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工業經濟技術范文

工業經濟技術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22 18:07:3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工業經濟技術,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工業經濟技術

篇1

(20__年12月26日)

各位領導、各位同志:

經濟開發區成立6年來,在各級領導和部門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工業經濟高速增長,特別是今年以來,工業發展的規模、速度和質量呈現了強勁協調增長勢頭,與成都高新區等其他四個開發區一道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全省優秀工業開發區。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將經濟技術開發區20__年度工業經濟運行情況以及07年的發展思路匯報如下:

一、20__年我區工業經濟的運行情況

20__年我區工業經濟運行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一是轄區工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電子信息、汽車零配件、食品飲料和精細化工四大主導產業和骨干企業發展加快。轄區一批優勢產業骨干企業突出品牌和技術創新優勢,抓住國內消費升級和新市場擴大機遇,增長加快。二是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7戶億元企業與30多戶產值在500萬至20__萬元的小企業同時并存,產業關聯度逐步提高。三是工業發展有了大型產業項目支撐。總投資60多億元的長虹大型產業項目PDP項目、空調壓縮機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投資超過20億元以利爾化學、美豐化工為主的精細化工產業園也將啟動建設。四是工業技術改造投入實現近翻番的增長,增強了工業發展的后勁。五是今年開發區順利通過了國家發改委審核,成為省級開發區;3月被省委省政府又授予省優秀工業開發區稱號,為園區工業發展爭取資金政策提供了好的平臺,為工業發展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

預計轄區全年工業總產值實現35.5億元,同比增長45,完成年計劃102;工業增加值12.7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33.5億元,同比增長46,完成年計劃101;工業增加值11.6億元,同比增長40,完成年目標計劃101;預計全年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4.2億元,同比增長182.6,完成目標任務的150。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戶,同比多增3戶,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87.5。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工業發展各項目標,我們能確保完成。

二、我區發展工業經濟的主要作法

1、研究出臺了系列促進工業企業發展壯大政策措施。

新年伊始,我們就到沿海一些發達開發區考察學習他們發展工業經濟的先進經驗,結合園區實際,把轄區企業按照規模、成長性、市場特點分成幾個層次,逐一研究工業企業做大做強的措施辦法。制定出臺了扶持工業發展壯大系列政策,強力推動企業技術改造、融資、技術創新、爭創品牌等工作,改變了一批中小企業受制于技術、資金原地踏步的格局,企業實現了良性擴張。

2、加大標準廠房建設力度,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搭建發展平臺。

我區已經建成工業標準廠房近10萬平方米,20__年建成3.5萬平方米,實現入駐中小型企業30余戶,企業在標準廠房內年實現工業產值超過5億元,大批中小企業在其中得以發展壯大。同時,一批中小企業通過標準廠房的培育壯大,正陸續征地建廠。

3、加強項目建設力度,努力形成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全區上下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重點推動確定的38個項目建設,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我區近20項在建項目和30項待建項目的建設。一是全力支持,確保長虹PDP、空調壓縮機項目進入實質性建設;力爭長虹手機以及美豐擴能技術改造等大型骨干項目落戶我區,二是實現一批中小企業當年引進、當年投產。三是大力抓好10余個投資20__萬元以上的技術改造擴能。全年建成了投資1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7個,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5戶。

4、完善工業服務支撐體系,切實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具體問題。

堅持領導聯系重點企業制度;加強工業經濟運行的預警預測分析;積極完善工業企業投融資體系,從擔保、貼息、貸款、風險投入等方面進一步加快企業投融資體系建設,幫助企業牽線搭橋、召集銀企合作會議,解決融資難題問題;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幫助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積極向上為企業爭取無償資金1000多萬元,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組織培訓、交流會議,幫助企業家轉變思想觀念、轉變企業生產經營增長模式;努力保證企業用水、供電、用氣、工業用熱、辦證等生產要素,完善工業標準廠房服務設施,以優質的服務工作促進全區工業經濟規模、速度、效益協調快速增長。

