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18 16:09:23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泌尿外科醫學,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一、研究目的與研究對象
(一)研究目的
探討典型病例在臨床醫學本科生泌尿外科學見習教學中的應用,分析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效果,提出解決對策。
(二)研究對象
選取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泌尿外科臨床醫學五年制見習生50名為研究對象,對其中的25名采取典型病例教學模式進行指導,設為實驗組;其他的25名見習者采取一般的普遍性教學模式進行指導,設為對照組。在見習后對兩組學生的基礎操作能力和專科操作能力以及理論知識等進行考評。對兩組的成績進行對比分析。
二、研究方法
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泌尿外科臨床醫學五年制見習生50名進行實驗。在泌尿外科學見習教學中,對50名本科見習生進行試驗對照研究,對實驗組(25名學生)采取典型病例教學模式進行指導,對對照組(25名學生)采取一般的普遍性教學模式進行指導。五十名本科見習生在試驗對照研究之前的基礎操作能力和專科操作能力以及理論知識等都處于同等水平,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差異性不大。在見習后對兩組學生的基礎操作能力和專科操作能力以及理論知識等進行考評。對兩組的成績進行對比分析。在實驗組所采取的典型病例教學法具體如下:第一,開展小課堂。這跟對照組相似,在見習過程中,每天或者定期在某個時間段開展一個小課堂,講授一些基礎性理論知識。但是在實驗組的小課堂中,除了進行基礎的理論醫學知識的講授之外,還進行某個典型案例的分析,教師通過小視頻、ppt等多媒體向見習學生介紹典型病例的情況,在了解病例之后,讓見習生們提出問題,并進行討論。討論可以分組合作展開,每組中各位成員都要擔當某個典型病例的患者角色,患者角色在不同典型病例中進行輪換。整個課堂中,教師將課堂活動交由學生,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全面提升。第二,臨床示教。在典型病例中,教師在對患者治療和診斷過程中,周邊的見習生或作為助理,或作為下手,觀看和練習老師的操作過程,親身體驗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各種環境以及臨床操作中的各項注意事項。在典型病例治療中,教師根據泌尿外科方面的具體問題對見習生進行臨床講解,針對患者的具體特點,對操作要點進行具體講解。在典型病例現場示教之后,教師醫生還指定一位見習生在查房過程中進行輪流操作,其余見習生對其操作中遇見的問題進行探討和糾正,所有操作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第三,典型病例一對一教學。在見習到一段時間之后,教師選擇一些泌尿外科典型的患者,讓見習生輪流一對一進行查房、觀察、操作。老師對每位見習生的診治過程進行觀察和跟蹤監視,并進行記錄。比如見習生根據步驟在進行查房過程中,教師會不停的提問,現場監控和記錄。在查房結束之后,讓見習生自行自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會根據典型病例的情況對見習生進行評價,指出其診治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見習結束之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見習生進行統一的考評,其中包括基礎操作能力考評、專科操作能力考評、理論知識考評、總成績考評。總成績由基礎操作+專科操作能力(50%)、理論知識(50%)。其中,設置優秀95-100分,良好計85-95分,合格計80分,不合格根據情況計0-80分。
三、研究結果
在進行一年的見習之后,實驗組合對照組的成績實驗組在見習之后,合格率為百分之百,而對照組無論在基礎操作、專科操作還是理論知識方面,都沒有達到百分之百的合格率。根據筆者的觀察,其中造成不合格的原因主要表現為對患者病情的臨床表現評估不足,操作過程中溝通不足,一些細節把握不充分,甚至違反操作原則等。
四、討論
關鍵詞:泌尿外科;手術;教學研究
泌尿疾病是臨床常見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居多。近20年來,我國的泌尿外科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其診治技術在我國的許多醫院都已經大規模的開展,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并且通過各種實踐,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創新,所以就我國目前的泌尿外科技術水平來看已經與世界水平相差不大。但是,有關泌尿科手術前后注意事項的研究較少。現就我院泌尿科手術前后注意事項研究的相關情況介紹如下。
