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危重病人護理體會范文

危重病人護理體會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25 11:23:42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危重病人護理體會,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危重病人護理體會

篇1

中圖分類號:R473.5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0-198-02

1 將病人安置于搶救室或監護室

保持室內溫度、濕度適宜,空氣新鮮,環境清潔、安靜.環境布置突出以人為本,要做到各種操作聲音要輕,各種儀器報警聲音要適度,避免各種外界噪音,病室布置應該提倡暖式調的墻壁,暖式調分隔離,操作中不怕臟注意保護病人隱私,建議播放些背景音樂,夜晚盡量不開直射病人的日光燈,如需要可適當使用眼罩,護理人員作為一道活的風景,臉上要有微笑,語調要輕柔,和病人講話盡量不戴口罩,眼神與病人要有交流,護理手法不可造成病人不適或損害,對那些能給病人帶來刺激的儀器、工具等應移出病人視線。病情允許可放些含中藥的空氣清香劑,營造一種讓病人感到溫暖、放心,沒有恐懼感的治療環境。

2 實施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

醫院的一切醫療護理都是以方便病人和有利于病人康復為宗旨,病房實行小組責任制護理,每位護士鼬內負責病人的一切治療、護理、觀察病情等。在工作過程中加強與病人溝通,并將衛生宣教、出院指導等靈活貫穿在全過程。護士運用護理程序的方法和科學的思維去思考和探索,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利于培養護土的獨立工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擴展專業知識。這種方法充分體現了護理的客觀性、獨立性、連續性和系統性。對危重病人能進行語言溝通的,首先通過護理人員耐心、細致有目的性指導,使病人從心理上接受,并積極配合,比如翻身、拍背、肢體被動活動等。而對那些氣管切開,不能進行語言交流的患者,則可借助一些工具,如書寫板,有說明的圖案板或用手勢等來達到與病人溝通,以確切清楚病人的需要或讓病人理解護理人員操作的要求,護理措施才能有效實施。對昏迷喪失意識的病人,則要求護理人員把患者視為一個“活”生命,護理中同樣體現出關愛、耐心。

3 做好病人的皮膚護理

3.1 新入科病人接班人員從頭到腳認真檢查并記錄在特護單上。

3.2 昏迷病人:每1~2小時翻身一次并進行活動肢體被動活動,責任護士每日協助護理員溫水擦背一次,對長時間住院病人,每周洗頭一次,頭部墊軟枕,每1~2小時變換頭部位置,保持床單位的整潔干燥,污染或潮濕后隨時更換。對于有使用氣墊床指征的病人,及時使用氣墊床。

3.3 用冰毯者,冰毯上面鋪油布一張,大單2層,骶尾部加一層一次性尿墊,冰毯使用期間,q1h~q2h翻身一次,必要時縮短翻身時間,避免頭部、背部、骶尾部皮膚凍傷及壓瘡。

3.4 要約束的病人,約束帶不能捆綁過緊,清醒病人上約束帶要向病人做好解釋。

3.5 壓瘡傷口的濕敷

1962年溫特博士證明了使用保濕敷料的傷口較暴露于空氣中近乎自然愈合的傷口愈合速度明顯加快;減少炎癥反應及痂皮形成;降低感染的危險;減輕疼痛。

雞蛋內膜覆蓋清創后用雞蛋內膜覆蓋,將其平整緊貼于創面上,蛋膜覆蓋范圍要超出創面1厘米。

3.5.1 碘伏是新一代廣譜、高效、無毒的外用消毒殺菌劑,使組織脫水、促進創面干燥、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軟化和消散硬結作用,對粘膜無刺激,無腐蝕性,涂于局部表面可形成一層保護膜,保護創面及周圍皮膚,防止細菌直接進入創面,促進創面的愈合。

3.5.2 傷口有感染時,周圍出現紅、腫、熱、痛,滲出液多,有異味,外周血白細胞升高,可做傷口細菌培養和藥敏實驗,按醫囑使用抗生素或使用含銀離子或納米銀抗菌敷料。

