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3-22 14:52:2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環境污染的重要性,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城市綠化;污染危害;綠化作用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in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the city, the natural world emissions of various pollutants was more than the self-purification capacity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leading to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various factors mutate, destroy the ecological balance, harm to human body, production and lif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various forms of pollution hazards and urban greening.Key words: urban greening; pollution hazards; green role
中圖分類號:S73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2-
1前言
我們生活在城市,每天呼吸在看似潔凈的空氣,走在看似很潔凈的大街上,匆忙生活著,但我們生活的周圍卻存在各種環境污染。比如近期提出的陰霾天氣、沙塵暴等都籠罩在我的周圍,如何減輕環境污染,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給我們提出了一個課題。
2環境污染的種類及危害
2.1大氣污染
近年監測的522個城市中,39.7%的城市處于中度或重度污染。顆粒物仍是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除燃煤外,粉塵、地面揚塵、建筑工地塵、土壤風蝕塵等都對空氣中顆粒物濃度有較大影響,特別是可吸入顆粒物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更人,目前大多數城市人口長期生活在可吸入顆粒物超標的環境空氣中。近年來,城市機動車持有量快速增加,機動車尾氣排放已經成為大城市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其中氮氧化物排放量已占總量的50%,一氧化碳占 85%。
2.2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主要由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城市水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全國有監測的1200多條河流中,目前850多條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日趨加劇的水污染,已對人類的生存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成為人類健康和社會持續發展的重大障礙。據世界權威機構調查,在發展中國家各類疾病有8%是因為飲用不衛生的水而傳播的,每年因飲用不衛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萬人死產,因此,水污染被稱作“世界頭號殺手”。
2.3噪聲污染
噪聲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并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從噪聲源強剖析,噪聲會使人心煩意亂,精神不集中,影響做事效率,乃至產生事故;90分貝以上的噪聲環境,會主要影響和導致其他疾病的產生。
2.4光污染
隨著城市的,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城市繁華的街道上,高樓大廈穿著高大明亮、富麗豪華的玻璃“外套”,即“玻璃幕墻”。有些玻璃幕墻是半圓形的,反射光有時聚集在起,溫度很高,易引起火災。同時鏡面玻璃的反射系數比綠地、森林、以及毛面磚石裝修建筑物大10倍以上大大超過了人眼范圍。因此,玻璃幕墻的反射光會傷害人眼球的角膜和虹膜,引起視力下降,增加白內障的發病率。
