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11 17:28:1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高血壓的健康管理,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高血壓健康管理方案;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作用;分析
臨床治療調查發現,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控制率非常低,僅能達到25%左右,其原因就是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比較差,對于血管管理不重視,高血壓疾病一旦發病,需要進行終生的血壓管理。因此,高血壓的健康管理非常重要[1]。本文研究健康管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作用方面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4年3~1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齡63~78歲,平均年齡(67.1±3.6)歲。入選標準:患者均為本地企業的退休人員,患有原發性高血壓疾病,血壓水平<3級,病程>2年,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患有心肌梗死、精神疾病、認知障礙等可能影響本次研究疾病的患者,患者自主意識良好,可以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按照護理方案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0例。
1.2健康教育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進行一般臨床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高血壓健康常識宣講,并將宣講的內容印制成手冊在患者中傳閱,讓患者了解高血壓疾病發病的危險因素并主動避免;讓患者了解血壓治療對健康的好處以及終身治療的必要性,正確地認識藥物的副作用,并定期進行復診。1.2.2研究組在對照組健康教育基礎上加入健康管理方案進行護理指導患者血壓自測的方法,叮囑患者定期地進行血壓監測,幫助患者購買合理的家用電子測壓計,并教會患者家屬正確地使用[2]。讓患者家屬懂得定期測量血壓的重要性,測量1次/周,測量時間選擇在早餐前或是服用藥物之前,并排空膀胱。晚上測血壓可以在睡覺之前,采用坐位姿勢進行測量。測量的血壓值要詳細地記錄,并且每次的飲食、運動情況、服藥情況、睡眠、精神狀態等也要記錄在案。每例患者都指派1名護士進行隨訪,并且進行現場指導和點評,鼓勵患者積極面對治療。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變化。根據患者的服藥行為、日常生活管理、醫囑執行情況等對患者進行依從性評分,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依從性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治療依從性指的是患者在治療中遵從醫囑的行為程度,比如服藥、飲食控制和復診情況等,其代表著患者主觀意識上對于治療結果的執行情況,患者的依從性越高,患者進行的治療行為就越多,疾病就越容易恢復[3]。臨床治療發現,高血壓患者對于疾病治療的認識存在著很多的誤解,認為治療癥狀減輕后就可以不繼續進行藥物治療,或是由于藥物副作用的原因擅自停止治療,這些對于疾病的治療恢復非常不利。因此,在治療中,如何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非常重要。健康教育方案指的是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基礎上,為患者制定的健康恢復方案,包括飲食、藥物控制和復診恢復等,讓患者對病情病因、疾病治療方法有著詳細的了解,從而主動參與到疾病的治療中[4]。將患者的健康教育、藥物控制、康復行為等進行綜合的干預,能夠明顯地提升患者的治療配合程度。從本次研究上看,兩組患者在治療前依從性較低,說明都存在著一定的治療抵觸情況,但是在研究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評分從原來的(53.4±1.7)分提升到(86.4±1.6)分,對照組患者的依從性評分由教育前的(54.1±1.5)分提升到(63.2±1.8)分。兩組患者的依從性都得到了提升,表明健康教育能夠提升患者的治療配合程度,但是研究組分值提升更為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健康教育方案相比一般臨床健康教育更能夠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因此,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進行高血壓健康教育方案是可行的。綜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應用高血壓健康管理方案進行治療能夠明顯地提升患者的依從性,患者主動配合治療可以幫助自身更好的恢復,臨床護理意義積極,可以在治療中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龐群,奚翠云,莫薇.高血壓健康管理方案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內科,2014,13(4):514-515.
[2]李麗霞.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干預研究.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10(6):770-771.
[3]IainJM,CharlesDA,ChristopherMC.Layperspectivesonhypertensionanddrugadherence:systematicreviewofqualitativeresearch.BMJ(Clinicalresearched),2012,34(5):3953.
