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智慧農業的前景范文

智慧農業的前景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22 10:36:54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智慧農業的前景,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智慧農業的前景

篇1

摘 要: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情況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而氣候在農作物的生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災害天氣對農業發展造成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怎樣做到有效的預防農業氣候災害,意義重大。對災害進行有效預防的重要手段就是使用比較先進的技術,如云計算和互聯網工程,通過智慧氣象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督,能夠很好地提升氣象服務于農業的作用。

關鍵詞:智慧氣象;氣象服務;前景探究和思考

我國的經濟發展促進了各類產業的發展,尤其在農業生產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了天氣質量的下降,天氣變化無常也給農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為了減少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應該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如智慧氣象服務等,通過對氣候進行及時的了解來減少農業損失。

1 智慧氣象

作為一種比較先進的理念,近年來,智慧氣象不斷被引進使用。智慧氣象主要是依托氣象科學系統使氣象各個方面的管理都具有智慧性,使氣象系統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市場的不斷變化和農業的不斷發展,使得許多新型的農業不斷出現,而氣象對農業發展的影響作用也逐漸增大,也就對氣象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智慧氣象為農業提供多樣性和個性化的服務,促進了農業的快速發展。

2 智慧氣象在農業服務中的應用

由于氣候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使得農作物對氣候的抵御能力不斷降低。所以,農業對氣象服務的要求逐步提升,之前的氣象監測能力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農業發展的需求。因此,必須大力發展智慧氣象,引進新的技術,提高監控的能力,進而提高農業生產的水平和質量。

2.1 氣象與農業大數據整合

大家都知道氣象不是一成不變的,目前,在很多地區都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氣候信息處理平臺,對氣候信息進行及時的預測和監督。然而,因為氣象的多變性,預測的時候不可能達到100%的準確,但是經過多方努力,已經能夠將準確性提升到一定的程度。之后進行大數據的整合和集約化數據的處理,進而得到比較精準的氣象數據信息,大大提高了預防的能力。如果能夠提高天氣預測的準確性,就能夠相應地提高保障的措施,減少經濟損失。現階段,我國的經濟和技術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已經能夠實現觀測的自動化,在全國的范圍內都實現了檢測,保障了數據的穩定性,通過對數據的分析進一步提升天氣預報的準確性。

2.2 提高服務產品的質量

天氣預報是比較基礎的天氣預測方式,其功能并非簡單的提供預報,而是在經過一定的加工之后,能夠衍生出其他的功能和其他一些專業化的產品。在提高預測分辨率的同時能夠不斷提高精準度,對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同的產業所需要的氣象服務功能是不同的。首先,應該不斷提高氣象服務的范圍和精準度,針對不同的行業,不斷加強災害風險評估的能力,對不同的氣象信息進行有效的評估,實現開發利用。其次,改變以往單一預報的方式,提升為預報+指南。目前的天氣播報只進行天氣情況的預報,而對一些災害性的天氣未提出處理的方式和手段,一旦遇到災害性的天氣,農民急需得到應對的措施和方法。因此,應該將氣象預報轉變為預報預警+影響評估+如何防御,一旦遇到氣象災害,農戶就能實現技術的預防并找到解決的措施,不斷提高氣象災害的御防能力。再次,對先進的氣象服務系統進行開發能夠提升惠民的理念,通過高科技的手段對氣象災害的預防進行定期的普及。同時,還可以建立一些在線咨詢平臺,以人們的需要為基礎,依托地面觀測站和中尺度自動氣象站,不斷提高信息的準確性,為用戶提供便利條件,提高氣象監測能力和預警能力。

3 對智慧氣象未來前景的探究和思考

3.1 互聯網+氣象服務

隨著我國鄉鎮城市化的不斷發展,許多年輕人投身城市工作,留下老年人在農村生活。但是隨著農業種植的綜合化和現代化程度不斷提升,以往的耕作方式已經發生了改變,開始向著機械化發展,農業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因此,氣象服務類型也應該進行適當的改變,應利用互聯網技術,將氣象服務和農戶需求進行有效的結合。利用技術平臺將種植戶、運輸戶和服務機構以及消費者緊密的結合起來,形成氣象對農業的垂直服務體系。

