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3-28 11:00:45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垃圾處理方法,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1我國現行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現狀我國目前采用的垃圾處理技術主要有生物堆肥、衛生填埋和焚燒,這3種處理方法也是世界各國目前常用的處理工藝。
1.1生物堆肥生活垃圾生物堆肥是指生活垃圾可堆肥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過高溫發酵使有機物穩定化、無害化的腐熟過程。堆肥法是一種符合生態原理的生活垃圾處理方法,較好地克服了有機廢物含水率高、不易燃燒、直接填埋二次污染嚴重的弊端[1-2],其產品可作為農田、果園、荒山綠化的土壤改良劑,給貧瘠土地上的作物提供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生物堆肥是針對生活垃圾中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成分,而不是全部的生活垃圾,生物堆肥處理生活垃圾需進一步地對生活垃圾進行分揀和除雜等工序,分揀出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成分(玻璃、塑料、金屬等)。堆肥技術具有良好的減量化和資源化效果,隨著技術、設備、工藝的不斷改進,生活垃圾堆肥技術將進一步得到重視,處理比例將逐步增加[3]。
1.2衛生填埋衛生填埋是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生活垃圾填埋技術,也是處理生活垃圾最快、最有效的處理工藝,其中封閉型填埋場是目前通行的填埋類型,這種方法相對其他處理方法是相對獨立處置生活垃圾的一種。雖然其操作方便,能處理各種垃圾,但衛生填埋占地面積大,大量可回收資源被填埋,無害化程度低,存在二次污染隱患。
1.3焚燒垃圾焚燒時釋放出的熱能并轉化為高溫燃燒煙氣和少量性質穩定的固體殘渣,熱能可回收利用實現垃圾資源化,煙氣必須凈化,性質穩定的殘渣可直接填埋處理,減容效果明顯,可節約大量土地,因此這種方法是大多數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垃圾處理技術[4]。而提高垃圾焚燒發電效率、降低和處理垃圾焚燒產生的二惡英等污染物的技術是目前垃圾焚燒科研攻關的重點和難點。
2烏魯木齊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烏魯木齊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全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第2座亞歐大陸橋中國西部橋頭堡和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行政區域面積為1.42萬km2,建成區面積261.88km2,現轄7區1縣,2個國家級開發區和一個出口加工區,總人口262萬人。目前,烏魯木齊市日產生生活垃圾2500t左右,隨著人口的增加、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垃圾產生量也在逐步增加。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有西山大浦溝生活垃圾填埋場和烏魯木齊市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新疆城建環保有限公司),綜合處理廠平均日處理生活垃圾450t,剩余全部采用衛生填埋,垃圾資源化水平較低。
3烏魯木齊市生活垃圾處理存在的問題
1)生活垃圾混合收集,混合運輸,給終端資源化處理帶來困難。主要街道及公共場所雖然擺放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箱,但在生活垃圾收集時仍采用混合收集、混合運輸的方式運往各垃圾中轉站或垃圾處理場,且生活垃圾中混有建筑垃圾等雜物的情況時有發生,給生活垃圾資源化帶來難度。2)生活垃圾資源化率較低。目前烏魯木齊市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全年平均占3.16%,可堆肥物75.95%,可燃燒物14.50%,有機質含量31.19%~43.81%[5],城市生活垃圾中有大量的可回收及可資源化的成分,其中大量的可回收物品被填埋。3)垃圾資源化水平不高。烏魯木齊市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水平不到全市垃圾處理總量的1/5。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水平與國內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4)生活垃圾資源化下游產品社會認同度低,產品推廣有一定的難度。烏魯木齊市生活垃圾中堆肥物含量高,有機質及氮、磷、鉀等營養元素含量符合城市生活垃圾農用標準[5]。其堆肥產品適合荒山造林、城市園林綠化、土壤改良等方向用肥。但由于生活垃圾堆肥是一種新興產品,推廣具有一定的難度。
