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2-20 15:16:41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基礎護理的重點,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電力系統 繼電保護 故障處理
繼電保護對與電力系統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維護好繼電保護裝置,對繼電保護裝置的故障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才能夠保證人們的正常生活。繼電保護出現故障具有多個種類,在對不同種類的繼電保護故障進行處理時,一定要根據相應的處理原則進行。
1 電力系統中繼電保護的重要作用
在復雜的電力系統當中,繼電保護裝置的作用不能小覷,它是一種運行保護裝置,電力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需要穩定的秩序,而繼電保護裝置能夠第一時間準確的確定電力系統發生故障的位置,繼電保護裝置對故障進行有效的檢測給工作人員帶來了方便,它能夠為檢修人員的維修工作提供有效依據。繼電保護裝置不僅能夠及時對電力系統中故障區域進行檢測,還能夠及時發出警報,同時將故障進行切除,減少故障所帶來的損失。
2 繼電保護系統故障處理的主要方法
2.1 短接法
使用短接法進行繼電系統故障排除的優勢是較為有效,與此同時,還能夠有效制止故障繼續向外擴散,能夠有效減少由于故障給人們帶來的損失。如圖1所示的電磁鎖失靈故障,圖中7D2DS動作的前提是8G、3G、4G、9G同時閉合,而當7D2DS發生故障涉及了主變三側隔離刀閘輔助節點,由于故障發生時220kV的變電場所過大,無法跑遍整個場地檢查出到底死那個節點發生了故障,因此此時使用短接法比較方便,將短接線首先接入熔絲32RD和33RD的兩側,可檢測出電壓是否正常,再將短接線接到898和882之上能夠監測處電磁鎖本身是否出現故障,接下來再將短接線接入900和882就能夠對8G的好壞進行判斷,這樣依次排查,會發現如果短接線接入902和882時7D2DS失靈,那么則說明故障節點為3G,接下來我們直接去主變220kV側隔離開關處檢查該節點即可。這種方法能夠有效的節省時間。
2.2 直接法
在繼電保護故障中存在著一些儀器無法找到故障位置的盲點,這些盲點只有得到有效的查找和修復才能使電力系統恢復正常,因此此時,只有用直接法來進行檢查。例如,一個高功率開關發生了拒合故障,在接收到操作命令后,發現能夠正常工作的只有跳閘線圈,我們就能夠推斷出故障問題應該是出現在系統的內部之中,而且在接下來的操作過程中如果跳閘線圈仍然可以正常的進行動作,那么我們就需要對繼電保護器的內在進行觀察,發黃和焦味的出現可以幫助我們直接的發現故障所在地點,進而幫助我們處理故障,使電路恢復正常。
2.3 電位變化法
這種方法的原理是,針對每個節點的電位變化和直流電壓在二次回路過程中開展有效的跟蹤測量,以這種做法來判斷故障發生地點,這種方法在針對某些問題時特別適用,例如控制回路中的一些紅綠燈和開關的拒合、拒分現象。
(1)如圖2所示,該線路的開關所處的狀態是分閘,綠燈代表的回路卻沒有亮。KTP為繼電器的跳閘地點,KB是方條閉鎖斷電器,GN是綠燈的指示開關,萬能轉換開關和合閘線圈分別是KK和HQ,14節點是正電源,2節點是負電源,開關輔助節點為DL[2]。
(2)電路開路的運行狀態要通過保護傳動試驗進行分析。在對主變保護進行檢測時,該系統中其他的設備處于正常運行狀態,而與此同時,投上壓板的連跳動作是沒有設備來支持的,在圖3中,作為主變保護跳閘繼電器節點的為KT,跳閘出口回路節點和出口壓板分別為33和XB。
在對節點1的對地電位進行測量之前,一定要保證萬用表處于正常工作狀態,而壓板是退出的情況。這是啟動主變保護,KT出口開始工作,就會將一個正電位給到XB壓板的節點1處,此時正電位翻轉就是電壓表會產生的現象,如果反轉沒有出現,那么則說明有異常狀況出現,接下來要針對XB壓板的節點2進行測量,如果負電位沒有出現,那么則說明下一級電路出現了異常。
3 結論
電力系統能夠正常運行以及電力系統的穩定是與繼電保護裝置是否可靠息息相關的。因此,繼電保護的重要作用應該得到電力單位的高度重視,電力單位不僅要加強繼電保護裝置故障處理方面的重視和改進,對其他相關的一切設備在故障處理方面都要進行不斷的改進,才能保證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高堅.電力系統運行中的繼電保護故障處理探討[J].通訊世界,2014,20:128-129.
