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固定資產增值稅稅務籌劃范文

固定資產增值稅稅務籌劃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11 15:54:14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固定資產增值稅稅務籌劃,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固定資產增值稅稅務籌劃

篇1

關鍵詞:消費型增值稅 固定資產 稅務籌劃

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實行增值稅轉型改革,由生產型增值稅轉為消費型增值稅,允許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為保證改革實施到位,易于納稅人實際操作,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了《關于全國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70號,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增值稅轉型后固定資產業務的稅務處理。筆者從轉型改革對煤炭企業的影響出發,對固定資產投資進行籌劃,使煤炭企業享受更大的改革收益。

一、煤炭企業固定資產性質

隨著煤炭開采技術的提高和安全生產難題的逐步解決,我國礦井生產規模越來越大,其中固定資產投入占礦井建設、生產投資比例也越來越大,據目前大型、特大型煤礦企業財務報表反映:固定資產多占企業總資產的46%-69%。這里的固定資產范圍與稅法所稱固定資產范圍存在差異:稅法所稱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超過12個月的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工具、器具等,不包含房屋建筑物、構筑物。煤炭企業是資源開采型企業,固定資產形成主要在井下,因此,建筑物、構筑物所占比重較大。

二、消費型增值稅下固定資產抵扣政策

(一)固定資產抵扣政策

《通知》中規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包括接受捐贈、實物投資)或者自制(包括改擴建、安裝)固定資產發生的進項稅額,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538號,以下簡稱《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令第50號,以下簡稱《細則》)的有關規定,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和運輸費用結算單據(以下簡稱增值稅扣稅憑證)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其進項稅額應當記入“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

(二)不得從銷項稅中抵扣的項目

《條例》第十條規定,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1.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2.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及相關的應稅勞務;

3.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4.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納稅人自用消費品;

5.本條第1項至第4項規定的貨物的運輸費用和銷售免稅貨物的運輸費用。

(三)特殊抵扣政策

《細則》第二十一條規定,條例第十條第1項所稱購進貨物,不包括既用于增值稅應稅項目(不含免征增值稅項目)也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固定資產。也就是說既用于增值稅應稅項目也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可以從銷項稅中抵扣。

三、消費型增值稅對煤炭企業的影響

消費型增值稅下,納稅人購進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能夠從當期銷項稅額中抵扣,相對于轉型前來說,企業稅負得到了降低,從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

增值稅抵扣范圍的擴大,也影響到會計核算中固定資產的計價、使用期內折舊費用的計提、企業損益等一系列問題。固定資產進項稅從當期銷項稅中抵扣,固定資產初始計量成本減小,計提折舊費用的基數減小,使用期內計提的折舊費用減少,企業利潤增加,從而交納企業所得稅增加。從企業資金流來說,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當期,企業交納增值稅減少,當期資金支出減少,交納企業所得稅增加,但企業所得稅的資金支出僅占增值稅資金支出的1/4,與生產型增值稅政策相對比,企業節省了3/4的資金,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

但是,對于煤炭企業來說,可抵扣進項稅的固定資產投資金額僅占全部投資額的30%左右,相對于棉紡織等其他行業,可抵扣資產所占比例較低。

四、消費型增值稅下的稅務籌劃

消費型增值稅下,處于相對劣勢的煤炭企業,欲享受更多的政策優惠,應在固定資產投資前期、中期做好稅務籌劃。筆者從固定資產的投資方式、使用用途和供貨方選擇三方面進行了以下籌劃:

(一)投資方式

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方式有外購、自建、融資租賃等,根據目前的增值稅政策,外購和融資租賃基本不存在籌劃空間。外購固定資產,依據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融資租賃業務征收流轉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0]514號)規定,對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的單位所從事的融資租賃業務,無論租賃的貨物的所有權是否轉讓給承租方,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征收營業稅,不征收增值稅。因此,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能抵扣進項稅。

企業自建固定資產,購買的設備、材料,只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才可以抵扣進項稅額,顯然,傳統上包工包料、只開具建筑業發票的方式對企業是不利的。筆者認為可以采用以下投資方式:

