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傳統文化的形式范文

傳統文化的形式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10 15:34:31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傳統文化的形式,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傳統文化的形式

篇1

[關鍵詞] 傳統文化;動漫;傳播形式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發展與演變過程之中匯集而成,能夠反映出中華民族精神風貌以及民族特質的民族文化的綜合體。其主要涉及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之中各種文化之間的沖突與融合、諸多不同的思想觀念、意識形態的整體表征。世界民族之林中,各民族均有其自己的傳統文化。縱觀我國歷史發展的大脈絡,中國傳統文化主要以儒家思想為內核,兼容道家、儒家等諸多文化形態,可謂是包羅萬象,璀璨奪目。從文化內容來看,其包括了國畫、書法、古文、詩歌、曲、賦、民族戲劇、民族音樂,等等。從社會層面來看,則主要有官方文化、民間文化、主流文化等。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髓所在,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保存以及傳播是每個中華民族子孫應當具有的責任與義務。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與有效的傳播形式密切不可分割。下面筆者結合動漫傳播形式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作一探討。

一、動漫傳播與中國傳播媒體的發展概述

眾所周知,動漫即是動畫(animation)與漫畫(comics,manga)的簡稱。溯源中國“動漫”一詞出現可至1997年《漫友》雜志。其得到大力推廣則是1998年的動漫資訊雜志ANIME COMIC TIME(《動漫時代》)。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演變,以及動畫以及漫畫兩者之間的不斷聯系與發展,動漫逐漸深入人心。同時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對于動畫的喜愛,同時,因為動畫以及漫畫兩者之間發展中的相似而聯系日趨緊密,在大多數人的意識形態之中已經將動畫以及漫畫統一為“動漫”。目前我國動漫迷人數眾多,已經成為一個較為重要的群體。2012年3月10日,由扶持動漫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了“十七大以來中國動漫產業發展成果展”會議。此次會議僅對十七大以來我國動漫產業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其中,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本次會議對于我國“十二五”做出了預見,即“我國動漫產業產值將達1 000億元人民幣”。動漫經濟的發展從一個側面呈現了我國動漫事業的發展速度與規模。

從目前我國動漫人數眾多,動漫內容豐富多彩方面來看,動漫傳播伴隨著中國傳播媒介的發展而逐漸發展。目前學術界對于媒體主要分為傳統媒體以及新媒體之分。所謂“傳統媒體”主要是指在網絡媒體誕生之前的媒體,主要包括期刊、雜志、電視、廣播、報紙、電影等。傳統媒體是早期人們獲取知識與信息的重要載體,時至今日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尤其是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受到了人們的日益關注。所謂“新媒體”即是指“互聯網誕生以后出現的新的傳播手段,如網絡、手機、移動電視等”。動漫的發展最早主要依托于傳統媒介進行廣泛的傳播,例如,依托報紙、期刊發行、電影等進行傳播。當新媒體出現后,則其又在新媒體之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例如,目前在網絡上大量流傳的動漫作品,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二、動漫傳播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呈現

影視動畫場景設計對鏡頭畫面的形成有決定意義,場景空間制約鏡頭畫面角度必須根據場景空間的特征安排鏡頭畫面的角度——說得簡單一點影片鏡頭所表現的始終是場景空間中的人物和故事,而且鏡頭往往首先展現出來的就是場景的面貌亡這在許多影片中很常見。例如在一場戲的開始第一個鏡頭往往是一個場景全貌的空鏡頭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影視動畫藝術是一門畫出來的視聽造型藝術,這就需要我們同時運用造型手段和繪畫制作手段對影片進行場景空間造型設計。場景設計既要有高度的創造性,又要有很強的藝術性、一方面要藝術創作,一方面要通過繪畫手段進行繪制。

動畫影片的主體是動畫角色場景就是圍繞在角色周圍與角色有關系的所有景物,即角色所處的生活場所,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以及歷史環境甚至包括作為社會背景出現的群眾角色,都是場景設計的范圍,都是場景設計要完成的設計任務。

