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骨折患者護理范文

骨折患者護理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19 15:27:45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骨折患者護理,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骨折患者護理

篇1

【關鍵詞】 尺橈骨;骨折;護理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782-01

尺橈骨骨折在臨床上最常見,治療中除選擇正確的復位和固定方法外,還應加強術前、術后的護理[1]。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共收治尺橈骨骨折患者83例,經過正確復位及固定,給予相應的術前、術后護理,經觀察治療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83例,男45例,女38例。年齡2-76歲,其中以19-50歲年齡人群多見,占77.45%。勞動摔傷51例,平地摔傷24例,體育運動跌傷8例;尺橈骨雙骨折57例,尺骨骨折15例,橈骨骨折11例;49例為直接暴力,34例為間接暴力;閉合性骨析52例,開放行骨折31例。

2 術前護理

2.1 一般護理 除觀察并記錄生命體征外,要觀察患者的左右手活動是否正常,血運及感覺。術前采取患肢石膏托外固定可使患肢制動,此時要注意觀察末梢血液循環情況,避免石膏過緊、過松,觀察皮膚受壓部位,是否有石膏扭曲、變形及斷裂現象[2]。

2.2 心理護理

2.2.1 由于前臂具有旋轉功能,骨折后患肢手的協調性及靈活性喪失,給生活帶來極大不便,患者易產生焦慮和煩躁情緒。應向患者作好安撫工作,并協助生活料理。

2.2.2 骨折病人思想波動大,對手術成功缺乏信心,恐懼術中疼痛,故應耐心地與病人進行交談,聽取病人的意見和要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2.3 詳細地向病人介紹病情,闡明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手術的安全性進行適當解釋。

2.2.4 讓患者練習放松、深呼吸、咳嗽等,可有效地對抗焦慮和減輕術中的痛苦感。

2.2.5 安排家屬及時探視,對患者予以安慰和鼓勵,增強病人治療疾病的信心,從而減輕術前焦慮感。

2.3 術前準備 術前禁飲禁食,術區備皮。備皮時,注意勿損傷皮膚。根據醫囑給予安定10mg、阿托品0.5mg、術前30min肌注。

3 術后護理

3.1 一般護理 骨折復位固定后,嚴密觀察手的血液循環,注意手部皮膚溫度、顏色、感覺及手指活動情況。

3.2 警惕筋膜間隙綜合征的發生術后如果傷肢或手疼痛劇烈、腫脹嚴重,手部皮膚青紫或蒼白、手指麻木、不能活動和無脈搏等,應及時報告醫生,做相應的處理。

3.3 傷肢神經的觀察復位后,密切觀察手指活動情況,若不能伸拇指者,應警惕橈神經損傷,不能分指者則考慮尺神經損傷。

3.4 功能鍛煉 功能鍛煉的目的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為骨組織提供更多營養,促進骨質的形成和生長,保持并恢復肌肉關節的靈活性,同時預防并發癥的發生[3]。功能鍛煉要循序漸進,如病人感到疲勞乏力、傷處腫痛,應適當減少活動量或暫停鍛煉。活動時對傷肢進行保護,5天后可加強肘關節、肩關節的活動,以利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防止關節粘連和僵硬[4]。告知病人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動,如尺橈骨骨折的前臂旋轉活動。術后2周內可進行前臂和上臂肌肉收縮活動,指導病人用力握拳和充分伸展手指;術后3-6周,加強肌肉鍛煉,并進行全面的肌肉和關節活動,直到功能恢復。

4 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4.1 預防壓瘡 觀察和檢查露在石膏外面的皮膚有無紅腫,血運及感覺是否正常。保持床整干凈,協助病人翻身,加強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4.2 防止墜積性肺炎 鼓勵病人進行咳嗽、排痰,定時扣背,防止墜積性肺炎的發生。

5 出院指導

5.1 飲食 宜高蛋白、高熱量,含鈣豐富且易消化的飲食,多食蔬菜及水果。

5.2 休息 與行長臂石膏托固定后,臥床時患肢墊枕與軀干平行,頭肩部抬高;離床活動時,用三角巾或前臂懸吊于胸前。

5.3 功能鍛煉 按計劃進行功能鍛煉,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肢功能。4周后可進行各關節的全面運動。

參考文獻

[1] 呂西娟,楊艷.尺橈骨骨折治療中的護理[J].中醫正骨,2008(07).

