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在線課堂的優勢范文

在線課堂的優勢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22 10:35:24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在線課堂的優勢,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在線課堂的優勢

篇1

關鍵詞:翻轉課堂;優勢;局限性 2007年春天,學校的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Jo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ims)開始使用屏幕捕捉軟件錄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講解。他們把結合實時講解的PPT演示視頻上傳到網絡,以此幫助課堂缺席的學生補課。學生在家以看視頻聽講解為基礎,教師節省出課堂時間來為在完成作業或做實驗過程中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這就是在美國日漸流行的被稱為“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的創新教學模式。

2011年薩爾曼?罕和他的可汗學院紅遍全球。原因是他的教學視頻受到無數人的喜愛。與此同時,一些老師也把可汗學院的視頻加入自己的教室里的翻轉教學中,告訴學生教學視頻鏈接地址。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普及,特別是互聯網的廣泛使用和在線視頻的普及,翻轉課堂在學校落地生根,快速生長。

今天,網絡教育技術正逐漸成為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學習研究的首要任務。

在我們這個日益數字化的世界中,我們大多數人都同意,教育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氛圍。總的來說,網上學習和掌握一定的網絡教育技術是有必要的。然而,作為教師,面對喧鬧的“翻轉課堂”,應該冷靜地思考它給我們教學帶來哪些優勢,又會產生哪些不足。

一、翻轉課堂帶來的改變

1.“翻轉”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翻轉課堂后,利用教學視頻,并能根據自己的狀態來調整安排學習。通過在家或一個基于在線視頻平臺觀看教師的視頻講解,完全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這使他們能夠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課堂知識點而不用顧忌全班的學習進度快或慢。學生可以停止、暫停、快退、快進視頻內容,觀看視頻的節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甚至還可以通過聊天軟件向老師和同伴尋求幫助,使他們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完成學習。

2.“翻轉”增加了課堂的互動。實施翻轉課堂最大的好處是改變了教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通過課下觀看知識點講解視頻,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老師在課堂上“一對一”的交流,也可以把有相當疑惑的學生聚集在一起給予講授。教師的角色已經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習的輔導者,我們參與學生的討論,回答學生的問題,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進行個別指導。通過看視頻上的知識點的劃分,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教師1對1“在線課堂溝通”,也可以把有疑問的學生聚集在一起相互討論學習。教師的角色已經不再是知識的傳輸者了,我們參與學生討論,對每個學生的學習個別指導。當教師在與一些學生交流時,學生利用自己的合作小組展開學習。

3.翻轉課堂可以讓學生更容易適應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比以前更多了不同的教學風格,對個別學生可能是非常有幫助的。一個知識點的講解,學生可以通過聽和觀看視頻來反復學習。你想要學習一個知識,可以借鑒不同類型(可汗學院)影像和圖片。

4.翻轉課堂改變了教師關注的內容。學生在課堂的行為表現,將不再是我們主要關注的內容。在翻轉課堂中,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方面是,學生是否掌握了學習的方法,當他們出現疑惑時,我們應該用什么方式來幫助他們完成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如何利用手中的資料提出問題,并能與同學和老師在課堂討論中得出結論。

二、翻轉課堂的局限性

當然,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有其局限性。翻轉課堂教學方法并不適用于每位學生,并非所有的學生和學校都具備了使用的技術水平和條件,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的使用對象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1.低收入地區和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可能沒有翻轉課堂教學需要的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訪問條件。真正的關鍵在于并非每一個學生具備訪問所需要的個人設備和技術水平。這根本就不是某個學生或某個地區的個別現象。部分沒有計算機設備或家中未接入互聯網的學生,他們將被迫去網吧或在學校完成學習資料的下載和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他們學習的自由度。翻轉課堂的魅力在于學生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完成課堂知識的理解,同時針對疑問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課堂上參與師生討論,得出正確的答案。而在網吧或學校使用計算機的時間都會受到限制,無法滿足學習的需求,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2.翻轉課堂給學生帶來了一些不適應,并非如大家所吹捧的那樣。首先,翻轉課堂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通過5~10分鐘的視頻來講解課堂知識點。但是小學生的學習專注力差,很難持續性觀看和認真學習,老師不能要求小學生像成人那樣學習。所以,如果教學設計沒有趣味性,將不會吸引小學生來學習。其次,因為小學生的專注力差,自我約束能力不足,所以不能像成人那樣在家獨自學習,需要家長或者老師對其學習的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引導他們正確使用。

