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城市景觀園林設計范文

城市景觀園林設計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11 15:55:1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城市景觀園林設計,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篇1

1、概念探討

作為地理學名詞,景觀泛指地表自然景色:“。城市景觀則涵蓋城市地表自然和人造的景色。園林是西晉沿用至今的名詞,始于人造自然,古寫的“藝“字象形人跪在地上雙手捧舉樹苗,是人因脫離了自然環境建村、鎮而又不滿足自然的恩賜,便人工植樹以改善人居環境的反映。園林的宗旨是不斷滿足人對自然環境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在生態環境、社會文化、休息游覽和經濟等方面的綜合效益,促進人與自然的健康長壽和共同持續發展。園林循時而進,由城市園林發展到園林城市,包含宅園、公園,風景名勝區等單項建設、城市綠地系統和大地景觀建設三層次。園林設計是園林學的中心,孫筱翔先生提出Landscape Architecture可譯為園林規劃設計的觀點是正確的.園林設計的因素包含構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利用與塑造、園林建筑布置、園路和場地,植物種植,置石,假山與小品的設置等。是文科與理工科的貫穿、科學性與藝術性的交融、在廣義建筑學中與城市規劃學、建筑學共同組成一個學科和建設的系列。而綠地是城市用地的一種類型,指以有生命的綠色植物種植和覆蓋的用地。建設綠地的行為稱綠化。林學、農學、園藝學和園林學等都是與綠化相關的學科而各有其本門研究的范疇。城市總體規劃中有城市綠地系統的專項規劃,而城市景觀不僅有綠化的要求,更要著眼于園林城市建設。說綠就是美是不全面的。園林不僅是綠,還有美學和園林藝術的內容。

2、城市景觀的綜合性和應遵循的理念

城市的概念也是循時代而發展的。進入現今的生態環境建設階段,城市的本質從來就是而現在更應強調的就是人類聚居藉以生存和生活的環境。環境的綜合性決 定了城市規劃和城市景觀的綜合性。綜合多樣的城市景觀可概括為人工景觀和自然景觀兩大類。人工景觀諸如建筑物、構筑物及街道、廣場、駁岸等;自然景觀包括大自然景觀和人造自然景觀,亦即恩格斯所說的第二自然,我們稱謂的園林。城市景觀的普遍問題是過于人工化。園林構成因素中面積最大的是綠色植物。惟綠色植 物,既可與山水自然景觀親和,又可與人工建筑物親和,并可有效地綜合生態環境與景觀兩方面來隔離過于密集的建筑景觀。

從宏觀而言,為了防止城市發展成“攤大餅“,可用隔離綠地加以分隔,而有些城市既想用這種名義,又打算作為建筑預留地用,因此稱為綠化隔離帶,這樣用地性質就不是綠地了。實踐下來必然是雷聲大雨點小,有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隔離帶用地被批準為建設用地,隔離帶上再造建筑和街道就無所謂隔離了。防止攤大餅的初衷也就難以實現。若用地定性為隔離綠地,則因不許侵占綠地而將保證隔離功能的實現,大片綠地,甚至一條綠帶,都具有這種隔離作用。從微觀而言,綠地植物能有效地以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觀調劑過于平滯和呆板的建筑線條、人工形體、質感、色彩和氣氛。從理論上講是“以素耀艷“。

