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13 15:36:2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安全生產技術創新,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一、優化栽培措施
(1)選擇復合抗性高及適低肥的品種。
(2)調整播期,避開病蟲危害高峰。
(3)應用集約化育苗技術。采用營養缽育苗,培育適齡壯苗。
(4)采用微灌、膜下滴灌技術,調控設施內環境。
(5)合理配置株行距,優化群體結構。
(6)深溝高畦,嚴防積水。
(7)協調水、肥、氣、熱等促控栽培技術措施,促進蔬菜作物健壯生長。
二、堅持科學施肥
采用平衡施肥、測土配方施肥,施用配方肥和有機復合肥,禁止施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和其他有毒肥料,防止超量偏施氮素化肥,嚴格按照安全間隔期追肥。
1.增施有機肥
施用有機肥不僅要足量,而且必須做到無害化。蔬菜安全生產中能夠施用的有機肥料包括以下幾種:(1)商品有機肥料;(2)農家肥,包括堆肥、泥肥、餅肥、廄肥、沼氣肥、綠肥、作物秸稈等。嚴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料。
2.合理施用氮肥
在蔬菜安全生產中優先選擇施用銨態氮肥和尿素,不提倡單獨施用硝態氮肥。根據產量指標,確定適宜的氮肥施用量,并采取“前重后輕”的措施,其中1/3用于基施,2/3用于追施,葉菜類、根莖類等一次性收獲的蔬菜執行不少于30天的安全間隔期。
3.平衡施肥
開展蔬菜平衡施肥,將傳統盲目的施肥改為定量、科學的施肥,充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改善蔬菜產品品質,提高施肥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實現以最少的投入,獲取最佳的效益。做到氮、磷、鉀和鈣、鎂等及各種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搭配,使各種營養元素之間保持適當的比例,達到全價營養,避免蔬菜產品過量累積硝酸鹽。
4.增施生物肥
合理施用生物肥料,如根瘤菌類肥、固氮菌類肥、解磷菌類肥、解鉀菌類肥等生物菌劑和生物有機肥,能提高土壤中營養元素的肥效,滿足蔬菜作物對氮、磷、鉀以及中微量元素之間的平衡要求,減少化肥施用量。長期施用能逐年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變土壤理化性狀,明顯提高土壤中水、肥、氣、熱的綜合作用,同時又能降低蔬菜產品的硝酸鹽含量,保持蔬菜高產優質。
5.采取科學施肥方式
在施肥方式上做到基肥深施,追肥限量。用化肥作基肥時,將化肥與有機肥混合后施于地面,然后進行耕翻。追肥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滿足蔬菜對養分的需求。對于生長期較短的蔬菜,采用一次性施足基肥比后期追肥對降低硝酸鹽含量更為有效。
三、科學防治病蟲害
1.物理防治
(1)設置防護設施。覆蓋塑料薄膜、遮陽網、防蟲網,進行避雨、遮蔭、防蟲隔離栽培,減輕病蟲害的發生。(2)使用誘殺技術。利用害蟲對燈光、顏色和氣味的趨向性誘殺或驅避害蟲。如黃板誘蚜、頻振式殺蟲燈、性信息素誘殺等。(3)進行高溫消毒。溫湯浸種,高溫悶棚,夏季利用太陽能進行土壤消毒等。
2.生物防治
(1)大力推廣使用生物農藥。生物農藥具有安全、廣譜、高效、不污染、易分解、無殘留、持效長,對天敵影響小等特點,是無害農藥。目前在蔬菜上使用的殺菌劑有:農抗120、新植霉素;殺蟲劑有:5%抑太保、1.8%蟲螨克、苦參素、BT乳劑、粉劑等。(2)積極推廣植物源農藥。植物源農藥具有來源廣、制作簡單,防病殺蟲效果好,無副作用等特點。如用20g大蒜或大蔥搗爛成糊加水10kg充分攪拌,取過濾液進行噴霧,可防紅蜘蛛、蚜蟲等。(3)保護和利用天敵。積極保護利用瓢蟲等捕食性天敵和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敵防治害蟲;利用蘇云金桿菌等致病微生物防治害蟲。
【關鍵詞】科技創新 科學管理安全生產 煤礦產業
1 井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比如在2009年5月19日,西南油氣分公司管理的四川德陽新場氣田有限公司發生井噴事故,926-2井在下壓列管柱過程中發生井噴。幸好沒有人員傷亡,但是在周圍被困的群眾心中留下了心里陰影,在社會上也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事故產生的原因是:操作違反井控管理規定,監管措施不嚴格。華東石油局5.29重傷害事故,重傷2人,也是由于違規操作導致的,間接原因是安全管理混亂。
等等這一系列的油田事故,都說明安全操作和管理的重要性。雖然在長期的實踐改革中,我們在提升油田井下安全方面措施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近年來災難性事件并沒有完全消除,一系列井下安全事故依舊讓人們很寒心,包括由物體打擊、機械傷害、高處墜物、觸電、起重傷害等原因導致的工人死亡或者傷亡仍舊是保障井下安全過程中的難題,所以我們要從技術上和科學管理上更加的重視井下安全問題。
