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宅基地檔案管理范文

宅基地檔案管理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12 15:35:48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宅基地檔案管理,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篇1

關鍵詞: 土地資源 土地利用 農村宅基地 檔案管理 檔案利用

農村宅基地的管理是基層國土部門的重要工作,國家規定申請宅基地的基本條件是“一戶一宅”,農村宅基地的審核工作是基層國土部門的基本工作,“三到場”的第一步就是村民提出申請,由基層國土部門到實地審查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規劃。這一系列的條件基本都是靠村干部和村民陳述,不真實的審查結果往往給基層國土部門的工作造成很大被動性。此時,宅基地檔案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宅基地檔案是一項在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工作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檔案,它是農村土地資源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和基礎工作。同時,加強對農村宅基地檔案的管理和利用,可以提高基層國土資源部門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創造必要的條件。農村宅基地的檔案,記錄了每一戶村民的家庭、個人基本信息和住宅信息,包括個人身份證、家庭成員姓名和年齡、宅基地位置和面積、周邊四鄰基本情況等等,合理地利用這些信息,將會給我們貫徹“一戶一宅”的政策、有效防范工作失誤、限制“小產權房”建設等方面起到強大作用。筆者根據在基層國土部門十幾年的工作經驗,現將怎樣合理利用宅基地檔案的做法和建議作簡單介紹。

1.宅基地檔案的有效利用關鍵在統計

目前的宅基地檔案是按年度歸檔,形成要審核一戶村民是否曾經進行過宅基地登記,就得從最初的審批年度開始往下一戶一戶查找,給工作帶來很大難度,也影響工作效率。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就是統計,即按村別進行統計。

1.1統計范圍

歷年的農村宅基地審批和登記檔案、小區和聯建房及個人住宅違法用地查處卷宗資料。其他如農村土地調查資料檔案、其他工作涉及的村組提交的組員名錄資料等。

1.2統計的分類和排列

分為小區、集中居住區、聯建戶、分散戶四類。

由于相對來說宅基地的變化較少,所以不需要每戶一檔,只按村統計、按組別進行排列,有明顯地標的再按地標排列,如某某路東、某某河西等等。在村民名下錄入其宅基地要素和變化情況。

1.3統計的要素

村、組、戶主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四鄰界址、宅基地邊長和面積、申請原因(如分戶新建、落戶新建、原拆原建、拆舊重建、拆遷安置等)、審批時間和許可證號、登記時間和土地證號、審批和登記卷宗號、變更情況記錄等等。

1.4注意要點

身份證號必須要準確錄入。因為身份證號是我們區別他們或者說是核實申請人是否曾經登記過其他宅基地的主要證據。

四鄰界址涉及到其他村民宅基地的,必須錄入其名。錄入姓名后,在進行查找時就可以有放矢地進行實地調查核實,即可了解真實情況。

卷宗號按戶錄入。要把涉及某一戶村民的所有材料的卷宗號都錄入其名下,這樣在需要使用原始資料進行核對時就不必多處查找。

變更情況的錄入要詳實。這對基層國土部門的工作人員來說,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轄區內的宅基地使用情況。

農村土地調查檔案很重要。雖然這些檔案中的一些住戶并未進行登記,有的卷宗里甚至只有一張紙的草圖,都不要遺漏掉,統統按位置錄入,因為這是真實存在的宅基地,不是因為未進行審批登記就可以忽略的。

2.農村宅基地檔案合理利用的實際作用

2.1發揮檔案資料在宅基地監督管理上的作用,切實保障“一戶一宅”法律制度的落實

“一戶一宅”并不是指某一村民只登記了一宗宅基地,而是實際擁有的只有一處宅基地。目前農村有些村民擁有不止一處宅基地,但不愿意為老宅基地補辦手續,這就形成了國土部門對村民住宅情況的了解不夠,面對新宅基地申請時,村委會證明了其沒有老宅基地,本部門審批登記名錄中又查找不到,往往就審核通過了。而將農村宅基地檔案全部合并統計后,即使未辦理土地手續的宅基地也一目了然。

2.2對“小產權房”的有效管控

作為基層國土部門,有效管控“小產權房”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由于加大了違法用地的管控和打擊力度,使得“小產權房”的開發商不得不到國土部門辦理土地手續,針對國家政策,這些“小產權房”都為自己找了件“合法的外衣”,即以鎮政府或村委會的名義進行申請建設安置房、集中居住區和聯建房,其真實的情況就是鎮或村將臨近鎮、村中心或主要道路兩側的集體土地低價出售給開發商,開發商將房子預售給購房戶,再以農村宅基地的形式向國土部門申請審批,然后為購房戶辦理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