3.5.3 胰島素聯合654-2治療壓瘡胰島素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增加微血管的灌注;654-2能解除血管痙攣、有鎮痛作用;濕潤,有利于創面上皮細胞形成,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和創面愈合。故將胰島素、654-2混合液濕敷于創面后,可以改善局部循環,促進傷口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促進蛋白質的合成,減輕疼痛,加快組織生長,縮短壓瘡愈合的時間。

3.5.4 胰島素聯合苯妥英鈉治療壓瘡研究發現胰島素有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樣作用,能促進成纖維細胞的生長和膠原合成。苯妥英鈉能顯著增加創口局部膠原沉積和血管形成,增加創口巨噬細胞的數量和功能,有效促進肉芽組織增生,加快創口愈合。

4 加強心理護理

4.1 改善醫患關系 醫務人員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關心、體貼病人。在診療過程中,必須誠懇、認真、耐心、負責,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必要時與病人談心,溝通醫患感情。

4.2 消除心理變化的因素 針對導致病人心理障礙的因素和心理變化的表現,在不同的情況下采取不同的護理治療措施,多與病人接觸,予以鼓勵和安慰。對于性格開朗、堅強、樂觀、環境條件好、文化素質高的病人,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方式將病情如實告知,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爭取病人合作,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但對情緒低落、悲觀、抑郁者,則要適當保留。使病人始終有一種樂觀態度接受診療護理。

4.3 改善住院環境 危重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變化,自然會發生緊張情緒。因此對清醒病人,除非必要,否則應將所有搶救器材置放于不明顯處,避免對病人造成不良的刺激。同時室內保持整潔、舒適、和諧協調的氣氛,使病人感到醫院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5 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防止院內感染

5.1 病室常規每月做空氣細菌培養1次,并有掃除制度和定時通風,病室空氣消毒以紫外線照射30分鐘。床單位及儀器外表(監護屏幕除外)宜用含氯消毒液250mg/L擦試消毒。器械選用壓力蒸汽滅菌。

5.2 所有應用抗生素要力求合理,有可能的話,盡可能在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后選用抗生素。

5.3 所有有創導管拔除時均要做細菌培養,以協助病室內流行病學的調研。

總之,加強危重病人基礎護理從而提高了危重病人基礎護理質量,提高了護理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提高了病人的滿意度,促進護理學科的發展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有效防止危重病人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劉蘇君.基礎護理-護士的專業內涵[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4):234-243.

[2]林小玲,壓瘡的預防和治療[J]全科護理,2008,6(1B):101.

[3]劉紅,付小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及預防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07,7(2):50-51.

篇2

【關鍵詞】危重病人;腸內營養;護理

研究證明,合理的營養支持是搶救和治療危重病人必不可少的環節,正因為如此,近年來腸內營養在危重病人中的應用得到了長足發展,腸內營養不僅能夠保護胃腸黏膜,維護胃腸功能,還能夠維持正常的內臟血流。危重病人的身體狀態處在高度分解代謝的狀態下,場內營養可以為病人供給充分的能量,以糾正負氮平衡,還能夠防止因細菌移位造成的腸源性感染。本文對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腸內營養的68名危重病人的護理方法進行回顧性分析,詳見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資料的選取為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腸內營養的68名危重病人。68名患者中,男性患者41名,女性患者27名;年齡最小的18歲,年齡最大的88歲,平均年齡為47歲。在所患疾病上,有39名患者診斷為重度胸腹復合傷,有14名患者被診斷為頭胸復合傷,15名患者診斷為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癥,68名患者均存在腸胃功能問題,不能經口進食,經專業診斷需要進行營養支持治療長達7天以上。

1.2方法患者在開始腸內營養治療后,定期對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和血糖進行連續監測。