3.2 構建完善的信息共享平臺,提高效率

現階段,農業開始向著產業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對氣象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依靠目前的技術設備是很難達到要求的,需要不斷加強氣象服務的社會化水平,對氣象信息調度數據庫進行不斷地管理和整合,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加強農業和水利方面的合作,實現氣象資源的共享。這樣做有很多的優勢,首先,能夠降低產業的損失;其次,能夠對氣象部門的信息進行最大程度的利用。此外,利用媒體傳播信息,提升傳播信息的準確性。通過手機、微信和微博的作用將一些信息進行推廣和傳遞。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促進氣象服務的自動化,就應該加強其準確性和科學性,在氣象服務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盡量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篇2

關鍵詞: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制約;對策

中圖分類號:F303 文獻標識碼:A

1 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制約農業發展

下的“一家一戶”發展方式是制約農業發展的瓶頸。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形式,這種方式對于保持社會穩定,促進農業增效發揮過積極作用。但是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的不斷進步,這種方式也逐步制約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成了農業的提質增效的制約瓶頸。在“一家一戶”的模式下,群眾滿足于傳統農業帶來的最基本的效益,思想保守,觀念落后,抵制新的發展模式。帶來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增加了農業的生產成本,制約了農村社會的勞動力的有序流動;缺乏資金投入,農民不可能在有限的土地上進行大的投入,從而嚴重制約新技術、新農藝的普及和推廣;好的能給農村發展、農民致富帶來推動作用的農業項目落地難。一部分群眾有很深的土地情節,他們不愿意搞土地流轉,只守著幾畝地,給項目落地帶來實際的困難。

1.2 集體經濟收入嚴重不足,制約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事實上大多數村缺少集體經濟收入,農村的社會事業發展舉步維艱,沒錢辦事缺錢辦事的現象比較普遍。文昌街道地處城區,其轄區69個村居中,城區周邊的20個村居每年能有公共積累留存發展,其他村僅僅滿足于正常的開支。長此以往,個別基層村居干部就有了畏難發愁情緒,從開始的“想干事”到后來的“干事難”逐步發展成了“不干事”。因此,壯大集體經濟收入,保障農村事業正常運轉迫在眉睫。

1.3 基層干部和群眾素質是制約農村事業發展的關鍵

思路決定出路。但凡做出點成績的村居,必定有一個思想解放敢于擔當勇于負責的帶頭人,必定又一批敢闖敢試積極配合的干群隊伍做支撐。如果政策、資金、人才是農村發展的三要素的話,在當前情況下,最最要緊的是要解決人的思想問題。

2 解決對策初探

2.1 推進土地流轉實施農業項目招商破解發展瓶頸

2.1.1 打破原有種植經營模式

實施園區以及農業項目帶動戰略,努力打破一家一戶種植經營模式。近幾年文昌街道按照“土地向大戶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的思路,在土地流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累計流轉面積1046.7hm2,占全街道耕地面積的28%,土地集約化程度顯著提高,產業支撐帶動作用日益明顯。通過加快推進土地流轉,實現了土地資源向優勢產業集聚,培植壯大產業園區,夯實打牢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物質基礎。農民可以得到四金:土地流轉的租金;在自己流轉出土地做工的薪金;可以通過入股形式共同經營的股金通過和項目公司一起生產經營生產過程中形成的最低保障金。群眾通過土地流轉真正得到了實惠,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經營也使文昌街道農業產業結構更加合理,蔬菜、花卉苗木、豐產林等產業更加有序、健康、快速的發展。