2.5電磁波污染
電磁波污染是指天然的和人為的各種電磁波的干擾及有害的電磁輻射。由于廣播、電視、微波披術的射頻設備功率成倍增加,地面上的電磁輻射大幅度增加,已達到直接威脅人體健康的程度。
2.6固體廢棄物污染
目前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業垃圾、市政維護和管理中產生的垃圾,以及工業生產排出的固體廢棄物,數量急劇增加,垃圾若不及時清除,必然污染空氣,對土壤、水體都會造成嚴重污染。從而導致蚊蠅滋生、細菌繁殖,使疾病迅速傳播,危害人體健康。
防治環境污染和提高環境質量是擺在人們面前的項艱巨的任務。而通過栽花種草,建設綠色寶庫,構成完整的綠地系統和優美的景觀效果,可以有效地防治和減輕污染、美化環境。下面就城市綠化進行探討,以促進其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
3城市綠化的作用
3.1凈化空氣
城鎮的各類綠地,以其巨大的葉面積,濃密的枝干,阻滯、過濾、吸附空中的灰塵、飄塵,同時還能起到滯留、分散、吸收空氣中各種有毒氣體的作用,從而可使空氣得到凈化。樹林是凈化大氣的特殊“過濾器”。例如,在一家水泥廠栽植兩行并列的大楊樹,能使空氣中的降塵量減少33%~52%。可見,城鎮中栽植各種綠色植物,對調節空氣流動、凈化空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調節氣候
首先,園林植物可以調節溫度。園林綠化可以調節氣溫,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在炎熱的夏季,樹木龐大的葉面積可以遮陽,能有效地反射太陽輻射,大大減少陽光對地面的直射。樹木通過葉片蒸發水分,可降低自身的溫度,提高附近的空氣濕度。因而夏季綠地內的氣溫較非綠地氣溫低3~5℃,較建筑物地區的氣溫降低10℃左右后,園林植物可以調節濕度,是溫度的“調節器”。植物通過葉片蒸騰水分,使土地的大量水分被釋放到空氣中,使空氣中的濕度明顯增加。綠化區內濕度比非綠化區大l0%~20%,,從而為人們在生產、生活創造了涼爽、舒適的氣候環境。
3.3減弱噪音
現代城市噪音污染越來越嚴重,噪音不僅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嚴重的還能危害人們的健康,影響人們的中樞神經系統和精神反應,導致人們出現精神不振、疲勞過度、血壓增高等癥狀。利用喬木的龐大樹冠和枝干,則可以吸收和隔離噪聲。據測定,在沒有樹木的高大建筑林立的街道上噪聲強度比兩側種滿樹木的街道上大5倍以上.可見,城市綠化對減少噪音污染很重要。
3.4美化環境
園林植物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千姿百態、美麗的外形,豐富了環境的空間變化。對城市進行合理的綠化,可以使城市變得色彩斑斕、生機盎然,美麗的生存環境使人們賞心悅目。
3.5防災減災
許多園林綠化樹木具有強大的耐火性,有著突出的防火功能。例如:葉片密集而均勻的松柏可阻擋95%左右的輻射熱通過,珊瑚樹可阻擋83%~93%的熱量通過,其作用可與避火墻相媲美。在江河湖泊岸邊植樹種草,可以涵養水源,凈化水質,因土護岸,減少水土流失,降低污染、沉積泥沙。
3.6環境監測
植物對大氣污染的反應,比人類敏感很多,污染物質對植物的毒害會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植物的這種反應就是顯現環境污染的“信號”。人們可以根據植物所發出的“信號”來分析鑒別環境污染程度。利用植物進行環境監測,范圍廣泛、方法簡單、成本低廉,有利于開展群眾性的環境報警工作,日益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
4城市綠化的效益
4.1園林植物的生產價值
很多園林植物有多種用途,既是經濟植物,又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還可以兼收不少副產品。因此,把園林綠化和生產開發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有可觀的經濟收入,又起到綠化美化的效果,進而實現園林綠化產業價值。
4.2園林植物可提供工業原料
園林植物中的蘆葦、竹類、楊樹可做造紙原料;玫瑰可以提供天然香料,調制香精;蒲葵葉可作扇子:園林植物中的核桃、連翹、金銀花、芍藥、等均為重要的藥用植物。園林植物中的水杉、黑松、鵝掌楸等,都是優良材質及觀賞價值兼具的園林植物。園林植物可提供工業原料,也可提供多種經營貨源;還可利用園林植物樹種的根加工成盆景和根雕等,發展藝術產業。