一是選擇承包商時,事先要對承包商的納稅性質進行調查,選擇具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的建筑企業,將所用設備材料款和施工費分開結算,分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和建筑業發票,使設備材料進項稅可以從當期銷項稅中抵扣,減少企業的稅金支出。

二是如果承包商不具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企業可以選擇與承包方只簽訂建筑勞務合同,企業自行購買工程所用設備和材料,并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以保證企業獲得更大的利益。

(二)使用用途

按照《細則》的規定,只有專門用于不征收增值稅項目或者應作進項稅額轉出的項目,包括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其固定資產進項稅才不允許抵扣。既用于增值稅應稅項目,也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固定資產進項稅是可以抵扣的。這給多種經營企業提供了一個籌劃的空間,對于增值稅項目和非增值稅項目通用的機器設備,在保證生產的前提下,企業可以考慮一機多用,既可以節省投資資金,又可以抵扣非增值稅項目等所用機器設備的進項稅,減少企業的稅金支出。

(三)供貨商選擇

從生產規模劃分,增值稅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適用一般稅率17%,小規模納稅人適用征收率3%,稅率不同造成相同總價固定資產的票面稅額不同,從而影響企業抵扣進項稅不同。企業選擇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供貨商,在固定資產總支出等同的情況下,抵扣進項稅額大,減少了企業的稅金支出,降低了企業稅負,相反,選擇小規模納稅人性質的供貨商,會增加企業的稅金支出。因此,企業應慎重選擇供貨商,減少損失,為企業爭取更大的利益。

參考文獻:

篇2

自從2004年7月1日,我國在東北地區部分行業率先實行了擴大扣稅范圍政策試點以后,財稅部門又將于2007年7月1日在河南、山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中部六省的26個城市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政策。具體涉及制造業、石油化工業、冶金業、汽車制造業、農產品加工業、采掘業、電力和高新技術產業等中部地區頗有代表性的行業。稅制的變動要求與之相適應的會計核算相協調。本文將結合2006年財政部的新《企業會計準則》及應用指南,以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中部地區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暫行辦法》的通知(財稅[2007]75號),《東北地區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有關會計處理規定》(財會[2004]11號)等財稅法規,就消費型增值稅對固定資產的涉稅業務,做一簡要分析。

關于進項稅抵扣

(一)進項稅的抵扣范圍

1.納稅人發生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準予抵扣:購進(包括接受捐贈和實物投資,下同)固定資產;用于自制(含改擴建、安裝,下同)固定資產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凡出租方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融資租賃業務征收流轉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0〕514號)的規定繳納增值稅的;為固定資產所支付的運輸費用。

2.不可抵扣的范圍:納稅人外購和自制的不動產;將購進固定資產用于非生產經營用(如用于集體福利、個人消費、免稅項目或者非應稅項目等);從小規模納稅人處取得固定資產以及其他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情況。另外還應注意,該可抵扣進項稅固定資產雖為動產,但不包括應征消費稅的汽車和摩托車。

3.我國目前采用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制度,增值稅專用發票是進行計稅扣稅的重要憑證。轉型后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的計量也同樣要依據所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稅額和時限進行全額抵扣。

4.固定資產的抵扣僅限于增量固定資產,考慮到存量固定資產的進項稅的抵扣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較差,稅務總局僅將新增固定資產納入可抵扣范圍。

(二)進項稅的抵扣方法

1.納稅人發生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實行按季退稅,年底清算的辦法。

2.目前我國增值稅轉型實行的是稅收增量限額退稅的方法。納入增值稅抵扣范圍的企業必須要有增值稅的稅收增量。即納稅人當年準予抵扣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不得超過當年新增增值稅稅額,當年沒有新增增值稅稅額或新增增值稅額不足抵扣的,未抵扣的進項稅額應留待下年抵扣。納稅人有欠交增值稅的,應先抵減欠稅。

進項稅抵扣的涉稅核算

(一)會計科目

1.實行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企業,應在“應交稅費”科目下增設“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明細科目,并在該明細科目下增設“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固定資產進項稅額轉出”、“已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等專欄。