1.3營養支持給予途徑①經鼻胃管途徑:此種營養支持給予途徑適用于腸胃功能狀態正常,施行期間沒有出現昏迷,或者在短時間內尚且可以完成鼻飼給予營養途徑到口服飲食這一過渡的病人。②經鼻空腸置管喂養:若患者腸胃功能處于正常狀態,且沒有昏迷,或者在短時間內能夠完成鼻飼給予營養途徑到口服飲食這一過渡,那么可以使用此營養支持給予途徑,此方式能夠使因導管途徑問題產生的誤吸和返流發生幾率降低。③經胃、空腸造口喂養:這種方式因其具有創傷性,所以適用于需要長時間進行腸內營養的患者,這種方法需要運用手術造口的方式將營養管放置到胃或空腸內。

1.4腸內營養的應用原則腸內營養的應用要充分考慮到患者的腸胃功能,可以選擇要素型和整蛋白型兩種腸內營養類型。要素型腸內營養劑:百普素、百普力。整蛋白型腸內營養:使用這類腸內營養供給的患者因要使用安素、能全素,所以患者的腸道功能要處于一種較為良好的狀態。在進行腸內營養治療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患者血糖和電解質的測定,詢問患者胃腸道情況,根據患者的不同身體狀況調整腸內營養液的劑量和濃度。

1.5喂養方式①一次性投給:這種方式是把調配好的腸內營養食物一次性注入,這種方式存在諸多并發癥。②間歇性喂養:就是分次給予所需的腸內營養食物,注入頻率為3-4小時給予一次,若需重力滴注,注入頻率為30-40分鐘給予一次。③連續滴注:這種方式需要借助于腸內營養泵,對患者連續性20-24小時內進行滴注,因為此種方式需要時間較為長久,就要求患者能夠具備較好的耐受力。④循環滴注:此種方式需借助于輸液泵的控制,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持續泵入。

2結果

在資料所選取的68名危重病人中,有4名患者發生了較為嚴重的消化道出血而中止鼻飼,其余64名患者耐受性良好,68名患者在接受營養支持療法后2周,測量患者血糖、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恢復到正常。

3討論

3.1營養支持的基本概念營養支持是指為治療或緩解疾病,增強治療的臨床效果,而根據營養學原理采取的膳食營養措施,又稱治療營養。所采用的膳食稱治療膳食,其基本形式一般包括治療膳、鼻飼、管飼膳、要素膳與靜脈營養。是維持與改善器官、組織、細胞的功能與代謝,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發生的主重要措施。腸內營養支持的適應證包括:①經口攝食不足或不能經口攝食者。口腔腫瘤、咽喉腫瘤手術后;營養素需要量增加而攝食不足,如膿毒癥、甲狀腺功能亢進、惡性腫瘤及其化療或放療時、畏食、抑郁癥;中樞神經系統紊亂,如知覺喪失,腦血管意外以及咽反射喪失而不能吞咽者。②胃腸道疾病。胃腸道瘺;炎性腸道疾病(潰瘍性結腸炎與克羅恩病);短腸綜合征;胰腺疾病、腸道準備。③胃腸道外疾病。腫瘤放療和化療的輔助燒傷和創傷;術前和術后營養支持;心血管疾病;肝病、腎病、腸外營養的過渡;先天性氨基酸代謝缺陷。腸內營養支持的禁忌癥包括胃腸道功能衰竭;完全性腸梗阻;嚴重的腹腔內感染。

3.2危重病人腸內營養的護理

3.2.1鼻飼管的護理鼻飼管的選擇大多數為采用鼻腸胃管或者是鼻胃管,導管放置后,要注意對存在躁動或不配合的患者進行適當的約束,以防導管的意外拔出。導管的固定要使用無侵入性的固定方法,將長方形繃布的上端貼在鼻尖下端,然后再把繃布的下端撕開,左右交叉后螺旋粘于鼻飼管。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鼻飼喂養的時候,要注意檢查鼻飼管的位置是否正確,并抽取胃液,這樣能夠保證腸內營養的順利進行。為了防止導管堵塞,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如果持續性輸注高濃度營養液,要每隔2-4小時用10-20毫升溫開水對導管進行沖洗,間隔24小時要更換體外輸注管。②如果需要經鼻飼管給予藥物,要注意不同的藥物區分輸注,這樣可避免藥物和營養液混合。