城市景觀首先要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理念“天人合一“。這是中國文化的總綱。戰國時的管子早就提出“人與天調然后天地之美生“的理念?,F代的東西方文化也在人與自然協調、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上不只有人、人與自然共同持續發展等理念方面有所統一。我國傳統文化對待人與自然的關系,常遵循“人杰地靈“而且說“景物因人成勝概“,不孤立地提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對神與人之間的關系而言的。人與天調,天人共榮,人也就在其中了。中國文字“一人為大“、“一大為天“就包含人與自然的這種相互依存的辯證關系。人是大,但第一大是自然。上世紀末年國際建筑師大會在北京發表的《北京》將20世紀概括為“大建設,大破壞“,而面對新世紀提出“將城市和建筑建在綠色中“,現在連房地產廣告均以園林勝景為招徠,房價也確因環境而漲落。但理念與行動間尚有不小的差別。城市景觀最基本的因素是山水形勝。我國60%以上的國土是山地,近山城市都有大水面,諸如惠州與杭州的西湖,寧波的月湖、南寧的南湖等。這些城市水面就面積而言都是今不如昔,都人為地縮小了。填湖造地,人造地面上再蓋建筑。只有少數是自然淤積,疏于清淤所致。毀山比破壞水資源更為普遍和嚴重。一種是采石,古代采去石材留下一個風景區,采石不但不破壞風景反倒美化了景觀。如浙江紹興的東湖就是當時采石創造的風景名勝區。現在則是單純經濟觀念主使,劈山頭,斷坡臂,甚至炸掉整座山,留下慘不忍睹的狼藉。另一種是在有丘陵起伏的用地上,仍然將只適用平原城市的方格道網往上扣。城市干道進入丘陵地仍追求“剛直不阿“,寬、平、直。逢山便開壑口并將山的自然坡面削為平的堤面。建筑用地似乎先把山地削平后才能建筑。環境是城規、建筑和園林創作之源。遇到山水怎能先夷為平地再建筑呢?因山勢、就水形就不建筑了嗎?傳統風景區和園林建筑都善于化整為零,組成建筑組群,大大地減少了平整的面積,得到“因山構室,其趣恒佳“的結論。城市道路也一樣,在平原上以平直求便捷.遇到丘陵地帶就不能順應地彎一下嗎?保護了山形水勢就有了形勝優美的環境,城市景觀也就因環境而突出了。這便是“先難而后得“和“景以境出“的道理,城市景觀與園林規模不同,理至則一。杭州孤山的西泠印社是典型的中國臺地園。從山麓到山腰,山頂布置了不少建筑和道路、場地。但并不是把自然的山削成一層層的人工平臺,而是附屬在自然的山形地勢上,格外地親和、妥切,室與山融為一體。另一種破壞就是炸山填江、填海??偢械接玫夭粔?,便炸山填水為陸。城市用地哪有個夠呢?水陸的比例也是生態環境結構的反映?,F在提出要恢復一千多平方公里的洞庭湖,而古代洞庭湖的面積為三千多平方公里。違反了水的自然循環就要成災。管子說:“其功順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違之,天之所助,雖小必大;天之所違,雖成必敗“。人破壞了自然,自然是要報復的。因此也要控制城市發展規模周地制宜,而不是因“宜“制地。

廣義建筑學要求城規、建筑、園林相互滲透和交融。園林一方面要在城規指導下和明了主體建筑設計意圖的前提下尋覓自己的位置。也要在城規專家擔綱下介入城市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和在建筑師主持下配合室外環境設計。在園林專項中則要擔當指揮全局的重任。那些把園林設計只看成是綠化、栽花種樹的,往往造成一種不科學的建設序列,即規劃帶頭,建筑緊跟、園林掃尾。有把大量建筑之初就應解決的土方暫待園林處理的,也有做道路不留綠化帶和種植坑,最后只得用盆栽的。綜合的城市景觀建設要求園林設計不僅承擔專項,而且要同步進入總體規劃。包括城市、城市群、區域和大地景觀規劃。要實現建設秀美山川的宏愿,園林設汁者責無旁貸。