2.1.2 實施招商驅動戰略,不斷提升園區內涵

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豐富農業示范園區內涵、提升都市型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大力推行農業產業招商,帶動農業特色產業的優化升級。目前,全街道農業企業累計達到24家,其中注冊資金超過100萬元的8家,500萬元以上的5家,過千萬的4家,發展國家三級以上資質的園林企業3家。

2.1.3 加大扶持力度

為了更好的促進農業產業的規模經營,各級應該出臺更加有力的鼓勵土地流轉的實施意見和更加合理的獎勵辦法,并將這項工作納入科學發展綜合考核,加大獎勵扶持。要強化項目招商意識,在切實做好招商引資的同時,要為農業項目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特別是要適當放寬農業設施建設方面要求,在各個方面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2.2 增加集體經濟收入,促進基層組織高效運轉

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的渠道是多方面的,破解集體收入難題的辦法也很多,但是,如何盡快實現基層組織“有人干事有錢辦事”的目標,就目前來看最實用的辦法就是“以獎代補”的政策扶持辦法。要加強財政扶持,設立專項資金用于化解村級債務,形成財政資金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增長機制。充分發揮“四兩撥千斤”的輸血作用,鼓勵支持農村干部特別是落后地區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

3 關于下一步農經工作創新工作的幾點思考

3.1 加快招商步伐

堅持農業產業的基地化、園區化和公司企業化,通過進一步加快招商步伐,實現產業聚集、農業技術聚集、農業人才聚集和效益聚集,實現農業層面上的根本轉變。

3.2 加快新型農民的培訓

農業農村的發展離不開廣大的農民群眾的支持和配合,農民群眾是我們新戰略的參與者和執行者,因此盡快培育一批思想開放的新型農民迫在眉睫。我們要利用農閑時節和全黨上下深入貫徹十精神的有利時機,著力培育一批新型農民和農村干部。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我們的培訓過程要實實在在,培訓內容要切實有效,整個培訓要讓參訓著刻骨銘心。在當前培訓資源有限的情況下,2013年先從兩方面入手:選派一些思想相對開放能做群眾工作的群眾和基層干部進入到大專院校學習農村的發展政策和發展思路;邀請這個方面的專家對干部群眾進行規模培訓。

3.3 快速推進園區建設,做大做強現代農業示范園和休閑農業示范園

篇3

物聯網即一種巨大智能網絡,具體來說,就是按照約定的協議,通過信息傳感設備、系統以及短距無線自組織網絡,把具體的物品和互聯網實現連接,然后實現在互聯網上的信息交換,對農業信息進行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并且管理。農業物聯網,顧名思義,就是把物聯網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上。利用物聯網技術融合、處理獲取的海量農業信息,再進行智能化操作,對農業生產全過程實現過程監控、科學管理,以實現即時服務。

二、物聯網在廣西現代農業物流中的應用現狀

與國際形勢相適應,廣西壯族自治區在農業生產多個方面如農產品溯源以及精準農業等諸如這些現代農業物流中也開始引入物聯網的技術應用。如依托物聯網技術,省會城市南寧市已經建立了蔬菜質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統建設的試點。如廣西牛博物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廣西成立最早的農業物聯網企業,在山西太谷2萬畝的紅棗基地、百色澄碧湖上千畝的芒果基地,用物聯網技術監控均獲得成功,兩個基地的農產品均成為國內同類最優;其它城市,如梧州、凌云也已開展了一些信息管理試點項目,如無公害蔬菜、茶葉質量安全追溯。在這個追溯體系中,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站、電話或手機短信,方便、快捷地掃描獲取柑橘運輸車輛以及柑橘的信息,并實現快速放行。當前,為了增加農產品的安全性,廣西壯族自治區內多項農產品在其生產和流通環節都已經開始使用RFID電子標簽技術,借此技術建立了農產品的生產和流通檔案。RFID技術推廣應用也有一定的難度,因為該技術畢竟屬于新興技術,其價格尚且偏高。令人欣慰的是,隨著農產品市場的擴大以及需求的增加,RFID技術也正在逐步走向尋常百姓,實現進一步推廣和應用,今后,在廣西物聯網農產品溯源技術中,RFID技術將會是主流應用形式。再如有些市實施了衛星定位配方測土施肥。在計劃施肥中,就可以減少化肥使用量,減少投入即增加收益。如金光農場就實施自動化控制,還應用了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通過這些現代信息技術,已經可以采集和控制遠程數據,所有與農作物生長有關的包括溫度、風速、風向以及蒸發量、日照輻射量等在內的數據都會被精準采集到,從而有助于土壤中水含量的測定,在對作物進行澆水、施肥時,都可以及時提供科學準確的信息。借助于現代物聯網技術,實現有效節約水、肥以及農藥。

