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4-01 14:50:35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為持續推進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不斷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識,提升法治觀念,按照上級文件要求,結合本年度我鎮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周”活動的具體情況,現將我鎮的各項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1、思想統一,領導重視,根據縣文件精神,鎮政府迅速成立領導小組并出臺了活動方案,把開展好本次“祖國在我心中 法律伴我成長”宣傳活動,作為貫徹落實依法治國方略,促進和諧社會建設,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來抓,精心組織實施。
2、保證了成效。把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周活動與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建設、依法治校創建活動、聘任法治副校長、文明社區創建活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等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確保了宣傳聲勢,保證了實效。
3、協調配合得當。法治宣傳主管部門加強了指導,周密部署,教育行政部門接到通知均制定活動計劃和實施方案,在落實法治宣傳等方面起了關健作用。
二、多措并舉,突出教育內容
在本次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周期間,全鎮上下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形式,以部門為依托,以活動為載體,社會人人動員,學生個個參與,部門積極配合,各方齊抓共管,讓青少年在活動中每時每刻、每處每地都置身于教育的氛圍之中:
1、爭取黨委、政府重視,下發專門文件。
2、召開教育行政負責人專門會議,部署方案。
3、在木塘垸中學召開“祖國在我心中 法律伴我成長”青少年法治宣傳的動員會,在會上由學生代表宣讀倡議書,學校教導主任做總結匯報,最后,由學生自發在橫幅上簽名,以活躍的氛圍,切身體驗的宣傳方式將此次青少年法治宣傳周的活動推向,營造出了濃厚的活動氛圍。
4、在木塘垸中學,以班級為單位開主展“我身邊的法律故事”主題班會,就憲法的地位、憲法的重要作用、憲法的基本原則、憲法蘊含的重要精神、憲法規定的基本內容等,進行了認真討論,交流思想,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此次宣傳教育周活動的認識和感受。
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青少年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意義十分重大。我們將以此宣傳周為活動契機,繼續深入扎實地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積極探索,建立學校、社會、家庭相結合的法治教育網絡,為切實增強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系統性和實效性,傳播法律知識和預防校園暴力的發生作出新的貢獻。
一、組織參加首屆全國青少年學生法治知識網絡大賽
印發《云南省教育廳關于組織參加首屆全國青少年學生法治知識網絡大賽的通知》,組織全省小學高年級和普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積極參賽。全省共有1 554所中小學校的584 538名中小學生參加首屆全國青少年學生法治知識網絡大賽初賽,參賽人數居全國第六,其中326 037名中小學生進入復賽。2016年5月20日大賽結束時,全省共有325 991名中小學生完成復賽。省教育廳榮獲優秀組織獎;昆明市教育局、曲靖市教育局榮獲杰出組織獎;昭通市、文山州、楚雄州、大理州、紅河州榮獲優秀組織獎;鎮雄縣教育局榮獲杰出組織獎;賓川縣、官渡區、石林縣、祿勸縣、巧家縣教育局榮獲優秀組織獎;另有337所學校獲獎。
二、舉辦云南省中小學法律知識網絡學習和競賽活動
全省共有1 105所學校的283 224名中小學生、教師、家長參加云南省第二屆中小學法律知識網絡競賽活動,共評出州、市教育局組織獎5個,縣(市、區)教育局組織獎30個,各地教育局個人優秀組織獎35名、學校組織獎100個、優秀校長獎100名、優秀管理員獎100名、優秀班主任獎100名、教師參與獎100名、家長參與獎100名、學生獎1 400名。舉辦云南省第三屆中小學法律知識網絡學習和競賽活動,共417 474名中小學生及教師和家長參賽,參賽人數比上一屆增加47.4%。
三、開設“教育法治”專欄
2014年9月起,在《云南教育》雜志開設“教育法治”專欄,每月刊登1~2篇法治宣傳文章,以以案說法、法規解讀、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向廣大師生開展法治宣傳教育。2016年該專欄重點對昆明學院、昆明理工大學、云南財經大學、文山州教育局、玉溪市教育局等單位“六五”普法先進工作經驗和典型案例進行宣傳推廣,并對《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云南省中小學幼兒園章程制定暫行辦法》進行政策解讀。
四、開展“以案釋法”工作
為進一步豐富法治宣傳教育的方式方法,切實履行“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責任,深化全省教育系統法治宣傳教育,提升普法工作實效,根據省委依法治省領導小組法治宣傳教育專項組工作安排,完成“法治在線――以案釋法”電視欄目第14期節目(教師資格制度主題)錄制工作。該期節目已于2016年5月4日在云南電視臺公共頻道播出,同時向云南廣播電臺、云南日報、云南法制報、法制網(法制日報)、云南網、云南普法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節目相關內容。《云南法制報》每周出一期《校園與法》專刊。在云南教育W開設“以案釋法”專欄。
