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高校校園景觀設計范文

高校校園景觀設計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21 09:58:31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高校校園景觀設計,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高校校園景觀設計

篇1

關鍵詞:高校校園景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

高校校園是大學生學習、生活、休閑和交流的場所。如何設計校園環境,為師生提供兼具生態性、文化性和藝術性的空間是一個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校園景觀主要分為校園自然景觀和校園人文景觀。校園自然景觀包括植物山石、水景道路、建筑雕塑等,是以自然材料為載體的景觀。校園人文景觀是包含校園文化、大學精神和校園風氣等,是以人文內涵為載體的景觀。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這兩方面的因素,才能達到外在和內在的統一,打造有靈魂的大學校園景觀。

1.高校校園自然景觀設計

1.1高校校園建筑、水景等自然景觀設計宜多采用鄉土材料和本土設計風格

首先,鄉土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建設成本;其次,這樣的景觀空間富有地方特色,是對地方文化和自然景觀的傳承,這與大學文化傳承的宗旨一致,也能展現大學立足本土、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

1.2高校校園植物景觀設計在各個區域應該各有區分

校園人口區是屬于形象宣傳和展示區域,植物布置應該選擇植株高大、樹形優美的常綠樹種,保持穩定的外在形象。植物層次以草坪和大型喬木2層組成,植物分布以規則且舒朗的布置為佳,這樣視野開闊,內外景觀有溝通,營造校園內外交流順暢、與社會接軌并融合的大學氛圍;教學區需要營造安靜的教學環境,可多采用綠籬進行區域劃分和行走路線的限定,讓過路行人與教室保持距離,減少干擾,并且一定高度的綠籬可以有效地減少噪音。教學區的植物布置可以柔化建筑的線條,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但要注意教室周圍的植物不宜過密,會遮擋光線;生活區的植物景觀設計應該多樣化,體現在造型、色彩和層次等方面,營造輕松活潑的生活休閑環境,展現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

在不同的分區可以選用1~2種骨干樹種營造獨特的景觀,區別于其他分區。例如武漢大學除了享有盛譽的櫻園還有桂園、梅園、楓園,利用櫻花、桂花、梅花和楓香這幾種植物將校園分為幾大區域。春季櫻花落英繽紛,夏季綠蔭覆蓋,秋季桂子飄香、秋楓似火,冬季白雪紅梅,景色優美而特色鮮明,又讓人產生美好的聯想。

2.高校校園人文景觀設計

2.1以人為本的校園景觀設計

在空間中人的需求(物質需求和心理需求)滿足是第1位的,這也就是景觀設計中的以人為本。物質需求是指空間使用中設施是否齊全、位置是否恰當、尺度是否適宜。心理需求是指在空間使用中能否讓人感覺安全、舒適和心情愉悅。高校校園中的空間比較復雜,既有公共活動的大空間、寧靜學習的小空間,又有熱鬧的運動空間和閑適的休閑空間。因此,在景觀設計中應該加以區分。在公共活動空間中設計中,可以利用大型廣場、大面積草坪來銜接各個建筑和設施,形成一定的向心力。建筑、設施等尺度應該相對較大,有利于形成氣勢恢宏的場景;休閑空間可以利用宿舍樓下、院系建筑前后的庭院等圍河感比較強的小片區域,師生可以在這里小坐、交談、看書等。這樣的空間景觀設計可以采用小尺度,營造親切宜人的氛圍。多利用植物來塑造空間,具有自然氣息。

2.2以學習為主體的校園景觀設計

高校校園景觀需圍繞學習來進行設計,應該突出教學區的設計。教學區的設計首要考慮人流的匯集與疏散,避免交叉和干擾。可以通過道路分級和建筑組團來達到分流。一級道路可以行車,貫穿全校到達每個建筑組團,但離教學樓有一定距離。二級道路貫穿建筑組團,到達每棟建筑入口、出口,但與教室窗口保持一定距離。教學區可以利用植物圍合形成半私密的學習區,也通過雕塑、小品、匾額、標語、宣傳欄、學習角、閱讀區、作品展示區等設置,營造學習氛圍和交流環境。