近年來,乳制品質量總體保持了較為穩定態勢,但在不同地區乳制品質量差異化現象還廣為存在,并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具體來看:在乳脂方面,2012年全國乳制品的乳脂平均含量為3.7g/ml,遠高于國家標準水平3.1g/ml。其中,有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乳制品乳脂含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乳制品乳脂含量介于國標水平和平均水平之間。乳脂含量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呈現逐漸升高的態勢。在乳蛋白方面,全國乳制品的蛋白平均含量為3.25g/ml,高于2.9g/ml國家標準水平。其中,有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乳制品乳蛋白含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乳制品乳蛋白含量介于國標水平和平均水平之間。寧夏地區乳制品中蛋白含量最高,廣西地區乳制品中蛋白含量最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所產乳制品中蛋白含量處于較低水平。在體細胞方面,全國生鮮乳的體細胞含量平均為50.455萬個/ml,低于100萬個/ml國家標準水平。其中,有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生鮮乳體細胞含量低于國家平均水平,有10個省、區、市生鮮乳體細胞含量高于國家平均水平。云南、福建兩省的生鮮乳體細胞含量較高(體細胞含量大于等于73.578萬個/ml),廣西、浙江、陜西次高(體細胞含量在62.017萬個/ml到73.587萬/ml個之間)。以福建為中心的東南地區、以云南為中心的西南地區,以及以陜西為中心的中部地區的原料乳質量偏低。
2環境因素對乳制品質量的影響
反映大氣環境的主要指標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一般性指標,另一種是污染性指標。一般性指標包括大氣的濕度、溫度、降水量等,污染性指標包括SO2、NO2、可吸入顆粒物、工業廢氣排放量等。根據乳制品行業相關標準,環境性污染指標的變動對原料乳(生鮮乳)的質量將產生長期持續的負面影響,即隨著污染性指標的提高,乳制品質量會呈現快速下降的趨勢,甚至導致不合格產品的大批出現。為了進一步分析環境污染因素對乳制品質量的影響關系,下面運用空間統計分析軟件,對空氣、水質當中最具代表性的污染因素進行空間統計分析,進而全面揭示環境污染因素對乳制品質量的影響程度。
2.1空氣污染對乳制品質量的影響分析
空氣污染對乳制品符合性質量的影響在全國范圍內呈現出局部高度風險,同時,中度和低度風險呈現較強的區域關聯性特點。特別是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指標PM10、SO2等指標,在全國地理分布上呈現了典型的風險聚集特征,具體分析如下。由于可吸入顆粒物指標PM10相對SO2、NO2的單位體積空氣內的分子量較大,其隨空氣擴散的能力與SO2和NO2相比呈現擴散速度慢、擴散范圍有限特點,因此,雙變量空間自回歸所產生的Morian’sI未通過顯著性檢驗,下面通過對其進行貝葉斯調整后的數值進行空間自回歸,具體結果如圖1所示。計算得到的單位可吸入顆粒物的乳制品合格率的Moran’sI系數為-0.0782,說明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GDP的單位可吸入顆粒物的乳制品合格率在空間上存在負相關性。具體檢驗空間自相關顯著性時,運用蒙特卡羅模擬的方法來檢驗Moran’sI系數的顯著水平。對應的P值為0.0010,說明在99.9%置信度下單位可吸入顆粒物的乳制品合格率的空間自相關性是顯著的。
如圖1所示:乳制品質量與可吸入顆粒物的顯著性水平圖和聚類圖。由顯著性水平圖可以看出,可吸入顆粒物對乳制品質量影響的顯著性水平在中部、東部區域較高,紅色區域為可吸入顆粒物含量減少對乳制品質量合格率有較大改善的省份,深藍色表示這種影響較低的省份。從圖中可以看出:影響較大的省份集中在山西,寧夏等地區。
如圖1所示,從長期來看,空氣中SO2和NO2的含量與乳制品質量水平在空間上均呈現負相關關系。在86.1%置信度下SO2與乳制品質量,以及在97.5%置信度下NO2與乳制品質量的空間負相關關系顯著,其置信度均達到較高水平。這是由于乳制品作為高暴露、易污染、不易長期保存的食品,在其原料采購環節,生產加工環節、包裝儲運環節,以及銷售環節,與空氣接觸的概率較大,由此帶來對乳制品質量的影響也就越甚。同時,空氣中SO2和NO2的含量對乳制品質量的影響是一種長期性的作用過程。通過顯著性圖和聚類圖分析,空氣中SO2含量對乳制品質量的影響在北部地區(內蒙古、河北、寧夏、甘肅),以及東部地區(廣東、福建和湖南)較為顯著,且空間聚集特征較為明顯。而空氣中NO2含量對乳制品質量的影響在中、東部地區(陜西、山西、河南、山東、安徽、江蘇和浙江)較為顯著,且表現出了較強的空間聚集特性。