三、20__年工業經濟發展思路

20__年我區工業經濟的奮斗目標是:圍繞龍頭企業打造四大優勢產業集群,加快建成百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3個50億元產業集群(精細化工產業集群、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集群、食品加工產業集群),20__年轄區工業總產值超過50億元,同比增長40以上;實現工業增加值16億元,同比增長40以上;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戶,使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65戶,為此,明年我區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1、狠抓工業項目建設,實現技術改造投入6億元以上,形成新的產業經濟增長點。要爭取各級領導部門支持,強力突破我區項目建設中面臨的土地、規劃、項目審批和項目融資四大瓶頸,一是舉全區之力,促進長虹PDP項目、空調壓縮機項目開工建設,力爭盡快投入生產;二是抓好精細化工產業園建設,積極推進利爾化工技改項目、四川美豐公司新廠區建設;三是抓好轄區10余項投資超過20__萬元以上工業技術改造項目建設,培植一批成長性規模工業企業,包括宏發電聲繼電器生產項目、硅橡膠制品生產線、EPE發泡膜項目、凸輪軸生產線改造項目、釤鈷永磁生產線、貼片電容生產項目等,新造就一批億元級企業。

2、抓好一批優勢企業自主創新,實現產品升級換代,積極拓展市場,實現快速增長。重點支持華潤啤酒綿陽公司、利爾化學產品升級、擴展產品鏈。幫助恒信磁材、四川宏發、天晨生物、新康實業、福特電子、重業齒輪、長和科技、恒旺電子、葡露食品等10戶以上有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工作,努力擴大產能,快速實現上等升位。

3、加大產業招商力度,完善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實現招大引強。

篇2

關鍵詞:高新技術產業;重慶工業經濟;實證分析;貢獻率;研發投入

中圖分類號: F2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2)03-0002-03

一、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的現狀

高新技術產業日益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主導產業,代表著未來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方向,是國際經濟、技術競爭的制高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我國實現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戰略,也是國家和地方實現經濟振興的重要途徑。重慶作為我國中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轄市,也是全國幾大老工業基地之一,在西部大開發和中央直轄各項優惠政策的支持下,重慶市高新技術產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初見效果,經濟出現了快速增長勢頭。

(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模

“十一五”期間,重慶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先后實施24個重大科技專項、150個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等,投入近10億元,取得了混合動力汽車、3G芯片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

2010年,重慶累計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368家,開發高新技術產品2761個。重慶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達2515.37億元,比上年增長42.3%,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7.5%;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達7.95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348.6%。

2010年重慶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00.00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占全市生產總值的1.27%。市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66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1個,其中國家級中心11個;博士后流動站70個;14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目前全市企業創新研發平臺已基本涵蓋研發、設計、制造的全過程,直接依托企業構建的研發平臺占全市總量的75%以上。

(二)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及布局

從分布領域看,重慶市高新技術企業涉及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裝備制造、環境保護等領域。其中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生物醫藥三大領域工業總產值占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總產值的64%,產業規模已經凸顯。電子信息、新能源、高端制造三個領域工業總產值已占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總產值的26%,產業規模正在形成。

從產業布局看,2009年重慶市擁有重慶大學科技園、北碚大學科技園兩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擁有47個工業園區,其中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西永綜合保稅區、萬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國家級開發區。重慶北部新區掛牌成立于2001年,面積130平方公里,2009年北部新區生產總值GDP達545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393億元,累計簽約項目3551個,合同投資總額1265億元。累計引進外商投資企業868戶,世界500強入駐近40家。在2010年6月18日,適逢重慶直轄市成立13周年,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新區之后,中國第三個國家級新區――重慶兩江新區于此期間正式掛牌成立,這也是中國內陸唯一的國家級新區。重慶兩江新區建設成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上游的科技創新和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研發和制造聚集區,享受國家給予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的政策,包括對于土地、金融、財稅、投資等領域賦予先行先試權,允許和支持試驗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兩江新區”建設將標志著重慶高新技術產業大發展時代的到來。

從產業技術創新影響看,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重慶市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技術創新影響力的高新技術標桿企業。如長安集團形成“三國五地”的研發格局,躋身我國汽車第一陣營;軌道交通公司成功研發并運營國內首條跨座式單軌交通,獲得全國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全國交通建設領域十大科技成就獎;康明斯公司全新引入電控大馬力發動機平臺實現本地化生產,填補國內空白;金山科技、華邦制藥、亞德科技、大唐測控等5家民營企業通過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成為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十強”。

二、高新技術產業對重慶工業經濟影響的實證分析

根據重慶高新技術產業近12年來的發展情況,計算高新技術產業對重慶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并加以分析,同時通過彈性計算,分析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與重慶工業增加值的關系,以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對重慶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新技術產業對重慶工業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分析