在基層工作的這些年中,我們先是要求提供安置戶或聯建戶名單,然后張貼到村進行公示,然而明明是對外出售的卻公示無異議。后來要求提供安置戶或聯建戶的身份證原件進行核對,要求村組針對每一戶出具其符戶宅基地條件的證明材料并寫下承諾書,等等手段還是不能有效控制這些披著“合法外衣”的商品房建設,因為沒有證據,即使懷疑其是商品房,但申請人捧著一堆材料來申請時,不辦就是不作為,辦了心里又沒底。而這些開發商往往“神通廣大”,工作人員到實地了解時根本問不到真實情況。

而當所有的檔案資料錄入電腦后,根據申請人提供的姓名和身份證號,工作人員可以輕松地核對出申請人是否是本村村民、申請人及其配偶是否有宅基地(不管是已經登記發證了的、還是審批了未登記的,甚至是既未審批也未登記的老宅地或違法建筑,只要是事實存在的就屬于有)、申請人的申請理由是否屬實等情況都可以立刻一目了然。在第一時間獲得真實情況之后即可作出受理或拒絕申請人的宅基地申請決定。

2.3有效防范基層國土資源部門職務犯罪發生

由于“小產權房”的建設有利可圖,很多開發商不擇手段與相關人員拉近關系。因此,將所有宅基地檔案材料錄入電腦形成系統后,杜絕了將“小產權房”合法化,杜絕了“一戶多宅”現象的發生,也有效地防范了職務犯罪的發生,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對基層國土部門工作人員的行為起到了監督和保護的作用。

2.4建立系統的過程中得以將過去工作進行“回頭看”,及時糾錯和進行處理

對檔案進行“回頭看”時,可以總結經驗,還能發現問題。最常見到的問題有:申請審批表的申請人姓名和身份證號碼與身份證不一致、有些申請人在不同年度兩次申請宅基地獲得審批的情況、審批面積與登記面積不符、涂改現象較多,非本地戶口取得宅基地批準手續。從這些問題中可以看出存在明顯錯誤的宅基地檔案,如何處理呢?一方面保持檔案原貌,另一方面就卷宗里的錯誤進行調查了解,將調查情況和真實結果在卷宗備忘里進行詳細說明并留下調查人的姓名和調查時間。在距卷宗形成最短的時間里,還原最真實的情況。

2.5為加快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打好基礎

雖然國家早就要求各地加快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但因種種原因,老宅基地的發證率依然很低。將歷年的農村違法用地檔案、農村土地調查檔案再與已審批登記的宅基地檔案進行合并統計后,雖然老宅基地的登記發證率未提升,但每個村組共有多少宅基地,分別屬于哪些村民、哪些村民是租住房、哪些宅基地沒有進行登記發證等情況就很清楚了,再經過平時工作中隨時隨地的補充更新,在條件成熟時為老宅基地進行登記時就很方便了。

3.對國土資源檔案工作幾點想法

檔案管理就其基本性質和主要作用來說,是一項具有管理性、服務性、政治性特點的工作。檔案管理工作不僅僅是收集、分類、裝訂、保存,更大的作用是通過提供檔案信息為社會實踐服務,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利用需要。檔案管理工作,要遵循集中統一管理檔案、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便于利用的原則。

篇2

出“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的任務。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我廳把信息化手段作為推進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的突破口,構建起了“覆蓋廣、權屬清、操作易、管理嚴”的農村宅基地數字化管理體系,確保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

超前謀劃,打造數字化的農村宅基地管理體系

我省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用于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軟件開發、數據建庫和電子檔案庫建設。在全省統一電子政務平臺上建立了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數據中心,在農村宅基地登記發證各環節逐步實現了省、市縣二級網絡化管理,實現農村宅基地登記發證工作全數字化管理,有效提高了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已頒發83.4萬本集體土地使用證,占應發證總農戶數的96.7%,順利完成了省政府提出的工作任務,基本構建起了適合我省實際的農村宅基地數字化管理體系。

精心部署,以標準化、流程化的手段推進宅基地確權發證

我們采取了“六個統一”的全數字化管理手段,建立信息化標準、管理信息系統,以及貫通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全業務流程的質量控制體系,將業務規則打包到信息系統軟件中,形成了一整套標準化、流程化的運作體系。實現了全省18個市縣、55支調查測量隊伍、2000多名專業人員能夠按照統一的標準、同步開展工作,確保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一是建立統一的網絡體系。建立了全省統一的國土資源骨干網絡和市縣局域網,省廳和全省18個市縣的國土資源部門及直屬事業單位網絡系統全部實現互聯,全省共有6000多個網絡節點與省廳數據中心互聯。

二是建立統一的數據中心。我們按照“大集中”模式建立了全省統一的國土資源業務數據中心,集中存儲全省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所形成的檔案、圖件、法律文書等資料的海量數據。并在省政府機房建立容災備份系統,確保了數據和應用系統安全。

三是建立統一的標準體系。我們制定了《海南省農村宅基地地籍調查數據庫標準》,對農村宅基地地籍調查數據庫的權屬屬性表結構、空間要素分類代碼、空間要素分層、數據文件命名規則、圖形和屬性數據的結構、數據交換格式和元數據等內容做了明確、詳盡的規定。

