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基礎護理的作用范文

基礎護理的作用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22 18:07:41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基礎護理的作用,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基礎護理的作用

篇1

關鍵詞: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安全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2377(2016)08-0211-01

1對目前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分析

1.1教材分析:現階段,從我國發生的護理安全事件來看,其中絕大部分的護理安全事件都是由于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的操作不規范而造成。目前在我國護理教育體系的課程設置中,無論是本科,還是高職、中職都未形成一套健全的護理安全課程,由此也就導致了在學習環節和教學體系的欠缺使學生對于護理安全重要性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進而學生在后期護理工作實踐中,也沒有一個很好地安全防范意識。相對于現階段我國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實踐,目前所應用的教材主要是李曉松為主編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該教材屬于一本很好地護理學教材,它集合了護理學導論、護理技術、職業防護以及安全護理等多項知識,實現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相關護理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涉及到了安全護理以及職業防護等傳統護理教材中所不具備的相關知識,有效地彌補了傳統教材中對于護理安全知識體系的嚴重不足。

1.2授課內容分析:對于現階段中職《護理學基礎》的教學實踐,從授課內容的角度來看,傳統的教學,護理教師也都是強調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重要性,而護理安全在教學中卻很少涉及。而現行的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中,授課內容有效地改善了傳統教學模式下的缺陷和不足,在教學實踐中滲透了相關的安全防護知識,并對學生進行了法律意識的相關教育,這對于學生在后期護理工作實踐中的職業安全提供了有效地保證。

2學生在臨床工作中出現的護理安全事件的分析

現結合我國中職護理學生的具體實習情況,對其存在的護理安全風險因素進行了分析[1],具體如下:

2.1學生相關法律意識的淡薄:在前期的學校教育以及后期的臨床教學中,由于相關法律知識上的欠缺,在臨床實踐中對相關的法律問題也沒有一個足夠的重視;比如未能重視起患者隱私權和知情權,從而引發護患沖突等。

2.2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的缺乏:學生在醫院實習期間,務必在指導教師的指導和帶領下進行相關工作。對于個別情況,院方護士分配學生進行獨立操作的,就需要學生有一個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如果由于自身原因,盲目的執行醫囑將會產生不可預知的護理安全后果。

2.3專業技能的不熟練:由于技能的不熟練,在操作過程中的經常出錯,已經成為產生護理安全事件的重要誘因。比如學生在實習期間在對患者進行靜脈輸液的過程中,輸液管中的空氣排空的問題,在對病人進行發藥環節又忘記核對患者信息,從而導致一系列的錯誤給藥現象的出現。

2.4責任意識的缺乏:學生沒有一個很強的責任意識,遇事容易沖動。就目前中職學生的心理發展來看,其明顯特點就是過于盲目急躁,在實習期間不可避免的出現情緒失控等現象。

2.5護患之間主動交流的缺乏: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由于未做好和患者之間的有效溝通,如在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過程中,由于技術經驗的不足,可能會出現穿刺多次未成功的情況,患者可能就會破口大罵,進而引發醫療糾紛。

3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過程中滲透護理安全的重要作用分析

3.1有效提高學生對于職業防護重要性的正確認識:現階段,隨著科技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醫護工作人員也越來越重視職業防護問題[2];所以,在教學中滲透的護理安全教育尤為必要,它不但有效地強化了學生對于職業防護重要性的認識,更促使其在工作實踐中注重職業防護和安全工作,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責任意識和尊重生命的價值觀。

3.2強化學生法制觀念:護理安全同相關法律法規有著極為緊密的關系。現階段所出現的護理缺陷以及醫療糾紛等事件中,其中由于護理人員法制意識的淡薄而引發的安全事件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所以強化學生法制觀念就顯得意義重大。《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安全護理教育在加強學生的法律觀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所涉及到的相關內容:護理事故的區別、護理差錯、護士職業保險以及護理人員的相關權利和職責等;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情景教學法和病例教學法,對于學生法制意識的強化也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敲響了安全護理教育的警鐘。

3.3促使學生護理操作實現規范化和標準化(1)嚴格無菌操作:在《護理學基礎》教學實踐中,學生無菌操作觀念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無菌操作以及護理操作的規范化能夠有效地降低醫院事故發生率。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滲透的安全護理教學,使學生對于由于感染對患者造成的危害有了更深的理解,并有效的加強了其無菌操作的觀念[3]。(2)護理操作程序的嚴格執行:在護理工作中要時刻以病人為中心,同時對于患者的姓名、年齡、診斷、用藥和護理措施等基本信息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都是一個合格的護理人員所應必備的能力。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滲透“三查七對”等安全護理知識,如在“輸液”等操作的實踐教學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安全護理意識,在執行操作之前需做好核對和解釋工作,從而更好地完成操作,減少護患糾紛等事件的發生。

