性原則

高校通識教育是培養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有機統一的途徑,它能充分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發揮和個性特點的發展。在中外合作辦學的英語課程體系構建中,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充分考慮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特點,將通識性原則始終貫穿于英語課程體系建構中,從而有利于促進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辦學的發展。

三、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辦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的幾點建議

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辦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不應完全模仿國外大學的課程設置,而應以現有的優勢課程體系為基礎,結合國外的精品課程體系,形成適合我國高校學生未來全面發展需求的自主課程體系,培養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創新型實用人才,不斷完善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課程體系建設。

(一)課程設置應滿足學生主體性的需求

應用型本科院校在英語課程設置上應涵蓋必修、選修和實踐環節等不同類型的課程,同時學校應適當地開設外國文化交際、目的地國家概論、國外報刊節選等課程,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國外教育環境。為了滿足學生主體性的需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校還應給予學生更大的課程選擇權,選擇適合自身未來發展目標的課程。

(二)課程設置應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前提

系統的英語課程設置能夠使學生更快、更好地確立自己的發展方向。就合作辦學的英語課程設置而言,其課程應以聽說課程為主,人才能力的培養應將重點放在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上,同時還應重視閱讀和寫作課程,以滿足國外階段的學習要求。學校有必要為學生聯系國外的學習和實踐機會,使學生能利用假期實習,將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三)課程設置注重通識性

通識性英語課程設置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發展和學習能力為目標來建構的課程體系。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辦學要求學生的培養由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轉化,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及英語實際應用的能力。因此,合作辦學通識性英語課程設置應包括人文、藝術、社會科學等方面的課程,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使應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辦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更趨于完善。

應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辦學英語課程建設研究是目前我國高校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只有對高校合作辦學英語課程設置進行深入探索,才能提升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提高我國高校合作辦學的國際化水平。

【參考文獻】

[1]楊金石.高職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專業課程體系架構的研究[J].前沿,2013(22).

[2]王春.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的英語課程建設探析[J].中外教育研究,2012(05).

[3]于險波.高校中外合作辦學英語課程設置與課程建設研究[J].黑龍江教育,2014(02).

[4]王碧宏.高職中外合作辦學下多元整合課程體系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2(12).

篇5

關鍵詞:培訓 課程體系 評估指標體系

課程體系建設是培訓開展的基礎性工作。課程體系能否實現預設目標,需要通過對課程體系的評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比較,方能得出結論,而課程體系及建設的改進、調整和不斷完善也必須依據評價的結果來進行。因此,為更好的規范全國工商系統培訓工作,統一培訓標準,全面提升教育培訓的工作質量,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有關課程體系建設的評估指標體系,成為當前培訓工作中有必要研究的一個前沿性課題。

一、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和系統構成

(一)設計原則

評估指標體系用以系統地、客觀地反映評估對象的全貌。評估的意義在于對工作的指導和質量檢查,因此研究評估體系應遵循以下五項原則:

1、方向性原則

評估具有很強的導向性,評估的結果往往反作用于工作實踐,并按照評估的標準指導實際工作,在確定評估要素和評估標準時,應本著有利于培訓目標的實現,有利于素質的全面提升,有利于能力水平的提高的這一建設宗旨來構建。

2、全局性原則

培訓活動廣泛開展于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國家工商總局及以下各級培訓機構主要擔負著處以下等各級干部的培訓工作,這其中既有綜合素質培訓,也有專項業務培訓。按照公務員培訓的分類,還包括初任、任職、更新知識、專門業務和后備干部培訓等。這些不同類型的培訓,因其具體目標和任務的不同,培訓的課程體系也不同。在進行評價體系設計時,應考慮系統實際,從全局出發,在充分分析各級各類培訓特點的基礎上,從中提煉出具有共性特征的一般要素,選擇能夠廣泛適用的表達形式,以適應系統主要培訓類型對課程體系建設評估的要求。

3、完整性原則

課程體系建設的評估指標體系應全面地、系統地再現課程體系建設的各個方面,在指標設計時,應考慮到整個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和各個主要因素,使評估者能夠多角度、多側面地考察分析課程體系建設的全貌。