4烏魯木齊市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對策及建議
論文摘要:垃圾處理已成為我國繼能源、交通、工業三廢之后又一重大難題,目前廣泛使用的垃圾填埋法、堆肥法、焚燒法等常規方法各有其利弊,通過對照比較垃圾焚燒處理是符合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經濟、有效地進行垃圾處理方式,是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的趨勢。
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隨著我國城市的發展和人民物資生活水平的提高,妥善處理垃圾已成為當務之急。據統計,我國人均生活垃圾年產量為440kg,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在遞增,大量的垃圾被運到城郊堆放,已成為公害。全國歷年垃圾堆存量已高達60億噸,堆占耕地5億m2,直接經濟損失達80億元人民幣。因此,垃圾滋生已成為我國繼能源、交通、工業三廢之后又一重大難題,形勢嚴峻,刻不容緩。目前我國城市已發展到660個,城鎮人口2.6億,按每人每年產生440kg垃圾計算,則產生垃圾量為1.14×104萬噸,是可以使100萬人口的城市覆蓋1米。如何應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經濟、有效地進行垃圾處理,顯得至關重要。
1垃圾處理的常規方法及其利弊
1.1填埋法
根據工藝的不同,又分傳統填埋法和衛生填埋法兩類。
1.1.1傳統填埋法
這種方法實際上是在自然條件下,利用坑、塘、洼地將垃圾集中堆置在一起,不加掩蓋,未經科學處理的填埋方法。
1.1.2衛生填埋法
衛生填埋法是采用工程技術措施,防止產生污染及危害環境土地的處理方法。
此二種填理法處理量大,方便易行,投資省,是我國目前處理城市垃圾的一種主要方法。但此法缺點是填理后易造成二次污染(污染地下水源),被填埋的垃圾發酵產生的甲烷氣體易引發爆炸等,還占用大量農田面積,垃圾填埋場周圍臭氣等嚴重影響大氣環境。
1.2堆肥法
堆肥法就是把城市垃圾運到郊外堆肥廠,按堆肥工藝流程處理后制作為肥料,成本低、產量大。由于經濟實用的化肥大量普及,堆肥量大,勞動強度大,全面比較后,市場越來越小。
1.3焚燒法
按焚燒原理不同,全世界又主要分為爐排爐焚燒、流化床焚燒、熱解法三種。
1.3.1爐排爐焚燒
就是將城市垃圾運到焚燒廠的垃圾池,經料斗慢慢進入爐堂,經過干燥、燃燒、燃燼三個階段,在大量氧氣的助燃條件下,垃圾在爐排中用不同方法攪動下,充分燃燒,燒燼的爐渣入渣池冷卻后,運往廠外填埋,垃圾燃燒后產生的大量高溫煙氣(850-900℃)進入余熱鍋爐換熱,過熱蒸氣再進入汽輪發電機組發電。
1.3.2流化床焚燒
就是將城市垃圾運到焚燒廠倒入垃圾池后,經抓吊入料斗,垃圾從焚燒爐的頂端投放進爐內后,落在活動床的中央,然后慢慢通過熱砂床(600-700℃),其結果是垃圾被熱砂焙燒而失去其水分變脆,繼之分散到活動床兩側的流化床。在流化床內,脆而易碎的垃圾被劇烈運動的砂粒擠成碎片而很快燃燒掉。另一方面,垃圾中的不燃物則與砂粒一起移動到焚燒爐兩側,通過不燃物排出孔,與砂粒一起自動排出爐外。
此種新型流化床焚燒爐能夠在不經事先處理(破碎)的情況下直接進行焚化,是1981年研制成功的。它的典型代表是日本任原公司,目前單臺日處理量已達390t/d。但它的價格仍然和爐排爐一樣很高。
1.3.3熱解法
熱解法是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垃圾在熱解裝置中受熱而使有機質分解,轉化成燃氣。燃氣進入余熱鍋爐換熱后,過熱蒸氣進入汽輪發電機發電。
此種方法是近10~20年研制出來的,是這三種焚燒法中最新焚燒理論。由于此種爐型結構簡單,無運動件,設備技術投資比較前二種便宜約50%,很有發展前途。它的產品以美國和加拿大公司為代表。
焚燒處理的優點是減量效果好(焚燒后的殘渣體積減少90%以上,重量減少80%以上),處理徹底。但是,根據美國的報道焚燒廠的建設和生產費用極為昂貴。在多數情況下,這些裝備所產生的電能價值遠遠低于預期的銷售額給當地政府留下巨額經濟虧損。由于垃圾含有某些金屬,焚燒具有很高的毒性,產生二次環境危害。焚燒處理要求垃圾的熱值大于3.35MJ/kg,否則,必須添加助燃劑,這將使運行費用增高到一般城市難以承受的地步。2技術發展趨勢對比