關鍵詞: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應用
中圖分類號:TM7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繼電保護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和完善繼電保護技術經過不同的發展階段,呈現出不同的存在形態。主要有電磁式、晶體管式、集成電路式和計算機輔助裝置四種類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給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了蓬勃生機,有力地推動了各行業的飛速發展。在電力系統中廣泛地運用計算機技術,極大地促進了電力系統的發展。
一、繼電保護技術的特性及任務
(一)特性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電力充斥著人們生活的每個方面,甚至一些高端工業的發展也離不開電力系統的支持。而由于科技不斷發展,電力系統也不斷更新完善,即使這樣,還是存在一些缺陷與不足,所以偶爾會發生故障,這就要用到了繼電保護系統對電力自動化進行保護。繼電保護技術之所以可以快速準確地發現電力系統中的問題,是因為繼電保護技術中存在以下相關優秀特性。
1、選擇性。與其他技術不同,繼電保護系統可以選擇較小范圍內的故障元件,減少了無故障元件被連帶誤判的概率。當繼電保護技術識別故障元件后,選擇性特性立即發揮其優勢,增強繼電保護技術的科學性。
2、可靠性。可靠性是保證繼電保護技術保護我國電力系統的基礎。適中的可靠性可以保證故障元件不被漏檢、不被誤檢,是繼電保護系統運行的前提。
可靠性的基礎是速動性,當檢測到故障元件時,可靠性能使保護系統快速動作,發出警報,縮短了所需的維修時間。而可靠性的特性又類似于靈敏性,即可靠性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過低會檢測不到故障元件,使大面積的電力系統無法正常工作或者對其他元件帶來損失。而可靠性過高有會發生誤切事件,減少正常元件的使用壽命,對電力亦會造成損害。
3、靈敏性。靈敏性是繼電保護技術合理化的基礎,比其他保護裝置更加適用于我國電力系統。只有繼電保護靈敏的條件下,才能對故障元件進行快速判斷,縮短相應發現時間,為維修人員的維修帶來便利。
靈敏性有一部分是由靈敏系數體現出來的,并不是靈敏系數高的繼電保護系統好,而是每套系統都對應其電力自動化系統,只有靈敏系數適中的系統才可以更好的保護相應電力系統。
4、速動性。顧名思義,速動性可以保證繼電保護系統快速切除故障元件,保證無故障部分元件不受牽連,繼續為居民或工業生產供電。減小停電范圍,降低所需要檢查故障元件的時間。
速動性與選擇性二者相互獨立工作,但是兩者工作結合協調,使繼電保護裝置可以快速、準確的找到故障元件,不僅如此,更可以縮小了停電范圍,保證了非故障的電力系統的繼續工作,減少對正常元件的使用量,有利于工業與人民用電的正常與穩定。
(二)任務
1、當電力系統出現不正常運行狀態時,根據不正常工作情況和設備運行維護條件的不同,或發出信號使值班人員能及時采取措施,或由裝置自動進行調整(如減負荷),避免不必要的動作和由于干擾而引起的誤動作。反應不正常工作狀態的繼電保護,通常都不需要立即動作,可帶一定的延時。
2、當被保護的電力設備發生故障時,應該由該設備的繼電保護裝置自動地、迅速地、有選擇地向離故障設備最近的斷路器發出跳閘命令,將故障設備從電力系統中切除,保證無故障設備繼續運行,并防止故障設備繼續遭到破壞。