動漫對于各個年齡階段,尤其是對于少年兒童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筆者對于目前我國網絡上流傳的動漫作品進行了分析與歸納。通過對于網絡上動漫作品部分觀看后分析可得出,在這些視頻之中,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因素的融合并不是很多。那么如何讓中國傳統文化在動漫之中得以較好的體現呢?筆者結合其中對中國傳統文化因素表現較為優秀的動漫作品進行分析。

首先,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神話傳說以及民間傳說故事進行融合與創新。我國動漫發展初期其選材一般為人們耳熟能詳的神話傳說以及民間傳說故事作為藍本進行發揮而最終創作而成的。當這些人們所常聽的神話傳說以及民間故事重新以一種新的形式映入人們眼簾時則往往會引起人們更大的關注。例如,我國早期動漫作品《大鬧天宮》不僅得到了國人的認可,同時也受到了國外大量動漫愛好者的關注,巴黎的《世界報》當時曾經介紹說:“《大鬧天宮》不但具有一般美國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藝術又是迪斯尼式的美術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美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三個和尚》選題于我國傳統文化之中的民謠故事,運用動漫的形式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團結協作作出了重要詮釋。其表現出來的民族文化內涵和傳統思想觀念更是深深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再如,2010年12月在春城昆明舉行的中國動畫年度盛典,榮獲“2009年度原創動畫作品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十大獎項”之一的《生肖傳奇之十二生肖快樂街》則屬于此類。

其次,采用我國傳統文化之中優秀的人物或者是真實的故事進行動漫創作。此類動漫往往遵循著歷史的發展規律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同英雄人物進行細節描繪以及相應的背景刻畫,對于人物形象的一生(或部分)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與創新,以一種較為詳盡、夸張的表現手法呈現給觀賞者。使觀賞者能夠很好地對于英雄人物的人生以一種新的角度進行審視,同時得到新的體驗。在整個動漫作品之中,如果動漫創作者能夠很好地將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融入其中,則可以使得年青一代既對于中國歷史知識加深了解,同時,更好的促進民族融合力的凝聚。例如,動漫電影《鄭成功》的創作,其主要選材于中國明末福建沿海,民族英雄鄭成功打擊倭寇的故事。在整部作品之中,有大量的閩南沿海自然與人文歷史景觀呈現,通過大量的技術手段的渲染,使得鄭成功的戰役重新展現于世人面前。動漫《鄭成功》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啟示,即“越具有民族特色的,就越是世界關注的”。《鄭成功》不僅僅是一部好的動漫作品,同時,其對中華民族的優良品質表現得淋漓盡致,筆者認為其是采用我國傳統文化之中優秀的人物或是真實的故事進行動漫創作的好作品。

第三,在動漫作品之中,采用各種藝術手段對于動漫作品內容進行輔助刻畫,進而達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眾所周知,動漫不僅僅是視覺藝術的體現,其背景音樂往往會給人帶來更深層次的感受。例如,可以采用中華民族傳統音樂對于動漫作品背景進行合理配置。動畫音樂可以為動畫渲染氣氛、為動畫營造立體的效果、引導劇情的發展以至于帶動影響觀眾的情感等,如果能夠很好地將中華民族傳統因素很好的運用于動漫作品之中意境的創設過程之中,即通過對動漫之中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背景音樂的選擇與變換影響,結合對“空”與“虛”之間交替,則可以構成很好的動漫意境,最終使欣賞者受到很好的中華民族文化的熏陶。筆者在實踐過程之中發現,在中國動漫作品之中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則可以更好的促進動漫精神實質的最終呈現。當欣賞者身處濃郁的帶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動漫之中,透過動漫之中作者精心設計的夸張的言語、動作以及各種描繪手法的襯托,則更會使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得更為長遠。例如,傳統動漫作品《大鬧天宮》之中,對于中國傳統音樂背景的加入,使得整部動漫作品具有較為濃郁的中國特色。這也正是當時其不僅僅能夠在國內得到關注,同時,在國外也得到了普遍認可的重要因素。很多國外的動漫愛好者對于中國動漫《大鬧天宮》至今記憶猶新。