[2] 吳瓊華.尺橈骨骨折小夾板外固定的觀察及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12(8):876-877.

篇2

【關鍵詞】老年;骨折患者;安全管理

安全是做好護理工作的前提,老年骨折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骨科病房護理工作的重點,也是護士長管理的重中之重。骨折病多因突然而來的意外使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各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易發生跌仆、墜床、誤吸、皮膚壓傷、自傷等意外,護理人員加強防范意識,并根據現存的或潛在不安全因素,制訂相關的護理措施或管理規定,將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

1老年骨折患者潛在不安全因素

1.1跌仆由于骨折患者長期臥床缺乏運動引起肢體乏力、功能障礙等,行動不便造成跌仆;因久病臥床突然改變如突然站立、久臥坐起等造成頭暈;地面濕滑或鞋帶不合易跌仆;患者突然患病未能接受現實,評價自理能力擅自下床,或自身疾病引致的問題導致跌仆。

1.2墜床意識障礙的患者床欄、約束帶使用不當;用品、食品放置不當,未能及時解決患者合理的需求。

1.3誤吸臥床患者喂食速度過快;家屬喂食時未掌握正確的喂食技巧;高齡患者吞咽障礙致使食物誤吸入呼吸道;患者不能維持正常的進食。

1.4皮膚受損臥床時間過久,患者自覺疼痛,經久不改變,局部皮膚受壓;長期臥床皮膚護理欠清潔,引起瘙癢抓破皮膚;多處骨折、骨盆骨折等由于疾病的原因不能改變,護理人員護理措施欠妥;水腫的皮膚。

1.5自傷患者在康復期間,患肢功能鍛煉過急、過暴造成患肢再次受創;老年腦改變患者,進行一些危險異常的行為,如:硬物自傷、玩火等。

1.6其他因素患者活動時不當引致關節脫位;起床、過早下地負重行走引致鋼板斷裂等。

篇3

【關鍵詞】骨折;心理特點;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0)12-231-1

骨折大多由意外傷害所致,由于突然遭到傷害,且對愈后不了解,以及骨折需要手術或整復治療,給患者肉體上帶來疼痛,所以骨折患者易出現緊張、恐懼和憂慮心理,這時就需要對骨折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隨著醫學護理模式的轉變,心理護理越來越體現出其特有的能動性。現將對骨折患者的心理護理措施報告如下。

1骨折病人的心理問題

1.1孤獨與焦慮骨折病人由于突然遭受意外事故,預感到身心健康受到威脅,形象將受到破壞以及陌生的住院環境和人群,使自己的生活習慣都要接受新的環境的要求與約束,生活感到非常不便產生一種孤獨感與焦慮感,自覺苦惱和不安全。

1.2恐懼由于陌生環境的刺激,不理解特殊檢查、手術治療等,對疾病預后的擔憂,甚至面臨著殘疾或死亡的威脅,從而產生一系列的情緒反應和煩躁不安的表現,感到恐懼不安。

1.3失眠骨折病人中,絕大多數病人存在著嚴重的失眠癥狀,其主要是突發的意外傷害,突然遭受疾病的折磨和病痛的刺激,擔心疾病的預后等,使病人不可避免地考慮很多問題,尤其疼痛是大多數病人失眠的主要問題。

