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2-28 14:39:37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學校生活心得體會,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5月10日到11日,我有幸參加了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通過14節課的學習,我懂得了很多,對綜合實踐這門課程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在選擇綜合實踐課時,應該尋找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素材,提高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綜合實踐課的實質就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隨著學生實踐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師不再是傳授者,而是促進者。作為促進者的關鍵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促使學生自己去感知體驗,實驗觀察、探究研討。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一個充滿主動精神的主體,師生之間是合作的關系,共同投身于問題的研究過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悅。
觀摩的這幾節課使我受益匪淺:首先,這幾節課無不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上讓學生自己提出想法并實施,提高了積極性,學生走入社會親身參與實踐才能讓他們獲得真正的知識。其次,活動主題的設立非常符合學生的實際,也都能激發起學生的積極性,如《美麗的扎染》、《魔罐》都激起了學生們深入研究的信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從中獲取知識。另外,綜合實踐活動課動手能力比較多,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還培養學生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能力。
同時我也深刻意識到: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很重要,從主題的確立,到方案、分組以及查找資料,及至最后的成果展示,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看似沒有做什么,但實際上,每一個環節的順利進行都有著教師的參與和指導。所以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十分重要!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立場堅定斗志強!…”這首歌世人皆知,講的是雷鋒叔叔。雷鋒,一個多么熟悉的名字,做好事不留名,在黨的光輝下默默無聞地為人民奉獻著。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的好事。雷鋒,他做到了,他的一生都在獻愛心,都在幫助別人,他的一生都獻給了人民!
老師常說:“學習雷鋒好榜樣!”雷鋒從小就樹立了一個遠大的理想、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嚴格的紀律來約束自己。我們身邊也有許多有著雷鋒精神的人,比如說:電視上常常播出的最美媽媽吳菊萍她用自己的雙手接住了一個素不相識的三歲小女孩妞妞,雖然小女孩的性命保住了,但吳菊萍阿姨的左手卻粉碎性骨折,但她依舊保持著燦爛的陽光。有一次一個記者采訪正在醫院里躺著的吳菊萍阿姨,記者問她:“請問您為什么會奮不顧身地去接一個三歲小女孩呢?您就不怕自己的手會受不了嗎?”吳阿姨卻神情平靜地說:“我當時看見妞妞從十樓快要掉下來了,那時正下著小雨,我本想用雨傘接的,后來一想不靠譜,便想用手去接了?!庇浾哂謫枺骸半y道您就不怕手會斷嗎?”吳阿姨想都沒想回答道:“我當時沒顧忌這么多,那可是一條活生生的人命啊!”記者聽完時,早已淚流滿面了。看,這是多么偉大的舉動?。∮邢窭卒h叔叔那樣的好人被我們贊揚,也有會讓我們憎恨的人。我的身邊就發生這樣的一件事:那天陽光明媚,我正在去三墩大街的路上,無意中看見一個老奶奶被一個叔叔撞倒了,那個叔叔卻不以為然地說:“死老太婆,你怎么這么不長眼,滾一邊去!”那個老奶奶抓住那個叔叔的腳不放,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就在叔叔實在受不了時,便索性開始打老奶奶了。老奶奶放聲大哭,有一些好心人把老奶奶扶了起來,那個叔叔不想在這兒丟人現眼,就快步走了。我看見了異常憤怒,恨不得上去打那個叔叔一頓,這種人實在是太可惡了。像他們這種人渣,在中國真是我國的恥辱!現在在這個時代像雷鋒叔叔這樣的好人真是渺渺無幾了,我一定要做這渺渺無幾中的一個,向雷鋒叔叔學習!爭取為國爭光!為祖國奉獻!
啊!五十年了,雷鋒這個名字家喻戶曉,雷鋒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在我國永遠薪火相傳!
7月21、22日山東省小學數學教研大講堂-基于數學文化的“數與代數”專題教學研討會活動拉開了序幕,我有幸聆聽了各位名師團隊,鄭玲玲老師的精彩報告。通過今天的線上學習,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下面我簡單談一下我的收獲和體會。
一、數學史故事對數學的教與學具有輔助作用,教師若能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使用這些素材,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學的效果、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拓展學生視野、啟發學生人格以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在青島版小學數學教材中就有一些有趣且富有意義的數學史故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將這些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教學,發揮其最大效用是工作的焦點.。
