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2-27 14:38:32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關于視覺傳達設計的問題,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5)17-0241-01
一、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理念落后。視覺傳達設計概念在字面理解過于廣闊,但凡從眼睛所傳遞訴求的信息皆作為其專業設計的對象,的確讓人感到無所適從。然而教師慣以平面設計的教學思維來進行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將二維設計的基礎作為其學科基礎,甚至將繪畫基礎練習直接作為教學的基礎訓練。由于受到這種傳統思維與教學模式的制約,一些授課教師對視覺傳達設計的新知識、新媒介技術缺乏了解,不能與時俱進。
2.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師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很少進行相應的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另外多數高校普遍對教學實踐關注不夠,對教師參與企業的設計施工業務不支持。這就導致了教學與實踐脫節,學生的視覺傳達設計設計實踐能力低下。
3.學生對視覺傳達設計知識缺乏了解。視覺傳達設計以視覺符號為基礎,因此,學生需要找到視傳學習的切入點,通過教學, 本人發現多數學生可掌握視覺傳達設計的理論知識, 但對實踐運用的了解相當少,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
4.忽視草圖繪制。作品的設計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創作思維發展過程。本人發現多數學生忽視草圖繪制,此情況斷裂學生設計思維的連續性。同時只強調最終成品致使許多學生做方案時不畫草圖。該現象的發生與社會上片面強調電腦效果圖也不無關系。
5.缺乏教學創新。教學創新是指教師創造性地教和學生創造性地學。有的教師照本宣科,另外學生缺乏創新,在設計時抄襲他人。設計確實需要借鑒,但更需在適用的基礎上尋找改變,做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設計作品,而非抄襲。
二、提高教學質量的策略
綜上問題,筆者據現狀對視傳教學提出以下建議。
1.轉變教學觀念。授人以魚不如授漁。教師要轉變灌輸式的傳統教學觀念,樹立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通過華立學院所處廣州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發展的前沿動態、先進的設計思想融入整個教學過程之中,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能力。
2.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增加實踐性課程的類型和教學課時,校企結合也正是華立學院現正推崇的,可采用設計公司實習、社會實踐及畢業創作等多種形式和內容。在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授課教師要有選擇地安排一些實踐教學環節,包括選擇一些視覺傳達設計方面的權威性比賽,還要注重實踐教學課程的考核。實踐教學課程的考核,要以實踐操作考核為主,在操作考核的基礎上總結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加強與校外企業如北汽的聯合,建立校外實習實踐基地,鍛煉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從傳媒學部的視覺傳達專業發展來說,可推薦優秀的學生團隊來協助北汽的廣告策劃部做出相應的市場推廣工作。
3.在教學中進行課程整合。視覺傳達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審美心理學、廣告學及品牌策劃等。課程整合要求把這些學科知識在教學中進行相互滲透。
4.做好方案草圖。構思草圖是對特定的內容進行推敲、完善的過程。這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手腦合一,設計思考和思考的表達是同步進行的。優秀的構思源于前期天馬行空的各種思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草圖構思能力,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 也是幫助學生搜集資料的好方法。