4結語

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護理安全教育已成為重要組成部分。教學過程中滲透的安全護理課程,對于學生在學校學習以及工作中的持續學習提供了可靠地幫助,也促使學生安全防護意識得到了有效的強化,對于護理專業的開展以及護理職業的順利進行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立秋,孫毅恒.淺談在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中滲透護理安全教育[J].成功(教育),2013,24:275.

[2]李倩.淺談中職學校的職業健康與安全教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02:16-20.

篇2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高度要求醫療健康水平,醫療服務在人們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對保證人們健康起著重要作用,因此,無論是群眾還是政府,對于醫療衛生事業的建設都十分重視;在醫療衛生服務中,基礎護理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對減輕患者痛苦、促進康復、保障生命安全及提高人們對醫療衛生服務的滿意度等,均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優化基礎護理流程,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是當今醫務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近年來,我國各大醫院開始進行基礎護理流程優化工作,將患者的院感發生率有效降低,同時,還能夠提高患者的滿意度[1],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ICU病房中的住院患者大多數為危重急癥、各種大手術后的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危重、變化快,并且還不能自理生活,必須臥床休養,有些患者甚至需要依靠醫療設備維持生命。本文選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ICU中收治的50例患者,臨床護理中,給予患者經過優化的基礎護理,作為觀察組;同時,選取同時期我院收治的ICU住院患者50例,臨床護理中,給予患者未優化的基礎護理;除了護理方法外,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均沒有顯著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將兩組患者用于臨床比較。詳細記錄兩組患者的院感發生率、家屬滿意度及搶救成功率。

1.2 方法[2]

1.2.1 修訂及完善基礎護理流程

在臨床護理中,基礎護理流程的優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使ICU病房的濕度與溫度保持在規定范圍內,前者控制在50%與60%之間,后者控制在24℃與26℃之間,保證患者的居住環境舒適。②針對醫院ICU病房及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編排值班護士,一般來說,ICU基礎護理中,參與人員應該要包括高年資護士、低年資護士、護士、工勤人員,各1名,只要包括上述多位護理人員,才能夠保證基礎護理工作有效安全進行下去。③臨床護理中,要嚴格按照規定程序,給予患者適當的基礎護理,首先為洗頭與擦身,然后進行飲食與口腔護理,最后給予患者會陰護理,通過給予患者上述一系列護理,使患者的生存質量能夠得到保證。

1.2.2 加強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培訓

這個步驟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①護理人員一旦入科后,就要采取手把手、一對一的方式對其進行相應的培訓。②在給予護理人員培訓期間,新入科護理人員在為患者進行護理操作時,帶教護理人員必須從旁觀看,避免不恰當操作,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③各科帶頭人每周均對新入科護理人員進行授課,內容主要包括常見病基礎護理及注意事項、急救護理及注意事項,同時,還可以向新入科護理人員講授護理經驗[4],使新入科護理人員的基礎知識能夠得到有效增強。④要求新入科護理人員定期進行工作總結,至少要保證每周一小結,每月進行一大結,并且,要求在工作總結中強調操作錯誤事項;帶教人員針對護理人員的突出成績給予表揚,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對于操作失誤,要給予他們相應的糾正,避免再次發生類似錯誤。

1.2.3 強化護理意識

①給予患者適當的目光接觸與觸摸,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及安全感。與患者家屬多加交流,增強患者家屬的信任感。②護理人員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隱私權及人格尊嚴,使患者感覺親切,緩解他們的恐懼心理。③保證病房布置舒適安靜,及適當的通風采暖,努力為患者營造一個人性化的環境。④在護理服務中,護理人員要時刻以患者為中心,采用現代護理觀念指導護理服務,保證護理質量[5]。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

2 結果

表1 對比兩組搶救成功率

表2 對比兩組的院感發生率

表3 對比兩組患者的滿意度

從表1、2、3中可以看出,兩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院感發生率及患者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篇3

【關鍵詞】 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基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3)12-0024-01