3、繼電保護與自動重合閘裝置配合,可在輸電線路發生瞬時性故障時,迅速恢復故障線路的正常運行,從而提高供電的可靠性。
三、電力系統中繼電保護的具體應用
(一)利用輸配電線路進行接地保護
在配電線路中可以分為大電流的接地方式和小電流的接地方式,它們的區別主要在于其配電線路中中性點的接地方式不同。大電流接地方式的保護原理是:當配電線路發生接地故障的時候,大電流接地系統會及時地進行跳閘,從而有效的切斷發生故障的設備;小電流接地方式的保護原理是:當配電線路中發生故障的時候,小電流接地系統不會立即切斷故障線路,而是能夠再持續的工作一段時間,與此同時發出警報提示信號。下面我們主要對小電流接地系統如何進行接地保護進行闡述
在通常的情況下,小電流接地系統中在發生單相接地短路故障的時候,對于負荷供電不產生影響。小電流可以選擇下面幾種接地保護方式:一是通過零序電壓實施保護。在供電系統正常運行的時候,沒有零序電壓,并且三相電壓是對稱的,各自的相電壓分別通過電壓表顯示出來。當信號繼電器發出警示信號的時候,就說明配電線路中發生了單相的接地短路事故,因此在系統的各處會出現零序電壓。在這種情況出現時,可以通過讀取電壓表的數值來進行判斷,這時發生故障相的電壓表的數值會降低,而沒有發生故障相的電壓表的數值則會升高。二是通過零序電流實施保護。在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的情況下,通過對沒有發生故障的線路和發生故障的線路進行比較可以看出,沒有發生故障的線路中零序電流要小。在安裝了互感器的線路方面,人們大多應用這種方式進行保護。三是通過零序功率實施保護。有單相接地故障發生時,發生故障的線路與沒有發生故障的線路中零序電流的差別幾乎很小,很難區分,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進行區分保護,實現其對靈敏度的要求。
(二)電力變壓器的保護
在電力系統中,變壓器是非常重要的。變壓器的正常運行能夠保證供電的可靠性,同時也能保證電力系統輸送電力有一個很好的穩定性。為了能夠有效地防止因線路故障而引起的經濟損失,我們需要對變壓器實施必要的繼電保護措施。
1、對變壓器進行接地保護。對變壓器進行接地保護的工作原理是:當配電線路發生故障的時候,把配電線路中的中性點進行直接接地,從而起到對變壓器的保護效用。對變壓器進行接地保護時,主要是借助于兩段式的電流來實現的。
2、對變壓器進行瓦斯保護。對于大型變壓器的內部故障,我們一般主要采用瓦斯氣體進行保護。瓦斯保護是一項比較重要的保護措施,并且具有很獨特的保護優點。瓦斯保護的基本原理是:當變壓器的油箱內部發生故障的時候,變壓器油箱里的絕緣性材料和變壓器油就會在故障電弧的推力下,進行分解并產生出瓦斯氣體,瓦斯氣體能夠迅速而靈敏的將變壓器中的開關斷開,并發出報警的信號,從而實現對于變壓器的
有效保護。
三、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發展趨勢
在未來繼電保護技術將向計算機化、網絡化、智能化、保護、控制、測量和數據通信一體化方向發展。隨著計算機硬件的飛速發展,電力系統對微機保護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除了保護的基本功能外,還應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數據的長期存放空間,快速的數據處理功能,強大的通信能力,與其他保護,控制裝置和調度聯網以共享全系統數據,信息和網絡資源的能力,高級語言編程等,使微機保護裝置具備一臺PC的功能。
