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食品加工概念范文

食品加工概念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1-15 11:13:29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食品加工概念,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食品加工概念

篇1

1、“水產食品加工學”是一門海洋特色鮮明、實踐性強的特色專業課,它主要介紹水產食品原料的特性和水產食品的生產工藝與技術。

2、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海洋生物資源深加工”方向的必修課、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食品科學”方向的選修課和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選修課。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關鍵詞:微波技術;食品加工;檢測

我們現在所講的微波技術其實是一種高頻率的電磁波的總稱,它的頻率可在300到300000MHZ,微波技術主要還是應用于高溫超導材料方面,我國也開展過多種超導微波器件的研究,由于技術性能的特殊原因,它的應用非常的廣泛,可應用于化工業、制藥業、紡織業、水處理、食品業、煙草業、建材業等,微波的工業設備也很多,有微波干燥設備、微波殺菌設備、微波燒結設備、微波硫化設備和微波水處理設備等。微波技術先進,應用于高新技術領域有快速、節能、清潔等優點,那么,微波技術應用于食品加工業時,到底有什么樣的優勢呢?從現階段來看,微波技術實際上是一個新興的技術,也是一個發展很快的技術,它在食品加工領域的用途非常廣泛,也有其重要的優勢和特點,微波技術應用在食品加工的加熱、殺菌和干燥等方面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地位,從而奠定了它在食品加工領域的重要突出地位。

一、微波技術概述

微波是一種電磁波,它擁有電磁波所有的特性,如反射、投射、干涉、衍射、偏振等,它主要用途是能量傳輸,有其波動的特性,尤其是微波的產生、傳輸、放大和輻射等問題,和無線電、交流電都有區別,這種區別是一種系統性的區別,在微波系統中并沒有導線的概念,而是通常用到了“場”的概念,所以 微波傳輸的并不是電流,而是一種能量,并采用功率、頻率、阻、波來作為微波的測量單位。

1.電磁場概念。在研究微波時,必須注重電磁場這個概念,電磁場特性中的高頻交變特性也不能忽視,同時,微波和電路在同一數量級上時,它的位相會相對滯后些。

2.微波的反射特性。微波是直線傳播的,傳播時,在遇有金屬時,它會形成反射,這一點和光的特性是一樣的。

3.微波傳播的衰減性。微波傳輸的頻率很高,并且微波的傳輸是向周圍空間輻射的,如用普通傳輸元件傳輸的話,輻射衰減很快,所以,要想輻射傳輸衰減緩慢的話,對傳輸元件的要求很高。

4.微波有駐波現象。微波輻射傳輸過程中,它的入射波和反射波可以疊加,并形成干擾,這就是說,如果微波能不斷的在一個理論上足夠小的空間里傳輸輻射的話,這個空間的某一點接受波的均衡度是一樣的。所以,在微波設備使用中,可利用多種模式的電磁分布、疊加來改善總電磁場的分布,從而使所在電磁場分布均勻。

5.微波能量大小的計算。微波空間能量分布和電磁場能量分布是一樣的,其能量數值應與空間內電場強度的平方有關,微波電磁場的能量為空間點電磁能量的總和。

6.微波的快速加熱原理。微波的傳輸速度與光速接近,電磁波能量轉換時間一般要快于千萬分之一秒,也就是說,微波設備內外能量轉換的時間非常快速,使設備內的物體熱傳導也非常迅速,這也是微波能快速加速的技術原理,也是微波技術應用于食品加工業的重要原理之一。