1 泌尿外科手術前患者的狀態及注意事項
經過對多名需要進行泌尿外科手術的患者的觀察來看,他們在手術前夕都會出現焦慮情緒。因為無論是誰在預感將要發生某些危險或不利的事情的時候,都會在內心中產生緊張和不安,而這些將要進行手術的患者正好是處于面對即將自身受到創傷的情況,有壓力是在所難免的。而且在這一時期自尊往往占據更大比例,因為每個人都想受到平等珍視和尊重,如果長期都無法達到這一目的,患者往往就會開始抑郁、社交焦慮以及疏離[1]。所以,在泌尿外科手術前,必須要重視患者這些普遍出現的情緒,并且需要給予相應的回應和消除的方法,而作為醫務人員在這方面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作為一種社會支持載體的我們不僅要為手術患者提供物質與信息,還要重點注意精神上的幫助,這不僅包括醫務人員具有權威性的安撫的話以及行為上的幫助,還需要交代病人的家屬給予患者相應的支持,這樣不僅可以使消極情感得到抑制,還可以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念,讓患者一直保持愉悅的心情來迎接手術。
2 泌尿外科手術后患者的狀態及注意事項
手術后的患者往往對手術的結果的好壞總是持有執著的想象和期待,所以這更需要醫務人員的安撫和解釋,這就需要在術后及時告知患者手術效果,并且傳達自己的關心以及美好祝愿;而其情緒上都會相對比較亢奮,不同于術前的焦慮,但是這種情緒更加難以控制,而且術后的患者身體都會相對虛弱很多,所以對于情緒和身體癥狀的變化,需要時刻的注意,對于患者不適的情況需給予及時的解救,除此之外,適當地進行健康教育和康復治療措施的使用也是非常必要的[2]。
3 泌尿外科手術前后注意事項的教學研究
經過上述對泌尿外科手術前后患者狀態和各種注意事項的介紹,我們了解到手術前后需要醫師和護士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而這些則是需要在醫師或者護士還是醫學生的時候就應該切實了解并能夠真正實踐的,所以,換言之這就是對于教學成果的一種考驗,下面我們就泌尿外科手術前后的注意事項來探討一下對教學的研究:①教育護理人員對“人本”觀念的了解和認識。這一條主要針對泌尿外科手術前患者出現的不安情緒所提出來的對策,只有護理人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才能夠及時的發現,然后直接或間接的安撫患者的情緒,同時這也要求要求護理人員必須主動地講解有關的內容和問題, 增強了護理人員工作責任感和傳授技能,使其服務最終達到人性化、個性化,為后來的手術做好準備、以及術后的護理奠定積極的基礎。②專業知識理論的嚴格培訓。這種方法相當于對于理論專業知識的考核,這種方法可以切實有效地測評出每位醫學生的專業理論和技術水平,根據不同層次的劃分,可以制定不同的培訓指標和方法,這樣的培訓更具備針對性,也能明確篩選出各種情況下最合適人選,能夠適才而定,那么所獲得的效果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而且這種方法可使階段性護理的目標更加明確, 避免因護士年資淺、經驗不足而使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從而保證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③精益求精的臨床實踐。無論哪一種專業,理論和實際的操作實際上都是有一定距離的,而就醫學上來講,對于實踐的要求也是更加嚴格的[3]。臨床實踐這一操作的進行主要是針對泌尿外科手術后對患者的關注,以及患者不適的情況需給予及時的解救而提出來的,這可以有效防止并及時解決患者的健康要求,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又一有力保障。④為護理人員的交流搭建平臺。就醫院來說護理人員的比重都是相對較多的,這也是與其起到的作用成正比關系的,然而不同部門的人員所積累的實踐經驗也就大不相同,而遇到某些沒有經歷過的突發狀況的時候往往無據可循,所以見了一個專門的護理人員的交流平臺則是很必要的,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各自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水平,對于自己實踐經驗方面也是一種積累與充實。
總而言之,泌尿外科手術前后需要注意的事項是非常多的,而且多數都是對于護理人員的各種考驗,而對于這些醫學生的教學方面就有更加嚴格的要求,無論是理論知識、技術水平,還是臨床的實踐上,都需要精益求精,只有這樣才能夠在以后的治療或者護理中發揮最好的水平,不斷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同時更有效的是提高患者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顧志峰,崔世維.關于內分泌學教學方法的幾點思考[J].交通醫學, 2006,20 (6):789.
