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義范文

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義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12 17:41:09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義,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義

篇1

1.1一般資料

從本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間所收治的患者當中選取4028例為研究對象,其中,2012年6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患者有2013例,男1010例,女1003例,年齡22~72歲,平均年齡(42.58±8.23)歲;2013年6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患者有2015例,男1009例,女1006例,年齡21~71歲,平均年齡(43.57±9.13)歲。通過對比,兩個階段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2012年6月~2013年6月階段收治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具體包括基礎護理、藥物護理、心理護理等常規護理措施。對2013年6月~2014年6月階段收治的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護理管理模式,具體包括建立健康教育體系,制定健康教育路徑,培養健康教育實施者,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1.3統計學分析

利用統計學分析軟件SPSS16.0對相關數據展開統計學分析,對計數數據進行χ2檢驗。當結果滿足P<0.05時,二者對比具有顯著差異,且具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階段患者護理后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率比較

實施常規護理模式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率為74.5%(1500/2013),實施健康教育護理管理模式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率為91.9%(1852/2015)。后一階段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率要明顯優于前一階段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階段患者對護理管理的滿意度比較

實施常規護理模式的患者對護理管理的滿意度為73.9%(1487/2013),實施健康教育護理管理模式的患者對護理管理的滿意度為90.4%(1822/2015)。后一階段患者對護理管理的滿意度要明顯高于前一階段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健康教育對護理管理的影響

醫院護理管理主要是通過利用護士的潛在能力和其他設備、環境以及社會活動,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的管理方式。健康教育是護理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以患者及其家屬為教育對象,以醫院為教育基地,以護士為教育實施者,以恢復患者的健康為目的,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實施的健康教育護理途徑。隨著患者健康觀念的轉變,健康教育在患者的護理管理中越來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護理人員通過向患者傳授疾病的有關醫學、護理學知識和技能,調動患者積極參與到護理活動當中,提高自我護理保健能力,從而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在護理管理中實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3.2健康教育對策

在醫院護理管理中實施健康教育,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體系:要全面的收集、整理、分析患者的病歷資料,具體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病史、過敏反應等內容。根據患者的病歷資料以及所患疾病所屬科室的具體護理標準來建立科學合理的健康教育體系。其次,培養健康教育實施者:要定期對護士舉辦培訓班,挑選優秀的護理人員出去進修,從而提高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護理管理綜合素質。第三,嚴格按照健康教育規章制度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內容包括生活、飲食、藥物、心理指導、機體功能鍛煉等;健康教育地點主要有病房、醫院大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健康教育方式主要有發放宣傳冊、定期舉辦專題講座、個性化護理干預指導等。

4結語

篇2

[關鍵詞]老年患者;中醫健康管理;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終身性疾病。此病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1]。老年人是高血壓的高發人群。調查資料顯示,在我國,至少有一半的老年人為高血壓患者。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的依從性不高,其血壓的控制情況較差。研究發現,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還應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以確保其進行治療的效果。中醫健康管理法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現已被廣泛地應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中。為了進一步探討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中醫健康管理的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F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常規健康管理組和中醫健康管理組。在常規健康管理組中,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他們的年齡為60~75歲,平均為(67.5±13.3)歲;其病程為5~8年,平均為(6.5±1.5)年。在中醫健康管理組中,有男性25例,女性25例。他們的年齡為58~75歲,平均為(66.5±12.3)歲;其病程為5~7年,平均為(6.0±1.0)年。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健康管理方法

