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產業鏈的特征范文

產業鏈的特征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4-03-18 18:23:19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產業鏈的特征,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產業鏈的特征

篇1

【關鍵詞】云計算 產業鏈 融資策略

一、引言

當前,中國云計算產業尚處于導入和準備階段。根據賽迪顧問最新的《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的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云計算服務市場規模將增長到606.78億元,到“十二五”末,產值規模將突破萬億。隨著我國云計算的產業化快速發展,從知識創新到產業化的各階段都產生大量而持續的資金需求。然而,由于金融機構對云企業認知不足、融資標準缺失、融資風險難以規范等諸多問題,導致資本市場對云計算企業的接受程度較低。與此同時,學術界針對云計算產業金融方面的研究也大都偏向技術應用層面,涉及企業發展根源的融資策略方面的研究較少。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云計算產業鏈的細分為基礎的融資策略研究思路。在深度剖析云計算產業鏈特征、資金特征和風險特征的基礎上,找出能與云產業特征相匹配的階段性融資策略,旨在為我國云企業提供新的融資思路。

二、我國云計算產業鏈細分

目前學術界常用IaaS、PaaS以及SaaS這三個層面概括云計算產業鏈。然而IaaS等僅僅只是云計算產業的三種服務模式,沒有包涵云計算基礎設施的生產以及衍生產業的環節。為了有針對性地剖析云企業在不同階段的融資特點,本文重新對云計算的產業鏈進行了劃分,如圖1所示。

三、云企業融資需求特征分析

充分把握產業鏈每個環節的資金投入、運行、回籠周期,有利于企業在選擇融資策略時提高針對性、有效性以及準確性。通過以上對云計算產業鏈的細分及各階段的業務形態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層次云企業的融資需求特征。

(一)云計算基礎設施提供商的融資需求特征

云基礎設施提供商的資金需求主要環節包括基礎設施研發、產品產業化和市場推廣三方面。在交付使用方之前,基礎設施提供商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來承攬項目墊資。基礎設施項目的建造是對大量高技術設備的組裝和配置安排,在技術層面上門檻較低,同時基礎設施商還擁有廠房與設備等實體可作為抵押物資融資。這些都使得基礎設施提供商具備較好的融資基礎,對于金融機構來說風險可控性較強。

(二)云服務供應商的資金需求特征

云服務供應商分為基礎、平臺及應用三個方面,它們都有各自的特點。

首先,在IaaS服務層面,云服務的提供商主要向用戶或組織提供建立在基礎設施之上的云計算資源服務,需在基礎設施的購置及運維上投入大量的資金。由于基礎設施服務是建立在企業用戶對云平臺的需求基礎上,服務提供商將虛擬硬件作為服務租售給所需的用戶并給予用戶對這些設施的訪問和控制權,因此對于該環節的企業來說,用戶對服務的需求是可持續的。并且基礎設施提供商已經在硬件設施上降低了基礎即服務企業的開發成本與技術風險,因此該環節的企業風險偏好相對較低。

PaaS層面,提供商主要為滿足用戶某種特定需求而提供其消費的軟件的計算能力。因此,服務提供商將會把大量的資金、科研人員投入到研發具有良好兼容性、擴展性和功能強大的云平臺項目中,從而產生規模較大的資金需求。在平臺研發期間,提供商面臨著較大的時間成本和技術風險。同時,由于云計算的概念剛剛引入,還沒有被用戶普遍接受,研發出來的平臺市場推廣成本巨大。因此,該環節的資金需求風險偏好較強。

SaaS層面,使得研發應用程序的門檻降低,應用程序作為應用即服務的提供商的主要業務,其應用的種類和市場決定了應用服務提供商經營的業績,于是提供商將會把大量的資金投入應用產品的研發,資金流向單一,因此資金需求規模較小。由于應用即服務市場準入門檻較低,擁有眾多的提供商,所以市場競爭激烈,服務提供商將面臨強大的市場風險,會因為服務產品不能被市場接受而導致項目失敗。并且,應用產品研發的過程中也有較大的技術風險。

(三)增值服務企業資金需求特征與風險評估

與應用即服務類似的是,增值服務提供商的資金流向大都集中在軟件研發上,對于硬件設備的購置需求較小。且由于云計算增值服務商以自由企業為主,對企業的實力和規模要求不受限制。除個別具有實力的企業巨頭外,大多數增值服務的提供商屬于中小型企業規模,甚至是微型企業。這些企業的經費有限,研發項目單一,經營規模不大,因此資金需求規模也較小。但有別于應用即服務的是,增值服務的范圍還涉及行業解決方案、規劃咨詢服務等內容,市場提供商眾多,市場競爭激烈,中小服務提供商面臨較強的市場風險,成長和成熟的可能性較小,因此風險偏好較強。

四、基于產業鏈的云企業階段性融資策略選擇

云計算企業階段性融資策略是針對處于產業鏈不同階段的云企業資金需求特征,并結合各種融資渠道的特點,選擇可行的融資形式。根據上述對產業鏈上云企業不同融資需求特征,可進一步提出以下階段性融資策略選擇。

(一)基礎設施提供商融資策略選擇

云產業的基礎設施提供商,普遍具有投資規模大、風險低的特點。處于這個層次的云企業一般擁有大量生產云計算基礎設施的物理資產甚至云計算產業園的土地資產,這些資產都可以作為融資抵押或固定資產償債,對于銀行來說融資風險是可控的。所以抵押類貸款是云計算基礎設施提供商的傳統性融資策略。同時,夾層融資策略能滿足處于成長期的云計算基礎設施提供商的資金需求。從融資成本上來說,成長期的云計算基礎設施提供商已經具有穩定增長的歷史,企業通過引入兼具債權和股權性質的夾層資金,有利于降低企業的總融資成本,促進企業的擴張和發展。

(二)云服務供應商融資策略選擇

云計算基礎即服務(IaaS)提供商具有向用戶提供基礎設施租賃的服務,因此,融資租賃必然成為其首選融資策略。云計算基礎即服務的提供商對于融資租賃的需求主要在于對云基礎設施的購買上。云基礎設施的購買,要花費大量的流動資金,若運用融資租賃則會減小云服務提供商短時間內資金支出的規模,有利于基礎即服務的可持續性發展。

對平臺即服務提供商的盈利模式和風險收益特征,比較適合該環節服務提供商的市場融資方式主要有夾層融資、知識產權擔保等策略。目前我國處于PaaS服務提供商都是傳統IT產業發展較好且具有相當實力的企業,例如微軟、Google、新浪等企業,企業在云計算市場占有較大份額。這些條件都比較符合夾層融資的基本要求,因此PaaS服務提供商可以選擇夾層融資來獲取所需資金。同時,這些企業還擁有大量的知識產權無形資產,可以通過評估機構的評估,用知識產權作為債權擔保以獲取資金。