四是建立統一的編碼體系。我們制定了全省農村宅基地統一編碼規則,為全省2萬多個測區建立了宗地空間數據介質點、權屬界線和宗地編碼。

五是建立統一的業務延伸體系。我們在全省各市縣所有作業隊伍統一部署了《地籍調查數據管理軟件》和《測量數據采集和成圖軟件》,用于將地籍調查形成的圖件、掃描件、表單進行數字化處理,使信息化管理手段延伸到測量作業前端。同時,將數據質量控制、建庫和報送標準集成到成圖軟件中,將外業調查和測量數據直接按照標準格式進行打包、輸出、入庫,確保了數據質量。

六是建立統一的質量控制體系。我們基于全省國土環境資源電子政務平臺,部署了覆蓋全省各市縣的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管理系統,按照標準化的審批流程進行登記發證管理。地籍測量、權屬調查、數據上報、質量控制、檔案管理和發證審批全部實現數字化管理和集中管理,保證了全省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在統一的質量控制體系下推進。

強化服務,確保農村宅基地確權發證工作效果

篇3

為深入推進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扎實開展調研實踐,全面推進全區水電移民工作。按區委的安排部署,近日,區移民局組織黨員干部對我區當前水電移民搬遷安置、基礎設施建設、移民資金及檔案管理、移民工程項目實施管理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實情況進行調研。調研組先后深入箐門口水庫、**水電站、糯扎渡水電站等移民點和南屏鎮、龍潭鄉、云仙鄉、**港鎮進行調研,就蹲點調研,并就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影響和制約我區移民工作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及對策建議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移民安置總體任務和年度計劃完成情況

我區當前水利水電移民安置工作涉及**、糯扎渡兩個大中型水電站和區內大中河、箐門口以及區外爐房、蒿枝壩(昭通遷入)等大中型水庫。

(一)**水電站。根據《**水電站建設征地及移民安置規劃實施報告實物指標及移民安置規劃》(審定本),我區**水電站建設征地規劃水平年移民搬遷安置人口1754人。現已完成了庫區、失穩區移民搬遷安置219人。20xx年度需完成大營盤383人、七星巖325人的搬遷安置任務。

(二)糯扎渡電水站。根據《糯扎渡水電站建設征地及移民安置規劃實施報告實物指標及移民安置規劃》(審定本),我區糯扎渡水電站建設征地規劃水平年移民搬遷安置人口6280人。現已完成了施工區、提前征用區、圍堰截流區等移民搬遷安置1220人。20xx年度需完成多渠道安置庫區移民方案編制工作。

(三)其它水庫。從20xx年始逐年落實大中河、箐門口以及爐房、蒿枝壩等大中型水庫移民2315人后期扶持政策20年,包括移民后期扶持資金兌付及庫區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大中河等水庫20xx年第三季度至20xx年第二季度后期扶持資金的兌付工作。

二、移民安置點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根據**、糯扎渡水電站移民安置實施規劃報告,**水電站共規劃建設大營盤、七星巖、蚌塘、南奪、冬谷田三期5個安置點;糯扎渡水電站共規劃建設冬谷田、南島河、整碗、龍潭、大沙壩、三棵樁6個安置點。

(一)**水電站移民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1.大營盤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實施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文化室、廁所、廣播電視、人畜飲水、對外交通等項目,計劃投資1287.818萬元。現已完成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工程項目建設,共投資967萬元。

2.七星巖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實施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文化室、廁所、廣播電視、人畜飲水、水利設施、對外交通等項目,計劃投資898.733萬元。現已完成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老普地箐水庫工程建設,投資357萬元。

3.冬谷田三期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實施土地流轉(宅基地)、場平、文化室、廁所、廣播電視、人畜飲水、對外交通等項目,計劃投資175.97萬元。現已完成土地流轉(宅基地)、場平、文化室、人畜飲水、對外交通工程項目建設,共投資175.97萬元。

4.蚌塘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規劃生產安置107人(蚌塘村民小組30人、中隊77人),實施人畜飲水、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項目,計劃投資194.93萬元。現已完成人畜飲水工程項目建設,共投資14萬元。生產用水工程因大中河干渠建設未啟動未實施。

5.南奪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原規劃對六隊的33人進行生產恢復,現針對移民意愿,已取消了該安置點。

(二)糯扎渡水電站移民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1.冬谷田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文化室、廁所、廣播電視、人畜飲水、對外交通等項目,計劃投資711.946萬元。現已完成土地流轉(宅基地)、場平、文化室、廁所、廣播電視、人畜飲水、對外交通等項目建設,共投資711.946萬元。

2.南島河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河道改造、文化室、廁所、廣播電視、人畜飲水、對外交通等項目,計劃投資1139.07萬元。現已完成土地流轉(宅基地)、場平、河道改造、廁所、村內供電供水等項目建設,共投資753萬元。