1.2.1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對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進行常規的健康管理。具體的管理方法是:臨床醫生指導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高營養的食物,并指導其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進行自我血壓水平監測。1.2.2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對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進行中醫健康管理。具體的管理方法是:1)臨床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指導其調整飲食習慣,告知其日常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高營養的食物為主,做到葷素搭配、冷熱及軟硬度適宜。臨床醫生為患者開具藥膳處方,并告知其藥膳的熬煮和食用方法。告知患者少喝濃茶,為其講解哪些種類的茶適合高血壓患者飲用,并為其講解此類茶飲的沖泡方法。臨床醫生根據患者高血壓的中醫辨證分型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飲食指導。告知氣血虧虛型的高血壓患者應多食用具有補血、清熱、解毒功效的食物,如大棗、銀耳、芝麻、桑葚等。并告知其應多食用當歸燉豬蹄、歸芪蒸雞等藥膳,多喝龍眼紅棗茶、黨參紅棗茶等茶飲。告知肝腎陰虛型的高血壓患者應多食用具有滋補肝腎功效的食物,如枸杞、豬肉、青筍、菠菜等。并告知其多喝菊槐茶、三鮮茶等茶飲。告知肝陽上亢型的高血壓患者應多食用具有清熱平肝、疏風明目功效的食物,如芹菜、黃鱔、西瓜皮等。告知其多食用粥,多喝鮮芹菜汁。2)臨床醫生對患者進行生活指導。告知患者保持房間環境的整潔、舒適,定期對房間進行通風,保證有充足的睡眠,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3)臨床醫生對患者進行運動管理。告知患者每天要進行適量的體育運動,如打太極拳、慢跑等,并告知其進行上述運動可以有效地促進肢體的血液流通,且運動強度以身體可以耐受為宜,根據身體狀況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4)臨床醫生使用耳穴按壓法和中醫足浴療法對患者進行治療。進行耳穴按壓治療的方法是:將王不留行籽壓貼貼在患者耳部的交感穴、神門穴等穴位上,并用膠帶將壓貼固定妥善。臨床醫生用拇指和食指對患者的上述穴位進行按壓。當患者的耳廓輕微發熱、發痛時,可停止對其耳穴進行按壓。進行中醫足浴治療的方法是:將夏枯草、懷牛膝、肉桂等中藥放到清水中煎煮后,去渣取汁,將藥液晾至溫熱后倒入洗腳盆,以藥液沒過患者的踝部為宜。然后,指導患者按壓涌泉穴、腎俞穴、太溪穴、三陰交穴、風池穴、內關穴等穴位。

1.3健康管理效果的評定標準

[2]1)將進行健康管理的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標準。顯效是指患者的血壓控制較好。有效是指患者的血壓控制一般。無效是指患者的血壓控制較差??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為兩組患者均發放健康管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其對進行健康管理的滿意度。該問卷分為滿意、不滿意兩個標準。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病程用均數±標準差(sx±)表示,采用t檢驗。其進行健康管理的總有效率、對高血壓健康管理知識的知曉率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健康管理效果的比較

健康管理結束后,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進行健康管理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兩組患者對進行健康管理滿意度的比較

調查的結果顯示,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對進行健康管理的滿意率為96.0%(48/50),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對進行健康管理的滿意率為70.0%(35/50)。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對進行健康管理的滿意率高于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的比較

在進行健康管理期間,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為2.0%(1/50),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為10.0%(5/50)。中醫健康管理組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低于常規健康管理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高血壓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慢性病。此病患者多為老年人。研究發現,高血壓易引發腦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臨床上對高血壓患者通常進行藥物治療。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中醫健康管理可以確保對其進行降壓治療的效果。傳統的健康管理模式是對高血壓患者的日常飲食和運動進行干預,以控制其機體每日攝取的總熱量,進而控制其血壓[3]。由于此方法并沒有考慮到高血壓患者體質的不同,故效果并不理想。中醫健康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是指使用中醫方法對罹患某種慢性疾病的人群進行全面、科學管理的一個過程[4]。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中醫健康管理的效果較為理想。

參考文獻

[1]鄭妍,龐冬,高鑄燁,等.延續護理模式結合中醫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病人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6,(8):972-974.

[2]劉冬梅,薛荃,王輝,等.在高血壓管理中應用中醫適宜技術的效果評價分析[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2,6(4):273-274.

[3]鄧麗金,鄭麗維,鄭智慧,等.社區中醫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1,18(16):1-4.