基礎護理指的是在各科臨床護理當中最基礎的護理,基礎護理主要是根據基本的護理理論知識和基礎性的護理實踐技能以及基本的護理態度和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從而滿足患者的基本要求。近幾年來,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傳統的醫學模式逐漸轉變成了以人為本和以患者為中心的醫學觀念[1]。科學有效的護理能夠顯著提高護理的效果,有利于促進患者病情的治療康復,降低護理的風險和護患之間的糾紛,因此,為了提高基礎護理的質量和效果,文章對基礎護理中采用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的作用進行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各科室的50名基礎護理護士,均為女性,年齡為19~32歲,平均年齡為(23.5±4.5)歲。隨機選取該院2013年3月~2013年9月在該院治療并需要進行基礎護理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這100例患者當中,男61例,女39例,年齡為12~76歲,平均年齡為(38.5±5.5)歲。

1.2方法

1.2.1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的設計

首先根據基礎護理的要求和特點自制一份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的內容包括了眉欄、護理項目、執行時間、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分級、護理方法、計劃開始和停止的時間、Barthel指數評分表等。其中,眉欄內容包括了患者的科室、床號、姓名、住院號、入院日期等;基礎護理的項目包括醫囑護理的級別、面部的清潔和梳頭、會陰的護理、口腔的護理、足部的護理、壓瘡的預防和護理、留置尿管的護理等基礎性的護理[2]。

1.2.2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的使用

設計好表格式的基礎護理計劃單之后,在這120例患者身上實施,實施的方法如下所示。

1.2.2.1護理人員的培訓

首先對這選取實施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的50名護士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方面是進行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的培訓,通過培訓讓這50名護士熟練的運用Barthel評分表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了患者排便的控制、排尿的控制、修飾、如廁、進食、轉移、步行、穿衣、洗澡等。總分為100分,在60分以上的為生活基本自理;41~60分的為部分生活自理;不足40分的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幫助和照顧。進行ADL的評分時,護士先在醫囑護理欄中打“√”,然后在患者需要的護理項目欄中打“√”。

另一方面,進行Orem自理理論知識的專題講座,對護士的Orem自理理論知識進行培訓,采用完全代償系統、部分代償系統以及支持-教育系統這三種護理系統對患者的自護能力進行指導和評價,并對于這三種護理系統相對應的基礎護理知識和護理操作的技能進行培訓。并將患者的ADL分級的補償方式劃分為完全、協助、幫助、照顧、支持、教育等[3]。

1.2.2.2基礎護理表格計劃單的填寫

首先對這100例患在入院的第一天進行首次的ADL評分,并根據醫囑護理以及患者的ADL評分級別在護理計劃單的相應欄目中打“√”,并讓填寫護士填好計劃開始的時間,并簽好負責人姓名。

其次在患者住院之后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和醫囑的護理級別進行相對應的更改和調整,并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隨機ADL評分,統計ADL評分時以最后一次ADL評分和醫囑護理級別進行ADL評分,護理期間要隨之進行相對應調整的內容包括基礎護理服務的項目、護理的方法、執行的時間等。

最后將這些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采用分組保管的方式進行保管,然后由每天的責任護士或者是輔助護士根據護理計劃單上的要求將基礎護理項目落實到位。并由責任組長根據患者的護理計劃單對本組患者的基礎護理項目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對基礎護理項目的護理效果進行評價和指導,最后由護士長進行抽查考核。

1.2.2.3評價方法

保持基礎護理計劃單實施前后的床護比不便,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表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并比較實施基礎護理計劃單前后患者的滿意度、護理效果[4]。

1.3統計學分析

文章所有的數據均采用SPSS13.5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所有的計量資料采用(x±s)進行表示,并采用x2對所有的計數資料進行檢驗,統計學差異值用P表示,當P

2 結果

基礎護理計劃單實施前的滿意度為71%,護理效果為80%;實施基礎護理計劃單之后滿意度為99.9%,護理效果為95.5%。因此,實施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之后,該院的基礎護理滿意度、護理的效果得到顯著的提高,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實施前后的效果具有顯著的差異,P

表1 基礎護理計劃單實施前后的患者滿意度和護理效果比較

3 討論

從結果中可以看出,實施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前,患者的滿意度和護理效果分別為71%和82%,實施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后,患者的滿意度和護理效果分別為99%和96%,實施后的患者滿意度和護理效果得到顯著的提高,實施前后的滿意度和護理效果具有顯著的差異。