3 生物的多樣性與城市景觀的多樣性

生物的多樣性出于生態環境建設的需要,是穩定良好的生態環境的具體內容之一,同時也構成了自然景觀。城市景觀要有生氣就必須建立在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基礎上。動物和微生物無不藉山林和水澤等生長和繁育。山林包括了水、空氣、土壤等主要的生態因子。一切生物都離不開地面,只有在地面上創造宜于多種生物生 長和發育的環境才能達到生物的多樣性。因此,城市建設一方面要保護城市的自然資源,另一方面要對在城市化過程不可避免地破壞了的自然資源進行補償,并建立 城市的人工生態系統,保證城市持續發展。這就需要人工塑造地形,以形成適應多種生物需要的人工小氣候條件。因此,地形設計不僅是創造不同的空間的手段,也是創造不同生態環境的手段。平地只是一種環境,坡谷是另一種環境。因微地形起伏可以創造陰、陽、向、背,加之理水的因素又出現干濕的差別。濕生、沼生、水生的植物就有了藉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這樣生物的多樣性才得落到實處。植物景觀并不是單純種植物。植物是毛,地形是皮,皮之不存,毛將何以附焉?如前所述,城市景觀可概括為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其多樣性的統一,總的來阱,是把人工建筑、街道融會到自然環境中。把城市和建筑建在綠色中,絕不是空想,它是發展的方向,是可以逐步實現的。  4 城市的形勝和自然地形的利用、改造

4.1 置縣、建市都首先要相地

其中形勝便是對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環境優勢的概括。地方志大多有形勝的描述。形勝為地理形勢優越性之概要?!盾髯印妵f》:“其國塞險、形勢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勢也?!耙晕錆h而言,大江北流而東去,漢水西來,龜蛇兩山隔江東西相望,水口三分江湄。漢陽即當漢水之陽,漢口是漢水之口,武昌的黃鶴樓因長江、蛇山之山形水勢而雄踞。長江與漢水相匯之水口是武漢三鎮的形勝所在,目前對水口的布置尚不成氣候。宜在古龍王廟的古意基礎上賦以時代的新詩,武漢的城市形勝景觀便有可能為之一振。 城市形勝是如何認識和充分利用和發揮的問題,屬于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另一方面城市景觀無論宏觀或微觀而言,還須以人工在利用的基礎上塑造自然式地 形。像武漢這樣有水貫市的城市,都有洪水災害的問題。從長遠考慮則百年一逾的水位很高。如簡單地設堤防洪,必須提高水堤的高程,人在江邊但見大堤高聳卻看 不見江景。實際上洪水來勢雖猛但歷時不長,一般都在一星期左右。如何在洪水位保證不淹的前提下,再開辟堤外常水位的江湄綠地,種植耐水植物,平時人在江水堤外游覽江景,洪水來時任其淹沒,水退了人再進來。還可將造堤和江邊地形塑造結合為一體。土山種樹其外,防洪堤其內。總之探索一下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水土構筑物煞風景的負面。如堤外不宜設置枯水位時的綠地,則可考慮在堤內與土山地形結合,使堤頂在滿足防洪的前提下層寬為濱江道供人們散步一覽江景,并利用過街天橋與堤內建筑或街道連接起來并布置人造地面綠地。但這不是我們說了就算數的,防洪要靠水利專家,我們要主動向他們請教,爭取互相合作,以避免濱江河因解決城市景觀而損害防洪。要靠疏淤治水,泥沙沉積的河床因容量減小,水位升高,而抬高堤面高程并非上策,亦破壞濱江景觀。

4.2 人造自然地形

篇2

關鍵詞:園林設計;城市景觀規劃;運用

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產生了很人口集中、現代高層建筑密集的大城市。這些大城市在市場商業競爭上有許多優勢,但這種大城市是隱形炸彈,是病毒溫床,“三廢”污染嚴重,對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公害,解決這種公害最經濟、最有效果的辦法就是將城市園林設計、綠色生物系統工程和城市景觀規劃結合起來。

1.城市景觀規劃措施和應注意的問題

1.1注重維護生態環境

一個完美的現代化大都市,必須具備高質量的城市景觀,以完善的生態體系為基礎,僅靠簡單的綠地建設是不行的。應解決好保護和利用、改造和恢復的關系,保護生態系統,利用自然環境,在經濟政策制定和建設中,避免以損害環境利益為代價的短期增長模式及不合理的城區過度開發,保證城市生態系統物質生產、能量流動的高效及通暢。