5.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在設計活動中產生和發展的,同時又能指導具體的設計活動。因此,在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發散思維是指人們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組眼前的信息和記憶系統中存儲的信息,產生出大量獨特的新思想。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成分,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發展發散思維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活動發展學生思維的變通性、獨特性和流暢性,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方向進行剖析設計,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設計活動。
第二,發展聚合思維。首先,在教學中讓學生明確練習的目的和要求,選擇合適的練習方法,如集中練習或分散練習等。其次,引導學生有效地觀察示范。學生初期經過模仿,使頭腦中的表象活動起來進入練習的階段,在練習過程中觀察教師的示范,進而形成表象并進行表象練習具有重要的意義。最后,提供高效準確的反饋信息。
第三,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注重頭腦風暴的結果。在教學中,發現富于創造性思維的學生不但有較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且善于汲取他人優勢。
[關鍵詞]信息化環境;視覺傳達;教學改革;教學實踐
一、視覺傳達的文化內涵
視覺傳達是以某種目的為前提,通過可視的視覺符號或藝術形式傳達某種特定的信息,并且能夠對被傳達對象產生影響的過程。視覺傳達的價值是利用特定的視覺符號傳遞信息,設計師既是信息的傳遞者,也是信息的倡導者,使人們獲取信息,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著人們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設計是人類改造生活和創造生活的活動,對人類的衣食住行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設計,人們的生活變得卓越、優雅,改善著人類的一切活動。設計追求實用性、美觀性及經濟性,設計也要合理利用資源,達到設計為生活、社會盡善盡美的服務的目的。由于設計在人類的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設計本質上與現實生活又具有非常復雜的關系,導致視覺傳達設計具有復雜性和多元性、古典而現代、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1.復雜性和多元化
視覺傳達從本質上屬于生理交流的現象。這種現象是老百姓從日常的現實生活中經過各種復雜的因素影響最終形成的一種具有共同集體特征的現實文化。視覺傳達的形成就是由于民族地區的生活、勞作等內容不斷地重復,不斷地人為歸納,最終形成一整套價值觀體系。因此它的存在體現了復雜性和多樣性。視覺傳達是從生活中提煉出的抽象概念,但是又屬于活生生的現實生活。它既是一種現象,又是一種本質。總的來說,視覺傳達主要分為精神類和物質類兩種。精神類有民間小曲小調的舞臺表演、美術工藝品的形象設計等;物質類有飲食、生產、建筑等。但是通常這兩種文化都呈現出相互融合的一面。比如扭秧歌,它既是精神類也是物質類,而且具有高度的統一性。我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民族生活呈現出區域性、地域性、聚居雜居的特點。總的來說,這種特點都是以農耕文化為基礎,然后根據階級、民族成分、區域成分等因素展現出多樣的特點。進入現代以來,隨著現代多元文化的發展,視覺傳達也開始有了改變。隨著科技時代的發展,視覺傳達更加呈現出多元性的特質,再加上各種高科技技術的發展,對于視覺傳達的整理和劃分更加難以進行,這種關系也愈發復雜。
2.古典而現代
視覺傳達是社會生產方式的主要基礎,也是最為基礎的文化。進入現代以來,我國城市的發展日新月異,現代文化層出不窮,但是視覺傳達依然具有不可撼動的作用。它幾乎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就對教學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視覺傳達成為社會日益討論的話題之一,它可以為社會發展帶來最直接、最有效的思路和靈感。的確,只有視覺傳達才能真正作為社會文化發展和創新的核心源泉。在我國傳統的視覺傳達文化中,講究隱晦地傳達。這和民間的有很大關系。我們知道原始宗教講究萬物皆有靈,這對于古代的勞動人民而言,極具誘惑性。由于人們長期受這種觀念影響,在許多勞動、生活中,充滿了隱晦的色彩,比如過鬼節、燒紙等,這種敬神敬鬼的思想仍然存在。另一面,這恰恰反映了視覺傳達中的實際一面。過去孔子說,鬼神可以敬而遠之,就是強調鬼神不要得罪它就可以了,現實生活才是最重要的。這種思想影響了人們的心靈,因此我們在視覺傳達中,能夠看出這種實際性。總之視覺傳達的實際性體現了生產、生活、娛樂等各個方面,滿足了人們的現實需求。
3.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在信息化環境中,視覺傳達作為最直接有效的符號名片,把一個信息的內容元素進行了有效的歸納整理,形成了傳達內容的具體源泉,比如在具體的形象設計中,這些符號名片填充了某種形象的框架,讓其變得豐滿有肉,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二、視覺傳達教學改革的主要問題
