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高壓電力技術范文

高壓電力技術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19 17:51:49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高壓電力技術,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高壓電力技術

篇1

關鍵詞:高壓;電力電纜;設計技術

中圖分類號:TM247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力事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對于我國社會生產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高壓電力電纜是電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為了更進一步的促進電力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高壓電力電纜的設計就顯得極為重要。在高壓電力電纜的設計中,由于其重要性,就必須加強高壓電力電纜設計技術,從而完善電力系統,促進電力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和進步。

一、高壓電力電纜護層的選擇

1、交流系統單芯電力電纜,當需要增強電纜抗外力時,應選用非磁性金屬鎧裝層,不得選用未經非磁性有效處理的鋼制鎧裝。

2、在潮濕、含化學腐蝕環境或易受水浸泡的電纜,其金屬層、加強層和鎧裝上應有聚乙烯外護層,水中電纜的粗鋼絲鎧裝應有擠塑外護層。

3、在人員密集的公共設施,以及有低毒阻燃性防火要求的場所,可選用聚氯乙烯或乙丙橡膠等不含鹵素的外護層。防火有低毒性要求時,不宜選用聚氯乙烯外護層。

4、除-15 ℃以下低溫環境或藥用化學液體浸泡場所,以及有低毒阻燃性要求的電纜擠塑外護層宜選用聚乙烯外,其他可選用聚氯乙烯外護層。

5、用在有水或化學液體浸泡場所的6~35 kV或35 kV以上交聯聚乙烯電纜,應具有符合使用要求的金屬塑料復合阻水層、金屬套等徑向防水構造。敷設于水下的中、高壓交聯聚乙烯電纜應具有縱向阻水構造。

6、電纜外護層選擇。電纜的外護層主要有PE護層和PVC護層兩種。PE護層的力學性能及電氣性能要比PVC護層好,它具有施工方便的特點,然而沒有阻燃性能,主要用于直埋以及穿管敷設。PVC護層具有阻燃性能,則適于明敷。為了電纜的維護與試驗方便,外護層外要具備一層外電極。外電極能夠隨外護套一起擠出【1】。

二、電力電纜接地方式

電力安全規程規定:電氣設備非帶電的金屬外殼都要接地,因此電纜的鋁包或金屬屏蔽層都要接地。高壓電纜線路安裝時,應該按照GB50217―2007《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程》的要求,單芯電纜線路的金屬護套只有一點接地時,金屬護套任一點的感應電壓不應超過50~100 V,并應對地絕緣【2】。如果大于此規定電壓時,應采取金屬護套分段絕緣或絕緣后連接成交叉互聯的接線。為了減小單芯電纜線路對鄰近輔助電纜及通信電纜的感應電壓,應盡量采用交叉互聯接線。在電纜長度不長的情況下,可采用單點接地的方式。為保護電纜護層絕緣,在不接地的一端應加裝護層保護器。

1、護套兩端接地

66 kV及以上電壓等級XLPE單芯電纜金屬護套上的感應電壓與電纜的長度和負荷電流成正比。當電纜線路短,傳輸功率小時,護套上的感應電壓也會非常小。護套的兩端接地通路后,護層中的環流就會比較小,就會造成不明顯的損耗,這樣對于電纜的載流量產生的影響比較小。當電纜線路短,利用小時數低,而且傳輸容量大時,電纜線路能夠采用護套兩端接地的方式。

2、護套一端接地

若電纜線路能夠達到500米或者以下的長度,電纜護套就能夠采用一端直接接地(通常在終端頭位置接地),另一端經保護器實現接地,如此一來,護套不會形成回路,對于護套上的環行電流就可以有效減少甚至消除,從而提高電纜的輸送量。為了確保人身安全,非直接接地一端護套中的感應電壓不能夠大于50 V,倘若電纜端頭處的金屬護套用玻璃纖維絕緣材料覆蓋,電壓就能夠提高到100 V。護套一端接地的電纜線路,需要安裝一條導體,該導體沿著電纜線路平行敷設,確保導體兩端接地,也將這種導體稱之為回流線。

3、護套中點接地

電纜線路采用一端接地感到太長時,可以采用護套中點接地的方式。這種方式是在電纜線路的中間將金屬護套接地,電纜兩端均對地絕緣,并分別裝設一組保護器。每一個電纜端頭的護套電壓可以允許50 V, 因此中點接地的電纜線路可以看做一端接地線路長度的兩倍。