2.1垃圾的焚燒的優勢
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迅速、城市化速度加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導致了城市垃圾量的不斷增加。我國目前已有600多座城市,城市垃圾量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長。而垃圾的處理不到1/3,真正達到無害化處理和能源利用的比例更低。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城市周邊很難尋找適宜的垃圾填埋的場地,因此,造成我國城市垃圾處理問題相當嚴重。目前我城市生活垃圾90%采用填埋處理,但是如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填埋產生的高濃度滲出液,會造成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的嚴重污染,對水資源造成嚴重威脅。同時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會污染大氣,如若處理不當,其產生的危害會延續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垃圾焚燒處理是目前國外應用最普遍的垃圾處理方法,此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垃圾資源化和減量化處理程度高。垃圾焚燒廠建立在城市周圍,運送垃圾方便,并且可以向城市提供電能或熱能,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垃圾焚燒發電已成為發達國家處理生活垃圾的主要途徑和電力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計算機控制使焚燒爐運行在最佳運行工況,并且有先進的尾氣處理設備和嚴格的排放監測手段,使得垃圾焚燒對大氣造成的二次污染降到最低點
2.2垃圾焚燒處理面臨的問題
垃圾分類收集是實現垃圾綜合處理的一個重要步驟。通過分類收集和相應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既可以保證有用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又可以大大減少垃圾的最終處理費用。目前我國各城市還沒有普遍實行垃圾分類收集,有的處于試點運行階段,而這與我們即將采用的垃圾處理方式不相適應。垃圾分類收集后,最終處置的垃圾量及垃圾成分都會發生變化,由于分類使有用的資源得以循環再利用,處置的垃圾量將減少,同時降低了垃圾運輸費及處置費。垃圾的分類還可以減輕機械磨損及腐蝕,延長焚燒爐的壽命,減少維護管理費用。同時也降低了有害成分的含量,易于二次污染的控制。垃圾的分類是大勢所趨。因此對于采用垃圾焚燒處理方式的城市,應充分考慮垃圾的分類。
2.3環境保護措施
垃圾焚燒處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節約土地資源、環境保護及實現可持續發展道路。垃圾的資源發電可以實現垃圾的無害化、減容化、資源化。但由于垃圾的特性,在垃圾焚燒的整個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對環境不利的影響物質,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環保措施以達到垃圾焚燒的真正目的。垃圾焚燒處理的主要污染物有:臭氣、煙氣中的有害物質、垃圾滲出液、飛灰及反應物。目前煙氣的排放標準已經制定和實施。對于垃圾滲出液的處理方法,國內一般采用噴入焚燒爐內處理,但最好采用污水處理方法。對于垃圾堆放過程中產生的臭氣,也應根據相關標準進行處理排放。
3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城市垃圾以衛生填埋和高溫堆肥技術為主,近幾年各城市開始進行垃圾焚燒處理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工作,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中可燃物、易燃物含量明顯增加,熱值顯著增大,一般經過分類、分選等預處理后,垃圾熱值已接近發達國家城市垃圾的熱值。因此我國一些城市,特別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等已具備了發展焚燒技術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建成[2000]120號.
