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15 10:00:32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保護環境的表現,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藏族;環境保護;表現形式
所謂習慣法就是形成于習慣,而習慣又來源于原始禁忌的一種社會規則的演化途徑被多數人所接受。同樣,藏族環境保護習慣法也經歷了從禁忌到習慣、再由習慣到習慣法的過程。在自治區,不僅僅是普通民眾對于習慣法的遵守,就連官府、寺廟等場所也會自覺的予以遵守。但是,官府、寺廟有時會制定一些法令。從而保持了環境保護習慣法的可執行性,并對違反環境保護習慣法的人進行懲處。這些佛教戒律、地方部落法規無一不體現著藏族環境保護習慣法的影子。林林總總,他們構筑了藏族環境保護習慣法,藏族環境保護習慣法又促進了他們生活的綠色、和諧。對于幾乎全民信教的藏族人民來說,不管是宗教教義、禁忌、還是各個時期的部落法規、傳統風俗及不同歷史時期個政權所指定的法律等內容所共同組成的法律習慣性規范的總括。
一、不同時期地區所頒布的法律
眾所周知,自松贊干布時期文字出現以來,政治的上層建筑也隨之而來。可以這樣說,法律是為政治來服務的,政治只是法律作用的最終結果。各個王朝均不例外,但是政權里面除了具有統治情緒以外,似乎多了一些對自然的關注。也許是因為他們有浩瀚的書海,也許是他們有無所不知的班禪,也許僅僅是因為自己的。藏族政權頒布法律維護自己通知的同時,也關注與環境保護,雖然也許前輩的初衷不是為了保護環境而制定的法律。但是這些法律的出臺似乎造成了我們現在最喜歡看到的結果,也正是這樣,筆者認為,有必要介紹一下地區的法律。
松贊干布學習文字并創制法律事跡耳熟能詳,他制定的第一部法律名叫《法律二十條》,法律二十條中規定,要相信因果報應,杜絕殺生等惡行。此處的殺生可以做兩種解釋,一種是狹義的殺害人的生命,另一種是廣義的解釋就是說,殺害一切有生命的物體(例如:動物、植物)。對此學界更傾向于廣義上的理解,因為此種解釋的范圍更加寬廣,更加符合現代傳統環境保護法的思想和精髓。
政治通過宗教來控制人民的心神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為此統治階級利用法律來蕪湖自己的政治地位,通過上述所總結的關于不同時期反復或者重復的命令來看,上層建筑的所有者也就是統治階級,都在有意無意的強調對自然的敬畏,對自然的保護。王朝已經不復存在,但這些法律經過歲月的洗禮之后對于百姓還是能有做作用也是一件十分欣慰的事。我們要看到的是封建王朝確實有其的落后性,但是王朝高瞻遠矚的設計不得不令人信服,這些法律對于地區的環境保護起了至關重要的基礎與推進作用。
二、藏族族部落習慣法對于藏族環境保護的相關規定
部落是國家形成的原始形式,部落的規范有可能成為國家法律的雛形,同樣,藏族地區業分布著大大小小許多部落,不同之間的部落法規或許在表述上有些許不同,但是,最終根據部落所處的自然條件就形成了,兩種部落形態:即高原畜牧部落和高原山谷農業部落。高原畜牧部落主要是指草地牧業,因為區內分布著眾多的草原,逐水草而生的畜牧業同樣是較為發達的一類。高原山谷農業部落,主要集中在林芝、亞東地區,那邊海拔較低,氣候溫和濕潤,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即使劃分了如此明顯的派別但是這兩者之間生活的基本方式、環保意識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崇尚自然、崇尚神力、部落聯盟主義的核心凝聚力,這些都是對于特殊地理位置環境所決定的藏族部落最基本的共識。也是對藏族部落生態保護所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地區現有的環境保護制度基本都是由部落內部的習慣法得以演變或發展而來的。其主要內容包括:草原輪牧和遷居、農田苗穗保護、森林苗木保護、狩獵采集禁許、失火處罰等。在這些部落規范里,一部分是對本族人管理的規定,以工具自己的統治,另一方面也間接實現了對本部落所在區域的生態自然的保護。因此關于藏族環境保護習慣法的內容主要集中在部落規定里面。
(一)草原輪牧制度和草原管理制度
對于內地普通的農民來說,土地永遠是一望無際的,人們可以在平原上肆意馳騁。所以輪牧,輪休對于內地作用并不是很明顯。反之,各地區可耕地,草場較少,長期的游牧生活其實就是沒有制度的輪牧生活。但是藏族人們那時候還沒有制定規則的意識,故部落規定其實就是將藏族人們的生活以制度的方式固定下來,讓輪牧有更明確的方向。各部落經過了妥協,改變了胡亂放牧的現狀,使得各部落沖突減少,草地可以可持續的維持牛羊的數量。即使如此,各個部落也有自己的草原部落法規。
(二)關于農田的保護制度
德格土司規定:每年春耕季節,各村由寺廟卜卦決定春耕具體期,張貼于廟門,使民眾周知。任何人都不得推遲或提前開犁播種,否則將受到嚴厲處罰。
(三)森林保護制度
甘南甘加部落規定草原上不準砍伐森林,也不準去撿柴火若發現,則沒收其工具,并罰款木拉地區部落法規規定禁止挖藥材不準砍柴,也不準到其他部落區內砍柴凡違背者,罰藏洋―元,沒收砍柴工具。
(四)狩獵、采集禁許制度
十九世紀初,色達部落由阿握喇嘛丹增大吉制定《黃皮律書》,內容包括封山禁谷,嚴禁狩獵,嚴禁使用獵槍獵狗捕殺野生動物等,對這些禁令當地僧俗都必須嚴格遵守。
(五)對草地的保護