3.整碗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文化室、衛生室、廁所、供電、廣播電視、人畜飲水、農田水利、對外交通等項目,計劃投資868.7萬元。現已完成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整、文化室、廁所、人畜飲水、對外交通、供電工程等項目建設,共投資606.97萬元。

4.龍潭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文化室、衛生室、廁所、供電、廣播電視、人畜飲水、農田水利、對外交通等項目。現已實施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廁所、人畜飲水、農田水利等工程項目建設,共投資6084.93萬元。

5.大沙壩移民安置點規劃實施項目:土地流轉(含宅基地)、場平、文化室、衛生室、廁所、供電、廣播電視、人畜飲水、農田水利、對外交通等項目,計劃投資197.35萬元。現已完成土地流轉(宅基地)、場平、廁所、供電、人畜飲水等項目建設,共投資152.23萬元。

三、移民安置點生產資料配置情況

(一)**水電站移民安置點生產資料配置情況。移民生產資料原規劃共需配置水田402畝、產業地2127畝、旱地812.5畝、林地1625畝,具體實施情況如下:

1.大營盤移民安置點:人均配置水田0.4畝、產業地5畝,規劃安置383人共需流轉水田153.2畝、產業地1915畝。根據移民恢復生產需要和**港鎮橄欖壩村實際情況,采取移民自行流轉和政府統一流轉相結合的辦法恢復群眾生產,現已流轉產業地(橡膠)400畝,支付土地流轉費用800萬元。水田因移民不同意用土地補償費進行改造,無法進行配置。

2.七星巖移民安置點:人均配置水田0.6畝、旱地2.5畝、林地5畝,規劃安置325人共需流轉水田195畝、旱地812.5畝、林地1625畝,現已流轉園地350畝(用于改造為水田),投資170萬元,計劃開墾為水田195 畝。

3.冬谷田三期移民安置點:規劃安置移民屬生活安置,不配置生產資料。

4. 蚌塘移民安置點:人均配置水田0.65畝、產業地1.98畝,規劃安置107人共需流轉水田53.5畝、產業地212畝,采取群眾自行流轉的方式恢復生產。

5.南奪移民安置點。人均配置水田1.17畝,已采取群眾自行流轉的方式恢復生產。

(二)糯扎渡水電站移民安置點生產資料配置情況。移民生產資料原規劃共需配置水田2542畝、旱地5509畝、菜地290畝、林地13375畝,具體實施情況如下:

1.冬谷田移民安置點:冬谷田一、二期移民安置點規劃安置糯扎渡水電站施工區南帕河村民小組移民248人,屬生活安置,不配置生產資料,移民仍回老寨子耕種田地。

2.南島河移民安置點:人均配置水田0.7畝、旱地1.5畝、林地 4畝、菜地0.1畝,規劃安置556人,共需流轉水田389畝、旱地834畝、林地2224 畝、菜地55.6畝。已流轉水田442.93畝、菜地27.9畝。

3.整碗移民安置點:人均配置水田0.7畝、旱地1.5畝、林地5畝、菜地0.05畝,規劃安置568人,共需流轉水田397.6畝、旱地852畝、林地2840畝、菜地28.4畝,已流轉水田475.72畝、旱地1080.97畝、置換林地 5000 畝。

4.龍潭移民安置點:人均配置水田0.8畝、旱地1.7畝、林地4畝、菜地0.1畝,規劃安置2065人,共需流轉水田1652畝、旱地3510畝、林地8260畝、菜地206.5畝。已流轉水田746.518畝、旱地2327.89畝、其它土地502畝,支付土地流轉費用3329.497萬元。

5.大沙壩移民安置點:人均配置水田 0.5 畝、旱地1.5 畝,規劃安置209人,共需流轉水田104.5畝、旱地313.5 畝、林地51.6畝。已流轉水田105畝、其它土地180畝,支付土地流轉費用181萬元。

四、移民資金管理及使用情況

移民專項資金共分為農村移民補償費、基本預備費和其它費用等。其中農村移民補償費為主要資金,包括移民搬遷補償補助和移民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兩大部分。我區移民資金使用管理嚴格執行《云南省大中型水利水電移民資金管理辦法》,落實制度,強化監督,專款專用,保證了移民資金的規范管理和高效使用。

(一)移民補償補助費支付程序。實物指標認證兩榜公示無異議,移民局匯總材料逐級上報確認、核準后,個人和集體財產補償補助費由區移民開發局撥付到相關鄉(鎮),由鄉(鎮)支付給移民個人(專戶儲存);土地補償費統一用于安置區土地流轉,土地流轉后剩余土地補償費由區移民局兌付給村民小組用于生產發展。移民搬遷安置工作結束后,全部補償、補助費由區移民開發局核實結算。

