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初一地理課的知識點范文

初一地理課的知識點精選(五篇)

發(fā)布時間:2023-10-11 15:53:26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yōu)槟鷾蕚淞瞬煌L格的5篇初一地理課的知識點,期待它們能激發(fā)您的靈感。

初一地理課的知識點

篇1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第一節(jié) 地球和地球儀1. 23、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三、緯線和緯度1. 緯線概念:與地軸垂直并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2. 特點都指示東西方向。3. 緯度:N),以南為南緯(S)。 4. 特殊緯度:(1)(2)90度:南北極點,的緯度;(3)23.5度:回歸線,熱帶、溫帶的分界線,有無陽光直射的分界線;(4)66.5度:極圈,寒帶、溫帶的分界線,有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的分界線。四、經(jīng)線和經(jīng)度1. 概念: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2. 特點:都是半圓、長度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3. 經(jīng)度:向西為西經(jīng)(W),向東為東經(jīng)(E);4. 特殊的經(jīng)線:0度經(jīng)線:也叫本初子午線,是劃分東西經(jīng)度的界線;180經(jīng)線,也叫國際日期變更線和日界線;西經(jīng)20度和東經(jīng)160度經(jīng)線圈,是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大大西,小小東) 20°W以東到160°E屬于東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總結為“小小東) 20°W以西到160°E

°E,總結為“大大西”)一、地球的自轉(zhuǎn)1. 含義:地球繞著2. 方向:3. 4. 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自轉(zhuǎn)的地理意義):二、地球的公轉(zhuǎn)1. 含義:地球繞2.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公轉(zhuǎn)的地理意義):四季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劃分。3. 四季:3、4、5為春季,6、7、8為夏季,9、10、11為秋季,12、1、2為冬季; 南半球的季節(jié)與之相反。

(課本13頁圖重點記憶)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長黑夜最短;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極圈里有極晝現(xiàn)象,南極圈里有極夜現(xiàn)象。5、五帶:人們根據(jù)太陽熱量在地表的分布情況,把地球表面劃分為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

篇2

1.    教師現(xiàn)狀分析

我校地理組一共兩名教師,分別任教初一初二地理。

其中新老師負責初一地理,專業(yè)知識扎實,工作熱情很足,和學生年齡差距小可以更有效的交流,但是,工作經(jīng)驗不足,對課標和教材不熟悉,對于知識點的把握不足,對學生不熟悉,課堂掌控能力有限。

負責初二的曲麗鳳老師,最近三年一直從事初二地理會考教學,相對而言對課標、會考和教材很熟悉,也基本能夠預估出學生的基本情況,可以迅速的展開教學。但是,課堂不夠生動有趣,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調(diào)動不充分。基本與新老師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2.    學生現(xiàn)狀分析

本屆學生共三個班,每班接近50名學生,數(shù)量相比以前較多。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初一地理,具有一定的基礎,但根據(jù)批閱初一期末考試卷子的情況和開學兩個周的了解,多數(shù)學生對地理興趣不大,感覺地理很難,同時也欠缺基本的地理常識,對出初一知識遺忘較多,地理思維較差。同時,本屆學生多才多藝,音體美特長生非常多,而特長生的文化課成績有部分較好,但更多處于中游水平,甚至個別是較差。

針對此情況,結合初二知識點,在開學一個月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并強化對地理學科的重視程度。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由背地理轉(zhuǎn)向思考地理,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

課堂教學著重強調(diào)關注全體學生,尤其是音體美的特長生中地理基礎較差的,爭取全體B率過57%,特長生中除去個別成績差的,爭取都能達到B,D嚴格控制在10%以內(nèi),特長生不留D。

3.    教研配檔安排

根據(jù)史地政教研組的安排,按時積極參加集體教研活動,積極參與聽評課,學習各家之所長。

地理組內(nèi)共同研討課標,讓地理課表真正指導教學。每周共同研討一節(jié)課,包括教研組的聽課,和智慧教育平臺的優(yōu)秀課程資源,研討學習共同進步,每周都能有收獲有進步。