3.2.2營養液輸注的護理營養液的溫度要有效控制在35-37攝氏度之間,如果天氣寒冷,要輸液時要先加溫輸注,輸液增溫器的使用應放置在輸液管道上離輸入口的段上,還要注意更換增溫器的位置,以防局部溫度過高。護理人員在進行營養液調配的時候,要注意檢查營養液的外包裝和出廠日期,避免把過期、污染的營養液輸注給患者,在進行操作前,要注意對手部的清潔,營養液要搖勻。營養液開啟后的放置條件是,2-8攝氏度條件下不超過24小時。輸注營養液時的正確是取臥位,頭部抬高30-45°,輸注后半小時可調整。

3.2.3口腔護理經總結及研究,很多腸胃置管的病人,會發生口腔炎。這主要是因為一旦口腔腺體長時間缺乏食物刺激,口腔內唾液分泌會逐漸減少。所以,對于腸胃置管的患者,護理人員要指導幫助其進行漱口,一般使用水或者漱口液,昏迷患者要用生理鹽水對整個口腔進行擦拭。

3.2.4心理護理有的危重病人實施了氣管切開,多個引流管會對患者產生刺激,引發疼痛;進行腸內營養支持的過程中,患者也會發生反復性的腹脹和腹瀉,這些原因都會使患者對治療產生抗拒心理,不愿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這時候護理人員要耐心解釋相關知識給患者及家屬。諸如腸內營養的優點、在進行腸內營養支持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并發癥等,要及時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詳細介紹并進行詳細溝通,及時處理出現的問題,使患者能夠信任和依賴于護理人員。

4小結

危重病人是臨床營養支持最重要的群體之一,這是因為患者出現的應激性分解代謝增強,危重病人因為疾病原因很多還實行了機械通氣、氣管切開等,其能量消耗增大,對營養的需求也就隨之增高;另一方面,危重病人的肝腎功能不全,營養負荷地下,會出現代謝紊亂現象。經研究,臨床上及早給予患者胃腸營養支持并進行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能夠使患者內環境紊亂明顯降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并使患者死亡率降低。

參考文獻

[1]嚴海萍.危重病人的腸內營養應用及護理[J].青海醫藥雜志,2006(36).

[2]張水嬌.危重病人的腸內營養支持[J].現代醫藥衛生,2007(23).

篇3

【關鍵詞】病人家屬;焦慮心情;護理對象;外科危重;健康教育;醫學模式;危重病人

在危重患者護理中,家屬是患者最重要的看護者和社會支持者,家屬過度的焦慮不僅影響自身的健康,同時也會影響患者的情緒,以及患者的救治和康復。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對象已由個人擴展到個人,家庭和社區.在危重病人護理中,往往忽視與病人家屬的交流,更無暇顧及對家屬焦慮心情的反饋.在普外科絕大多數病人家屬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如何做好家屬的健康教育,使其成為病人堅強的支持者,這對病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1 危重病人家屬焦慮的相關因素

所有危重病人家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產生焦慮的主要因素是病人病情進展與預后,其他相關因素包括: ①各種搶救設備及病人身上的各種管道是導致家屬恐懼,哭泣的主要因素;②沒有休息場所,是導致家屬經常感到疲勞,睡眠差的主要原因;③病人家屬對病情了解少,擔心病人預后,渴望獲取有關知識,而醫護人員忙于病人救治卻忽略家屬感受是導致家屬語言偏激,挑剔,甚至有攻擊的主要因素;④對環境陌生,缺少溫暖是導致家屬產生焦慮的又一主要因素;⑤由于親人突然病情加重,100 %家屬認為生活規律全被打亂;⑥由于經濟較差,病人費用較多,總擔心收費不對,60 %左右有怕多收費而致焦慮.