(二)移民工程款項支付程序。移民工程款項嚴格按照項目預算、財務決算和審計后支付的程序進行。所有項目須驗收合格并經移民綜合監理部審核和審計部門審計通過后進行結算,每個項目款項必須按工程建設管理規定經監理部門、管理技術人員、區移民開發局分管領導等審核簽字后,由局長審批支付。

(三)移民專項資金收支情況。截至20xx年2月,我區移民專項資金共撥入44202萬元,共支付37782萬元。

1.**水電站移民專項資金共撥入21061萬元、支出17007萬元。其中,農村移民補償費(移民搬遷和基礎設施建設費)撥入12774萬元、支出10779萬元;國有土地補償費撥入1011萬元、支出674萬元(20xx年12月撥入區財政);**港防護工程建設費撥入6514萬元、支出4814萬元;專業項目費撥入454萬元、支出348萬元;基本預備費撥入141萬元,支出140萬元;其它費用(實施管理費)撥入167萬元、支出252萬元。

2.糯扎渡水電站移民專項資金共撥入23141萬元,共支出20775萬元。其中,農村移民補償費(移民搬遷和基礎設施建設費)撥入22332萬元、支出19698萬元;基本預備費撥入336萬元,支出210萬元。其它費用(實施管理費)撥入473萬元、支出867萬元。

五、移民工程項目實施管理情況

(一)工程項目規劃設計。根據移民安置實施規劃和結合移民安置區實際情況,由區移民開發局委托設計單位,對所擬實施項目進行設計,并將初步設計成果提交專家會議評審。

(二)工程項目上報核準。根據項目規劃設計成果及專家評審結果,嚴格按照《云南省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安置實施項目核準辦法》和《云南省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移民管理費使用審批辦法》規定,認真做好項目的上報核準工作。

(三)工程項目組織實施。項目核準后,嚴格按照招投標法組織項目招投標。工程項目建設委托具有相應監理資質的監理公司負責監理,并請質檢部門進行質量監督,完工后按要求進行初驗和終驗。根據項目歸口管理規定,專業項目一律委托相關部門具體組織實施,如水、電、路、學校、衛生等。如在建的龍潭泡貓河水庫工程委托區水務局建設,整碗小學擴容工程委托區教育局建設等。

(四)工程項目移交使用。工程項目建設竣工并通過驗收后,由區移民開發局現場移交相關部門、移民村組管理使用,并履行移交手續。

六、檔案管理情況

**區水電移民檔案管理工作始終嚴格按照《云南省水電工程移民檔案管理辦法》(云移局[20xx]7號)和《云南省水電移民檔案工作三個業務規范》(云移局[20xx]90號)的各項規定和要求,結合水電移民工作實際分文書檔案、會計檔案、移民搬遷安置戶專業檔案、移民工程建設項目專項檔案和移民影像電子文本檔案五大類進行收集整理、立卷歸檔。至目前共建立文書檔案19卷、會計檔案52卷、移民搬遷安置戶專業檔案289件,刻錄影像光盤100盤,影像電子檔案30000余張。移民工程建設項目專項檔案正收集整理歸檔中。由于諸多原因,移民工作實施初期部分檔案資料缺失較大,目前正在搜集、完善和彌補。

七、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實情況

(一)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記情況。根據《國務院關于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見》(國發〔20xx〕17號)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云南省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實施方案及相關暫行辦法的通知》(云政辦發[20xx]8號)精神,認真核定登記了我區20xx年6月30日前竣工的大中型水庫移民人口共2135人,其中區內大中河水庫409人、箐門口水庫1440人,區外昭通爐房水庫254人、其它水庫32人;核定登記了我區**水電站移民后期扶持人口1102人。

(二)移民后期扶持資金兌付情況。20xx年第三季度至20xx年第二季度,市財政局、市移民開發局共下撥我區移民后期扶持資金256.2萬元,其中**鎮1443人173.16萬元,已兌付3人3600元,因箐門口水庫移民身份界定工作未結束,1440人172.8萬元的后期扶持資金暫未兌付;南屏鎮2人兌付2400元;倚象鎮27人兌付3.24萬元;六順鄉663人兌付79.56萬元。

(三)移民后期扶持項目實施情況。根據云南省移民安置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轉發做好大中型水庫庫區和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大綱的通知》(云移領辦[20xx]31號文)要求,結合實際編報了《大中河水庫庫區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及經濟發展規劃》、《箐門口水庫庫區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及經濟發展規劃》和《**水電站庫區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及經濟發展規劃》。大中河水庫項目規劃總投資348.6萬元,箐門口水庫項目規劃總投資300萬元,**水電站項目規劃總投資358萬元,分別包含基礎設施、農田水利設施、基本口糧田改造、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等。所規劃項目待上級核準后實施。