視覺傳達教學目前存在諸多問題,最為重要的是理論與實踐脫軌,也就是教學實際效果不明晰。很多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定位不準確,導致培養的人才不能和現實接洽,使得很多學校的畢業生畢業就面臨失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使傳統的教學理念受到沖擊,是視覺傳達專業在教學改革中應重視的問題。
1.教學實際效果不明晰
實際效果是指教學在實踐中的社會效果,它偏向于視覺傳達的正確導向的效果。目前來看,對于視覺傳達教學的實效性現狀不容樂觀,主要問題在于實效性不足。毋庸置疑的是,視覺傳達教學對于社會的正能量很大,視覺傳達教學對于互聯網文化的繁榮、社會公眾整體素質的提高具有積極的意義和價值。但是就我們所搜集的資料來看,目前關于視覺傳達教學的成效甚微,比如在過度商業炒作、信息欺騙等方面很難甄別和管理,有關部門也很難對其進行有效治理。首先,在制訂視覺傳達的問題的制度上面,缺乏有效的治理制度和管制約束,對于視覺傳達教學的導向性的界定和管理,也是眾說紛紜,難以統一。其次,在治理的有限手段中,很難跟得上視覺傳達教學發展的速度,因此對于視覺傳達教學的治理往往捉襟見肘,鞭長莫及。比如過度的商業炒作和包裝是否值得推崇,這本身是一個深刻的人性問題。它的實效究竟如何,值得探討。
2.教學理念難以統一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物質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物質決定意識,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豐富的物質形態讓人們的精神思想也發生了巨變。隨著互聯網科技的廣泛應用,虛擬技術、高科技技術的普及,我國公眾的文化理念和觀念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這極大地沖擊了人們的傳統思想觀念。“物質主義、唯美主義、精致主義、個性主義、自由主義”等觀念比比皆是,深刻地影響了當前社會的文化價值觀念,尤其在視覺傳達教學領域,也不同程度地夾雜了這些觀念。眾所周知,視覺傳達教學屬于藝術教學領域的一門學科,它早在互聯網媒體成為常態之前就被廣泛地研究,只不過研究的理念有所不同。傳統的視覺傳達是在美術館、會所等地方進行傳播,這種傳播受到了時空等條件的限制,無論是寬度還是深度都不能滿足當前人們的需求。或者說,傳統的視覺傳達教學具有限定性和不對稱性,傳播者和被傳播者在傳播信息的層面上不具有公平性。互聯網媒體變革后,為視覺傳達教學提供了新的場所,它不再受時空的限制,或者說限制的幅度大為縮短,這也為雙方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更加公平對稱的機會。這是客觀條件所導致的。主觀來看,互聯網文化對當代人群的文化觀念和價值體系影響頗深,人們所追求的美學價值和審美層次多種多樣,這也一定程度促進了視覺傳達教學的主體多元化態勢。
三、視覺傳達教學在信息化環境下的實踐
視覺傳達充滿了強烈的視覺符號和視覺元素。這些符號和元素是我們視覺傳達教學的主要切入口,也是本文寫作的重點所在。通過分析視覺符號,可對以后視覺形象的傳達設計提供支點作用,現分析如下。由于本文篇幅有限,能夠代表通常意義上的視覺傳達視覺符號又過于龐大,因此經過整理,按照三大類籠統敘述。
1.寓意型視覺傳達
這類視覺符號具有寓意的功能,它的出現通常具有一種形象性特點,如東北地區的熊、梅花鹿等。尤其是梅花鹿,它的全身都是寶貝,古代名人李時珍就把這種動物的鹿茸作為一種有效的治療藥物寫入了《本草綱目》里面。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梅花鹿當作教學內容的設計之一,通過在歷史的發展過程里面發掘人們對于梅花鹿具有的一種特殊感情和寓意認知,進一步讓學生明白視覺傳達的內涵。教師可以拿東豐制藥集團舉例,讓學生看到他們的一些藥品的圖案被設計成了鹿,進一步讓學生明白這種寓意本身就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希望,同時也可以穩定人們的情緒,對生活樹立美好的信念。另外,鹿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祿”,這兩個字是同音的,因此有時候鹿也代表功名利祿。這就是寓意的效果。學生通過這種學習,更直接更快速地明白視覺傳達的真正內涵。
2.精神象征型視覺傳達
視覺傳達教學的創新必須要結合人們的時代精神的轉向,不同的精神視覺符號在信息化環境下有著不同的表達內涵。東北地區最具有精神含義的民俗視覺符號恐怕就是歲寒三友。關于歲寒三友的典故不勝枚舉,簡直就是家喻戶曉。在古代眾多文人的渲染下,歲寒三友早已成為精神類的象征。它們用來象征人類的精神品格,人類以此為榜樣鞭策自己。東北的歲寒三友和哈爾濱的冰燈節一樣,為世人所知,幾乎成為了城市的名片,并且可以體現出東北地區的文化特色。教師通過這方面的引導,可以提升學生對視覺傳達的更高層次的理解。
3.直觀型視覺傳達