2.3體現學校性質和辦學特點的校園景觀設計

校園景觀設計需要提煉本校的辦學特點,結合學校性質來綜合考慮,也要體現本校校訓和大學精神。如綜合院校、師范院校、農林院校、軍事院校、醫科院校、藝術院校等,這些都是校園景觀設計的首要依據。軍事院校強調規整嚴謹、莊嚴肅穆,農林院校植物景觀為主、生態環保,師范院校體現尊師重教、無私奉獻,藝術院校布局靈活、藝術感強。

2.4傳承當地文化和本校文脈的校園景觀設計

篇2

關鍵詞:高職校園;景觀設計;文化內涵

中圖分類號:TU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7304(2015)03–0069–02

創造具有特色的校園景觀,對高職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有著直接聯系,其能通過校園景觀這一載體,對學校的歷史文化、發展近況、未來展望做出充分的展示,并影響著學生的精神層面,是學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精神煉爐。

1校園景觀設計中文化內涵的重要性

在高職校園景觀的構建上,文化內涵在景觀設計中發揮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從功能的角度出發,校園景觀包括廣場、運動場地、集散空間、道路、植物、山石水體以及各類建筑等,這些景觀的存在發揮著他們各自的作用,共同為學校師生提供著舒適的學習環境以及便利的生活場所。其次,從審美的角度出發,校園景觀包括校園自然景觀和校園人文景觀兩類。在校園景觀的建設上,多種多樣的植物類型、接近自然的山石、姿態多變的水體與人為的建筑藝術相結合,共同營造了一個人工與自然高度協調統一的生態環境,為廣大師生帶來了美的享受。最后,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校園景觀設計可以將人性的關懷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更加完美的詮釋出來,以達到激勵師生不斷學習與進步的目的。

2文化內涵的表達原則和表達依據

2.1校園景觀設計中文化內涵的表達原則

(1)中心性原則

中心性原則也稱為主題性原則,其在高職校園的景觀設計上發揮著綱領性的作用。不同的校園都擁有自身獨特的文化思想及內涵,但不管怎樣,這些文化內涵的出現都是圍繞著同一個中心點。因此,在同一校園內,文化內涵的展現也可以是復雜多變的,校園內的一草一木、建筑構造、山石水體,都承載著文化內涵,這些載體的存在讓文化內涵統一成了體系,共同展示著校內特定場所或景觀文化所需表達的主題文化。

(2)規劃性原則

規劃這一舉措,在校園景觀設計中是不可或缺的,其不僅需要對校園硬件規劃做到充分考慮,還需要對景觀文化規劃的體現進行深入思考。因此,在進行高職校園景觀文化設計時,應當立足于校園的整體規劃,以文化規劃為核心,將校園文化規劃與其他建設規劃融為一體的同時,加強校園景觀設計中各文化元素之間的聯系,推動校園景觀設計中文化內涵表達的實現。

(3)生態性原則

高職校園內的眾多景觀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它們各自有著自身的發展歷程,但在文化的體現上都有著密切的聯系。為此,在高職校園內改造景觀或新建景觀時,應當深入其形成的生態文化環境中去尋找設計靈感,有效把握校園的文化脈絡,用生態的理念進行校園景觀設計。

(4)欣賞性原則

校園景觀的存在,是高職學校成為一種能夠產生欣賞美感的重要因素。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富有文化內涵且具有美感的景觀文化會受到眾多師生的駐足,讓師生對校園景觀所表達出來的文化內涵產生探索興趣,并在探索途中促進學校師生們文化素養的提高。景觀藝術觀賞主題的多樣性讓其成為了一種雅俗共賞的大眾藝術,它以美學元素為基礎,在校園景觀的設計中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欣賞性元素。

2.2校園景觀設計中文化內涵的表達依據

高職校園景觀設計中文化內涵的表達,并不是由建設者隨心所欲來完成的,其需要以高職文化內容為主體,將學校辦學性質、學校場地的使用、學校歷史文化底蘊的表達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并將其進行素材升華,最后將需要表達出來的文化內涵融入到景觀設計中,以達到展現文化內涵的效果。

3校園景觀設計中文化內涵表達的方法

3.1建筑表達法

每一棟校園建筑的構建,都具有地域性、時代性、獨特性等特點,它們對校園積極文化氛圍的營造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正如一棟時代氣息濃厚的圖書館,會讓眾多學生對它流連忘返。同時,校園內的園林建筑也可作為校園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亭、廊、花架等結構的組成讓文化內涵的表達更具形象感。