二、微波技術在食品加工業的應用及應用原理

1.微波技術應用于食品的殺菌保鮮。傳統的食品殺菌技術有高溫、干燥、冷凍及防腐劑等,但這些傳統上的食品殺菌技術都有其不足之處,如:設備陳舊,功能不全、食品處理時間過長、殺菌效果不理想和不能有效實現自動化的生產模式等。同時最主要的是它們的保鮮效果不好,大多都會影響食品的口味和營養成分,而微波殺菌保鮮并不是應用于這些簡單的物理方法,而更像是一種生物技術,它是使食品內的微生物體內的蛋白質發生變異,從而延緩微生物的生長和死亡時間,達到殺菌保鮮的作用。微波殺菌還主要應用的是熱效應和非熱效應理論,微波具有高頻特性,它穿透介質,利用變交電場使水、核酸等物質產生取向運動,從而產生摩擦生成熱量,使微生物中的蛋白質、核酸分子等因子改變性質或失去活力,從而殺死微生物。

2.微波技術應用于催陳。主要是現代釀酒技術就是要在特定的條件下把酒貯存一段時間,時間越長,酒的口感會越好。所以,現在國內有好多技術就是要把新酒經過技術加工處理成“老酒”,這種技術就是老熟催陳技術。微波技術完全能夠實現這種技術,原理主要是微波場的特點能把酒中的水分子和乙酸分子重新排列組合,而分子間的空隙變小,使乙酸分子的行動放緩,這樣酒味中的辛辣味大大減輕,老熟催陳的速度加大,所以,只要稍微拿微波照射,就可能達到自然老熟三到六個月的效果,微波的這種特性使其能廣泛應用于釀酒產業。

三、微波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

和食品加工一樣,微波技術在食品檢測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首先,微波萃取技術的應用。這種技術的原理是能將有機溶劑將食品檢測樣品中的所需要的化合物,從樣品中分離出來,它是一個強化的傳熱、傳質的過程。這種技術的優點是設備簡單、高效節能。所以,在食品檢測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它還是存在著一些缺點,如微波萃取技術自動化能力較低、有一定的溶劑殘留、樣品萃取結果不穩定等。其次,加熱測定食品中的水分。分析食品的重要內容有很多,其中一項就是對水分的測定,而微波技術就能應用于測定食品的水分。微波技術利用加熱烘干法對水分進行測定比較有優勢,因為這種方法的測定時間較短,利用這種方法測定水分的含量,必須密切關注一些因素,如食品的質量、物質的密度和微波爐的使用功率等。測定方法也主要有:透射法、反射渚腔體微擾法等。

參考文獻:

[1]段潔利.微波干燥食品的現狀及其發展前景[J].現代農業裝備,2006(6).

[2]董華,歐錦強.微波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0(6).

[3]池建ィ魏振承,徐志宏,等.微波技術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與發展[J].保鮮與加工,2003(1).

篇3

【關鍵詞】食品企業;現狀;品牌戰略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8-0016-02

1 食品企業的現狀淺見

1.1 工業現代化與食品生產:自從上上個世紀的工業革命以來,機械化大生產逐漸發展起來,生產力和勞動效率不斷提高,20世紀中期的電氣革命以及20世紀晚期的電子技術、信息和網絡技術更是極大促進了工業化的進程,加之制造業的發展,材料科學的進步等,全球已經進入了現代化的時代。現代化的工廠、自動化的流水線、高新技術工藝與智能化的機械以成為工業的新標志。

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和自主科技的革新,可以說也已經進入了這個工業化現代化的時代。而工業化的食品生產,使食品的品質和產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和豐富,食品的安全性,商品性,儲藏性等相比傳統的作坊式生產都有著徹底的改變。而這種改變的深度和廣度還在不斷擴大。

例如傳統食品的現代化:傳統食品的發展首先要現代化,所謂現代化就是要引進現代食品加工的理念、賦予現代食品加工的技術,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傳統食品的發展才能規模化、產業化。