按照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統計摘要2011》中的計算說明,得出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對工業經濟增長貢獻率的計算公式:

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的工業產值/工業總產值×100%

對工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的增量/工業增加值的增量×100%

利用以上公式,采用時間序列對1999年至2010年重慶的工業總產值、總產值增加值及其增量和重慶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量進行計算得出下圖,并進行分析:

圖1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及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數據來源:《重慶統計年鑒》(2000~2011年)

從圖1可以看到: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從1999~2006年一直高于40%,2007~2010年都保持在30%左右。重慶高新技術產業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1999~2004年一直保持在45%左右,最高達到52%,2005~2009年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都保持在30%左右,其中在2008年,盡管受到自然災害和全球金融危機等多重影響,重慶高新技術產業仍然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其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達到22%的高貢獻率。在“十一五”的結束之年2010年,重慶高新技術產業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快速增長,達到了41.95%。同時可以看到,雖然最近幾年高新技術產業占重慶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有下降趨勢,但是其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都穩定保持在30%左右,并且從2008年開始該比重有逐年上升趨勢。以上都表明了高新技術產業對于重慶工業經濟的發展有著很顯著的支撐作用和巨大的影響力,高新技術產業已經成為重慶工業經濟發展的一個巨大引擎。

(二)高新技術產業部門對重慶工業經濟增長的彈性測度與分析

經濟學認為,經濟增長是由資本、勞動等生產要素投入增加和技術進步引起的。然而,資本、技術和勞動是在一定的產業結構中組織生產。對于給定的資本、技術和勞動,不同的產業結構會導致不同的經濟增長表現。根據這一思路,列出以下模型:

表示重慶工業增加值,表示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表示工業其他產業部門增加值,A表示經濟的制度和技術因素。需要說明的是從工業增加值核算的角度來說,工業總增加值等于各工業部門增加值的總和。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產業之間存在著比較復雜的相互作用,利用彈性測度模型可以很好的測度某一產業部門對于經濟的影響敏感度。對上述函數全微分。得:

將該方程兩邊同除以Y得:

系數表示各部門的增長彈性,以標記,根據上式得到計量經濟模型:

該方程的系數表示了不同工業產業部門的經濟增長彈性,反映了產業結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本文采用了重慶1999~2010年的工業增加值為

,重慶1999~2010年的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為,重慶1999~2010年的工業其他產業部門增加值為,進行回歸

從回歸估計的結果看,模型擬合很好。達到99.99%以上,擬合優度很高,通過擬合優度檢驗。F值很大,表明模型的線性關系在99%的置信水平下顯著成立,方程通過F檢驗。各系數均通過1%顯著性水平的t檢驗,回歸結果合理。

由結果知,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對重慶工業增加值的彈性為0.3659,即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每增加1%,重慶工業增加值將隨之增加0.3659%。以2010年為例,重慶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占重慶工業增加值32.82%,代入彈性公式,則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每增加1個單位,重慶工業增加值將隨之增加1.12個單位。這表明了高新技術產業對重慶工業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顯著的拉動作用,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證明了重慶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性。

(三)重慶未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趨勢

根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重慶市“十二五”科學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及《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渝府發[2011]35),特別在“意見”是中明確提出,未來五年內要把科技創新作為核心戰略,把培育高新技術產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這使重慶迎來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大歷史機遇,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都很巨大。

根據“十一五”時期重慶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產值年平均增速15.2%,預計到“十二五”末,重慶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將達5000億以上,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的30%左右,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進入全面發力、闊步前進的新階段。

三、結論與展望

綜上所述,自1999年以來重慶高新技術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對重慶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度較大,有著非常顯著的支撐作用和拉動作用以及巨大的影響力,高新技術產業已經成為重慶經濟發展的一個引擎。同時可以看到,重慶地處我國中西部,在西部大開發和中央直轄各項優惠政策的支持下,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都很巨大,是未來重慶市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源泉。重慶必將成為全國高新技術產業成果不斷涌現的熱土。

參考文獻

[1] 重慶市統計局.重慶統計年鑒(2000-2011年)[M].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2] 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摘要2011[M].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3] 林中元.高新技術產業對重慶經濟發展的影響及預測分析[J].重慶與世界,2011,(11).

[4] 重慶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2010年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M].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5] 王敏晰.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及啟示[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4).