大家好!上次已經講了未來垃圾處理方法的第一種,下面來講垃圾處理方法的第二種。
每個月把全國的垃圾遠到一個大倉庫。這些垃圾在一個大水池里腐爛,然后在水池里放上強力石灰,過一陣
著等垃圾化成污水時,把污水順著管道流入凈水池里。污水凈化后,最后流入田地里灌溉莊稼。
聽得很過癮吧,下次告訴你更好玩的“未來”事。
[關鍵詞]垃圾處理焚燒衛生填埋堆肥
中圖分類號:X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1120129-02
隨著世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排放量迅速增加。每年新增垃圾100億t,2003年,我國660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達1.5億t,每年以約4%的速度增長。按各地上報的數據統計,目前,我國歷年垃圾堆存量已達60億t,占用耕地5億m2。全國660個城市中有200個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垃圾處理已經成為城市政府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對垃圾泛濫成災的現實,只有采取積極的態度和有力的措施,著手科學地處理、利用垃圾,將垃圾列為社會發展的可利用資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垃圾處理的問題。
一、城市垃圾處理方法現狀
目前國外發達國家的城市垃圾在處理方面廣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衛生填埋、焚燒、堆肥三種處理方式。
(一)垃圾焚燒處理
焚燒是指垃圾中的可燃物在焚燒爐中與氧進行燃燒過程。實質是碳、氫、硫等元素與氧的化學反應。垃圾焚燒后,釋放出熱能,同時產生煙氣和固體殘渣。熱能要回收,煙氣要凈化,殘渣要消化,這是焚燒處理必不可少的工藝過程。焚燒處理技術的特點是處理量大,減容性好,無害化徹底,焚燒過程產生的熱量用來發電可以實現垃圾的能源化,因此是世界各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垃圾處理技術。
對垃圾進行焚燒處理減容、減量及無害化程度都很高,焚燒過程產生的熱量用來發電可以實現垃圾的能源化,是一種較好的垃圾處理方法。但對焚燒條件控制不當會存在煙氣污染問題,且設備投資巨大。國外目前通過改進焚燒系統工藝及強化民氣處理等手段已經較好地解決了尾氣污染問題,但投資也相應增加。如果引進國外技術進行垃圾焚燒發電,每處理100噸/日垃圾的建設成本通常在4干萬元以上,我國的地方財政難以承受。焚燒是銷毀垃圾利用熱能的一種垃圾處理技術。但是,只有對那些不能回收有價物,只能回收熱能的垃圾,垃圾焚燒處理才是科學、合理的。
(二)衛生填埋處理
所謂衛生填埋,就是能對滲濾液和填埋氣體進行控制的填埋方式。早期的垃圾填埋處理由于未控制其對環境的污染,造成了嚴重的后果。直到本世紀30年代,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才首次提出“衛生填埋”的概念。由于垃圾產量大增加,而且含有有毒有害物質,因此造成環境污染的可能性也大增加,所以人們對垃圾填埋場的環境影響越來越重視,垃圾填埋場的操作運行管理越來越嚴格。
衛生填埋首先要防止從廢物中擠壓出的液體濾瀝及雨水徑流對地下水的污染。一般規范要求回填地最低處的標高要高出地下水位3.3m以上,并且回填地的下部應有不透水的巖石或粘土層。否則需另設粘土、瀝青、塑料薄膜等不透水層。其次,填埋場應設置排氣口,使厭氧微生物分解過程中釋放出的甲烷等氣體能及時逸出,避免發生爆炸。回填后的場地,一般在20年內不宜在其上修建房屋,避免由于回填場不均勻下沉造成的結構破壞,但可作綠地、農田、牧場等使用。填埋處理用地,盡量選用天然的或人工挖出的洼地,開發資源后的廢粘土坑、廢采石場、廢礦坑等。將垃圾填埋于坑中,有利于恢復地貌,維持生態平衡,但如果在大面積的洼地、港灣、山谷等回填,則需考慮是否會破壞生態平衡。
(三)堆肥處理
堆肥處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垃圾有機成分的生物化學過程。在生物化學反應過程中,有機物、氧氣和細菌相互作用,析出二氧化碳、水和熱,同時生成腐殖質。堆肥的關鍵,在于提供一種使微生物活躍生長的環境,以加速其致菌分解過程,使之達到穩定。堆肥主要受廢物中的養分、溫度、濕度、pH等因素的控制。
根據堆肥原理,可分為厭氧分解與好氧分解兩種。厭氧分解需在嚴格缺氧條件下進行,厭氧微生物分解生長較慢,故不多用。好氧分解過程可同時產生高溫,可以殺滅病蟲卵、細菌等,我國主要采用好氧分解法。