作為香港中青年泌尿外科的權威專家,梁耀霖醫生不僅技藝精湛,其醫德更是令人稱道。對接待的病人,他都如自己親人般呵護,帶著一顆仁愛之心,兢兢業業地為病人播撒著健康的福音。
勤學于術集大成
所謂“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梁耀霖醫生之所以有著今日之高超醫術,皆與其勤奮刻苦的學習歷程密不可分。據梁醫生介紹,他的本科教育是在香港大學醫學院完成的。眾所周知,香港大學醫學院在醫學教育及研究領域有著很高的口碑,其培養出來的許多學子都成為了今日香港醫學界的棟梁之材。而在梁耀霖求學的時代,醫學專業采取的是六年學制,五年學習,一年實習。據他介紹,在五年中前四年醫學生學習的是整套醫療知識,直至第五年才開始細分,當時因為對泌尿外科興趣較大,希望能在此領域做出自己的成就,所以分科后梁耀霖一直致力于泌尿外科的研究學習,其后相繼獲取了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香港大學外科碩士等。
從香港大學畢業后不久,梁耀霖醫生又前往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這一世界著名的醫學圣地學習研究,并成功考獲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及泌尿科院士等資歷,醫技得到進一步提高。
所謂學習無止境,勤奮進取的梁耀霖醫生對醫學的追求從不滿足。不久他又前往加拿大進行了歷時一年的研究工作。他說:“因為西方在西醫方面很發達,當時我在加拿大主要研究的是前列腺癌的基因治療這一最新技術,于中學習了很多,對自己亦是一大提升。”
工作中,梁耀霖醫生先是在香港瑪麗醫院從事泌尿外科治療,并且很早就開始作為主刀醫師負責相關手術,至今已經擁有二十余年的手術經驗。2006年3月16日,他與另外兩位瑪麗醫院的醫生合作,在香港中環皇后大道這一繁華地帶開設了匯賢泌尿外科中心,積極以專業服務廣大市民。
當然,在醫療福利較為完善的香港社會,市民到政府設立的公立醫院治病時,其費用絕大多數是由政府報銷的,但公立醫院也易出現醫療水平下降及排隊看病困難等問題,而像匯賢泌尿外科中心這樣的私立醫院雖然收費相對高些,但卻有著自身優勢。這里集中的是醫術精湛的醫生,并且實行的是提前預約治療,因此非常受高收入人士的歡迎。另據梁耀霖醫生介紹,匯賢泌尿外科中心主要以門診方式營業,負責為病人進行一般的疾病與身體檢查。如果要進行手術,就會事先與相關醫院預約,由其親自主持。而現在僅在一周之內,梁耀霖醫生大概要負責十幾個手術病例。旗下匯賢泌尿外科中心不僅是蜚聲香港,很多內地病人也是慕名前來求助,足可見其醫術之精湛與高超。
在匯賢泌尿外科中心梁耀霖醫生的辦公室內,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排排懸掛著的牌匾與錦旗,這是很多受助的病人在疾病得到治愈后為梁醫生及診所送上的榮譽與謝意。其中,著名商人及慈善家何鐵文先生為感謝梁耀霖醫生為其根除病痛,在匯賢泌尿外科中心開辦當日,送上了一塊榮譽牌匾,上書“天下武功學少林,泌尿集成梁耀霖”,可謂是對其精湛醫技的最好寫照。
醫德高尚暖人心
在香港社會,醫生作為專業人士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這不僅是因為他們在以自己的專業技術服務著這所城市,更是因為他們以自身高尚的職業道德為社會樹立了榜樣。作為一名治病救人的醫者,梁耀霖醫生對于自己同樣是要求嚴格。他常言:“醫生接待病人時,應該將病患當作自己的親人一樣,專心致志,用心服務。”作為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與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的他,站在大學講壇上傳道授業時,同樣是如此告誡那些即將踏入社會的莘莘學子們――醫德與醫術并重而行。
現今,工作繁忙的梁耀霖醫生一星期七天都在上班,既要負責匯賢泌尿外科中心的醫療工作,有時還要主持手術。每逢星期天,他還會去醫院查房看病人,對此,他笑著說:“病人做完手術后都很擔心,但只要看到我們,與我們交流后都會放松很多,所以這項工作必不可省的。”可見其對病人的關懷無微不至。另外,他還經常參與到醫療慈善團體泰山功德會的活動中,開辦講座,向市民傳授健康醫療知識,深受大家的歡迎。
此外,梁耀霖醫生還經常與國內同業交流訪問,到內地醫學院講課。在來往中,他表示,內地醫學界近幾年進步很大,但在西醫方面還需進一步學習各項先進技術。“有些醫院購進的儀器非常先進,但卻很少人會使用,所以我們有時會過去教他們怎么用。另外,在醫德修養上,還需加強服務意識,以病人為先。”
持之以恒學無止境