篇3

采用Excel軟件建立數據庫,進行數據雙錄入,并完成邏輯檢錯。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描述,計數資料用率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基本情況共發放741份問卷,收回741份調查問卷,去掉回答空缺題數≥3個的73份無效問卷,共收集668份有效問卷,有效率90.1%。有效調查對象668例,男326例,女342例;年齡24~69歲,平均(43.4±11.2)歲。

2.2健康體檢居民對健康管理需求情況在調查者當中,589例(88.2%)有檢后健康管理需求,79例(11.8%)無檢后健康管理需求。不同性別、年齡和參檢方式的體檢居民的健康管理需求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參檢次數、職業狀況、經濟狀況、慢性病情況的體檢居民健康管理需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健康體檢居民對健康管理服務內容的需求情況在本次調查結果中,健康評估的檢后報告解讀需求最高,達83.2%,健康教育中健康知識短信需求達41.3%,高于健康知識講座的29.9%,在健康干預中健康促進計劃需求達56.7%,醫療隨訪45.1%,就醫綠色通道41.9%。不同年齡和職業狀況的體檢居民對健康知識講座的需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經濟狀況的體檢居民對健康促進計劃需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參檢方式體檢居民對健康知識短信的需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參檢方式體檢居民對就醫綠色通道的需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健康管理就是針對健康需求對健康資源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的過程,也就是對個體和群體健康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過程。在健康體檢居民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健康體檢居民有88%的人有健康管理需求,明顯高于自然社區人群的56.2%和事業單位的69%,說明健康體檢居民對健康管理的關注比一般居民要強,進行健康管理有更高的積極性,能夠更充分實現“調動個人、家庭和集體的積極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衛生資源達到改善健康的最大效果”的健康管理宗旨,同時也說明體檢中心在健康管理理念宣傳方面有較大貢獻,健康管理作為一個新興概念,已經逐漸被健康體檢居民接受及被需求。本次調查中發現健康管理需求與疾病狀態不相關,說明健康體檢居民的健康管理需求不是只針對已有慢性病的患者,沒有慢性病的健康體檢居民也有很好的健康管理意識。本次研究發現女性、老年和個體健康體檢居民有較強的健康管理需求,這與李君等、陳正英等的結果不同,可能與人群的地區、城鄉、民族差異有關。我們研究中女性健康體檢居民健康管理需求高的原因可能是女性虛弱指數高于男性,即使在相同健康條件下她們的健康自評也可能差于男性,所以對健康管理的需求就更強。

在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的需求方面,83.2%的健康體檢居民選擇了“檢后報告解讀”進行健康評估,高于北京市社區居民和上海社區居民61.2%,有更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健康教育的選擇中,41.3%的人選擇健康知識短信,29.9%選擇健康知識講座,與上海閘北區研究相似,且在年齡方面有差異,老年人傾向于健康知識講座,年輕人更傾向于健康知識短信。健康講座的需求率明顯低于健康知識短信的原因可能與健康講座的時間及地點的可及性有關,所以健康講座需求率中最高的是60歲以上人群,需求率達43.86%,因為老年人有充足的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到規定的地點聽講座。30歲以下人群需求率也較高,達39.77%,這可能與慢性病患病呈現年輕化趨勢有關,據報道18~30歲男性的血脂異?;疾÷室呀涍_到58.5%。健康知識短信的需求率高可能與其方便性,不受地域和時間限制,可以反復閱讀有關。健康干預中選擇健康促進計劃的最多,并且收入越高,對健康促進計劃的需求度越高,顯示健康體檢居民對自身健康關注度高,對健康管理的接受度高。45.1%的健康體檢人群選擇了醫療隨訪,對自身健康關注有持久性。40~60歲健康體檢居民中就醫綠色通道的需求最高,可能與該年齡段疾病高發相關,而30歲以下健康體檢居民中就醫綠色通道的需求其次,可能與該年齡段人群工作強度高,工作壓力大,求醫就診時間緊迫,需要減少就醫所花時間有關。