4、護套交叉互聯

比較長的電纜線路(大于1 km及以上時)就能夠采用護套交叉互聯方式。這主要是把電纜線路分成若干段,再把每一段分成長度相等的小段,然后在每小段之間安裝絕緣接頭。三相之間采用同軸引線通過接線盒進線實現換位連接。絕緣接頭處要安裝一級保護器,每一大段的兩端護套分別互聯接地。

三、高壓電力電纜的敷設

首先要了解敷設現場,主要包括隧道、直埋、溝道和水下等,其次還要了解敷設總長度、各轉彎點位置、工井位置、上下坡度以及地下管線位置等因素。電纜線路總長度設置要首先檢查線路是否有預留位置。為了確保電纜運行的可靠性,要盡可能的減少電纜接頭。而高壓電纜,也就是35 kV及以上電壓等級電纜,就需要采用假接頭形式來完成交叉互聯,不僅不會破壞導體的連接性,還能夠很好的提高電纜輸電能力。電纜盤旋轉的最佳位置在轉彎處、接頭處和上下坡起始點,若是66 kV及110 kV電纜的敷設就要將牽引機考慮在內。再者還要對各轉彎處電纜的彎曲半徑的要求進行嚴格測量。電纜中間接頭處的防水處理必不可少,這對于防止XLPE電纜在局部高電場作用下發生樹枝化老化而最終導致絕緣擊穿非常重要。 XLPE電纜的接頭低于原電纜護套,尤其是中低壓電纜,由于沒有金屬護套,密封處如果進水,將會使得絕緣部分直接暴露在水中【3】。而高壓電纜的接頭即使具備了金屬護套,但是金屬護套的連接處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所以,要慎重進行接頭位置的選擇,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好防水工作,尤其是接頭位置的防水,盡量在電纜溝道與直埋處采取相關措施進行防水,從而確保高壓電力電纜敷設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四、高壓電力電纜及其附件的布置與安裝

1、電纜中間接頭

電纜中間接頭一般采用的是整體預制,它的接頭可以分為兩種:直通中間接頭和絕緣中間接頭,這兩種接頭的外殼都是玻璃鋼,可防水。一般在電纜接頭的地方都設置了專用的電纜接頭工井。接頭工井一般規格是20米或10米長,主要是方便電纜的蛇形敷設和伸縮安裝。一般電纜接頭首先是放在沙袋上固定,在完成施工作業之后再充沙填埋。

2、電纜終端的選擇與連接

電纜終端一般可以分為三種:干式硅橡膠終端、瓷套式終端以及GIS終端。這三種終端方式運用的地方也不同,其中干式硅橡膠終端一般是用在架空線路與電纜相連接時電纜上鐵塔,此時就需要采用合理的固定方式固定好終端和電纜,通常采用的方式就是首先用絕緣子串將電纜終端拉直之后再將其固定在鐵塔橫擔的中間。瓷套式終端一般是用在敞開式變電站進線構架的地方,而GIS電纜終端則是用在G IS變電站內。目前我國電纜T接頭使用技術還不夠成熟,如果幾回電纜線路需要T接時,那么就可以直接建一個T接房,然后用干式硅橡膠終端或導線將瓷套式終端進行T接。為了防止導線的動力使硅橡膠終端彎曲,損壞電纜終端和造成安全事故,在使用干式硅橡膠終端進行T接時,就需要采用硬連接方式。

3、避雷器的選型及安裝

避雷器的選型需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和避雷器的選型相關規定來選擇,在鐵塔和高壓單芯電纜相連接的地方一般都需要裝設避雷器。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從高壓電力電纜護層的選擇、電力電纜接地方式、高壓電力電纜的敷設以及高壓電力電纜及其附件的布置與安裝等方面,對高壓電力電纜的設計技術要點進行了分析研究,對于電力電纜的發展和進步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為高壓電力電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提供了基礎,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電力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寶生,賈忠,杜永香. 高壓電力線對通信線路影響的計算[J]. 寧夏電力,2005,S1:98-100.