1.2以人為本

城市規劃的服務對象是市民,其最終目的是為市民創造休閑、娛樂、居住環境,讓生活在其中的市民感受舒適。

1.3系統整合,城鄉一體,景觀分區,風情各具

利用景觀生態學的“斑塊――廊道――基質”的規劃方法,將城市綠地系統化,實現整體效益大于局部效益之和的綠地效應。同時,將城市綠地系統和國土綠化緊密聯系,把城市作為一個大花園進行規劃、建設和管理,形成城鄉一體的優良生態環境。

根據現狀自然條件同時結合當地的人文景觀,規劃出不同的景觀分區,各區在服從整體的前提下,形成本區個性化的自然、文化風貌。

1.4經濟與健康相協調

規劃中應注意協調“經濟建設”、“生態環境”、“土地利用”三者間的聯系,通過合理利用土地,使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相互促進,以環境拉動經濟,以經濟促進環境。在樹種規劃中,突出“健康綠地”的概念,即選擇適合本地生長的品種,最大程度地節約植物的栽植、養護成本,以形成生機勃勃、綠意蔥蘢的植物景觀。

2.園林設計的概念

園林設計,就是園林的籌劃策略。具體地講,園林設計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運用園林和工程技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挖湖、堆山、理石)、種植樹木和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并建成美的環境的過程。

3.園林設計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地位

城市景觀具有自然生態和文化內涵兩重性,自然景觀是城市的基礎,文化內涵則是城市的靈魂。生態綠地系統是城市景觀的重要部分,是城市環境中具有生態平衡功能的支撐系統,也是反映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現在,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追求,已從偏重個別封閉、內向的園林轉為開敞外向的城市綠色空間。城市園林綠化的理念,已從“城市中有花園”發展到“城市在花園中”、“城市在森林中”。“文化、綠野、傳統建筑”已成為國際社會評價城市先進水平的標準,工業城市的規劃觀念正在被淘汰。人們正日益注重生態環境質量、城市文明、歷史與文化。園林綠化不僅有助于創造美好的城市環境,更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要通過科學的調研手段,充分了解城市居民的實際要求,從市民的需求出發,同時結合當地的自然生態、經濟發展狀況進行城市景觀規劃。用生態園林城市的理念來引領城市景觀規劃,創造綠蔭掩映、風清水靜,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足的城市環境。城市的建設應該充分考慮城市的經濟發展現狀,對城市園林建設做出合理安排,在對城市園林和城市景觀進行規劃建設中,要充分考慮城市未來發展方向,避免因為城市建設而對城市園林景觀造成破壞。在世界發達國家,已經出現過因為城市生態環境破壞而造成的災難,因此這些國家在城市園林建設方面具備很高的認識和豐富的經驗,也已經制定了很多城市園林建設的法律法規。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日益推進,生活在鋼筋水泥中的都市人已經越來越向往和依賴良好的園林景觀,如何將優質的自然景觀融入大都市的建筑之中,也是各地區重點研究的問題。

4.園林設計在城市景觀中的具體運用

4.1園林建設與經濟建設相結合

城市園林建設,必須在保證城市經濟建設的前提下進行,也必須便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城市的景觀規劃工作,必須將園林設計放在首要地位,努力爭取社會各界的資金支持和政府財政支持,聘請高水平園林設計人員對城市景觀規劃中的園林規劃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將城市園林與城市現代化建筑有機結合,提高現代化大都市的生態建設水平,在大型公路橋梁附近,要增加園林景觀,保證大型公路的空氣凈化效率,在大型工廠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工廠附近,要加大園林綠化比重,確保該地區生態環境穩定,在高密度的居民生活區,要進一步優化園林景觀,保證大都市中生活的人們有機會充分的接觸自然、感悟自然,城市園林的設計還要充分認識到城市景觀規劃的大局,在湖泊較為密集的地區,要對濕地資源進行充分地調查研究,利用濕地資源有計劃地開發建設濕地公園,做好開發與保護并重,如衢州市就利用烏溪江的濕地資源規劃了烏溪江國家級濕地公園,建成后的濕地公園將成為重要的生態環境保護中心。園林建設、城市建設、城市經濟建設三者之間應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4.2園林建設與人文景觀相結合