梁耀霖醫生常說,醫學是一門無止境的科學,作為醫者應該持續學習,與時俱進,密切關注業界的最新技術與動態。所以,現今雖已畢業二十余年,但梁耀霖醫生仍堅持每天學習,研究案例。他介紹說,前不久自己曾到瑞典斯德哥爾摩參加會議,進行技術交流,于中學習了很多歐洲先進的西醫技術。“醫學是不斷進步的,新的儀器、新藥物不斷出現,如果你不學習就落后了。而香港在西醫學上的優勢就是緊跟國際潮流,一有先進的技術馬上引進,這對于一些病癥來說是極有益的。”梁醫生感悟說。
不僅是在實踐操作上做得出色,在理論研究上,梁耀霖醫生也是勤于進步。他保持著閱讀醫學著作的習慣,平時經常撰寫相關方面的論文。1999年,香港大學出版社將他關于前列腺癌的研究成果結集出版,并指定為專業學習教材,在業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梁耀霖醫生的太太也是一位專業醫生,現在香港瑪麗醫院工作,從事的是小兒精神科領域的研究。夫婦倆育有一兒一女,女兒11歲,小兒8歲,一家人可謂其樂融融。
作為香港中青年泌尿外科權威專家,梁耀霖醫生身負重任。他常說,現在社會生存壓力大,每個人都要注重保健。正常飲食,規律作息,保持心情舒暢,以提高身體免疫力。當然,對于未來的人生目標,他用簡單一句話作答――希望幫助更多的病人。堅定執著中,體現的是一位醫者的責任與使命。
【關鍵詞】微創外科 泌尿外科 應用 發展 前景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303-02
1 微創外科簡介
微創外科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 是指通過微小入路或者微小創傷,將物理能量、特殊器械等化學藥劑送入人體,目的是輔助然后完成一系列手術,如切除、重建、病變等,最終達到治療的目的。MIS和傳統的手術效果相比,對病人的創傷明顯較小,因此被廣泛應用于泌尿外科、小兒外科等醫學領域,具有廣泛的發展前景。
2 微創外科在泌尿外科的應用
MIS的內涵簡而言之是指通過內鏡外科或者腔鏡外科等手段來輔助傳統外科,以減輕患者的創傷,進而達到減輕患者痛苦的目的。但MIS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外科治療手段,比如,凍頻、穿刺、注射等。MIS從另一方面促進了外科領域相關醫療器械的發展,比如腔內切割儀、吻合器、超聲刀、內鏡超聲儀等。
泌尿外科隨著膀胱鏡的問世而發展至今,具有悠久的歷史。泌尿外科是一種治療尿路病變的技術手段,具有侵襲性較小的特點。微創外科和泌尿外科已經普遍存在于我國大多數的醫院,有著廣泛的應用,微創外科在泌尿外科的主要應用包括:
(1)內鏡的應用
在我國大多數醫院,常用的泌尿外科內鏡有腎鏡、輸尿管鏡和尿道膀胱鏡等,主要用來治療前列腺增生和尿石癥的治療和診斷。其中列腺增生癥大多數通過尿道前列腺氣化或者電切來進行,以達到是利用電切鏡切除前列腺的目的。具有侵襲性較小、損傷小和恢復快等特點,因而深受廣大患者的喜愛。尿路結石通常采用輸尿管鏡技術取石或者碎石,已達到碎石的目的,進而獲取良好的治療效果。
(2)腹腔鏡的應用
腹腔鏡在我國泌尿外科的應用也較廣泛,主要用于根治腎腫瘤或者切除腹腔鏡腎等,具體可以被用于切除腎上腺、腎輸尿管和腎,腎腫瘤根治和前列腺癌根治等。傳統的腹腔鏡風險大、時間長、侵襲性較強,容易引起患者的疼痛。進來出現的手輔助腹腔鏡術有助于解決上述的缺點,大大減少患者的術后并發癥和痛苦,被廣泛應用于腹腔鏡腎上腺手術中,能有效的保證腎熱缺血的供應,提高供腎質量,從而取得理想的手術效果。
(3)非侵襲性外科設備的應用
非侵襲性外科設備也廣泛應用于我國泌尿外科手術中,例如用于尿石癥手術中碎石的裝備。利用微創技術,結合非侵襲性外科設備不但能減小患者的痛苦,而且還能縮短患者康復的時間和手術實施的時間,被廣泛應用于腹腔鏡手術中。不過該手術要求手術者具有熟練操作儀器的技術,并且手術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有可能達到較好的手術效果。
(4)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植入物治療的應用
近年來出現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植入物治療被成功應用與微創手術中,能有效的減少患者的痛苦,也能較快的恢復。比如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網狀吊帶能被用于尿道、恥骨或陰道前壁切口的裝備,這種設備和技術手段已經在我國逐步被采用。
(5)經皮血管內插管術的應用
經皮血管內插管術廣泛應用于我國泌尿外科手術中,結合微創手術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經皮血管內插管術被常用來治療腎腫瘤、栓塞治療精索等病癥,具有較好的治愈率,患者滿意度較高,還可重復治療。