三、智慧物流:物聯網與現代農業物流的結合

1.物流網在廣西畜牧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隨著廣西農業生產的發展,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水產畜牧業也穩步發展,但與其生產相比,其質量安全水平仍然比較低。而且,和畜牧產品質量的國際通用標準要求相比,廣西的畜牧水產的質量安全仍有較大差距。為了縮小差距,提高畜牧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迫切需要在畜牧養殖過程及其物流中引入現代技術。而物聯網可以使這一想法變為現實。如可以在畜牧養殖過程中植入電子標簽,通過電子標簽,為每頭牲畜建立檔案,并且設置相應傳感器,并適時監測建立檔案的牲畜體征,準確感知其生長發育狀況。此外,還可以依托網絡遠程控制系統實現對牲畜的投料喂食的智能化。也可根據不同養殖品種的不同需求,在線采集、處理和傳輸水質環境的參數。信息處理平臺還可以實現對增氧設備和飼料投放設施的智能控制,對它們的增氧或喂食也可以實現遠程遙控,通過這些現代物聯網技術,一旦監測到異常情況,就可實現及時預警。

2.在農產品流通中的應用前景

廣西是水果之鄉,這里的特色水果很多,如荔枝、龍眼、芒果、香蕉等,大多保鮮期短,鮮嫩易爛。在運輸過程中,借助物聯網技術,不妨利用CPRS、WCDMA等2G或3G等技術,可在農產品運輸車輛上安裝GPS定位及溫度、濕度等傳感器。通過這些傳感器,可實時地向調度中心傳遞運輸車輛的相關信息,有效降低農產品運輸的損失率。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農產品運輸車輛及貨物的快速識別,有效防止偽造和涂改通行證,同時也可實現遠程運輸。

3.智慧物流:物聯網與現代農業物流的結合

篇4

關鍵詞:物聯網;智慧農業;系統設計

中圖分類號:TP391.4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農業產業規模的不斷提高和土地集中化耕種的推行,越來越多的農產品在大棚中培育,傳統的人工控制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精準農業的要求[1]。

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是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的新潮流[2],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它既能提高農業精細化水平,又能節約資源、增產增效,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1 系統設計

1.1 系統目標

基于物聯網的智慧農業大棚系統通過傳感器實時采集室內溫度和土壤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光照等環境參數,經由無線信號收發模塊傳輸數據,根據用戶需求,實現對大棚的遠程智能控制[3]。

該系統還可推廣到園林園藝、畜牧養殖等相關農業領域,為實現對環境進行自動控制、智能管理,對農業綜合生態信息自動監測提供科學依據[4]。

1.2 系統架構

系統通過環境參數傳感器和高清視頻攝像頭等組建了一個可以遠程感知的數字大棚,采集的數據通過3G移動網絡傳輸到控制中心進行數據關聯、數據分析,實現智慧農業大棚一體化解決方案。

