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18 16:09:54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經濟社會效益,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一、緊緊抓住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的良好契機,在節水工程建設上搞突破
緊緊抓住國家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的有利契機,積極爭取國家投入,努力增加地方財政投入和灌區自籌,為龍鳳山灌區建設贏得了主動權。
1.增強水資源憂患意識,堅定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信心
龍鳳山灌區始建于“”年代,是一個設計標準低、工程不配套、急需更新改造的老灌區。需新建、維修和改造的工程占灌區工程總數的43%。灌區缺少控制性工程和區間調節工程,灌排渠系不配套,跑、冒、滴、漏現象較為嚴重,上游大水漫灌,下游缺水干旱問題普遍存在。農村實行以后,農民種水稻旱改水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水資源緊缺,供水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擴大高產高效作物面積,增加農民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提高灌區效益,解決水資源不足問題,市政府先后投入100多萬元,請黑龍江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利用2年多時間,為龍鳳山灌區重新進行了規劃和設計。依據改造規劃,擬新建、改造建筑物294座,對75km滲漏嚴重的渠段采取防滲措施。龍鳳山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項目列入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后,1998至2002年,國家共投入水利專項資金3050萬元,為加快灌區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激發了地方配套和農民投入的積極性。在短短4年時間里,五常市累計投入灌區改造資金3388萬元。
2.廣籌嚴管,注重效益,把資金投放到刀刃上
灌區在資金的分配投向上,堅持捆起來使用、突出重點和注重效益的原則,集中投放骨干工程項目。首先,把重點放在瓶頸工程上。衛國灌溉站干渠長達60km,跨4個鄉,水田面積近0.6萬hm2。長期以來,由于徐家街節制閘和四道崗渡槽兩處“卡”水,上游水用不了,而下游的衛國、常堡兩個鄉近1333hm2的水田缺水。1998年以來,五常市安排投資200多萬元,新建了永久性的節制閘和拱形渡槽,從根本上解決了供水能力不足的問題,同時增加了水田灌溉面積。其次,改造病險工程,增強輸水能力。營城子灌溉站蘭大橋渡槽始建于20世紀30年代,干渠輸水能力低,因此灌區籌措資金100萬元新建了蘭大橋渡槽,使下游的水田灌溉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第三,建站提水,提高水的利用率。衛國鄉六合村、民意鄉勇進村和興隆村的地勢較高,土地貧瘠,渠道從村旁通過,由于缺少提水設備,百姓只能望水興嘆。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灌區投資300多萬元,興建了六合抽水站和民意抽水站,擴大水田面積近666.6hm2,糧食產量比種玉米大豆時翻了一番。志廣鄉擁政、民和兩個村地處丘崗地,灌區改造工程將旱田改為水田后,每公頃增產糧食1500多kg,每公頃增加收入3000多元,人均年增收近1000元。民意鄉永進村農民陸山將2.67hm2旱田改為水田后,全家7口人,人均凈增收入940元。
3.落實“三制”,建設精品工程,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新機制
在龍鳳山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和建設監理制,使工程建設邁上了創精品、上檔次的新臺階,實現了投資項目項項合格。3年來,投資建設在百萬元以上的民意抽水站、六合抽水站、四道崗渡槽、蘭大橋渡槽等較大型工程都得到了受益鄉鎮和廣大農民的好評。其中,全省流量最大的、跨度24m的鋼桁架U形結構蘭大橋渡槽和單跨度50m的中承式三角拱桁架結構的四道崗渡槽均被評為省級優質工程。
二、運用科技手段,強化調度管理,在節水措施上挖潛力
在抓工程節水的同時,還突出抓了灌溉節水和機制節水,不斷挖掘灌溉潛力。
1.推行先進灌溉技術,減少田間用水
在節水措施上,灌區把工程節水作為重點,投資280萬元,完成了6.9km的干渠防滲工程,提高了渠系水的利用率。同時,以工程措施、農藝措施和農機措施相結合,大面積推廣大棚旱育苗、超稀植栽培技術,推廣“淺—曬—淺—濕”的灌溉技術,實行死水補灌;推廣機翻旱耙整地技術,實行耙地、泡田、插秧一茬水。還在小山子灌溉站勝豐支渠、民意灌溉站的抽水干渠、衛國灌溉站友好、六合支渠和營城子灌溉站的營城子支渠建設了4個萬畝節水示范區,每公頃用水量由過去的15000m3下降到9000m3,相當于增加了40%的水資源,擴大了水田面積,拉動了農業結構的調整。
2.合理調度水資源,提高水的利用率
龍鳳山灌區輸水距離較長,從渠首至渠尾近150km,高差較大,一般在20m左右,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灌區提前制定調度計劃,確定輪灌時間和辦法,上下游錯開用水高峰。統一調度流域內水資源,做到科學、經濟、合理,利用電廠發電尾水灌溉小山子、衛國灌溉站的耕地,利用光輝、民意和小山子灌溉站上游的回歸水補充衛國灌溉站的水源,利用上游四個灌溉站的退水,進入營城子灌溉站的干渠。在用水高峰時還調動區間的小型水庫交叉補水,既減少了用水矛盾,又提高了水的利用率。龍鳳山水庫屬于不完全年調節水庫,年徑流量為7.93億m3,而興利庫容只有2億m3,水庫棄水較多。為了挖掘水資源潛力,灌區堅持長年調水,合理進行水庫調度,在停水以后,把電廠發電尾水和水庫的余水蓄入灌區的幾個小型水庫中,既緩解了灌溉期間用水緊張的矛盾,又使水庫水源得到了及時補充,做到了閑水忙用。