2.2水污染對乳制品質量的影響分析
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在一定程度上對本地區和相鄰地區的乳制品質量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其中,來自生活廢水的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和來自工業廢水的氨氮排放量,對我國局部地區和省份的乳制品質量造成了較大威脅。這種聚集性的影響主要涉及我國中部、東部以及南部的部分省份,區域特征一致性較為明顯,具體分析如下。
2.2.1化學需氧量對乳制品質量的影響水中化學需氧量主要來自工業和生活廢水的排放,排放的廢水會攜帶污染物進入地表水當中,進而通過食物鏈負極作用,以及作業環境擴散等方式傳遞并影響到乳制品采購、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等諸多環節和過程當中。因此,乳制品的符合性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受水環境中化學需氧量指標的影響(如圖2所示)。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廢水中排放的化學需氧量排放量與乳制品質量在空間上呈現負相關關系。在62.6%的置信度下,工業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與乳制品質量的莫蘭指數為-0.0362,而生活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與乳制品質量的莫蘭指數為-0.0524。反映出生活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排放指標對乳制品質量的惡化性影響相對較大。同時,這種負向影響關系所用的周期也較長,需要通過至少兩個滯后過程才能將作用效果轉化到乳制品的符合性質量上面來。工業和生活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對乳制品質量長期影響的顯著性水平在西部(西藏、新疆)、東南部(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重慶、四川、廣西、廣東、江西、福建)地區較為明顯,且兩指標對乳制品符合性質量影響的顯著性區域基本相同。因此,要嚴格控制和監測以上省份的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排放中化學需氧量指標,對乳制品生產企業形成有效的預警和保障。
2.2.2氨氮排放量對乳制品質量的影響工業和生活廢水中的氨氮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乳制品的蛋白活性,提高加工原料的酸度值,進而導致乳制品質量不達標。因此,在乳制品生產加工的相關原料、產品、工藝、管理國家標準中,對氨氮污染源的規避有明確規定。今年來水中氨氮排放量對乳制品質量的影響的具體情況(如圖3所示)。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廢水中氨氮排放量與乳制品質量在空間上呈現負相關關系。在85.8%的置信度下,工業廢水中氨氮排放量與乳制品質量的莫蘭指數為-0.0707,而在46.9%的置信度下,生活廢水中氨氮排放量與乳制品質量的莫蘭指數為-0.0268。反映出工業廢水中的氨氮排放量對乳制品質量的惡化性影響相對生活廢水較大。同時,這種負面影響需要通過至少一個滯后過程才能將作用效果轉化到乳制品的符合性質量上來。工業和生活廢水中的氨氮排放量對乳制品質量長期影響的顯著性水平在西部(西藏、新疆)、東南部(遼寧、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重慶、四川、廣西、廣東、江西、福建)地區較為明顯,且兩指標對乳制品符合性質量影響的顯著性區域基本相同。
3政策與建議
3.1從合理布局產業鏈入手保障乳制品質量國家層面要鼓勵大型乳制品生產企業,在我國奶源較好的北部、東北部建立生產基地。國家要扶持和鼓勵企業,積極開展奶源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要通過建立一定規模和聚集度的乳制品養殖基地群,提升和改進原料乳生產企業的技術水平,增強和擴大當地產業的成本優勢。同時,進一步加強山東、河北和內蒙古為中心的北部和中部省份,乳制品生產企業的產業集中度,通過產業集中,進而改善區域內的質量競爭環境,促使乳制品生產企業積極尋求“質優價廉”的發展道路。并通過建立區域性的乳制品產業園區的方式,為更多企業技術研發與升級改造提供扶持的財稅政策和技術服務,大幅降低監管的綜合成本。