3.在計算機上觀看學習資料和完成課堂討論所需要的問題,這將意味著會增加他們的學習時間,而當前學生課后需要花大量時間去應付家庭作業和各種各樣的輔導班,那么翻轉課堂的實際意義便失去了。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

國家正在倡導建設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而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將具有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但在現階段它還不夠成熟,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們不斷地變革和實踐,讓其真正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式。

參考文獻

[1]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03).

[2]熊炯.“翻轉”語文課堂之教師手記[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03).

篇2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努力探討有效的課堂,即教師如何激發學生的思考。但隨著教師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的提高,教師開始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這是一種好的趨勢和現象。但是隨之而來的一些問題,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本文將探討一下如何在這種趨勢中,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學生興趣;活動;有效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努力探討有效的課堂,也就是說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思考的興趣。如果學生在課堂上體會不到思維的快樂,學生慢慢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但我們發現,隨著教師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的提高,教師開始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這是一種好的趨勢和現象。但同時我也發現,在我們的課堂上,有時學生似乎很有學習的積極性,師生之間提問、回答頻率很高,同座之間、小組之間討論熱烈,結果卻是“問之不切,則其所聽之不專,聽之不專,則其所取之不同”。課堂熱熱鬧鬧,但課后學生老師都失望:學生覺得自己好象什么都沒學到,老師也認為沒有達到自己預期教學目標。這就涉及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那么,如何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效呢?

一、充分考慮學情,制訂教學目標

我們許多老師都喜歡參考甚至照搬教參上的教學目標,而一些老師則是努力結合自身的個體知識結構,將教學內容進行內化整理,然后再以課件多媒體等方式呈現給學生。但往往忽視了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有些老師一個學案或課件用幾個班甚至好幾屆的學生就是這一做法的典型體現。考慮學情首先應該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即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這樣才能對所學內容有所取舍,才能讓所教內容真正有價值;如《法不可違》一課,從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針對這一內容,一些學生喜歡問的是“某一行為是否違法”;而另外一部分的學生則會問“某一行為違什么法?一般違法還是犯罪?”因此,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就該對這兩部分的學生分別提出不同的目標和要求,針對第一層次的學會,我們應該努力讓其學會區分不同的違法,而針對后一種學生我們則可以讓其比較一般違法與犯罪的聯系或者區別。再次,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方式,揚長避短。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現,有的學生善于邏輯思維,有的學生善于形象思維,針對這樣不同的特點,教學目標應該也有所差別。二、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及心理特點,準備教學素材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思想品德課教學素材也日益豐富,但在實踐中我們有時候可能會發現,我們覺得很有趣的視頻或材料往往學生并不感興趣,我們覺得很值得一看的東西學生往往提不起興趣,其原因在哪?這往往是由于我們老師總是以自己的視角去看待一個問題,而學生由于其成長背景以及身心特點與我們的差別,興趣和價值觀念往往有很大不同,從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出現。因此,我們在備課準備教學素材時,最好能盡量考慮學生的興趣及特點。如在《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的教學中,以歌曲《北京歡迎你》結束。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舒緩了學生之前緊張熱烈的辯論心境,也升華了學生樹立開放的意識和熱愛祖國的情感。三、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上,要做到讓學生樂于活動,善于活動

篇3

一、趣味性活動

注重課堂的趣味性,能夠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于開口、敢于演練。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筆者在課堂上與學生交流互動的時候。經常采用較為簡單而有趣的英語口語、俗語,同時配以豐富、夸張的表情和肢體語言與學生交流。實踐證明。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比如,筆者使用的猜謎語就受到了學生的歡迎。教學中,筆者經常編一些有趣的謎語讓學生猜,這既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如:(1)Which better is an animal? (2)Which letter is a part of your face? (3)Teachers write on me with chalk I can’t talk.