龍鳳山灌區管理局運用綜合節水措施,挖掘潛力,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灌區原設計灌溉面積為1.47萬hm2,現已發展到近2.67萬hm2,相當于在國家不增加投資的情況下又增加了一個龍鳳山水庫。水田面積的擴大,使大部分坡耕地變成了水平梯田,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又起到了保土、保肥、保水的作用,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同步增長。
三、深化灌區改革,提高服務質量,為灌區發展營造良好的運行機制
只有不斷挖掘內部潛力,實現自我積累、自我發展,才能從根本上使灌區發展步入良性循環軌道。龍鳳山灌區在改革中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
1.改革收費方式,實行收費到戶
針對過去委托收費出現的收費不到位、截流和挪用現象,從1996年開始對水田面積進行了多次核查,使收費面積增加了20%。水費由過去的村屯代收改為收費到戶,實行供水單位與用水戶直接見面,實行水量、水價、水費三公開。同時還推行了灌區建賬、村里建卡、用戶發證制度,做到賬、卡、證相符,地塊、面積、收費額清楚,水費收繳率大大提高。改革之初,龍鳳山灌區管理局明確規定:凡農民自行到灌溉站交費,給水費全額3%的優惠,于是最先實行這個辦法的小山子灌溉站出現了從未有過的農民排隊交費現象,農民自覺交費達130多萬元,占應收總數的80%以上。
2.堅持依法治水,強化收費力度
水費是灌區生存和發展的經濟支柱,全面收繳水費是灌區整體工作中的重頭戲。灌區在為農戶做好周到服務和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的同時,對一些“釘子戶”“賴賬戶”實行依法收費,實現了水費收繳的重大突破。2000年以來,在法院的支持下,先后共立案查處了315起“抗費”案件,收繳水費35萬元,追繳滯納金2萬元,執行罰款3萬元。和平村一個村領導帶頭抗費,不但自己不交,還支持親友和群眾“鬧費”,水政監察大隊對其進行了行政處罰,法院對其實施依法拘留。在法律面前,這個領導現身說法,認責、認賬,帶頭交了水費,接著全村僅一天就完成了水費交納任務。志廣鄉長富村一個村民不但拖欠水費,而且還辱罵工作人員,水政監察大隊依法對其進行行政處罰,法院對其拘留。事后他如數交納了水費、滯納金和罰款,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依法收費,處罰了個別人,教育了一大片,2000年全灌區水費收繳率達到了90%以上。
3.改革管理體制,引導農民參與灌溉管理
在改革過程中,注重把發展節水灌溉與農民增收結合起來,形成全社會節水的氛圍。在一些支渠組建了用水戶協會,大膽試行了“管理局+用水戶協會+用水戶”的新型管理模式。還對一些灌溉條件較差、地處偏遠的五小水利工程實行了拍賣、租賃和承包,盤活了存量,擴大了增量,為灌區發展注入了活力。灌區把兩級核算改為一級核算,灌溉站實行報賬制,減少了行政經費180萬元,再將這些錢回補于灌區的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為灌區的可持續發展增添了后勁。
4.改革用人機制,實行目標管理
灌區從上到下實行競聘上崗,全灌區共有干部職工202人,通過競聘有37人分流到水廠、水庫和種養業。對每個職工在工程管理、灌溉管理、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益等方面實行千分考核,其中水費收繳的分值就占600分,保證了工作質量和效益同報酬直接掛鉤的分配機制。
創新和管理是現代企業保持發展的必備要素,在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企業所處的市場競爭環境越來越激烈。在這種形勢下,一個監理企業想要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提升企業的經濟社會效益,就必須創新企業管理。企業要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更新自身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不斷對自身的經營管理進行創新,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獲取更好的發展空間。
一、企業創新管理模式的內涵和意義
企業創新管理指的是企業按照市場的形勢和自身實際情況的變化來改革自身的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以便保證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能夠不斷采用新技術、新設備以及新材料,不斷創新自身的產品或服務,最終不斷提升企業經濟社會效益。它是企業為了實現自身技術升級的目的,適應內外環境變化而采取的管理改良活動。
企業不斷創新管理能夠使在經營理念、科學技術、設備工具等方面始終與時俱進,保持一種銳意進取的發展態勢,用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收益,從而促進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生態效益得以有效提升。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制度的逐步確立,對我國國有企業而言,加強企業管理創新勢在必行。
二、國有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方法研究