在實現繼電保護的計算機化和網絡化的條件下,保護裝置實際上是一臺高性能,為了測量、保護和控制的需要,室外變電站的所有設備,如變壓器、線路等的二次電壓、電流都必須用控制電纜引到主控室。所敷設的大量控制電纜投資大,且使得二次回路非常復雜。但是如果將上述的保護、控制、測量、數據通信一體化的計算機裝置,就地安裝在室外變電站的被保護設備旁,將被保護設備的電壓、電流量在此裝置內轉換成數字量后,通過計算機網絡送到主控室,則可免除大量的控制電纜。
結語
綜上所述,繼電保護是電力系統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繼電保護系統不僅可以防止事故的發生和發展,限制事故的影響和范圍,而且還可以確保電力系統安全運行,對保證整個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對于電力的需求量不斷的增長,現在企業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用電的機器設備更是不斷增多,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
參考文獻:
臨床資料
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VLBWI患兒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平均出生體重1380g,出生體重最低為1150g。最小孕周為28+1周,平均住院天數為30天。治愈27例,轉院2例,家屬自動放棄治療1例,死亡2例。
臨床特點與護理
低體溫的特點與護理:VLBWI體溫調節功能差,缺少棕色脂肪組織,基礎代謝低,產熱少,體表面積相對大,皮下脂肪少,易散熱,靠自身很難維持正常體溫,體溫過高,過低均可引起嚴重的并發癥。本組病例入院時肛溫在33~35℃者15例,35~36℃者17例,體溫均低于正常范圍。①復溫:入院后立即將其放置于溫度為36~37℃的輻射式保溫臺上進行保暖,擦干全身,用蠟臘油棉球擦除患兒身上的胎脂。待其肛溫升至36.5~37℃時即將患兒轉入預熱好的保暖箱內。②保溫:根據患兒胎齡及體重將暖箱溫度調至34~35℃,相對濕度>70%[2]。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有利于其正常體溫的維持和減少水份的丟失。對胎齡<30周的VLBWI在生后1周尤為重要。每1~2小時監測肛溫1次,使期肛溫維持36.5~37℃。并根據患兒的體溫調節暖箱的溫度,使患兒兩次體溫波動在<±0.3℃為宜。
呼吸暫停的特點與護理:VLBWI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呼吸不規則,常發生呼吸暫停。頻繁呼吸暫停嚴重威協早產兒的生命,嚴重低氧血癥可導致心、腦、腎等多器官損害,是VLBWI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組32例患兒有24例(75%)發生呼吸暫停,其中2例于24小時內死于呼吸衰竭。①保持呼吸道通暢:患兒仰臥時可在肩下置軟墊避免頸部曲屈。給低流量氧氣吸入,采用鼻導管給氧,氧流量為0.5~1L/分,可視缺氧情況調節氧流量,使患兒動脈血氧分壓維持在50~80mmHg[3]。避免長期持續吸入高濃度氧氣而發生氧中毒,并給予多功能監護儀監測,設定呼吸暫停報警,一旦出現呼吸暫停即給予托背,彈足底,加大氧流量等處理,使其恢復自主呼吸,無效時遵醫囑給予氨茶堿或納洛酮靜滴,以維持呼吸中樞的興奮性,避免呼吸暫停――腦損傷――呼吸暫停的惡性循環,因此護士要按時準量給藥,并注意觀察用藥效果及不良反應的發生。②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CPAP)治療:呼吸暫停頻繁發生的患兒,根據動脈血氣分析結果,Ⅰ型呼吸衰竭者用CPAP治療。水柱壓力為3~4cmH2O,氧流量為4~6L/分,并用溫生理鹽水3~5ml霧化吸入2次/日,以濕化呼吸道,保持鼻腔及呼吸道通暢。及早進行CPAP治療可使不少VLBWI避免使用機械通氣,本組患兒有24例使用CPAP治療,病情改善,避免使用呼吸機。
