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3-22 14:52:2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辯論賽的自由辯論,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看了一場又激烈又搞笑又奇怪的辯論賽。奇怪在哪里呢?原來這是一場小學生和大學生之間的辯論賽,而且小學生居然比贏了。想知道他們是怎么做到的,那就由我來告訴你吧!
這場辯論賽的主題是現代好還是古代好,小學生說現代好,大學生說古代好。誰說得對?兩方都不肯退讓,一直在闡述自己的觀點。小學隊的一號選手激動的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嘴里的言語像機關槍里的子彈一樣向大學隊發起沖擊,中間的主持人說:“小學生隊得閉嘴三十秒鐘。”這時大學生就站起來議論自己的觀點,卻沒想到,當小學生數完了三十秒鐘后叫了一句開始,就又嘀哩咕嚕的說了起來,這次不像機關槍了,像一群激動的烏鴉左一句右一句,說個沒完沒了,別人想插一句也不行。后來小學生說得大學生落花流水,啞口無言。最后小學生隊以37比9的成績獲得了冠軍。看完了這場比賽,我和媽媽差點笑掉了大門牙。
這場比賽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就是:只要你努力,小學生也可以賽過大學生。
“叮鈴……”上課了,老師說:“此次辯論賽開始。”她用炯炯有神的眼神看著我們,說:“我們討論的是‘愛與被愛,哪個更幸福’坐在我右手邊的正方的觀點是‘愛更幸福’,而坐在我左手邊的反方觀點是‘被愛更幸福’”。
老師說:“現在有正方一辯發言。”老師的話音剛落,正方一辯高韓睿“嗖”的一下就站了起來說:“同學們,老師們,大家好。我方觀點是‘愛與被愛,愛更幸福’比如,一位母親滿臉欣慰的看著正在沙發上悠閑看電視的孩子,心里沖滿了幸福。這不更顯示出了愛被人更幸福嗎?……”他一說完,又“嗖”的一下座了下去。
“現在請反方一辯發言。”。我信心滿滿的站了起來,說了一句很犀利的話:“根據調查網的顯示,‘愛與被愛哪個更幸福’有1000人參與投票。50.6%的人認為被愛更幸福,有27%的人認為愛別人更幸福,還有12%的人另有看法,這不顯示了被愛更幸福嗎”。反方的及氣勢就這樣鎮住了對方了。
第二個環節更是精彩,當老師說:“請反方二辯發言。”時,鄭玉雯一上來就說了一的很犀利的問題:“請問對方辯友,如果愛別人更幸福,那為什么會有50.6%的人會選擇被人愛更幸福呢?”這一個問題就讓對方語無倫次了,后面的更是精彩,如果不是時間到了,我們還會繼續比下去。
最振奮人心的第三個環節到了。在第三個環節里大家都很積極,我也想站起來發言,可是一直找不到機會,但是雙方都很激烈,真好玩。
第四個環節到了,大家總結完陳詞老師叫大家投票分勝負我回到座位上,朝左右望了望看見都是投反方的,我想:這次我們反方贏定了。最后票數統計出來,真的是反方贏了,哈哈,我們真開心啊!