企業的管理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的每一個方面,是一個非常系統的工程,與此對應,進行管理創新也必然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它包括管理制度創新、理念創新、組織創新、體制創新、文化創新、技術創新等多領域的創新,并逐漸形成一個相互促進、相互關聯的整體,最終構成企業管理的整體創新。在當前形勢下,國有企業進行管理創新必須充分將市場發展與自身發展相結合,在整體提升的情況下,使企業在整體管理能力提升情況下依然保持國有企業的自身特色。
1.創新企業管理理念,促使原來的“粗放型”管理逐漸向“精細化”轉變
企業管理創新的基礎在于管理理念和思想的創新,其他方面的創新都是在此基礎上實現的,是其的外在具象化表現。國有企業想要實現管理創新,首先管理人員必須要不斷學習新的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思想,只有管理者在理念上和思想上認可管理創新,這項工作才能進一步在整個企業順利開展。現在,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我國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不斷提升,使國有企業仍然能夠保持較好的運營能力和效益。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國社會和經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經濟體制和社會正在進行轉軌和轉型,而國有企業的政企分離改革仍然會持續很長的時間,所以傳統的計劃經濟思想和管理模式仍然會對國有企業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有一些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和思想嚴重滯后,他們不積極學習甚至抵制新的企業管理理念,導致企業管理創新工作很難開展。所以對于監理企業來說,企業管理創新一定要先實現管理理念的的創新。
2.創新企業管理制度,強化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管理理念的具象化表現,一個企業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直接決定著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管理狀況。一個沒有完善制度的企業的日常管理必然會是雜亂無章的,也就無法使企業保持長久的發展。對國有監理企業來說,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但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完全固化的管理制度將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企業的發展。所以,在當前變化莫測、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國有監理企業想要創新管理制度,就必須要在保持企業管理制度科學性與規范性的基礎上,及時的根據市場和自身的變化來不斷進行調整,保持管理制度擁有良好的動態性,使企業能夠更好的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具體來講,國有監理企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企業制度的創新:(1)建立健全崗位職責制度。在很多國有企業中,由于管理的松散,出現了“人浮于事”、“人崗分離”的亂象,針對這種情況,企業應該逐一的將每一項工作安排到相應的部門,并將工作具體的分解到每一個員工身上,然后編制出清晰明了的崗位職責制度,使責任明確到崗,明確到人,實現用制度來管理員工的目標。(2)建立員工激勵制度。過去國有企業實行“”以崗位定工資”的制度,員工工作的再好也都只能拿到一樣的錢,所以造成了國有企業員工工作態度散漫、毫無積極性的現象,極大地限制了企業的發展。建立員工激勵制度后,企業根據員工工作表現進行考核與評價,對于考核優秀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會極大的提升員工的積極性,從而提升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
3.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構建創新型管理模式
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企業發展潛能的重要標準。所以,國有企業進行管理創新必須要重視對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加快構建創新型信息化管理。國有監理企業構建起完善的信息化網絡之后,就能夠更加及時的將企業的監理業務與經營報告匯報給管理層,從而使公司能夠更加精準的掌控市場發展動態,做出更加科學的發展決策;另外,創新型信息化管理的構建,能夠使企業各個監理項目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最大限度的運用企業的各項資源,提升企業的經濟社會效益。
4.創新企業文化,塑造良好品牌形象