3.2嚴格控制乳制品生產聚集區的環境質量在乳制品生產聚集區域,乳制品特別是原料乳質量受到空氣和水污染因素的影響特別明顯。同時,在北方地區,乳制品質量往往受空氣質量的影響較為明顯。因此,對北京、河北、山西等地乳制品企業集中地區,要進行空氣質量的定點監測,以確保乳制品符合性質量高位穩定運行。而在上海、江蘇、浙江等長江中下游地區,乳制品質量受水質污染因素影響較為明顯,因此,要在綜合管控乳制品企業集中地區的水資源分布的同時,積極防范由于水污染事件給乳制品質量造成的破壞性影響。通過企業、質量監管部門和環境監管部門的合作,共同建立水環境安全屏障,為乳制品質量的穩步提升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3.3積極開展對乳制品流出流入地的“雙向監管”我國乳制品的產銷存在較強的區域特點,即通過北部、東中部向南部地區銷售,其中北部是我國奶源的主要產地,占有我國乳制品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同時,乳制品質量受到區域環境因素影響也較為明顯,因此,為了更好地保障和監管乳品質量,為民眾提供良好的乳制品消費環境,要對以內蒙古為中心的北方主要奶源流出地的乳制品質量進行動態監管,摸清不合格乳制品的批次和流向,并及時對相關地區提出有針對性的預警。對東部和南部的乳制品質量違法記錄企業進行實時重點監測,并對多次違法行為給予更為嚴厲的法律制裁。
關鍵詞:經濟;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可持續性;科學;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8-0192-02
自從有了人類文明以來,特別是以瓦特發明蒸汽機為標志的工業文明以來,人類在地球上一切生命中表現的統治者地位已無可非議。然而,人類、特別是那些有遠見卓識的人們已在表面上的物質優厚下面感覺到一種憂心忡忡的危機:地球人類,由于無節制的生育,由于不惜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盲目發展的各項產業,已將清純高潔的地球弄得千瘡百孔。物種滅絕,生態破壞已警鐘急鳴。長此以往,人類及其他生物還能在地球上居住多久?人類的可持續性發展還能持續幾年幾天?難道真如有人所說,科學頂峰的到來之時將是地球的毀滅之日嗎?筆者經靜心揣析后認為:目今地球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才是偽裝的科學、病態的科學,是科學的敵人;是人類整體上思維的愚蠢、管理的失誤!真理的科學應當是將人類的發展引向高度文明發達的地球生態的原始平衡中去。
人類文明長期以來,由于某些統治者統治欲望的滋生,為名為利的爭奪,一直在疆域地盤上爭來奪去――這種競爭的結果無疑地引發了狹隘的沙文主義。因為一個國家的軍力和經濟力成了綜合國力的主要特征,于是就有了盲目的軍事工業的發展和旨在增強經濟實力的其他產業的發展競賽。然而這種競賽的結果必然導致向自然界的強力索取;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地殼的礦石尋找和墾荒而導致水土流失,廢水廢氣廢渣等源源不斷的排泄;山江河海被破碎和污染,生態自然受致命敗壞;多少物種頻頻永別地球!這是一種怎樣的損失!這是一種怎樣的悲慘!然而其罪魁禍首竟是自以為聰明自以為高于其他生命的人類!人類啊,這是你們的高明,還是你們的愚蠢和短見!
科學的發展應當是人類充分利用和改造自然而為自己造福的一項光榮而偉大的事業。科學越向高深發展,生產力水平就越高,人類的文明程度必將越高。――然而,像氟里昂等氯氟烴的污染、核武器的潛在污染等等的本身并非科學的真正產物,它們是科學里的的罪犯,是偽科學,是科學的敵人。人們一旦發現,應當在胚胎或幼稚時期即給予囚禁、扼殺!不給它們以壯大的勢力范圍;只有不負責任的科學工作者和政治家才對它們加以培育和扶植。以至今日未來泛濫成災。
工業文明的基本標志是大機器生產。然而大機器的生產必然需要大量能源。像人類及其他生物體本來是最優秀的原始勞動者,這種勞動者吸取了某種物質后消化利用而產生的體力應當是最優秀的能源――因為他們的排泄物所帶來的污染幾乎可以忽略,即可以被自然界如植物等重新吸收利用,回歸原始,循環發展。這種發展必然是永久的持續性。然而大機器生產(當前狀況下)大部分能源幾乎都是自然界的無償索取。如煤、石油的燃燒產生的能量是目前能源的主要成分。而燃燒所產生的廢氣隨著森林的日益砍伐,重新利用率越來越低。平衡開始傾斜,從而導致了溫室效應等產生。再如某些工業(如化工業、造紙業等)的盲目建設,產生了大量的污染源。這些污染物質未及處理或處理不妥即排出了廠外。從長遠角度看這是不負責任的盲目建設。只有當一種生產既能產生社會效用――即給人類帶來某種物質利益或精神享受――又能盡可能少地污染環境時才能建設,才能發展和擴大生產。否則,寧可人類少一點享受,少一份暫時利益,也應該把這種工廠停產或炸掉!