首先發言的是反方的主力——蒼蠅,只見它抖抖透明的翅膀,拉拉領帶,整整衣衫,像領導一樣清清嗓子,磨蹭了好一會兒,終于開口了:“我方的觀點是,家鄉是變了,變得越來越‘落后’了。為什么呢?就拿我們來說吧!以前,我們家族可謂是千千萬萬,哪里有人類,哪里就有我們。在這村里,人們吃什么,我們就吃什么;村子的任何一處都是我們的家。可是......”突然,蒼蠅咬著吸管,眼里射出無法遏制的怒火,“現在,變了,人們害得我們吃不飽,還到處追殺我們,害得我是家破人亡,斷子絕孫。你們瞧我,面瘦肌黃的,這都不是這幫人給害的嗎?”蒼蠅指著自己,擺出一副可憐相。
話音剛落,正方的小溪姑娘便接上了口:“這都怪你們自己,你們把病毒傳給人們,使他們得病。你們把他們害得那么慘,還假惺惺地裝可憐,羞不羞呀!”蒼蠅聽了,灰溜溜地飛走了。“所以我方認為,家鄉變得越來越進步了。至少,人們已經學會怎樣保護自己。瞧我,多干凈,多清澈,我的伙伴們也多快活哦——這也是變化帶給我的呀。”小溪泛著碎銀子似的粼粼波光,聲音像搖鈴擊磬一樣,清音圓潤,聞之神爽。
一旁的垃圾話倒還沒說,居然先哭了起來,它抽抽咽咽地說:“就算是吧,可是,家鄉變得太快了,是變害了我。以前,我在村里也算是個‘風流人物’,這兒逛逛,那兒游游,可舒服了。而今,人們這個規定,那個規定,讓我老老實實地呆在‘牢房’里,失去了人身的自由了。你們說,人生在世,沒有自由又有什么樂趣呢?”邊哭邊念起詩句——“愿為自由,兩者皆可拋。”
[關鍵詞]課堂教學 辯論賽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1)08-0213-02
辯論賽具有辯題時代氣息濃厚、爭議性強、針鋒相對、自由開放、發人深省等特點,是思維活躍的青年學生普遍喜愛和熱衷參與的活動。每年各大媒體報道的大型辯論賽,校園里時常舉辦的各種辯論賽,都引起莘莘學子的廣泛關注。在大學本科教學,特別是專業課的課堂教學,探索多樣化和新穎的教學方式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是大學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面。筆者在上學期的教學實踐中,結合所授課程的實際,開展了課堂教學引入辯論賽的改革探索。本文根據筆者所進行的實踐探索,總結此次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的經驗和教訓,進而提出大學本科課堂教學引入辯論賽的原則、要求與關鍵環節,為今后這一教學改革的推廣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課堂教學引入辯論賽的實踐探索
近年來筆者擔任《中國公共政策》課程的主講教師。《中國公共政策》是研究中國公共政策實踐的一門課程。該課程考察建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若干重要公共政策產生、發展、演變的軌跡,并運用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論與方法來分析這些公共政策,把握中國公共政策的發展走向,以提高政策分析的能力。該課程具有時代性、應用性較強的特點。現實中對各種政策取向經常存在著各種爭議,比較適合引入辯論賽的教學方式。因此筆者在講授這門課的過程中進行了引入辯論賽的教學改革。此次改革探索的基本內容和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辯論賽的發動
首先進行本次辯論賽的發動工作。動員和發動學生積極參加課程辯論賽,充分調動廣大學生的參與熱情,是舉辦好辯論賽的前提條件。為了提高學生參加辯論賽的積極性,筆者宣布,本課程的考試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兩部分組成,參加辯論賽是學生平時成績的重要方面,凡是參加辯論賽的學生的平時成績將獲得加分,在辯論賽中表現優秀的學生將獲得更多的加分。通過這種鼓勵措施,調動了學生參加辯論賽的熱情和積極性。
(二)辯論題目的確定