與平臺即服務(PaaS)相比,雖然SaaS服務提供商也需要研發軟件和推廣市場,但是其提供商規模和研發難度都要小得多。當用戶需要某種服務的時候,不再自己投資開發,而是從云計算服務提供商那里租用。比如從SaaS提供商那里租用CRM服務。根據軟件即服務提供商的盈利模式和風險收益特征,企業可考慮使用天使投資、供應鏈融資、知識產權擔保等融資策略。其中供應鏈融資策略是SaaS服務提供商比較理想的融資策略。通過利用業務合作對象的資信實力,一方面有助于幫助中小軟件提供商解決融資難問題;另一方面,SaaS服務提供商還可以通過這一融資策略來獲取銀行授信,以企業的應收賬款作為質押給予一定的信貸支持,增強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和賒購賒銷中的信用能力。

(三)增值服務提供商融資策略

處于該層次的企業大多屬于中小型企業,甚至是微型企業。因此,云計算增值服務企業應堅持以靈活的市場化融資策略,企業可采取風險投資類策略、貸款類策略以及擔保類策略相結合的方式。風投類策略方面,天使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等風險投資的進入與當前云計算增值服務企業面臨的高風險相匹配。據賽迪投資顧問統計,2010年至2011年10月,中國軟件企業通過天使投資進行股權融資的案例總量為9例,僅有1例披露了股權融資金額,金額較小,且是一次性投入。貸款融資方面,供應鏈融資可成為主要模式。另外,互助擔保、知識產權擔保等擔保類策略也為云計算增值服務提供商有效方法。雖然云計算增值服務企業規模不大,融資能力不強。但是通過互助擔保等創新融資策略,不僅提高了該類企業的融資能力,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銀行的放貸風險。同時,由于云計算增值服務企業是知識密集型企業,企業擁有的是高新技術,缺乏傳統融資擔保標的,很難從傳統的融資渠道獲得資金。因此,利用企業的優勢資源即知識產權資源進行擔保融資是屬于高新技術企業特有的融資策略選擇。

五、小結

本文從產業鏈角度把握住了各類云計算企業的基本融資特點,通過分析其業務特征、融資特征和風險特征,構建了能與其相匹配的融資策略框架,為不同層次的云企業在今后的融資實踐應用中提供了思路與方向。但階段性融資策略研究是一個復雜系統的過程,本文僅進行了云企業融資策略的梳理,今后產業鏈每個階段的融資策略都可以繼續展開深入研究,并且還可以在未來的云企業實踐中加強金融創新,實現云企業融資策略的多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賽迪顧問.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R],2011.

[2]洪崢.霧里看花:云計算中的投融資機會[J].國際融資,2011(01).

[3]陳瀅.談本土云計算項目融資困境[J].科技創業,2011(09):100.

[4]張紀元.云計算產業鏈和基本特征及電信運營商盈利模式[J].廣東通信技術,2011(08).

[5]張建文,汪鑫.云計算技術在銀行中的應用探討[J].華南金融電腦,2009(06):16-19.

[6]謝世清.論云計算及其在金融領域中的應用[J].金融與經濟,2010(11):9-11.

篇2

關鍵詞:復雜網絡;投入產出表; 拓撲特征;產業經濟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3095

一、引言

產業關聯網絡是指一個國家和地區在一段時間內各社會生產部門、流通部門和其他經濟部門所構成的有機總體。這個網絡是由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經濟環節、經濟層次、經濟部門和不同的經濟區域構成的。從形成機制角度來看,一個地區的產業關聯網絡由不同經濟部門通過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等紐帶有機地構成,從而形成了一個復雜系統(Complex Systems)。

分析產業關聯網絡的有力工具之一就是投入產出表(Input-Output Tables)。WLeontief(1936)在前人關于經濟活動相互依存性的研究基礎上提出并研究、編制了投入產出表,為學術界研究國民經濟系統中投入產出關系提供了有效工具,通過投入產出表可以揭示出生產過程中各部門之間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經濟技術聯系。但隨著國民經濟部門的不斷發展與細化,投入產出表的體量越發龐大,以投入產出表中的中間消耗中間產出矩陣為例,從最簡單的三產投入產出表發展到現在的139部門的投入產出表,一些指標如直接消耗系數、完全消耗系數從最簡單9個(3×3矩陣)增長到1764個(42×42矩陣),再到現在的19321個(139×139矩陣)。指標增多與數據增多帶來的是更為煩瑣的關系,不利于有效地研究國民經濟系統的宏觀特征與內部聯系。

復雜網絡理論(Complex Networks Theory)是20世紀末興起的一門交叉學科,融合數學、物理學、系統科學等理論知識,對復雜系統的內在性質進行分析研究,為復雜系統的形成、聯系與運行機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與工具。本研究將借助相關理論,將北京產業系統視為一個復雜網絡,以2010年中國投入產出表為基礎,將不同經濟部類視為網絡中的節點,不同經濟部類之間的投入產出關系視為節點之間的連接線段,構造一個以經濟部門為基礎節點,節點之間相互聯系的北京產業關聯網絡模型,通過復雜網絡的統計學分析與揭示它的拓撲特征和內部聯系,并為深層次研究打下基礎。

二、研究述評

Erdos與Renyi(1960)建立的隨機圖理論(Random Graph theory)是現代復雜網絡理論研究的濫觴。DJWatts和SHStrogatz(1998)提出的WS小世界模型,刻畫了現實社會中網絡關系的部分規則部分隨機特性。ALBarabasi和RAlbert(1999)提出的BA無標度模型,較好地描述了現實網絡關系中的不均衡性、非平衡性和復雜性。這三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推進了學術界對于復雜網絡的研究進程,在這幾個復雜網絡模型的基礎上,專家學者們又增加了不同的建模條件,陸續發展出來各種不同的復雜網絡模型。

國內的學者學習借鑒了復雜網絡模型的構建思想,利用它來分析國家和地區經濟體系的內在特征與聯系。方愛麗、高齊圣、張嗣瀛(2008)提出了投入產出關聯網絡模型及其統計屬性研究的基本方法與思路,劉剛、郭敏(2009)發現直接消耗系數為邊的中國122部門產業網絡為小世界網絡和無標度網絡,度、權及邊權近似冪律分布,度簇之間、度度之間為負相關,度與權之間為正相關;王茂軍(2013)利用2005年北京市42部門的投入產出表數據,建立了產業交易鏈接網絡,分析了該網絡的基本特征;基于調節變量回歸分析方法,討論了產業網絡在產業發展規模中的效能。