[6] 陶慶先.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競爭力與地方經濟增長關系探究―基于28個省份54個國家級高新區的實證分析

[J].科技與經濟,2010,(3).

篇3

英文名稱:Industrial Technology & Economy

主管單位:吉林省科技廳

主辦單位: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長春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4-910X

國內刊號:22-1129/T

郵發代號:12-275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1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篇4

1.1部分輸變電線路工程工程施工合同有失公正當前,合同雙方權利、義務不對等的現象在輸變電線路工程施工合同中普遍存在。許多施工合同文本的具體內容都是由發包方擬制的,在權利和義務的分配上對發包方有著很大程度的傾斜,對于承包方來說非常不利。特別是對發包方違約、賠償等方面的內容缺乏明確約定,或者雖然有約定但缺乏可執行性,實際工作中發生問題難以按照合同執行。整個合同有失公平,使得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長期得不到妥善解決,對于整個工程的正常推進非常不利。另外,當前電力設施行業競爭十分激烈,使得施工方在與業主的互動過程中始終處于較為被動地位。業主在處理工程建設相關問題過程中表現得較為強勢,常常會提出苛刻和不平等的條件,將自身的風險轉移到承包商身上,使施工方利益受損。此外,在現行的審計制度下,對施工企業進行審計時,往往只是把工程竣工結算中的高估和冒列作為審計重點,而忽視了因設計方、工程發包方原因而增加的施工費用。甚至有些設計單位只關注費用核減而無視費用調增,直接導致施工企業利益受到損害。

1.2人工、材料、機械的持續上漲導致施工投入持續增加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其中,建筑行業職工收入年均上漲幅度達到10%左右,在這種環境下,輸變電線路工程施工預算中人工費比例達到了16%左右。而發達國家人工費比例一般為50%。二者之間還存在很大差距。由此可見,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國建筑行業特別是輸變電線路工程施工企業費用還會繼續上漲,而輸變電線路工程的特殊性又使得機械化施工推廣困難,進而導致工程施工對于人工依賴性較高,致使施工企業人工費用難以降低,從而給施工企業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與此同時,工程建筑施工過程中需要的建筑材料價格也隨著市場行情不斷上漲,加劇了施工企業經濟壓力。由于工程投資預算編制所使用的定額實效性較差,往往落后與市場變化很大一段距離,而在編制預算時難以對材料市場價格漲幅做出準確預估,使得這部分因為市場價格變動導致增加的費用部分不能被納入預算,而是由施工企業承擔,被動性的計價方式侵占了施工企業利潤。

1.3施工企業自身技術經濟防控能力較差部分輸變電線路工程施工企業缺乏技術經濟分析意識,單純認為只要產值上去了,只要保障好施工進度和施工安全就能把企業經營好,沒有對企業施工成本和取得的利潤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從而導致輸變電線路施工企業長期存在高產值低利潤的問題。

2輸變電線路工程施工企業技術經濟重點

根據輸變電線路工程建設進度,施工企業技術經濟重點可劃分為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和竣工決算階段三個階段。

2.1在項目招投標階段,企業要做好技術經濟工作,首先對招標文件和設計圖紙進行全面詳細地把握和理解,要深入施工現場進行細致周密的調查,做好各項信息的收集與整理,正確選擇施工組織方案,仔細校核和分析招標工程量、做好工程成本、施工投資和利潤的測算工作。只有經過上述工作,從技術與經濟的角度,深入分析,認真比對,切實掌握工程實際情況和成本預算,再通過靈活使用不平衡報價法、突然降價法等招投標技巧,施工企業才能在項目招標階段最大程度保證工程施工階段和竣工決算階段的經濟利益。

2.2施工階段是工程具體實施建設階段,也是施工企業技術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施工階段,施工企業要著重做好技術經濟的分析控制、將設計變更與技術經濟相結合,落實工程索賠。通過建立并實施科學高效、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體系保障施工企業合法利益。

2.3在竣工結算階段,對工程全過程收集的信息進行整合,在此基礎上,與項目發包單位充分溝通,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和竣工決算階段發生的問題,要切實保證相關數據、信息、單據的準確性與完整性,以便必要時作為法律訴訟的依據。