2 改進技術保障井下安全
2.1 改進油田開發方法
汲取國內外油田開發的經驗和教訓,建立油田開發知識庫。并在此基礎上,全面應用油氣開發中各種成熟的技術和方法,運用基于知識庫的油田開發方案決策支持系統,不同類型的油田開發應該選擇適合其特點的技術和方法。
2.2 利用科技創新提升安全管理和預防
科技日新月異,時代也在不斷進步,對油田井下的安全管理,我們也有了越來越多的預防和防治辦法。比如:吐哈油田井下公司在吐魯番油田萄北5-2井使用多氫酸酸液體系,有效解除注水井因長期注水引起的深部傷害和喉道堵塞問題;針對裸眼封隔的新技術――自膨脹式封隔器,是利用可膨脹橡膠包覆在膨脹管外部,利用不同橡膠遇特定流體膨脹的原理封隔環空,實現無水泥的層間封隔,可用于裸眼井或者套管井。
2.3 引進人才
加強科技攻關和人才培養,促進油田企業核心競爭力優勢的形成。開展對關鍵技術的攻關工作、推進實用技術落實到生產過程中,突出群眾性技術創新。油田企業需要高度重視科技的進步和人才的培養,不管是普通的技術管理還是關鍵時刻的應急管理,都需要儲備人才發揮他們的光和熱。
3 實施科學管理保障井下安全
3.1 對職工加強安全生產教育
讓每個員工都重視安全管理,要讓工作人員知道安全第一、工作第二,首先保護生命財產,才能更好的為工作而奮斗的安全理念。加強企業勞動保護,特別在安全、勞動衛生、及工作時間與休假制度方面對工作人員的保護。特別保護作業人員的體能,堅決杜絕2 4小時連班上崗的現象。加強和落實三級安全教育,又特別是各環節的注意事項、安全防護、安全衛生事故的預防等方面的內容。
3.2 加強科學管理
轉變開發模式提高產能,為了提高產能,可以實施科學開發政策,提升油田開發的整體水平,加強科技管理,狠抓鉆前、鉆井工作。
加強基建工程和物資采購管理,加強物資比質比價管理,嚴格準入制度,規范招標程序,增強物資采購和基建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工程和采購質量,降低采購成本,確保項目建設高質量實施。
全安全環保管理機構,落實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責任制。積極開展安全基礎管理工作,加強班組安全管理,創建安全合格班組,積極開展安全、環保教育培訓活動。
健全各項環保制度,成立領導小組,制定整體規劃方案,完善《環境污染事件應急預案》,積極籌備聯合站建設,做好油區綠化和清潔文明生產,防止“跑、冒、滴、漏”。對舊井改造的同時,新建油井必須建成清潔文明井場,
3.3 落實安全檢查措施
認真進行安全檢查工作,設定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做到每月一查,各生產車間和采區做到每周一查,各生產工段和班組做到一天一查。對消防、交通、壓力容器的安全檢查做到經?;⒅贫然?,全面落實檢查、整改和監督責任。加大石油管護工作力度,建立治安防控體系,營造安全穩定的治安環境,建設油田井區。
3.4 制定井下作業安全標準制度
制定井下作業安全標準制度,實施安全標準化工作,是開展安全工作的首要前提,也是帶有戰略性、前瞻性、長期性和根本性的工作。實施安全標準化工作,也是提高企業安全素質的一項基本建設工程,為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提供了根本方案。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開展安全標準化工作對企業來說都是意義深遠的。通過實現安全標準化建設過程,推行本質安全化理論的開展,實現安全系統的優化,特別是對實現人、機、環、管四要素控制有指導意義,從而能不斷完善安全體系,消除災難發生的隱患,達到預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發生的目的。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對每個人、每件事情都要嚴格要求和規范,實行對全部生產過程的嚴格監控和對全員控制、重點人員重點監督的政策。
4 總結
石油、化工的開采工作難度大、危險性高,是高危行業,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就會導致小到人的身體受到損害,大到毀滅性、難以想象的群體性傷亡。所以石油井下安全不僅關系到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也關系到社會的發展進步和和諧穩定,同時也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井下作業施工現場點多面廣管理難度大,安全工作對其正常生產經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嚴格遵守相關的政策、法律、行業規定和企業規定,提高每個人的警惕性,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才能保障井下安全事故降低到最小甚至是零狀態。
參考文獻
[1] 朱紅旺,郭建設.管理提升技術創新服務油氣―為公司持續有效協調和諧發展而努力奮斗[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9.10