篇2

【關鍵詞】電力電纜;故障測距;電橋法

電力電纜在城市電網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城市的電力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制造缺陷、機械損傷、安裝質量、雷擊現象、絕緣老化等原因,電纜故障時有發生,給社會的經濟和生活造成了重要的影響。當電力電纜發生故障后,如何有效的分析電纜故障,根據電纜敷設的參數和環境,通過有效的探測方法,準確的判定故障的位置與原因,并進行快速的處理,提高電能恢復的速度。

一、電力電纜常見的故障

高壓電纜或低壓電纜在運行的過程中,由于施工安裝、過負荷運行、外力作用、絕緣老化、環境變化等原因造成電力故障,影響電力的正常供應,主要的故障如下:

1.機械損傷:在施工安裝的過程中,沒有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施工,造成電力電纜的機械損傷。

2.絕緣故障:由于環境的變化引起電纜的絕緣受潮、絕緣老化變質。

3.過電壓:電路長期處于過電壓的影響,容易造成電纜的老化。

4.質量不合格:電纜出廠時不能夠滿足要求,存在工藝、材料的缺陷。

5.運行維護不當:電纜護層的腐蝕、電纜的絕緣物流失,引起電纜故障。

二、高壓電纜故障的探測的步驟

對于高壓電纜常見的故障,一般的方法很難進行診斷,需要采用專門的儀器和方法進行測試和判定。

1.高壓電纜故障性質診斷與測試

高壓電纜故障性質的判斷,首先根據故障的性質進行分析:故障電阻是高阻還是低阻、是閃絡還是封閉性故障、是接地、短路、斷線或者它們的混合、是單相、兩相或者三相故障,通過分析之后,確定故障的性質,能夠方便檢修人員在較短的時間內確定電纜故障測距與定點方法。

2.高壓電纜故障測距

高壓電纜故障測距首先要進行簡單的估計,便于進行下一步測試,在電纜的一端使用對應的測試儀器對故障進行分析,初步確定故障距離,有利于縮短故障點的范圍,節省檢修的時間。

3.故障點精確定位測定

按照故障測距所估算的結果,初步估算出故障點的位置和故障的類型,就可以對故障進行精確的測試,可以采用對應的故障測試方法確定故障點的準確位置。

三、高壓電纜故障的定位測試

電纜故障的測試在經過估算之后,需要對關鍵點進行測試,故障測距是否精確直接影響故障點距離的判斷。

1.高壓電纜故障測距的方法

故障測距常用的測試方法是電橋法(有電阻電橋法,電容電橋法)。它的優點是簡單,方便,精度高,能夠快速的定位,缺點是不適于高阻或閃絡性故障。但是在實際的電纜故障一般是高阻與閃絡性故障,采用電橋法比較困難。近年來,在現代電力電子技術快速發展的情況下,電纜故障測試技術有了新的發展,如脈沖電流法、路徑探測法、路徑探測的脈沖磁場法,以及利用計算機技術對磁場與聲音信號時間差尋找故障位置的方法等,將故障測試方法引入智能化階段。對于故障檢測的方法很多,但是在實際的測試過程中,要考慮故障的類型選擇合適的測試方法進行測試,常見的電力電纜具體故障類型及對應采用的檢測方法詳見表1所示。

2.電橋法

電橋法就是用雙臂電橋的方法,測出電纜芯線的直流電阻值,根據電纜長度與電阻自己的正比例關系,計算出電纜的故障點,這種方法簡便,容易操作,這種測距方法的原理是將被測電纜故障相與非故障相短接,電橋兩臂分別接故障相與非故障相,調節電橋兩臂上的一個可調電阻器,使電橋平衡,通過測量實際的電阻值,計算故障點。電橋法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即被測電纜末端無故障相與故障相短接,電橋兩輸出臂接無故障相與故障相,形成一個完整的橋接回路。

在圖1中:R1為已知測量電阻;R2為精密電阻箱;R3為故障點通過跨接線到另一端的電阻;通過測量電阻,就可以計算L為電纜長度;Lx為電纜一端至故障點的距離。

3.高壓電纜故障測距的試驗分析

在某段電纜型號為ZQ20-3×240+1×120的輸電段線路,長度約為200m。在運行過程中中控室收到電纜故障信號,產生故障,自動裝置自動跳閘。運用上面講述的方法和電纜探測步驟的方法,經初步判斷為斷線故障,可以采用電橋法進行粗測,最后通過準確的計算機,可以求出故障的關鍵點。利用電纜故障測試儀可以測出相應的策略數據:

按照電橋平衡原理,對線路進行測試,通過計算分析可以得數據結果如表2所示。

對表2的數據進行分析,采取平均值的計算方法,可以測距結果為故障點距配電屏172米左右,這樣就可以確定線路的故障點。

四、結論

隨著對電纜應用的廣泛應用,可以將多種測量方法混合使用來測量線路的故障點,就故障的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根據電纜的故障類型,電纜的敷設特點以及電纜所處的環境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采用合適的方法來進行故障的測距和定點工作,縮減電力電纜故障處理時間,提高用電可靠性,大大減少了停電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李國信,張曉濱,高永濤.電力電纜測試方法與波形分析[J].中原工學院學報,2010(6).