3 微創外科在泌尿外科的發展和前景
微創外科發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最早被德國人Killing首先用來做胱鏡觀察狗的腹腔實驗,后來在歐美等國家得以繼續發展。特別是。1983年,英國人Wickham首次在概念、理念和技術條件上完備了微創外科 (MIS),為微創外科的推廣和應用奠定了里程碑式的作用,至今被廣泛應用于胸外科、普外科、婦泌尿外科、產科和小兒外科等各個醫學領域。
1991年初,我國首例MIS實驗完成于云南曲靖和廣州,標志著MIS技術在我國的應用和實驗的開端。伴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增強和醫療機械的不斷改進,我國的微創外科經歷了20多年的高速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診斷和治療流程,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創性成果。特別是以腹腔鏡手術技術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為代表性的先進技術,已經不但取代了傳統的開腹手術,而且被引入了歐美等發達國家,進一步得到了快速的推廣。
隨著微創技術手段的革新和發展,一些新的科技手段也被廣泛于泌尿外科中。如在電視腹腔鏡手術引入了人工智能機器人,替代了傳統的手術操作者,能有效的防止人為準備的不充分和技術的不熟練度,從而增加治療的成功。微創外科手術標志著外科手術由有創外科走向無創外科的過程,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被應用在各個醫學領域,有著廣泛的發展前景。
4 總結
微創外科技術和設備已經被廣泛應用在泌尿外科中,主要應用包括內鏡的應用、腹腔鏡的應用、非侵襲性外科設備的應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植入物治療的應用以及經皮血管內插管術的應用等。經過多年的發展,微創外科技術和設備在泌尿外科中有著廣泛的發展前景,只有不斷革新微創外科技術手段、努力發展和鉆研微創外科的研發,才有可能在日益進步的外科技術和設備發展中占據主動的地位,進而推動微創外科技術和設備在泌尿外科中進一步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金訊波.泌尿微創外科的認識[J],泌尿外科雜,2009,1(1).
[2]田惠忠,陳曉. 泌尿外科醫師腹腔鏡技術的規范化培訓[J],西北醫學教,2007,15(3).
[3]于滿,楊宗偉. 腹腔鏡在泌尿外科重建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內鏡雜,2004,10(9).
[4]彭光平. 微創泌尿外科進展概況[J],解剖與臨床,2007,1(1).
“俠膽柔腸”的性情中人
就是這樣一位老百姓聽起來特別“高級”的專家,在周圍熟悉的人眼里,卻是一個非常平易近人、擁有“俠膽柔腸”的性情中人。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至今為大家所津津樂道。
2008年孫穎浩在參加抗震救災的時候,在災區四川茂縣發現一個身患嚴重脊柱結核加脊柱后凸的羌族小女孩,她的背部呈100度彎曲畸形,如果不及時救治,隨時有癱瘓或生命危險。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也一度束手無策,醫院可以提供手術技術,但是需要的經費巨大。
后來孫穎浩派人把她從災區接到上海,并且聯系了李連杰“壹基金”的周惟彥女士,籌集了30萬元,在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為她成功實施了脊柱側彎手術。現在這個小女孩復查結果一切正常,腰直了,人也更漂亮了。
回想起當時準備手術的情景,很多人提出了反對意見,說“如果手術做壞了怎么辦?”孫穎浩笑稱:“當時我都想好了,我跟一個朋友說,如果手術做壞了,就讓小女孩的爸爸到他的公司工作,以后我們負責他們一輩子”。能勇于承擔這樣的后果,這是何等博愛的胸懷。
問起他做這些事情的緣由,他緩緩說道:“我想我們做醫生的,不僅要做好自己的事,還要努力去幫助更多的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大家一起努力可以使這個社會充滿關心和關愛。”想必,這就是他這樣的“性情中人”一生的理想和追求。
本期《家庭用藥》雜志對孫校長進行了專訪,為讀者展現這位國內泌尿外科領域領軍級專家的風采。
記者:您作為國內泌尿外科領軍級人物,老百姓在仰望您的同時,對您個人的經歷也非常感興趣。能談談您為什么學醫嗎?您又是因何與泌尿外科結緣?