4、實用性原則

根據操作的實際,指標體系在設計時注意以下幾點:1/對末級指標的評價標準,盡可能地使用量化標準或一些可操作化的語言來概括表達;2/在計算上要盡可能少的使用數學表達式,使計算通俗化;3/盡可能地避免指標的繁復設計;4/注意挑選主要因素作為評估指標。

5、科學性原則

(1)廣泛征詢專家和業內人士的意見,嚴格遵循科學研究的方法,仔細斟酌指標的選取和指標權重的確定,確立的每一項指標和指標權重都言之有據。

(2)對評估工作的各個方面給出操作規范,避免因使用不當而造成結果失真。

(二)系統構成

評估系統是一項系統工程,它由評估的指標和指標的評價標準兩項構成。前者是課程體系建設工作及其工作成果的真實再現,后者是工作及其成果質量的衡量尺度。因此,該課題研究的整體思路是:在工商行政管理培訓的總體目標指導下,以能力研究為基礎,適應各級各類培訓課程體系評估的要求,從課程體系建設工作和課程體系兩個方面分別建構指標體系。

二、課程體系建設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課程體系建設涉及課程體系及其建設兩個層面,其中,課程體系評估是對課程體系的狀況進行考察,課程體系建設評估是對課程體系形成過程狀況進行考察。

(一)關于一級指標

課程體系建設工作有兩個主要環節,即課程體系建立與課程體系調整,分別設計為兩個一級指標。課程體系本身評估是對課程體系本身的檢測,表現為內容和使用說明兩個方面,內容是課程體系的構成問題,使用說明是課程體系的使用方法問題,本指標體系分別將課程體系組成和課程體系說明作為課程體系評估的兩個一級指標。

(二)關于二級指標

1、課程體系建立的二級指標分解

課程體系建立在課程體系建設整個過程中具有前端性和基礎性,是影響課程體系質量的首要因素,其不僅體現了課程體系開發的指導思想,還引導著課程體系的發展方向,最終決定了課程體系的具體內容和結構。為更好地做好課程體系建立的二級指標分解工作,研究了如下問題:a)培訓有哪些類型,確定開發哪些類型培訓的課程體系,它們之間有否相同;b)根據前述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訓課程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和設計原則,需要了解學員的需求,需要進行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能力分析和研究;c)什么樣的開發人員具有研發能力;d)課程體系建立應有怎樣的科學保障。在此基礎上,課程體系建立的二級指標設計為:培訓類型分析、培訓需求調研、能力標準研究、開發人員組成、評估五項。

2、課程體系調整的二級指標分解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不斷完善,隨著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自身的改革與發展,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訓也必然隨之調整。因此,為干部培訓建立的課程體系也是不斷變化的,隨著工商行政管理監管內容、監管方式方法手段以及監管對象等監管體系和模式的變化,課程體系必然適時做出調整,調整的主要依據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實踐,輔助因素是來自培訓環節的反饋意見。為此,把課程體系調整的二級指標設計為:監管體系研究、教學意見收集、方案調整三項指標。

3、課程體系組成的二級指標分解

課程體系組成指課程體系包括什么具體內容和怎樣構成,即課程體系內容和課程體系結構,把二者設計為課程體系組成的二級指標。

4、課程體系說明的二級指標分解

對課程體系說明的考核,一是應當克服課程體系研發的隨意性,避免課程體系研而無果的現象,或草率應付,簡單列一張課程體系表敷衍了事的做法;二是應當考慮是否為培訓中的具體使用提供了便利,對課程體系的內容是否作出了必要的解釋,對課程體系的一些使用方法和建議是否作了明確的規定。說明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內容說明,二是使用說明。本分課題研究把這兩個方面作為課程體系說明分解后的兩個二級指標。

(三)關于三級指標

課程體系建設的三級指標來自對二級指標的進一步分解。三級指標從內容上沒有發生根本變化,總體來說是根據工作內容的不同層面或不同角度確定的,在確定三級指標時,更多考慮的是可測量性和是否為主要檢測項目等技術因素。

轉貼于

1、課程體系組成項下的三級指標

課程體系組成是課程體系建設的成果,它是課程體系考核的核心內容,在研究中主要考慮了三個問題:

(1)課程體系的組成是否與能力標準相適應(注:①能力標準包括內容、等級與能力組合;②能力標準應按照不同崗位、不同職級來建構);