以上研究為本文提供了充實的基礎,但也應該注意到以上研究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僅僅分析了產業網絡系統的某些拓撲特征,說明其所屬的復雜網絡性質,并沒有揭示這些特征的內在本質與相互聯系,這是本研究將要重點改進之處;其次;有些研究以直接消耗系數為邊的方法還有待于改進,以完全消耗系數為邊更能反映出產業網絡系統的內在聯系,這是本文將要突破的地方;最后,有些研究的數據需要更新,以往的研究都是基于2005年或2007年的數據,而我國2010年的42部門投入產出表、2012年的139部門投入產出表均已公布,現實研究要以最新的數據為基礎,這樣才能揭示出當前我國產業網絡體系的內在特征。

三、模型構建與建模數據

復雜網絡模型的構建需要有節點(Nodes)、邊(Edges)和連接規則(Rules)。

(一)節點構造

本文以投入產出表延長表為基礎,將投入產出表中的42個不同部門視為復雜網絡的節點(Node),為了研究方便起見,按照字母順序對這42個節點進行命名(見表1)。

(二)邊的構造

在構造點之間的邊(Edge)時,要考慮到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為了簡化問題,更加深刻地揭示產業網絡系統之間的內部聯系,節點之間的邊的構造應采用無向無權邊(Undirect & Unweighted)。因為,無向無權圖可以通過對有向圖的無向化處理和加權圖的閾值化處理而得到,無權無向圖是最簡單的表現方式,有助于簡明扼要地描述各部門之間的關系。

第二,避免構成一個全局耦合網絡(Globally Coupled Network)。我們知道,在投入產出表中每個行業部類之間都有聯系,如果不采用閾值化處理的話,那將構成一個全局耦合網絡:網絡中任意兩個節點之間都有邊直接相連。這樣的模型的確反映了現實聯系,但不利于我們深入分析問題,一些本質關系被繁蕪的關聯所覆蓋。因此,在構建模型時應該采用閾值化處理,設定閾值。即兩個節點之間的聯系大于或等于這一閾值的視為“有聯系”,設定一條邊,低于這一閾值的視為“無聯系”,不設邊(具體設定見下文)。

第三,應采用完全消耗系數的行業平均值作為閾值。已有研究大都采用直接消耗系數作為邊的權,但本文將采用完全消耗系數作為連邊的閾值。在產業網絡各部門之間,各種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除有直接的生產聯系外,還有間接聯系,這使得各種產品間的相互消耗除了直接消耗外,還有間接消耗。完全消耗系數則是這種直接消耗和間接消耗的全面反映。與直接消耗技術相比,完全消耗系數揭示了部門之間的直接和間接的聯系,它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部門之間相互依存的數量關系。通過計算可以得到2010年中國投入產出表的直接消耗系數矩陣A,在此基礎上利用公式:

B=(I-A)-1-I

計算出投入產出表的完全消耗系數矩陣B,其中:A,B為42×42矩陣,I為單位矩陣。得到完全消耗矩陣后,計算矩陣中1764個元素的平均值,得到閾值化系數θ。

(三)連接規則

至此,我們明確了點、邊之后,就可以設定連接規則,構建一個以完全消耗矩陣B為基礎(bij為矩陣元素),有42個節點的產業網絡系統復雜網絡模型G(42,Eij)。注意,為了簡化模型突出重點,這個模型中沒有自環(self-edge),也沒有重邊(multi-edge)。其中連接規則(鄰接矩陣Eij)如下式所列,1代表兩點之間有邊相連,表示有聯系,0代表兩點之間無邊相連,表示無聯系:

第一,核心(Nucleus,圖2的黑圈內的部分),它們是由kmax-殼中9個節點組成,這些節點包括:A、B、F、L、M、W、AA、AD、AE。這些節點具有最高的度,處于網絡的中心位置。

第二,對等連通片(Peer-connected component,圖2中黑圈外灰圈內的部分)。這些節點包括K、C、I、N、E、G、J、AF、AL、D、H、U、V、Z、AN、AP等,這些節點具有一定的度,處于網絡中的中間位置。

第三,孤立片(Isolated component,圖2中白色圈的部分)。這些節點的度較低,處于網絡中的邊緣位置,只有通過網絡中的核心節點才能與網絡的其他部分聯系。

五、分析與解釋

(一)對度、平均度與度分布的分析與解釋

度、平均度和度分布是復雜網絡的最基本網絡特征。對于本文所設定的產業網絡系統復雜網絡模型G(42,Eij)而言,度就是刻畫與反映不同生產部類之間的顯著聯系性(設立邊的時候進行了閾值化處理)。

從計算結果來看,從表2可以看出,模型中Dmax=14(C、O、P節點),對照表1,表明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金屬制品制造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具有最大的度值,這三類行業與其他國民經濟行業具有較高的聯系度,是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從實際情況上來看,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為社會生產提供能源支持,金屬制品制造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為社會生產,特別是現代化大生產提供生產資料,這些行業在我國產業網絡體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模型中Dmin=4(AC節點),對照表1,表明批發和零售業與其他國民經濟行業的顯著聯系性較低。從實際情況來看,批發和零售業是終端行業,基本上沒有下游產業,直接面對廣大消費群體,其與其他產業的顯著聯系性較低也是正常的。平均度為Daverage=10357,表明每個行業平均與上下游10個產業之間保持緊密聯系,一個產業變動將會帶動上下游10個產業變動。

度分布服從泊松分布表明產業網絡系統復雜網絡模型屬于同質性網絡(也稱為均勻網絡,Homogeneous network),網絡中的度基本上分布在平均度Daverage周邊,度值在5~15的情況占據了95%的可能性,極大的度與極小的度出現的可能性很低(如圖3所示)。這表明國民經濟中的生產部類是普遍聯系的,每個部類都與其他部類保持緊密聯系,并不存在著一業獨大并獨自發展的極端情況。

(二)對路徑長度的分析

通過軟件計算得出,產業網絡系統網絡G(42,Eij)模型中有172條邊,這表明42個生產部門之間的顯著性聯系有172對。其中最大路徑長度Lmax=4,是節點D和節點 AF之間的聯系,對照表1,可以發現金屬礦采選產品業與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路徑行業最大,說明在這些顯著聯系中,這兩個行業的聯系程度最低,產業關聯較為疏遠。整個網絡的平均路徑長度Laverage=183833,表明任意兩個產業之間只要通過1個產業就可以產生聯系,呈現出明顯的“小世界”特性,盡管“隔行如隔山”,整個經濟體系內部三產部類繁多,但是內在聯系卻十分緊密。