[2]熊元新,劉兵.基于行波的電力電纜故障測距方法[J].高電壓技術,2010(1).

篇3

關鍵詞:高壓電力電纜 故障監測技術 研究

中國正在推行電網改造,在國家大力支持下,進度十分迅猛,致使高壓電纜使用范圍不斷擴展。但是目前已然出現問題,中國高壓電纜并沒有達到完美狀態,電纜質量不好、安裝不到位、原來安裝的高壓電纜出現絕緣老化,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高壓電纜頻發故障事件。此類事件,不僅在電纜使用過程中的維修、排除故障造成很大的困擾,在大眾生活、生產方面所造成的損失,更是不可估量。

1 高壓電纜故障

在電力出現故障之時,維修人員需要及時對故障進行排解,從各項指標、參數之中,來看是哪些因素造成故障。在電纜運行狀態中,會出現一些障礙,而這些障礙是由不同因素導致。

1.1 電纜運作前 目前中國電纜在制造方面存在些許不足,在電纜使用過程中,各種問題都會隨機出現。在電纜運作之前,工作人員需要手動裝置電纜,很可能會出現裝置無法到位,導致電纜在運行過程中故障出現。這是現在電纜運作之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

1.2 電纜運作中 中國是一個用電大國,可想而知,高壓電纜在運作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巨大的壓力,用電高峰期更是如此,負荷完全超出預想。在超負荷工作下,電纜很可能會導致故障現象,而這種負荷產生的故障,對電纜的影響特別大。高壓電纜在日常維護之中,工作人員在各項操作上造成的疏忽,也會導致電纜運行過程出現故障。

例如,在進行電纜養護過程中,疏忽了電纜絕緣體流逝問題,原本保護層遭受腐蝕。這些問題都很容易被忽略,然而,這些問題也是很容易導致故障出現。一旦出現問題,也會無法輕松修復,面對的則是更嚴峻的維修問題。

1.3 長久運作導致疲勞 不管是那種設備、設施,一旦長時間運作,都會產生疲勞。高壓電纜也不例外,在長時間的運作過程中,疲勞也會隨之而來,導致故障產生。

比如,某縣的高壓電纜長期工作,并且要面對超負荷的電力輸送,覆蓋面積廣泛,承擔著全縣人民生活用電、生產用電、商業用電等巨大的用電量。雖然平時有進行保養,可長期的工作運行,依然會出現機械性損耗,從而導致過電質量出現問題。絕緣時間久,會導致絕緣體老化、失效等問題存在。在這樣的情況下,高壓電纜經常會出現故障。普通維修已達不到理想效果,只有對電纜進行更換,亦或是加強養護與監控力度,才能保證電力正常運作。

2 高壓電纜故障監測

在高壓電纜出現故障之后,必須要及時進行監測,才能將問題進行避免,確保損失降到最小。在對高壓進行檢測的過程中,需要有很多步驟。首先是對故障進行判斷,到底是何原因造成。然后尋找故障點,最后進行維修處理。在整個故障監測過程中,如下幾點是檢測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判斷故障性質 在故障出現之后,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將故障性質進行判斷,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故障產生。例如高阻、低阻的區分;故障是以多項故障存在,還是單項故障;亦或是電纜出現短線、短路等,各種不同故障,所需要制定的方案也是各有不同。利用監測技術,對現在所呈現的參數進行分析,致力于將維修效果做到最好。

2.2 故障電纜測距 在判斷是什么原因造成故障之后,就要對故障進行粗略估計,利用監測技術對故障進行距離判斷,將檢測范圍無線縮小,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故障發生點。這個步驟必須要依靠先進的監測定點故障范圍,在整個電力電纜故障處理過程中,尤其重要。

2.3 故障點精確定位 在有了初步的范圍監測之后,根據現下電纜情況進行確定大致故障范圍,在這個范圍中對準確位置進行定位,故障點精確位置更容易找到。

3 電纜故障測距

在電纜故障過程中,故障測距至關重要,是定位電纜故障范圍的重要指標。只有在測距過程中,將故障范圍搜索完成,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故障點。只有找到故障點,才能及時進行電路搶修工作。