五、同步舉行國家憲法日暨教育系統憲法學習日活動
2016年12月2日上午,由省教育廳主辦,昆明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小學承辦的云南分會場,通過與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連接,同步舉行了國家憲法日暨教育系統憲法學習日活動。活動議程包括升旗儀式、部領導領讀憲法、合唱《憲法伴我們成長》、部領導講話等。省教育廳宋光興副廳長出席活動并講話。參會人員及昆明市高新一小(經典校區)師生接受了一次新穎生動的憲法教育。
六、組織參加第二屆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優秀多媒體課件資源征集活動
一、全區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現狀
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共有公辦中小學43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職業中專1所,初中8所,小學32所),在校生42500余人,普遍都開設了法制課,聘請了法制輔導員或法制副校長;有成人中專、教師進修學校、業余體校各1所;社會力量辦學機構65家,教職工3000余人;高等教育院校5所,學歷教育在校生6xx人,一個多元化的大教育格局初步形成。在高校中建立了法制教育基地。隨著開發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區的外來務工人員急劇增長,目前小學在校生23356人,借讀生6954人,借讀生占在校生總數的29.77%;初中在校生8705人,其中借讀生2505人,借讀生占在校生總數的28.78%。全區借讀生總數近10000人,法制教育也顯難度和重要地位。
二、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通過走訪調查,我們發現一些學校存在著以下主要問題:一是有些學校對師生的普法教育不重視,對法制教育有流于形式現象;二是忽視法律操作方式方法的傳授,宣傳教育往往強調事后的依法追究;三是許多學校非常重視法律知識的課堂學習,并以考試的成績作為評價普法效果的主要指標,客觀上使普法教育墜入了單純追求分數的誤區;四是有些學校寄希望于通過每年或每學期一、二次法制講座來解決普法教育所存在的突出問題;五是學校作為法制教育的主要陣地,有一個具體的操作的問題。現在許多學校雖然也經常開展了法制教育,也可講出一些工作成績來,但并沒有真正花力氣來抓,或者并沒有抓到點子上;六是大專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不力、效果不明顯、少數學生中還存在著潛在的犯罪因素的現象,相當數量的大學生到畢業還不知道“xx”普法是在做什么,有的教職員工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個別的甚至出現違法行為。
三、思維超前,形式新穎,突出青少年法制教育特點
針對我區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我們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大家上午好!
是我國第五個五年法制宣傳教育的收官之年,無需贅言,學區中心學校已經在全鎮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中做出了卓有成效上的貢獻!
從上世紀1986年起,我國開始進行以五年為一個周期的全民普法教育,到今年,全民普法教育已經走過了25年的風雨歷程。不難看到,25年的法制宣傳教育,著實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尤其廣大青少年更是不斷增長了法律知識,法律素質得到了大力提升!
關鍵詞:和諧社會 青少年 法制宣傳教育
一、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基本表現
1.缺乏理智,感情沖動,不計后果。當前,在社會上有些青少年違法犯罪,往往是由于一時的感情沖動,不計后果釀成的。發生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于這些青少年不學法、不知法、不懂法,一旦在青少年之間因為某種利害關系而發生沖突時,總是缺乏理智,靠一時的感情沖動,就習慣于“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釀成大禍后又追悔莫及。可是,、事已造成,無法挽回了。有些青少年犯罪,進了監獄,才如夢方醒,頓足擊首,痛哭流涕,悔之晚矣。
2.講情面,不講原則,哥們兒意氣,為朋友兩肋插刀。有些青少年受舊的“俠”、“義”之類影視片的影響,江湖義氣十足,遇事不動腦思考、不講原則,往往習慣于從義氣出發,幫助“朋友”打“抱不平”,并美其名日“為朋友兩肋插刀”。這種江湖義氣十分容易使人感情沖動,不該出手也出手,重拳出擊致人重傷或致死,釀成大禍。
3.由于失業、失學等,游手好閑,被犯罪團伙脅迫。有的青少年由于父母離異,缺乏家教;有的由于學業不佳,被學校推向社會;有的由于經常出入賭場、網吧、舞廳,受到不良熏染,逐漸養成了游手好閑、好逸惡勞的惡習。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被犯罪團伙所收買、利用,去做一些搶劫、盜竊等不法活動。時間長了,想脫身都很難,死死地被團伙所控制,犯罪活動愈演愈烈,所犯罪行也日益加深,難以自拔。
4.視錢如命,鋌而走險,圖財害命。青少年犯罪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一步一步地走向犯罪道路的。最初往往是從掏人腰包開始;進而撬門別鎖,闖入民宅行竊;再發展下去,就可能去搶出租車、搶銀行,甚至為了搶以出租車而致出租車司機死命,為了搶得銀行現金而打死銀行守衛人員等等,從而犯下彌天大罪。