第四,筆者認為動漫作品之中融合進中華傳統文化因素進而創設出完美的意境,也可以較好地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所謂“意境”,通常是指“藝術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現出來的情調和境界。”它是藝術辯證法的基本范疇之一。眾所周知,動漫作品是通過繪畫作品以及科學技術手斷進行不斷的深化以及改革而最終發展而來的,而意境創設最早也源于繪畫技巧,由此可見,動漫作品意境的呈現與繪畫藝術有著不解之緣。意境通常可以被認為是人的主觀范疇與客觀范疇的兩者之間達到的交融藝術境界。筆者認為作為生活在中華民族文化影響下的我國人群,當在動漫作品之中,結合一定的中華民族文化之中的精髓,可以更好地吸引人們的眼球。

三、結 語

動畫是大眾媒體的傳播手段之一。是一種特有的文化產業,與其他文化知識一樣具有極強的宣傳和影響作用,包括社會規范、價值標準、行為方式、文化價值觀等。優秀的動畫電影能根植于本民族優秀文化,反映社會底層,能經得住社會發展的跌宕起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動漫作品創作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選擇與呈現時,應當能夠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中國傳統文化均為精華,并不是所有的中華傳統文化內容都可制作出完美的動漫作品。例如,《哪吒鬧海》動漫創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封神演義》選材可謂恰到好處,其擺脫了原著之中對于天命觀念、愚忠思想以及封建統治秩序的刻畫與描繪。其次,動漫創作者要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較深的了解,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中國傳統文化素養,結合對于國外動畫影片的創作技法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實踐,尋求異域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交融,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動漫中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

[參考文獻]

[1] 李秋香,李麥產.傳統文化創造性采借與中國動漫業創新性發展[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9(02).

[2] 汪寧.中國傳統文化資源在動畫片中的應用[J].上海工藝美術,2007(01).

[3] 張曉莉.擺正中國傳統藝術在動漫藝術中的位置[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03).

[4] 袁恩培,楊嵋.網絡世界中動漫藝術的形式及特點探討[J].包裝世界,2008(01).

[5] 張步中,關曉輝.對動漫美學的理性省思[J].設計藝術(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09(04).

篇2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傳統文化;表現形式

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背景下,只有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并借鑒其他國家優秀文化精髓,才可以在世界文化中占據一定的地位。因此,環境藝術設計只有突出傳統文化的精髓,體現民族特色,賦予環境藝術作品持久的生命力,促進環境藝術設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設計藝術中可以在追求現代化元素的同時融合傳統文化元素,使設計出來的作品更加富有傳統文化氣息的。

1 傳統文化對當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意義

我國傳統習俗中歷來講究含蓄、深沉,這也直接映射到了當代環境設計領域。受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我國當代的環境藝術作品大部分都注重理性思維和感性藝術的表達,藝術表現力含蓄而深沉,通過多種含蓄的藝術表現形式給民眾留下了聯想和想象的空間,產生充足的藝術感染力,進而提升整個民主的藝術創造力,這也正是中華文化的藝術魅力所在。

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傳統文化的表現結合傳統文化的理念,將其融入環境建筑理念之中,只有這樣,才能在展現豐富的外觀形態的同時,將傳統文化充分地體現出來。

2 傳統文化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相互融合

傳統的圖形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可以直接附著在某一項現代的載體上,這樣便能夠形成一種全新的視覺環境,也能傳達出傳統文化中圖形本來的意義。這種直接的運用體現的是一種整合的觀念,也是一種積極的創造和創新,同時,需要考慮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與周圍環境的契合,這樣才能充分地表達出圖形的意義,賦予現代環境更加深刻的文化內涵。