另一方面,我國居民中存在著明顯的高血壓知曉率、服藥率和控制率低的狀況。2002年全國營養與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成年人高血壓知曉率為30.2%,治療率為24.7%,控制率僅為61%。相比之下,美國經過實施多年的高血壓教育規劃,高血壓的知曉率已達到69%。治療率達到53%,控制率達到35%。日本政府將控制高血壓和腦卒中作為提高國民健康水平、降低高額醫療費用的主要措施,經過多年的努力。高血壓和腦卒中發病有所降低。人均壽命達世界第一。
針對我國目前存在的高血壓流行現狀,我們應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開展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為主的社區綜合防治策略。提高人們預防高血壓的意識和技能,改變人們不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預防高血壓的產生。
根據引發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因素,高血壓的健康管理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限制鈉鹽攝入量 流行病學證明,鈉鹽攝入量和血壓水平顯著相關,限制鈉鹽的攝入量具有明顯的降壓作用。中國人群食鹽攝入量北方高于南方。高血壓的患病率也呈北高南低趨勢。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鈉鹽的攝入量應在6克以下。限制鈉鹽攝入的方法有:盡量少吃較咸的食品,如咸魚、香腸、腌菜、咸鴨蛋等;改變烹調方法,減少烹調用鹽和少用含鹽的調料;改變飲食習慣,吃面條時面湯中含鹽量很高,如只吃面,將面湯剩下,可大幅度降低食鹽的攝入量。此外,培養喝茶、喝粥的習慣,可減少喝成湯的次數。
2、增加新鮮蔬菜、瓜果的攝入,補充鉀、鎂離子 有報道表明,素食者的血壓通常比一般人低。最近美國的大規模隨機對照試驗也表明,富含蔬菜和水果的飲食有明顯的降壓作用。新鮮蔬菜、瓜果富含鉀、鎂離子,在限制鈉鹽的同時,適量增加鉀和鎂的攝入量,能促進腎臟排鈉,減少鈉在體內潴留。起到預防和降低血壓的作用。鉀離子的降壓作用還與其交感神經抑制作用、血管擴張作用有關。此外,蔬菜水果攝入的增加,還可以增加食物纖維與植物性蛋白的攝取,這也是有益健康的。
但是,對于高血壓伴腎功能障礙者,大量攝入蔬菜水果可能引起高鉀血癥,應予注意。另外。水果蔬菜的大量攝入,還可能引起能量(糖分)的增加,糖尿病患者也應該注意。
關鍵詞 高血壓 社區 健康教育管理 對策
當前時期下,高血壓已經成為我國人民普遍患的一種慢性疾病,嚴重困擾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以其并發癥種類多、發病率高、危害性大,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1]。加強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是當前時期下我國醫藥衛生事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預防及控制高血壓的重要內容之一的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已經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這完全體現了我國政府對城鄉社區高血壓患者的關心,而且還促進了社區醫務工作者與社區居民的和諧關心。下面就是以社區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為例進行報告。
引起高血壓病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過參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可知,引起高血壓的因素主要可以總結為如下幾點:肥胖、嗜酒、遺傳、作息不規律、大量飲用食鹽、經常進食脂肪類較高的食物等。根據相關的報道及資料顯示,有>60%的高血壓患者都是由生活習慣不規律所致。對此,應該在社區對高血壓患者人群進行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宣傳與教育,讓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地對社區居民的健康意識加以提高,在這其中,應該對社區高危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識進行提高,并對其加強宣傳和教育,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還應該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綜合性地、多方位地以及多角度地對患者的行為危險因素進行干預,以社區為單位,然后根據三級預防措施的具體要求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這是當前時期下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疾病預防及控制的最為根本性的措施。
高血壓的社區健康教育管理措施
基于如上關于引起社區居民高血壓病癥的高危因素的分析可知,加強社區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已經成為社區醫院工作中的一個重點,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醫療問題。具體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制定相關的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計劃:對社區高血壓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高血壓健康教育計劃,是當前時期下社區醫院工作中的一個重點,具體而言,一般需要做到如下兩點即可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科學的健康教育[2]。①對整個社區居民的健康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并運用相關的統計方法對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制定一份資料,并存檔。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對社區高血壓發病的風險高低加以確定。具體可以按照如下方法進行實施:依據不同的年齡段(選擇年齡>30歲的社區居民)對社區居民的基礎學院、血糖、體重、生活習性以及精神狀況、飲食等方面進行資料匯總和數據的統計。②通過對上述幾個方面的資料進行搜集之后,然后就是對其進行分析以及統計,然后得出相應的結果,這樣就能夠很好地對社區高血壓患者實施科學的策略及干預方法的實施等。
加強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預防及控制社區高血壓發病率具體而言,主要可以通過如下幾個方面加以實施:①首先應該實事求是,聯系實際,構建一整套完整的社區高血壓患者檔案資料,主要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對患者進行隨訪以及病情的調查,即挨家挨戶、門診診斷以及電話三種方式。②在對患者進行隨訪的時候,應該對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進行定量地測定,并根據具體的血壓值給出一定的建議。
加強整個社區健康教育的全社區覆蓋:由于高血壓嚴重地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產與生活,因此應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對于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而言,則需要通過如下兩個方面進行高血壓社區的健康教育進行健全和建立[3]:①在社區設置高血壓健康教育組織,類似高血壓健康教育委員會、社區高血壓健康教學領導小組等組織。②配備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專兼職工作人員,社區愛衛會及衛生服務中心應該配備高血壓健康教育的專職干部,居委會及企事業應該配備兼職健康教育輔導員。
實施高血壓社區健康教育管理的成效分析
通過對目標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管理[4],該社區的高血壓患者的病情有了好轉??梢酝ㄟ^如下數據來顯示此次健康教育管理的成效:在進行干預之前,社區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率僅43.4%;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干預之后,血壓控制良好率95.6%。對高血壓的社區管理工作的成效評估可以反映出社區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
參考文獻
1 張陸.高血壓的社區健康教育管理(附1024例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0,17(1):100.