1982年8月,XXX同志從XXX電力學校水動專業分配到XXX單位從事發電設備維修管理工作。在XXX32年工作期間,從事備品配件管理、生產技術管理、科技管理等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優越的成績,得到了職工和領導的普遍好評。幾十年來,榮獲“先進科技工作者”、“專業管理人才”、“十好職工”、“安全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十六次,在發電設備檢修技改、電力安全生產方面,作了大量的技術創新工作,先后獲得各級各類科技成果和科技進步獎九項、合理化建議和技術革新獎四十四項,在大家的心目中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術創新能手。
⒈重視安全生產管理基礎。
深知安全生產的重要性,積極參加各種安全檢查和現場安全生產監督工作,認真完成本質工作范圍內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任務。在實際工作中,以思想為先行,制度措施為保障,用實際行動切實遵守執行各種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以安全生產為根本,促進生產技術管理。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上狠下工夫,逐步完善各種本專業管理制度,審核和落實設備大修技改安全工作目標、安全生產保證措施和各類事故應急預案,使安全工作有了嚴密的組織措施和技術保障。在生產管理崗位,多次編寫、修改、審核《備品配件管理制度》、《設備檢修規程》、《電站運行規程》、《安全性評價報告》等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報告,并督促執行、實際落實,保證電力生產任務按質按量完成,促進各項工作的進一步標準化、規范化,提高工作質量和管理規范。
⒉認真做好安全性評價工作。
認真做好安全性評價及整改工作,監督落實每一項安全性評價機械部分的整改任務,深入現場整改指導,有效完成安全性評價機械部分整改工作。積極查處安全隱患,解決安全性評價查出的老大難問題,2015年主要完成了一、二級電站四臺機組軸承密封蓋改造圖紙測繪、設計、訂貨、整改指導監督工作,完全消除一、二級電站機組長期甩油問題;二級電站1#機組水輪機主軸密封改造圖紙測繪、設計、訂貨、整改指導監督工作,消除水輪機主軸密封長期漏水問題。
⒊切實完成電力安全生產任務
認真負責全廠12臺機組及輔助設備機械部分大小修管理工作,消除發電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保障電力安全生產任務圓滿完成。落實和完成設備大小修所需的備品配件、檢修材料的儲備工作,并不斷改進質量及工藝,保證設備大小修任務順利完成。積極深入現場,落實檢修任務和項目,監督現場檢修工藝、質量、設備安全狀況、檢修安全管理;積極參與設備檢修技改質量驗收、設備調試及試運行期間的安全監督管理,編寫、審核檢修技改設備啟動驗收及安全操作技術方案,保證檢修技改設備安全可靠地調試和啟動運行,按質按量、安全有效地完成設備檢修任務。譬如,負責完成三、四級電站八臺沖擊式水輪機調速器技改、調試、啟動驗收(包括機組過速試驗、甩負荷試驗等);負責完成二級電站混流式水輪機調速器技改、調試、啟動驗收(包括機組過速試驗、甩負荷試驗等)。
⒋積極創新完成設備技改工作
以禮河發電廠第一臺機組1958年發電運行至今,設備落后、銹蝕老化嚴重,需要作大量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工作。完成上級下達的各種水輪發電機組及輔助設備技術改造工作,主動開展科技創新、合理化建議、技術改進工作,消除電站設備缺陷、安全隱患,解決長期影響電站安全生產的老大難問題,為電廠安全生產做出卓越的貢獻。2015年主要完成了一級電站兩臺機組推力頭鏡板改造、主軸聯接螺栓制造更換,消除機械設備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二級電站1#機組調速器改造,解決二級電站調速器開停機困難、機組運行溜負荷問題,消除發電設備運行重大安全隱患。
⒌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素質
【關鍵詞】煤礦企業;生產技術;問題;管理措施
0.前言
目前,利用新技術,加快技術創新是當前改善煤礦企業面貌的一項較為系統的工程。因此,加強煤礦企業生產技術管理成為最終實現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的前提條件。尤其是出現一些較為嚴重的安全事故時,大多數因技術管理沒有落實到位或者是在技術管理工作上存在一些漏洞而導致的。由此看來,煤礦企業要加強技術管理。本文主要對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以及煤礦安全生產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并且又提出了一些加強我國煤礦生產技術管理的對策。希望可以對今后煤礦生產技術管理工作產生一些積極影響。