吸吮及吞咽功能差的特點與護理:由于VLBWI吞咽反射及吸吮能力差,不能攝入足夠的奶量,而提高VLBWI的成活率,其中營養條件的改善起重要作用。①胃腸外靜脈營養:常用葡萄糖、小兒氨基酸、脂肪乳、電解質、維生素混合后從靜脈由微量泵持續輸入。在配制營養液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防止營養液污染,并合理選擇和使用靜脈血管,盡量避免頭皮小靜脈,臨床上通常選用四肢外周血管并使用靜脈留置針,避免反復穿刺給患兒造成痛苦。注意保持輸液通暢,防止營養液滲漏造成局部壞死。②胃腸道營養:母乳喂養是最佳選擇,無母乳時可選用早產兒配方乳,對VLBWI提倡早期喂養,即使每天經胃腸道攝入很少的乳汁,不能滿足營養需要,卻能使胃腸道更快成熟,促進胃腸激素分泌,從而縮短靜脈營養時間。常采取間歇性胃管法,胃管最好經口插入,因經鼻插入胃管可使通氣減少,氣道阻力和呼吸功增加,易導致周期性呼吸和呼吸暫停發生[4]。喂養奶量應根據患兒的消化能力逐漸增加,并記錄每次殘余奶量及喂養情況。③喂養不耐受及其護理:若患兒出現嘔吐、腹脹、胃殘余奶量超過上次喂奶量的1/3、胃殘留物被膽汁污染、大便潛血陽性、呼吸暫停和心動過緩發生次數明顯增加可考慮喂養不耐授。應暫禁食,用1%碳酸氫鈉洗胃,延長喂奶時間或減少喂奶量,用導管插入排氣或用3~5ml開塞露通便,并環形按摩腹部,促進排氣排便。本組患兒出現嘔吐8例,腹脹12例,持續心動過緩2例,經處理后癥狀緩解。
抵抗力低下的特點與護理:革蘭陰性菌是VLBWI感染的主要致病菌[5]。所以要執行保護性隔離,最大限度減少感染的機會。護理上要做到接觸患兒前后要洗手,患兒的全部用品要進行高壓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基礎護理,每日清潔口腔1~2次,動作要輕柔,預防口腔感染。臍部每日用3%雙氧水清洗,并用2%碘酒及75%酒精消毒1~2次,保持臍部清潔、干燥。皮膚每日用溫熱水擦澡1次,保持皮膚清潔,每2小時幫助翻身1次,避免局部受壓過久而引起壓瘡和發生肺炎。保持暖箱清潔,每天用0.05%的消佳凈將暖箱內外擦拭干凈,然后用清水再擦拭一遍。濕化器水箱的水每天須更換1次,以免細菌滋生,每周更換暖箱并進行徹底消毒1次,定期作細菌培養,若培養出致病菌應將溫箱搬出病房徹底消毒。以防發生交叉感染。
討 論
VLBWI屬高危兒,護理人員應加強巡視,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發現異常表現,如體溫低,呼吸不規則或,面部或全身青紫或蒼白,煩燥不安、反應低下、驚厥、黃疸出現早或程度重、拒食等,應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從而提高VLBWI存活率及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英.極低出生體重兒早期微量喂養的研究進展[J].華夏醫學,2008,21(6):1231-1233.
2 樊紹曾.極低出生體重臨床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1,16(3):141.