孫穎浩:我1961年出生在福州的一個軍人家庭,我的父母都是山東人,都在部隊從事醫藥領域的工作,我從小也是在醫院長大,和醫療工作可以說是有先天的“緣”吧。
當時我選擇泌尿外科,主要還是因為馬永江教授。馬永江教授是我國知名的泌尿外科專家,是我國泌尿外科奠基人之一,國家一級教授。讀本科的時候我就非常仰慕他,因此我來到上海長海醫院以后,就選擇了泌尿外科,投入了馬教授的門下。在泌尿外科領域,鄭家富、錢松溪等前輩也給了我非常多的教導,使我受益至今。
記者:作為“973”計劃首席科學家,您率領課題組,發現了兩個新的中國人群特異易感基因位點,揭示了前列腺癌種族差異的遺傳學基礎。這是在世界上首次進行的基于大規模人群和全基因組水平對中國人前列腺癌易感基因的研究。對普通老百姓而言,這樣一項研究對于他們的意義是什么?
孫穎浩:前列腺癌是世界上發病率種族差異最大的惡性腫瘤,尤其是在包括中國人在內的亞洲人群和歐美人群之間,前列腺癌發病率的差異與其遺傳學基礎有密切的關系,但是對于其中的分子生物學基礎我們并不清楚,這也是我們研究的興趣和目標所在。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了前列腺癌的2個新風險相關位點,這有助于幫助我們揭示前列腺癌種族差異的遺傳學基礎,也是我國前列腺癌研究的歷史性突破。
我們的研究成果為中國患者“量身定制”預測前列腺癌發病風險的基因芯片打下基礎,將提高對高危人群的準確預測,也將有助于極大地提高前列腺癌的早診率。同時我們在研究當中獲得的海量數據,有助于我們了解中國人前列腺癌發生的遺傳學機制,探索前列腺癌風險預測標志物,事實上我們發現了一些特異性的前列腺癌早期診斷指標物,包括血漿和尿液里的長鏈非編碼RNA,尿液當中的融合基因等,在中國人群中有非常好的診斷效果,有的已經應用到臨床并寫進了中國的診斷指南。
尤其要指出的是,我們所有的診斷都是為指導臨床治療服務的。前列腺癌,可以像烏龜,一輩子趴在體內,不威脅生命;也可能像猴子,到處惹是生非,危害生命;還可能像兔子,蟄居體內,伺機而動。我們要通過這些診斷標志物的研究,把這三者區分開來,避免“龜、兔、猴一把抓”而給患者造成的誤診或過度治療。
我們的研究也為未來前列腺癌的個體化治療和新藥研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針對前列腺癌的易感人群采取預防措施,干預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用藥,可以幫助起到早期預防的作用。我想這也是基礎科學研究使普通百姓最大的受益方面吧。
記者:您在百忙的工作中,始終熱心公益科普事業,請您談談您編著的《前列腺疾病100問》一書從出書到編寫到出版,經歷了怎樣的曲折?書籍出版以后獲得了怎樣的社會影響?