二、表演性活動

多年來,許多教師一直實踐著“教師當導演,學生當演員”的教學方式。教師只是舞臺活動的導演,學生才是臺上演戲的演員。例如,筆者在教學Unit 1 Topic 2 Section C的數詞時,在利用課件教授數詞后,先讓全班學生齊讀。后讓個別學生讀、其他學生聽,并給予糾正;再讓某個學生上臺點擊屏幕上的單詞,讓一些學生讀,另一些學生聽。一旦聽到有學生讀錯,就及時把讀錯的單詞改正過來。然后。筆者列舉“What’s one and two? It’s three.”的數學算式與幾位學生操練后,再由學生自己與同伴練習,最后由幾位學生到講臺上指著屏幕上的算式題讓個別學生或小組學生或全班學生練習,這樣學生就完全掌握了數詞。這樣的活動與發問。能讓學生都開動腦筋思考、開口講英語。有利于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反教學”活動

創設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至關重要。因此,教師也可以嘗試“反教學”。這里說的“反教學”是指將“教師”和“學生”的身份進行互換,以期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師生互動,讓教師與學生完全平等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實現平等交流,讓學生更容易接近教師。例如:大部分教師在讓學生讀短文或對話后,往往是向學生提問題。而筆者則采用相反的做法,由學生向教師提問題。當學生提問題時,由教師回答或師生一起回答。雙方共同促進。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陶冶性活動

初中生處于求知欲旺盛的時期,易于接受情感的熏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若能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教學,并加入合理的情感導入、恰當的語言表達和相應的身體動作,與學生平等探討,對學生循循善誘,定會讓學生不自覺地受到感染,覺得有一種外界的力量在引導他們接受教育,從而使學生保持信息接受系統的開放狀態,對教學內容保持一種親和、積極和興奮的情緒,樂于學習。例如:筆者在每19上課時都會利用課件播放一則諺語,如:A good book is a good friend (好書如摯友。)‘After you’is good manners.(說“您先請”是一種禮貌。) Think before you speak.(三思而后言。)這些精辟的名言,能夠讓學生從中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豐富自己的人生內涵,理解人生意義和價值。從學生響亮的朗讀聲中,筆者看到他們對光明的期盼。對知識的渴望,并真正領悟到學好知識的重要陛。

五、激勵性活動

鼓勵式教學被認為是比較優秀的教學法。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同時還要及時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或找出的答案很有可能是教師開始沒有預想到的。那么教師要利用這些資源來生成新的教學材料。使學生有一種要解決這些問題的迫切感。教師還要善于挖掘學生在問答問題時出現的新思想、新語言,維護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尊重他們獨到創新的想法,對學生的任何進步眭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都要及時、合理地進行評價,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學Unit 2 Topic 2 Section C時,筆者通過屏幕展示圖片,教學What color is this/that? What color are these/those?的句型時,先與學生互動操練以后,再由學生根據自己擁有的物品或圖片搭對子進行對話訓練,再由學生之間進行自由對話練習,這樣,學生就牢固地掌握了詢問物品顏色的句型。并能夠靈活應用了。

篇4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課堂教學 有效性

課堂教學是我國學生學習英語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學習知識、培養語言技能、提高能力、發展智力、形成態度和培養優秀品質的主要渠道,具有很強的目的性。我們深感以學生為中心,伴隨著多樣活動的課堂教學其實并沒取得很好的效果,新模式的變化遮蔽了我們的眼睛。課堂中,學生主動參與活動,討論熱烈、思維活躍,教師采用多種現代媒體作為教學輔助手段,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等各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大家為此感到驚奇,因為這些都是傳統課堂中從來不會出現的場景,從來沒有使用過的方式。

一、教師雖然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也提供了學生學習、活動的機會,但學生還基本上是在教師的控制下學習,練習語言知識,教師還是課堂的主宰者