現代食品加工的理念之一是食品加工標準化的概念。傳統食品加工配料、方法等有很大的隨意性:配料是經驗性的,技藝是隨機的,條件更是不確定的。

肉制品腌制,過去添加食鹽、硝酸鹽沒有統一的標準,由各家大師傅說了算,只要好吃。后來國家頒布標準,發現許多企業產品亞硝酸鹽超標;生產年糕,大米浸泡該加多少水、應是多少溫度、浸泡多少時間,十家企業十個樣,同一家企業天天不一樣。一些廠家用食品添加劑,很難控制使用劑量;油氽肉皮大多由家庭加工,油的溫度不要講天天不一樣,在同一天加工中每時每刻都不一樣,所以油氽肉皮顏色都不一樣。油氽肉皮加工后期要干燥,如果是干燥的好天氣,制品口感還好,如果是陰雨天氣,烤干,口感就會“硬”,有人干脆就在太陽下面曬干,吃時就有酸敗味。所以市場上油氽肉皮顏色、口感、質量差異很大。

傳統食品加工過程中沒有現代食品加工的減菌概念。現代的食品加工,工藝的每一步,要求微生物數量一步一步減少,要點之一是每一個控制點要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傳統食品加工缺少這樣的意識。

有不少地方有蔬菜的凈菜加工,凈菜加工要的是清潔衛生的低溫環境,如果在超過18℃環境下加工凈菜,就不能保證不被霉菌污染,超過25℃的生產環境霉菌就無法控制了。而現在有哪些企業在凈菜加工時能把車間溫度控制在15℃以下呢?

傳統食品生產要盡可能多地使用設備,實行機械化生產,這樣可以減少污染。

1.2 當前經濟背景與食品工業:生產力發生了改變,而建立在其之上的經濟關系和經濟結構也隨之發生著轉變。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供求關系的改變,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過渡,供過于求和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成為市場的主流。市場平均利潤率在食品市場逐漸形成,激烈的市場競爭迫使各企業不斷降低價格,壓縮成本,使利潤逐漸下滑,從而導致微利時代的到來。這是幾乎所有企業所共同面對的問題,企業的生存更加困難,壽命越來越短,而隨著我國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這種競爭和危機還會不斷加劇。競爭和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對于食品工業來說卻是無法回避的,所以說,同其他制造業一樣,食品工業也面臨危機,也需要變革和挑戰。

應當指出我國主食工業化發展滯后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過去計劃經濟的影響。而現在我國主食工業化的條件已基本成熟,食品工業也面臨加入WTO的挑戰,食品加工企業怎么辦?找出路不容遲疑。主食工業化不僅會使我國食品工業化走上健康、穩定發展的道路,也會為中華民族的強壯、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來革命性進步。

1.3 食品工業特點:食品是快速消費品,其生產,管理,品控,銷售,服務都具有其特殊性,這是與其他工業品所不同的地方之一。更根本的,食品與人的健康關系甚為密切,這是食品和食品工業最大的特點之一。

我國當前的食品工業主要仍以作坊式生產為主,食品工業化發展很不平衡,地區與地區之間,不同產品之間差異很大。但工業化的程度正在不斷提高,一些大型食品企業的技術和已經到達世界先進水平。

一個企業要生存發展必須加強品牌戰略優勢,那么應如何進行食品品牌戰略管理呢?

品牌管理通常管什么?

從消費者角度來講品牌管理是通過整合管理消費者同企業的所有接觸界面(比如:廣告、公關、視覺識別、產品、銷售、服務、商譽等等)來管理消費者對企業的整體體驗的過程。

從品牌管理工作人員角度來講,品牌管理通常包括品牌目標、品牌定位、品牌架構、品牌識別、品牌傳播等等,其中由于不好衡量常常被忽略的是品牌目標,最棘手的是品牌定位,最考驗效果的是品牌傳播。

品牌目標:

篇4

關鍵詞:食品加工高新技術;雙語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4-0050-02

隨著中國的經濟、教育、科技等方面的體制越來越多地融入世界體系,需要加快我國高等院校的課程教學改革,快速與國際接軌。目前,英語是國際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食品加工高新技術作為東北農業大學的專業課程,積極探索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雙語教學工作,勢在必行。食品加工高新技術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的最核心專業課之一,該課要求詳細講解當前食品工業正在采用和研究的新技術,將新技術的理論和實際應用重復融合于具體的實例中,在生產實際問題的解決中,使學生能掌握和了解食品加工中所應用高新技術的發展概況、基本原理及應用方法。在食品加工高新技術課程上實施雙語教學,重要的是能為學生提供掌握國際、最新的食品工業新技術的研究動態,直接接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國際最新加工技術,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擴大視野,為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生產中問題的研究、創新和解決能力的培養打下必要的基礎。本文是作者講授食品加工高新技術雙語課程的教學總結。

一、《食品加工高新技術》實施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高新技術已成為知識經濟的關鍵支柱產業。目前,雖然我國食品工業的總產值在工業部門中的比重上升至首位,但是,科學技術在食品行業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美國為47%,日本與德國高達55%,而我國僅為30%。由此可見,高新技術在中國食品工業中的應用僅剛起步,與世界水平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這將對我國食品工業提出新的挑戰和機遇。現代食品加工高新技術最先進的概念、理論、技術及應用等基本來自于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因此,在食品加工高新技術課程中開展雙語教學,對學生掌握最新食品高新技術的專業知識是必要和迫切的。高新技術具有高經濟效益和高增值的特征,目前,國內外食品的生產正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國際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和先進的檢測儀器裝置大量涌現,高效、低耗、安全、低成本、多功能和全自動化操作等高新技術,在食品生產中應用的越來越廣泛。然而,我國食品工業中的高新技術,仍處于初級應用階段,其技術水平相當于發達國家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通過食品加工高新技術雙語課程的實施開展,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國外先進食品加工新技術的理論原理、技術手段、新工藝和新技術,可加快我國食品工業中高新技術的開展與應用。

二、《食品加工高新技術》的雙語教學實踐應用

1.雙語教學的教學原則。食品加工高新技術雙語課程教學的最終目標是通過食品加工高新技術雙語課教學的實踐和探索,實行中文教材的國際化和英文教材的本土化;逐步建立完整的、操作性強的食品加工高新技術雙語課程的指導方案、教學大綱和教學指導計劃。

2.教材選擇方面。任何課程、教材選擇都是高質量教學的基礎,雙語教學尤其重要,對教學效果將產生更大的影響。本課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原版教材能夠呈現給學生國外食品加工領域的最新理論和技術方法,內容豐富細致,信息量大。但原版教材在教學中也有很大的不足。①教材通常是大部頭,編寫思路和問題的表現方法不能很好地與國內大學的教學組織過程相一致,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尤其對英文底子薄弱的學生影響更大,而他們中的很多人是很優秀的。我們的解決方法是英文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相配合。在廣泛參考能找到的英文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后,我們選擇《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和《食品工程高新技術》作為本課程的教材,因為兩本教材編寫思路和內容的組織方法具有較高的一致性,便于學生對照參考。

3.教學方法方面。讓學生認識理解英文教材中的每一個單詞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本課程采用遞進式的教學方法。①核心滲透,教師用英語簡練講述關鍵詞和重要定理,這是雙語教學的基本要求,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部分;②廣泛整合,教師中英文混合、交替講解更寬泛的內容,以泛讀、泛講的形式,讓學生能夠利用英語,學習到本課程的綜合知識體系;③英語思維訓練,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以英文為主,漢語為輔地回答,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習慣和能力。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該遞進雙語教學法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容易開展,因為這主要取決于教師的英文口語水平和對英文原版教材的理解。步驟三主要取決于學生的英語水平,所以《食品加工高新技術》雙語教學本質上不是一門課程孤立的教學實踐,是受到整個英文教學的相互影響的。目前,《食品加工高新技術》雙語課遞進教學法的前兩步已經在穩定有效地實施。步驟三英語思維訓練在盡力而為地進行。