2 何水紅.高血壓的社區管理[J].社區醫學雜志,2005,3(6):57-58.
[關鍵詞]老年患者;中醫健康管理;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終身性疾病。此病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1]。老年人是高血壓的高發人群。調查資料顯示,在我國,至少有一半的老年人為高血壓患者。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的依從性不高,其血壓的控制情況較差。研究發現,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還應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以確保其進行治療的效果。中醫健康管理法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現已被廣泛地應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中。為了進一步探討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中醫健康管理的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F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常規健康管理組和中醫健康管理組。在常規健康管理組中,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他們的年齡為60~75歲,平均為(67.5±13.3)歲;其病程為5~8年,平均為(6.5±1.5)年。在中醫健康管理組中,有男性25例,女性25例。他們的年齡為58~75歲,平均為(66.5±12.3)歲;其病程為5~7年,平均為(6.0±1.0)年。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健康管理方法
1.2.1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對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進行常規的健康管理。具體的管理方法是:臨床醫生指導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高營養的食物,并指導其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進行自我血壓水平監測。1.2.2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對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進行中醫健康管理。具體的管理方法是:1)臨床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指導其調整飲食習慣,告知其日常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高營養的食物為主,做到葷素搭配、冷熱及軟硬度適宜。臨床醫生為患者開具藥膳處方,并告知其藥膳的熬煮和食用方法。告知患者少喝濃茶,為其講解哪些種類的茶適合高血壓患者飲用,并為其講解此類茶飲的沖泡方法。臨床醫生根據患者高血壓的中醫辨證分型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飲食指導。告知氣血虧虛型的高血壓患者應多食用具有補血、清熱、解毒功效的食物,如大棗、銀耳、芝麻、桑葚等。并告知其應多食用當歸燉豬蹄、歸芪蒸雞等藥膳,多喝龍眼紅棗茶、黨參紅棗茶等茶飲。告知肝腎陰虛型的高血壓患者應多食用具有滋補肝腎功效的食物,如枸杞、豬肉、青筍、菠菜等。并告知其多喝菊槐茶、三鮮茶等茶飲。告知肝陽上亢型的高血壓患者應多食用具有清熱平肝、疏風明目功效的食物,如芹菜、黃鱔、西瓜皮等。告知其多食用粥,多喝鮮芹菜汁。2)臨床醫生對患者進行生活指導。告知患者保持房間環境的整潔、舒適,定期對房間進行通風,保證有充足的睡眠,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3)臨床醫生對患者進行運動管理。告知患者每天要進行適量的體育運動,如打太極拳、慢跑等,并告知其進行上述運動可以有效地促進肢體的血液流通,且運動強度以身體可以耐受為宜,根據身體狀況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4)臨床醫生使用耳穴按壓法和中醫足浴療法對患者進行治療。進行耳穴按壓治療的方法是:將王不留行籽壓貼貼在患者耳部的交感穴、神門穴等穴位上,并用膠帶將壓貼固定妥善。臨床醫生用拇指和食指對患者的上述穴位進行按壓。當患者的耳廓輕微發熱、發痛時,可停止對其耳穴進行按壓。進行中醫足浴治療的方法是:將夏枯草、懷牛膝、肉桂等中藥放到清水中煎煮后,去渣取汁,將藥液晾至溫熱后倒入洗腳盆,以藥液沒過患者的踝部為宜。然后,指導患者按壓涌泉穴、腎俞穴、太溪穴、三陰交穴、風池穴、內關穴等穴位。
1.3健康管理效果的評定標準
[2]1)將進行健康管理的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標準。顯效是指患者的血壓控制較好。有效是指患者的血壓控制一般。無效是指患者的血壓控制較差??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為兩組患者均發放健康管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其對進行健康管理的滿意度。該問卷分為滿意、不滿意兩個標準。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病程用均數±標準差(sx±)表示,采用t檢驗。其進行健康管理的總有效率、對高血壓健康管理知識的知曉率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健康管理效果的比較
健康管理結束后,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進行健康管理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兩組患者對進行健康管理滿意度的比較