系統的總體架構分為傳感信息采集、無線傳輸、遠程控制和數據分析處理四部分[5]。

圖1 系統總體架構圖

傳感信息采集系統:主要負責大棚內環境參數的采集與控制;采用高清網絡攝像機,實時拍攝大棚內視頻信息。

無線傳輸系統:將采集的環境參數和視頻信息,通過3G移動網絡傳送到控制中心。

遠程控制系統:通過控制設備和繼電器電路可以自由操控各種農業生產設備。

數據分析處理系統:用戶可隨時隨地通過電腦或移動終端進行數據查詢與分析,為用戶提供決策依據。

圖2 系統組成圖

2 系統功能特點

基于物聯網的智慧農業大棚系統,內置先進的無線感應器,不用布線,可實時監測溫室大棚中的溫、濕度等信息,通過無線ZigBee技術,與相關設備連接,當室內溫、濕度、光照等信息超過或低于系統設定范圍時,可自動打開或關閉相關設備進行調控,營造作物適宜生長環境。

圖3 系統管理示意圖

主要系統功能特點如下:

(1)系統可實時、連續的采集各項環境參數,以數字、圖形、圖像等多種方式進行記錄和顯示。

(2)系統可對傳感器采集的溫濕度、光照等數據在后臺實現自動處理,與設定閾值比對,并根據結果自動調節大棚內溫濕度、光照控制設備,實現大棚的全自動化管理。

(3)系統可設定各監控點的報警閥值,當出現數據異常時自動發出報警信號。

(4)無線網關設備具備豐富的硬件接口,可以提供有線、無線等多種方式的通訊手段。

3 結語

相關資料表明,在智慧農業大棚中,每平方米一季可產番茄30kg-50kg,黃瓜40kg,相當于露地栽培產量10倍以上,其他各類作物在這種環境下的產量也將得到明顯的提升。另外,由于溫、光、水、肥、氣等諸多因素綜合直接協調到最佳狀態,據計算,可有效節水、節肥和節藥,使整體能耗降低15%—50%。

基于物聯網的智慧農業大棚系統將互聯網從桌面延伸到田野,讓溫室實時在線,從而實現農業大棚與數據世界的完美融合。

圖4 產量比較圖

圖5 能耗比較圖

參考文獻

[1] 施連敏,陳志峰,蓋之華.物聯網在智慧農業中的應用[J].農機

化研究,2013(06):250-253.

[2] 劉琪.物聯網技術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的展望[J].科技風,

2013(04):225.

[3] 劉明.國內外溫室產業發展現狀與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

學,2008,21(2):26-28.

[4] 盧闖,等.物聯網在設施農業中的應用研究[J].農業網絡信息,

2011(09):10-13.

[5] 郭陽雪,等.農業大棚溫度遠程實時監控系統設計[J].安徽農

業科學,2013(03):1308-1310.

作者簡介:

篇5

關鍵詞:智慧社區;培樹問題;分析研究;吉林市

中圖分類號:D66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5-0031-02

吉林市作為我國東北地區的主要發展城市之一,具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發展歷史,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社區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已經深受的人們的關注。智慧社區建設典型培樹問題是現代化社區發展中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也是主要內容之一。智能化社區的建設需要涉及很多方面的內容,其中智能化的設備、智能化的管理方式等,這些都是智慧社區發展中所需要接觸的內容。智慧社區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對于我國現代化的發展而言,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將信息化技術融入到了實際的發展中。在21世紀的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們對于自身生活條件的需求也有所提高,更多的人們希望過上高質量的生活,而社區環境是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接觸最多的環境之一,所以加強對社區環境的管理和維護是非常重要的。[1]下面筆者將會針對吉林市智慧社區建設典型培樹問題等內容進行具體的分析和闡述。