總的來說,實施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具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作用:一方面,實施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表能夠顯著的提高基礎護理的質量和效果,大幅度提升了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度。采用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表貫徹了以人為本的服務原則和以患者為中心的服護理理念,使得護理的內容更加清晰具體,增強了護理的指導性,有效的避免了基礎護理工作中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實施表格式基礎護理計劃單能夠有效的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轉變護士的護理觀念,提高自身的護理技能(包括衛生指導的能力、健康宣教的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患者的康復訓練能力等),轉變護理服務理念和價值觀,在臨床護理中具有推廣的意義[5]。

參考文獻

[1]馮志英;王建榮;張黎明;馬燕蘭;魏暢;舒軍萍.影響我院基礎護理質量的因素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0,05(10):12-13

篇4

關鍵詞:合作學習法;中職;護理學基礎

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3-0073-02

1合作學習法的來源及內涵

合作學習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由于其在改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心理品質等方面效果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1]。我國于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在課堂教學中引進小組合作學習,并由此引發了對合作學習的探討。我國教育學者王坦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互相合作,達成共同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2]。

2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專業核心課程之一,是一門理論、技能并重的課程,其內容涉及患者清潔、用藥、飲食、排泄等日常生活護理的各個方面,是護理人員必備的基本專業知識。然而,目前中等職業學校護理學基礎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到教學質量,教學狀況不容樂觀。

2.1學生基礎薄弱

雖然護理學基礎課程內容大部分貼近生活,易于理解,如患者的清潔護理包括我們日常的口腔、頭發等護理知識。但由于中職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學習障礙,教師在教學中感到困難重重。究其原因,大部分中職生基礎薄弱,理解能力、動手能力較差,學習方法、態度不正確,積極性不高。

2.2護理教學中人文教育不足

護理本意就有照顧、看護的意思,除了必備的專業知識外,學生還應具備較強的溝通和服務意識。中職生生理、心理年齡相對較小,不少學生為獨生子女,從小在溺愛中成長,服務意識、交際能力薄弱,加之護理教學重專業知識輕人文教育,使得學生在臨床上面對真實護理對象和護理沖突時往往不知所措。

2.3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陳舊

為了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各層次醫學院校不斷嘗試和探究新的教學手段與方法,但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填鴨式”教學法仍較普遍。由于對教學方法把握不當,表面上教師對原來的教學方法做了更改,但實質上學生依舊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習動力不足,只是機械記憶,缺乏主動思考。

3合作學習法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以“臨床常見各種臥位”為例

3.1學生分組

首先教師根據班級具體情況,按照異質分組原則協助學生分組,所謂“異質分組”即各組組員學習能力必須兼有優、良、中、差,不能全是學習能力強或者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有層次的組隊方式更有利于組員間的互助學習。每組可4~6人,也可6~8人,不能太多也不能過少,以利于有效管理和分工合作為宜。每組還應挑選一名管理和組織能力較強的組長,負責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推進及與教師的聯系。筆者授課班級為56人,因此將學生8人一組,分為7個小組,并任命了小組長。

3.2任務設計

任務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是否能有效進行合作。因此,初次嘗試合作學習法的教師除了根據教學目標、知識點難易程度設定任務外,還應協助各組長根據組員學習能力分配任務。學習任務的分配應體現組員間的相互依賴性,并落實個體責任及任務要求,最好于授課前一周做好安排,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準備。臨床常見各種臥位包括臥位的概念及9種不同臥位的適用范圍和安置方法。根據教學目標要求,筆者將總任務安排如下:(1)掌握臥位的概念和要求:能說出臥位的定義,能區分主動臥位、被動臥位、被迫臥位并舉例說明。(2)掌握臥位的種類要求:能正確說出各種臥位的適用范圍并舉例說明,能正確展示各種臥位的安置方法。(3)思考討論:為患者安置臥位時有哪些方法可增進患者的舒適度?要求:集思廣益總結出增進患者舒適度的方法,并在實操演示時體現出來;協助組長安排如下專業任務:每組8人,將能力強和能力較弱的組員兩兩搭配分為4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臥位概念及兩種臥位的學習,小組長所在的組負責3種臥位的學習。要求:組員兩兩合作,每個組員能掌握臥位的概念,并舉例說明;每個組員能正確解說一種臥位的適用范圍及安置方法(小組長負責兩種),并能和另一組員配合示范臥位的正確安置方法,在進行臥位安置演示時能舉例說明增進患者舒適度的方法。