調查的結果顯示,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對進行健康管理的滿意率為96.0%(48/50),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對進行健康管理的滿意率為70.0%(35/50)。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對進行健康管理的滿意率高于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的比較
在進行健康管理期間,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為2.0%(1/50),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為10.0%(5/50)。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低于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高血壓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慢性病。此病患者多為老年人。研究發現,高血壓易引發腦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臨床上對高血壓患者通常進行藥物治療。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中醫健康管理可以確保對其進行降壓治療的效果。傳統的健康管理模式是對高血壓患者的日常飲食和運動進行干預,以控制其機體每日攝取的總熱量,進而控制其血壓[3]。由于此方法并沒有考慮到高血壓患者體質的不同,故效果并不理想。中醫健康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是指使用中醫方法對罹患某種慢性疾病的人群進行全面、科學管理的一個過程[4]。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中醫健康管理的效果較為理想。
參考文獻
[1]鄭妍,龐冬,高鑄燁,等.延續護理模式結合中醫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病人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6,(8):972-974.
[2]劉冬梅,薛荃,王輝,等.在高血壓管理中應用中醫適宜技術的效果評價分析[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2,6(4):273-274.
[3]鄧麗金,鄭麗維,鄭智慧,等.社區中醫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1,18(16):1-4.
對照組51例高血壓患者實行常規護理工作,在觀察組中的60例高血壓患者在此基礎上進行健康管理,具體的健康管理內容如下:
1.1建立高血壓患者檔案:對于所有高血壓患者的身體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把資料備案以作后期核對和病理分析,由于患者數量較多,在建立檔案時務必對高血壓患者的生理因素進行仔細的檢查與記錄。
1.2建立健康管理團隊:對102例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建立一支人員配置全面,相關醫療設備齊全的健康管理團隊。整個團隊首先對所有高血壓患者對病因、病史等相關資料進行問卷調查,便于后期健康管理的分類,這些資料都需建立詳細的個人電子檔案并上傳到本院總資源庫作為備份。然后對患者的血壓、體重、身高、腰圍的身體指標以及血脂、肝腎功能、血糖、血尿酸、血尿便等生理指標進行常規檢查。
1.3管理內容:①分類:高血壓患者的病因因人而異,不同患者由于生活習慣以及遺傳因素等原因,在高血壓的情況上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差異,所以進行健康管理時,所用的方法和內容也不盡相同,所以需要根據高血壓患者的具體個人情況來進行細致的分類,制定詳細的管理方案。②習慣管理:高血壓的發生與人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稍有不慎就會使高血壓患者發病陷入危險,所以管理團隊的首要任務是對高血壓患者的行為習慣進行嚴格的管理,實行科學合理、有效的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為主要的預防措施,結合其他輔助管理手段,從根本上保障高血壓患者的身體健康。
1.4效果分析指標:根據國家醫療機構相關規定,對于服用藥物或者進行非藥物保健之后,使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有所降低,這個降低的程度有具體的醫學標準:①顯效:收縮壓下降20mmHg以上或舒張壓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②有效:收縮壓下降10-19mmHg,舒張壓降至正常,但下降未到10mmHg;③無效:均未達到上述水平。
1.5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行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51例,其中顯效41例,有效7例,無效3例,臨床效果較好,有效率94.1%;對照組患者51例,顯效35例,有效5例,無效11例,臨床試驗總有效率為78.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醫學常見病,由于潛伏期較長,也屬于一種慢性疾病,是由身體機能老化之后對于血壓的控制能力下降,所以在老年人中,高血壓有一定的普遍性。而高血壓有許多并發癥,常見的伴隨疾病有腎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因此高血壓及相關并發癥將會對患者的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由于病死率和發病率較高,逐漸成為近年來難以根治的病癥之一。高血壓的發生除遺傳、年齡、飲食等因素有關外,也離不開社會、心理及個性因素的影響。根據對一些高血壓疾病患者的跟蹤調查及資料分析,如果對患者進行恰當的護理工作,如健康管理,將會極大的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有效遏制和減緩高血壓患者死亡,對于保障高血壓患者的身體健康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