一、智慧社區的意義

智慧社區實際上就是根據現代化的一些管理理念和生活方式,來實現的一種社區建設體系。現代化的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認識到了智慧社區建設的重要性,智慧社區的意義也得到了人們普遍的認可和了解。吉林地區隸屬于東北的中心位置,無論是從地理環境上來分析,還是從人們的生活習慣上來看,優良的環境都是促進社區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人們對于社區環境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智慧社區實際上就是運用現代化的一些管理理念和社區管理模式對吉林市內的一些社區進行的管理方法。我國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而吉林市地區在我國算是具有文化特色的一個城市之一。在具有特色的城市中對其進行社區建設和發展,首先就要站在正確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只有運用正確的眼光去對其進行思考,才會真正的讓人們的認識到智慧社區發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智慧社區在未來的發展中將會具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發展趨勢,只有充分的利用現代化的技術和科學手段,才會為社區的建設輸送更多的力量,為實現社區培樹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智慧社區典型培樹問題的研究

(一)智慧互聯網技術的融入

在現代化的智慧社區中,合理地運用互聯網技術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互聯網技術是現如今21世紀中極具有代表性意義的一種技術,將這種現代化的科學技術融入到實際的社區發展中將會為人們的生活和發展帶來更多具有創新意義的內容。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社區建設培樹問題也有著更重要的認識。智慧互聯網技術的融入已經充分的引入到了實際的生活中,吉林市很多社區對智能化設備的建設已經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越來越多的社區開始了新的管理模式,這種創新式的管理理念被很多人所了解,因為越來越多的社區被人們評為模范社區,這些社區之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歡,就是因為在時代的發展中,互聯技術已經深入人心,如果能夠將其合理的融入到社區建設和發展中,將會充分的體現出互聯網技術的重要性。[2]

(二)智慧培樹問題的發展前景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智慧培樹問題具有廣闊的發展趨勢,首先,智慧培樹需要與現代化的理念和社會發展趨勢進行結合,不僅需要具有美觀的外表,更需要具備一定的環保意識。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將智慧建設型社區視為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只有不斷融入現代化的社會管理理念,才會更加凸顯出智慧培樹的重要性。吉林市的環境建設在東北地區中較為領先,與其他城市相比,吉林市地區的社區建設具有十分廣闊的意義。加強智慧培樹問題的建設能夠引起人們的重視,吉林市內的智慧建設需要融入很多先進的理念,其中智能化設備的運用是避免不了的。對于社區建設而言,如何建設與時代相符合的社區形象是非常重要的,社區的建設和綠化需要深受人們的重視。智慧服務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只有充分的利用信息化的技術和綠化環保理念,才會凸顯出智慧社區建設的重要性。[3]只有認識到培樹問題的發展前景,才會立足于腳下,做好基本的培樹工作,為維護社區的建設和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融入現代化的管理理念

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在社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為很多社區中的綠化和環境建設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現代化的管理理念能夠為吉林市智慧社區的建設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培樹問題在現代化的社區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吉林市來說,發展智慧社區培樹問題是確保社區綠化環境長期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較為主要的內容之一。智慧社區建設典型培樹問題是人們所關注的主要問題,對于現代化的社區建設而言,融入現代化的管理理念能夠實現小區建設的推動性作用。在現如今的21世紀中,綠化社區和智慧社區的建設是人們所關注的。社區建設與智慧培樹兩者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在智慧社區的建設和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吉林市智慧社區建設具有典型培樹問題,加大現代化的培樹力度可以增強社區建設,為維護我國現代化社區的建設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

(四)采用智能化的社區建設體制

采用智能化的社區建設體制是現代化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智能化社區的建設和發展正在逐漸的發展中進行著。智能化的建設體制發展可以為社區綠化建設和環境保護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吉林市地區位于我國東北部的中心位置,社區的建設的發展必將離不開智能化的管理體制,智能化的管理能夠跟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而進步,建設典型培樹問題是保證智能社區建設體制的重要方式,智能化的社區建設體制應該與社區的發展緊密的結合到一起。在現代化的21世紀中,不僅僅有智能化的手機、智能化的設備,更出現了智能化的管理體制,世紀上智能化的管理體制與計算機信息化管理有著很大的內在聯系。社區建設如果將智能化的管理體制融合到一起,將會更好的突出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充分的運用計算機技術對社區內的培樹問題進行研究,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分析,這樣將會更好的實現智能化建設的發展,為確保社區良好的發展和建設給予更好的保障。[5]由此可見,采用智能化的社區建設體制對于現代化的吉林市社區建設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開創社區內的智慧農業建設