5.長期屢教不改,一犯再犯,不能自拔。社會上流行一種說法,把刑滿釋放人員再次進入監獄,稱為“二進宮”。其實,有些青少年何止是“二進宮”,有的是“三進宮”、“四進宮”,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原因,有社會的原因,但主要的還是違法犯罪青少年個人的原因。即其缺乏翻然悔悟,痛改痛非的決心和毅力。
二、影響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客觀原因分析
其一是家庭原因。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家庭原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當前社會上的家庭多為獨生子女,嬌慣、溺愛是家庭教育中較為普遍的現象。絕大多數的獨生子女過的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總是“要星星不敢摘月亮”,百依百順,致使某些青少年從小就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毫無節制的不良習慣,講吃、講穿、趕時髦。久而久之,很容易浪蕩下去,成為游手好閑、好逸惡勞的浪蕩公子,為違法犯罪埋下“種子”。二是父母離異,使孩子失去應有的正常家教。一些離異后的父母,所迷戀的新婚的甜蜜生活,一心關注的是建設各自的新家,無心照料原有子女的生活和進行應有的教育,致使本來很好的孩子,由于失去了應有的家庭教育而誤入歧途。
其二是學校原因。當前我國的學校教育雖然黨和國家一再強調要實施素質教育,但實際上目前的學校教育仍然是傳統的應試教育,有點改變也多半是表層的東西,實質性的改變微乎其微。由于傳統的應試教育仍然主宰著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學校追求考試成績,追求升學率的傾向并無根本性的轉變。表現得最為明顯的是,黨和國家規定公民都要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即達到初中畢業。可是,有些學校一到初中二年,看到有些學習差的學生升高中無望,就把這些學生動員回家,并答應畢業時發給畢業證書。就這樣不負責任地把一些初中生沒等到畢業就被推向了社會。這些被推向社會的學生,一時找不到工作,加之自控能力差,就很容易在各種不良的社會熏染下走上邪路。
其三是社會原因。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社會就業不夠充分,致使一些初、高中畢業生考不上上級學校,又無適當的職業可做,只好在社會上流浪。由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狀況十分復雜,對青少年進行精神污染的因素比比皆是,使青少年很難自控。二是對失足青少年的幫教體系尚未形成,幫教無力。尤其是對那些解除勞教或刑滿釋放的青少年,既無一定的就業安置,又無日常的幫教管理,這是一些青少年“二進宮”的主要原因。三是法制宣傳教育滯后。雖然近年來國家進行了幾個五年普法教育,但給人的感覺是上級號召的多,采取的實際措施少;形式的東西多,實質性的東西少;對成年人的教育活動多,對青少年的教育活動少。這是造成青少年不學法、不知法、不懂法,致使個別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三、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基本做法
首先,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力度,努力形成全民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社會大環境。黨和國家要在前一段對全民進行普法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搞好全民的普法宣傳教育,尤其是對青少年的普法宣傳教育更應進一步加強,要有一些特殊的宣傳教育的活動安排。比如,在中、小學適當開設法制教育課;請政法部門有關領導同志到學校作法制報告;適當組織中、小學生參加一些司法機關組織的庭審活動,使青少年受到實際的法制教育;還應當抓住一些有違法犯罪行為,但經過教育改造,翻然悔悟、棄舊圖新的典型,對青少年進行現身說法,以提高廣大青少年的遵紀守法意識。
其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為青少年全面健康發展創造條件。眾所周知,傳統的“應試教育”是淘汰主義的“精英教育”,為了以考試的形式選拔少數尖子學生,而不惜淘汰絕大多數學生。而素質教育則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素質教育是為實現國家教育方針規定的目標,著眼于受教育群眾和社會長遠發展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注重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質教育要求面向絕大多數學一,它所體現的是教育公平的原則。如果所有的學校都能真正地實施素質教育,都能關愛每一個學生,就不會再出現因為學生的學習成績差而不等到畢業就過早地把學生推向社會的現象了,也就相應地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可能性。
再次,加快社會的經濟發展,為充分就業創造條件。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與我國目前社會就業不充分有著直接的關系。一些青少年學生畢業以后,由于找不到適當的工作,就只能在社會上閑逛,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久而久之就可能浪蕩壞了。因此,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為擴大青少年就業問題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