3.3課堂授課

(1)教師展示課堂教學目標,提問臥位的概念和性質,鼓勵各小組搶答,教師總結并給搶答成功的學生計分。(2)學生組內討論:小組長組織學生進行臨床各種臥位的組內討論匯總,檢查組員任務完成情況;教師巡查,把握各組合作學習情況并給予適時的引導。(3)教師引導學生上臺進行各種臥位的展示和講解,臺下學生對上臺者的表現打分,學生每講完一種臥位,教師就給予相應的點撥指正,并給上臺演示的學生打分。(4)播放臨床各種臥位教學視頻,通過直觀對比,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5)教師對本次課進行總結:重申本次課重、難點,點評各組學生表現,給予學生相應肯定,指出不足并督促改正。

4效果評價

4.1問卷調查結果

筆者從2010年開始嘗試合作學習法,2012—2014年對所授課同年級兩個班(每個班60人,共360人)分別開展合作學習法(實驗組)和傳統教學法(對照組),于學期末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360份,回收有效問卷360份,回收率100.00%,結果見表1。由表1可見,合作學習法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特別在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方面有顯著的優越性。

4.2理論考核結果(見表2)

表2是筆者在2012—2014年3年間所授課兩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統計,不難看出,實驗組學生成績優秀率和良好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教學效果顯著。

5問題及建議

5.1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轉變

有別于傳統教學,合作學習法中教師更多扮演的是引導者、監控者和指導者角色,學生不再是坐等接收知識,而是在教師引導下變被動為主動,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索,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法。因此,在合作學習初始,教師應多關注學生合作學習情況,通過觀察了解各組學生具體學習情況,把握學習動態;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給予適時引導和建議,以確保合作學習順利進行。

5.2任務設計精細化

合理設計任務是合作學習成功開展的前提,教師設計任務時,除考慮讓學生明白“干什么”,還應讓學生明白“怎么干”。每項任務之后列出相應的要求和成功標準,細化和精確每項任務,讓學生有方向、有目的地學習。設定的標準應是學生能通過努力達到的,使整個學習過程既具有挑戰性、又具有可行性,在激發學生探索欲的同時又不至于打擊學生積極性。

5.3多樣化測評手段的應用

建立全面的評價體系,對學生學習質量、成果進行科學評價。合作學習立足于小組成員整體知識、技能、情感的培養,且組內成員層次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傳統的單一評價方法不能真實反映每名學生的學習狀況,且不能起到有效的激勵作用。因此,教師應采用多種測評手段相結合的辦法,分別從整體和個體、組內和組間給予學生評價。例如,可將試卷測驗、小組成員任務完成情況、小組成員課堂發言表現等作為個體成員的評價內容,組員之間的配合互助、小組總任務完成情況、組內測試等作為小組整體的評價內容。組長對組員的評價、組員對組長的評價等多方面評價相結合方式,不僅可增強組間競爭意識,還可加強小組成員團隊意識,使小組更具凝聚力和競爭力。

5.4注重后期小組學習狀況的總結討論

不管時間多么緊張,教師都應和學生一起討論總結每次小組學習情況,給學生時間梳理每次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反思哪些地方應繼續保持,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同時鼓勵學生思考、表達,互相學習,教師適時加以引導,使合作學習在良性循環中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VermetteP.Fourfatalflaws:avoidingthecommonmistakesofnoviceusersofcooperativelearning[J].TheHighSchoolJournal,1994(3):225-260.

篇5

1 護理在醫院感染中的作用

醫院感染的預防與護理工作關系密切,護理人員是防止醫院感染的具體實施者和執行者。所以預防控制醫院感染、護理人員起主導作用,醫院是各種病源微生物聚集的場所,護士在為病員護理的過程中,直接或間接地成為各種病菌的攜帶者和傳播者[1]。

2 加強基礎護理

加強基礎護理在預防醫院感染起著重要的作用。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以消毒、隔離、滅菌、無菌技術及監測進行效果評價為主的控制醫院感染的措施,這些措施說明護理質量的高低對預防感染起著重要的作用[2]。

3 醫院感染與護理的相關因素

3.1 手的感染護士的雙手在各項治療、護理操作中與患者有著頻繁、直接的接觸,手上殘留的細菌或污染隨之帶到醫療器械或患者身上,造成交叉感染。

3.2 護理用具的污染為患者進行治療護理的器具:有體溫計、壓脈帶、血壓計袖帶、聽診器等,在病員之間反復使用,一旦受到病員微生物的污染,間接地把病源微生物傳播給另一些病員或工作人員,可在短期內或同時造成浸襲感染[3]。