接下來的工作是選定和公布辯論題目。辯題的選擇十分重要,如同選定一個好題目等于完成了論文的一半,選擇一個好的辯題也等于辯論賽成功了一半。根據《中國公共政策》授課的內容安排,在講授的幾個領域的政策中,住房政策是社會公眾普遍關注、意見分歧爭議較大的領域,因此筆者確定在住房政策領域進行選題。通過考察近年來我國住房政策領域的熱點問題,筆者確定了“當前的房地產調控會不會達到預期目標”作為本次辯論賽的辯論題目。關于這個問題,由于當前的房地產調控正在進行之中,尚無最終結果,社會各界的意見也是針鋒相對,因此比較適合作為辯論賽的題目。而且目前正方和反方兩種意見大致旗鼓相當,不存在哪一方因為觀點而占據優勢的問題,十分適合通過隨機抽簽確定觀點的辯論賽。辯題確定之后就由筆者向全體學生公布。
(三)辯論隊的組建
辯論賽題目公布之后,就開始由學生自由組合,組建各個辯論隊。筆者宣布,本次辯論賽將就一個辯題舉行兩場辯論賽,因此將組建四支辯論隊。這樣可以吸納更多的學生參加辯論賽,讓更多的學生有參與的機會。每支辯論隊由四名學生組成,因此需要16名學生參加辯論賽。辯論隊組建的基本方式是學生們自愿報名,經過教師認可后進行自由組合,組成各支辯論隊。為了使辯論賽獲得良好效果,筆者也進行了一些調控工作。一是在課下動員有獨立見解、思維活躍、口才好的學生報名參加辯論賽;二是提出每支辯論隊至少要有一名女生。學生們組成辯論隊之后,將辯論隊成員名單上報給教師。
(四)課下的準備
四支辯論隊組成之后,在筆者的主持下,每支辯論隊均派出一名代表進行確定辯題正方和反方的抽簽工作。通過抽簽,四支辯論隊確定了自己所辯論的觀點。然后筆者留出一星期的時間,讓各支辯論隊課下進行相關資料收集、人員分工、發言稿撰寫等辯論賽舉行之前的準備工作。同時,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鍛煉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筆者安排一名組織過辯論賽的學生擬定辯論賽的規則和程序,并且確定一名具有辯論賽主持經驗的學生擔任本次辯論賽的主持人。
(五)辯論賽的舉行
辯論賽舉行時,首先由主持人宣布辯論賽的規則和程序,本次辯論賽分為兩場,每場辯論賽均由立論陳詞(每隊3分鐘時間)、自由辯論(每隊10分鐘時間)和總結發言(每隊2分鐘時間)三個階段組成。同時,為了調動未參加辯論的其他學生的積極性,每場比賽都安排了觀眾互動環節,留出10分鐘時間用于觀眾提問和回答。筆者還邀請了兩名研究生和筆者共同組成了辯論賽的評審團,在比賽的最后進行了比賽結果的評定和點評。兩場辯論賽均評出了獲勝的一方和最佳辯手,同時由筆者為獲勝方和最佳辯手發放了獎品。最后,由筆者對兩場比賽中各支辯論隊表現的優劣、辯論賽的效果等進行了整體的總結和評論。
二、關于課堂教學引入辯論賽的思考
從辯論賽的現場情況看,本次辯論賽總體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各支辯論隊準備較為充分,隊員發言有理有據、資料數據豐富、思路清晰而縝密,同時現場辯論氣氛熱烈,針鋒相對,可以說是火花四濺。此外現場觀眾也積極參與,通過提問與發言等形式與辯論隊員進行互動。當然,本次課堂教學的改革探索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對于今后如何在大學本科課堂教學推廣這種改革,使課堂教學辯論賽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次改革探索給我們提供了若干有益的啟示和思考。
(一)課堂教學引入辯論賽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我國大學本科課堂教學特別是專業課課堂教學往往習慣于滿堂灌、填鴨式的單向灌輸的教學方式,教師居于課堂教學的中心,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雖然教師努力講授,但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的講解,不能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因而往往缺乏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學的效果并不好。通過課堂教學引入辯論賽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傳統教學方式的缺陷,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首先,引入辯論賽可以改變教師位于課堂教學的中心的局面,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中心,促進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獲取知識。