3.1 測距方式 在整個故障監測過程中,測距是最重要的環節?,F今為止,惠斯頓的電橋法是最為可靠、有效的方法之一。這個方法的優勢很明顯,那就是操作簡單、快捷準確定位。電容電橋與電阻電橋兩種,近年來,監測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故障監測方式也是不斷推出許多全新模式,推陳出新,致力于使用效果更好。

例如現下的電流法、路徑探測等,都是最新推出的檢測方式,將檢測方式與網絡相結合,將電網監測推上智能軌道。

3.2 脈沖電流故障監測法 在目前的電纜故障監測方法之中,脈沖電流是一項很受歡迎的檢測方式,在以往的監測方法之上,進行改進,逐步完善,將故障監測技術穩步提升。使用過程將關聯線路間的波段感應,得到一個與其直接關聯的方程式。此方法在國內外很多地方都進行試驗,證實效果非常好。相比之前的故障監測方法,更加便捷。如表1所示,不同的電力電纜出現故障之時,采取針對性監測方法,才能直接得到精確結果。

3.3 電橋法 電橋法是一項在電纜監測系統中,不可跨越的經典,其操作步驟也相對復雜。首先要測量出電芯電阻值,還要對電纜總長度進行測量,將這些數據采集完成之后,才能根據數據計算,得知故障點存在范圍。

例如:將電纜長度計算為ZQ30-4×251+2×152,長300米的電纜在運行中出現故障,并且已經自動跳閘,怎樣對故障進行分析,對故障進行測距。

根據原理,可以將其判斷成斷線故障,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電橋法,對故障點進行測距。首先對電纜的首段、末端進行測試,根據公式進行解答,并且配合電橋原理,可以得出一些數據。

首段測量結果為:LX(順)=3RL/(M+R);LX(逆)=3ML/(M+R)

末端測量結果為:LX(順)=(M+R×L) /(R+M);LX(逆)=(M+R×L)/(M-R)

結合給出的公式,配合表2中給出的計算數據,可以通過計算,將故障距離很輕松計算出來。

4 結語

伴隨著時代前進腳步,中國的電纜技術也在不斷深入,許多新技術也在積極投入實際應用之中。然而,各種技術依然無法解決所有故障問題。只有使用各種精確度較高的監測故障距離方法,才可以減少故障維修時間,將電力故障損失降到最小。

參考文獻:

[1]黃輝,鄭明,李迪等.海上風電場海底高壓電纜故障監測方法的研究[J].電氣技術,2013(1):48-52.

[2]時翔,陳志勇,徐振棟等.基于振蕩波系統的交聯聚乙烯電纜故障監測[J].電氣開關,2013,51(2):40-42,45.

[3]賀繼鑫,郭圣偉.高壓電纜故障檢測和交流耐壓試驗的應用[J].電源技術與應用,2012(9):21-22.

[4]劉軍,顧曉明.高壓電纜故障檢測技術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34).

篇4

【關鍵詞】高壓電力施工 技術與安全 管理措施

電力工程建設涉及到很多環節如配電網的構建、輸電線路的規劃及變電站的建設等,其中技術及安全管理環節很重要,二者出現問題,將直接使電力企業遭受嚴重經濟損失。所以在施工中,應當和技術人員及時溝通,慎重選取技術方案,以做到技術環節不出現差錯。另外在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良好的安全工作訓練,讓他們意識到電力工程建設安全的重要性。本文針對目前電力工程中的問題,對高壓電力施工中技術與安全管理進行如下分析。

1 電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原則

1.1控制人的工作

人的工作在進行電力工程施工時占據了工程安全管理的至關重要的地位,在加大電網安全與電力設備維護工作的同時,又要確保工程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要科學的進行工程項目中對人的管理,對于人的不安全行為要有效控制。

1.2依法施工

要以法制的高度水平來嚴格執行電力工程安全施工管理。除相關的法律法規條款外,關于安全施工作業的軟件也是工程項目管理人員需要熟悉與掌握的。此外,工程效益、質量以及進度都能不同程度的影響著工程安全,其三者與工程安全的關系務必給予科學的處理,務必依據相關規定準則及時處理發生的安全事故。

1.3安全第一

安全責任制度、安全管理機構以及“安全第一”的方針政策是順利實施電力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的有效保障,這種安全理念應該嚴格推廣。其中,預防安全漏洞、控制安全漏洞工作是安全管理機構的主力。同時對安全管理方式方法進行科學地探討研究,貫徹全體工作人員嚴抓安全理念[1]。