新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成為活動的設計者、指導者,既不能成為課堂主體,又要掌握全局,而且整個課堂呈現出動態的多層次的復雜局面,教師在課堂組織、教學的流程設計、動態生成等方面如果沒有充分的準備和較強的駕御能力,不重視合理使用各種教學資源、教學輔助工具,不重視活動中各環節的緊密性,課堂教學的效果會在不知不覺中打折扣,甚至會低于傳統的課堂模式。這就使得新的英語課堂不能真正促進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更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得不到培養,課改也就失去了意義。

一方面,是教師的習慣在合作學習中表現出相當強的慣性,習慣于控制教學活動的進展。新的學習模式需要新的教學理念,教師的角色也需要隨之發生變化。但不少教師總不放心學生的合作學習,擔心學生講不清楚,耽誤了教學時間,從而干擾性地介入,或打斷學生思路,或左右學生思維,這就大大降低了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由于這種課堂組織模式在我國缺少經驗的積累,許多教師面對新的學習模式,只是學了個形式,而涉及到分組的方法,激勵評價的操作,活動任務的設計和教師的監控和引導都是廣大教師面臨的新課題。

因此許多教師教學過程中濫用小組討論,不管什么課都分組討論。還有的教師一味地讓學生合作學習,放棄了自己應有的話語權。如有的教師提供一個話題(有時甚至指令不明確)就把學生分成若干組,不論學生的實際英語基礎和能力,讓學生進行自主討論,學生活動時,自己在旁觀看,不做任何指導或幫助。這種流于形式的合作學習無疑是低效的。交際類活動教學途徑只是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產生一定效果的途徑之一,有條件者可以采用,無條件不可生搬,如果教學還沒有駕御能力,還是少用為好。

二、濫用課件、忽略實效

新課程理念更加強調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探索性。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多媒體課件因能呈現色彩繽紛的圖像和畫面,使很多抽象的東西變得具體、形象、逼真,在視聽方面也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使教學產生動態效果。

恰當、合理地使用多媒體對于調動學生學習情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理解、記憶效果等方面有極好的輔助作用。

三、課堂組織節奏松散、效率低下

傳統的課堂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課堂一講到底,課堂教學模式、教學的組織管理非常簡單。而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以往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這就要求教師要在組織這樣的教學活動上下功夫。但是教師如果沒有很好的課堂調控經驗和能力,課堂進程就會凌亂松散。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指令語中出現的問題。有的教師指令語不夠明確,學生不知道做什么;有的太過羅嗦,學生活動的時間還沒有布置任務的時間長。

(二)現場調節能力不強造成課堂凌亂,甚至失控。由于學生活動的明顯增多,課堂的生成也相應增多。有時候,學生對某個問題的討論時間遠遠超出了教師的預計;還有的時候,學生對某項活動的操作出現困難。這時候,教師若沒有隨機的調控和應變能力,不僅教學環節被搞亂,還會浪費大量寶貴時間。

(三)課堂教學節奏松散。教師和學生把大量的時間放在分組、演示、維持紀律等方面。課堂中,教學環節顛來倒去、教學活動松松、垮垮,一堂課學生沒掌握多少“有價值”的語言知識,用來操作的時間也得不到保證。

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提高課堂管理能力,才能保證課堂的有序、高效。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要科學設計好教學的各個環節,合理安排好相關活動,巧妙地整合利用教學資源,恰當使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在課堂中搭建一個無形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生可以釋放學習熱情,務實知識基礎,訓練思維能力,培養合作精神。而那些為求新求異求課改名分,濫用媒體課件,不切實際,故弄玄虛的課堂表現出的只是虛假的繁榮,師生耗時費力,收效卻不大。

四、從長遠角度來說,教師的專業素養要不斷提高

新的課堂模式對外語教師的素養及課堂管理監控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

一方面,教師要深刻理解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服務意識,時時刻刻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出發,把培養學生的持續學習能力放在首位,還應學會尊重學生,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另一方面,英語教師要不斷自我學習,自我提高。教師要有全學科融合的知識儲備,要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對于這種多維、動態的課堂的監控能力,保證教學結構的嚴謹性和英語教學環節的緊湊性,實現英語課堂的快節奏、大容量、高容度的教學模式,通過優化教學時間,達到提高教學實效,解決教學時間不足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姚利民,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和對策[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篇5