如上海的經貿大廈雖然建設歷史較為久遠,而且設計者不是中國人,但是,其形象和所表達出來的文化卻符合中國人的情感表達方式,這是因為其設計師受到陜西大雁塔的啟發,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因素融入到了鋼結構的建筑中。

在古代的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中,傳統文化大多使用含蓄的手法來表達情感,無論是外觀還是室內布局,都通過合適的物品陳列和文化圖案來承載文化情感,這種表達手法被稱為隱喻。在現代環境藝術中,這種隱喻的表達方式仍然受到青睞,通過各種傳統文化因素組合的方式來表達環境本體之外的情感,這也是傳統文化獨有的表達方式。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要求對于傳統文化元素應該用現代的審美觀點進行審視,并且在充分理解傳統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利用現代藝術手段對其進行創新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相互融合。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其在線條表達上具有長寬度和方向,同時,也帶有強烈的厚重感。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不僅能使環境藝術設計充滿詩情畫意,也能使傳統文化的精神獲得更大的展現空間。如著名的蘇州博物館,既有傳統的文化元素,又不乏現代審美概念,多層石板組成的山水結構充滿了中國情調。

3 傳統文化元素賦予環境設計新的生命力

當前,青睞中華傳統文化的設計師更多采用的是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創新,即從具備傳統文化涵義的視覺形態或抽象形態中提取關鍵題材,將其轉換并科學重構。我國傳統文化中美的元素數不勝數,設計師可從中捕捉到合適的元素,對其進行二次甚至多次加工。形成的物質形象必然要與設計理念及現代審美情趣相符合,這就需要設計者擁有豐富的閱歷、敢于嘗試的耐心和足夠抽象的思維,只有這樣,方能尋得傳統與現代、東方和西方的文化結合點,給予傳統文化新的釋義,形成散發歷史氣息的現代環境設計作品。

我國的傳統文化雖璀璨如繁星,卻保持著內斂,因此,走傳統路線的作品,其設計風格多以素雅、樸實為主。傳統文化元素使現代環境藝術多了一份詩情畫意,與應用空間結構線條相比,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使作品有了“溫度”,也更容另被懷舊、慕古的大眾所接受。在眾多試圖繼承傳統文化精髓的實例中,蘇州博物館無疑做到了完美,蘇州博物館是由享譽世界的建筑大師貝聿銘及旗下事務所設計而成的,建筑內部及每個角落都充滿著江南風韻。貝聿銘參考古代園林風,巧妙地將現代設計理念與建材為一體。蘇州博物館與忠王府等古建筑朝夕呼應,成蘇州城中一支絢麗的玫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很多時候是一個城市規劃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了一個城市的對外形象,因此計者規劃整體藍圖時,可以基于傳統文化的設計背景,繼承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結合當代設計理念和城市規劃要求,從而創作出具有歷史文化意味的時代作品。將古典元素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相結合,是基于現代人們審美心理需求,以及城市整體規劃的需求。環境藝術設計者要在迷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有機結合,不僅要凸顯現代環境藝術特色,還要彰顯傳統文化的精髓。

4 結語

正所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今,現代環境設計師有意識的融入傳統民族文化的創作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更多地運用傳統文化元素符號,運用現代化的藝術創作手段賦予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完美的體現本地區的民族文化特色,并為當地民眾提供用以居住、欣賞、藝術交流的空間造型,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創作模式,促進我國傳統文化和現代藝術設計藝術的飛速發展。

目前,我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水平不斷提升,從國際文化角度來看也產生了一些新的設計風格與審美思想,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方向也有所變化,由以前的注重現代感轉變為崇尚古典美的設計風格。將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在設計中,往往會采用一些古典元素,從而使設計作品一方面具有現代設計風格,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了悠久的歷史感,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設計可以提高我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水平,向世界展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 張.論傳統民間藝術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D].河北大學,2007.

[2] 張羽薇.淺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

[3] 論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5(5).