在歷史上,關于此類的生態習慣法執行的非常嚴格。對于觸犯此類的部落規定,草場輪牧和草場管理、關于農田的保護制度、森林保護制度、狩獵采集制度、對草地的保護,都會受到部落首領及部落長者的集體究查,甚至是部落群眾的嘲笑。因此這類習慣法在保護水源、耕地、森林及解決天然草場分配不均、放牧不合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藏族生態環境的壓力,客觀上促進了藏族環境保護的作用。
三、寺廟對所屬林地草地的保護性規定
1.使學生知道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
2.教育學生自覺保護環境,并做到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3.培養學生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4.使學生知道污染沒有國界。
[學情分析]
根據平時的觀察及對學生的調查,可以發現,本班學生在保護環境問題中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大多數學生居住在高樓大廈中,家家大門緊閉,很多學生對周圍居住環境的好壞視而不見,個別學生甚至不在乎周圍居住環境的好壞。
2.不少學生不愿意參加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認為小學生沒有能力參加環保。有些學生想參加環保,但不知該怎么辦。因此,應教育學生自覺保護環境,不做污染環境的事。
3.大多數學生缺乏保護環境的意識,對環境保護的概念比較模糊,不懂得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因此,應教育學生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教學重點]
讓學生弄清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知道污染沒有國界,并指導學生在行動上有所表現。
[教學難點]
理解“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學生也應如此。
[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法、活動教學法、討論教學法、辯論教學法。
[教學過程]
環節一:媒體演示引出課題
課件呈現:指導學生觀看周筆暢MTV《汗》中有關環境破壞(水資源破壞、土地資源破壞、森林資源破壞、大氣資源破壞、生物資源破壞)和環境保護實例片段。(通過短片,創設情境,引起學生興趣,把學生迅速地帶到了特定的情境中,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了破壞環境的可怕后果。)
教師:觀看短片時,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
教師:在觀看短片的過程中,你想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樣?為什么會有片中那些場景出現?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如何保護地球,保護環境,已經成為當今人類普遍關注和重視的主題之一。可見,好的生存環境對我們多么重要,因此,制止污染、停止破壞、保護環境、勢在必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四課“共同的責任---保護環境”。
教師板書課題:保護環境
環節二:探究問題體驗感悟
教師:請同學們看書第八課《保護環境》再結合剛才觀看的短片,四人一組交流討論你們小組能提出哪些問題?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
教師:地球是我們共有的家園,根據書中內容再結合剛才觀看的短片,你們小組能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回答)
教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非常棒,下面老師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歸納為以下四個問題:
1、什么是環境?
2、環境與人類的關系如何?
3、為什么保護環境?
4、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環境?
環節三:聯系實際懂得道理
教師: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把課前收集到的環保資料拿出加工整理再結合剛才觀看的短片四人一組解決這四個問題。
學生:四人一組討論解決問題。
教師:匯報討論結果。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所謂環境就是人們日常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和從事生產的外界環境,它是由空氣、水、土地和生物等組成的自然環境。
教師:環境與人類的關系如何?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從剛才的短片中可以看到被污染的環境正在威脅著我們人類,而環境也同時被我們人類無情的破壞。因此我們說“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
教師:我們為什么要保護環境呢?