現代堆肥技術是從30年代開始發展的,已經形成了各種完善的工藝系統和成套設備。由于堆肥產品的市場等原因,垃圾堆肥處理特別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處理在發達國家曾一度處于停滯甚至萎縮狀態。進入九十年代以后,由于以下幾方面因素,堆肥處理又呈上升的發展趨勢。歐美發達國家垃圾填埋場的標準和焚燒處理的排放標準都不同程度的進行修訂并進一步提高,焚燒處理和填埋處理成本也隨之增加;垃圾分類收集的普遍推行,為垃圾的再生利用也包括堆肥處理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條件;垃圾再生利用得到廣泛地重視。近幾年來,歐美發達國家把垃圾堆肥也看作為可降解有機物的再生利用。垃圾的再生利用是垃圾減量和垃圾資源化的最佳途徑。
堆肥技術的工藝也比較簡單,適合于易腐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垃圾處理,對垃圾中的部分組分進行資源利用,且處理相同質量的垃圾投資比單純的焚燒處理大大降低。堆肥技術在歐美國家起步較早,目前已經達到工業化應用的水平。但引進國外技術投資巨大,不適合我國國情。發達國家由于生活垃圾中的易腐有機物含量大大低于我國的一般水平,因此靠堆肥只能處理15%左右的垃圾組分,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堆肥技術的推廣。但就我國垃圾的具體情況來看,生活垃圾中的易腐有機物含量較高,采用堆肥技術可以達到比較好的處理效果。
但堆肥技術也存在明顯的缺點不能處理不可腐爛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因此減容、減量及無害化程度低。因此僅僅依靠堆肥處理仍然不能徹底解決垃圾問題。
二、對城市垃圾處理方法的思路調整
解決垃圾問題的目標是將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及無害化處理。通過選擇較高層次的管理目標,達到垃圾處理可持續發展的目的。首先,最優先方案是避免產生垃圾;如果必須產生,產出量要最小。其次是按實際情況最大可能地進行回用或回收。然后,處理的目標應當是能源回收和減少最終處置量。
(一)對生活垃圾特性的再認識
我國生活垃圾的主要特性不同于發達國家。第一,我國生活垃圾含水高,一般為55%-65%,一些南方城市在夏季高達70%,而西方國家一般為30%-35%。第二,我國生活垃圾中廚余和餐飲等有機廢物比例大,為45%-55%,西方發達國家一般在20%左右。第三,我國生活垃圾依然以混合收集為主,盡管近年來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但收效甚微。全國絕大部分城市處理的都是混合原生垃圾。而發達國家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率在60%以上,德國等一些歐洲國家超過80%。
我國生活垃圾的這些特性,使我們面臨的問題比發達國家更加棘手。一是垃圾填埋產生的滲瀝液量大,污染物濃度高;二是生活垃圾發熱量低,大部分不宜直接焚燒;三是混合垃圾具有“黏稠”性,難以進行機械化分選,資源回收率低,堆肥質量差。多年來,我們十分注重借鑒或引進國外的技術和設備,但是,實踐表明,國外的技術和設備在我國并不完全適用。當務之急,要進一步認識我國生活垃圾的特性和產生的影響,加強針對性研究和實踐,開發適合國情的技術和設備。
(二)對技術路線的反思
多年來,我們的技術研究和資金投入著重在兩方面,一是在引進國外技術和設備的基礎上,進行必要改造和國產化,使之適用于中國垃圾處理;二是強化末端污染的治理,使之達到環境標準的要求。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在填埋處理中,為了防止滲瀝液對地下水的污染,我們采用了國際流行的人工防滲措施,就如三峽庫區那些貧困地區,也普遍采用了土工布加高密度膜的防滲結構;為凈化滲瀝液,一些地區引進了昂貴的“反滲透”技術設備,處理每噸污水的投資近10萬元,運行成本達數十元。在焚燒處理方面,我們多年研究低發熱量垃圾的適應性問題,但不可能改變燃燒科學的一些基本規律,燃燒的效率低和費用高是難以避免的;由于混合生活垃圾成分復雜,焚燒污染嚴重,目前采取了國際先進的治理技術,煙氣處理的投資幾乎和焚燒主體相當。在生物堆肥方面,一些城市引進了美國、德國等機械設備,但依然解決不了生活垃圾的分選問題。
在調查研究、科學試驗和工程實踐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了調整技術路線的建議:首先,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適宜生物預處理,重點削減垃圾中的水分和有機物,改善垃圾特性,為后續處理和減少污染物創造條件;第二,強化垃圾的機械分選,提高混合垃圾分揀和分類效率;第三,合理選用分類處置技術,優勢互補;第四,審慎發展混合垃圾焚燒技術,加強技術經濟的綜合評估;第五,限制混合垃圾直接填埋,源頭控制污染,減少土地消耗。
(三)關于資源回收利用