“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專欄,記錄企業購入固定資產或應稅勞務等而支付的、準予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固定資產進項稅額轉出”專欄,記錄企業購進的固定資產因某些原因而不能抵扣,按規定轉出的進項稅額。“已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專欄,記錄企業已抵扣的固定資產增值稅進項稅額。

2.實行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企業,應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下增設“新增增值稅額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專欄,該專欄用于記錄企業以當年新增的增值稅額抵扣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

(二)賬務處理

1.外購固定資產時所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款并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業務,可采用與購買存貨相一致的會計處理方法: 借記“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科目,按照專用發票上記載的應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金額,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按照應付或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銀行存款”、“長期應付款”等科目。對于隨固定資產購置發生的運費,在取得貨物運費發票,經國、地稅交叉稽核比對無誤后,按稅法規定準予抵扣的部分直接計入增值稅“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其余部分轉入固定資產的價值,會計處理方法與物資采購的會計處理方法一致。

【例1】甲企業從國內乙企業采購機器設備一臺給生產部門使用,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50萬元,增值稅8.5萬元,購進固定資產所支付的運輸費用0.5萬元,取得合法發票,均用銀行存款支付。甲企業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504,650

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 85,350 (5,000*7%+85,000)

貸:銀行存款 505,000

2.對于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接受投資、捐贈等形式取得固定資產時的交易可作為“視同銷售行為”進行處理。按照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科目,按照確認的固定資產價值,借記“固定資產”、“工程物資”等科目,按照增值稅與固定資產價值的合計數,貸記“實收資本” (接受投資取得)、“應收賬款”(債務重組方式取得)、“營業外收入”(接受捐贈方式取得)。

【例2】甲企業接受丙企業捐贈轉入的機器設備一臺,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50萬元,增值稅8.5萬元。

新準則釋讀:根據2006年2月份財政部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五章第二十七條,“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利得”是新會計準則引入國際會計準則的新概念之一,它與“收入”的區別關鍵只差一個字――“非”日常活動產生的。“接受捐贈”是企業非日常活動產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新準則將其歸入“營業外收入”科目核算,增加當期的所有者權益。舊準則接受捐贈時記入“待轉資產價值”科目,年底再轉入“資本公積”等科目,但“待轉資產價值”科目在2006年10月30日財政部的《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已經取消了,而是將其計入“營業外收入”科目,待應交所得稅金額轉入“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甲企業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 500,000

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85,000

貸:營業外收入585,000

【例3】甲企業以自己生產的成品成本450萬元,計稅價570萬元,換取丁企業設備一臺,并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價款570萬元,增值稅96.9萬元。

新準則釋讀: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規定,換出資產為存貨的,應當視同銷售處理,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按其公允價值確認商品銷售收入,同時結轉商品銷售成本。這種情況是一種較為特殊的購銷活動,應視同銷售貨物繳納增值稅。在會計實務中,雙方都要做購銷處理,根據各自發出的貨物核定銷售額,計算應繳納的銷項稅額。收貨單位可以憑以物易物的書面合同以及與之相符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額,報經稅務機關批準后予以抵扣。甲企業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 5,700,000

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969,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5,7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969,000

結轉存貨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4,500,000

貸:產成品4,500,000

【例4】戊公司因購貨原因于2007年1月1日產生應付甲公司賬款100萬元,貨款償還期限為三個月。2007年4月1日,戊公司發生財務困難,無法償還到期債務,經與甲公司協商進行債務重組。雙方同意以戊公司生產的吊車用作甲公司的生產經營,該設備成本50萬元,公允價值(計稅價)為80萬元。假設甲公司未計提壞賬準備,戊公司向甲公司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價款80萬元,增值稅13.6萬元。

新準則釋讀: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該準則最大的特點就是公允價值的使用和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當期損益,而不是計入權益,因此采用新準則以后,債務重組中債權人應當按照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其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債權人應當將相關債權的賬面價值與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債務重組損失(若已計提減值準備的,應先沖減減值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債權人甲公司賬務處理:

借:固定資產800,000

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136,000

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 64,000

貸:應收賬款 1,000,000

銷項稅的涉稅核算

1.對于企業將自產或委托加工消費型增值稅固定資產專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消費型增值稅固定資產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或分配給股東、或無償贈送他人等都應視同銷售貨物,計算應交增值稅。借記“在建工程”、 “長期股權投資”、“利潤分配――應付普通股股利”、“營業外支出”、“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按貨物的成本價,貸記“產成品”等科目;按同類貨物的銷售價格和規定的增值稅稅率計算的銷項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2.企業銷售本企業已使用過的可抵扣增值稅的固定資產,如該項固定資產原取得時,其增值稅進項稅額已記入“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科目的,銷售時計算確定的增值稅銷項稅額,應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企業銷售本企業已使用過的消費型增值稅固定資產,如該項固定資產原取得時,其增值稅進項稅額未記入“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科目的,但按稅法規定在銷售時允許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應借記“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銷售時計算確定的增值稅銷項稅額,應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3.銷售自己使用過的應稅固定資產(如應征消費稅的汽車和摩托車),應參照財稅[2002]29號文規定:納稅人以自己使用過的屬于應征消費稅的機動車、摩托車、游艇等固定資產,進行銷售或對外投資,售價超過原值的,按照4%的征收率減半征收增值稅;售價未超過原值的,免征增值稅。

【例5】某企業轉讓其八成新小轎車,固定資產賬面原值30萬元,已提折舊0.5萬,轉讓價30.5萬,未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不考慮城建稅及附加稅。

會計處理:

⑴轉入清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295,000

累計折舊5,000

貸:固定資產 300,000

⑵取得收入:

借:銀行存款305,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305,000

⑶計提稅金:

借:固定資產清理11,730.76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11,730.76(30.5÷(1+4%)×4%)

⑷交稅時: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11,730.77

貸:營業外收入 5,865.38

銀行存款 5,865.38

注:舊企業會計準則將減半后的差額記入“補貼收入” ,新會計準則指南新的156個新會計科目中,取消了該科目,將其減半的增值稅記入“利得”――“營業外收入”中。

⑸結轉固定資產清理:

借:營業外支出――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1,730.76

貸:固定資產清理 1,730.76

進項稅額轉出的涉稅核算

企業購入固定資產時已按規定將增值稅進項稅額記入“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科目的,如果相關固定資產用于非應稅項目,或用于免稅項目和用于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以及將固定資產用于不適用范圍的機構使用等,應將原已記入“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科目的金額予以轉出,借記“固定資產”,貸記“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轉出)”科目。

【例6】承例1,若甲企業以此項固定資產專用于免稅項目。

借:固定資產:85,350

貸: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固定資產進項稅額轉出)85,350

期末結轉

1.如將應抵扣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抵減未交增值稅時,借記“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已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科目。

【例7】期末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抵扣未交增值稅2萬元。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已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20000

2.期末企業以當期新增增值稅稅額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時,應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新增增值稅額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已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科目。

總結

1.目前,我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抵扣采用憑票抵扣的制度,是增值稅專用發票為抵扣的必要但非充分條件,而轉型后,增值稅抵扣范圍擴大,若再將專用發票作為惟一的扣稅憑證,則必將在更大程度上刺激納稅人的偷漏稅動機。希望有關部門出臺相關的監控或配套措施,以杜絕假發票,降低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對納稅人經濟利益的驅動。

篇3

摘要從2009年起,我國開始在全國各行業推行增值稅轉型改革,這就意味著我國的增值稅由以往的生產型轉為消費型,那么與其相關的涉稅業務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本文就針對基于消費型固定資產增值稅的涉稅業務處理問題展開討論。

關鍵詞固定資產增值稅消費型涉稅業務

消費型增值稅對當期購入的包括固定資產在內的全部貨物和應稅勞務所含稅金都予以扣除,其征稅對象相當于消費資料。由此可見,生產型增值稅和消費型增值稅的主要區別在于對取得的固定資產所含稅金是否予以扣除的問題上。

一、進項稅額

第一,企業購進的固定資產。這部分資產要根據增值稅專用發票所注明的增值稅,借記在“應交稅費―進項稅額”科目下,根據發票所記載的應計入采購成本等金額,借記固定資產科目,根據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應付賬款科目;如果所購進的固定資產有退貨現象,則會計分錄相反。