1.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分析
煤礦安全生產是企業生產與發生的基礎,然而,目前煤礦安全生產問題始終都是企業管理的重點、難點。在煤礦生產中,存在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例如:水、火、粉塵等,但是,在生產過程中,又會涉及到煤礦采掘、運輸等各個環節,從某種程度來看,直接決定了煤礦企業生產具有復雜性以及危險性等特點,如果出現安全事故,那么勢必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由此看來,只有使煤礦企業增強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將生產流程實行規范化管理,那么必然會減少各種安全隱患的出現,切實提高煤礦生產的質量與效率,使煤礦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加快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
2.當前我國煤礦企業生產技術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
現如今,我國依然處在工業化發展的初級階段,這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近年來,我國煤礦企業產量大幅度增多,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然而,在煤礦生產中,卻存在大量的問題急需我們解決。例如:產業結構不科學、安全事故偏多、應急救援能力較差等,從而直接影響我國煤礦企業的發展。除此之外,在我國煤礦企業生產技術管理工作中,又存在大量的薄弱環節,比如:企業技術管理人員安全意識偏低、技術手段落后、制度不夠完善等,因此,未能充分發揮出煤礦企業生產技術管理的作用,這樣一來,難以提高我國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
3.加強我國煤礦生產技術管理的對策
3.1增強沒課生產技術管理意識
在煤礦生產技術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內容較多,例如:工程設計、作業規程設計、報告管理等。這些內容都對煤礦企業生產發揮指導性作用。因此,要不斷增強煤礦企業的生產技術管理人員安全意識,從而正確指導企業職工嚴格按照技術規范要求進行作業,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減少煤礦生產中的各種安全隱患,切實提高煤礦生產的質量、效率,使生產技術管理更加規范化,加快我國煤礦企業管理建設與發展。
3.2健全煤礦企業生產技術管理制度
對于煤礦企業的生產管理部門來說,其主要的工作是要排查以及徹底消除各種安全隱患,因此,我們必須要進一步完善煤礦生產技術管理制度,認真執行煤礦生產的標準,只有這樣,才可以大大提高我國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以及防范各種安全隱患的能力。這樣一來,煤礦企業必須要更加完善煤礦技術管理體系,例如:技術安全管理體系,技術創新體系等。
3.3進一步加快沒課生產技術管理隊伍建設
從整體上來說,煤礦職工整體素質的高低會對管理工作質量產生巨大影響,其中,有些煤礦企業在生產中,過于重視提高整體經濟效益,從而完全忽略管理隊伍建設工作,盡管能夠獲得短期經濟效益,但是難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各個煤礦企業必須對生產技術管理研究的投入大量資金,不斷鼓勵企業的技術人員開發更新的生產技術以及生產工藝。例如:煤礦企業要定期組織職工參加業務與技能培訓,這樣一來,既可以增強企業職工安全生產意識,又能夠提高職工的技術水平,從而加快我國煤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4加大對煤礦生產技術監督
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要進一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只有確保制定的落實與執行,才可不斷提高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能力,充分發揮出政府以及各個部門的監管職能,從根本上改善當前煤礦生產的現狀,有利于提高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正確指導煤礦企業進行安全生產,確保企業的安全生產。
3.5利用先進的技術提高煤礦生產技術管理水平