3.3 侵入性操作不當臨床最常見的是留置導尿管而致的尿路感染;在國外占醫院感染的42%,居于首位,在國內占醫院感染的20.8%~31.7%。留置尿管不僅損傷尿道粘膜,同時也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機會,是醫院感染的首要危險因素。

4 防范措施

4.1 為了有效地控制醫院感染發生,加強對醫院感染的防范意識遵守醫院規章制度,嚴格無菌操作技術,減少與護理操作相關的感染發生[4]。

4.2 培養良好的洗手習慣采取簡單有效的機械性洗手,即用日用肥皂并流動水搓洗1 min左右可清除手部90%以上的微生物,重要環節可用70%的乙醇中加入0.2%新潔爾滅。噴霧在手上,搓手可達到消毒作用,洗手原則是接觸患者前,操作前后均應洗手泡手[5]。

4.3 加強護理用具的消毒要求病區做到體溫計每人一支,用后浸泡消毒,壓脈帶每人一用一消毒,氧氣濕化瓶每周用l:500的84液消毒兩次,晾干后備用。血壓計袖帶、聽診器做到熏蒸消毒或用消毒液擦拭,能夠高壓滅菌的器械一律不準用消毒液浸泡。

4.4 加強留置導管的護理在接觸尿管前后必須洗手,保持引流通暢,尿袋放置低于床面,并定時進行膀胱沖洗,囑病人多飲水;保持每日攝取水量為1500~2000m1,每小時尿量50m1。

4.5 凡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都必須進行浸泡消毒后由供應宣統一回收處置,不得私自處置,不得隨處亂扔。

5 重視監測工作

隨著對醫院感染的認識,監測工作愈來愈受重視。我院指定專人定期進行空氣、物體表面、紫外線強度、手、無菌物品滅菌效果等,并及時反饋監測結果[6]。

6 配合醫師,合理使用抗生素

臨床中使用抗生素的種類:具體方法是由醫生決定的,但護士作為執行者仍起著關鍵作用,掌握藥理知識、藥代動力學中該藥半衰期,明確給藥次數和間隔時間,自覺按規定時間給藥[7],積極觀察療效,及時向醫生提供停藥或換藥的依據,最大限度提供抗生素的效果,減少耐藥菌株產生[8]。同時注意使用兩種以上抗生素不宜置于同一溶液中靜點,有些抗生素配伍后,雖然藥液外觀無明顯變化,但由于藥液互相作用,可出現藥理或化學結構的改變,失去活性,喪失或降低抗菌作用[9]。

7 醫院感染的體會

目前醫院感染已成為醫院管理中的嚴峻問題,只有從思想上重視,不斷克服抓醫院感染管理投入多、費力大、時效少的片面認識[10]。提高廣大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護理工作者要認真、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的預防原則,切斷引起醫院感染的傳播途徑,以實現醫務工作者的共同目標,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焦艷文,車瑛,杜黎明. 淺談基礎護理的作用[J]. 中國民康醫學, 2008, (22) :2865.

[2] 趙術云. 新形勢下基礎護理的重要性[J]. 河北醫藥, 2008, (04):568 .

[3] 劉曉玲. 護理人員對基礎護理的認知調查分析與對策[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08, (09):116-118 .

[4] 袁泉純. 影響基礎護理質量的相關因素及對策[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 2008, (17):175 .

[5] 朱月梅. 基礎護理是實現優質護理的關鍵[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09, (10):91-92 .

[6] 趙術云. 新形勢下基礎護理的重要性[J]. 河北醫藥, 2008, (04) :568.

[7] 康紅青,馬瑞. 病區基礎護理質量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當代護士(學術版), 2008, (11):95-97.

[8] 王建軍. 護理人員對基礎護理現狀的認識及思考[J]. 當代護士(學術版), 2008, (10):3-6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东北老头老太露脸|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久久综合久久久| 欧美福利视频网| 免费国产在线视频|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电影麻豆入口|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少妇高潮无套内谢麻豆传|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五月天国产视频| 国产超爽人人爽人人做| a级黄色一级片| 岛国大片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欧美高清视频www夜色资源网| 免费在线h视频| 精品日产卡一卡乱码|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黑人一个接一个上来糟蹋|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 91久国产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 jux662正在播放三浦惠理子| 性欧美高清come|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肉动漫无遮挡无删减在线观看| 五十路在线播放| 欧美zooz人禽交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国产精品| 特级深夜a级毛片免费观看| 俺去啦在线观看| 秦先生第15部大战宝在线观看| 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av高清| 美国式禁忌交换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