3.2植物配置法

花草林木在現實生活中都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與藝術魅力。一開始人們栽種植物是為了獲取植物具備的功能用途,但漸漸的,隨著對植物生態和屬性的掌握,在高職校園內往往會配置一些與周圍氛圍相吻合且具有文化內涵的園林植物。這些精心設計的植物將高職校園點綴成妙造自然的效果,在校內師生情操的培養以及藝術欣賞能力的提高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另外,在我國古典園林的建造中,植物大多具有典型的象征意義,人們的思想、情感、性格都可以通過植物來傳達。

3.3構筑表達法

雕塑、假山、小品、噴泉、亭臺、花架、長廊、原橋等構筑都是校園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表達校園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它們豐富了學校的景觀構造,易于表達出學校的文化內涵,被廣大設計者所接收。雕塑即使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文化,其能在反應校園特色的同時,對校園的精神風尚進行展現與弘揚,并對地域性的歷史文化內涵做出了表達。同時,雕塑具有多種形式,在校園景觀的設計上,可以將圓雕、浮雕等形成的雕塑有效結合起來,共同展示著校園的文化內涵。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職校園景觀設計中做好文化內涵的表達工作,不但可以推動學校的發展,而且能對學校師生文化素養的提升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在校園景觀設計中,設計者應注重傳承學校歷史文脈,在突出時代特色的基礎上,對融入學校生命與校園文化的景觀進行設計與建造,從而讓校園景觀文化生態更富生命力,使校園景觀更加生態活潑、獨具特色。

參考文獻:

[1]張波.傳統文化在高職校園景觀設計的價值及其體現[J].裝飾,2012(08):22-23.

篇3

關鍵詞:生產性景觀;高校;校園;設計

生產性景觀的含義

生產性景觀是來源于生活和生產勞動,并且融入了生產勞動和勞動成果,包含了人對自然的生產改造( 如農業生產)和對自然資源的再加工( 如工業生產) ,是一種有生命、有文化、能長期繼承、有明顯物質產出的景觀。

高校校園生產性景觀設計的意義

1.豐富校園文化,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認識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接觸大自然的機會越來越少,學生對于農業文化和農耕文明的了解也僅限于課本的知識,很少真正的有機會接觸和感受自然的勃勃生機與變化,造成了很多的現代學生甚至老師“五谷不分”。高校校園生產性景觀的設計可以給校園師生提供親近自然,認識自然的機會,讓校園師生能更好的去感悟生命的真諦,認識自然的力量,了解自然變化發展的規律。同時,四季更替,各種生產性景觀呈現出的不同季相變化也豐富了校園景觀層次。

2.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勞動意識

高校校園生產性景觀的設計對于學生提升動手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現代社會大多家庭都為獨生子女,很多學生都沒有參加過任何勞動,生產性景觀的設計,為他們提供了勞動的機會,同樣,這些體力勞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對于各種工具的認識,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為今后學生的學習和就業都有一定的幫助。同時,這些勞動大多較辛苦,有些也需要團體的合作,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團體合作精神。例如沈陽建筑大學的稻田校園景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學校每年都會舉行插秧比賽和水稻收割比賽,這都是對學生勞動意識和競爭意識的鍛煉。

3.感悟生命,維護生態平衡

校園生產性景觀的各種作物隨著節氣的變化,表現出不同的生命指征,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著各種農作物的發芽、長大、開花與結果,這些都會增強學生對生命的感知,促使學生領悟人生,關愛生命。同時,各種作物的開花結果,春華秋實,也會吸引各種昆蟲和鳥獸,為他們提供食物和各種生活的需求,這也會使校園環境中的生態系統得以維護和平衡。

4.順應低碳設計理念

低碳設計理念是當前景觀設計的主流思想,校園生產性景觀不僅能夠美化校園環境也可以為校園師生提供各種生產果實,滿足校園師生的部分生活需求,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完全符合低碳設計的要求,甚至達到零碳或負碳的標準。