圖3 模型節點度的概率分布散點圖

注:橫坐標表示樣本個數n,縱坐標表示概率值p

(三)對聚類系數的分析與解釋

通過軟件計算可以得出產業網絡系統網絡G(42,Eij)模型的聚類系數C=03646。國民經濟部類中任意三個產業當中,互有緊密聯系的概率為03646,其值較低說明我國產業群效應不明顯,產業群的顯著聯系水平不高,產業之間的聯動發展空間還比較大。

(四)對中心性的分析與解釋

在本模型中,度數中心性最大的節點為C、O、P∶DCimax=03414,對應的是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金屬制品制造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度中心性說明這個節點對于整個系統而言就越重要,從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金屬制品制造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的實際地位來看,這三大產業是我國當前的支柱產業,這三個產業具有較強的連鎖效應,對各部門、所處地區的經濟結構和發展變化有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介數中心性最大的節點為BCimax=008784(節點L),對應的產業是化學產品制造業。從控制信息傳輸的角度而言,介數越高的節點其重要性也越大,去除這些節點后對于網絡信息的傳輸影響性也就越大。在國民經濟體系中,信息的傳輸主要是通過的生產要素價格作為信號。化學產品制造業對發展農業生產,擴大工業原料,鞏固國防,發展尖端科學技術,改善人民生活以及開展綜合利用都有很大作用,它是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生產要素價格的調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接近中心性最大的節點為CCimax=04000(節點AH、AJ),對應的產業是房地產業和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根據定義,接近數最大的節點對于信息的流動具有最佳的觀察視野。從這兩個行業的內在屬性來看,它們都具有先導性、基礎性、帶動性等特點。房地產業的上下游產業眾多,價值鏈聯系緊密,較其他產業來看其要素價格信號傳導作用較強;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提供智力支持,智力成果的應用本質上屬于高質量的加工信息的傳輸。因此,這兩個行業的具有顯著的先導性,具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功能。

(五)對k-核分解與解釋

基于度的k-核分解的最直觀意義就是甄別核心產業和邊緣產業。通過分解可以發現,節點A、B、F、L、M、W、AA、AD、AE對應的產業是農業、煤炭采礦、食品和煙草行業、化學產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廢品廢料處理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和住宿餐飲業。這些節點在模型中體現出來的特點是有著較大的度,這說明這些產業與其他國民經濟部門保持著緊密的聯系,盡管總體產值占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比例有限(占比7485%),但這些行業提供了大量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在經濟社會運行中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在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與之相對應的處在孤立片的節點為Q、R、S、T、X、AC、AI、AJ、AK、AM、AO等節點,對應的是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電氣機械和器材、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這些行業的度值較低,所處的產業鏈位置居于下游,與國民經濟部門其他產業之間的聯系度較低。

其他節點位于核心和孤立片之中,具有一定的產業聯系度,也具有一定的國民經濟帶動能力,但在模型中的地位不及核心產業。

六、結論和未來研究方向

本文在學習借鑒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利用中國2010年投入產出表的完全消耗系數矩陣,設定連接閾值,構建了一個以42個部門為節點的復雜網絡模型G(42,Eij)。通過Pajek軟件分析了該網絡的幾大拓撲學特征,分析結果顯示:

網絡模型中的Dmax=14(C、O、P節點),Dmin=4(AC節點),平均度為Daverage=10357,節點度分布屬于泊松分布,表明網絡性質是同質性網絡。模型中有共有172條路徑,其中最大路徑長度Lmax=4,(節點D和節點 AF之間);平均路徑長度Laverage=183833,具備了復雜網絡中的“小世界”特性。模型的聚類系數為C=03646。度數中心性最大的節點為C、O、P,DCimax=03414;介數中心值最大的節點是L,BCimax=008784;接近中心性CCimax=04000(節點AH、AJ)。進行6-核分解,可以將網絡上的節點劃分成核心、對等連通片和孤立片三層。隨后,本文對計算結果進行了分析與解釋,指出了這些拓撲特征的產業經濟學和產業網絡學含義。

需要指出的是,在后續研究中以下幾個方向是需要重點突破的。

首先,進行歷時態的拓撲性質對比,比較不同時間段的產業網絡的網絡拓撲特征,探尋國民經濟系統的內在規律性;其次,考慮不同產業部門之間的流入流出關系,引入有權有向圖,對國民經濟系統深層次聯系進行進一步分析;最后,利用軟件分析網絡模型中的群落、派系和層次,對產業集群以及產業去除后的魯棒性進行研究,為提出對策性建議提供理論支持。

參考文獻:

[1]鐘契夫投入產出分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3

[2]王海建經濟結構變動與能源需求的投入產出分析[J].統計研究,1999(6):30-34

[3]李冠霖第三產業投入產出分析[M].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2002

[4]趙進文,溫宇靜中國經濟結構變動的投入產出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4(4):3-12

[5]李勇復雜網絡理論與應用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05

[6]黃守坤,李文彬產業網絡及其演變模式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05(4):53-60

[7]劉濤,,陳曉榮復雜網絡理論及其應用研究概述[J].系統工程,2005,23(6):1-7

[8]汪小帆復雜網絡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9]方愛麗,高齊圣,張嗣瀛投入產出關聯網絡模型及其統計屬性研究[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8(9):34-38

[10]劉剛,郭敏中國宏觀經濟多部門網絡及其性質的實證研究[J].經濟問題,2009 (2):31-34

[11]王茂軍,柴箐北京市產業網絡結構特征與調節效應[J].地理研究,2013(3):543-555

[12]Leontief W WQuantitative Input-Output Relations in the Economic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J].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1936, 18(3):105-125.

[13]Erd?s, P, Rényi, AOn Random Graphs I[J].Publ.math.debrecen, 1959,6(6):290-297.

[14]Freeman L CA Set of Measures of Centrality Based on Betweenness[C].Sociometry1977:35-41.

[15]Freeman L C, Borgatti S P, White D RCentrality in valued graphs: A measure of betweenness based on network flow[J].Social Networks, 1991, 13(2):141-154.

[16]Watts D J, Strogatz S H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world' networks.[J].Nature, 1998, 393(6684):440-442.

[17]Barabasi A L, Albert REmergence of Scaling in Random Networks[J].Science, 1999, 286(5439):509-512.