2骨折病人的心理特點

2.1害怕由于意外傷害,從一個健康的人突然改變為病人角色,病人表現出害怕陌生的就醫環境、害怕疼痛、害怕治療和害怕孤獨等。

2.2悲觀抑郁骨折病人絕大多數是由于突發事件而突然入院,對入院缺乏心理上的準備,從而產生悲觀抑郁的情緒。

2.3情緒不穩定和易沖動由于不能忍受突然的傷害給患者帶來的壓力和痛苦,諸多因素使多數病人情緒變得不穩定,遇事易激動。

3骨折患者的心理護理

3.1骨折初期患者的心理護理

3.1.1多深入病室接近患者,與患者交流,態度和藹,語言親切,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3.1.2向患者介紹病情及其愈后,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初步了解,然后再講解同類患者治愈情況,使其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1.3做好入院宣教和全程優質護理,讓患者了解住院環境和規章制度,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

3.2骨折中期患者的心理護理

3.2.1首先要給患者一個舒適的養病環境,室內安靜,陽光溫暖,在可行的情況下讓患者聽音樂或讀一些健康的書籍,有益于舒緩情緒。

3.2.2讓患者了解不良情緒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在護理過程中我們根據個人所處的情況、神經型、文化程度及等選擇適宜的語言方式,多用解釋性、暗示性語言,切忌用簡單化、傷害性語言。

3.3骨折后期患者的心理護理

骨折后期易出現關節強直,功能鍛煉幅度加大,所以要耐心講解功能鍛煉的重要性,認真聽取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如實的做好解答,使患者既不盲目樂觀,又有信心積極、勇敢、科學的鍛煉。用真誠驅散患者心頭的疑慮,使其建立自信。讓患者感覺到大家庭的溫暖。

綜上所述,隨著醫學護理模式的改變,心理護理越來越體現了其特有的作用。護士要根據病情,與病人進行真切、體貼的對話交流,排除骨折病人的思想顧慮,排除可能導致心因性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由于病人傷勢還未得到有效控制,這時病人是很敏感的,如果護理過程上護士表現緊張、慌亂、不沉著,會使病人更加緊張、恐懼,甚至對醫務人員的醫術產生懷疑,變的悲觀、絕望、喪失治療信心。因此,護士在工作中一定要沉著、冷靜,熟練操作,讓病人感到在這兒做治療很放心,精神放松、心情愉快地接受治療。目前,醫學護理模式的轉變向我們每一個護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嫻熟的專業技術,良好的醫風醫德,還要有良好的自身修養,充分掌握言談技巧的方法,以積極的工作態度面對每一位病人,使病人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篇4

1.1方法

在兩組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輔助患者平臥于事先準備好的硬板床上,以減輕其脊柱的壓力,并為患者進行各項常規檢查,然后為其進行全麻,并在麻醉成功后為其進行手術治療[5]。為常規護理組患者進行術前準備、術中護理配合、對癥護理等常規護理,為護理干預組患者在進行上述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全面護理干預。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進行全面護理干預的具體方法是:

1.1.1 心理護理[6]

①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交流,并為其講解關于腰椎骨折和手術治療的相關知識,以增加其對治療的信心,消除其顧慮、恐懼的情緒。

②針對患者提出的疑問,護理人員應予以耐心的解答。

③護理人員盡可能地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極力安撫患者,讓其保持良好的心態。

1.1.2 病情觀察

①術中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

②術后讓患者去枕平臥6小時,并讓其將頭部偏向一側,同時嚴密監測其生命體征的變化(術后24小時內,每半小時或1小時為其測量1次呼吸、脈搏和血壓)。

③密切觀察患者手術切口的滲血情況,及時為其更換敷料[7]。

④待患者意識完全清醒后,護理人員應立即觀察其雙下肢的運動能力有無受到影響,神經反射是否恢復,有無發熱和肌力無改善等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報告醫生。

⑤術畢6小時后,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進行翻身,并囑其進行深呼吸,避免其脊柱發生扭曲。

1.1.3 引流管的護理

①護理人員要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和性狀,并保持引流管的通暢,避免引流管發生折疊、受壓或扭曲。