2 高壓電力施工中的技術管理

本文對500kv輸電線路施工中的技術管理進行分析。

2.1技術管理的措施

將避雷線架空,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將避雷線隱蔽起來,從而實現了對輸電線路的保護,是高壓輸電線路避雷措施中最常用的一種不僅可以避免輸電線被雷擊,而且可以產生電流分流,從而在避免雷擊中起到很好的作用;降低桿塔的接地地阻,使跳閘遇到打雷時跳閘率降低,另外,通過此種方法,還可以有效提高輸電線路的耐雷擊水平,從而起到很好的避雷效果。

在有些地區,還可以采用氧化鋅避雷器。這種避雷擊措施對電壓很敏感,當雷擊使電壓超過一定幅度后,就會自動為雷擊電流提供一個通路,從而避免高壓線路被雷擊,目前已被多數地區采用;最后一種是避雷針的安裝采用防阻繞形式,起到避免輸電線路被雷擊的效果。

2.2做好桿塔組立施工技術

桿塔施工一般分為:全體組立施工和分解組立施工。在全體組立施工時,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要求特別嚴格,應達到描繪強度的100%。分解組立施工時,抗壓強度應達到描繪強度的70%。這樣才能保證桿塔的穩定。

2.3施工前做好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

在工程施工前,應對施工員工進行技術培訓,讓他們深刻領會技術環節在整個工程建設中的作用,只有將輸電線路建設中的每個技術環節做好,才能保證在輸電運行時不出現故障。另外,在進行技術培訓時,讓他們及時和技術人員溝通,真正明白輸電線路的運行原理,使他們將這種技術重點貫穿到整個施工階段。技術培訓展開方式有舉辦培訓班、進行現場指導及舉行專家講座等[2]。

2.4引進新的施工技術

(1)橫擔吊裝技術。使用這種技術前要觀察塔形的形狀。當塔形為酒杯型時,對抱桿承載能力、橫擔重量及塔桿具置進行考察,考察合格后,選取比較適合的酒杯型塔形,實施分片式吊裝方式的吊裝。當塔形為貓頭型時,首先對抱桿承載能力進行衡量,然后對鐵塔周圍的場地條件進行考察,最后從前后分片吊裝和橫擔整體吊裝兩種方式中選取一種。

(2)抱桿提升技術。此技術優點是鐵塔的組裝和提升可同時進行。提升抱桿前,要將鐵塔的組裝材料預備好,鐵塔組立被提升到一定高度時,將螺絲擰緊。在安裝鐵塔時,由于抱桿較重,所以在提升時必須選擇普通滑車組和平衡滑車組,將這兩套滑車組合在一起進行抱桿的提升。此外,還需要腰環和頂部落地拉線兩種工具的配合,它們是抱桿提升過程中重要的控制工具。

(3)塔腿吊裝技術。該技術有單根吊裝和分片扳立兩種方式,安裝時根據塔腿實際重量選取合適的方法。

3 高壓電力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3.1施工過程中安全制度的建立

在工程建設中,安全工作落實是否到位,對施工進度及質量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項目管理人員在施工前,應明確施工人員的責任,將安全工作貫穿于整個施工階段。此外,在項目工程安全管理中,應將安全預防和重點預防結合在一起,向施工人員講述企業安全制度及國家安全文件,讓他們深入學習,確保施工中工程質量合格,保障職工的人身安全。

3.2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措施

施工過程中,關注員工的安全,此外,還要對機器設備進行保護和維護,以免機器由于運行中出現故障而影響到施工人員的安全;施工前,管理人員及技術員工應詳細調查施工設計、計算文件及工程設計圖紙,認真考察工程所在地的地理特征、基礎類型及工程數量,對工程實施中的不利因素及時分析,制定出合理的安全方案;施工前,對施工材料、機器設備及人員合理規劃。

3.3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培訓

電力工程構建時,通常會遇到氣候因素變化,對工程進度影響較大,也使工程充滿安全隱患。遇到這種情況,施工人員應落實應對氣候因素的安全措施。此外,在工程建設中,管理人員應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保護技能培訓,提高其業務技能[3]。另外,針對一些安全事故進行預演習,以提高施工人員的應變能力。還有,將施工人員安全保證工作納入施工管理范疇內,并與工資掛鉤,使他們主動注意安全工作。

4 結語

總之,電力工程施工中的技術環節關系著工程質量,對工程建成后的供電效率起到重要作用。同樣,安全管理工作也不能忽視,其直接關系到施工人員的生命及財產安全。所以,在電力工程施工中,要將這兩方面的工作做好。

參考文獻:

[1]盧嬌.電力施工建設中的安全管理技術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3(Z3).