篇4

[關鍵詞] 高血壓;社區健康管理;效果評估

高血壓病的高發病率、致殘率、致死率對人們健康與生活質量的影響巨大,對衛生資源的使用構成巨大威脅,所以必須針對影響高血壓的危險行為因素進行干預[1]。本研究以浦鎮社區居民高血壓健康管理項目中的2380名高血壓患者為樣本,隨機抽樣通過為期1年的健康管理,評析其效果,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調查對象為居住于浦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稱中心)轄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門診、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療簽約服務的,年齡在35~75歲確診為高血壓的患者2380名,從中篩選出2320名藥物治療者進行健康管理跟蹤,管理跟蹤時間為2010年6月―2011年6月。管理跟蹤過程中失訪130名,實際完成健康管理者2190名(94%),對此2190名高血壓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健康管理跟蹤,評估管理效果。

1.2干預措施

1.2.1健康教育干預采用個體與群體相結合方式。全科醫生定期進行高血壓防病知識專題講座,高血壓患者在社區護士的指導下,每半年開展一次高血壓知識競賽;公衛醫生為干預對象每人發放高血壓防治宣傳手冊及自編健康宣傳資料,讓他們自學,并每周下社區半天免費測量血壓;團隊每半年進行一次家庭訪視,面對面溝通交流,開健康處方,并與每季度的電話回訪、咨詢輔導交替進行。通過深入社區,充分利用社區衛生服務站平臺,采用培訓、講座、版面宣傳、健康咨詢、社區義診等多種通俗易懂的活動形式,進行健康宣教指導,總干預時間為12個月。

1.2.2運動方式干預進行有規律的體育運動(快步行、慢跑),以有氧運動為主,強度保持在最大攝氧量(VO2max)

1.2.3生活方式干預發放標準用鹽勺,減少鹽的攝入(每日少于6g),幫助病人制定低鹽飲食食譜和控鹽方法,改變口味偏重習慣,增加水果、蔬菜攝入量(每人每日5種類、重量500g)、減少油脂攝入(每日食用油

1.2.4藥物干預遵從科學合理用藥、隨訪督導服藥、個體化規律用藥的治療原則??上扔靡活愃幬铮邕_到療效且不良反應少,可繼續使用;如療效不滿意,則改用另一類藥,或按合并用藥原則加另一類藥物;如出現不良反應不能耐受,則改用另一類藥物。

1.3統計學方法數據統計分析,干預前后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干預前后對全科醫生管理的滿意度變化

干預后高血壓患者對全科醫生對其疾病的了解程度、解答問題的態度、診療技術和管理項目的滿意度提高,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干預前后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變化

經健康管理后血壓控制不良患者的比例下降54.43%,血壓優良患者的比例上升57.41%,血壓尚可患者的比例也略有上升13.95%,血壓控制率上升30.71%,干預前后血壓控制率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40,P

表1219例高血壓患者干預前后對全科醫生管理的滿意度比較

表2高血壓患者干預前后血壓控制情況比較〔n(%)〕

3討論

目前,高血壓診斷標準值的知曉率已高達86.30%,高血壓病概念在社區健康教育中已成為普及知識。高血壓患者的健康行為發生明顯變化,血壓控制不良患者的比例下降54.43%,血壓控制率上升30.71%,在社區居民中實施行為干預可控制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減少并發癥,健康教育和促進是改變不良生活行為的有效途徑[2]。利用社區衛生服務站平臺,了解患者疾病并對可能存在的社會、家庭、個人心理壓力產生的負面精神因素影響,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減輕精神壓力,減少醫患之間的隔閡,增加彼此之間信任感,全科醫師與患者間形成了更為緊密的醫患關系,干預后高血壓患者對全科醫生管理的滿意度明顯提高[3]。全科團隊將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和慢性病防治與管理結合到一起,能改變目前社區醫院以醫療為主要內容的現狀,通過高血壓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可以與大醫院的醫療服務形成互補,有利于形成社區衛生服務的特色。

參考文獻:

[1]浙江省高血壓防治工作指南(試行).2008.