在文物保護地區,要充分挖掘歷史文化,結合當地地方特色,把握時展方向,合理開發建設歷史文化公園,如衢州市就在原有府山公園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府山公園周邊的南宗孔廟的文化,建成了儒學文化公園。要適時引進世界發達國家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對城市園林景觀進行科學規劃設計,充分結合城市自然生態特點,安排城市園林景觀建設,在人口密度較大的地區,適當增加城市園林植被的數量和質量,切實保障人口密度大的地區的人們的身心健康,把城市人民的生活需要放在城市園林設計和城市景觀規劃的首位,城市進行園林建設和城市景觀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要從人們的身體需要出發,科學地布局城市園林,城市園林的植被分布情況,要細化到每一個大型喬木的種植和養護工作,以嚴謹的工作態度,保證城市園林建設的質量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

篇3

【關鍵詞】城市景觀;園林設計;創新方法

一、園林設計在城市景觀中的地位

城市景觀可概括為人工景觀和自然景觀兩大類。人工景觀諸如建筑物、構筑物及街道、廣場、駁岸等;自然景觀包括大自然景觀和人造自然景觀,亦即恩格斯所說的第二自然,我們稱謂的園林。園林構成因素中面積最大的是綠色植物。惟綠色植物,既可與山水自然景觀親和,又可與人工建筑物親和,并可有效地綜合生態環境與景觀兩方面來隔離過于密集的建筑景觀。根據城市園林對城市景觀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大致將園林分為以下四類: (1)城市風景游覽建筑。如亭、廊、榭、舫、樓、閣、廳、堂、軒、齋、殿、館等等。(2)庭園建筑。如:空廊、隔墻、景架等等。(3) 建筑小品。如: 雕塑、噴泉、水池、花壇、標志等等。(4) 交通建筑。如道路、臺階、橋梁、汀步、碼頭、船埠等等均屬此類。

園林的規模大小不同,內容繁簡不一,但都包含著四種基本的要素:土地、水體、植物、建筑。園林設計的宗旨是不斷滿足人對自然環境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在生態環境、社會文化、休息游覽和經濟等方面的綜合效益,促進人與自然的健康長壽和共同持續發展。作為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設計在城市景觀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是:

1、園林設計有助于突出城市特色。每個城市由于所處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其園林設計也不同,隨城市的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用地不斷增加,園林設計都反映著歷史的發展過程,記載著重要歷史事件和故事。生活在其中的人門在這些特殊的地點就會產生相應的聯想,想的是這個城市曾經發生的一切,可以說園林記載著城市的歷史,蘊涵城市的文化。園林設計反映了城市的特色。

2、園林設計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園林設計的優劣對人們的精神文明有很大影響。對于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來說,園林設計質量的提高可以增強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促進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對于外地的旅游者和辦公者來說,由于他們停留的時間較短,而且有相當部分時間在園林上度過,因此園林就代表整個城市給這些外來人員的形象。總之,園林景觀是城市景觀的核心,隨城市的發展,人類對生存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對園林的需求不斷提高。

3、園林有助于展示城市景觀。一般人很少從城市形態、城市發展史這些專業角度來認識。一個城市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園林景觀,這些園林景觀往往成為這座城市景觀的代表。

二、我國城市景觀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誤區

城市景觀既要滿足生態、環保、休閑和美化城市的需要,又要符合植物學特性的自然規律,同時在藝術上還要體現創作哲理和個性風格,城市景觀單純、極端地追逐其中一項功能,都可能是不完整的。近幾十年來,我國城市面貌發生的巨大變化,但是我國城市景觀與先進國家還有很大差距還需要不斷努力。

1、環境質量差。我國城市現狀存在的共性問題是環境質量問題;主要體現是綠化系統不健全,對缺損綠化修補不及時;建筑形式雜亂無章,沒有特色;沒有修飾的廣告隨意亂貼,尤其是小廣告;城市設施缺乏系列化、標準化設計,整體性較差。