比如某企業在2011年1月3號采購一臺生產設備,增值稅專用發票價為500萬元,增值稅額為85萬元,運輸費2萬元,且運費用運輸費用結算單。該設備不用安裝,貨款均通過銀行存款來支付:

借:固定資產5 018 6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51 400

貸:銀行存款5 870 000

第二,企業接受捐贈或者投資者轉入的固定資產。對于這部分固定資產,要根據增值稅專用發票所注明的增值稅額,借記在進項稅額科目,根據經過確認的、扣除增值稅額的固定資產價值,借記在固定資產科目;如果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由捐入方代為支付,則要將固定資產價值與增值稅進項稅額合記起來貸記在營業外收入科目。比如某企業接受一輛捐贈的卡車,并在接受當天手續已辦理完畢,捐贈方所提供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價款20萬,增值稅3.4萬元,所得稅、其它相關稅費無需考慮。

借:固定資產2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 000

貸:營業處收入―捐贈利得234 000

第三,企業自制的固定資產。對于這部分資產,要根據增值稅發票所注明的增值稅額,借記在進項稅額科目;根據增值稅發票所記載的在建工程成本金額,借記在在建工程科目,根據實付金額貸記在應付賬款、銀行存款、以及長期應付款和應付票據等科目。比如某企業在2010年6月8號采購一批自制設備專用物資,并驗收入庫。增值稅專用發票價款為5萬元,增值稅額0.85萬元,已支付貨款。同年7月9號,該企業開始自制設備,將上述采購的物資領用出庫,到8月1日,領用本企業價款2萬元的生產用原料一批,增值稅額0.34萬元,領用一批本企業的產成品,按售價10萬元計算,增值稅1.7萬元,至同年8月16日,該企業自制完工的設計全部交付使用。

1.6月8日,購入自制設備用物資

借:工程物資 5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 500

貸:銀行存款58 500

2.7月9日,領用自制設備用物資

借:在建工程50 000

貸:工程物資 50 000

3.8月1日,領用原材料和產成品

借:在建工程20 000

貸:原材料 20 000

借:在建工程 1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 000

貸:庫存商品1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 000

4.8月16日,自制設備交付使用

借:固定資產 170 000

貸:在建工程 170 000

第四,稅額轉出。在企業購置固定資產過程中,已經根據相關規定把增值稅進項稅額記入進項稅額科目的,假如有些固定資產專門用人和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個人消費、發生非正常損失和不允許抵扣的不動產項目,則其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要采用下列公式在當月計算出來: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固定資產凈值×適用稅率

根據計算金額借記相關科目,貨記在進項稅額轉出科目。比如某家企業在2011年1月1日,把在2010年2月購置的固定資產專用于企業的廠房擴建,固定資產的金額為4萬元,并取得專用的發票,并提折舊一萬元,17%的增值稅稅率,那么該部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則為(40000-10000)*17%,即為5100元。

二、銷項稅額

(一)應稅銷售類

其中應稅銷售類有三種行為視同銷售,即把這部分資產用于免稅項目或者非應稅項目、用于集體福利以及無償贈予他人。比如某企業自制的機器要轉做固定資產,該機器的市場價為10萬元,入庫價為8萬元,其賬務處理為:

借:固定資產97000

貸:庫存商品8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000

應交的稅費減去應交的增值稅,即銷項稅額1.7萬元。在納稅申報增值稅時根據未開發票的10萬元申報;因為在應稅銷售業務處理過程中,未把產品銷售收入計算在內,而是直接按照產成品的成本來結轉,所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時要調整會計利潤,清繳企業所得稅匯算時,要對銷售收入10萬元和銷售成本8萬元做出調增。

(二)會計銷售類

同樣對于自制或者委外加工的固定資產,會計銷售類也有三種行為可以視同銷售,即將其作為投資提供給個體經營者或其它單位、將其分配給股東或者投資者以及用于個人消費,其中納稅人的交際應酬消費也包含在個人消費中。