想要真正使煤礦企業實現安全生產,那么必須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完善開采工藝,研究新技術,從而改善井下工作環境。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煤礦安全狀況的好壞,除受地質與開采條件影響之外,很大以部門因設備以及開采工藝落后所造成的。所以,只有依靠先進科學技術,才可以加強煤礦煤礦企業的技術管理,最終實現安全生產。然而,我們在推廣與應用新技術的同時,必須要因地制宜,認真做好技術論證工作,減少其工作的盲目性。除此之外,投入足量的資金,確保新技術與設備的可靠性,減少新安全隱患的出現,這樣一來,才可以在煤礦生產中發揮較好作用。
4.結束語
總體來說,近年來,我國經濟市場的體制正處于完善階段,想要使煤礦企業實現安全生產,那么必須要使煤礦企業及時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煤礦企業職工的整體素質,進一步完善各項安全生產的技術規范,使企業職工都充分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從而不斷加強企業生產技術管理工作,這樣一來,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質量與效率,使企業的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還要不斷開發新技術,使用新設備,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技術水平,將煤礦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步,為企業贏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確保煤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傳文.煤礦生產技術管理措施研究[J].現代企業文化,2011(24).
[2]頡占勝.關于煤礦礦井通風技術管理的思考[J].技術與市場,2011(4).
[關鍵詞] 中央企業;安全技術;科技創新;安全生產
Abstract:National enterprises are the lifeingne of public ownership economy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h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The situation of work safet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represents the image ofthe nation,which reflects the highest level of work safety in China. National entelpdses possess not only the advantages of sufficient found and advanced equipment technology,but also high quality staff.Nalional enterprises own enough favorable conditions,bases and actual strength to innovate safeey tech—nology.NatiOnal enterprises taking the 1ead in the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would play an important exemplary role in pro— pelling the progress of work safety technology and enhancing intrinsic safety 1evel of enterprises,and would exert decisive impact on work safety of the nation.The current status of work safet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is analyzed,and their major problems about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are pointed out .The experience of top 500 enterprises in field of safety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de-scribed, such as that of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SINOPEC),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NPC) and DUPONT.Furthermore,four suggestions about innov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in national enterprises are made .