在教學改革中,要利用好直觀型視覺傳達方式。直觀型視覺符號大多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視覺符號,其類型很多,比如大秧歌、二人轉、農家飯等。通常可以在視覺圖案當中直觀地表現出來并為人所懂。農家樂就是典型的直觀型視覺符號,通過視覺的描述,幾只雞、一個籬笆扎的院子、一口大鍋、簡單的幾個符號,就可以讓人浮想聯翩。這就是直觀型視覺符號的優勢。相比前面兩種類型,直觀型視覺符號更加適合于視覺傳達教學。教學中的創新,并不是否定傳統的直觀型視覺元素,而是將老話題弄出新花樣。在進行視覺傳達教學時,我們應該傳承和弘揚民族藝術文化,挖掘現代大信息環境最具價值的文化體系。重點將具有互聯網氣息的藝術類題材選入視覺設計的范圍中,將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圖案、人物的藝術形象納入平面設計中,讓互聯網環境下的視覺設計具有更高的藝術與推廣價值。比如東豐縣就把農民畫作為東豐縣品牌形象設計發展的源泉,開展地區農民畫文化展、主題文化周等活動。視覺設計和平面設計從本質上屬于藝術手段。在視覺傳達教學中,通過藝術手段的結合可以很好地創新視覺傳達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理念非常現代,符合現代潮流,它面對的人群不同,更加具有朝氣和時尚感,對學生具有吸引力。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傳統文化符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如何將傳統文化符號與現代視覺傳達設計進行有機結合,對于促進視覺傳達設計有著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就視覺傳達設計中傳統文化符號的應用,展開了相關探究。
關鍵詞:
視覺傳達設計;傳統文化;視覺符號
傳統文化符號是經過我國幾千年古老文化沉淀的,對于現代視覺傳達設計發展來說,起到了積極意義。這些傳統文化符號的應用,可以更好地表達出設計的內涵和意義,具有較強的思想內涵。傳統文化符號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是歷史發展的一個必然選擇。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到傳統文化符號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并能夠找到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更好地發揮傳統文化符號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作用和功能,從而更好地體現出中華兒女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本文在對這一問題研究過程中,著重分析了傳統文化符號對現代傳達設計的影響,并就如何將傳統文化符號在現代傳達設計中應用,提出了筆者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一、傳統文化符號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分析
視覺傳達設計這一概念是外來品,在我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視覺傳達設計本身,在我國歷史上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和應用。傳統文化符號從創立到應用,本身就體現出了視覺傳達這一內容。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文化符號本身就具有信息傳達的功能,并通過獨特的設計,更好地反映出人的思想和表達的內容。傳統文化符號不單單具有一般的視覺傳達功能,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有效載體[1]。目前來看,我國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正處于一種反思階段,如何跳出對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是現階段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議題。傳統文化符號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表現在多個方面,例如國畫、書法設計過程中的獨特審美觀,對現實社會的文化內涵反映,都體現出了傳統文化符號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以我國傳統文化發展情況來看,美學設計中的白當黑、以少用多等美學思想,對現代視覺傳達設計有著重要影響。同時,文字設計過程中的篆字、篆刻等藝術手段,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傳統文化符號的出現,加上傳統文化符號對文化、思想內涵的體現,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視覺傳達設計理念。
二、現階段傳統文化符號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策略研究