【關鍵詞】案例教學 基礎護理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7-0174-02
案例教學法是根據確定的教學目的,圍繞一個或幾個相關的教育教學內容,選擇代表性強的實際案例,組織學生通過案例獲取相關信息,并根據自己所得到的實際信息讓學生進行分析與討論,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專業理論、專業知識及其專業技能的理解與掌握。眾所周知護理學是一門融科學與藝術為一體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其任務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質為核心,使學生具備較強的護理實踐技能和專業的護理基礎知識,同時也需要具備有效決策、協調、溝通、激勵等方面的能力,在這種社會需要護理人才的情況下,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以行動和目標為導向的新型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把護理的實際案例恰到好處地引入基礎護理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筆者對案例教學法談幾點粗淺的認識,與各位同仁共同交流。
首先,案例教學法產生的條件是護理案例必須是真實事件的描述,案例內容是以問題為導向的,其中蘊涵著很多疑難問題,并且這些問題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為學生去解決問題提供平臺。
其次,案例教學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生通過閱讀真實性、完整性、啟發性的案例,使學生積極開展了對按例的調查、思考、分析和討論,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學習,從而使學生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
再次,案例教學法以解決問題為目的,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掌握了對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有利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技能、基本知識、情感態度的融合與學習,以便將來發生類似事件的時候學生能夠合理妥善處理。
案例教學法在基礎護理中應用的新認識:
認識一:教師盡量多參與臨床實踐并自己制作案例,因為這樣教師在撰寫或制作案例過程中,教師會將自己的思想融入到案例中,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融合、統一。如果想讓學生的課堂討論更加活躍,教師最佳做法是把案例以文本的形式打印并發給各學習小組,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對教師布置的問題進行信息資源的查找并進行系統思考,為課堂開展討論奠定基礎。
認識二:課堂上教師可以不同的案例展示形式,如文本展示、多媒體播放、分角色扮演等形式。教師導語要簡潔扼要,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認識三:討論成為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要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一般以6到8位同學為一組,在教師的主導下,由淺到深、層層深入,發現案例中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學生在圍繞問題進行分組討論的時候教師要認真傾聽,并適時啟發誘導、調控課堂,為學生創設一個人人參與的開放式課堂。對于每一個案例可能每個學生都會挖掘不同的意義,有的只找到了深層次的信息,有的自己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即使學生的思考或評價是錯誤的也不要忙于制止,教師可以把討論引導到解決問題上來。
案例教學法為課堂教學帶來實效的新認識:
第一,案例教學法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陳述抽象的理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學生的積極發言,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
第二,案例教學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記憶,案例教學的特點是知識的呈現形象生動,并通過學生對知識點的討論與分析,使學生對深刻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運用。
第三,有利于提高學生實際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運用,需要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為他人提供護理關懷,學生在課堂上獲得臨床案例所涉及到的護理問題,有利于學生更快熟悉以后的護理環境。
第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案例教學不僅能為學生傳授知識,還能使其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受到各個方面的鍛煉,從而開發學生心智,增長智慧,提高學生吸取和探索新知的能力,這樣就使學生在無限的知識海洋和有限的學習時間里找到了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受益終身。
總之,案例教學法在基礎護理中是有必要應用的,教育是一種培養人才的有效活動,其具有兩大功能:一種功能是促進個人的發展,另一種功能是促進社會的發展。新世紀的到來和社會的發展對護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也使我國的護理教育面臨著一個更大的競爭環境。當今國際的競爭實際就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實際就是教育的競爭。護理教育還需要更大的改革,護理教育既需要體現社會對本專業的需要,也要體現專業對培養人才的期望及其專業的理論和價值觀,開展案例教學法可有效實現護理教學改革的要求,曾經有句名言是“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差異,不是知識也不是經驗,而是思維方式。”通過案例教學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及其他多種能力。
參考文獻:
[1]郭文華.《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的改革與思考[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年12期
[2]李健芝,于小華,胡麗,張平.案例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0年01期
關鍵詞: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故障處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154