開創社區內的智慧農業建設是建設智慧培樹的先決條件,因為社區內的環境保護工作會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其中不僅包含培樹工作,還需要與種植花草等工作緊密的聯系到一起。吉林市的社區要想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性戰略,就應該不斷的融入新的智慧管理理念和建設體制,開創社區內的智慧農業建設能夠提升社區的主要發展方向,為實現創新式的社區建設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與其他城市相比,吉林市所占據的地位位置非常好,無論是溫度還是其他的條件,都非常適合培樹工作的開展,要想實現智慧農業建設,首先就應該認識到培樹工作的重要性,在開展培樹工作的時候,首先就要站在正確的角度去分析和管理社區建設,尤其是針對一些需要科學含量的工作而言,采用正確的方式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三、吉林市智慧社區建設典型培樹問題的未來發展趨勢

智慧社區的未來建設和發展必將離不開先進的技術手段,對于吉林地區而言,建立典型的培樹工作是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多優質化生活環境的重要條件,也是必要的保障。智慧社區的建設需要與很多內容相結合,首先就是離不開信息化的管理技術,還離不開現代化的智能管理體制。為了實現社區建設的長期發展,就應該從目前的情況所考慮,建設正確的管理理念和建設體制,為吉林市內社區的建設和發展給予有利的保障。對于我國而言,智慧社區的建設必將需要優化其中的園林環境,而培樹工作的開展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樹種的選擇和栽培,在選擇樹種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吉林市的環境和溫度等多個條件進行選擇,只有選擇合適的樹種,才能夠更好在社區內進行種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居民對于社區建設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尤其是對社區內培樹工作的開展和建設更為關注。在未來的發展中,只有不斷的引進先進的培樹種植理念,并且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對其進行管理和種植,才會更好的凸顯出智慧社區的魅力。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更多優質的環境和生活條件。[6]

四、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簡單的論述了吉林市智慧社區建設典型培樹問題等內容,通過分析可以發現,我國吉林市地區的智慧社區建設工作已經逐漸的開展起來,很多社區對于自身環境的發展和管理已經加以重視。并且,在近些年的社區建設中,很多高檔社區和中檔社區也已經將園林綠化工作設為主要的發展內容,這將會為提升我國吉林市整體的市容市貌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在未來的發展中,吉林市內部的社區建設將會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張杰,李文章,等.以智慧破解城市發展難題[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13(05):115―117.

[2]張永民.智慧城市總體方案[J].中國信息,2014(05):145―156.

[3]王宇.基于四化同步的西南山區現代化發展探析――以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為例[J].中國市場,2014(05):118―121.

[4]徐傳燕.智慧城市的建設模式及對“智慧武漢”建設的構想[J].華中科技大學,2015(04):156―176.

[5]于鵬鵬.吉林市智慧城市建設體系與發展策略研究[J].互聯網經濟研究,2014(04):189―193.

[6]楊德海.智慧城市探索與實踐[J].住健部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數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2014(05):165―178.

[7]劉軍. 智慧社區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東北大學,20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国产精品| 岛国大片免费观看| 久久久综合视频|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 绿茶可约可空降直播软件| 国产区在线视频| 天天拍天天干天天操| 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精品无人区乱码麻豆1区2区 | 亚洲伊人精品综合在合线|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五月|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野花高清完整在线观看免费8|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2022福利视频|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毛片乱码| 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成人爽爽激情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2022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剧情 | 国产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 欧美金发大战黑人video| 人与禽交另类网站视频| 真正国产乱子伦高清对白| 午夜不卡av免费| 美女奶口隐私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AV国片精品有毛| 蝌蚪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高清日本撒尿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