學生回答:……
教師:既然環境保護這么重要,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環境呢?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地球是人類的母親,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人為的破壞環境,必然帶來一系列的生態災難,人類也必然會受到自然環境無情的報復和懲罰;只有自覺地保護環境,才能讓自然環境更好地造福于人類。
環節四:行為辨析提升認識
教師:環境需要我們來保護,作為小學生應不應該參與環境保護呢?
學生回答:……
教師:我們小學生有能力參與環境保護嗎?那位同學能熱心幫助別人是對的,應該給予充分肯定,而他遲到卻是不對的,不過他的遲到與一般不遵守紀律有著明顯的區別,無論批評者和受批評者都要正確對待。
課件呈現:
甲:小學生有能力參加環境保護,我們可以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乙:小學生沒有能力參加環境保護,環境保護是大人的事,與我們無關。
教師:贊成甲方觀點的同學請舉手,贊成乙方觀點的同學請舉手,好!下面甲乙雙方各派一名代表陳述你方的觀點。
學生回答:……(辯論開始。辯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導行的作用,通過討論、辨析,使學生在爭議辯析中學生懂得判斷、評議一個人、一件事,要注意全面地分析,而后才作出結論。那位同學隨手揀起一片碎紙是對的,應該給予充分肯定。而他隨地吐痰卻是不對的。小學生應從小樹立環保意識,都應該自覺保護環境。)
教師:真的,就象剛才同學們提出的那些問題,我們小學生無法阻止大人破壞環境的事情太多,但我們能做到保護環境的事也不少:象“白色垃圾”,我們可以跟媽媽宣傳避免或者不用白色塑料袋,提起菜籃子上市場買菜;廢電池的回收等等。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從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環節五:關注社會延伸課堂
教師:下面請同學們每人設計一句環保公益廣告詞,寫在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紙上。
學生設計環保公益廣告詞。(師放音樂《地球的孩子》,學生在音樂聲中設計,寫好的同學把自己設計的廣告詞貼在黑板右側)
教師:同學們設計的環保公益廣告詞非常精彩,請同學們看黑板讀出自己設計的環保公益廣告詞。指名讀自己的廣告詞。
學生讀廣告詞。
教師:除了設計環保公益廣告詞,我們還可以為環保做些什么呢?2008奧運正一步步向我們走近了,我們提出了“綠色奧運”,為了讓我們生活中少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多一些美麗溫暖的色彩,面對一些不講文明的人,你們有什么好的建議嗎?可以把它寫下來,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向全社會倡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三年級保護環境宣傳演講 篇【1】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保護環境。
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社會無論如何發展,人類都得承認一件事實,那就是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我們呼吸一口空氣,喝的每一滴水,都離不開自然。人類賴以生存的星球只有地球。
可是,人類像一個貪婪的孩子,只顧索要,不管回報,以至于現在的環境傷痕累累,場次以來,受傷的必將是我們人類自己……
瞧!如果不保護環境,大自然母親也將會發怒,比如20xx年的5.12大地震,日本大地震,泥石流災害等,在這過程中,有多少人失去的親人,失去了無法估量的財產,這不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嗎?
我們身邊觸目驚心的事例歷歷在目,如;路邊的小樹被折,小草被踐踏,小花被采摘,難道他們不痛,不傷心嗎?亂砍濫伐,無節制的開采礦產資源。人們就是這樣,無所事事的破壞生態平衡。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保護花草樹木,不亂丟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盡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在此我呼吁大家;請保護環境,只有這樣才是最終保護了人類自己!因為地球只有一個,人類不能克隆。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三年級保護環境宣傳演講 篇【2】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護地球家園》。
我曾經看到過一幅畫,畫的題目是《殘忍的理發師》。畫面上一個面目猙獰的理發師正在惡狠狠地給顧客理發,顧客一副痛苦的表情,它正流著淚,低著頭忍受著理發師粗暴地用大剪子給他理發。同學們,這個惡狠狠的理發師就是人類,那個可憐的顧客就是我們的地球。這幅畫告訴我們,由于人們的亂砍亂伐,由于人們種種破壞環境的行為,地球已經傷痕累累。地球不堪忍受人類對他的破壞,對我們做出了最嚴重的警告。就拿我國來說,20xx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今年云南遭遇的特大災害以及前不久青海玉樹7.1級大地震,頻發的地震,怪異的天氣,不正是地球對我們人類不滿的表現嗎?