運用企業文化來實現對企業的管理是每一個企業所追求的,是管理的最高境界。隨著人們對企業文化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企業文化的創新逐漸成為很多企業提升自身市場核心競爭力一種重要手段。對我國國有監理企業來說,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承擔著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任務,所以國有企業不斷創新其企業文化,打造具有國企特色的企業文化管理模式是更加重要的。想要實現企業文化的創新,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企業首先必須清晰深入的了解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它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企業能夠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使企業與外界聯系實現信息交換的重要途徑。在當前社會和經濟飛速發展的形勢下,企業要結合市場發展與自身發展的需要,加大力度努力拓展國企文化的塑造與創新工作,并不斷消除對企業發展形成妨礙的落后的文化,提升文化創新的廣度和內涵,最終形成與內外環境發展相匹配的獨具特色的國有企業創新文化;(2)堅定“以人為本”。企業的發展關鍵在于人,所以創新企業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企業員工,“以人為本”。只有秉承著這種發展理念,企業才站在員工的角度,為員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一個巨大的發展空間,從而使員工的才能得以充分發揮,給企業發展提供源動力。(3)創新企業制度要與創新企業文化良好結合。良好的企業文化覆蓋了企業的各個層面,所以在創新企業文化時要結合企業制度,從而使創新的企業文化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企業的管理和執行中,提升員工的創新理念和創新意識,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5.創新企業發展理念,促使企業由“單一型”發展模式向“多元化”模式轉型
企業理念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理念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發展作用,它指導著企業的發展方向。在當前不斷變化的市場中,企業要想繼續存在和發展就必須根據市場形式變化逐漸創新自己的發展理念。當前,越來與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很多企業都開始推行多元化的發展戰略,這種戰略模式能夠很好的分攤企業的經營風險,使企業在惡劣的環境中國較好的保存自身的實力。國有監理企業也應該充分認識這種發展理念,推行“以監理工作為主業,開展多元化經營”的發展戰略,擴大企業的業務范圍和創收渠道,提升企業的經濟社會效益。
三、結論
創新和管理是企業發展永恒不變的主體。在目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對于國有監理企業來說,必須從思想意識、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文化等方面進行管理創新,才能不斷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升企業的經濟社會效益,使其實現更好的發展。
一、供熱管網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界定
(一)供熱管網項目產生的經濟效益
由于供熱管網項目的迅猛發展,天然氣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有效地提高了效率,優化了燃氣運輸的結構,并提高了運輸速度和效益。供熱管網項目建設過程消耗大量鋼鐵、水泥等原材料,服務區、收費站等建設也帶動了建造業的發展,整體上拉動經濟增長。另外,供熱管網項目劃分快慢車道,并且設有各種互通立交,相比混合行駛更能夠降低油耗,減少汽車損耗,而且大幅縮短行駛時間,提高行駛舒適度。
(二)供熱管網項目產生的社會效益
供熱管網項目的建設,不但可以提供人們日常所需還能夠促進貧困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同城市間特色商品可以互相流動,可以促進商品銷量,增加市場占有率,以及刺激消費。另外,供熱管網項目的沿線都會因為供熱管網項目的建設而享受便利,沿線對于招商引資、投資建廠、貨物便利運輸起到良性作用,也方便不同城市間走親訪友、異地就業,拉近了城市間的距離,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指數。
二、提高供熱管網項目工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方法
(一)加強流動資金的管理,加速資金周轉
供熱管網項目的流動資金,主要用于商品購銷,一般占全部資金的80%以上。要加速資金周轉,必須堅持按經濟區組織商品流通,減少一切不必要的經營環節,使商品走最短的路程,以最快的時間,采購進來,調運下去,供應到使用單位或消費者手里。通過加快商品周轉,減少商品資金占用,并壓縮結算資金。同時,還要加強非商品資金和各項專用資金的管理,從多方面挖掘資金潛力。
(二)積極做好推銷工作
商品只有銷售出去,才能達到生產和流通的目的。所以在積極組織進貨的同時,要積極做好推銷工作,廣泛開展商品推銷活動。一是要加強廣告宣傳工作,讓群眾了解商品的性能、用途及其特點。二是要把商品都擺出來同群眾見面,做到批發有貨、零售有賣;倉庫有貨,門市擺全,便于群眾挑選。三是認真執行商品分配、供應政策,對緊俏商品要隨到隨賣,不要層層扣留,堅決糾正“走后門”和私分商品等不正之風。四是廣泛開展文明經商、優質服務活動、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緊,改進供應方法.延長營業時間。變“坐商”為“行商”。在繼續搞好門市供應的同時,堅持送貨下鄉,趕集擺攤,收售結合,預約送貨,走街串巷,服務上門。采取多種辦法,方便群眾,擴大銷售。
(三)政府應對城市空間進行合理布局