4.    教學進度安排

周數(shù)

時間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第三課時

備注

完成情況

1

9.3-9.7

1.1.1

1.1.2

1.1.3

2

9.10-9.14

1.2

1.3

1探究

3

9.17-9.21

2.1.1

2.1.2

復習

4

9.25-9.30

拓展

5

10.1-10.5

十一

6

10.8-10.12

2.2.1

2.2.2

2.2.3

月考

7

10.15-10.19

2.2.4

2.3.12

2.3.2

8

10.22-10.26

2.3.3

2.4

2探究

9

10.29-11.2

3.1

3.2

3.3  3探究

10

11.5-11.9

4.1.1

4.1.2

4.2.1

11

11.12-11.16

4.2.1

期中考試

12

11.19-11.23

4.3.1

4.3.2  4探究

總結上冊

13

11.16-11.30

5

6.1

6.2.1

14

12.3-12.7

6.2.2

6.3.1

6.3.2

15

12.10-12.14

6.4

7.1

7.2.1

月考

16

12.17-12.21

7.2.1

7.3.

7.4.1

17

12.24-12.28

7.4.2

8.1

8.2

18

12.31-1.4

9.1

9.2

10

元旦

19

1.7-1.11

復習周

20

1.14-1.18

復習周

21

1.21-1.25

考試周

說明:1.每節(jié)課前五到十分鐘是對上節(jié)課的檢測,背誦知識以默寫的形式進行,理解知識做《伴你學》精選的題目。當堂或者課后及時反饋結果,讓孩子也做到地理學習效果的心中有數(shù)。

2. 每章有檢測,題目參考網(wǎng)絡及輔導書精心選擇,題目選擇有梯度,綜合考查學生的近階段的地理學習。考試時間自行安排。

3. 精心設計導學案,需要預習案、探究案、訓練案,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每上完一個班級及時調(diào)整,要有修改完善和課后反思。

篇3

【關鍵詞】微課;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教學效果;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微課教育資源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微課具有現(xiàn)代性,符合當代學生的審美特點。將微課資源引入到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活動中,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高效高中地理課堂的構建。

一、高中地理微課資源特點

“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建設和應用模式可以說是傳統(tǒng)教學視頻在作為一種新興的學習方式,“微課”的研究還在進行中,到目前為止,國內(nèi)仍然沒有發(fā)現(xiàn)對“微課”做出的準確定義,主流定義為:“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結合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就某個知識點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 “微課”核心內(nèi)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微課”的資源構成可用“6+1”來概括,即:“1”是指“微課”的核心資源微型教學視頻片段,“6”是指與所相配套的教學設計(微教案〕、素材課件(微課件)、教學反思(微反思)、學習反饋(微反饋),練習測試〔微練習)、師生評論(微點評),等輔教與學內(nèi)容。微課資源具有時間短與內(nèi)容少的特點,微課視頻的信息容量較少,但交互性較強,方便師生利用。這些特點是微課資源的普遍特點,高中地理微課資源還有極個性化特征。

(一)生活化特點

有教育價值的高中地理微課資源,應當與新課程標準中的要求相符。教師利用地理微課資源,將地理課堂教學內(nèi)容與高中學生的生活結合在一起,母咧醒生的生活中獲取教育素材與案例,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像在講解有關于交通的知識時,教師可以搜集本市近些年來交通條件變化圖以及新聞資料,用微課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用生活化的微課資源實施教學,往往能夠推動地理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

(二)趣味化特點

微課資源與多媒體技術密切相關,在微課視頻中,大量的信息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與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微課資源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調(diào)動學生的多個感官,刺激學生的神經(jīng),讓高中學生認識到地理學習的趣味性。微課的存在,不僅讓地理知識變得立體化,更讓地理課堂變得輕松、愉快。