2 護理

有研究表明,多種刺激作用于人體,最終出現包括焦慮為主的一系列心理應激反應和以軀體癥狀為主的生理應激反應,強烈而持久地反應不僅能降低機體抵抗力,使個體處于多種疾病的易患狀態,甚至患病[1].

2.1加強心理護理 人是心理與生理的統一,人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是一個主觀能動的過程.因此做好心理護理,可使家屬心理由懦弱變為堅強;在信念上由悲觀變為有信心;在心理控制上由盲目變為自覺[2] .護士應注意與家屬之間的有效溝通并注意觀察家屬的心理變化,對他們家庭的不幸表示同情并給予關心,愛護和尊重,讓他們明白此時此刻他們是病人最有利的支持者和保護者 [3] ,如果他們在病人面前表現出緊張不安,哭泣,只能加重病人心理負擔,使其喪失治療信心;反之,如果他們以平靜,充滿自信的態度出現在病人面前,則會減輕病人負擔,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教會家屬自我調整和放松方法,如向護士傾訴焦慮感受,臥床休息等.

2.2加強健康教育 指導家屬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和高熱量飲食,以提高機體抵抗力,給病人提供有效的支持.及時向家屬介紹病人病情變化,治療原則,以安撫家屬;指導家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護理,使家屬注意力得到轉移,使病人與家屬之間關系更密切.但注意不能過分依賴家屬,應在保證其充分休息的前提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向家屬介紹病區環境及醫院環境,對家屬提出的問題給予詳細解答,以消除由于環境陌生所致的焦慮,與家屬共同制定病人的護理計劃.

2.3合理收費,及時解答家屬的疑問 病人的收費采取一日清單制,即每日發放一次清單,對家屬不明白的項目給予耐心解釋,以增加收費透明度,使家屬放心.

2.4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 護士在工作中沉著,冷靜,果斷,不僅直接影響醫療效果,對病人和家屬情緒也產生明顯的影響[4]。護士的影響力取決于護士高尚的醫德,扎實的護理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術,在危急時刻鎮靜,自信,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地搶救病人,能給病人及其家屬帶來希望和勇氣,激勵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當病人及其家屬心理變化時,一句"你做得很好","你行,你能行",對病人家屬都是莫大的鼓舞.通過采取心理護理后,100 %家屬焦慮心理得到減輕.家屬是危重病人最有力的社會支持者,做好家屬的健康教育,使他們擺脫心理危機,使病人獲得充分的支持,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復.

2.5設立家屬休息室 房間色彩應淡雅,有鮮花,被褥應舒適,使家屬猶如回到家的感覺;對睡眠有障礙者給適當鎮靜催眠藥,以保證休息.使他們能時時處處體會到醫護人員對他們的關心愛護.

參考文獻

[1]趙麗華,潘長玲,欒芳.普外科危重病人家屬焦慮的常見癥狀及護理J .護理研究,2003 ,17(5A):585 - 586 .

[2]李立紅.急診外科腦血管意外病人家屬焦慮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 .中華護理雜志,2000 ,35(2):71 - 74 .

[3]姜乾金.醫學心理學 M .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3 : 213 ;220 .