篇5

【關鍵詞】電力電纜;局部放電;檢測方法

交聯聚乙烯(XLPE)電力電纜自從上世紀60年代初問世以來,經歷了50多年的迅速發展。特別是隨著城市電網建設的不斷擴大,交聯電纜的使用也變得日益廣泛。但交聯電纜在長期的運行過程中也會有各種缺陷的產生,導致絕緣性能下降,從而可能引起局部放電,導致事故的發生。然而目前的檢測手段是否能為電網的正常運行提供有效的保障呢?因此,為了更好更有效的檢測電力電纜的狀況,對電力電纜局部放電檢測技術的研究和運用正在不斷探索中。

電氣設備檢修技術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故障檢修、定期檢修、狀態檢修。故障檢修,顧名思義是在設備發生故障時對故障部位進行檢修。定期檢修則是按規定的時間定期進行檢查維修。狀態檢修是以可靠性為重點的檢修,它是根據設備的狀態而執行的預防性作業。狀態檢修可以在設備不停運的情況下進行狀態評估,這種方法提高了檢修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效的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合理降低設備運行的維護費用。

1 局部放電的基本原理及產生的原因

交聯電纜的絕緣體內部在制造或施工過程中可能會殘留一些氣泡或滲入其他雜質,在這些有氣泡或雜質的區域,它的擊穿場強低于平均擊穿場強,因此在這些區域首先有可能發生放電現象。在電場作用下,絕緣系統中只有部分區域發生放電現象,而沒有貫穿在施加電壓的導體之間,即尚未擊穿的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局部放電。這種放電以僅造成導體間的絕緣局部短(路橋)接而不形成導電通道為限。每一次局部放電對絕緣介質都會有一些影響,輕微的局部放電對電力設備絕緣的影響較小,絕緣強度的下降較慢;而強烈的局部放電,則會使絕緣強度很快下降。這是使高壓電力設備絕緣損壞的一個重要因素。

局部放電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絕緣體中局部區域的電場強度達到擊穿場強時,該區域就發生放電;

(2)導體表面的毛刺、導體尖端或導體直徑太小,在導體附近的電場集中也會造成放電;

(3)浮動電位的金屬體而出現感應放電,或有連接點接觸不好而發生放電;

2 局部放電的檢測方法

局部放電的檢測是通過局部放電所產生的各種現象為依據。通常在絕緣內部發生局部放電時會伴隨出現許多現象,如電脈沖、電磁波、超聲波、光和熱等。根據上述的特征,目前常用的檢測方法主要有:脈沖電流法、高頻電流法、超聲波法、化學檢測法、射頻檢測法、光測法等多種方法。

2.1 脈沖電流法

脈沖電流法是通過檢測阻抗、檢測變壓器套管接地線、外殼接地線、鐵心接地線以及繞組中由于局部放電引起的脈沖電流來獲得實在放電量。是研究最早、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檢測方法。該電流傳感器通常按頻帶可分為窄帶和寬帶兩種。窄帶傳感器一般在10KHZ左右,具有高靈敏度、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但輸出波形嚴重畸形。寬帶傳感器帶寬為IOOKHZ左右,具有脈分辨率高的優點,但信噪比低。該方法的主要缺點一是由于檢測阻抗和放大器對測量的靈敏度、準確度、分辨率以及動態范圍等都有影響。因此,當試樣的電容量比較大時,受耦合阻抗的限制,靈敏度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二是測試頻率低,一般小于1MHZ,因而包含的信息量少;三是在離線狀態其靈敏度較高,而現場中易受外界干擾噪聲的影響,抗干擾能力差;

2.2 高頻電流法

高頻電流法是較為常見的檢測方法,但檢測的話只能檢測兩個地方:電纜本體和電纜接地線。當電纜內部發生局部放電現象時,會有部分電流通過外屏蔽層接地線流入大地。因此可以在接地線上安置高頻電流傳感器,以此來感應接地線上的局部放電電流,判斷局部放電的發生。由于電纜本體相當于一根感應天線,因此這種檢測方法會受到大量的廣播干擾,需要做一定的數據處理才能夠分辨電纜中的局部放電脈沖。