要想實現供熱管網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供熱管網項目建設之前就應做好規劃工作,對城市的空間進行合理布局,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 對城市空間進行合理布局也需要考慮到城市的發展情況,不同的城市采用不同的空間布局方法。第一,在高級配置的城市進行供熱管網項目建設要采用集約的空間布局方式。高級配置的城市空間有限,舊的供熱管網項目比較多,在新建的過程中要對城市空間和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第二,在中級配置的城市進行供熱管網項目建設要采用適度超前的空間布局方式。中級配置的城市未來的發展空間比較大,進行供熱管網項目建設的可能性很大,為了實現供熱管網項目的社會效益要為以后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留有空間。第三,在低級配置的城市進行供熱管網項目建設要采用擴展式的空間布局方式。低級配置城市的供熱管網項目建設處于起步階段,市政基礎設施嚴重不足,還有很大的建設空間,在進行供熱管網項目建設的過程中要以某條軸線為基礎不斷向外擴展。
(四)開源節流降成本
管網施工首先要對供熱范圍進行測定,先確定有效的供熱面積,才能對供熱項目進行整體規劃。熱力管線一般以熱水供熱居多,一供一回顯然會大大增加項目成本,因此在滿足項目要求,不妨礙周邊預設管線,滿足障礙物和所屬城市管線的規章要求的前提下,優先選擇管線路由長度較短的路徑進行管網敷設。同時,不能一味地降低成本而忽視安全問題,選擇那些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管材導致管網泄露。
三、結語
一、公用事業的地位和作用
1、公用事業的現代化是城市現代化的前提條件
城市的交通、供水、供氣等公用設施,每一項都是城市有機的組成部分,都與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是城市生產和生活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市政公用事業是聯系城市各要素,發展橫向經濟聯系的紐帶,是城市適度集聚、日益社會化的必備條件。
2、公用事業是影響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公用事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多是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間的準公共物品。作為生產要素投入,不僅關系到其他生產者成本狀況,還關系到能否正常、穩定地組織生產活動。加強城市供水、供氣、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為生產企業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為經濟主體提供方便的社會服務,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
3、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公用事業的發展對于其他產業的發展具有帶動作用,能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市政公用事業自身的發展能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還能間接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
4、公用事業的發展能帶來巨大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公用事業的經營目標是多元的。與一般行業主要是以經濟效益來考核其經營業績的優劣不同,市政公用事業以社會和環境效益為首要目標,在保證社會和環境效益下講究經濟效益。
二、公用事業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
1、建設資金的籌措
市政、公用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建設周期長,建設資金的投入光靠政府一條腿是走不通的。這些建設費的開征,保證了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的建設有了一塊比較固定的建設資金,使得各類項目能夠比較順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取得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同時也在發展中得到了自己應得的經濟利益。
2、公用基礎設施有償使用
根據“誰得益,誰負擔”的原則,合理收取有限的有償使用費。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基礎設施本身就是特殊的商品,也應按經濟規律辦事。幾年來,我們在環衛行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逐步使環衛行業步入良性循環的道路,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第一,取消4項環境衛生有償服務收費:代運垃圾費,自設垃圾桶代運費,代運醫院、生物制品等特種垃圾費,公廁收費。第二,10項環境衛生有償服務收費納入市場調節價管理:路面清掃保潔費、沖洗路面(送水)服務費、袋裝垃圾服務費、工業廢渣傾倒費、糞管道疏浚費、窨井清掏費、房屋沉水灣疏通費、居民清潔費、建筑物外表清洗費、公共洗車場(站)機動車輛清洗費。第三,建筑垃圾污染整治費、儲糞池(沼氣池)清掏及糞便代運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具體收費標準見下表:
3、引進工藝技術和設備,聯合開發