孫穎浩:《前列腺疾病100問》最開始編寫的時候,原本就是想做一本問答形式的科普書籍,但發現內容偏枯燥,而且不同篇章重復內容較多。于是我們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模擬臨床看病的過程,把很多患者就診共性的問題放在一起,讀者看完一個部分就像真正到臨床看過一次醫生一樣,這樣就可以盡量在固定的篇幅里把一個主題基本講清楚。我們還結合現在新的潮流,建立起《前列腺疾病100問》的官方網站,在新版紙質書的每一頁上都加入了二維碼,讀者可以直接掃描后進入我們的網站,閱讀更多更豐富的內容,將紙質書和電子移動閱讀結合在一起,也是我們現在適應新的出版要求做出的新突破。
《前列腺疾病100問》這本書是很多長期從事臨床工作的泌尿外科醫學專家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本書將很多普通讀者并不了解的前列腺帶入了大家的視野,集中了參編專家們幾十年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的感受和實踐經驗,針對性和指導性強,專家們將生澀的醫學知識以生動、通俗的科普語言和圖文并茂的問答形式展示給讀者,對疾病的成因、癥狀及注意事項都具有普遍的臨床指導意義。
這本書非常適合廣大前列腺疾病患者、家屬及注重自我保健的人群閱讀,也適合基層泌尿外科醫務人員閱讀。書籍出版以后,受到了很多讀者的歡迎,舉辦了多次簽售、義診、讀者見面會和前列腺疾病康復患者聯誼活動,目前已經出到第四版,印數超過了32萬冊。
記者:作為上海市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前任主任委員,您在學會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孫穎浩:上海市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的發展和壯大,離不開包括張元芳教授等很多前輩、老師們為我們打下的堅實基礎,以及很多泌尿外科同道們的共同支持和努力。我們嚴格做好泌尿外科專科委員會的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正式成立了前列腺疾病學組、微創學組、腫瘤學組和結石學組4個學組,突出“專業化、學術化、制度化”,有力地促進了上海泌尿外科各亞專業的發展,對推進上海泌尿外科界與國內外同行的學術交流和培養專科人才、更好地為患者服務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時在我擔任主任委員期間,我們鼓勵上海市泌尿外科醫師積極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上海醫生參加全國泌尿外科年會投稿量均居前兩名,大會發言和分會場發言數量也居全國前列,上海泌尿外科在前列腺疾病、泌尿系腫瘤、機器人腹腔鏡、單孔腹腔鏡、尿道修復、結石的微創治療等專題均具有較充分的話語權,同時還有多位專家在國際會議上發言和交流,有力地展示了上海市泌尿外科的實力和學術風貌。
學會成員科研成績斐然,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在內的國家、教育部、上海市和軍隊的各項獎勵,發表眾多SCI論文,出版多部專著和科普書籍,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項目和上海市衛生局科研基金均獲全面豐收。
我們還組織學會專家開展科普講座和大型義診咨詢活動,利用平面和網絡媒體,以科普書籍、文章等多種形式,向廣大病友和群眾介紹泌尿系統疾病科普知識,解答患者和家屬的個性化問題。
我們整合了上海市泌尿外科學界的優勢資源,建立起上海市醫學會泌尿外科、男科分會網站,成為上海泌尿外科醫師獲取信息、學術交流、繼續教育、科研協作的重要平臺。
同時我們扎實推進上海市泌尿外科住院醫師培訓基地工作,組織參加醫學會組織的臨床路徑制定及泌尿外科技術評審工作,狠抓泌尿外科的質量建設和內涵建設,對上海市各醫院泌尿外科進行質控檢查,使泌尿外科的各項操作更為標準和規范。
記者:可以看出,上海市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這些年取得了眾多卓越的成就,那有沒有尤其自豪的事情?
孫穎浩:在學會開展的眾多工作中,尤其使我們感到自豪的是我們帶領上海泌尿外科專業委員會參與2008年第26屆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大會(WCE)和2009年第30屆國際泌尿外科學會(SIU)大會的組織工作。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大會(WCE)也被泌尿外科學術界稱為“國際腔內泌尿外科的奧林匹克”,這是首次在中國召開的一次泌尿外科界的大會,有來自國外的2 000余名泌尿外科專家與會,在2009年的SIU大會有來自100余個國家的3 000余名泌尿外科醫生出席本次大會。這兩次會議不論在參會人數、學術組織還是社交活動的安排上均創下新記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中國泌尿外科醫師的知名度,為中國泌尿外科在國際上的發展奠定基礎。
記者:您現在是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的主任委員,在2015年,學會會有哪些動作?
孫穎浩:在2015年我們有兩件大事要辦好,一是要辦好將于2015年9月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十二屆全國泌尿外科學術會議(CUA2015)暨第十三屆亞洲泌尿外科學術會議(UAA2015);第二是要建好一批優秀的培訓基地,我是SIU(國際泌尿外科學會)繼續教育委員會的主席,目前我們已經有13家“國際泌尿外科學會(SIU)認證培訓中心”,同時也是“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CUA)繼續教育培訓基地”,繼續辦好這些培訓基地對于培養優秀的泌尿外科人才,提升學術與醫療水平,同國際接軌,具有重要作用。
記者:在您的臨床工作中,有什么是您特別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