高校校園設計生產性景觀的優勢

1.高校校園基址環境優勢

當前各地高校都在擴建新校區或開發大學城,很多高校的新校區原先都是肥沃的農田,這為校園生產性景觀的設計提供了很好的基址環境和適宜的土壤條件。如沈陽建筑大學的稻田校園景觀,本身就是農田區,只是后來土地被征用改為學校用地。同時,當地被征地的農民也對這塊土地較為熟悉,也有一定的感情,可以被聘為生產性景觀的生產維護作業人員,既解決了管理問題,也為當地勞動力就業提供了機會。另外,高校新區的校園環境大多較好,沒有城市社區等的空氣污染或水體土壤污染等問題,這些因素也成為校園生產性景觀的設計一大優勢,在這些校園中生產出的各種水果蔬菜或糧食可以保持較好的安全性。

2. 高校校園師生群體素質優勢

高校師生都是接受過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都有著良好的綜合素質,對于校園的生產性景觀的管理問題有著較好的優勢。高校校園生產性景觀不用擔心像在城市社區里的生產性景觀那樣遭到破壞或者人為的亂采亂摘等方式的摧殘。

3. 高校專業特色以及科研力量優勢

高校作為國家或地方的教育和科研機構有著各種各樣的專業,這些專業大多需要生產性的實踐或科研實驗,這些生產性景觀也可以為這些科研和教學活動提供資源。尤其是農林類專業或者相關的生產加工性專業以及藝術設計景觀設計等專業,對于高校校園生產性景觀的需求和增強作用更加明顯。如很多農林類院校都有試驗田,這些完全可以發展為校園生產性景觀。福建農林大學的校園景觀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在這里,滿校園都是各種果樹和經濟林木以及各種其他的農作物,而且這些植物信息都被標注的很清楚,這將極大方便學生的專業學習。還有,齊魯工業大學的特色專業為釀造專業,該校在規劃過程中,將二期建設用地全部種植了葡萄,這些葡萄在秋天將有學生采摘回實驗室進行釀制葡萄酒。

4.高校學生課余時間充足的優勢

高校學生一般學習壓力較小,各種課余活動較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也較多,學生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去和這些景觀植物接觸,或耕作,或收獲,或管理。這些活動就鍛煉了學生的各種能力和勞動的意識也增強了學生對大自然和農業文化的認知與理解。

高校校園生產性景觀設計方法

1.結合高校專業特點,合理選擇景觀植物類型

校園生產性景觀的設計要結合各個高校的專業特點,這樣既有利于彰顯高校專業特色,又可以使生產性景觀有所依托,促進校園生產性景觀的發展。例如山東中醫藥大學的特色專業是中醫藥相關的專業,所以該高校結合藥用植物的種植和管理,在校園的中部種植了大量的各種藥用植物,形成了具有中醫藥大學校園特色的藥用植物園。這些藥用植物,不僅美化校園環境,而且還可以為高校的科研和教學活動提供豐富的材料,同時,這些藥用植物的種植管理工作也大大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升了學生對于所學專業的應用能力。

2.結合地域特色,合理設計景觀形態

我國的地域遼闊,各個地區各有特色。高校校園生產性景觀設計要根據當地的地域環境特色和氣候特征等因素,合理設計生產性景觀,盡量選擇鄉土植物。比如珠江流域地區,氣溫高,校園生產性景觀植物可以選用當地常見的芒果、香蕉、荔枝等植物,形成相應的香蕉林,荔枝林等景觀形態。長江中下游地區可以選擇符合江南水鄉特色的景觀形態,以營造江南水鄉特有的景觀意境,比如江南稻田景觀,以及結合水鄉特色的其他景觀形態。如中國美院象山校區,校園里原生態的農家屋舍旁盛開著成片的麥子、油菜,一畦一畦的蠶豆和茭白;而秋天換季時,人頭攢動的收割播種還有大白鵝、鴿子、白鷺這些家禽飛鳥在校園中搖搖擺擺的成了另一類流動的景致。

3.結合高校學生群體特點,增強景觀設計的趣味性和教育性

高校學生群體年齡都較小,比較有好奇心,而且他們這個時期是重要的學習和成長時期。高校校園生產性景觀的設計要能夠符合他們的群體特點,能夠積極吸引學生。同時,高校校園生產性景觀設計還要有一定的教育性,可以讓學生在參與生產性景觀的建設和管理的過程中學的知識,得到鍛煉。