八、影響移民安置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移民庫區剩余資源處理政策未予明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實相對滯后,已搬遷安置移民意見較大,返遷現象突出,移民安置點生產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二)新老移民政策更替和受“同地不同庫”、“同庫不同策”情況的影響以及現行移民政策難于全部解決移民人口指標、移民身份界定、補償補助標準等實際問題,移民上訪頻繁,維穩形勢嚴峻。

(三)移民安置點生產資料配置較遷出地大為減少,移民自身技能難于適應安置地生產發展要求,移民產業培植較為困難,移民生產生活恢復發展緩慢。另外,安置點土地流轉過程中,經過收儲和分配環節后,土地損失突出,造成今后無法結算。

(四)整體聯動、上下互動的移民工作機制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和更好的落實,歸口解決好移民搬遷安置工作中,諸如組織建設、戶口遷移、入學就醫、扶貧幫困、生產發展等實際問題,更好的服務于移民群眾。

(五)涉及移民安置工作相關鄉(鎮)黨委、政府需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分發揮鄉(鎮)黨委、政府對移民工作的主導作用,依據職責區分切實抓好相關工作落實。

(六)移民工作的協調力度需進一步加大,要積極與業主、設計、監理等部門溝通協調、互通情況、共商對策,及時解決好移民搬遷安置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熱點問題,促進移民搬遷安置工作的順利進行和健康發展。

(七)糯扎渡、**水電站20xx年以前須直接完成7756人的搬遷安置和落實20年后期扶持政策,繁重的工作任務與移民工作機構缺編少員的現狀極不相符,維持工作正常運行十分困難。建議增加人員編制,充實工作人員。

九、下步工作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對移民工作的領導,全力推進移民安置工作。

篇4

農村宅基地管理的問題與對策

農村宅基地管理是國土資源管理最基層、最前沿的工作,直接涉及到農民的切身利益,事關農村的社會穩定與和諧。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加上新農村建設、土地綜合整治、集體土地流轉等新方針政策的出臺與實施,農村宅基地管理成為了國土資源管理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之一。

一、現狀與問題

經過二十余年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農村宅基地管理基本走上了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對于保障農民居住權利、加強耕地保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農村宅基地本身性質以及面臨的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農村宅基地管理也不斷顯現一些問題,有的問題還表現得比較突出。加快對宅基地管理的改革創新成為當前社會各界關注與熱議的重點,當前有些地區探索實施的一些改革模式也招致評論與爭議。歸納起來,當前宅基地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建房布局散、亂,用地貪大求全。目前,農村建房缺乏統一規劃,盡管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有些地方制訂了村莊建設規劃,但規劃的控管作用并不明顯,加上農村村民居住歷史就較為分散,受各種因素影響,農民建房選址比較困難,現實當中往往出現公路修到哪、自己的責任田在哪,房屋就蓋到哪里的隨意現象,造成“滿眼新屋卻不見新村”。由于農民大多屬單門獨院選址建房,加上在宅基地供應上現行的是集體所有、農民無償獲得和無償使用的制度,造成農村宅基地供應上的“大鍋飯”,讓農民有多占地、占好地的沖動,在占用土地上貪大求全,除修建房屋外,還要修建畜舍、廁所等附屬設施,加上房屋四周堆占破壞影響的土地,占地面積往往會突破各地規定的標準。另外,農民圖進出方便,各家各戶還要獨修建道路,這樣占用的土地面積就更大了。

2、違法占地現象多,查處屢陷困局。由于受各種觀念影響和條件限制以及現實需求與土地法規政策約束之間的矛盾,農民想建、能建的地方難批,能批的地方又建不了或不想建,只能鋌而走險;有的相互攀比,一戶多基,少批多占;有的私自轉讓宅基地和買賣房屋;還有的就是能批、能建的地方,農民不等批準“先斬后奏”。這些都導致農村違法建房案件易發多發。在農民建房違法案件查處當中,法律規定只能補辦手續或,而農民違法所建的房屋按照規定能補辦手續的僅為少數,大部分要。但真正要拆除農民用大半輩子乃至一輩子心血蓋起來的房屋,現實情況中是很難行得通的。正因為違法建房難以拆除到位,違法者形成有恃無恐的心理,造成違法建房惡性循環。

3、流轉遭遇瓶勁,改革勢在必行。隨著近年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村人口逐步向城鎮集中,一些在農村擁有宅基地的人,希望能將因各種原因長期空置的房屋給予變現處置。另外在某些情況下,如城市郊區、城鄉結合部以及經濟較發達的農村,城鎮人口和貧困地區的農民希望跨地區、跨城鄉購買宅基地,這些年出現的“小產權”房就是鮮例。按照現行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這些都是明令禁止的,但由于利益等方面的驅使,這些年農村宅基地私自轉讓和房屋買賣時有發生,自發形成農村宅基地非法流轉的隱形市場。加快集體土地管理改革創新,促進集體建設用地有序流轉已迫在眉睫。

二、原因剖析

困擾當前農村宅基地管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律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機制體制方面的原因。