傳統文化符號本身的內涵,對于現代視覺傳達設計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這樣一來,在發展過程中,如何真正地對其進行應用,更好地反映出視覺傳達設計的主題,并提升視覺傳達設計的水平,是現階段傳統文化符號應用于視覺傳達設計中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議題[2]。
1、注重受眾心理特征
受眾心理的特點,對于文化傳播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這樣一來,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到這一方面內容。隨著西方文化的滲透,對視覺傳達設計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更好地推動了這一技術的發展。但是同樣地,也帶來了一種視覺疲勞。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發揮傳統文化符號作用,改善現階段視覺傳達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是視覺傳達設計需要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這樣一來,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視覺審美需要,同時還能夠弘揚我國古老的文化,推進視覺傳達設計的本土化發展,更好地促進視覺傳達設計的進步。
2、考慮到文化觀念
文化本身就包含著一定的民族化和地域化特征,視覺傳達設計在應用過程中,要注重文化觀念,將這一觀念與傳統文化符號進行有機結合,將二者應用于視覺傳達設計中,促進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并且具有地域性和時代性特征。這樣一來,中國人的視覺審美勢必會有傳統文化發展保持著一種不可分割的聯系。基于這種契機,視覺傳達設計在發展過程中,必然要將傳統文化符號進行融入,滿足受眾的需要。文化觀念融入到視覺傳達設計當中,不單單可以體現出作品的文化氣息,還能夠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東方視覺傳達設計作品[3]。關于文化觀念這一問題,我們從中國工商銀行標識就可以看出,其設計體現出了文化觀念,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進行和諧共生。這種設計,不單單體現出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更得到了國人的認可。
3、進行思想升華
思想升華是文化發展必然經歷的一個階段,同時也是視覺傳達設計必須考慮的一個關鍵點。傳統文化符號在應用于視覺傳達設計當中,就體現出了思想升華這一內容。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應用,滲透于各個方面,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用,要注重借用傳統文化的形體,體現出傳統文化的意蘊,同時還要結合現代文化發展的特征,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發展進行有機結合,這樣一來,才能夠更好地促進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和進步。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傳統文化符號在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用的關鍵,并就傳統文化符號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不難看出傳統文化符號對于視覺傳達設計發展的重要影響。對此,在發展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要注重對傳統文化符號的應用,注重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進行有機結合,充分弘揚我國傳統文化,體現出傳統文化的意蘊,這樣一來,才能夠更好地促進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和進步。
作者:房菲 單位:山東農業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奎霞.論民族性文化符號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價值[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02:10-12.
關鍵詞:藝術設計論文
摘要:文章首先對視覺傳達藝術的發展歷程以及基本理念進行詳細介紹,幫助明確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中可供創新理念落實的主體方向。針對設計中比較常見的方法概括介紹,可以更深入的實現設計理念創新,幫助提升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影響效果,在基層中形成穩定的發展體系。