目前世界范疇的計劃生育的無序管理或人口生長的自由無規,已給地球帶來越來越繁重的負擔。每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要消費掉地球多少植物、動物和礦物?這是導致地球環境惡化生態破壞的重要原因之一。這樣,人口的增長應當在目前超負荷時停滯不前或保持一定時期的負增長。譬如每個國家應當立法或如聯合國之類的國際組織應當制定全球法律:每個婦女或每對夫婦可以也只能生育兩胎孩子!――即對父母親的生命繼承下去;多胞胎者可對不正當夭亡者和無能生育者以彌補。對兩胎以上的生育應法律禁止;對違法者囚禁數年和于勞改工場創造勞動價值若干后方可重獲自由。
綜上所述,以環境污染為代價的盲目地發展某種生產是人類的錯誤行為;科學應當發展;而環境污染的產生并非科學的正統,乃是畸形的歪曲的病態的偽裝的科學,應當在胚胎或搖籃之中扼殺之;明智的人們――特別是有影響的政治家和科學家應當正視和治理計劃生育問題、環境問題,以把地球裝點的更加美好:高度文明發達的可持續永久發展的生態的原始狀態的平衡的綠色的地球!
參考文獻:
關鍵詞:環保教育;提升;全民環保;能力建設;對策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civilization, th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in seek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social economy and natural harmony,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gradually improve.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for people's health has a direct negative effect, make people's serious decline in quality of life.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mprove people'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make it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come the social expectations.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be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ha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pic,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re analyzed, bad expounded China's curr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ut forward measures to enhance people'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words: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hanc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pacity building;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X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近幾年來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嚴重的環境污染給社會生活帶來了難以挽回的損失。目前,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中急需解決的問題,環境污染不僅會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還會影響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人民群眾是環境問題解決的主要參與者,加強環保教育,提升全國環保意識與環保能力建設水準已經成為了各界人士的共識。因此,本文以加強環保教育,提升全民環保能力建設為研究主題是有一定的社會價值的。
加強環保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提高全民素質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而加強環保教育,提升全民環保能力建設是提高我國全民素質的一個有效方法。全民環保能力建設的進程與深度對于國家與民族的文明程度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所謂的加強環保教育,提升全民環保能力建設,就是以大眾為傳播對象,宣傳正確合理的環保觀念與環保方法,使全民的環保意識快速增長,實現我國環境問題的快速解決。
加強環保教育,有利于提升全民環保意識
環境保護意識,是人們有意維護環境,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相和諧的一種主觀意識。目前,我國公民雖然創造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偉大業績,但是其環保意識普遍偏低。這主要體現在其對于我國目前的環境污染問題認識不到位,對于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不全面,沒有合理有效的環境保護方法,這也就造成了我國環境問題的不斷惡化。而環保教育的加強,可以加大科學環保理念與有效方法的普及,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使其更好地認識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更有效地參與到環保活動當中來。
加強環保教育,有利于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環境污染,歸根結底還是由人類不良的社會行為造成的,因此,要解決我國的目前所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必須要從改變人的觀念做起。加大環保教育,向全民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及環境污染的危害性,讓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環境保護的必要性,有利于促使人們規范自己的環境規范行為,將環境保護理念提到更高的層次。只有這樣,社會才會掀起環境保護的熱潮,鼓動全民參與到環境保護之中來,為當代人與未來的子孫后代創造更為美好的生存環境。