3提高輸變電線路工程施工企業技術經濟能力的方法

首先,要提高技術經濟人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技術經濟人員是企業開展技術經濟工作的關鍵。由于技術經濟工作的復雜程度和特殊性,技術經濟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過硬的業務能力,既要能夠面臨經濟誘惑不動搖,又能夠機動靈活地協調各方面關系,常駐施工現場,切實保障施工企業經濟效益。其次,提高認識,加強技術經濟管理體系建設。輸變電線路工程施工企業管理者要高度重視技術經濟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到技術經濟和企業經濟效益與長期健康發展之間的重要聯系。要從企業的頂層設計著手,從指導思想到具體措施、從資金保障到人才支持,建立并不斷完善技術經濟管理體系,讓技術經濟工作貫穿每個輸變電線路工程工程項目的始終。

4結束語

篇5

1工業鍋爐結構、性能比較

1.1鏈條爐排鍋爐

鏈條爐排鍋爐屬層燃型鍋爐。煤在爐排上邊移動邊燃燒,單面著火,運行時燃料難以自身擾動,沿爐排長度方向燃料層有明顯的分區。鍋爐熱效率不高,但操作方便,勞動強度低,煙塵排放濃度較低。拋煤機鏈條爐是在常規正轉鏈條爐排鍋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燃燒機理既有層燃的特點,又有懸浮燃燒的特點,在燃燒設備結構上使鏈條爐排反轉并在爐膛空間增加了拋煤,使粒煤以顆粒大小在爐排面上分層分布,細煤屑則在爐膛空間呈懸浮態分布,比常規鏈條爐的煤種適應性強、負荷適應性好、調節比較靈敏。近年來,鏈條爐排鍋爐的節能改造較廣泛,包括拋煤機鍋爐經強化燃燒改造、前后拱改造、增加二次風甚至四角切圓三次風、應用爐內槽型分離和飛灰復燃技術,節能減排效果不錯。

1.2循環流化床鍋爐

循環流行化床鍋爐技術(CFB)是近30年來迅速發展的一項高效低污染低溫燃燒技術,顆粒煤在爐內循環流化燃燒,爐膛有旋風分離器等標志性部件。小型CFB鍋爐采用單鍋筒、自然循環方式,總體上分為前部及尾部兩個豎井。前部豎井為總吊結構,四周有膜式水冷壁,自下而上,依次為一次風室、密相床、懸浮段,尾部煙道自上而下依次為省煤器、空氣預熱器。爐膛與尾部豎井之間由立式旋風分離器相連通,分離器下部聯接回送裝置。燃燒室及分離器內部均設有防磨內襯。小型鍋爐采用床上或床下點火,分級燃燒,一次風比率占60%~70%,二次風比率占30%~40%,低倍率中溫或高溫分離,灰渣采用干式排出。爐膛設計適當的爐膛高度和截面,使鍋爐燃燒不同煙煤、無煙煤時,鍋爐熱效率在85%以上。爐內可脫硫,低氮低溫燃燒,廣泛的燃料適應性特別是對劣質煤的適應性是該類爐型的優勢。

1.3水煤漿鍋爐

水煤漿鍋爐是指使用水煤漿為燃料的鍋爐。運行負荷可在40%~100%的范圍內任意調節。水煤漿及燃燒后的粉煤灰都采用罐裝密閉運輸,具有和燃油燃氣鍋爐類似的火焰特性。常規的小型水煤漿鍋爐目前比較難辦的是氮氧化物容易超標,可以采用SNCR和濕法同時脫硫脫硝組合工藝對鍋爐全煙氣凈化處理,部分水煤漿鍋爐采用低NOx燃燒器降低氮氧化物生成。鍋爐尾部采用冷凝型鍋爐節能器和熱管余熱回收技術回收高溫煙氣和煙氣中的水蒸氣熱焓。有的公司借鑒流化低溫燃燒技術,研發的水煤漿流化懸浮高效潔凈燃燒鍋爐產品,實現爐內脫硫和抑制熱力型NOx的生成與排放;燃料由輸漿管送向燃燒室上部的水煤漿霧化器,霧化后送入燃燒室,燃燒室下部流化床的溫度在850~950℃,水煤漿在熱物料加熱下迅速析出水分、揮發分并完成著火燃燒及焦炭燃燒,在流化狀態下顆粒狀水煤漿團進一步解體為細顆粒進入懸浮室繼續燃燒。燃燒室出口處設置分離器,較大顆粒水煤漿和床料被分離、捕捉,返回燃燒室下部繼續燃燒,實現了水煤漿循環燃燒。