1、現行法規政策欠完善,操作性不強。至今,我國還沒有一部專門調整農村房屋和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規,農村宅基地的管理只限于土地法律法規的個別條文和相關政策性文件,數量少,效力層次低。與立法較為完備的城市房地產管理相比,農村宅基地管理方面的立法明顯滯后,并且操作性不強。如對農民非法占用土地修建房屋必須予以拆除的規定,在字面上看是極為嚴肅的,但從多年的執法實踐來看,在以人為本的執法環境中,此規定執行難度很大,可操作性不強且難以執行到位,導致村民違法占地建房得不到有效制止。

2、規劃管理滯后,農村陋習影響深遠。長期以來,在規劃管理上普遍存在重城鎮輕農村的思想,對農村規劃投入很少,大多數鄉鎮村莊沒有規劃,導致農村住宅建設無章可循,雜亂無序。總體上來看,農村宅基地只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上確定一個數字規劃,與實際差距較大,沒有落實到具體村莊和地塊的點面上,村莊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普遍缺乏。近些年來,少數經濟條件好的鄉鎮雖然搞了規劃,但大都不夠成熟,有的規劃不是十分科學合理,只注重新房整齊劃一,而忽視了對舊宅基地的改造利用,造成農民建房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另外,農民建房受農村一些陋習的影響十分深遠,如農民在修建房屋時,就坐向、看風水、講龍脈相當盛行,選宅基地不是先請基層國土資源所人員察看,而是先請“風水”先生,“風水”好了就行,哪怕法律禁止也要強行修建,特別是“風水”好的地段甚至出現搶建現象。

3、執法過于疲軟,監管存在缺位越位。雖然近些年來,國家對土地管理的重視程度一度上升,監管政策也相繼出臺,但在土地執法上,還一直處于“軟肋”狀態,主要表現在土地強制執行力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只能向違法主體下發《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作為一種約束性行政行為,法律法規未賦予土地執法監察人員一些必要的強制執行方面的權力。土地問責過松過軟。對農民違法建房大都采取罰款方式變通了結其違法行為,真正拆除違法建筑物、追究法律責任的寥寥可數。在監管問責上,失之過寬,究之過軟,起不到應有的警示作用,在基層干部職工心中,對農民建房管理“因公違法”、“法不責眾”的心理普遍存在。有些地方土地問責的地方保護主義還比較突出。在日常監管方面,存在缺位越位的現象,如有些國土資源部門處于唯錢管地的狀態,出于部門利益追求和生存考慮,忽視、放松甚至“放縱”農民建房用地管理;有些鄉鎮政府在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后,對農村土地管理重視不夠,履責不到位;有些村干部以土地所有者和管理者的雙重身份,越權、越位審批;另外,涉土管理的相關部門在政策銜接和工作步調上也不是很協調有序。

三、工作建議

加強新形勢下的農村宅基地管理,必須對當前宅基地本身的性質、功能以及環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把握好改革的方向。要從完善法律法規、機制體制入手,勇于創新,大膽探索新形勢下的宅基地管理方式。

1、健全宅基地管理法律法規。要借《土地管理法》修改之機,加快農村宅基地立法工作,國家可出臺《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同時要配套建立完善的違法處理、管理收費、失職問責等方面的政策文件,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的措施,使農村宅基地 的使用和管理全面納入法制化軌道。另外,對現有關于宅基地管理方面的法規政策要進行修改完善,特別要注重其可操作性,增強法規政策的執行力。

2、加強宅基地規劃管理。嚴格按照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合理布局、改善居住條件、保護耕地的原則,因地制宜,科學制定適合農村宅基地發展的村莊建設規劃,合理地規劃村莊、農村居民點的數量、布局、范圍和用地規模,同時要結合新農村建設,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創造農民集中成片建房、節約集約用地的平臺。要本著節約集約用地的原則,加強農村宅基地用地計劃控制,嚴格控制新增宅基地用地計劃,嚴格控制新增宅基地用地標準,把農村宅基地[文秘站:]新增用地計劃指標和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新增的耕地面積掛鉤,對宅基地實行總量控制。

3、規范宅基地審批管理。要加強鄉、村、組三級的審核作用,基層國土資源所要全程參與農村宅基地從申請到確權登記的整個過程,真正做到“三到場”。要嚴格控制農村宅基地申請條件,認真貫徹“一戶一宅”的法律規定,堅決貫徹各地農村宅基地面積規定標準。規范農村宅基地申請報批程序,對農村村民需要申請宅基地和經依法批準的宅基地,要在其所在地的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小組張榜公示。要加強農村宅基地的初始、變更登記工作,對農村宅基地登記實行動態管理,加強農村宅基地檔案建設,推行電子檔案管理信息化,充分發揮地籍檔案在農村宅基地監督管理上的作用。