篇4

【關鍵詞】消化道出血;危重病人;PICC護理

消化道出血是一種較為嚴重的消化道疾病并發癥,特別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會出現循環衰竭、便血和嘔血等癥狀,若得不到及時救治,就會危及生命安全。消化道出血患者臨床治療和護理的關鍵在于減少出血次數、縮短出血周期、控制病情發展。PICC(英文: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中文:中心靜脈導管,簡寫PICC)靜脈輸液是臨床上最為常用的消化道出血急救護理措施。本次對我院近兩年以來76例消化道出血危重病人應用PICC護理的效果進行了分析和總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臨床觀察以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之間收治的7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男性46例,女性30例,患者年齡在28歲至79歲之間,平均(65.5±23.2)歲。患者出血量為:800~1000ml之間42例,1000ml以上34例。

1.2 護理方法

第一 成功留置針。成功留置針的關鍵在于選擇適當的封管技術,這就要求護理人員每次輸液完成后,封管時避免血液回抽,使用10ml注射器抽取10ml的生理鹽水,對管道進行脈沖式沖洗,正壓封管。第二 選擇置管時間和置管部位。消化道出血危重患者PICC護理應首選直、粗、靜脈瓣較少的貴要靜脈,肢體與手臂之間保持垂直時,藥物能夠通過無名靜脈、鎖骨下靜脈、腋靜脈直接進入上腔靜脈。然而,本次醫學研究中所選患者入院前均接受過輸液治療,且貴要靜脈已經被反復多次靜脈抽血或是輸液,因而凝血功能出現一定問題,凝血時間明顯延長,此時,可適當選擇頭靜脈,其主要原因在于,頭靜脈針刺損傷少,觸摸感明顯,且血管彈性相對較好。

第三 了解局部解剖部位。在置管穿刺前,護理人員應熟悉患者的靜脈情況,不能選擇靜脈瓣和疤痕部位穿刺,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嚴格遵循無菌操作規范,最大限度減輕患者痛苦。若穿刺進針達到特定深度仍未見回血,則需退針至皮下,并改變角度進針。

第四 對導管位置進行定期檢查。護理人員應定時定期檢查患者導管固定情況、流通性能等情況,測量置管部位血壓,對置管側手臂進行適當活動,避免使用穿刺側手臂提取重物。

2 結果

全部76例消化道出血為重患者中,無一例患者發生大出血復發現象,1例患者因治療效果不佳而轉至其他醫院繼續接受治療,其余75例患者均搶救成功,效果良好,并在相應治療和護理后康復出院。

3 討論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內科急癥,特別是在患者出血量較大時,其病情變化速度較快,且較為嚴重,甚至會危機患者生命安全。消化道出血臨床治療和護理的關鍵在于對患者的高危因素和出血征象進行早期有效控制,穩定患者病情,實施積極的抗休克和補充血容量治療[1]。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PICC逐漸成為了臨床上首選的靜脈高營養供給方式,相關醫學報道表明,PICC是最為有效、安全性最高的營養供給方法[2]。其主要原因在于PICC置管導管遠端能夠達到上腔靜脈處,該部位血流豐富,且血管較粗,能夠直接經PICC導管在血管中注入藥物,并快速稀釋,進而避免發生滲漏性損傷以及外周淺靜脈損傷,保證臨床治療過程的順利進行,進而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另一方面,PICC置管穿刺不同于CVC插管治療,對于醫師的操作技術要求較低,且肺栓塞、血氣胸等并發癥發生率更低,操作簡單易行,安全性較高,只需臨床護理人員便可獨立操作[3]。本次醫學研究在消化道出血危重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PICC技術,能夠最大限度提高搶救治療的成功率,提高靜脈一次穿刺成功率,避免延誤搶救治療時機,保證血液采集、輸血和搶救用藥等治療措施的快速、順利開展。由于消化道出血危重患者通常存在凝血機制障礙,因而局部滲血發生率較高,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強化PICC置管后局部滲血的監測和護理,加強經驗積累,實現規范化的PICC置管管理[4]。中心靜脈導管是醫源性感染的主要誘發原因,且其所導致的死亡率高達3%左右[5],因此,本次醫學研究在置管過程中采用了十分嚴格的感染預防措施,結果證實,無一例患者發生感染現象。我院實踐表明,科學、系統地做好PICC護理,可以降低院內感染發生率,減小患者所承受的痛苦和壓力,并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PICC護理是一項十分重要的靜脈輸液過程中臨床護理措施,在消化道出血危重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應用PICC護理技術,能夠有效化解傳統護理措施存在的種種缺陷,減輕患者痛苦,降低血管壁所受的藥物刺激,保證整個臨床治療和護理過程順利安全開展[6]。

參考文獻

[1]劉華春.上消化道出血的亞吳治療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15):113-114.