1.4燃油鍋爐

燃油鍋爐是指使用燃油為燃料的鍋爐。燃油鍋爐需要使用燃燒器將燃油噴入鍋爐爐膛,進行火室燃燒。小型的鍋爐本體及其通風、給水、控制與輔助設備均設置在一個底盤上組裝出廠。火管鍋爐的主要受壓元件是鍋殼、管板、爐膽、煙管;水管鍋爐的主要受壓元件是鍋筒、水冷壁、鍋爐管束、蛇形管、集箱。與同參數和同容量的燃煤鍋爐相比,其爐膛容積的熱強度可增大一倍,實際爐膛容積縮小約1/3。小型爐型可省去引風機,只用送風機即可將煙氣排出爐外。采用膜式水冷壁制成的微正壓鍋爐,可使鍋爐整體結構更為緊湊。強化油的燃燒必須做到以下三點:提高霧化質量,減小油粒直徑;增大空氣與油粒的相對速度;合理配風。

1.5燃氣鍋爐

燃氣鍋爐使用燃燒器將燃氣噴入鍋爐爐膛,進行火室燃燒。鍋爐結構、性能與燃油鍋爐基本相同,只是燃燒器有區別。燃氣的燃燒過程沒有燃油的霧化過程與氣化過程。燃氣與空氣的混合方式,對燃燒的強度、火焰長度和火焰溫度都有很大的影響。根據混合方式不同,燃氣的燃燒方法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擴散燃燒,在燃氣噴嘴口處相互擴散燃燒,其優點燃燒穩定,燃具結構簡單,但火焰較長,易產生不完全燃燒,使受熱面積碳;第二種是預混部分空氣燃燒,即燃燒前預先將一部分空氣與燃氣混合,然后進行燃燒,燃燒火焰清晰,燃燒強化,熱效率高,但燃燒不穩定,對一次空氣的控制及燃燒成分要求較高;第三種是無焰燃燒,即燃氣所需空氣在燃燒之前已與燃氣均勻混合,在燃燒過程中不需要從周圍空氣中取得氧氣。燃氣燃燒器一般多用第二種預混燃燒方式。有些鍋爐配特制的復合型燃燒器,可以切換燃燒燃油或燃氣,稱為燃油燃氣鍋爐。

2不同類型的小型工業鍋爐房的投資比較

以某公司分三期(每期間隔1年)建設的3臺20t/h鍋爐投資概算為例,比較5種不同類型的工業鍋爐房投資成本,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鏈條爐排鍋爐、循環流化床鍋爐、水煤漿鍋爐、燃油鍋爐、燃氣鍋爐的投資額比例為2.38:2.71:2.37:1.23:1,顯然,煤爐之間投資相差不大,油爐和氣爐之間投資相差也不大,但煤爐與油、氣爐之間投資就相差很大。

3不同類型的小型工業鍋爐運行成本比較

以某公司分三期(每期間隔1年)投入的3臺20t/h鍋爐為例,比較5種不同類型的運行成本。見表2。由表2可以看出,鍋爐運行成本由低到高依次是循環流化床鍋爐(CFB)、鏈條爐排鍋爐、水煤漿鍋爐、燃氣鍋爐、燃油鍋爐,噸蒸汽成本比例為1:1.09:1.25:1.65:2.35,三期達產投運后,與循環流化床鍋爐的年蒸汽總成本差額依次為0萬元、471.08萬元、1305.53萬元、3370.39萬元、7050.18萬元。可見,各爐型的運行成本之間相差很大,是業主最關心的指標。

4綜合分析

綜合分析見表3,表3中的投資和運行成本數據,參照表1、表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99国产欧美久久精品|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美女视频| 操动漫美女视频|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荡货把腿给我打开视频| 日本成aⅴ人片日本伦| 亚洲色图第1页| 被夫上司强迫的女人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一级毛片aa高清免费观看|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俄罗斯| 十八岁污网站在线观看| 色噜噜视频影院| 天天躁狠狠躁狠狠躁性色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91手机看片国产永久免费| 手机在线观看av片|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超长| 你懂的在线视频| 青青青青手机在线观看|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另类第一页| 公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 欧美性巨大欧美| 女人扒开腿让男人桶|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欧美色aⅴ欧美综合色| 国产 欧洲韩国野花视频| xxxx日本在线|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日韩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在线播放在线|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