采用新技術和新工藝在燃氣企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立SCADA管網壓力遙測系統,實現企業各個調度部門對于管網壓力的時刻掌握,為燃氣的調度工作提供實時準確的數據支持,提高辦事效率,節約人工成本;使用深井陽極外加電流陰極保護方式,建設陰極保護站,可以有效降低燃氣管道的泄露次數;對天然氣的儲存進行了有效的改造,將原有的球罐改造成儲存高壓天然氣,加大了單罐的儲氣量;在管道上采用PE管、3層防腐鋼管等,這一系列對于新工藝、新設備的推廣采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燃氣設備的維護成本,為燃氣的查漏搶修、日常管理等提供了有效的科學依據,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為燃氣相關工作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達到資源的有效利用,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又能降低處理費用,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
4、完善各種經濟責任制
公用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管理要有一支穩定的隊伍。過去,由于統得過死,機制不活,使得市政公用行業人員難留,招工困難。在改革的大潮中,我們大膽探索,引進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推行了全員崗位技能工資制,全員勞動合同制,項目承包經營責任制,項目招投標制等多種形式,搞活分配,提高了經濟收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關鍵詞】電子商務;商務應用;社會效益;發展前景
當前的電子商務呈現高速發展的趨勢,并且在社會各經濟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電子商務相比傳統商務,具有諸多優點,主要體現在打破了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促使企業物流以及信息的交流渠道得到了有效增加,最為主要的是電子商務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一般情況下,人們常說的電子商務其實是指在互聯網環境下,并且處于開放的形式下,世界各國或者各地區之間進行的商業貿易活動,其主要依靠計算機上的瀏覽器或者服務器的應用,買賣雙方在不相互碰面的背景下進行各種商貿活動以及服務貿易活動。換一種說法,就是消費者能夠依靠網絡實現購物以及消費,企業之間能夠在網上進行一系列商業活動,從而實現經濟貿易以及電子支付等經濟活動。值得注意的是,電子商務主要是依靠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工程技術,同時加以其他輔助互聯網技術形成的電子商業貿易活動。
一、電子商務對經濟社會效益的作用
電子商務對經濟社會的推動作用日益強大,目前,泉州市形成了一批以泉州購、一品嘉供應鏈云平臺、環球鞋網、茶多網、拍鞋網、中興尚品、58食品網為代表的電商平臺。這些電商平臺各具特色,成績斐然。泉州購平臺短短5個多月時間地方館的供應商入駐數量迅速增長到808家,產品數量近30萬個,總交易額約276萬元;一品嘉供應鏈云平臺、環球鞋網、茶多網、拍鞋網等年銷售額超10億元。同時,培育了邁途戶外運動、家世比家具、新時穎服飾、千紙鶴服飾、唐豐陶瓷等國內外知名的網絡品牌。跨境電商方面,建成了泉州跨境通公共服務平臺。2016年9月13日泉州跨境通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營,全年平臺累計報關單量407.19萬件。隨著社會經濟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的產生,打破了傳統商務活動時間以及控制的限制,對經濟社會效益的提高具有積極作用,現對其進行一一分析:(一)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提供了發展機會。電子商務主要是依靠現代互聯網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實現了企業之間的網上交易活動,電子商務的出現對中小企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分別是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以及尋找更好的貿易伙伴。1.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電子商務主要依靠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能夠有助于降低公司成立的門檻,其原因在于電子商務不需要過多的資金投入,從而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多的機會。電子商務打破了傳統的經營方式,即不需要固定在同一地點進行經營、面對固定的消費者。中小型企業內能夠有效利用電子商務技術,并且基于互聯網技術,面對廣大消費者進行經濟貿易活動。值得注意的是,一旦一個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進行經濟貿易活動,將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經濟活動,從而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最為主要的是能夠促進國民就業,從而有效增加內需。2.尋找更好的貿易伙伴,在上述分析中,可以了解到電子商務是依靠互聯網的一種新型經濟模式,企業能夠借助互聯網尋找對自身發展有利的經濟貿易伙伴,其主要原因在于企業能夠借助互聯網查詢更多的經濟貿易伙伴,能夠從中加以對比挑選,有利于尋找更好的貿易伙伴。