加強環保教育,有利于社會可持續發展
我國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戰略就是以環境問題為基點提出的,面對我國環境污染問題的頻繁出現與生態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認識到環境污染程度與社會經濟發展速度間的關系。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人類站在環境問題的角度之上提出的具有環保意識的經濟發展戰略。正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推出,引發了人們對于環境問題的二次思考,督促人們選擇正確的環境觀。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想得以有效的實施,要以全民環保行為作為推動力。因此,加強環保教育,提升全民環保能力建設,對于社會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環境污染的危害
環境污染問題根據其污染對象的不同,分有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等等,每一個環境污染問題對于人類都有著深重的影響。下面,我們就以大氣污染與水污染為例,對環境污染的危害進行分析:
大氣污染的危害
損害人體健康
大氣污染會引發人類的多種疾病,其中呼吸道疾病最為常見。目前,我國的哮喘與肺炎、肺癌患者不斷增多,這與大氣污染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大氣污染對于人體健康的損害當中,有急性、慢性與遠期性危害三者,這些損害都會給人類的生存帶來很大的苦楚。
損害動物健康
高度的大氣污染,會使免疫力低下的飼養動物與野生動物出現中毒現象,情況嚴重的會引發動物的死亡。在我國的長期的輕微大氣污染環境之下,越來越多的動物,特別是飼養動物出現呼吸道疾病。大氣污染的長期影響會改變動物的基因,使其基因變異的現象出現的機率增多。
損害植物健康
我國是農業大國,擁有豐富的種植農作物。大氣污染會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減緩其生長速度,使葉子干枯變黃。因大氣污染而出現的農作物減產給我國的農業帶來了嚴重的損失。
水污染的危害
影響人體健康
水資源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資源,因此,水資源對于人體的危害極大。任何存在于飲水源當中的病源體都會引起疾病的發生,比如說肝炎,霍亂等等。而金屬超標的水資源用于灌溉之后,會引發食品安全問題,造成人體健康的損害。
影響農業生產
水資源污染對于土壤的肥力有明顯的破壞作用,會使完好的耕地一無是處,農田的污染會使我國的農產品質量下降,使生畜中毒死亡。
影響漁業生產
水資源對于漁業生產的最為明顯,近些年來,水資源的石油污染頻繁出現,每一次石油污染事件都會造成大量的魚類與貝類死亡,給我國的漁業生產帶去嚴重的經濟損失。另外,水資源污染還會腐蝕水中機械設備與船只,造成我國稀有水中物種的消失。
加強環保教育,提升全民環保能力建設的對策
加大環境信息透明度
在社會的發展過程當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環境污染事件。政府應當利用正確的媒體使這些環境污染事件以客觀的態度出現在公眾面前,讓廣大人民群眾了解我國目前存在的諸多環境問題,保護公民應用的知情權。政府有意避開環境污染問題不談,只會讓人民群眾越來越無法依賴政府,更會讓造謠者有機可乘,弄得人心慌慌,不利于社會的穩定。因此,加強環境信息透明度,有利于幫助我國公民提升環保意識,投身于環境保護建設。
(二)加大環保宣傳力度
我國的相關政府部門要豐富我國的環境保護活動的宣傳,加大宣傳的頻率,將我國真實的環境污染相關數據呈現在公眾面前,以圖片的形式向公眾展示環境污染的危害,將國內著名的環境污染事件與嚴重的后果編寫制定成冊,進行分發。另外,地方性政府或者社區的管理部門,可以利用政府的宣傳欄,學校的黑板報與社會的消息亭進行環保知識的普及,使更多的公民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另外,政府還可以與媒體機構相聯合,以新聞的方式進行環境保護理念的傳播,規范環保宣傳行為,使我國公民真正地認識與接受環保理念,將其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為當中。
加大環保活動組織力度
環保理念的傳播是環境保護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但是,實踐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視。政府部門可以下達正規的文件,督促社區負責人組織公民進行環保實踐活動。比如說,在宣傳工作中,宣傳者可以規定某一具體時間,邀請大家進行環保實踐活動。清掃社區綠地,開展兒童環保教育等實踐形式都可以采納。
加強學校教育作用的發揮
學校是進行環保教育的重要基地,環保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每一位教師都要樹立起正確的環境保護意識,以課堂當中融入環境保護理念,運用正確的方式引導當代學生建立正確的環境觀。因此,學校要加強對在崗教師的培訓,使每一位教師都具有正確的環境保護理念,認同可持續發展觀。學校還要配合教師的環保教育,在醒目的地方標示環保標語,比如說“環境保護,從我做起”、“環境保護,關系你我他”等等。
小結
綜上所述,加強環保教育,提升全民環保能力建設,對于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因此,希望廣大公民認識到環保教育的重要性,積極配合政府的環保工作,為自己,為他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石雪松.加強環保教育提高全民環保意識[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3(17):11-12.
[2]曹偉.基于E-learning的全民環保教育實施途徑研究[J].大家.2009,4(9):10-11.
[3]張清貴.素質教育的缺陷——環保教育[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08,3(11):22-23.