②術畢24小時內,應為患者進行常壓引流(負壓引流的引流效果雖然較為徹底,但是會增加患者的出血量)。

③若在引流的過程中,發現引流液的顏色淡而稀薄,應及時報告醫生。

④在患者大便時,或協助其進行翻身時,應對引流管進行妥善的固定,避免其發生滑脫、折疊的情況。

1.1.4 并發癥的護理

1.1.4.1 切口感染的預防及護理

①術前,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為患者清理個人衛生,并對手術部位進行徹底消毒。

②及時更換手術切口處的敷料。

③保持引流的通暢。

1.1.4.2 壓瘡的預防及護理

①保持病床及床單的干凈整潔。

②術畢6小時后,應每隔2~3小時協助患者進行1次翻身。

③保持患者會及肛周皮膚的干燥清潔。

1.1.4.3 泌尿系統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①護理人員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每周為患者更換1次導尿管。

②每天為其更換1次集尿袋。

③每天為其清洗2次會陰。

④引流管的放置位置不可高于患者的恥骨聯合處。

⑤囑患者多喝水,每日至少飲水2000ml以上。

⑥術畢2天后,即可夾閉尿管,然后每隔2~4h打開1次。

⑦為患者按摩膀胱,使其能夠將余尿排盡。

1.1.4.4 腹脹的預防及護理

①護理人員應囑患者多進食營養豐富且易消化的清淡飲食,如豆漿、果汁、牛奶等。

②做好患者的口腔護理,每日使用生理鹽水為其進行口腔清洗2~3次。

③囑患者保持口腔的衛生,避免發生口腔感染。

1.1.4.5 便秘的預防及護理

①囑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多飲水。

②為患者進行腹部按摩,以促進其腸蠕動。

③必要時可遵醫囑使用緩泄劑為患者進行治療。

1.1.5 功能康復訓練

①術畢7天內,指導患者進行直腿抬高鍛煉及腰背部肌肉鍛煉。

②每天為患者進行肌肉按摩2~3次,每次按摩15分鐘,以預防其肌肉發生萎縮。

③拆線2天后,囑患者取仰臥,用兩肘支撐胸部,進行懸空腰背部的練習。

④術畢一周后,囑患者取仰臥位,進行去枕屈膝練習及腰背肌功能訓練。

⑤術畢2~3周后,指導患者進行五點支撐法和三點支撐法的訓練。

⑥術畢5周后,指導患者進行不負重下地行走,活動量應以患者自身的承受能力為準,不可讓其過于疲勞

。⑦為其進行腰部固定3個月,這期間的功能鍛煉應以增強腰部動力性穩定結構為目的。

⑧定期為其進行腰部復查,直至骨折愈合。

1.2.6 出院指導

①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相關康復知識的宣教。

②囑患者睡硬板床,并為其進行飲食指導、功能訓練指導。

③為患者制定一套有針對性的康復計劃,并囑其在出院以后堅持進行自我護理和訓練。

④囑患者在3個月內不可負重,不宜過度進行前屈運動。

⑤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并囑其按時來院進行復查。

1.2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比較在常規護理組28例患者中,對護理工作表示非常滿意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總數的39.29%),表示滿意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總數的32.14%),表示不滿意的患者有8例(占患者總數28.57%),滿意度為71.43%;在護理干預組28例患者中,對護理工作表示非常滿意的患者有15例(占患者總數的53.57%),表示滿意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總數的39.29%),表示不滿意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總數的7.14%),滿意度為92.86%。護理干預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在常規護理組28例患者中,發生腹脹便秘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總數的7.14%),發生壓瘡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總數的3.57%),發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總數的10.71%),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1.43%;在護理干預組28例患者中,發生腹脹便秘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總數的3.57%),發生壓瘡的患者有0例,發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總數的3.57%),并發癥的發生率為7.14%。護理干預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篇5