(三)綜合化特點

教師在選擇與制作微課資源時,不僅要考慮地理學科本身的內(nèi)容與特點,還要考慮其它學科的內(nèi)容與特點。從高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出發(fā),將多個學科的知識融合在小小的微課中,需要一定的技巧。微課資源具有綜合化特點,在于其是多學科知識的集合,更具有明確的主題與科學的內(nèi)容,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學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實現(xiàn)情感教育目標。

二、微課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方式

(一)利用微課,優(yōu)化新課導入

課堂導入,對于課堂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有直接影響。在講解新的地理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與新授課內(nèi)容相關的視頻、圖片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后續(xù)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要重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作用,利用現(xiàn)代化的微課導入方法,在課堂開始的前幾分鐘,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促進學生成為地理課堂的積極參與者。

比如在講解有關于河流地貌的發(fā)育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向?qū)W生展示河谷形成的動畫以及沖積平原形成的動畫,讓學生通過微課更好地理解課本中的陳述性文字以及圖片。這樣的課堂導入符合高中學生的思維特點,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河流地貌發(fā)育的過程有所了解,會讓之后的學習更加輕松,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利用微課,優(yōu)化知識講解

知識點的講解,是地理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初中地理知識相比,高中地理知識更加豐富,難度更大,理解起來存在困難。面對這樣的變化,教師要利用微課降低高中地理知識的學習難度,讓地理學習變得零負擔學習。巧妙利用微課,去解決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識點,促進學生地理學習思維的清晰化,才能保障教學質(zhì)量。

比如在學習區(qū)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fā)利用相關知識時,學生要學習區(qū)域自然資源在農(nóng)業(yè)、工業(yè)以及城市化過程中的作用,了解我國不同區(qū)域的自然資源特點。多個零散知識點的集體出現(xiàn),會讓高中學生猝不及防,學習起來找不到頭緒。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去整理知識點,將看似混亂的知識點分好類,在三五分鐘時長的微課引導下,打消學生的負面學習情緒。讓微課成為高中學生地理學習中的一個燈塔,能夠促進地理課堂吸引力的提高。

(三)利用微課,鼓勵學生探究

地理學科知識的抽象性強,許多地理概念具有專業(yè)性。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利用微課對抽象的地理知識點進行轉(zhuǎn)化,讓學生找到自主探究的動力。一直以來,教師過于重視地量知識點的傳授,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開發(fā)。在微課出現(xiàn)之后,教師要借微課之力,讓學生通過觀看形象的微課,做地理知識的提取者。

比如在講解有關于天氣系統(tǒng)的知識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鋒面系統(tǒng)、鋒面氣旋以及氣壓系統(tǒng)等知識,讓學生了解每一個天氣系統(tǒng)的形成過程與特點。教師用微課向?qū)W生展示各個天氣系統(tǒng)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用文字去描述每一個天氣系統(tǒng),有利于學生地理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提取成果與課本陳述相對比,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探究,是提升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高效手段。

(四)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地理學科知識的涉及面較廣,在學習地理知識時,學生不僅在學習自然知識,還會接觸到許多人文知識。在自然地理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從時間、空間等多個角度去思考、去想象,才能理解地理知識。對于離高中學生生活較遠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要多多利用微課去創(chuàng)設情境。

比如在講解有關于地球運動的知識時,這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地理現(xiàn)象,學習起來難度較大。教師利用微課向?qū)W生展示地球自轉(zhuǎn)與公轉(zhuǎn)的情境,讓學生通過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有利于學生掌握相關地理知識點。