[18]Albert R, Barabasi A LStatistical Mechanics Of Complex Networks[J].Review of Modern Physics, 2001, 74(1):xii.

[19]Newman M E J, Girvan M ,Finding and evaluat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J].Physical Review E Statistical Nonlinear & Soft Matter Physics, 2004, 69(2 Pt 2):026113-026113.

篇3

[關鍵詞]產業聯盟 組織理論 組織特征

產業聯盟是企業戰略聯盟的形態之一,是根據發展某一產業的需要,由大量處于該產業或相關產業的企業及密切相關的支撐機構組合而成。本文將從組織理論視角切入,分析產業聯盟大量存在的組織理論基礎與相關的組織特征。

一、產業聯盟的組織理論研究

1.組織的環境適應性與產業聯盟

組織是有共同目標的人群的集合。現代組織理論認為組織是一個面向外部環境的開放的系統,它不斷從外部環境中吸收資源保持其能量的轉換,且總是在與環境的持續互動中尋找一種動態平衡。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企業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全球化日益加深,企業必須參與到全球競爭中,因此,在新的競爭環境下,經濟組織必須要具備快速的環境適應能力、資源整合能力與組織學習能力,以便快速響應市場環境。

2.專業化分工與產業聯盟

(1)專業化分工理論

1776年3月,亞當•斯密的《國富論》[4]中第一次提出了勞動分工的觀點,他認為“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改良,以及在任何處指導勞動或應用勞動時所用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的大部分,都是分工的結果”。亞當.斯密認為分工之所以提高生產率,是因為:第一,每個特殊工人的技巧的增進;第二,從一種工作到另一種工作,對通常會損失掉的時間的節約;第三,許多機器被發明,以便利勞動,縮減勞動,是一個人可以成就許多人的作業。

專業化是分工的結果,也是協作的開始。專業化分工的存在,使世界上絕大多數物品都是大量勞動者協助與合作的結果。產業聯盟是企業間在專業化分工基礎上互相協作的一種組織創新,專業化分工為產業聯盟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條件。

(2)專業化分工是產業聯盟形成的基本條件,也是產業聯盟的核心機制。

專業化分工是產業聯盟形成的基本條件。專業化分工使各經濟組織形成了不同的特殊技能與資源優勢,企業之間必須相互協作,因此彼此有了交易傾向,發生了交易費用。因此,企業只能在交易方式或制度安排方面尋求降低交易費用的途徑。

專業化分工亦構成了產業聯盟的核心機制。產業聯盟是通過企業間的合作,使每個企業可以將資源更加集中于自己的核心能力與競爭優勢上,企業發展所需要的其他資源與能力則可以通過與其他企業的協同工作與資源共享獲得。因此,一個運作良好的產業聯盟必定是一個具有良好機制約束的高效率的專業化分工合作體。

3. 產業聯盟的組織特征

根據前述產業聯盟的涵義,結合產業聯盟的組織理論基礎,可以清楚地看出,產業聯盟具有如下組織特征:

產業聯盟具有特定的產業目標。產業聯盟是為實現一定的產業目標而設立的組織,產業目標是產業聯盟發展的燈塔,聯盟中的每個企業對聯盟也都有自己具體的、明確的目標或訴求,沒有目標或者目標不明確的聯盟注定是沒有活力的。因此,產業聯盟的目標導向非常明確。

產業聯盟組織松散靈活。產業聯盟是由聯盟中各成員通過一定的契約關系形成的聯合體,各成員在經營中保持相對獨立,不存在任何控制與隸屬關系,組織關系松散;同時,由于產業聯盟一般對聯盟成員的數量不限制,對進入成員要求不嚴,成員退出聯盟又基本不需要成本,因此,聯盟成員進出聯盟容易,聯盟組織結構存在很大的靈活性。

產業聯盟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資源。產業聯盟由于“共性”突出,通常情況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資源,成員數量多、類型多,不但由產業中眾多企業組成。產業聯盟可以最大限度地獲取政府資源,規劃布局內的產業聯盟普遍得到政府從政策到資金的全面、大力支持。

產業聯盟是目前新經濟形勢下,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優勢的重要創新平臺。正確認識、識別產業聯盟的組織特征是運營好一個產業聯盟的先決條件,否則,一切的措施、手段都將起到“南轅北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文泉,李泓澤.組織理論的演進與發展 [J].工業工程與管理,2005,5:5-9.

篇4

[關鍵詞]城市;發展階段;產業結構;大連

[中圖分類號] F062.9[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0461(2009)03-0040-04

本文是大連市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大連市城市定位研究》(08dlsk256)的部分成果。

一、引 言

經濟社會發展總表現為一定的階段性,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往往處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上,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階段進行準確定位具有重要意義[1]。經濟的發展與產業結構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相互關聯與相互制約關系。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產業結構總體狀況,反過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又可以為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提高經濟增長的速度和效益[2]。依據產業結構的特征判明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對于正確地擬定城市經濟的發展目標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戰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一、二、三產業的結構比例關系及主次序位呈現出不同的特征。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及相關的研究理論表明,經濟成長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產業和人口經濟聯系方式,可以通過三次產業的產值比重序位的變化,以及相應的人口就業比重的變化反映出來[2]。因此,我們可以通過經濟發展不同階段所表現出來的產業結構特征反向識別城市所處的發展階段,結合城市發展階段的總體趨勢, 準確把握城市發展階段的下一步目標,識別產業結構角度推動城市發展階段前移的路徑。同時,通過產業結構合理化分析及比較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城市的產業結構轉化方向,確定城市發展階段推進的產業結構障礙,從而準確把握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將城市推向更高的發展階段。

二、大連市當前產業結構特征

1. 三產結構特征

近年來,大連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在2000~2007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一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且近兩年加速趨勢明顯,增長率超過16%(見表1)。自2000年以來,大連對產業結構進行了戰略性調整,產業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盡管三次產業每年都在大幅增長,總體上,三產的結構呈第一產業持續下降,第二產業穩中有增,而第三產業基本穩定的趨勢。總體而言,大連產業結構正向高級化推進,隨著大連市支柱產業裝備制造業、石油化工、電子信息工程及軟件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大連市第二、三產業的比重將進一步增加,產業結構將不斷優化。

2.產業結構合理性分析

根據產業結構合理化原則,合理的產業結構應充分利用區域資源;技術先進適用;實現區域經濟協同;具有較強的自主發展能力[3]。

(1)從資源利用情況看,區位、港口、旅游資源、科技人才是大連的突出優勢,經過近年來的產業結構調整,大連市的臨港產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形成了以口岸經濟為主的外向型經濟,旅游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也獲得了迅速發展,產業結構與資源結構基本吻合,資源優勢得到了較好的發揮。