(2)課程體系的組成是否突出了行業特色;

(3)有助于能力培養的互動式教學,在課程體系中是否占有足夠的比例。

2、課程體系說明項下的三級指標

課程體系說明是課程體系得以使用的文獻依據,因此,它應對課程體系中每一單一課程的教學要素都應說明要求,以便更好地發揮其在課程計劃編制中的參考價值,這是其一;其二,任何課程體系的設計都是根據具體的情況設計的,也都有其局限性,為了正確的使用,必須就其使用范圍做出說明,以增強課程體系的適應性和它的服務性功能,在進行課程體系設計時可留有自由調整的余地,并在使用說明中加以敘述,使課程體系更為完善。綜合這兩點,課程體系說明的三級指標共設計了六項,詳見課程體系建設評估指標體系表。

三、指標解釋和應用說明

(一)課程體系建設主要評估指標解釋

1、“通用能力”:指由國家人事部門和組織部門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對公務員制定的一般能力標準。

2、“專業能力”: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能決定的依法監管和行政執法的能力,它包括依法行政的學習理解能力、依法監管的運用執行能力、執法辦案的技術技巧等。

3、“崗位能力”:指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職能具體業務崗位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它一般根據崗位職責和行政職務級別的要求來確定。

4、“開發人員”:指直接參加課程體系研究和建設的工作人員。

5、“一線任課教師”:指正在教學崗位上執教,所任課程與擬開發課程體系有關的教學人員。

6、“教務教研管理人員”:指正在從事教務管理和教學研究的工作人員。

7、“專業課程”:指工商行政管理專業業務課程。

8、“實踐課程”:指以師生互動為特征,以培養學員實踐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模式課程,它通常包括現場考察、討論、辯論、案例分析與研討、情景模擬、執法課堂等教學模式的課程。

(二)指標體系應用說明

本評估體系針對不同培訓類別建立,相對比較宏觀,一般不針對一期或一次培訓班來使用,否則評估結論會有偏頗。如果某一類型的培訓只做過一次,可直接應用本體系;若其培訓周期較長,分別幾個階段完成,應對整個周期開設的全部課程進行評估。

(三)指標評價標準與權重的設定

1、評價標準

在評價標準中凡是涉及到以數字比例確定標準的,均采用了訪談法或座談會法或實證法或三者結合的方法來確定。下面以課程體系組成指標為例,敘述數字標準的研究。

課程體系組成評估無論是其內容還是其構成方面,都需要以一定比例數據作為評估標準。在實際確定其數據比例時,它主要有這樣三個來源:(1)源自一定數量的有經驗的教務、教研、教學人員座談會取得的經驗數據,具體做法是課題組成員先擬定初始數據,然后組織人員,召開座談會,通過討論加以確定;(2)源自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培訓中心和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學校構建課程體系模式的調研文獻資料。(3)源自2001-2005年五個單位(國家工商總局、新疆工商干校、河北工商干校、內蒙古工商干校、江西工商干校)各類培訓班的課程計劃。

根據三個來源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結論:(1)專業課程。專業課程比例在綜合培訓中最低為26%,最高為71%,多數在40-50%,而在專業培訓中一般為100%;(2)實踐課程。在綜合培訓中為10-17%之間,專業培訓中基本為0;(3)創新類的特色課程4%左右;(4)綜合素質培訓中,與能力對應的課程類別的覆蓋率最低為50%,最高為87.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胸喷奶水的www的视频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无吗高清免费视频| 和桃子视频入口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你懂的| 夜夜爱夜夜做夜夜爽|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看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北条麻妃|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热99re久久国超精品首页| 又粗又硬又爽的三级视频|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好吊妞这里有精品| 中文字幕av免费专区| 日本成熟电影不卡www|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麻豆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99re免费在线视频| 好大好深别停视频视频|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日本xxxx高清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精品视频99精品视频150| 欧美乱色理伦片|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爱妺妺国产av网站| 免费观看美女用震蛋喷水的视频|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噜男男|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18禁成人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视频一二三| 99re这里只有精品6| 天堂√在线中文最新版8| jizz18免费视频| 女生张开腿给男生捅|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性色AV无码中文AV有码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