二、數學文化和數學史的學習可以引導學生形成一種探索與研究的習慣,去發現和認識一個問題從產生到解決的過程中,真正創造了什么?對于這種創造過程的了解,可以使學生體會到一種活的,真正的數學思維過程。有利于學生對一些數學問題形成更深刻的認識,了解數學知識的現實來源和應用,而不是單純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從而可以在這種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研究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真確的數學觀。學習數學史有助于幫助學生弄清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理清思路,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三、數學文化教學的落腳點在課堂上,如何在以后的教學中落地生根?這就對我們一線教師提出了高要求。我們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并上網查詢一些書籍,找到其中滲透的數學文化和數學思想。當數學文化真正的滲入教材,進入課堂,融入教學時,數學教學就會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并熱愛數學,感受到數學的真正魅力。
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數學文化素養,努力挖掘數學文化資源,豐富數學文化知識,促使自己不斷地進步。
2015年5月28日,深圳市龍華新區玉龍學校舉行《新生活課程的開發與研究》課題開題報告會,會議特邀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院長湯貞敏、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室主任謝紹?一行專家5人到校指導論證,深圳市龍華新區教科研中心主任段先清主持論證會。參加本次開題會的還有龍華新區教科研中心張文華博士、寶安中學特級教師楊軍、玉龍學校新生活課題組全體成員和家長義工代表。
開題會之前,與會專家在玉龍學校校長黃美芳的陪同下,參觀了學校新生活課程配套特色功能室,現場觀摩了學校首屆“生活節”系列活動之小學一到三年級的“生活技能大比拼”和四至七年級的“廚王爭霸”烹飪大賽。
開題會上,課題總負責人、玉龍學校校長黃美芳代表課題組做開題報告。她詳細介紹了玉龍學校新生活課題提出的背景意義、研究指導思想、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人員分工、研究階段、預期成果和研究保障等。接著論證組專家相繼發言,就課題的可行性和研究性提出建議。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黃志紅博士從 “特色主題化,目標行為化,文化物象化,課程結構化,項目個性化,辦學合作化”六個方面對學校新生活課程前期研究成果給予高度概括和充分肯定。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室謝紹?主任從課程的實施方案和課程綱要的編寫、校本教材的規范完善和評價體系的信息化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寶貴的意見。他們一致認為,玉龍學校的新生活課程緊扣時代脈搏,使教育回歸生活,讓學生自立自強并且心靈豐盈、精神豐厚,課程的設置有梯度、可操作、能落實、易推廣。最后,湯貞敏院長對玉龍學校辦學理念與課程開發探索給予充分肯定,鼓勵玉龍學校新生活課題組繼續認真、扎實開展課題研究,提升研究成效,并遵循教育規律,回歸教育以人為本的本質。
根深而枝橫云天,歷久而推陳出新。自2014年9月起,玉龍學校在建校初期就本著“小學做活,中學做實;九年一貫,全人發展”總體辦學思路確定了辦學理念“生活為源,發展為本”。遵循以人的發展為教育的根本理念,圍繞生活離不開的“衣、食、行、情”四個方面,著力進行新生活課程的開發與實踐,打造生活教育特色,引導每個孩子學習“七會”:一會收拾整理;二會煮一手好菜;三會烘焙;四會寫一手好字;五會一門樂器;六會武術(健美操);七會剪紙。
到目前,玉龍學校新生活課程已經開發出《君子文化》《烘焙篇》《整理篇》《烹飪篇》《悅讀篇》《理財篇》等校本教材,并配套有相應的評價體系。學校配套建設了專業功能室(整理室、烘焙室、閱讀區、快樂廚房已經投入使用),為新生活教育的成功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玉龍學校新生活課程成果之烘焙餅已經走出玉龍、走出龍華、走出深圳,為玉龍學校新生活教育亮出了第一張名片。(深圳市龍華新區玉龍學校供稿)
為進一步提高雙語班學員的綜合素質,使廣大雙語班干部在120天的學習中,能夠在各方面都有一個大的提高,特制定本學習方案。
一、認真做好課堂筆記和讀書筆記。
要求:雙語班班的每位學員認真做好課堂筆記和讀書筆記,課堂筆記主要指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講課內容的主要摘要,每位學員都要詳細記載,力求內容全面,字體美觀、工整,讀書筆記要求每位學員天累計不少于兩萬字的讀書筆記。
考核方式:每個星期三對每位學員的課堂筆記和讀書筆記進行調閱,調閱分優、良、中三個等次,并在星期四的上午對讀書筆記和課堂筆記調閱情況進行公布,并登記造冊,與學習結束時的學員綜合評定緊密結合起來。
具體負責人:組長:
二、心得體會的撰寫
要求:每位學員除必須按照組織部和學校的統一安排撰寫心得體會外,還要認真完成班級安排的心得體會,在36天的學習中,共計劃寫心得體會四篇,分別是入學心得體會、學習縣委十屆三次全委(擴大)會議心得體會、學習干部選拔任用條例心得體會以及臨時性安排的心得體會。心得體會要緊密聯系自身及工作實際,防止照搬照抄。
考核方式:與課堂筆記和讀書筆記的調閱一并進行,即:每兩全個星期的第二個星期五對每位學員的課堂筆記和讀書筆記進行調閱,調閱分優、良、中三個等次,并在星期六的上午對心得體會的調閱情況進行公布,被評為優秀等次的心得體會在學習園地中張貼,同時對調閱情況進登記造冊,與學習結束時的學員綜合評定緊密結合起來。
具體負責人:組長:
3、學習園地的布置及更換
要求:每15天對學習園地進行更換一次,學習園地要及時準確地反映班級動態,并對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典型進行宣傳,每次撰寫的心得體會被評為優等次要在學習園地中張貼,供大家相互學習、參考。
具體負責人:
4、認真組織好討論活動
要求:討論活動集中組織四次,議題從基層組織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型工業化等方面開展,討論形式采取圓桌式的討論,自由發言,討論時間安排在每次討論課,每次為兩小時,每位學員都要積極主動地發言,以期達到鍛煉自己的目標。
具體負責人:組長:
記錄:人員通知及會場布置:
5、考察路線的確定及考察的具體事宜
要求:及時組織每位學員進行討論,確定我們考察學習的重點內容,拿出兩套考察路線方案,其中縣域考察、外出考察,并向學校寫出考察工作申請報告,同時認真做好考察工作的前期準備工作。
具體負責人:
組長:
6、認真組織好每次集中學習活動
要求:每天與班主任及學校及時對接,了解學習內容及學習地點,及時通知到每位學員。
具體負責人:
7、認真開展典型案例講評活動
要求:每天晚自習,認真開展典型案例講評活動,要求每位學員結合各自的業務實際,就業務工作中發生的典型案例進行講評,突出工作技巧、方法及理性分析的過程,每次典型案例講評結束以后,每位學員就講解的內容談感受,以期達到學員之間了解業務、增長見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考核方式:每位學員講評結束以后,由大家按照優、良、中三個等次進行打分,以書面形式提出講說的優缺點,由學習組匯總以后在下位學員講評前進行反饋。
具體負責人:組長:
記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