首先,以現代交通運輸業為主體的口岸經濟保持旺勢,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不斷提升。2007年,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2.2億噸,其中外貿吞吐量0.8億噸,集裝箱吞吐量381.3萬標箱,港口吞吐量位于全國各港口城市前列[4]。造船、石油、化工、出口加工等臨港產業一直是大連市工業中的主要成份。借助區位優勢與港口優勢,大連的外向型經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2007年GDP增長主要靠出口(貢獻度為74%)拉動,對外貿易增勢強勁,推動了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

其次,在旅游業方面,大連不僅繼續保持了其濱海旅游的特色,更利用了近年來城市建設的成果,結合商貿、會展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豐富了旅游活動的內容,擴大了旅游產業的發展空間,使大連的旅游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2007年共接待國內游客2,480萬人次,海外游客84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25億元,增長25%。展會規模化、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全年舉辦展會92個,參觀人數484.1萬人次[4]。

最后,大連市高新技術產業帶動經濟發展的龍頭作用進一步突出,2007年,全市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402億元,比上年增長38.8%,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602億元,比上年增長 43.3%[4]。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及重大高新技術產業項目進展加快,成為新的亮點,軟件產業及大連軟件園建設實現跳躍式發展。

(2)從產業的技術結構看,大連市的制造業在全國具有較高的專業化水平,其中機械工業、運輸設備、電器設備、電子通訊等在全國地位較高的專業化部門均為技術層次較高的制造業部門,以電子信息、新醫藥、精細化工、節能環保、新材料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以倍增速度發展,有力地推動了產業結構升級。但大連的支柱產業仍然是傳統的重化工業,運用高新技術全面改造傳統產業、提升產業技術結構還不夠,企業創新能力不強。目前大連市的裝備工業如機床、冶金機械、橡膠和塑料加工機械等行業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在資金和技術方面還不具備獨立地與發達國家大財團和跨國公司競爭的能力[5]。第三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金融、會展、旅游、信息、房地產開發等新興產業蓬勃興起,成為經濟增長的生力軍。但是第三產業整體素質仍然有待提高,與現階段的信息產業及未來的知識經濟需求相比較,第三產業增加值構成層次仍然較低,傳統的交通運輸與餐飲服務業所占比重仍然較大,高層次的知識密集型產業比重不足。

(3)從產業結構的有序性看,大連市既有信息、金融、會展、旅游、房地產等新興產業,又有石油化工、運輸設備、電子通訊、機械等成熟產業和采掘、冶金等衰退產業,三個階段的產業同時具備,表明產業結構過程有序;同時大連既有機械、電子等主導產業,又有交通運輸、房地產等先行產業和石油、化學、食品、服裝等基礎產業,表明產業結構功能有序;在區際分工中,大連市第三產業發展迅速,金融、商貿、旅游等產業在東北地區具有突出優勢,漁業、輕工業及以船舶、機車車輛制造為特色的重工業也與省內及東北其他地區形成了良好的分工協作關系,但在與環渤海主要中心城市的協同上還需進一步努力,以實現更大范圍的區域整體利益與空間有序。

(4)自主發展原則要求區域產業結構必須在區域專業化分工的基礎上綜合發展,有一個相對健全的結構體系。

首先,產業結構要有一定的主導能力,經濟綜合、自主地全面發展要求擁有自己的主導產業。大連市的主導產業為以船舶、機車車輛制造為主的機械工業和電子工業,具有技術成熟性、市場成熟性、大規模性和大關聯性,能夠在城市產業結構中起支柱作用,并具有較強的連鎖效應(見表2、表3),并且在東北地區與全國具有一定的專業化分工優勢。

其次,大連市產業結構相對健全,并擁有較為先進的主導產業,具有較強的整體競爭力,因此對市場和技術等方面變化的適應性較強,在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能夠通過內部組織機制的調節,適應環境,排除干擾,結構的轉換能力與應變能力較強。但是,大連市的工業結構類型仍為重型結構,還未能形成以消費品生產的發展來帶動重工業或生產資料生產的發展,潛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持續發展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最后,大連產業結構的結構性效益較高,結構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

總體上,大連產業結構與資源結構密切結合,產業的技術結構與有序性良好,具有較強的自主發展能力,產業結構合理性良好。但是從產業總體結構比重上分析,仍存在第一產業比重高,重型制造業比重高而新興服務業比重較低的弊端。

三、大連市城市發展階段的診斷

城市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城市發展階段與經濟發展階段緊密相聯,而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產業的結構比例關系及主次序位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同樣,經濟發展的相關研究理論也表明,經濟成長的不同階段可以通過三次產業的產值比重序位的變化,以及相應的人口就業比重的變化反映出來。以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S.Kuznets)、錢納里(H.Chenery)等為代表的發展經濟學家,根據三次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構成中的比例序位關系,結合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高低,將經濟成長階段劃分為農業時期、工業化時期和后工業化時期三大時期,其中工業化時期又具體分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個階段(見圖1)[2]。

此外,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托(W.Rostow)在1960年出版的《經濟成長階段論》中提出的經濟發展階段劃分方法對經濟發展階段理論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還有賽爾昆、弗里德曼、霍夫曼等許多經濟學家都提出了各種經濟發展階段的劃分方法[1]。根據這些方法以及我國經濟學家提出的判別經濟發展階段的指標體系(見表4)[1],計算大連市相關指標(見表5),可以看出,大連市目前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向后期過渡的階段,經濟增長速度較快,城鄉經濟基本協調,產業重心正逐步由重工業向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轉移,資源重心以資本和技術并重,消費水平略顯超前,正在邁向工業化成熟階段。

四、向下一階段邁進的障礙

大連市在向工業化成熟階段邁進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障礙因素,主要包括:

1.制造業科研開發與創新能力不強,生產技術革新慢,缺少名牌企業和名牌產品。制造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只有具有發達的制造業作支撐,服務業等第三產業才能得以迅速且持續的發展。大連市的制造業構成中傳統行業仍然占有較大比重,深加工與高附加值產品比重仍然較小,技術水平較高的部門發展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企業的創新能力不強,新技術、新產品更新慢,影響了新興工業部門的成長與名牌產品、名牌企業的產生。能否像青島一樣,創建出大連自己的名牌企業、名牌產品是大連經濟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取得階段性進展的關鍵。