護理工作是醫院臨床工作的重要部分,只是社會的偏見、大眾的誤解認為護理工作只是打針、換藥、測體溫、量血壓等等,看病求醫主要是找好醫生就夠了,其實不是如此,我從事臨床二十多年來,真正領悟了“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的含義,醫生對患者的診斷和診療沒有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患者的病情轉歸達不到良好的效果。二十多年臨床護理工作讓我積累不少臨床護理知識和經驗,尤其是骨科患者的護理,在基層衛生院每天接診數名創傷患者,而創傷中最常見的是骨折,現就骨折術后護理、預防并發癥發生及康復功能鍛煉的點滴體會和經驗,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骨折是由于暴力、創傷、骨骼疾病等造成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中斷,其臨床表現局部癥狀為疼痛、局部腫脹、淤斑或出血、壓痛及活動受限,骨折專有體征為畸形、反常活動、骨擦音或骨擦感,除此之外骨折引起的大出血和疼痛可致休克、發熱等全身表現。

1.1 病例資料 觀察126例骨折患者,其中住院患者有98例,門診患者28例,年齡3-76歲,上肢骨折57例,下肢骨折62例,骨盆骨折7例。

1.2 治療措施 骨折引起大出血出現休克,遵循先救命后治傷的原則,首先搶救生命,止血,抗休克,給氧,合并顱腦損傷者保持氣道通暢,降顱壓處理,等病情穩定后妥善復位固定骨折,避免血管、神經損傷,術后結合理療、抗感染、中藥調理、功能鍛煉及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2 護理問題

骨折病人專科手術治療一般是小夾板、石膏外固定,牽引,內固定,限制了軀體活動。因此術前詳細了解受傷的原因、部位、時間及傷后病人功能障礙、傷情發展情況、急救處理經過等,評估有無威脅生命的并發癥和五大生命體征(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疼痛)是否正常、骨折局部的表現、患者的心理狀態,向病人講解手術方式及術后注意事項 ,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手術和各項檢查。術后評估復位固定方式是否維持于有效狀態,列出護理問題,采取有效護理措施,早期功能鍛煉,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2.1護理診斷及相關問題

2.1.1 有周圍神經、血管功能障礙的危險:與骨創傷、固定不當有關

2.1.2 疼痛:與骨折、軟組織挫傷、肌痙攣和水腫有關

2.1.3 有感染的危險:與開放性骨折有關

2.1.4 潛在的并發癥:肌萎縮、關節僵硬、深靜脈血栓形成、壓瘡

3 骨折術后措施

3.1 促進神經循環功能恢復 根據骨折的部位、程度、治療方式和有無合并其他損傷等采取合適的,患肢腫脹時抬高患肢高于心臟水平,以促進靜脈回流和減輕水腫,患者肢制動后,固定關節及肢體于功能位,如股骨轉子骨折牽引時,患肢需取外展內旋位,踝部保持于功能位,避免受壓,造成足下垂畸形。若疑有骨筋膜室綜合征發生時,則避免患肢抬高影響局部血供。加強觀察意識、瞳孔、脈搏、呼吸、尿量變化,患肢遠端動脈搏動、皮溫和顏色,有無腫脹和感覺運動障礙。

3.2 骨折術后疼痛的護理

3.2.1 疼痛的觀察:疼痛患者可有痛苦面容,臉色蒼白,血壓上升,脈搏加快,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驟停,呼吸淺快等體征。麻醉患者在術后2~6h疼痛最劇烈,而神經阻滯麻醉在術后6~12h最明顯,24~72h逐漸減輕,如繼續加劇,則必須考慮傷口內有縫合不全、出血、感染等并發癥。此外不同年齡、社會文化背景、個人經歷對疼痛刺激的耐受性有明顯的差異,護士應根據不同的個體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

3.2.2 緩解疼痛的非藥物治療:護士關心、安慰患者,做好解釋工作,相信患者的主訴,告知家屬陪伴并關心、愛護、鼓勵患者,理解并配合工作,同類患者互相交流感受,共同的經歷讓患者有安慰感,增強毅力和自信;適宜的室內溫度和濕度會使患者的心情愉快,消除緊張心理。轉移注意力,聽音樂、想象、回憶開心的往事等;放松情緒,緩解疼痛。正確的和制動,局部冷敷等方法減輕局部水腫引起的疼痛,熱療和理療可減輕肌痙攣引起的疼痛,早期功能鍛煉也是有效緩解疼痛的措施。