(五)利用微課,優(yōu)化課堂總結

總結,是高中地理課堂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總結環(huán)節(jié),學生與教師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所講內(nèi)容,加強記憶。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微課幫助學生再次提起精神,積極動腦去回顧本節(jié)課的所用知識點,并找到高效記憶的線索。作為新型的教學資源建設和應用模式,“微課”目前是教學研究的重點和熱點。而目前,有關地理“微課”方面很少。本文從新課導入、地理知識詳解、地理知識探究學習、場景模擬、知識點總結、課程練習制作方面探討了如何在中學地理教學中運用“微課”。并指出,在運用“微課”時應該注意“微課”的適用性,必須滿足微課表現(xiàn)鮮活性、微課目的要明確、微課“生活性”原則等問題。像在講解有關于海岸與海底地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展示二者對比的圖片與文字,讓學生在對比中回顧與之相關的知識點。鼓勵學生根據(jù)微課資源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總結成果,能夠讓課堂在結束階段變得熱鬧起來。在民主的總結氛圍中,地理教學成果會得以升華。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雖然微課資源的應用在我國教育領域處于起步階段,但卻給教學活動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了無限的動力。高中地理教師應當積極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利用更加科學的思想去調(diào)整教學活動,促進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結構的優(yōu)化。用微課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才能讓高中學生建立全面的地理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劉艷輝.如何實現(xiàn)高效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J].考試周刊.2016(07)

篇4

【關鍵詞】提問技巧;爆炸性和恐怖性;離奇性和荒誕性;適時適度

“The form spread but the absolute being don't spread”――the Kan argument geography classroom lift to ask of pattern trickery

Ailimamati

【Abstract】Life the demand“l(fā)ove”, classroom demand“monosodium glutamate”.Sometimes change point pattern in the tediousness suppress of the classroom, add point to smile to anticipate, lane point trickery, which afraid is “fantastic odd” of, want ~only ability pair of the student's prison ground in the attention prison attraction live, let the student's thinking follow the teacher's way of thinking to walk, smooth completion decided teaching mission, don't lose for a kind of method worthy of draw lessons from.Ideal of the classroom lift to ask mode should is deep and shallow, far with near, move with quiet, smile with think of the best combine, namely problem should interesting, challenge but again have full of expand sex and extension.Since want to put open, accept again Long, “the form spread but the absolute being don't spread”.Well timed moderation but again rich ask at the lift of art technique, don't lose for development student's thinking, attraction student's interest, exaltation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of valid path.

【Key words】Lift to ask technique;Explosion and terror;Odd and fantastic;Well timed moderation

教育心理學認為:青少年時期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時候,某一方面的求知欲如果反復地表現(xiàn)出來,就形成了一個人對某一事物或活動的興趣。

因而,教師要善于捕捉、珍惜學生的好奇心,使其盡快地向求知欲方向發(fā)展,最終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習活動才能更順利地開展,學習效率才能得以提高。為此,在地理教學中,針對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強烈的實際,巧妙地提出一些感興趣的問題,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筆者結合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侃一侃地理課堂提問的設計技巧。

1. 提問的目的性和遞進性

課堂問題的設計,一定要環(huán)繞這一堂課的教學目標,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特殊到一般來進行,讓學生在圍繞教學目標的層層遞進中,掌握這一節(jié)課的知識點,從而順利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比方說,地方時、區(qū)時和日界線是初一地理中的教學難點,初一學生雖然有一定的時間概念,但是對于地方時和區(qū)時的概念往往很難理解清楚,這時候,設計一組恰當?shù)倪f進式的問題,就可以較好地讓學生理解這一方面的知識了。

教師:“同學們都很喜歡看奧運會的實況轉(zhuǎn)播吧, 2000年中國國家女子足球隊在悉尼同美國女子足球隊將于澳大利亞東部時間9月18日下午3點鐘比賽時,我們應該在什么時候打開電視機觀看直播呢?”

多數(shù)同學都明白,要是在(北京時間)下午3時打開電視機的話,可能看不到這場比賽,于是就萌發(fā)了想及時了解時區(qū)、換算悉尼和北京兩地的區(qū)時的興趣。

在完成了悉尼時間和北京時間的區(qū)時換算以后,教師再進一步提出第二個問題:

“要是其他國家呢,如英國人,他們又該在什么時間打開電視機,觀看現(xiàn)場直播呢?”