2、城市景觀缺乏城市個性。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觀現象普遍存在,不管城市歷史背景,不看城市的整體風貌,又出現了到處仿歐式建筑的現象,使得城市以及城市景觀失去了個性,在城市景觀的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過于雷同,缺乏可識性。

3、缺乏公共活動場所。城市景觀的設計很少考慮為市民提供活動場所。市民活動空間缺少,缺乏活動廣場,人們在城市里幾乎上找不到可以安全活動的場所,更談不上舉辦更豐富的多彩的活動。

4、城市景觀管理不完善。城市的建設、景觀的維護和管理存在許多條塊劃分,由于界限不清,出現問題時往往會互相推脫。

5、立法不健全。目前城市規劃管理的主要法規《城市規劃法》和城市建設控制管理的主要手段--控制詳細規劃,卻未對影響城市環境以及城市景觀的諸多因素做要求。

三、創新園林設計理念,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隨城市的發展,環境也隨著惡化,環境的惡化警醒了人們,可持續發展應運而生??沙掷m的城市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園林設計中也要遵循這一點,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力求人與自然的高度融合。在園林設計中要注意加強自然景觀要素的調整、運用和恢復。園林設計應以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綠色空間為藍本。同樣是園林建筑,又有不同的設計構思,創作出千變萬化的園林畫圖,這些是永恒的。世俗化、潮流化都將成為來去匆匆的過客。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園林設計中體現以人為本,主要體現人們的主人翁位,在總體規劃中控制詳細規劃的城市景觀設計。各種服務性設施的配置都要從人的角度出發,滿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因為人城市的主體,他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活動決定著城市的未來。園林設計時考慮不同的要求,反映不同的觀念。一個好的園林設計要處處為人著想。

2、注重城市的歷史與現實結合。城市中那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場所所給人留下印象是深刻的,這就為園林設計個性建設奠定了基礎。這是因為城市有歷史意義的場所的建筑形式、色彩、空間尺度和生活方式,恰恰與隱藏在市民心中的、駕駛行為產生地域文化認同社會價值觀吻合,因此能引起市民的共鳴,喚起對過去的回憶,產生文化認同感。由此看來,我們在園林設計中要尊重歷史、繼承和保護歷史,同時要向前發展。取其精華,取其糟粕。

篇4

關鍵詞:城市景觀;風景園林;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城市園林化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部分,在加快城市生態建設,保障城市生態安全,構筑城市生態文明,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園林的建設是提高環境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展現物質與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對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只有充分的對景觀進行規劃設計才能真正的發揮其生態效用與景觀價值,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一、中國現代景觀園林的現狀

1、傳統園林

傳統的園林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中國人對園林審美的一種集中發展,我們既要保護也要改造.在相對自然的地理位置上,以情感的和主觀想象結合進行設計。以風景名勝、官員官邸、有文物保護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寺廟、歷史遺跡等作為設計概念.滿足人們觀賞價值的同時,也深化了歷史熏陶。它在形式上有別于西方的landscape(指從事景觀美化或園藝工作),更接近于scenery(更強調自然景觀)。在建設上遵循“雖由人造.宛自天開”的指導思想。(傳統的中式園林如圖一所示)

圖一:傳統中式園林

2、現代園林

現代園林是從西方傳入的.與中國傳統的造林方式有很大區別.主要采用與現代建筑相匹配的對稱和幾何形狀等方式.注重對環境整體進行科學分析和理性規劃以現代城市廣場、道路、公園和居民住宅小區對現代建筑物為服務對象。重視人工改造和建設。

二、園林景觀設計理念

隨著現代園林景觀從業人員構成的日趨復雜,各種設計理念層出不窮,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那些主流設計師的理論與實踐,而不要片面地追隨“先鋒”、“前衛”的設計理論,或者只留意那些具有很強視覺沖擊力的作品。

1、主景與配景

各種藝術創作中,首先確定主題、副題,重點、一般,主角、配角,主景、配景等關系。所以,園林布局,首先確定主題思想前提下,考慮主要的藝術形象,也就是考慮園林主景。景物能通過配景、陪襯、烘托,得到加強。