關鍵詞:視覺傳達藝術;藝術設計;創新設計
一、視覺傳達藝術的發展歷程與基本理念
(一)視覺傳達藝術的興起
隨著各行業的不斷發展,無論是在產品宣傳還是包裝方面,都更注重產品藝術性的體現,并通過技術性方法來在現場營造出更具有長期應用可行性的方案,這也是視覺傳達藝術興起的重要鋪墊。將設計與藝術充分結合,可以促進所設計出的產品更具有可觀性,并且在產品所要表達的藝術理念中,也能夠通過這種方法來更深入的提升使用效果。商業發展可以理解為是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興起的決定性因素,在其中存在大量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內容,并且有關于視覺傳達設計中的美感體現也能得到更深入的實現。視覺傳達藝術最初只是對紙質媒體資源的應用,目前已經能夠充分的結合新媒體資源環境,在設計過程中建立產品與市場的聯系,使產品能夠在短時間內被市場競爭體系所接受,并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視覺傳達設計是直觀的,對于各項使用方法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也能通過表現形式的配合使用來得到更好的解決。
(二)視覺傳達藝術的發展
視覺傳達設計藝術是在使用中不斷發展進步的,逐漸擴大應用領域,并在藝術表現形式上也有所增多。視覺傳達藝術與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配合,能夠在日常生活領域中應用這種藝術設計方法,并追求更高層次的藝術設計效果,居住者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對室內環境進行設計,各個企業也逐漸采用這種藝術途徑來對產品進行商業宣傳,更快速的得到市場的認可,并在現場形成理想化的經營管理形式,促進管理計劃可以進一步的落實實現。視覺傳達藝術正在向著創新領域發展,將多種藝術相互融合,可以采用抽象與具象等多種形式來幫助實現現場氛圍的營造,促進管理計劃可以在基層中得到更好的落實提升,這也是目前創新設計理念主要針對的發展領域,對實現藝術理念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視覺傳達的基本理念
視覺傳達是通過觀賞來向人們傳遞一種藝術理念,這種方法是直觀的,同時也是長期存在的。視覺傳達藝術同時也是面向大眾群眾來開展的,對于其中存在的設計理念表達形式不足,會不斷的調查大眾審美取向,在設計期間充分的融合大眾趨勢,這樣所形成的設計方法中,能夠在群眾視野中得到更理想的發展。在藝術中融合創新理念元素,在保障現有的觀賞者群體前提下,可以幫助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影響范圍,通過這種方法來促進藝術設計理念與方法能夠得到更好的提升進步,得到基層群眾視覺審美上的認可。
二、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創新設計理念
(一)對設計理念和視覺語言進行創新
視覺傳達藝術是一種藝術表現語言,在設計過程中想要實現創新目標,需要在語言形式上做出整改,觀察在基層中是否存在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內容,并從藝術設計角度出發,對大眾審美趨勢進行引導。這樣才能夠充分的發揮前沿藝術的引導作用,促進群眾能夠在短時間內接受視覺語言創新,并為所進行的管理計劃打下良好基礎。藝術發展是不斷完善的,這也關系到藝術理念中人們審美觀點的改變,視覺藝術語言中,包含了色彩的搭配運用,結構優化配合等等多個方面,在此基礎上進行的語言設計創新,也能夠更好的探討出優化解決方案,并促進現場的設計方案可以與環境更好的融合,實現理想化的設計標準。藝術語言所表達的理念中,要與整體藝術設計作品保持一致,觀察在現場是否能存在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內容,積極的采取解決措施來進行,并為管理計劃發展落實創造可行性研究方案。視覺傳達藝術創新需要從社會的整體審美趨勢方面來進行,并且創新要具有獨立性,不能完全的依賴這些規律來進行,更深入的觀察在現場是否存在需要完善的內容,在所設計的藝術作品中先引入一部分創新元素,觀察市場反饋效果,逐漸引入更多的創新語言,實現全面的創新設計理念應用。
(二)實現多元化和個性化創新
在同一視覺傳達設計作品中,可以豐富藝術表現形式,在其中體現出多個主題,但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各個主題的表現形式要積極明確,當發現現場存在影響應用效果的情況時,及時采取保守方法處理,逐步的進行個性化創新理念的應用,這樣可以避免在現場出現嚴重的質量隱患問題,也能幫助更平穩的渡過多元化藝術理念的銜接應用時期。追求產品的個性是常用內的創新手段,在這樣的藝術表現形式中,可以幫助設計效果更好的展現,產品投入到市場后,也可以快速的被消費者所記憶,觀看產品的外觀設計時,能夠對產品的使用性能有更好的了解,這一點是傳統設計理念中很難實現的,同時也關系到傳統理念與創新理念的進一步銜接,需要藝術作品設計者有明確的中心思想。將產品使用功能以及視覺傳達設計中所要表達的藝術理念展現在其中,形成具有特色的設計理念。
關鍵詞:視覺傳達藝術;藝術設計;創新設計