關鍵詞:環境監測;環境保護
一、環境監測的重要性
1、在治理環境污染中的重要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的提高,相應的出現不少的環境污染問題,環境保護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過程之一。環境監測是決定環境質量各因素的測定,因此,當出現環境污染時,就需要環境監測對造成影響污染的各因素進行全面、持久的監測。比如當某一地區出現環境污染問題時,我們可以利用環境監測測定影響環境污染的各因素,如大氣、土壤、森林、水資源等等,通過對測定結果的分析研究.及時地制定出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方案,科學有效地治理環境污染。在還沒出現環境污染問題的地區進行必要的預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2、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新時期,科學技術被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時代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環境監測是一種以高科技為手段的監測,自然,環境監測離不開科學技術,但同時環境監測又反過來促進科學技術的進步。環境監測在對決定環境質最各因素進行測定的時候,收集到比較全面的、科學的數據,這些科學數據為人們研究科學技術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加快人們研究科學技術的步伐,促進社會的不斷發展。比如,在對環境進行監測時,可以為地質學家提供相應的地質信息。在監測生物資源時,可以為微生物提供重要的數據信息。
3、在城市環境規化中的重要性
經濟與環境是緊密相連的一對,經濟的發展需要一定的環境基礎,而環境也必然反過來影響和制約著經濟的發展,經濟與環境的關系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相互促進的。因此,我們必須搞好經濟和環境的關系。在城市經濟建設中,我們有必要制定相關的環境規劃。城市環境規劃的制定離不開環境監測。通過環境監測,城市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城市環境信息,這些環境信息對城市環境規劃有著重要的指導和監督的作用,它能使政府在制定城市環境規劃時少走點彎路,提高城市的整個環境質量。
二、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1、環境監測在環境污染問題中的作用
環境監測可以對污染問題嚴重的環境要素進行持續的、穩定的監測,例如可以對土壤、大氣、水資源等環境要素進行監測,對發生污染的環境要素進行及時的治理,對將要發生環境污染問題的要素進行維護,對還沒有發生環境污染問題的要素進行預防等,在環境監測的監控范圍內,利用各種先進的科學方法去治理、維護和預防各種污染問題的發生,從而制止環境污染源的進一步擴散,扼殺引起環境污染問題的源頭,將環境污染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進而一步步的去治理,最終建立一個良好的、和諧的生存和發展的環境。
2、環境監測在城市環境規劃中的作用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經濟和環境是一體兩面、相互促進的,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是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國家在堅持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提出了將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來執行。在發展經濟建設和環境建設時要齊頭并進,“兩手都要硬”,即實現“三同步”與“三同時”。“三同步”即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三同時”即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因而,環境監測在城市環境規劃中可以起到監督、指導的作用,為城市環境規劃提供合理的、正確的發展策略。
3、環境監測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緊密的聯系,環境監測作為高科技的監測手段,與科技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同時環境監測對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當進行環境監測時,可以將所得到的各種科學數據(自然資源、自然環境)作為科學考察的重要依據。因此,必須做好各種環境的監測工作,這樣可以為科學的研究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從而推動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三、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的措施
1、提高環境監測的技術水平
新時期背景下,我國的科學技術得到不斷地發展,在環境監測技術上,雖然我們擁有一些先進的技術,也取得一些令人欣慰的效果。但總體來說,我國的環境監測技術水平還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與國外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對此,我們應該努力提高我國環境監測的技術水平,在已有的技術水平基礎上,不斷研制出新的、先進的技術,尋找適合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最佳路線,完善環境監測技術的體制,提升我國環境監測的整體質量,促進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
2、改進環境監測的方法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的方法相對的落后,其先進程度與國外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環境監測工作中,我們必須改進落后的監測方法,建立自動監測的體系,提高其在噪聲、空氣以及地表水、地下水等方面監測的準確率,提升整個環境監測系統的自動化能力,促進環境監測質量的提高,使我國的環境保護和環境污染治理工作更好地進展。
3、培養環境監測人才
環境監測是一項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工作,只有專業的技術人才才能實施。在新時期,我國缺少專業的環境監測人才。因此,我們有必要培養一批專業的環境監測人才。這些環境監測人才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而且要具備過硬的監測技能,并且具有國家持證上崗證件,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能夠做到正確的使用監測儀器,認真分析監測的結果,并且根據監測的結果制定出高效的防治方案。
結束語:
總之,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不斷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的管理,確保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提高環境監測的水平,從而可以有效提高環境的質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