一般認為,我國龐大的“拾荒大軍”基本解決了垃圾中資源回收問題,在最終處理過程中,可直接回收的廢物寥寥無幾,主要通過焚燒發電進行資源利用。但是,調查表明,在生活垃圾最終處理環節,可以直接回收的廢物超過20%,其中塑料和橡膠占6%-9%,紙類4%-6%,還包括一定量的織物、金屬和玻璃等。這些可回收物資一燒了之,不僅利用效率低,還造成嚴重的煙氣污染。實踐證明,只要解決了機械分選和篩分技術,垃圾中的可用資源絕大部分能夠直接回收,同時可生產約占垃圾總量8%的高質量基肥,可以首先用于城市綠化和林業。我國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應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注重垃圾資源的直接回收利用,著力把生活垃圾處理發展為資源再生產業。
三、結論與建議
1.加強垃圾預處理技術的科學研究。
通過生物預處理,實現水分和有機物的減量,改善生活垃圾特性,將對后續的焚燒、填埋等都可能產生積極的影響。根據我們對北京順義垃圾焚燒廠的初步測試,生活垃圾經過簡單生物發酵和篩分后,減量近50%,發熱量提高約2.5倍,具有顯著的技術經濟效益。
2.鼓勵使用再生有機肥。
城市政府要制定政策,對于符合標準的垃圾堆肥,鼓勵在城市綠化和林業方面優先使用,逐步減少化肥使用量。
3.在實踐驗證的基礎上,調整并完善技術政策。
提倡對生活垃圾進行生物預處理,重點削減垃圾中的水分和有機物,為后續處理和減少污染創造條件;強化垃圾的機械分選,提高混合垃圾分揀和分類效率;合理選用分類處置技術,大力發展垃圾處理資源再生產業,逐步限制混合垃圾直接填埋,注重源頭控制污染,減少土地資源消耗。
4.建立完善的城市垃圾管理法規體系。
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城市垃圾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城市垃圾管理的經濟政策,利用合理的經濟手段來促進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推廣清潔生產,盡可能避免垃圾的產生,實現垃圾源頭減量。大力推選垃圾的分類收集,促進廢品的回收利用,提高垃圾的資源化水平。
參考文獻:
[1]朱永安,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法評述及綜合處理方法的設想,環境工程,1997,(2):52~54.
[2]李艷霞、王敏健、王菊思,固體廢棄物的堆肥化處理技術,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0,(4):39~45.
[3]盧英方、田金信、孫向軍,部分國家城市垃圾管理綜述,建筑經濟,2002,(5):39~41.
關鍵詞:城市垃圾;問題現狀;處理措施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ity garbage continued to increase,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study on waste treatment method of growing concern, the widely used method of garbage landfill, incineration, composting, but each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ccording to treatment shall comply with the principle of harmless, reduction and resource waste incineration, economic and effective disposal of garbage, is a general trend of our country at present city garbage disposal.
Key words: city garbage; problems;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R124.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引言
目前在我國無論是經濟發展速度還是城市化速度或是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城市垃圾量也在不斷的增加。我國現有城市600多座,城市垃圾量增長速率基本保持在7%左右,而垃圾的處理量卻不到總量的1/3,能達到能源再利用以及無害化處理的比例更低,在城市周邊尋找其他適宜的垃圾填埋的場地也越加困難,因此,我國城市垃圾處理問題已相當嚴重。以下將由城市垃圾處理思路與方法進行分析。
二、城市垃圾概述
城市垃圾是人們在生活以及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渣,種類繁多,包括有機物與無機物是固體廢物的混合體,主要有家庭生活廢物和來自商店、市場以及辦公室等具有相似特性的廢物,例如廚房垃圾、樹葉以及廢紙等;市政維護管理中丟棄的固體廢物;工業垃圾;建筑垃圾。城市垃圾應進行分類,收集,清運和處理。城市垃圾的成分雖然很復雜,但大致可分為有機物、無機物和可回收廢品等。