3.2.3 疼痛的藥物治療 鎮痛藥物的使用對于患者的疼痛是最直接、有效的控制手段,護理人員遵醫囑使用鎮痛和鎮靜藥物,必要時可使用鎮痛泵,并注意觀察藥物效果及不良反應的發生。

3.3 預防術后感染的發生

3.3.1 骨科手術多為外傷急診手術,一般為開放性傷口,污染較嚴重,極易發生感染。護士應密切監測病人的體溫和脈博,體溫和脈搏明顯增高時,常提示有感染存在,若骨折處疼痛減輕后又出現搏動性疼痛或進行性加重,皮膚紅、腫、熱,應警惕感染的發生,觀察切口情況、保持引流管通暢,出現切口感染癥狀或異常情況應盡早通知醫生進行處理;護士給患者翻身、叩背及更換敷料時.應注意固定好引流管,盡量保持肢體于切口處較低的可利于引流,保持敷料干燥,嚴格無菌操作,杜絕院內感染。

3.3.2 合理選用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如發生嚴重感染,應聯合應用抗生素 ,避免引起化膿性骨髓炎。

3.4 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及壓瘡的護理

骨折病人因長期臥床或肢體制動,局部腫脹和疼痛,活動減少,血流緩慢,止血劑和脫水劑的應用,使血液呈高凝狀態,靜脈輸液導致靜脈損傷,都是深靜脈血栓形成促發因素。

3.4.1 骨折患者一旦發生了深靜脈血栓,心理壓力大,護士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要關心、體貼,同情患者,動作要輕、穩、準、快,以增加患者的信任度,說話語氣要溫和,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要耐心解釋,尊重患者,多與患者交流,提供一些相關必要的信息。急性期應臥床休息7―14天,抬高患肢20―30°,以利靜脈回流,減輕水腫,嚴禁按摩避免血栓脫落。遵醫囑正確使用溶栓和抗凝藥物。用藥期間應密切觀察凝血功能的變化,注意出血傾向。急性期血栓較疏松,容易脫落,在溶栓治療時,應警惕胸痛、咯血、咳嗽、呼吸困難,發紺等癥狀,一旦發生立即報告醫師及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3.4.2 做好基礎護理,避免壓瘡的發生:保持床單位平整、清潔、干燥,尿液、汗液浸濕后應及時更換,皮膚清洗后應蘸干水漬,必要時用爽身粉,搬動病人時避免推、拖動作減少摩擦。

3.5 早期功能鍛煉是骨折治療的重要階段,護士指導患者遵循動靜結合、主動與被動結合及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早期功能鍛煉,促進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復,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4 小結

骨折患者的康復護理是我們護理人員研究和探討的主要課題,通過對骨折患者的術后護理的體會,認識到骨折患者除了醫師的診療外,更離不開護士的術后護理,良好的康復護理關系到手術治療的成功。因此我們護理人員要掌握豐富的骨科理論基礎和熟煉的骨折護理技術,不斷學習新知識,拓展骨折知識領域,以適應骨科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第四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2] 周蘭妹,李樹貞,姜安麗,住院骨折患者流行病學研究對健康教育的啟示[J],中華護理雜志2010,36-13

[3] 黃津芳,劉適瑩 ,護理健康教育學[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242-2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和男生一起差差差| japanesevideo喷潮| 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 jizzjlzzjlzz性欧美|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 h视频在线免费| 天天5g影院永久免费地址|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最猛91大神ben与女教师| 亚洲毛片免费看|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中文字幕三级在线不卡| 日韩午夜免费论理电影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 国产成人最新毛片基地| 337p色噜噜|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 一个人免费观看www视频| 无人在线观看视频高清视频8| 九一制片厂免费传媒果冻| 欧美在线第一二三四区|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 日韩精品久久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网站免费看| 兴奋的阅读td全集视频| 老子影院我不卡在线理论|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 国产精品1024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 97精品依人久久久大香线蕉97| 天堂在线观看视频| 一区精品麻豆入口| 在线视频网址免费播放|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做爽爽| 中文天堂在线最新版在线www|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