4.教學手段方面。食品加工高新技術課程,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內容較多。由于食品加工中涉及較多的化學方法和物理過程,導致知識內容抽象、難懂。為了化難為易,本課程大量使用了多媒體教學,以圖、文、聲、色和動畫為媒介,信息量大,可將抽象的理論概念化,使枯燥的知識生動化,有利于學生理解該課程內容中食品高新技術原理、方法和應用,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經該雙語課程應用實踐表明,利用多媒體進行雙語教學效果顯著,尤其在提高學生上課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上,取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

5.課堂組織形式方面。雙語教學是在知識教學中嵌入了語言教學,是知識教學和語言教學的融合。因此,我們吸收了基礎英語教學中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在食品加工高新技術雙語教學的課堂上,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啟發學生提問、回答和思考。調動學生思考、表達的積極性,和老師、同學們互動。讓啟發式和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得到有效實施。全班學生,不論英文水平的高低,都積極參與到課題活動中。事實證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是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的最好保證。通過啟發,讓學生思維;通過互動,讓學生表達。使知識學習的任務融化到語言學習的熱情中,真正提高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理解的水平和掌握的程度甚至超過了漢語教學。另外,教師也鼓勵學生設定符合實際且具有挑戰性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讓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拔高。此外,在課堂教學中,也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另一個重要的教學組織環節是課前預習。雙語教學的課前預習尤其重要。關系到課堂教學能否按計劃實施和教學效果。要求學生預習時體會本節課程的重要知識點是什么,在理解困難的地方做記錄,也就成了課上思考和交換的重點內容。這樣,每一個學生帶著預習中記錄的問題聽課,這些問題或同或異。在教師的引導下,這些問題成為了課堂分析討論的熱點,課堂成為了探討、爭論、解決問題的學習研究現場和食品加工的模擬車間。課后,教師根據課上有深度的爭論問題,建設性地給出繼續深入研究的方向,有針對性布置各種形式和類型的課后作業,如,進一步的文獻查閱和約定、自己的加工流程和方法的設計等。

6.課外教學教輔方面。在校園網上,我們創建了食品加工高新技術雙語教學課輔助教學網絡平臺,學生可以方便地登錄教學網站,查閱本課程教學日歷、教學大綱。下載授課課件和講義等相關教學文件。另外,我們在該教學網站上,上傳了學校購買的與本課程相關的視頻資料,學生可以在校園的任何位置瀏覽和下載。教師整理了學校圖書館收藏的與食品加工高新技術課程相關的圖書、期刊雜志(包括中文的和英文的;現刊和過刊)的名稱和館藏位置,以文件形式上傳到該課程的教學網站,供學生查閱,以便更高效地自主學習研究。在課堂上,授課教師也向學生推薦相關食品高新技術的核心或最新的外文文獻資料,供學生課后閱讀學習。

7.課程考核方面。食品加工高新技術雙語課程,由于課程本身知識內容和外語雙重難度的疊加。一張卷子的考核難以充分正確評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成績。本課程采用了過程和結果兼顧的多重考核方法。多重考核包括平時出勤、課堂雙語提問表現、課堂雙語問題回答表現、情景交流表現、隨堂英文課程教學測驗及期末卷面考試。平時考核40分,期末考試60分。

參考文獻:

[1]張同利.加強高校雙語教學的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7,(5):90-92.

[2]谷志忠.簡論高校的雙語教學[J].中國高教研究,2005,(10):88-89.

[3]李淑芬,魏鳳蘭,付玉武,劉志俠.食品加工高新技術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1998,29(4):360-362.