關鍵詞:真實;有效;數學課堂;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1-0045-02

在我們大張旗鼓實踐“數學要與生活緊密結合、學習方式要向自主、合作、探究轉變”的理念下,在繁花似錦的課堂教學中透露出浮華,一些假課、虛課、做秀課時有出現,使課堂教學低效、甚至無效。這些都是我們在追求有效課堂過程中應竭力避免的。那么怎樣避免這種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在此想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組織有效的課前活動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前活動的有效開展也是有效課堂的組成部分。一般來說,課前預備鈴一響,學生應該迅速回到課堂上并做好準備工作,但恰恰相反,他們總是對課間情有獨鐘,表現的是依依不舍,甚至有些同學還沉浸在其中,樂不思蜀。結果,課堂就難免會出現“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的情形。因此,開展一些有價值的課前活動成為我們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策略。課前活動的內容首先要與教學內容有關。

其次,課前活動的內容應能夠煥發學生的求知熱情,如:數學小魔術《神奇的67、167、267》學生隨意想出一個兩位數,去乘三個數老師就可以猜出那個兩位數。這個魔術利用的是特殊數的約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時,課前活動也可能與教學內容無關,主要是用于刺激學生感官,調動情緒,為思維熱身的“腦體操”活動。如可以參見《馬小跳數學》、李毓佩的數學科普讀物、楊紅櫻的兒童讀物、《趣味數學》,或者平時積累的一些學生做題時出現的笑話等,用各種數學謎語、數學魔術、數學小笑話讓學生在輕松、風趣的環境中開始學習;還可以定時、定量的做幾道心算、速算訓練,既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了競爭意識,還能一下子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到課堂上來。

課前活動的內容還有很多,太多的關于數學的奧妙可能在課前活動中為孩子們展示,帶他們探索。別小看這短短的幾分鐘,這一個個美麗的前奏將使你、我成為更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也能使孩子們對“數學”刮目相看。

二、創設有效的課堂情境

“情境創設”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策略,它是把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寓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問題情境、故事情境中,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常會發現情境設計與教學內容相脫的現象。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中有這樣一個片斷:課前,老師讓學生采摘了一些樹葉,課堂上要求學生將樹葉分成兩堆,說說你是怎樣分的?生1:我分成一邊3片,一邊4片。生2:我分成的兩堆每堆都是3片。師:誰能說說他們兩同學分得有什么不一樣?生3:生1同學分的兩堆不一樣多,生2分得兩堆是一樣多的。師:每堆一樣多,這叫做平均分。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一片樹葉,你能把這片樹葉平均分成兩份嗎?學生沿著樹葉的葉脈剪開平均分。師:這分得的半片可用什么數來表示?隨即出示分數。教者拋開課本,從生活中尋找原型,想到樹葉中間有一條葉脈,便于學生平均分,讓學生體會到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2份,分出的半片樹葉不能用整數來表示,順理成章引出分數二分之一。素材的簡單便捷能讓學生人人參與,課堂氣氛活躍不少,但不免讓人產生疑惑,生活中真有這樣的情境,要把一片樹葉來平均分成兩片嗎?這樣創設情境給人感覺是為分而分,不符合生活實際。情境創設時,我們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要遵循學生學習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將數學活動置身于真實的生活背景中。情境創設與學生的生活情境越貼切,學生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益。

三、預設有效的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4ayy私人影院| 久9久9精品免费观看|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小说网 |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jizzjizzjizz国产| 成年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亚洲制服欧美自拍另类|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在线播放| xxxcom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国产视频一区| 樱花动漫在线观看免费版|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玩弄丰满少妇视频| 办公室震动揉弄求求你| 老子影院午夜伦手机不卡无|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一区乌克兰|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91色视频网站| 夜夜揉揉日日人人| juy-432君岛美绪在线播放| 性欧美vr高清极品|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 果冻传媒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欧美精品videosex极品| 亚洲精品动漫人成3d在线|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 d动漫精品专区久久| 婷婷丁香六月天| 一级黄色免费大片|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