辯論賽辯題公布之后,參加辯論賽的學生要主動查找和收集相關的資料,形成自己的論辯思路和文稿,這可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未直接參加辯論賽的學生也會查閱資料,思考這個問題。其次,引入辯論賽可以改變學生消極敷衍、僅為應付考試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辯論賽的辯題爭議性強、針鋒相對、自由開放、暢所欲言、發人深省的特點,使辯論賽對青年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通過辯論賽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再次,引入辯論賽可以促進學生全面深入地看待和思考社會問題,了解社會問題的復雜性。辯論賽就一個辯題設立正反兩方進行論辯,為了樹立自己的觀點,辯手們往往從多個視角、多個維度展開充分的論辯,這就會促進學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看待和思考社會問題,使他們認識到社會問題以及解決社會問題的復雜性。
(二)注意課堂教學辯論賽的特殊性
課堂教學中的辯論賽,整體上采用了一般辯論賽的外在形式,包括辯論賽的基本規則和程序環節等,但同時也要注意它與一般辯論賽的區別,注意課堂教學辯論賽的特殊性。這種區別和特殊性主要表現在:第一,目的追求不同。課堂教學辯論賽的目的是為了啟迪學生對社會問題的思考,要讓辯手和觀眾聽后有恍然大悟之感,所以它并不注重輸贏,它所追求的其實是以一種辯論的形式理解一個問題。而一般的辯論賽的本質是一場比賽,它被賦予的目的是贏得比賽,從而為單位或團體爭光,順便在此過程中參加者能鍛煉一下能力。第二,后續影響不同。一般的辯論賽主要強調辯論技巧、辯論氣勢、語言風格等因素,對要探討的辯題本身卻有一定的掩蓋作用,雖然觀眾有時能猜出誰會贏,但對辯題的實質以及所揭示問題的理解仍不透徹。而課堂教學辯論賽的勝負主要看觀點的科學性和論辯的充分有力,較少受其他因素影響,觀眾聽后對辯題的實質以及所揭示的問題的理解十分透徹。第三,課堂教學辯論賽的環節程序也要進行若干調整。比如砍掉了一般辯論賽的攻辯環節,延長了自由辯論的時間,目的是為了更充分地進行辯論;給觀眾互動環節留出更多的時間,是為了促使在場但沒上場的學生積極思考和參與,促進辯手和觀眾之間的思想交流,最終也有利于透徹理解社會問題。
作為校辯論賽的領隊,今年的辯論賽讓我感到十分自豪,今年我們創造了歷史,闖入四強,讓學校看到了我們化工的風采,頒獎時,評委對我說:恭喜你們進入了四強。我想以前化工在辯論賽上是個醬油學院吧!
辯論賽是一場盛宴:對于辯手,從前期準備到臨場反應,從外表氣質到內里思維,最享受主席宣布勝利的時刻。立論,自由辯,總結,辯論中,最最欣賞的是詭辯,使對方明知此理不通,卻又無話可說!也喜歡精彩的反駁,針尖對麥芒,尤其是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總之,在辯論賽上,就沒有辯清的時候,無論你說的再對,我總能反駁回去!這只是技巧,辯論要有主線的,陳詞時將主線闡明,自由辯以其為依托,總結也是如此。這樣,才能做到有邏輯,有整體性,不跑題,不被對手反制。至于場上的氣勢,決定的是論點,輔助的是辯手氣質。對于辯論賽的組織者,我想說,辯論賽是一項長期賽事,場次多,所以會有些麻煩,但我覺得最關鍵的是對于辯手的培訓,像我們理工學院的辯論賽,辯手都是普通學生,很多對辯論賽一無所知,這樣在比賽時就會很沒意思。一場辯論賽的可觀度就取決于辯手。對于對辯手的培訓,實在是很難辦,畢竟我們是化工,沒有這方面的專業人才,我能想到的就是看視頻講解,還有其他辯論賽視頻,還有找往屆辯手指導一下,自己也可以看看辯論方面的書籍。
今年的辯論賽碩果累累,希望明年的辯論賽能更好,我希望學院的“迪貝特”杯辯論賽能一直持續下去。我想用一位辯論賽評委的話作為結束語:一個沒有辯論賽的大學,就不能稱之為一所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