結語

高校校園生產性景觀設計在當前的形式下有重大的意義,一方面高校特有的環境優勢和專業優勢可以促進生產性景觀的發展,讓人們逐步認識和接受生產性景觀,促進城市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高校校園生產性景觀設計可以提升校園景觀環境,增強校園的文化氛圍,為特色專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作者單位: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

[1] 李陽 生產性景觀在城市環境設計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藝術與設計,201204

[2] 保羅?索萊里等. 生產性景觀訪談仁J3. 景觀設計學,20l0

篇4

關鍵詞:校園景觀;復制模式;文脈;空間;交往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

正文

大學,是確立未來職業規劃和人生觀、價值觀的課堂,是大學生邁向社會、貢獻社會的教育核心階段,是一個社會和國家的發展標志。在新經濟的背景下適應時代要求,如何建立新一想的大學校園環境,從而使大學校園建設合理健康的發展,構建整個校園乃至社會的文化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新世紀初期,隨著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對高等教育的強烈要求及我國的政策引導,校園建設呈現出大規模擴建的趨勢。一時間,老校園擴張興建新區,新校園不斷建設,大學城的新興模式也已經在我國各省市迅速蔓延。數量和質量成為高校的一個兩難選擇:一方面為盲擴招、搶生源、滿足市場巨大需求,不得不追求數量,另一方面以為的低水平復制導致校園失去特色。

校園景觀設計的相關理論

“校園景觀設計”包含植物配置和空間二次圍合兩個主要方面。旨在觀賞和參與的兩方面達到合理的植物景觀配置和形成景觀環境塑造的人參與活動的功能。

在Richard·P·Dober的《大學校園景觀》一書中,闡述了校園景觀設計的決定因素,包括氣候、環境、地形、植被、場地尺寸及形狀、風格、視覺特色等;并對校園景觀設計進行分類,包括:第一,創造一個有特色的空間,從周圍環境、邊界、入口、道路、停車場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第二,從傳統空間、第二層次空間、第三層次空間、濕地、干地5個方面進行了論述;第三,休閑娛樂領域,包括花園、樹林、動物區、娛樂場地、室內景觀等;第四,場地制造和利用,包括燈光、室外家具等景觀元素。

現代高校校園景觀設計的目標原則

一、文脈

文脈是一個學校發展傳承的思想結晶,是學校獨特性和內涵性的必然存在,是一個學校長期發展的精神動力。這正是我國高校快速發展催生出的模式化大學所欠缺的。校園建設首要結合所處地域條件和風俗文化,避免各地“特色趨同”現象。根據根據不同的氣候地形等條件建設與當地環境想適宜的景觀,如南北方氣候差異,東西方文化差異等,以適宜手法和現代化施工創造本土景觀,同樣是校園景觀設計的追求。

校園景觀的文化性體現不僅僅是對地域環境和風土人情的融合還是對校園歷史文脈的重視,是校園區別于其他的高校的特色核心。校園景觀要體現作為教育場所的文化特質。體現科學文化的理性、只需,體現高雅、純樸、自然的格調,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吸收傳統文化的內涵,更新發展,形成校園景觀設計的特色。

二、 空間

校園景觀設計的首要目標是營造一個富于活力和促進師生交往的良好場所環境。

新經濟條件下的大學校園對交流空間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社會對人才要求發生了轉向,對創造型和具有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良好溝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需要校園建設能夠創造一種促進師生交流和相互啟發、鍛煉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的場所。由于校園是一個以步行為主要交通模式的社區,良好的校園景觀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交往場所。

學生的生活方式特點。學生大部分在校的時間過著大點一線的生活;宿舍—教室—食堂。除了上課、睡覺、吃飯和生活瑣事等還有充裕的自由支配時間,其中,參加休閑娛樂活動、體育運動,以及散步、社團活動及文藝活動占了很大份量。即,大學生有很大一部分時間處在校園環境中;于是,校園環境成為學生日常生活所依靠的空間。