篇5

[關鍵詞] 企業社會責任食品安全經濟人道德人

近年來,毒粉絲、毒奶粉、蘇丹紅、石蠟油……這些危及人們身心健康的食品安全事件屢見報端,使人們對食品加工企業“社會責任”和提高企業“公民”責任的呼聲日漸高漲。本文嘗試運用企業社會責任理論闡釋食品企業進行安全食品生產的行為,以期為改善我國食品安全現狀提供些許有益的建議。

一、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論概述

一般認為,1924年,美國學者謝爾頓(Oliver Sheldon)在其著作《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中最先提出了“公司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RS)的概念。1998年,Carroll完善了他于1979年提出的企業社會責任定義,即企業社會責任包括經濟、法律、倫理和慈善四個方面,把自由決定的責任正式確定為慈善責任。本人認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有兩個層面的意義:一是企業自己為構建各個利益主體之間的和諧氛圍所要承擔的責任;二是企業在外部要主動承擔起與社會各利益相關者和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義務。

二、食品的特殊性質決定了保證食品安全是食品加工企業社會責任的最重要體現

1.劣質食品導致嚴重的食源性疾病。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約有180萬人因食用被污染或攜帶病毒的食品而死亡。在我國,從1998年~2004年衛生部官方統計數據來看(實際數目遠遠大于官方統計),我國重大食品中毒事件數量逐年增加,中毒人數和死亡人數一直居高不下,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具體見下表)。

1998年~2004年我國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統計情況

資料來源:1998年~2004年衛生部通告(moh.省略/)

2.食品質量的后驗性。學者們認為,食品具有搜尋品、經驗品和信任品的特性,這三重特性決定了其質量鑒別的后驗性,即消費者只能在劣質食品導致消費者身體不適或食源性疾病發生時才可能對食品質量做出一定程度的判別。

3.食品效用的雙重性。合格的加工食品能滿足人們的飲食營養要求,而從另一方面而言,劣質的加工食品則會威脅人們的身心健康,危害社會。可見,要確保食品安全,加工企業的作用舉足輕重。

三、食品安全作為當前食品加工企業重要社會責任的緊迫性

1.加工食品質量安全狀況不容樂觀。2004年CCTV播放《每周質量報告》的質量安全事件共計48起,有關食品質量安全的事件就有40起,占總數的83.3%,其中有關加工食品安全的事件有39起,占食品質量安全事件的97.5%。

2.我國食品加工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質量研發能力弱。例如,在深滬兩市共11家食品類上市公司,經營規模普遍較小,其中只有一半多的總股本超過2億元人民幣,而世界上農產品加工企業50強里最小的一家農業食品集團企業,年銷售收入相當于300億元人民幣。這種小規模的企業資金少、技術力量薄弱,不利于技術改進,使產品的品質難以提高。

3.人們對食品加工企業的期望日益增強。從企業社會責任理論歷史演進,我們可知,該理論的誕生,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是企業的發展產生的諸多社會問題,另一方面,是人們個人素質的提高和社會意識的覺醒,對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4.我國食品加工企業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許多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產值超出了電子、汽車及化學工業,成為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目前,我國人均國民收入已達840美元,飲食需求開始向較高質量水平邁進,面臨激烈的食品產業的競爭,我國食品加工企業應更加重視產品質量,視生產優質產品為企業的基本生存之道。

四、實現食品加工企業“經濟人”和“道德人”雙重結合的政策建議

1.把企業社會責任建立與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相結合。倡導企業樹立社會責任意識和戰略,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

2.加強政府和行業協會在引導和推進企業社會責任中的作用。一方面政府要從宏觀上以法律、制度、政策等約束性手段進行引導;另一方面充分要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消費者與企業的對話權,建立良好的經濟社會秩序。

3.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議我國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制定,督促企業按照SA8000的要求進行生產和經營活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7|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 | 国产香蕉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在线视频社区8| 日本免费成人网|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免费看黄色三级毛片|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小视频| 在线看的你懂的| 在线jlzzjlzz免费播放|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 欧美zooz人禽交免费|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真实国产精品视频国产网| 天天爽夜夜爽每晚高澡| 免费看欧美成人性色生活片| 青草视频入口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 269tv四季直播苹果下载| 在线视频网站WWW色| 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久久久综合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AV人天堂无码| 欧美色图你懂的|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男人的好电影在线观看|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女女| 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 国产91小视频| 色婷婷精品大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黄色一级毛片看一级毛片| 国产无套露脸视频在线观看| 婷婷丁香六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