城市垃圾不僅會污染環境,破壞農田,侵占土地,而且還可能產生垃圾的爆炸現象,由此可見,城市垃圾對環境會產生比較大的潛在的和即時的危害性。
三、城市垃圾問題的處理現狀
目前我國人民的經濟、文化以及生活水平正在不斷的提高,城市垃圾的產量也與之成正相關,那么由此而引發的環境污染問題變得日益嚴重自然就不足為奇了,作為已成為影響城市建設、人民生活和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的城市垃圾處理,其處理真正達到無害化和循環利用的比率較低。大多數的城市垃圾只采用簡易填埋甚至露天堆放的處置方式,其后果是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目前我國的城市垃圾處理體制還不是很完善,而且在城市垃圾處理問題上很容易局限在對處理方式自身進行討論和分析上,以下就城市垃圾處理的問題談一下現在國內現有以及新興的垃圾處理方法。
四、城市垃圾處理的思路
目前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的一般思路為:以垃圾填埋和焚燒為主,堆肥為輔,綜合利用為補,改革合理體制,健全相關法規,提高環境意識,加大投入力度,優選處理方式,形成良性循環格局,以實現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總體目標。
五、現有的城市垃圾處理措施
1.填埋法
填埋法是一種為我們大眾所熟知的方法,它主要是將垃圾填埋入地下的污染處理方法,填埋時首先選用廢棄的粘土坑、采石場、礦坑等,主要是我們要考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垃圾填埋在這些廢坑之中,有利于恢復地貌,維持生態環境。填埋技術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已經從無控制的填埋,發展到了以保證避免二次污染、回填場地安全以及節省投資等為目的的衛生填埋,目前由衛生填埋衍生而出的新方法主要有瀝濾循環填埋以及壓縮垃圾填埋等。
周啟星曾在接受采訪時提到衛生填埋這種方法以后還會持續存在并且會又重大的發展,其原因在運用填埋法可以降低建廠的費用以及運行的費用,并且運用衛生填埋也是對垃圾的最終也是唯一的處置方法,由于垃圾填埋需要占用土地資源,那么對那些土地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和地區,垃圾填埋方式的優點也就得以彰顯。
占地面積大是填埋法的主要缺點,對一些土地資源比較少的國家而言占地面積大這一缺點是有尤為致命,特別是現在各國對自身以及世界的環境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對垃圾填埋所產生的滲瀝水以及沼氣對土壤以及水體等生態環境可能造成污染的防范意識的提高,垃圾填埋占地面積大的弊病也就逐漸曝露了出來。填埋場場址難選的問題,也影響了建場投資、運行費用。另外,眾所周知垃圾在填埋過程之中會進行發酵,而在其進行發酵這一化學反應過程中甲烷氣體的產生是在所難免的,對于作為火災及爆炸隱患以及產生溫室效應的幫兇的甲烷,應該盡量減少其產生的來源。其實,每一個填埋場都有其處理能力的極限即垃圾填埋場都有其相應的服務期,在服務期滿后我們不得不再投資重建一個新的填埋場,如此循環將會有更多的土地資源將會被占用,因此一些國家也不得不做出一些相應的舉措例如禁止原始垃圾直接在填埋場處理等。
2.堆肥法
是指用于處理有機垃圾的一種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對垃圾中的有機物進行代謝分解,在高溫下進行無害化處理,并能產生有機肥料。堆肥法不僅具有悠久歷史而且也是不失為一種經濟有效的方法。為什么堆肥法有利于資源的回收再利用呢?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實現對垃圾無害化的同時,也生產出含有叫高含量腐殖質的有機堆肥。
堆肥處理是一個利用微生物分解垃圾有機成分的生物化學過程。垃圾經自然通風式和發酵式堆肥,氧氣、有機物和細菌三者之間相互作用,形成復合肥。為使堆肥過程達到一個穩定的狀態,我們需要提供一個適合微生物活躍生長的環境,以加速細菌分解過程。
以廢物中的養分、溫度、濕度、pH等為主要控制因素的堆肥技術在國外起步較早,目前在有些國家的應用已經達到了工業化的水平。根據堆肥原理,堆肥法由厭氧分解與好氧分解兩種方法組成。由生物工程我們了解到厭氧微生物分解生長較為緩慢慢,故在嚴格缺氧條件下進行的為厭氧分解的方法并不多用。因為在好氧分解過程中高溫伴隨著微生物的分解生長而產生,在這樣的高溫下就相當于高溫消毒,我國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為好氧分解法。對于易腐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垃圾我們可以采用堆肥處理,因為堆肥技術的工藝較為簡單,同時我們也可以回收利用垃圾中的一些資源,而且與其他的處理方法相比處理相同質量垃圾的投資比大大降低。