景觀空間具有較強的公共性,為人們的休閑、交往、娛樂提供了平臺。公共性越強的空間人們接觸和交往的機會越多,作為學生共有的戶外景觀空間,它以一種輕松自然的方式,提供了更多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人相遇和交往的機會。

在校園中,除了創造良好的環境空間,設計者有意識地賦予場地一不同的功能,可為其增加交往空間的活力。例如可以舉辦活動和休閑的廣場,安靜隱蔽的室外晨讀空間。

三、 景色

校園景觀設計的植物配置講究四季均衡,時間上有觀賞的延續性。景觀的時間目標是要求隨著時間的變化,校園景觀能夠呈現一種動態的四季均有景可賞的景觀。這主要要求體現在根據植物的生長特點,種植不同的物種,例如花壇,根據不同植被開花的季節使之呈現不同的色彩和圖案以及落葉實木與常青樹木的搭配,使校園無論冬夏都能呈現有活力的氣氛,既不會因為冬季的落葉呈現枯敗的景象,也不會因為夏季植物不夠茂密導致遮陰功能的不足。

四、環境

校園景觀設計的另一個重要目標是為了營造校區內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人類的生存環境作出貢獻。同時,校園往往散布在城市或是郊區,良好的綠化環境成為城市的綠肺,起到調節城市空氣質量,為周圍市民提供休閑場所的功能。為城市乃至人類的生態環境作出貢獻。

其一,不破壞原有的植物植被。在設計的伊始,就要對現有的生態環境進行分析,如坡度分析、植被分析、日照分析等,盡量減少土方的開挖,盡量保留原有植被、避免破壞生態平衡。

其二,強調環境的地域特色。包括根據南北氣候的不同布置室外空間和采用具有當地地域文化特色的植栽兩個方面。

其三,采用可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即景觀材料應盡量采用對環境有利、污染少、課回收的綠色環保材料。

結束語

總之,無論各大高校的景觀設計如何發展與創新,它的目的都是營造一個可參與、有功能傾向、分為良好的環境。它不僅是一個學習生活的空間,更是大學生從校園走向社會的橋梁。如今的這種單一復制的校園發展模式急需也將會改善。

參考文獻:

何偉.高校校園設計中的新與舊的整合.湖南大學.2003年

吳麗娜. 大學校園環境美及其創造.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出版社1989年

篇5

高校校園的植物景觀是大學校園環境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其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師生的身心健康,反映著大學校園的歷史文化內涵。本文以大學校園不同的功能分區為角度,以江西農業大學為例來分析高校校園植物景觀設計。

關鍵詞:

高校校園;植物景觀;設計;江西農業大學

1高校校園植物景觀概況

大學校園一般位于城市中或城市邊緣,就不可避免地具備城市景觀的特征。但是大學校園植物景觀作為城市特殊景觀有其自身的特色[1]。大學校園不同的功能分區滿足師生不同的需求,所以大學校園植物景觀在不同的功能分區要有相應的特色。本文就是以大學校園不同的功能分區為角度,以江西農業大學為例來論述高校校園植物景觀設計及其提升策略。

2江西農業大學概況

江西農業大學位于江西省省會——英雄城南昌市,是一所以農為優勢、以生物技術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江西農業大學學校有兩個校區:北區和南區,總面積1066.7hm2,教學用地263.3hm2。

3按空間的功能需求進行植物景觀分析

本文根據高校校園各種空間的功能需求特色把校園空間劃分為:學校入口區、教學區、行政區、生活區(學生生活區、教師生活區)、體育運動區。

3.1學校入口區植物景觀分析

江西農業大學北入口主要植物有:香樟、銀杏、紫荊、桂花、楊梅、云南黃素馨、紅花檵木、海桐等。植物配置以規則式植物造景為主,底層灌木整齊,種植塊內植物以群植為主,烘托入口莊嚴肅穆,水池周邊種植整潔,植物景觀營造出空間開闊,突出中心雕塑,簡潔大氣。農大校園入口植物景觀提升點是如何凸顯出農大校園的文化特色,整體的植物配置的豐富程度怎么與入口的標志性相結合。