從目前的分析情況來看,雖然繼電保護在電力系統當中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但是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面前,繼電保護還是會發生故障,而這些故障的產生會嚴重影響電力系統的運行,所以積極的進行故障的分析和問題的處理有著重要的意義。基于此,系統的分析繼電保護故障的產生以及具體的解決方法便有了非常重的現實價值。
1 繼電保護故障產生的原因
就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故障產生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裝置自身的老化。繼電保護裝置的材料有自身的壽命,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材料老化會越來越嚴重,所以裝置在運行的過程中會因為自身材料性能下降出現故障。第二是繼電保護裝置受到系統不穩定電壓或者電流的影響出現故障。在某些特殊的時刻,電力系統的電壓或者電流會發生暫時性的紊亂,由此會形成繼電保護故障。第三是外力破壞導繼電保護故障。因為自然力或者是人為力的破壞會造成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異常,所以此異常會導致繼電保護裝置發生故障。
2 繼電保護故障解決中出現的問題
2.1 故障檢測不到位
故障檢測不到位是目前繼電保護故障解決中出現的一個主要問題。在電力系統當中,繼電保護的位置設備比較多樣,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盡可能多的實現對線路系統和設備的安全保障。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系統中的繼電保護裝置設置比較繁多。在繁多的繼電保護裝置中,對故障裝置進行有效的判斷可以進一步的提升故障解決的效率,但是在目前的工作中,這種故障檢測不到位的情況十分的普遍,所以造成了問題解決的效率性下降。基于此,在故障解決的過程中進行監測強化意義重大。
2.2 故障分析不足
故障分析不足也是目前繼電保護故障解決中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一般而言,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故障有明確的分類,但是在具體的實踐應用中,因為環境的不同以及接觸因素的差異,整個故障的原因顯得更加的復雜。這時候,為了更快的找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必須要對故障進行全面的分析,無論是系統層面的,還是細節層面的都不能放過。但是在目前的工作中,往往是在因素分析不明確的情況下進行措施的采取,因此會出現較多效率低下和資源浪費的情況。
2.3 故障解決的專業性不強
故障解決的專業性不強也是目前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故障解決中的一個顯著問題。專業性不強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人員的專業性不足。在問題處理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強工作人員的基本理論培養,另一方面是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實踐操作培養,這樣,理論和實踐才能綜合提升,故障解決才會具有專業性,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兩方面都存在缺陷。第二是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對于技術的研究深入也不夠,因此技術對于故障的針對性比較差,所以故障解決的專業性也很難獲得有效的提升。
3 繼電保護故障處理的有效措施
3.1 利用完善的監測系統為故障的解決提供有效的參考
在繼電保護的故障處理措施中,一項有效的策略就是利用完善的監測系統對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進行監測,這樣既可以獲取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消息,還可以在故障發生的時候獲得及時的信息。而要進行完善的監測系統布置,則需要進行兩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是對繼電保護裝置的位置進行全面的分析。因為通過位置分析可以判斷繼電保護裝置的保護范圍,而這個范圍可以為監測提供一定的區域參考。第二是在區域參考的基礎上進行電子監測設備的安裝。電力監測設備可以很好的將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狀態等進行監控,這樣,只要通過設備監控端便可以分析繼電保護的運行,而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異常也可以事先進行判斷。
3.2 利用全面性的分析找出故障解決的針對性策略
利用全面性的分析找出故障解決的針對性策略是在繼電保護故障處理中運用的另一項有效策略。從實際分析來看,造成繼電保護故障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在問題分析不具體的情況下,故障解決策略很難實現針對性和實效性,為此,分析故障便有了重要的意義。就目前的故障分析來看,主要的措施有兩個:第一是對故障結構進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斷,雖然說繼電保護故障發生具有統一性,但是在具體結構表現方面存在著細致的差異,所以通過結構判斷可以分析產生的原因。第二是對針對故障進行假設分析,這樣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問題的可能性判斷。故障解決注重的一個要素是時效,所以利用此方式能夠提高問題解決的時效性。簡言之,在可能性分析和結構判嗟幕礎上,故障問題分析更加具體,所以措施采取也會更加的具體。
3.3 運用專業化的人員及手法進行故障問題的針對性解決
在電力系統變電故障解決的過程中,另一個有效的措施就是進行專業化人員以及技術的利用,在此技術上實現問題解決的針對性,故障處理的效率和質量會有明顯的提升。而在專業人員和技術運用方面需要兩方面的措施:第一是進行專業的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專業的人員隊伍包括兩部分內容:首先是具備專業理論的工作人員,因為理論是實踐的指導,所以具備了專業的理論可以讓實踐更加的具有目的性。其次是標準的操作。在理論指導下執行標準的操作,整個實踐的效率和質量會提升,所以工作人員對于理論和執行操作方面要素缺一不可。第二是進行專業的技術分析。在故障類別劃分研究的深入情況下,針對性的提升技術,故障問題解決的質量會更高。
4 結束語
雖然說電力系統的工作對繼電保護較為重視,但是繼電保護的故障確實不能避免,因此,詳細的分析繼電保護故障產生的原因,并討論故障問題解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總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對于故障消除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謝春霖.繼電保護故障分析處理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