三、盤虧、報廢的固定資產處理

如果企業的固定資產出現報廢的情況,要轉出原來抵扣的進項稅額,借記在累計折舊或者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在固定資產或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如果進項稅額無法抵扣,則以固定資產的凈值與對應的增值稅率相乘來確定。如果在盤點時固定資產出現盤虧現象,則要轉出原抵扣的進項稅禹,借記在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科目,貸記在進項稅額轉出或者固定資產科目,經過報批核準后再計入收入支出賬戶。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鐵路運輸業營改增固定資產核算

2013年12月12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了《關于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3〕106號,以下簡稱“106號文”),鐵路運輸業自2014年1月1日起,納入到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下簡稱“營改增”)的征稅范圍。鐵路運輸企業營改增后,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都已經發生或將發生較大的變化。本文僅從鐵路運輸業“營改增”后固定資產從初始計量到后續支出環節的變化來進行探討。

一、“營改增”后固定資產的核算

(一)固定資產的核算范圍將發生變化

根據《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辦法》(鐵財[2005]235號)文件要求,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是指單位價值在2000元及以上,使用期限超過1年,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資產。在鐵路運輸行業未實行“營改增”以前,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的單位價值要求2000元以上,是包含增值稅額的,實行“營改增”后,須以不含增值稅的凈額計算,含稅單位價值在2340元內的資產將不再構成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不能予以資本化,只能當期費用化。

(二)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及后續支出金額將發生變化

鐵路運輸企業未實行“營改增”以前,從外部購進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金額包括買價、增值稅、進口關稅等相關稅費,以及為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直接歸屬于該資產的其他支出,如場地整理費、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實行“營改增”以后,鐵路運輸企業從外部購進固定資產可以憑借所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額,相同金額的固定資產初始計量金額凈得到減少。由于增值稅的影響,鐵路運輸企業需要對固定資產進行后續支出時,其后續支出的計量金額也將受到影響。

例如,2014年1月15日,A鐵路運輸企業用銀行存款購入和諧機車一臺,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該機車不含稅金額為2000萬元,增值稅340萬元。由于2014年1月1日起鐵路運輸企業已納入“營改增”范圍,故該340萬元可以作為進項稅額予以抵扣,會計處理如下:借:固定資產―機車車輛2000萬元,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0萬元;貸:銀行存款2340萬元。假設鐵路運輸企業未實行“營改增”,該項業務的會計處理為:借:固定資產―機車車輛2340萬元;貸:銀行存款2340萬元。

A鐵路運輸企業的資產將減少340萬元,負債增加340萬元。

(三)固定資產的折舊將發生的變化及其對利潤的影響

由于固定資產初始計量金額發生了變化,每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金額也將發生變化,以上述實例為例,假設該和諧機車預計可使用年限為20年,預計凈殘值率為4%,則2014年該機車應計提折舊=2000×(1-4%)÷20÷12*11=88萬元。假設鐵路運輸企業未實行“營改增”,則該機車2014年2月應計提折舊=2340×(1-4%)÷20÷12*11=102.96萬元。假設不考慮其他因素,則實行“營改增”,該鐵路運輸企業稅前利潤增加14.96萬元,假設該企業所得稅率為25%,則該企業稅后凈利潤增加14.96×(1-25%)=11.22萬元。該筆業務由于稅制框架基礎的不同,對報表的影響也不同。A鐵路運輸企業資產將增加14.96萬元,所有者權益將增加11.22萬元,應將稅費將增加3.74萬元。

二、固定資產的稅收籌劃

根據上述兩項業務,基于增值稅稅制框架與營業稅稅制框架的比較,2014年A鐵路運輸企業資產總額減少325.04萬元,負債將增加343.74萬元,所有者權益將增加18.70萬元。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則A鐵路運輸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必將增加。但作為一個企業來說,面臨的情況紛繁復雜,一項稅制改革后,必將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映,根據“營改增”試點的情況來看,交通運輸行業“營改增”后,實際稅負水平都較營業稅稅制框架下有了較大的提高。鐵路運輸企業在增值稅稅制框架下,降低實際稅負水平,增加企業的稅后凈利潤,提升鐵路運輸企業的價值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其中固定資產作為鐵路運輸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作為重中之重來進行管理,必須切實適合鐵路運輸企業生產經營實際,也不能違背相關的稅收法規。以下是本人對鐵路運輸企業采購固定資產稅收籌劃的幾點建議:

(一)選擇購買固定資產的時機

在鐵路運輸企業銷項稅額比較大時,加大采購固定資產的力度,這樣取得的固定資產增值稅進項稅額就可以得到全額抵扣,減少資金的占用,提高貨幣資金的使用效率。

(二)利用存量資產和增量資產不同采取不同的稅務處理方式

即鐵路運輸企業可以對存量的固定資產適當加速折舊,促進資產更新。

參考文獻:

[1]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3〕106號)

[2]《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辦法》(鐵財[2005]235號)

篇5

關鍵詞:增值稅制改革 企業財務 稅收

一、增值稅轉型改革對企業財務的影響

1.1 對會計要素計量的影響

實行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企業,應在“應交稅費”科目下增設“應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明細科目,并在該明細科目下增設“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固定資產進項稅額轉出”、“已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等專欄;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下增設“新增增值稅額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專欄,用于記錄企業以當年新增的增值稅額抵扣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

1.2 帶來會計處理的變化

轉型對企業會計處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會計政策的變化上。主要包括機器設備的計量方法和增值稅繳納方法與折舊政策,但增值稅轉型對會計處理的影響還不僅只有這些。增值稅體制轉型之后,由于要將購入固定資產的增值稅計入抵扣范圍中,所以會影響固定資產的入帳價值,進而對企業現金流量,財務狀況等方面也產生影響。

1.3 對企業增值額征稅的影響

對企業的增值額征稅,促進不同企業間的分工與協作,加快生產社會化的腳步,增值稅體制改革后,由于是以增值稅為主,它的計稅依據是商品和勞務的增值額,也就意味著,生產同種產品的企業,不論其生產環節多么繁雜,也不論其分工何等細密,只要他的增值額相同,那么他們應繳納的增值稅也就相等。因而促進了有利于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分工與協作的發展。生產效率的提高,技術的熟練和技能增長,必然會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利潤。顯而易見,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增值稅的推廣,必將使企業在利益原則的驅駛下,逐漸走向分工與協作的社會軌道,從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稅金與價格并列,這樣就明確了納稅義務,也就保證了企業對稅法的認真執行。改革后增值稅實行發票價外列稅,使企業需繳納增值稅的代收代繳本質得到了體現,發票明列增值稅金額表現為企業代收的國家稅金,從而增加了稅法執行過程中的透明度,也加強了企業納稅的自覺性。同時發票明列稅金也是對企業繳納稅金的一種牽制,是對企業是否自覺納稅的一種監督約束。

1.4 對企業投資的影響

企業設備投資與配套投資將大幅增加,因為進項稅額抵扣對企業現金流的影響,使企業的投資傾向于能夠帶來進項稅額抵扣的設備投資。另外轉型降低了設備投資的回報要求,企業的設備投資計劃會有更大的可能性通過可行性分析。企業投資行為會主動跟隨國家政策。企業對轉型政策效應的預期會使企業的投資行為盡可能與政策導向一致,一方面出于稅收中性的考慮,企業會認為轉型是個利好消息,企業會主動配合轉型的實施,以期獲得由稅負公平帶來的競爭地位改善;另一方面企業會對轉型的推行路徑產生影響,為獲得并保持轉型帶來的超額收益,企業有強烈的動機來采取行動,并有可能對轉型的實施產生不利影響。

二、企業應積極應對消費型增值稅制的改革建議

2.1 購進固定資產要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

增值稅轉型會對企業投資產生很多積極的作用,企業會因為受到政策的激勵而擴大技術和設備的投資,從而對企業的收益產生有利影響。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對除房屋、土地及建筑物等這些不動產以外的購進固定資產(包括接受捐贈和實物投資)或用于自建的固定資產(含改擴建、安裝)的購進貨物也包括增值稅應稅勞務,都需要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才能享受增值稅進項稅抵扣的政策。即使購進時不能分清固定資產的用途,也要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2.2 科學決策投資行為