Key words:National enterprise Safety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ork safety
1 引 言
在我國能源、冶金、石油、石化、機械制造、軍工、航運、海運等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行業和領域,中央企業歷來占據著主體地位,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中央企業原油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7.5%,民航運輸總周轉量占全國的82.9%,水運貨物周轉量占全國的86.3%,發電量占全國的40.8%,汽車產量占全國的30.2%,鋼產量占全國的20.4%。
近年來,中央企業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開發、研究和生產出了不少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新技術和新產品。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上半年,16戶中央科研企業申請專利215項,授權專利111項,中央企業的科研創新取得重大成果。
在安全生產工作的總體布局中,在實現全國安全生產狀況穩定好轉的歷史進程中,中央企業同樣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推動安全生產科技進步、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上,中央企業也具有示范作用。如何提高中央企業的安全技術創新能力,是一項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2 中央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現狀
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的轉型期,受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從業人員素質等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安全生產基礎薄弱,安全生產投入不足,安全生產科技水平相對落后。中央企業安全生產狀況總體上好于國內企業的一般水平,但是,近年來隨著中央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在安全生產工作上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
在進入市場、參與競爭的過程中,一些單位不能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安全生產與改革發展的關系,強調了效益優先,忽略了安全生產;在企業兼并重組、優化結構和改制、改革過程中,一些單位削減了安全工作力量,甚至撤銷了內部安全機構;在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子公司、分公司越來越多的情況下,一些單位安全管理出現了“高位截癱、層層衰減”現象,越到基層安全工作越薄弱。
中央企業生產集中度高,設備功率大,生產經營活動涉及面寬,一旦發生事故,往往損失慘重。根據國家局調度數據,2003年中央企業發生傷亡事故303起,死亡535人,受傷162人。2004年上半年發生各類傷亡事故168起,死亡142人,受傷93人。近年來,中央企業相繼發生了一些重特大礦山事故、油田井噴事故、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交通運輸事故等等,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2001年以來在國內外影響嚴重的3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全部發生在大型、特大型企業,其中兩起發生在中央企業。此外,因各種人為因素造成的停產、停運、停供等事故相當頻繁,經濟損失巨大。
分析中央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其深層次原因正是由于中央企業缺乏安全科技創新能力?!栋踩a法》明確提出:“國家鼓勵和支持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研究和安全生產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眹鴦赵骸蛾P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中強調:“要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大中型企業進行安全生產技術改造;要推動安全生產科技進步,加快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p>
中央企業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總體思路中,提出“依靠科技進步,實現本質安全,建立預防為主、持續改進的企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全面提升中央企業安全生產和職業安全健康水平?!敝醒肫髽I在安全工作制度中,也提出“安全生產與企業改革發展‘三同步’制度,強調要把安全生產納入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的整體布局,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安全投人和‘三同時’制度,企業要保障安全投人,安全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中央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要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提高安全技術創新能力,走“科技興安”之路。
3 中央企業安全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的迅猛發展,加快建立企業技術創新機制,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而解決好這一問題,對于中央企業加快現代化、國際化的進程尤為重要。安全科技創新屬于科技創新的一部分,安全科技創新能力必然依賴于企業的整體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目前,中央企業進行安全科技創新仍存在一定的問題。
3.1 企業安全技術創新的環境不夠完善
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來源于對經濟利益的追求和外部市場的競爭壓力,由于我國正處于經濟體制轉軌期,市場經濟體系不夠完善,部分企業尤其是部分國有企業依賴政府的思想依然存在,技術創新的意識不強。安全技術創考新則更缺乏動力。從企業內部環境看,企業還沒有有效的技術創新機制,尤其是研發激勵機制和研發經費。目前,在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中,有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的企業僅占30%,有技術開發機構的企業僅占25%。大部分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仍處于一種松散狀態,缺少必要的積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很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