3.2教學區植物景觀分析

本文選取該校具有代表性教學區域,林學院院辦門口,行道樹有醉香含笑和巴東木蓮,喬木有桂花、香樟、陰香、金絲桃球,地被為沿階草。以常綠樹為主,搭配花葉灌木。林學院院辦門口兩旁栽植兩顆造型優美的金桂,每到秋季滿樹的金黃,直接提升了林學院院辦的整體景觀效果。并且建筑物周圍5m范圍種植了一些高大喬木,影響了建筑物的通風采光。教學區的針對性提升策略有:應在主要的教學樓附近運用喬灌進行搭配來構建出適宜師生學習交流的場所,例如因建筑物周圍高大喬木明顯影響教室采光,應進行間伐和疏剪枝葉;在不同院系可以營建出差異性植物景觀,產生場所的歸屬感和識別性。

3.3生活區植物景觀分析

校園中生活區影響著師生的休息環境質量,所以應營造出該區寧靜的生活環境,同時隔離環境中的飛塵和噪聲,保證一定私密性。還要有不同的生活活動空間,滿足師生不同的活動需求。農大宿舍區附近綠地多為面積較小的塊狀,栽植植物種類和數量較少,植物群落的垂直結構主要有喬木﹢灌木﹢草坪,除了行道樹外,綠地較少,有的喬木與建筑邊緣不足2m的距離,嚴重影響了低樓層宿舍的采光、通風。生活區植物景觀的提升:應提高生活區的植物群落的豐富程度,發揮提高生態效益功能,創造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開放空間配置不足,不能滿足師生活動需求。局部建筑周圍采光通風問題應進行解決。

3.4行政區植物景觀分析

行政區一般是整個校園的重要官方對外窗口,校園內外行政辦公人員往來頻繁,因此該區域的植物景觀展示著校園整體形象和品味,為校園空間植物景觀環境設計的重點區域。學校辦公大樓周邊:金葉含笑、山茶、紫薇,正面造景以常綠喬灌木為主要觀賞植物,植物群落的垂直結構主要有灌木﹢草坪,從前到后依次為檵木、山茶、桂花、蘇鐵、香樟,層次豐富,該區植物景觀營造基本滿足該區的形象和辦公需求。行政區植物景觀提升點應在如何表現校園形象和文化特色,營造空間簡潔干練,方便快捷的步行交通流線,師生來往穿行便捷。

4農大典型節點植物景觀分析

農大圖書館為安靜教學區,所以運用植物造景營造空間,南面為校園綜合體育場,是喧鬧的活動區,而圖書館外環境需要一個安靜的空間,所以在兩區橫穿的道路上種植了高達20多米的香樟和馬尾松,分割空間。該空間以大草坪為主,開敞空間供人活動,其中點綴花灌木金絲桃、小喬、合歡樹。前廣場的北側,運用大喬木圍合形成私密空間。圖書館總體植物營造出開放空間、私密空間,滿足人們的各類休憩活動,是具有人性化的空間缺點是園林養護不足,西南角草坪被踩出一條小徑。

5小結

江西農業大學植物景觀基本符合學校入口區、教學區、行政區、生活區等空間的使用。但仍然存在不足之處:園林植物的養護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現植物侵占道路、過度生長的現象;彩葉、開花的植物種類較少;缺少突出校園特色的樹種;南區植物由于土質較差,整體植物景觀成型較差,生長態勢不好。整體校園植物景觀提升點:同時要注重增加彩葉植物,開花植物,豐富校園植物景觀,提升植物景觀的色彩豐富度。在靠近建筑處不要種植高大樹木,影響建筑采光通風。考慮運用一些江西農業大大學的特色樹種來突出農大自身特色文化環境,如水杉、華木蓮在當地和該校有特殊文化意義的植物。

作者:陳奇 單位:江西農業大學園林與藝術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国产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 一级片在哪里看|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 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中文无码字幕中文有码字幕| 本子库里番acg全彩无遮挡| 亚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jizz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视频| 免费a在线观看| 老司机深夜福利影院|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四虎精品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国内a级毛片免费···| www.色偷偷.com|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免费看 | 黄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尹人久久大香找蕉综合影院|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v亚洲v欧美v精品综合|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欧美在线黄色片|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波多野结衣| 伊人热热久久原色播放www|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十六一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网站大全黄免费| 啊轻点灬大ji巴黑人太粗| 老阿姨哔哩哔哩b站肉片茄子芒果|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