一、視覺傳達藝術的發展歷程與基本理念
(一)視覺傳達藝術的興起
隨著各行業的不斷發展,無論是在產品宣傳還是包裝方面,都更注重產品藝術性的體現,并通過技術性方法來在現場營造出更具有長期應用可行性的方案,這也是視覺傳達藝術興起的重要鋪墊。將設計與藝術充分結合,可以促進所設計出的產品更具有可觀性,并且在產品所要表達的藝術理念中,也能夠通過這種方法來更深入的提升使用效果。商業發展可以理解為是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興起的決定性因素,在其中存在大量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內容,并且有關于視覺傳達設計中的美感體現也能得到更深入的實現。視覺傳達藝術最初只是對紙質媒體資源的應用,目前已經能夠充分的結合新媒體資源環境,在設計過程中建立產品與市場的聯系,使產品能夠在短時間內被市場競爭體系所接受,并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視覺傳達設計是直觀的,對于各項使用方法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也能通過表現形式的配合使用來得到更好的解決。
(二)視覺傳達藝術的發展
視覺傳達設計藝術是在使用中不斷發展進步的,逐漸擴大應用領域,并在藝術表現形式上也有所增多。視覺傳達藝術與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配合,能夠在日常生活領域中應用這種藝術設計方法,并追求更高層次的藝術設計效果,居住者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對室內環境進行設計,各個企業也逐漸采用這種藝術途徑來對產品進行商業宣傳,更快速的得到市場的認可,并在現場形成理想化的經營管理形式,促進管理計劃可以進一步的落實實現。視覺傳達藝術正在向著創新領域發展,將多種藝術相互融合,可以采用抽象與具象等多種形式來幫助實現現場氛圍的營造,促進管理計劃可以在基層中得到更好的落實提升,這也是目前創新設計理念主要針對的發展領域,對實現藝術理念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視覺傳達的基本理念
視覺傳達是通過觀賞來向人們傳遞一種藝術理念,這種方法是直觀的,同時也是長期存在的。視覺傳達藝術同時也是面向大眾群眾來開展的,對于其中存在的設計理念表達形式不足,會不斷的調查大眾審美取向,在設計期間充分的融合大眾趨勢,這樣所形成的設計方法中,能夠在群眾視野中得到更理想的發展。在藝術中融合創新理念元素,在保障現有的觀賞者群體前提下,可以幫助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影響范圍,通過這種方法來促進藝術設計理念與方法能夠得到更好的提升進步,得到基層群眾視覺審美上的認可。
二、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創新設計理念
(一)對設計理念和視覺語言進行創新
視覺傳達藝術是一種藝術表現語言,在設計過程中想要實現創新目標,需要在語言形式上做出整改,觀察在基層中是否存在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內容,并從藝術設計角度出發,對大眾審美趨勢進行引導。這樣才能夠充分的發揮前沿藝術的引導作用,促進群眾能夠在短時間內接受視覺語言創新,并為所進行的管理計劃打下良好基礎。藝術發展是不斷完善的,這也關系到藝術理念中人們審美觀點的改變,視覺藝術語言中,包含了色彩的搭配運用,結構優化配合等等多個方面,在此基礎上進行的語言設計創新,也能夠更好的探討出優化解決方案,并促進現場的設計方案可以與環境更好的融合,實現理想化的設計標準。藝術語言所表達的理念中,要與整體藝術設計作品保持一致,觀察在現場是否能存在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內容,積極的采取解決措施來進行,并為管理計劃發展落實創造可行性研究方案。視覺傳達藝術創新需要從社會的整體審美趨勢方面來進行,并且創新要具有獨立性,不能完全的依賴這些規律來進行,更深入的觀察在現場是否存在需要完善的內容,在所設計的藝術作品中先引入一部分創新元素,觀察市場反饋效果,逐漸引入更多的創新語言,實現全面的創新設計理念應用。
(二)實現多元化和個性化創新
在同一視覺傳達設計作品中,可以豐富藝術表現形式,在其中體現出多個主題,但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各個主題的表現形式要積極明確,當發現現場存在影響應用效果的情況時,及時采取保守方法處理,逐步的進行個性化創新理念的應用,這樣可以避免在現場出現嚴重的質量隱患問題,也能幫助更平穩的渡過多元化藝術理念的銜接應用時期。追求產品的個性是常用內的創新手段,在這樣的藝術表現形式中,可以幫助設計效果更好的展現,產品投入到市場后,也可以快速的被消費者所記憶,觀看產品的外觀設計時,能夠對產品的使用性能有更好的了解,這一點是傳統設計理念中很難實現的,同時也關系到傳統理念與創新理念的進一步銜接,需要藝術作品設計者有明確的中心思想。將產品使用功能以及視覺傳達設計中所要表達的藝術理念展現在其中,形成具有特色的設計理念。
(三)設計理念的民族特色和綠色創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