2、對比與調和

對比與調和是布局中運用統一與變化的基本規律,也是景觀的具體表現形式。采用驟變的景象,以產生喚起興致的效果。調和的手法,主要通過布局形式、造園材料等方面的統一、協調來表現。

3、節奏與韻律

在園林布局中,常使同樣的景物重復出現,這樣的同樣的景物重復出現和布局,就是節奏與韻律在園林中的應用。韻律可分為連續韻律、漸變韻律、交錯韻律、起伏韻律等處理方法。

4、均衡與穩定

在園林布局中的靜態要依靠動勢來取得均衡,或稱之為擬對稱的均衡。對稱的均衡為靜態均衡,一般在主軸兩邊景物以相等的距離、體量、形態組成均衡即和氣態均衡。擬對稱均衡,是主軸不在中線上,兩邊的景物在形體、大小、與主軸的距離都不相等,但兩景物又處于動態的均衡之中。

三、園林設計在城市景觀規劃中的應用策略

1、園林設計理念在城市景觀規劃中的應用原則

(1)多樣化原則。園林景觀多樣性是指描繪生態鑲嵌式結構拼接的多樣性,環境上的差別能保持植物類型的多樣性。另外,園林景觀多樣性也包含垂直空間層面的差別導致的景觀鑲嵌復雜度。這一多樣性多是通過不同生物學制度配備來完成。

(2)綜合性原則。景觀為文化生活與自然的系統性載體,對景觀生態規劃需要使用多個學科的知識,考慮到多個方面的因素,很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

(3)景觀個性化原則。每一個景觀都具備與其它景觀不一樣的個性特點,也就是不一樣的景觀的結構以及功能存在差異性,這也是地域差別造成的客觀要求。按照不同的環境條件,選取合適的個性動態景觀,將會呈現多彩性景觀。

2、強化城市公園規劃和建設,科學布置植物

(1)強化城市公園的規劃與建設。積極開展生態保護是為了更好的治理環境污染,為此,需要不斷加強綠地建設,以綠色植物為主的城市生態系統,通過光合作用,進一步改善當地的小氣候,達到冬暖夏涼的目標;適當增加城市內空氣的濕度,制造天然揚棄,吸附空中的有害物質與浮塵,有效抵御風沙侵襲,大大降低城市噪音,涵養水源,保持城市的生態平衡。

(2)科學布置植物。城市內性質不同的用地中,都需要做好植物的布置工作,需要從用地的性質、景觀營造的要求、建筑物的基本功能以及氣候變化的基本特點出發,選取綠地設計的整體風格加以規劃,進而有效控制城市綠的發展與建設。實現城市綠地規劃與城市整體規劃的同步實施,進一步加快城市園林綠化。

3、適當增加綠地面積,保護好原來的自然地貌與植被

(1)適當增加綠地面積。城市內的規劃為系統性規劃,為城市整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綠地的進一步發展提出整體目標以及要求,對城市內的各個類型的綠地加以布局規劃,進而有效控制城市綠地的發展與建設。積極開展系統性規劃與城市整體規劃,以此為契機,不斷發展城市園林綠化。

(2)保護好原來的自然地貌與植被。當前在某些地方,尤其是城鄉結合的地區正在大力搞經濟開發,進行移山造地、大面積推土,這嚴重破壞了原來的地貌,建設了大面積綠地廣場、商品住房等。從生態學的視角來看,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城市內或者城市近郊,需要保持好原來的植被,因為它們是當地物種的典型代表,這對研究當地生態環境、生態變遷等將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4、構建豐富園林景觀

城市景觀規劃需要全面考慮到觀賞價值,所以,需要建立豐富的園林盡管,開展科學植物造景,充分利用植物本身的色調以及植物層次來構建觀賞性的園林景致。此外,在開展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不能只突出設計建筑,還需要充分依托城市的特色,設計大量的自然景觀,將當地獨有的特色物種、古老樹木作為設計主元素,真正實現綠化城市與游覽觀賞的目的。