篇5

關鍵詞:班級管理;激勵機制;發展現狀;現實意義

一、目前高中班級管理中激勵機制的發展現狀

當前,由于應試教育的發展和要求,為使學生順利考入大學,我國的大部分高中為提高升學率,都采取相當嚴格的管理措施。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班級管理激勵機制欠缺,很大一部分高中為了學生成績的提高和自身入學率以及升學率的發展,忽視了高中生在高中生活中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一些縣級的高中班級管理中,忽視高中班級激勵機制管理的現象尤其明顯。為了高中生在高中生活中健康地學習生活和發展,高中班級管理中應該積極構建班級激勵機制。

二、構建高中班級管理的激勵機制措施

1.創設良好的班級氛圍和友愛的班級環境

首先,要創設良好的班級氛圍,特別是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體,更應該努力為學生營造平等、友愛、民主、相互尊重、互相幫助、和諧相處的班級環境。使高中生在心理上有著人人平等的潛意識,這樣的心理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同時,在這樣的班級環境和氛圍中學生之間更容易相互鼓勵和互相幫助。創設良好的班級氛圍和友愛互助的班級環境是構建高中管理激勵機制的前提和基礎。

2.建立明確的獎懲機制

在高中班級激勵機制的構建中,關鍵是要建立明確的獎懲機制。不僅對于學生學習上的進步要給予獎勵,而且對于學生在生活中所做的一些好人好事或者是志愿活動,班主任了解后,在班會中也要表揚。學生在學生和生活中難免會犯錯,對于犯錯的高中生,班主任要在批評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堅持育人理念。不能因為學生的錯誤,而對學生有所偏見。要鼓勵學生在錯誤中不斷成長,激勵學生勇于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挫折。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3.樹立以人為本的鼓勵發展理念

在構建高中班級管理激勵機制的同時,應該始終堅持樹立以人為本的鼓勵教育發展理念。高中班級管理的對象是高中生,新課程實施的背景下,班主任在組織教學管理的同時,在班級管理中更應該關注的是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班級管理激勵機制構建的最終目標是達到育人的目的,使高中生成為有獨立人格的自信人。

4.與家長建立溝通的橋梁

構建高中班級管理激勵機制,關注學生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與學生家長建立起溝通的橋梁。高中生除了在學校學習,生活的主體則是在家里。因此,班級管理激勵機制的構建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家長應該協助班主任的工作,及時了解學生在校學習情況。對于高中學生,家長不能因為其生理和心理正趨于成熟而忽視鼓勵子女。家長的鼓勵和激勵對于高中生來說,永遠是學習和生活前行的

動力。

5.發展師生互動交流機制

建立師生互動交流機制,有利于班主任和各科教師更好地了解高中生心理動態。高中生雖然處于心理和生理發展趨于成熟的時期,但也是心理變化最敏感多變的時期。因此,在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中通過對學生家庭背景、成長環境的清晰認識,進一步加強對高中生的性格了解和高中生生活的了解,有利于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而且有利于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更好地實施激勵機制。

三、高中班級管理中激勵機制構建的現實意義

構建高中班級管理的鼓勵機制,不僅有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對于凝聚班集體力量,團結學生,創建良好的班風班紀有著明顯的推動作用。其次,對于高中生心理生理的健康發展有著積極意義,有助于高中生在高中生活中健康快樂地成長。積極構建高中班級激勵機制,是堅持“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符合教育發展的目標和要求。同時,構建高中班級激勵機制,有利于激發鼓勵學生奮發向上,自強不息地學習和生活,為高中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道路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动漫av在线播放|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电影|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综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剧果冻传媒星空在线播放| 中国人xxxxx69免费视频|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 三级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黄色片网站| 乱人伦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鲁丝片在线观看|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 一级片免费观看|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无卡免费|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 欧美日韩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人体大胆做受大胆视频一|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园田美樱中文字幕在线看一区| 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资源|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h视频免费在线| 小雪与门卫老头全文阅读| 中文字幕无线码欧美成人| 日本护士xxxx黑人巨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杨钰莹欲乱小说|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欧美性色黄大片www喷水|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爱情岛永久入口线路首页| 伊甸园在线观看国产| 第一福利官方导航| 免费观看理论片毛片|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男 |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欧美性猛交xxxxx按摩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