篇3

 

關鍵詞:傳統文化;現代化;實體;共時態;整體  

  

篇4

[關鍵詞]寫意性油畫;中國傳統文化;西方油畫

[中圖分類號]J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0)20-0059-02

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不斷發展,中國油畫家在堅守中國傳統觀念的同時,越來越多地受西方現代繪畫觀念、思想、流派的影響,繪畫風格呈現多元化趨勢。畫家們在學習、借鑒西方現代藝術的同時,對本土傳統文化產生濃厚興趣,表現、抽象、象征成為新的藝術取向,中國油畫的寫意性特點日益突出,并最終成為一大特色。

西方油畫發展到19世紀以來,印象派畫家廣泛采用直接畫法,厚、薄、干、濕等手法均表現、豐富了油畫語言,把畫家從過去繁復的作畫程序中解放出來,使各種油畫語言得到獨立,繪畫空間得到拓展,為西方古典油畫向現代主義方向發展拓寬了道路,也使抒情性和寫意性因素得以充分體現。這一切為西方油畫技法與中國傳統寫意精神的結合提供了可能,為中國寫意性油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國傳統繪畫原本就具有表現意味的寫意性,使中國油畫家在理念與趣味上與西方表現主義產生了某種共鳴。”

一、中國傳統美學思想與中國繪畫理念

中國傳統美學思想以儒、道、釋的美學觀念為基本元素,特別是道家思想,體現著道法自然與超脫玩世等觀念,人與自然是協調、統一、融合的,人的生命與宇宙精神是永久合一的。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唐朝的張b就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繪畫理論。石濤《畫語錄》中提出的“一畫說”可謂打破了哲學與藝術的界限。“一畫”的基本內涵是融合自然與心靈為一,它既從屬于自然,“夫畫者,形天地萬物者也”,又從屬于心靈,“夫畫者,從于心者也”。因此,中國藝術在源頭上和西方繪畫意識有本質的區別,中國繪畫表現出來的是人與自然的有機結合,畫家可以借助繪畫抒發個人情感。中國人對“道”的領悟和對天地萬物的思索,在對大自然的藝術表現過程中,就如何描繪自然與表現自我找到了有機的契合點,藝術家在努力表現自我情感時,人的情感意念就直接借助對自然的描繪得到抒發。在中國傳統文化氛圍熏陶下成長起來的畫家,對這種天人合一的理念有著充分的理解。如蘇軾說:“與可畫竹時,見竹不見人。豈獨不見人,嗒然遺其身。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張岱年先生則說:“所謂天人合一,有二意謂:一天人本和一,二天人應歸合一。”繪畫則是處理天人關系的主要方式。

二、中國寫意繪畫語言的借鑒及繪畫理念的影響

宗白華說:“中國畫法不全是具體物象的刻畫,而趨向抽象的筆墨表達人格心情與意境,中國畫是一種建筑的行線美,音樂的節奏美,舞蹈的姿態美。”中國文化中的意象,既不是單純客觀世界的再現,也不是純主觀的表現,而是主客互滲、物我相融的意象。中國寫意畫的筆、墨、線、形,都對中國寫意性油畫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首先,中國的毛筆,柔中帶剛,運動靈活,起伏節奏強,能表現不同的線面及各種質感,能運用粗細、順逆、輕重互換的筆法,來展現水墨畫線條的神韻。通過筆的盡情發揮、多方調動,成功地描繪出山石樹木、花鳥蟲魚等,達到人神合一的藝術境界。寫意畫中用筆具有形式和精神內涵的表現性特征,是油畫創作中值得借鑒的。