[2]龐曉軍,黃玉珍,何顯科.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現代預防醫學,2013,4(10):1969-1972.

[3]黃玲珍.5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9):123-124.

[4]萬昕紅,張婧,張志勇等.冠心病監護室藥物預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消化道出血效果及成本的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 2010,13(9):955-957.

篇5

護理:對危重癥病人要進行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即把危重病人看成一個整體的人,從生理、心理、社會各方面進行整體護理。

法律規范:護士護理危重病人時,要嚴格遵守護士的職責,不越軌,一切按護理操作規范、疾病護理常規進行護理。

團隊合作:在對危重病人的搶救和護理要具有團隊精神,醫護之間緊密配合,護患之間良好溝通,使危重病人得到高水平的護理。

管理:合理安排人員,儀器到位,保持良好的功能狀態,搶救物品、藥品完善,專人定期檢查,管理規范,同時嚴格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

自我發展:危重病人的護理,對護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有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護士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技術。

危重癥護理對護士職業要求

首先,護理危重癥病人的護士應有慎獨意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

其次,在沒有人看護的情況下,能嚴格按操作規范工作,按要求巡視,要有精湛的監護技能,發現異常情況和問題及時報告,使病人得到及時救治。

無私奉獻的精神:由于危重癥病人病情危急、變化快,需要隨時進行搶救和治療,這就需要護士常加班或因搶救病人延遲下班時間,因此護理危重癥病人的護士要充滿愛心和熱情,具有奉獻精神。

廣博的醫學知識:在對危重癥病人的護理時,需要護士知識全面、技術精湛,及時發現問題,對觀察到的癥狀能迅速反應出其原因和可能發生的結果。

嚴謹的工作作風:巡視、觀察、思考、記錄、詢問均一絲不茍,高度的責任心及訓練有素的觀察能力,能預見病情變化,為病人搶救贏得時間。

危重病人護理要點及質量標準

基本監護:是對生命體征、意識狀態的監護,護士應熟練掌握監護儀器的使用,但同時不要忽視手工操作,尤其是儀器反映指標有異議的。

病情觀察:應用良好的專科知識和護理技術,嚴密觀察病情,隨時發現病情變化,及時報告處理,并預見病情變化。

基礎護理:基礎護理應制度化,但對不同的危重病人要靈活運用,護理要有針對性、個體性、連續性,要進行持續的質量改進,要有危重效果評價,及時糾正不足。

多導管護理:對各種導管要有固定的標識、標記,要注意各導管勿扭曲、打折,保持導管通暢,并定時、定期更換導管或引流袋。

規范操作;在對危重病人的護理過程中,要嚴格無菌操作,嚴格執行醫院的各項護理操作常規,要嚴格做到一人一次一管,嚴防院內感染的發生。

用藥觀察:加強用藥觀察,密切注意病人用藥后的反應和效果,嚴密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及中毒表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生活大片免费看|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女同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成人免费福利电影|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欧美乱大交xxxxxbbb| 亚洲精品第二页|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 www.欧美色图| 手机av在线播放|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 欧美亚洲日本视频|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神乃麻美三点尽露写真| 噜噜噜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香蕉大视频在线播放持久| 国产盗摄在线观看| 4480私人午夜yy苍苍私人影院| 天堂中文8资源在线8| 一级做a爱片就在线看| 无码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99久久久|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 |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大陆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i | 永久在线免费观看港片碟片|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色 |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2021|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 免费看黄a级毛片|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