堆肥處理法的缺點是不能處理不可腐爛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對于垃圾中一些廢棄物不能為微生物分解,比如塑料、金屬、石塊、玻璃等。由于我國尚未實施城市垃圾的分類收集,這些廢棄物須分撿出來,另行處理;此外,堆肥處理設備技術水平還比較低,特別是機械化操作方面存在的技術問題還不成熟,從而影響堆肥效率以及堆肥的周期,而且雖然與填埋法相比占地面積有所減少但是還是比較大的。堆肥衛生條件也相對較差,這也決定了保證有機肥產品達到國家的標準的困難大小,經堆肥處理后所產生的肥料成本高、肥效低,堆肥產品受市場制約較大,其產品的經濟服務半徑與化肥相比較小,所以其銷售也比化肥銷售相對難一些。為了有效的防止重金屬的滲入,堆肥技術必須先將新鮮的垃圾進行分類,然后再對其易腐有機組分進行發酵。
3.焚燒法
焚燒法已成為工業發達國家廣泛采用的并且卓有成效的主要方法之一。將垃圾用焚燒法處理之后,在減量化以及節省用地的同時還可消滅各種病原體,將有毒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現代的垃圾焚燒爐皆配備有良好的煙塵凈化裝置,可減輕對大氣的污染。在我國一些大的城市和經濟繁榮的地區,垃圾的組成成分也受到了不斷發展的經濟和不斷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的影響,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含有很高熱值的垃圾有了很大的增長,有的垃圾的熱值甚至超過了維持焚燒爐正常的燃燒所需要的能量的數值;垃圾填埋場由于土地資源日益緊張也越來越難以尋找其合適的場所,如果我們仍然沿用填埋法處理垃圾,將會大幅度的提高建場以及運行的費用,因此如果在這些地區運用焚燒法也就比運用填埋法有了更加現實的意義。
建廠投資高、設備比較復雜、操作運行費用較高是此法最為關鍵的問題;而且對垃圾進行焚燒處理,為了保證垃圾能夠正常的燃燒,垃圾的熱值必須大于3.35MJ/kg。而且像一些含有可利用資源的垃圾,經過焚燒處理這些可利用資源很可能會一并消失,雖然我們回收了焚燒過程中產生的熱能,但這也只是對廢物的一次性再生,卻而違背了對資源多次回收利用這一要求。此外,焚燒產生的大量煙氣所帶走的一些熱量也是一種相當大的浪費,不僅這些我們還要對產生的煙氣進行凈化處理,而凈化技術對于目前的科技發展仍然有些難度的,尤其是其運行成本較高。除了凈化技術,還有焚燒設備的一次性投資成本也相對很大,它的運行投資成本也相對較高。
4. TBS生活垃圾處理技術
繼前三種城市垃圾處理方法之后我國又研發出了更加科學的第四種垃圾處理方式即TBS化學催化水解法的處理技術。TBS生活垃圾處理技術不僅資源化程度高而且二次污染小,同時還能生產出和堆肥法相類似的有機肥,這種有機化肥大自然的生態循環有很大幫助。與前三種方法相比,TBS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具有生產成本低以及產出大的特點,是目前我國處理城市垃圾獲得綜合效益最好的方法,可以說TBS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的出現,對我國城市垃圾處理來說是一個新的方向和機遇。
TBS生活垃圾技術可以用IT垃圾生產出約300kg的TBS有機肥。這是堆肥等技術不能達到的,TBS技術不僅彌補了好氧堆肥法在發酵降解過程中損失大量“碳”元素這一缺點而且還使得一些有機質參與生化反應而被利用。因此,TBS要比其他堆肥技術的產出率高很多,如果以有機質含量來衡量的話,用等量的垃圾TBS的產物是其它技術的一倍之多。
六、總結
其實無論怎樣,目前我們都暫時不能做到完美的處理城市垃圾,但是我們可以運用一些綜合治理的方法彌補其中的不足,使其不斷的完善,如完善相關法規、加大前期的準備力度、積極學習采納國外的先進方法、加大設備的投資以及做好長期的城市規劃等。總之,只有采用多方面相結合的方法,不斷的開拓創新,堅持無害化、減量化以及資源化的原則不改變就夠取得很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國華,趙愛華,張益. 城市垃圾處理工程(第2 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陳慶安. 國內城市垃圾的處理現狀[J]. 市政建設
[3]黃春花. 論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的現狀與對策[J]. 科技信息
[4]潘順昌. 城市垃圾處理現狀與對策[J]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環境衛生與衛生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