2.現代技術與組織方法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不夠,農業生產率較低。低水平的農業生產率導致了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比重較大。盡管同東北地區及國內大多數城市相比,大連市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并不大,但與國內外一些發達城市相比則差距很大(見表6)。與國外城市相比,第一、二產業的比重過高,第三產業的比重較低,就業結構也具有同樣的特征。即使與北京、上海相比,大連的第二、三產業的比重略低,而第一產業的比重較高。另外,第一產業的產值比重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也較大,這些既制約了產業結構的升級,同時也成為大連市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3.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縣域經濟水平有待提高。大連市區經濟發展速度較快,許多指標位于我國上游水平,但一旦按照市域經濟比較,許多指標就落在了后面。特別是瓦房店、普蘭店、莊河三市經濟發展滯后不僅限制了市區經濟的發展,影響了大連市整體地位的提升,更妨礙了大連市經濟發展向下一階段躍遷。

五、未來發展預測

在對大連市產業結構與當前經濟發展階段診斷的基礎上,可以預測,大連市產業結構的發展有如下趨勢:

首先,發達的制造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基礎。大連的制造業具有良好的基礎與規模效應,在東北地區與全國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實力,因而制造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作為核心產業在大連市的經濟發展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制造業的技術水平將不斷提高,各個工業部門都將向高度加工階段過渡。技術進步將推動經濟結構的轉換與主導產業的變遷,大連正在向工業化后期過渡,以電子工業為主的新興產業階段即將到來,進而將進入以微電子技術和信息產業為主的時期,電子、電信、機械等部門將作為核心發展部門,電子產品、船舶、機車則仍是大連制造業的核心產品。

其次,具有高水平的產業技術層次、強大的創新能力、科研與開發能力是提升城市地位與功能的關鍵,為此,充分利用大連及東北各地在科技、人才、產業、資源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把高新技術產業作為大連市未來發展的核心產業就成為提高大連對區域經濟的領長功能、產業示范功能與輻射能級的關鍵。

再次,強大的制造業基礎將帶來第三產業的繁榮。進入工業化后期,需求與消費的升級將推動基本經濟結構的轉型,即將進入第三產業加速發展階段。第三產業產值比重將超過第二產業成為主體,并將逐步拉大距離,第三產業就業比例也將隨之擴大。發達的現代化大都市都擁有發達的第三產業,大連市作為東北地區的航運中心、商貿、金融、旅游中心要想強化其中心地位,并成為更大范圍的區域中心就必然要立足于自身優勢,著眼于服務區域經濟,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因而商貿、金融、旅游、交通運輸與信息業自然就成為其核心產業。

六、結 語

大連市產業結構發展態勢良好,從產業結構合理化及三產結構等特征分析,大連市正處于工業社會中期向后期轉化階段。從產業現狀與城市發展階段的產業結構轉化趨勢來看,為了推動大連市邁向工業化成熟階段,現有產業結構調整方向應為: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傳統產業高新技術化,加快傳統產業的改造;增強輕型結構,注意與第一產業、第三產業的銜接,向產品高加工度化與耐用消費品生產方向調整;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使第三產業比重超過第二產業,重點發展金融、商貿、旅游與信息業,實現第三產業的高級化。

[參考文獻]

[1]白雪梅.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比較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8-9.

[2]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城鄉建設經濟系編.城市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148.

[3]大連市統計局.2007年大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stats.dl.省略/gongbao.asp2008/3/3.

[4]崔功豪,魏清泉,陳宗興.區域分析與規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6-178.

[5]魏世紅,譚開明.大連市產業結構調整實證分析與對策研究[J].當代經濟,2006,(11):23-25.

The Identification of City Development Phase Based on the Industry Structure――Take Dalian as an Example

Wang Bin1,2,Han Chunyang2

(1.School of Manage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116024, China;2.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 Dalian 116002, China)

篇5

價值鏈分析(Valua Chain Analysis)是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適時生產系統(Just-In-Time,JIT)是伴隨著新科學技術和現代管理思想而產生的新型作業管理制度。傳統的成本管理只注重生產過程中的產品成本,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從產品設計到售后服務全過程實行成本管理,才能使資源得到最佳利用。價值鏈分析與適時生產系統的結合,將在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中起重要的作用。

一 價值鏈分析的含義

價值鏈思想認為,企業的價值過程按照經濟和技術的相對獨立性,可以分為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多個價值活動,這些價值活動形成一個獨特的價值鏈。對制造業來說,價值鏈的基本活動包括內部后勤、外部后勤、市場營銷、服務;輔助活動包括企業基礎設施(企業運營中各種保證措施的總稱)、人力資源管理、技術開發、采購。

價值鏈有三個含義:第一,企業各項活動之間都有密切聯系,如原材料供應的計劃性、及時性和協調性與企業的生產制造有密切的聯系;第二,每項活動都能給企業帶來有形或無形的價值,如售后服務這項活動,如果企業密切注意顧客所需或做好售后服務,就可以提高企業的信譽,從而帶來無形價值;第三,價值鏈不僅包括企業內容各鏈式活動,而且更重要的是,還包括企業外部活動,如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與顧客之間的關系。

傳統成本管理著眼于企業內部,把眼光單純地放在生產階段的成本控制上,僅僅從價差、量差、效能差異和人工差異等方面尋找降低成本的方法。而戰略成本管理則從企業內部擴展到企業外部,重視企業外部環境的影響。其中價值鏈分析要求將企業的價值鏈置于整個行業的價值系統中,注重企業與供應商和顧客之間的關系以及企業內部價值鏈中各項活動間的聯系,改善這兩方面的聯系,企業便可以獲得競爭優勢。

二 適時生產系統的基本思想

適時生產系統是由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大野耐一創立的。JIT的基本思想是要杜絕一切浪費,設計合理的生產系統,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這里,它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分為兩類:增值作業和不增值而浪費的作業。增值作業是指能為最終產品增加功能,更好地滿足客戶需要的作業,是企業生產經營所必需的;不增值作業是不能給最終產品增加功能,不能增加客戶消費效用的作業,從效率觀點看也就是一種浪費。只有盡量使浪費作業為零,增值作業接近百分之百,才能提高效率。這就要從企業的整個經營過程中找出浪費及其產生的原因,并加以解決。企業中常見有七種浪費現象:制造過程的浪費、停工待料的浪費、搬運方式的浪費、加工本身的浪費、庫存的浪費、動作的浪費和制造廢次品的浪費。而其中以制造過量和庫存過多為首惡。制造過量產生了存貨,存貨的存在,造成了存儲、搬運有可能形成延誤,并掩蓋了生產中可能存在的質量缺陷和無效率。杜絕浪費的根本在于使生產的必要數量與銷售的必要數量一致。這就要把原材料、機械設備和人力等生產要素合理地組織起來。如果按傳統的加工順序從前面工序到后面工序地安排生產的話,各個工序都和后面工序互不聯系,生產效率越高的工序,如果其節奏與后面工序不適應,則產生的制造過剩的浪費也越多。JIT把傳統的由前向后的零部件移送方式顛倒過來,改按訂貨方式由后面工序向前面工序提出訂貨要求,前面工序只在必要時按必要的數量,提供必要的產品。