2.3 超聲波法

電力電纜內部發生局部放電的時候,同時會伴隨有聲波發射現象。所以我們用超聲波傳感器來探測電纜中的局部放電現象。這種方法避免了與高壓電纜等的直接電氣連接,適用于電纜無需斷電的在線檢測。但變壓器內部絕緣結構復雜,各種聲介質對聲波的衰減及對聲速的影響都不一樣。目前使用的檢測超聲波傳感器抗電磁干擾能力較差,靈敏度也不高,這就增加了檢測難度。近年來,由于聲電換能元件效率的提高和電子放大技術的發展,超聲檢測的靈敏度有了較大的提高,因而該方法的發展應用是非常有希望的。

2.4 化學檢測法

當變壓器中發生局部放電時,各種絕緣材料會發生分解破壞,產生新的生成物,通過檢測生成物的組成和濃度,可以判斷局部放電的狀態。目前,該方法已廣泛應用于變壓器的在線故障診斷中。故障類型不同,故障程度也不同,氣體的組成和濃度也不相同,由此建立起來的模式識別系統可實現故障的自動識別。但直到目前,仍然沒有形成統一的判斷標準。因為它對發現早期潛伏性故障較靈敏,但不能反映突發性故障。

2.5 射頻檢測法

它從變壓器的中性點處測取信號。測量的信號頻率可以達30MHZ,大大提高了局部放電的測量頻率。同時測試系統安裝方便,檢測設備不改變電力系統的運行方式,對于三相局部放電信號的總合無法進行分辨,而且信號易受外界干擾。但隨著數字化濾波技術的發展,射頻檢測法在局部放電在線檢測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6 光測法

它是用局部放電產生的光輻射進行的。在變壓器油中,各種放電發出的光波長不同。研究表明,通常在500~700mm之間。光電轉換后通過檢測光電流特性,可以實現局部放電的識別。雖然,在實驗室中利用光測法來分析局部放電特征及絕緣劣化機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由于光測法設備復雜昂貴,靈敏度低,且需要被檢測物質對光來說是透明的,因而不可能在實際中得以廣泛應用。

3 檢測中的信號干擾問題

現在使用的交聯電纜地方通常有數公里長,因此對于電纜的檢測要進行定位。而電纜有其自身的阻抗,釋放的高頻信號到電纜兩端碰到阻抗不匹配時會出現反射現象,有可能照成幾個信號的疊加,這就需要我們正確的處理好信號。在現場的檢測中,有時候大量的電磁干擾會把局部放電信號淹沒,只有抑制這些背景干擾,提高信號的信噪比才能準確的識別出我們所需要的信號,為檢測提供可靠的保障。

局部放電在線檢測中的干擾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連續性正弦干擾、白噪聲干擾和脈沖干擾。這其中則主要以連續正弦干擾和白噪聲干擾的強度最大、分布最廣。而脈沖干擾與放電脈沖信號極為相似。因此,如何抑制這三種干擾就成為局部放電信號中的又一大難點問題了。

4 小結

目前,用于交聯電纜的檢測方法主要還是以脈沖電流法和高頻電流法為主,現在的交聯電纜局部放電檢測和定位的效果還是不大理想,主要原因有:實際電纜連接復雜,局部放電脈沖電流在電纜內部結構中的傳播路徑不確定;局部放電脈沖信號在電纜中的傳播與頻率相關,受到衰減、反射等因素影響,檢測靈敏度差;電纜的局部放電檢測受窄帶干擾等影響較大,一般的檢測方法不能保證靈敏度。

高壓電力電纜局部放電的檢測還有許多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還需要更多的現場檢測經驗和理論研究。

參考文獻:

[1]王呂長.電力設備的在線監測與故障分析.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荡女安然的yin乱生活| gogogo高清在线观看中国| 欧美xxxxx性喷潮| 交换朋友夫妇2|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三级中文有码中文字幕| 日韩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添bbb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动漫美女被到爽了流漫画|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 国内精品哆啪啪| caoporm在线| 成人a一级试看片|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黄色电影在线| 五福影院最新地址|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 狠狠色综合网久久久久久| 六月丁香婷婷色狠狠久久| 久9re热这里精品首页| 武林高贵肥臀胖乳美妇| 你懂的网址免费国产|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中文| 黑人与欧洲性大战|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1024国产视频|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A毛片毛片看免费| 天天躁狠狠躁夜躁2021|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中文视频 | 成年人在线网站| 久久久久777777人人人视频| 日韩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乱理电影不卡4k4k| 欧洲成人r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