盡管高科技產業、機械制造、石化等一些特殊行業是增值稅轉型的主要受益者,但由于機器設備的價格非常可觀,增值稅轉型的優惠稅額只占設備價款的較小比例,企業不能單純為得到增值稅的抵退而盲目更新機器設備。相反,由于國際上本行業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即使我國不實行增值稅轉型,為趕超國際先進水平,順應產業發展趨勢,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企業也會按自身的發展軌跡積極進行設備更新。所以,增值稅轉型只是使投資“錦上添花”,對投資激勵效果的影響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和分析。

企業要把握好當前有利時機,淘汰落后產能,大力推進技術改造,增強產業發展后勁。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強化科學投資理念,講究投資效果。在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時,一要合理確定投資時間,最大限度享受政策優惠;二要注重投資方式,處理好自建和其他形式投資的關系;三要注重投資平衡,做到計劃符合實際,宏觀上與國家政策目的相合;四要注重投資方向,避免重復、育目投資;五要注重投資質量,實現效益持續增長。

2.3 積極開展納稅籌劃

企業應該組織相關人員成立專門的稅收籌劃部門來應對此次轉型,對于自身稅務能力不足的,可以尋求稅務或從周邊大學和研究機構等獲得幫助。稅收籌劃部門要在熟悉增值稅轉型和相關稅收法律知識的基礎上,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自身條件開展稅收籌劃,力爭享受最大的稅收優惠,獲得最大經濟效益。一要把握政策,利用時機。本次轉型中交通運輸、建筑安裝等其他勞務還屬于營業稅的征稅范圍,但按照增值稅改革目標,這些行業最終也將要納人增值稅的征收范圍。針對這一政策,各類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以考慮在經營許可的范圍內,對一些無形資產、大型不動產的投資,盡量向后推延,待這些行業也納人增值稅征收范圍后再進行投資,這樣就可以節省不少資金。二是加強各種稅收優惠的統籌管理。實施增值稅轉型,不僅會影響企業的增值稅稅負,而且還會影響企業所得稅稅負。同時,一些企業還可能享受其他的一些增值稅優惠、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因此,企業要統籌考慮各項稅收政策對企業的稅負影響,把稅收安排與財務管理兩者結合起來通盤考慮,并根據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及長遠發展需要,在稅收政策允許范圍 內進行合理規劃。

結束語

增值稅轉型對企業活動有強烈利好刺激。相比轉型給企業帶來的益處如稅負減輕,企業遵從政策的成本可以忽略,所以企業會有很強的動機跟隨國家政策,采取積極的行動。企業的投資,籌資、銷售活動、納稅行為、會計核算、利潤分配等活動,都會在轉型的刺激下發生明顯變化。

參考文獻

[1]桂慶.當前我國增值稅轉型問題的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08.

[2]章立軍.淺議增值稅轉型改革的積極影響[J].中國總會計師,2008,(12).

[3]周亞蕊.我國稅制現狀、存在問題及改革措施分析[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3).

[4]余紅艷.對我國新一輪稅制改革的若干建議[J].經濟師雜志,2005(4).

[5]王美鸞,黃昱璽,論增值稅轉型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影響[J],現代商業,2009(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爱爱视频天天干| 国产在线视频资源| 91免费福利精品国产| 宅男66lu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杨晨晨白丝mm131| 亚洲沟沟美女亚洲沟沟| 真实乱l仑全部视频| 噼里啪啦免费观看高清动漫| 香蕉视频污网站|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91精选在线观看|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4399影视免费观看高清直播| 天堂√在线中文资源网|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观看| 日本www高清| 人人公开免费超级碰碰碰视频 | 搡女人免费视频大全|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欧美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污污的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免费观看完整版|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 被公侵犯电影bd在线播放| 国产天堂亚洲精品| 免费观看美女用震蛋喷水的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 99久在线国内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拍|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 性伦片美国刺激片在线观看| 中国一级特黄特级毛片| 成年午夜性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日产精品1区至六区有限公司|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