第二個問題把學生從問題的特殊性轉(zhuǎn)向問題的普遍性,學生就產(chǎn)生了要急于了解世界任何地點的區(qū)時與北京的區(qū)時之間換算的興趣。

然后,借助地球儀,再向?qū)W生提出第三個問題:

“地球每小時轉(zhuǎn)過多少經(jīng)度?”從而引出每個時區(qū)的經(jīng)度差……

這樣,學生在理解了相鄰兩個時區(qū)的中心線相差15°經(jīng)度之后,就有可能根據(jù)經(jīng)度的不同,來計算區(qū)時和地方時了。

在一層一層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圍繞著“時區(qū)”這一目標,始終使學生沉浸在濃濃的興趣之中。

2. 提問的趣味性和懸念性

趣味性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樂趣之中接受知識的熏陶;懸念性能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比較溫帶海洋性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差異時,教師這樣設計:

“2月11日晚上天氣預報說,第二天地處北緯46度的哈爾濱市最低溫度是零下36攝氏度,倘若有人要想在松花江的冰面上盡情散步,一般要穿上厚厚的棉大衣或皮大衣;那么,這一天假如有一名英國的孩子在北緯52度的倫敦泰晤士河邊玩耍,該穿什么樣的衣服呢?”

學生根據(jù)以往學過的知識,都會想到,北半球冬天時,緯度越高,溫度越低。因此,定有人會回答成這名英國孩子一定會穿上厚厚的皮大衣,在冰面上溜冰呢?

篇5

有效的地理教學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是指學生每節(jié)課都能掌握地理知識,形成地理技能,從不知到知,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從不能到能過程;有效率,是指單位時間內(nèi)學習知識的速度,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鐘內(nèi)學生所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熟練的程度,是否達成教學目標;有效益,是指學生學習過程的體驗,是否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是否產(chǎn)生繼續(xù)學習地理知識的愿望,對今后地理及其他科學習是否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近年來,我積極嘗試高效生本課堂教學模式,總結出生本化五步課堂教學流程:學案導學----學生展示----質(zhì)疑探究----建構知網(wǎng)----當堂訓練,提煉為“學―展―疑―建―練”五步教學法。現(xiàn)就教于方家。

1.學

(1)獨學。課上把自學案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按自學案進行獨立自主學習。自學案是學生課堂學習的引擎,是方向盤,它引領學生走向地理知識,教師根據(jù)教材和學生實際預設課時目標,并把目標轉(zhuǎn)化成問題,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地理教材、地理圖冊和輔導資料獨立學習。

(2)對學。學生把獨學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同桌小組中討論解決,還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交到群組。地理學科學習特點是“任務驅(qū)動活動化”學習,需要學生在對子中進行互學,對學環(huán)節(jié)解決小組合作學習任務。

(3)群學。每個對子小組把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交到群組中解決,并且要找出群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巡視各組,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并指導、引導學生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2.展

學生根據(jù)教學目標展示重點和難點問題,采用不同的方法展示,既有利于新知的形成,又培養(yǎng)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自編歌訣展。學生針對新學內(nèi)容,采用歌訣展示。在學習《澳大利亞》一課時,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學生總結的澳大利亞歌謠,“獨占大陸的國家,庫克船長發(fā)現(xiàn)他;特有動物大袋鼠,廣袤草原閑溜達;鴨嘴鴯鹋和考拉,遠離大陸慢進貨;氣候環(huán)狀多樣化,咱是冬來他是夏;地廣人稀好牧羊,農(nóng)牧生產(chǎn)機械化;煤鐵資源儲量大,三個美名傳天下;人口集中東南部,暖濕氣候好安家;港口悉尼墨爾本,首都卻在堪培拉。”

畫圖講解展。學生在學中國地形時,在黑板上畫板圖,勾勒中國的主要山脈,填注主要地形區(qū),邊填邊講,把四大高、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特征給同學們講出來,講解準確清楚。