在企業供應、生產、銷售三個經營環節中,JIT要求供銷“無存貨”,以避免存貨占用資金的機會成本,防范存貨過時、跌價、毀損等相關風險;在生產環節要求“無缺陷”,以消除因生產出次廢品而對整個生產作業流程的不良影響。

三 適時生產系統與價值鏈分析的結合

JIT是對戰略成本管理的完美追求,但在實施過程中,應與價值鏈分析相結合,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一)以市場為導向,以顧客滿意度最大化為目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價值鏈更注重企業外部活動,尤其是與顧客的關系,顧客的需求推動了價值鏈的發展。傳統的生產系統是由供給推動的,而JIT是由需求拉動的。在JIT中,市場有兩種含義:一是企業外部的市場,它規定著企業的經營取向,是企業生產的最終歸宿和價值實現之處;另一個是企業內部的模擬市場,即每一生產環節的“下一工序”,下一工序的要求決定著上一工序的生產。由此決定了企業目標的改變,即由企業利潤的最大化轉變為顧客滿意度最大化,每個人不再是對上級負責,而是對市場、對顧客負責。

(二)消除無增值作業,增加增值作業的效率,不斷進行作業改進。JIT強調對企業的主要作業的持續不斷的改進,追求企業整體和長期的經濟效益的最優。這就需要深入分析企業價值鏈的作業水平。不增值作業對最終產品的價值沒有貢獻,消除它們不會影響顧客對產品的滿意程度,因此其存在是生產經營中的一種浪費,要盡可能消除。對于增值作業,盡可能提高其工作效率,減少其資源消耗。一旦企業確定了價值鏈并判斷出其活動的成本動因,成本優勢就產生于企業能比競爭對手更好地控制這些成本動因。控制在總成本中占有重大比重或所占比重正在增長的活動,將為改善企業的相對成本地位提供最大的潛力。而重新設計價值鏈,去掉一些不必要的非增值活動或重新對有聯系的活動排序和組合等,往往能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成本構成或改變企業重要的成本驅動因素,使企業獲得競爭優勢。

(三)進行外部價值鏈分析,處理好與上下游的關系,建立穩定的銷售和供應渠道。供應商與客戶的活動進行方式如何,影響著企業活動的成本或效益。供應商不僅生產著企業用于其價值鏈中的一種產品或服務,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影響著企業。例如,通過與上游供應商共同協商降低供應商產品成本的途徑并付諸實施、通過供應商的及時供貨降低存貨及采購成本。而JIT要求原料只在生產需要時送達企業,減少每次的采購數量,不保留原料安全儲備。供應渠道的穩定有助于企業及時、保質保量地取得生產所需材料及外購件,及時進行生產并具有較好的制造彈性,另外,穩定的供應渠道確立后,供應商為保持長期合作關系,也會積極主動地予以配合,保證所購料件的質量,以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殘次廢品,有利于實現“零缺陷”。

客戶也有其價值鏈。企業的產品代表了買方價值鏈的外購投入,企業應及時對影響買方的所有方法或對買方價值鏈的作用,以及買方價值鏈中的可能變化會對企業所起的作用有所了解。銷售渠道的穩定有利于避免產量大幅度波動,使企業能較均衡地進行生產,實現“零存貨”。通過與下游分銷商一道協商降低銷貨成本、利用零售商了解顧客消費傾向及對產品的要求,達到降低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目的。

(四)實行全面質量管理,確保“零缺陷”。JIT要求供、產、銷各環節實現零庫存,這就要求生產經營各環節相互協調,運行流暢,保證高質量。

而價值鏈分析告訴我們,價值鏈上各項活動之間都有密切聯系,因此,某一環節的缺陷將使生產造成混亂,并引起連鎖反應,導致大量的非增值性的等待的產生,使適時生產系統崩潰,其損失無法估量。所以,在企業應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即發動全體員工積極參加,從供應商的選擇開始,到產品的設計、生產流程的確定、產品的生產、銷售,各階段都要加強質量管理,通過相關人員的自我控制,實現缺陷的實時消滅,從而實現生產經營過程的零缺陷。

(五)在JIT中,通過價值鏈分析,對成本進行實時監控和信息反饋。通過價值鏈分析,可以獲得價值鏈的整體情況及環與環之間的連結情況。對不能增加價值的環節,要通過減少浪費來節約成本,包括時間、人力和物力的浪費。每一價值活動進行時應描繪出價值鏈的總成本及成本變化分配情況,找出變化的原因,提出改進意見,使成本能得到適時控制。

當前,我國企業正處于新舊體制交替時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成本管理無疑是企業管理的重點。我們應該站在戰略的高度,學習國外的先進的成本管理的觀念和技術,這樣才能在國內外競爭中取得持續發展的優勢。

[收稿日期] 2001-02-16

【參考文獻】

[1] 毛付根.管理會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72-280.

[2] 祝德凱.論適時生產系統的風險及防范[J].會計研究,2000,(7):39-41.

[3] 顧兆峰.論戰略成本管理[J].上海會計,1998,(8):1-4.

[4] 遲曉英,顧娟.價值鏈價值流分析方法對成本控制的啟示[J].上海會計,2000,(8):46-47.

[5] 夏寬云.戰略成本管理[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 免费无遮挡毛片|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xxx毛茸茸的亚洲| 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啪啪软件|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无遮挡韩国成人羞羞漫画视频| 亚洲日本国产精华液| 男女啪啪漫画无遮挡全彩|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VR|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1024永久免费视频| www.五月婷| 成人午夜国产内射主播| 久久久青草青青亚洲国产免观 |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97se亚洲综合在线| 日韩v亚洲v欧美v精品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100| 噗呲噗呲捣出白沫蜜汁| 香蕉网在线视频|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 日产乱码卡一卡2卡3视频|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欧美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老司机天堂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播放| 你懂的国产高清在线播放视频| 天美一二三传媒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 成人美女黄网站视频大全|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本乱人伦aⅴ精品| 久久伊人男人的天堂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