其次,中國畫的墨色可以替代一切原色,花鳥、山水、人物均能表現,讓人感到清雅脫俗。唐代張彥遠總結了運墨而五色具,墨色豐富,變化微妙,可分為焦、濃、重、淡、清五彩,與油畫的色彩具有相同的表現力。徐渭的水墨花卉,以勢氣狂舞筆墨,“不求形似求神韻”,抒發胸中的悲憤、哀痛,具有“推到一世之豪杰,開拓萬古之心胸”的強烈感彩,使觀者深切感受到那種抑制的憤激,孤傲以至凄絕、憂郁或沖動壯烈的激情。這種用墨抒發自己情感的方式,為許多中國油畫家所借鑒。

第三,中國畫的造型講究隨意性和個性化,中國繪畫無意于物象造型精確的研究與描繪,而重視形象意趣的考究,以抒情達意為目的,寫意之妙,全在于畫家心靈深處。畫家在作畫過程中常常隨手揮灑而不落俗套,不求形似,貴在神韻。齊白石主張“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他認為“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善寫意者善言其神”,古代就有以形寫神的理論。中國油畫家潘玉良、林風眠等人的油畫不求形似,而著意表現神似,用傳統寫意精神的線形表現情感,作品中體現了國畫的神韻、氣韻和意境。

另外,中國畫注重通過“虛”和“留白”來體現畫家的情懷,主張大象無形,給觀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間,以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空白處既是實又是虛,空白處并非真空,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結合,構成耐人尋味的畫面,具有靈氣流動的跡象,產生氣韻生動的生命力。

三、中國寫意油畫與傳統文化精神的完美結合

中國油畫家在學習西方先進技法的過程中,逐漸融入中國傳統觀念,強調寫意性。繪畫不能作自然的奴隸,而要表現自我。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和新繪畫材料的涌現,油畫以往所承載的敘事、再現、認識和教化功能已逐漸淡出歷史舞臺,而是通過強調作品的繪畫性、思想性和形式美,強調繪畫語言的豐富性和表現性,使中國油畫出現完全不同于西方古典繪畫的效果。中國的油畫家在學習西方傳統技法的基礎上,融入中國的傳統意念,他們的畫不拘泥于形似,而追求神似,把中國畫的線、形、構圖及對意境的表現手法,運用到油畫之中,把神韻、氣韻、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進入21世紀,中國油畫界有大批探索研究中國寫意性油畫的畫家,他們以一種開放的心態重新審視西方現代形式理念、中國寫意精神、油畫語言的理性,并將這些因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油畫語言以詩性方式表達,具有鮮明的個性與多樣的形式風格,富有中國傳統的意味和情韻。

第一代探索寫意性的油畫家主要有林風眠、吳作人、倪貽德等。對發展中國油畫,林風眠主張中西結合,他的作品既是油畫又是國畫,其作品的寫意傾向非常明顯,對中國寫意性油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吳作人在油畫、國畫、書法等方面造詣極深,他的作品《齊白石像》,簡潔的背景,精煉的運筆,其章法、布局、設色及形象刻畫都出色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寫意精神。倪貽德的油畫粗獷有力、渾厚簡潔,直接得益于石濤、山人。他的作品有神有味,寫意性很強。

第二代探索寫意性的油畫家主要有董希文、吳冠中等。董希文以油畫《開國大典》聞名于油畫界,人們普遍認為他是寫實性油畫家。其實,董希文一生都在探索中國寫意性油畫。如他的作品《苗女趕場》、《克爾克孜牧羊女》、《春到》等,可以看出他對中國民間美術的吸收和借鑒。董希文強調線形手段,他說:“中國畫家善于運用水墨和線條,做到以簡潔的手法去描寫豐富的形象變化……中國繪畫中的線的表現力,我們何嘗不可以好好的研究,這里面的精神氣質未始不能發揚到油畫里去。”

吳冠中的油畫成功地完成了中西藝術精華的結合,擺脫了再現自然觀念的束縛,創作上達到高度自由。他的畫意境深遠、情感飽滿,體現了中國畫理論精神,成功地將中國傳統觀念、中國寫意性繪畫語言和西洋油畫技法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參考文獻]

[1]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2]游海明.寫意油畫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J].美術大觀,2007,(7).