模擬實物展。學生在學地球自轉(zhuǎn)、公轉(zhuǎn)時,幾個學生進行演示,體驗到地球運動的特征。學習等高線地形圖時,學生能夠根據(jù)課本模型,用橡皮泥表示山脈、山脊、山谷、鞍部、盆地等地形。學習地球儀時,用乒乓球或廢籃球制作地球儀,標注重要的經(jīng)線和緯線。

主題分解展。在學習中東時,主持人說道:這是一片連結歐亞非三洲的土地,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這片土地上起源。戰(zhàn)爭與和平,東方與西方,歷史與現(xiàn)實在這里交匯,民族矛盾、宗教糾紛,領土爭端,為油而戰(zhàn),因水而爭,使這片土地長期動蕩不安,戰(zhàn)火連綿。幾千年歷史紛爭留下來的恩怨還沒有化解,新的錯綜復雜矛盾又使這片土地成為當今世界的焦點。請各組從“中東成為世界熱點地區(qū)的原因是什么?中東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性?中東石油資源對世界經(jīng)濟有什么影響?中東為什么一直為水而戰(zhàn)?”四個話題選擇一個進行展示講解。

在展示過程中,教師把握時機,適時追問,搭橋引路,迷途自返。

3.疑

在展示完重點知識后,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理問題,然后教師圍繞本課目標進行篩選1―2個問題再次通過投影呈現(xiàn)給學生,組織學生探究,并進行班級展示。

如學習初一地理《氣溫和氣溫的分布》中“氣溫的分布”時,學生根據(jù)學案自學“氣溫的垂直變化”素描圖和“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等值線圖,從垂直和水平角度分別總結氣溫分布的規(guī)律。學生在閱讀等值線圖時,提出問題:為什么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而北半球等溫線比較彎曲?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圖,經(jīng)過小組討論,得出南半球以海洋為主體,北半球陸地地面積較比南半球面積大,由于海洋陸地熱性質(zhì)不同而導致的。接著教師出示“世界1月氣溫分布圖”“世界7月氣溫分布圖”,進一步觀察北半球陸地和海洋等溫線彎曲情況,總結氣溫分布特點。

4.建

根據(jù)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地理教學是學生地理知識的建構過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建構本節(jié)課知識網(wǎng),繪制地理知識樹,并把本節(jié)課知識樹納入到上一目中去,同時引出下節(jié)課要學習的知識點,使學生明白地理知識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儀》一節(jié)分三課時完成,其中緯線和經(jīng)線是第二課完成的內(nèi)容,此時組織學生繪制知識樹,緯線和經(jīng)線是一層次,其次是緯線和緯度,經(jīng)線和經(jīng)度是第二層次,然后繼續(xù)畫第第三次知識,分別是定義、特點、劃分、表示符號和特殊線。畫完本節(jié)課知識樹后,然后引導學生在把上節(jié)內(nèi)容再補充出來,這樣在畫知識樹過程中,做到上掛下聯(lián),復習上節(jié)知識,突出本節(jié)課重點,又開啟下節(jié)內(nèi)容,從而使地理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使學生對地理知識不斷消化、融化、內(nèi)化。

5.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视频| 香蕉啪视频在线观看视频久| 成人深夜福利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a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观看大片毛片| 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网站久久| 国产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18女人毛片水真多免费| 搞逼视频免费看|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玩弄放荡人妻少妇系列视频| 四虎影在线永久免费四虎地址8848aa | 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积积对积积的桶120分钟| 国产chinese中国hdxxxx| 高清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 东北疯狂xxxxbbbb中国| 日本动态120秒免费|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韩国黄色片在线观看| 国产日本在线观看| 99久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美三级91|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国产人妖xxxx做受视频| 黑人又大又硬又粗再深一点|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91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软件| 在线观看污污网站| 99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奶大灬舒服灬太大了一进一出| 一本到中文字幕高清不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