(二)電子商務有利于企業之間交易成本的降低。電子商務的應用對交易成本的降低,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降低辦公用地與辦公用品成本、降低宣傳成本以及降低人力資源成本。1.降低辦公用地與辦公用品成本,電子商務主要依靠互聯網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不像傳統商務經濟貿易一樣,需要固定的銷售場地以及銷售時間,其主要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網上在線經濟貿易活動,從而減少了辦公用地與辦公用品成本。2.降低宣傳成本,企業進行經濟貿易活動,其主要是通過電子商務技術實現交易活動,所有的商品銷售都是借助網絡平臺進行商品的宣傳,不需要像傳統經營模式一樣,耗費人力、物力以及財力進行商品宣傳,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商品的宣傳不僅僅有利于提高宣傳效果,還有利于降低資金支出,從而有效提高了經濟社會效益。3.降低人力資源成本,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采取電子商務技術相對而言較為靈活,最為主要的是經營時間、經營地點比較靈活,并且可以減少銷售部門的建立,從而有利于減少人力資源成本。(三)提高商品的市場競爭力。目前電子商務在中小企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上述分析中,已經說明電子商務有助于企業商品的生產成本以及經營成本的降低,從而有利于商品降低銷售價格的情況下,保障經濟效益。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在面對同一類型的商品時,往往是選擇價格較低的購買,為此企業生產的商品就能夠在價格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從而有效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四)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電子商務的出現,促使網上購物得以實現,人們在家就能夠進行購物,根本不需要出門即可完成交易活動。由此可見,電子商務技術的應用,能夠加快商品的流通,促使企業之間的經濟效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從而有效促進了經濟社會的提高。與此同時,企業在經濟效益提高的同時,將會擴大生產,從而使得其規模得到進一步的擴大。
二、電子商務應用的主要措施
(一)企業領導重視,目標明確。為使電子商務能夠得到有效的應用,就需要企業領導重視,并且制定相對應的發展目標。需要企業領導重視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在企業具體的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倡導企業經濟業務流程的電子化,從而使得電子商務的應用在企業經濟活動當中得到推廣應用。(二)組織機構保障,實施高效。為更好實現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落實電子商務項目的實施,就需要企業在組織機構上提供保障,促使電子商務的推廣應用具有良好的基礎。對于組織結構的建立需要企業全體員工的參與,其主要包括企業領導、企業各部門管理人員、企業經濟業務骨干,對于機構的具體事務的開展需要總調度室帶頭處理,對于機構組成人員,一般情況下根據具體的經濟業務加以確定,并且在確定之后,根據經濟活動的需求進行人員的調整。如此一來,就可以確保電子商務項目的高效實施。(三)創新技術,提高能力。為使電子商務能夠得到廣泛的應用,就需要重視技術的創新。基于此,企業需要緊跟互聯網技術進步發展的腳步,不斷重視互聯網有關技術的發展,促使電子商務系統的運行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與此同時,需要注重技術的創新,才能夠構建業界主流設備以及技術的新構架,從而使得電子商務應用需求得到有效的滿足。(四)業務驅動研發,全員參與。電子商務的業務流程不同一般的商務業務流程,其有著較強的特殊性,并且極易發生變化。為此,企業在應用電子商務時,有必要采取自主開發模式,從而有利于滿足市場快速變化需求。此外,在日常的電子商務系統運行當中,需要結合實際問題,不斷對電子商務系統進行完善,從而有利于電子商務系統的正常運行。
三、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型的電子商務貿易模式的產生是必然的,滿足了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當電子商務得到廣泛的應用之后,就說明一個全新經濟時代的來臨。為此,有必要創新電子商務應用,不僅僅有利于電子商務模式的完善,還有利于經濟社會效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林振興,吳巖松,林春景.創新電子商務應用提高經濟社會效益[J].廈門科技,2015(04):13-16.
[2]鄭國凱.論大數據與電子商務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J].電子商務,2015(11):70-71.
[3]張艷秋.淺談電子商務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作用[J].科技視界,2013(32):242.
[4]殷佳雪.電子商務時代網絡財務軟件的發展趨勢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0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