5、創建現代園林綠地衡量標準

從生態系統基本理論出發,園林工作人員在開展城市的規劃以及建設的基礎上,對能體現城市環境質量的園林具體數據加以衡量,這對城市景觀規劃來講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功能標準。以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作為現代城市園林功能進行評價;

(2)循環和再生標準。注重充分利用好生態系統本身的再生與循環功能,建立城市園林的綠地系統,禁止過度使用非可再生資源;

(3)經濟和高效標準。注重使用最少的經濟投入來完善自然生態,進而能充分滿足人的身心健康,注重科學使用有限土地資源,減少施用農藥與化肥。

(4)地方和風土精神標準。注重每一個地方的文化與自然的歷史發展過程,形成獨有的地方特色。園林綠地對體現地方精神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從內涵上更加注重表達地方精神。

結束語

當前我國城市園林正處于全面建設階段,但其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已嚴重阻礙了其發展,我們應本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以人為本,不斷創新,適應市場,通過城市園林設計理念的改變,現代化管理手段的運用以及專業人才的培養等手段,從本質上改變城市園林設計的現狀,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周性怡.論城市規劃中的生態建設[J]. 生命與災害. 2009(S1)

篇5

1.1適當增加綠地面積,保護好原來的自然地貌與植被

1.1.1適當增加綠地面積

城市內的規劃為系統性規劃,為城市整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綠地的進一步發展提出整體目標以及要求,對城市內的各個類型的綠地加以布局規劃,進而有效控制城市綠地的發展與建設。積極開展系統性規劃與城市整體規劃,以此為契機,不斷發展城市園林綠化。

1.1.2保護好原來的自然地貌與植被

當前在某些地方,尤其是城鄉結合的地區正在大力搞經濟開發,進行移山造地、大面積推土,這嚴重破壞了原來的地貌,建設了大面積綠地廣場、商品住房等。從生態學的視角來看,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城市內或者城市近郊,需要保持好原來的植被,因為它們是當地物種的典型代表,這對研究當地生態環境、生態變遷等將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2構建豐富園林景觀

城市景觀規劃需要全面考慮到觀賞價值,所以,需要建立豐富的園林盡管,開展科學植物造景,充分利用植物本身的色調以及植物層次來構建觀賞性的園林景致。此外,在開展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不能只突出設計建筑,還需要充分依托城市的特色,設計大量的自然景觀,將當地獨有的特色物種、古老樹木作為設計主元素,真正實現綠化城市與游覽觀賞的目的。

1.3創建現代園林綠地衡量標準

從生態系統基本理論出發,園林工作人員在開展城市的規劃以及建設的基礎上,對能體現城市環境質量的園林具體數據加以衡量,這對城市景觀規劃來講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功能標準

以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作為現代城市園林功能進行評價;

(2)循環和再生標準

注重充分利用好生態系統本身的再生與循環功能,建立城市園林的綠地系統,禁止過度使用非可再生資源;

(3)經濟和高效標準

注重使用最少的經濟投入來完善自然生態,進而能充分滿足人的身心健康,注重科學使用有限土地資源,減少施用農藥與化肥。

(4)地方和風土精神標準

注重每一個地方的文化與自然的歷史發展過程,形成獨有的地方特色。園林綠地對體現地方精神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從內涵上更加注重表達地方精神。

2、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国产精品igao视频| 三级黄色录像片| 日韩在线第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热久久99影院| 冬日恋歌国语版20集中文版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波多野结衣与黑人|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最新jizz欧美|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波霸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鲁丝片一级观看| 老师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视频| 国产女人的高潮大叫毛片| caoporn97在线视频| 国产色秀视频在线观看| ankhazone度盘|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视频免费大全|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播放|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 欧美日韩国产三级|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男女一进一出呻吟的动态图| 午夜电影在线播放| 老少交欧美另类|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公司在线 |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 竹菊影视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大学生一级毛片高清版| caopon国产在线视频| 女女互揉吃奶揉到高潮视频 |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9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