[3]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篇5

顯然,它們激發我們的藝術靈感。任何一個經濟發達的國家,都會有著獨特而強大的文化作為經濟發展的強大后盾。在歐洲,沉淀了數千年的歐洲文化,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和香榭里舍大道,你可以感受到古典與現代、豪華與氣派、高雅與華美、顯貴與樸實、人文與自然的魅力。在巴黎,目不暇接的各種藝術展覽、服裝設計大賽、五花八門的藝術節使人們隨時感受到現代社會的藝術文明;盡情領略到傳統文化與藝術的精神面貌。而中國,這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時刻影響著中國的現代藝術。雖然沒有西方的工業革命和美國的商業文明,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儒學,傳統節日,文化詩詞,中國戲劇都世代相傳。它是中國古圣先賢幾千年經驗、智慧的結晶。

作為“人類昨天社會實踐活動所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傳統文化,其實只是一種相對的概念而已。我們不能一提傳統文化,就想到落后,實際上被保留下來的真實對我們今天和明天能夠產生巨大影響的,這些被保留下來的是都是人類文化中的精髓。從我國庸久的文化發展的歷史經驗來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的發展,如果要立于不敗之地,那就要勇于吸收,敢于創造,善于交融。近些年,近代的中國文化一直在東西方文化的沖突與融合中蹣跚而行。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藝術的激情碰撞,最終的結果是兩種文化都會汲取對方的精華,并且充分融合,從而共同進步。無論是從我國早期華夏文化的形成直至兩漢文化的高峰,還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響而發揚光大,無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發展,只有敢于創造、善于交融才能發揚中國的文化。傳統文化對現代藝術的影響,事實上處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如今,當我們在不斷追求時尚品味簡約的現代藝術的同時,卻很少能夠正確地認識傳統文化對藝術的各種連帶影響。站在歷史的角度,傳統文化即是一些物質與精神的沉淀,使得物質得到改進和創新。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我們常常所說的“設計引導人”與“人引導設計”這本身就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對我們的生活習慣還有思維方式等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傳統文化”。千百年來,中國古代藝術一直遵循著一種獨特的形態去發展,我們在引導人的時候同時也在引導自己的方向。當人們具備了一定的共同認識,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就走到一起了并帶著一定的時代特性往前發展了。

傳統文化、藝術是古代祖先們根據當時生活總結出來的精粹經驗體現,流傳,讓這些傳統文化、藝術歷經磨礪,百淘留金。盡管現代藝術表現形式進一步成熟,但多元的價值觀往往令許多藝術流于形式而無法達到返璞歸真的最高美形式。如何從文化藝術角度完成中國民族文化復興?很多有識之士共同的認為是:充分利用現代藝術表現形式,縱深挖掘傳統文化美根源,理解創新,讓傳統文化嬗變、充實為現代藝術之美,進而形成我國民族文化的復興。藝術是需要不斷創新的,但是,我們也決不能因為要創新,藝術始終要講內在的延續,需要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習俗、倫理道德、審美習慣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18禁裸男晨勃露j毛免费观看| 丰满熟女高潮毛茸茸欧洲| 疯狂吃奶freesex|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视频色wwwwww色| 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 无限资源日产好片| 久久精品隔壁老王影院| 欧美在线视频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粉嫩小泬无遮挡久久久久久| 四虎影院永久网址| 青青青青啪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片AV片永久免费观看|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女生张开腿让男生通| 免费一级黄色毛片|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无码av| fc2ppv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chinese体育生gayxxxxhd|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破解版 |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在线视频| 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视频| 高跟丝袜美女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奇米影视久久777中文字幕| 国色天香精品一卡2卡3卡| jizz免费在线影视观看网站| 小说区乱图片区| 一级肉体片在线观看| 扒开双腿猛进入喷水免费视频| 久久久成人影院| 日韩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九九九九九九伊人| 最近最好看2019年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 亚洲福利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