篇5

一、加大宣傳力度,將耕地保護落到實處

在轄區廣泛深入開展了土地法制宣傳教育,廣大農村廣泛刷寫耕地保護標語,讓廣大農民群眾對耕地保護政策有充分了解,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五不準”規定做到了家喻戶曉,使轄區內的基本農田保護區標志牌達到完好無損;認真抓好土地日主題宣傳活動,在轄區內形成了耕地保護的強大聲勢,營造了濃厚的耕地保護氣氛,有效促進了全民保護耕地意識的增強;積極參加了區局組織的各項宣傳活動,配合鎮政府積極探索舊村改造的新路子,其中*鎮溫家村、*鎮朱東村總體規劃已完成,正在實施過程中*生活區正在擴建中,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居住水平,使小城鎮初具規模。

二、礦產資源管理與地證管理工作

一是加強本轄區內礦產資源的管理工作,積極配合區局抓好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整頓工作,轄區粘土磚廠關停15家、沙場4家;對轄區內無手續勘探進行全面查處。對轄區鐵礦實行按期匯報、匯總,杜絕超層越界及各項安全事故的發生。二是加強本轄區內存量土地管理工作,對本轄區的存量土地進行全面調查,積極配合區局在管好存量土地的同時,探索存量土地管理的新路子。對轄區內20*年、20*年的違法占地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工業項目及低效閑置用地進行了調查、測量,實事求是的填報了有關統計報表。為各級政府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三、規劃用地工作

現場勘察了*鎮陳營村、朱西村、薛家村土地復墾材料、照片、圖紙等,三個村需要復墾的土地面積11畝,并按要求上報了有關材料;根據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要求,配合用地科做好建設用地的初審工作,協助污水處理廠、齊峰集團等六個單位完成了手續辦理工作,確保項目用地資料真實、齊全、上報及時。

四、地籍管理工作

對20*年10月至20*年10月以來轄區內的土地變更情況進行詳細調查,并及時上報了調查表;協助區局地籍科、審批大廳等對大夫村磚廠、王營村磚廠進行現場勘察。配合測量公司在*鎮開展了小城鎮地籍調查試點工作。配合區局地籍科處理了朱東村和朱西村邊界糾紛及其他日常工作。

五、監察工作

今年來,我們進一步加大了土地執法監督力度,有效打擊了各類土地違法行為;建立和落實了土地執法動態巡查制度,礦業監察巡查責任制,建立礦業巡查檔案,做到對違法案件及時查處、限期結案、有效打擊;認真開展土地執法巡查,及時查處土地違法行為;加大土地巡查力度,建立巡查制度,作好巡查記錄,每周做到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安排三天巡查。針對違法占地心理問題,星期六、星期天、節假日安排專門值班人員,對重點部位重點村進行專項巡查,做到三及時,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及時處理,有效的控制了違法占地的發生,違法占地查處率100%。加大排查處理力度,做到有案件熱情接待,及時處理,按時結案,對區以上轉辦案件認真調查及時落實,今年共接案件15起,結案率達98%以上,確保轄區內案件壓到最低。

六、宅基地管理工作

一是嚴格按法定程序好審批事項予以審批,及時下發了宅基地審批管理辦法,對申請宅基地必須現場勘察、放線,上報資料嚴格把關。20*年無宅基地上訪案件,及時處理一遺留問題,將方案及時上報,搞好宅基地確權發證前準備工作。

七、財務管理工作

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專項資金做到專項使用,杜絕違規違紀現象,未發生越權收費、超標準收、超范圍收費現象。

八、測繪管理工作

積極配合區局測繪工作人員進行外業審核,對轄區內的測量標志定期巡視檢查,確保點位完好。

九、檔案管理工作

建立了檔案管理制度和檔案查閱制度,落實了檔案管理人員,建立了檔案目錄,做好了檔案的立卷歸檔工作,并將各級文件搞好了歸檔。

十、黨務及紀檢工作

加強業務學習,有所長帶領全所人員每周二上午集中學習兩個小時。主要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及上級有關指示精神,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學習,認真履行黨員義務,遵守黨的紀律,模范的貫徹落實黨的紀律條例。廉潔從政、勤政為民,從源頭上杜絕了“吃、拿、卡、要、報”等違法違紀現象發生。

十一、其他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2020| 午夜一级毛片免费视频| 92午夜少妇极品福利无码电影|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9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娇小xxxxx性开放| 丰满人妻被黑人中出849| 日韩黄色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激情小说亚洲色图|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2022最新国产在线|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2023| yellow字幕网在线播放不了| 成年人免费黄色|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日韩精品欧美高清区|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网站| 国产自在线观看| 99视频精品国在线视频艾草| 少妇厨房愉情理9仑片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么公的又大又深又硬想要| 福利视频免费看|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美女视频|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爆乳少妇在办公室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片| 综合图区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国产ts人妖视频| 蝌蚪蚪窝视频在线视频手机 |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