同學們,你可曾注意到成千上萬輛汽車排出大量尾氣,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猛增造成的溫室效應致使南北極冰川緩慢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許多沿海城市也面臨著被淹沒的危險;更可怕的是,由于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每小時就有一個生物種在地球上消失……不難想象,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會輪到我們人類!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但我們現在還只是學生,不可能作出特別大的貢獻,但我們可以從身邊小事做起,例如:遵守有關禁止亂扔各種廢棄物的規定,把廢棄物扔到指定的地點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飲料杯、飯盒、塑料袋,用紙盒等代替,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垃圾。愛護花草樹木,保持校園清潔,隨手揀起地上的果皮紙屑。在學校內不吃零食,不亂扔果皮紙屑。
以上這些雖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動手,一起努力,從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著手,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就能為保護地球做出一份貢獻。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造一片蔚藍的天空,一起呵護一片純凈的海洋,“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春天”。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三年級保護環境宣傳演講 篇【3】
敬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保護環境,從點滴做起。”
大家知道全國每人每天節約一張紙,一年能節約多少張紙嗎?4745張紙,一年也就可以少砍158.1666萬棵樹,“158.1666萬”這是多么驚人的數字啊!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節約用紙,也就是植樹造林。
汽車也是破壞環境的一大罪人,他每天排放的尾氣,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會是地球產生“溫室效應,”氣溫漸漸變暖,冰川漸漸融化,海平面漸漸上升,陸地面積也會漸漸減少。科學家預計,到2050年,中國將有48個城市,受到不同城的淹沒的威脅。在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不環保的行為發生……因此保護環境一刻也不能停歇。
春游的倡議書親愛的同學們:春回大地,草長鶯飛,美麗的大自然已張開雙臂,等著我們去擁抱。每年的春天,我們學校都會安排同學們踏青游春。為了使同學們在春游期間能更好地領略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我們五(6)班向全校同學發出“快樂春游、綠色春游”的倡議:
1、親近自然,但不損壞游覽地一草一木,倡導環保,注重綠色。
2、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亂丟紙屑、剩余食品,發揚傳統美德,勤儉節約,做文明學生。
3、春游期間不嬉戲打鬧,團結同學,互幫互助,不玩火,不玩水,牢記“安全第一”準則。
4、注意飲食、飲水、人身安全。
5、一切行動聽指揮,有秩序上車,不擅自行動,服從帶班老師的安排。
6、用我們的相機,記錄下春游中的動人瞬間;用我們的筆,描繪出旅途的點點滴滴。
我們鄭重承諾:什么都不帶走,只帶走照片;什么都不留下,只留下回憶。
我們的口號:快樂春游,安全第一!拒絕零食,綠色春游!
同學們,真誠的希望每次春游都是一次快樂的、安全的、綠色的春游!
春游的倡議書各位同學:相信大家此刻一定都按耐不住激動與興奮吧!因為我們即將迎來大家期盼已久的春游了。春游固然值得高興。但請您在開懷之余也千萬不要忘記,文明禮讓,保護環境喲!
文明禮讓:
1、旅途中,在車廂內不得打鬧,上車時有秩序,低年級同學、老師優先就座。
2、在春游時,不打鬧,不喧嘩,服從學校、老師的安排,且量力而行,不爭強好勝。
保護環境:
1、在車廂內不隨地亂扔口香糖等雜物,保持車廂清潔。
2、春游時把自己吃完的一些小食品塑料袋與瓜果皮核扔到垃圾箱或自己準備的垃圾袋里,堅決杜絕隨地亂扔垃圾的現象。
3、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同學們在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班與班之間還要互相監督,互相檢查,都來爭做“環保小衛士”、
保護環境,凈化我們的生活空間!這句話,已經成為新時代最響亮的口號!我們也要為環保獻出一份力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對生活用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些工廠為了自己的利益,把排出的廢水倒進清澈的小溪里;把廢氣排進森林里。森林漸漸枯萎,小溪漸漸污濁,一些動物和人類因為喝不少不干不凈的水而死去,這已經危害到了我們的生活環境!現在,一片片森林逐漸減少,一座座工廠在逐漸增加;綠色在逐漸減少,灰色在逐漸增加。人們只顧及自己的利益,完全不管壞境。醒醒吧!趕快行動起來保護環境吧!
因為污染,我們的藍天不再蔚藍;因為污染,我們的云朵不再潔白;因為污染,我們的大樹不再茂盛這一切的一切,都來源于一個詞語――污染。這污染的元兇,就是那些只為利益,不為壞境的人們!
由于污染,地球媽媽的臉色變得蒼白、憔悴;由于污染,地球媽媽的身上,已是傷痕累累;由于污染,地球媽媽已經沒有原來的色彩;由于污染,地球媽媽已經醒醒吧!那些無知的人們,還我們一片綠色的天地!快快行動起來吧!積極參與衛生活動,保護環境吧!哪怕只是從地上撿起一個塑料袋,也是愛地球媽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