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風險管理的方法范文

風險管理的方法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25 11:24:59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風險管理的方法,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風險管理的方法

篇1

【摘要】文章分析了導致護理風險的動因,如:來自護士方面的因素及來自其他方面的因素 。針對動因,在日常工作中找到了搞好風險管理的幾點方法:包括健全護理風險管理機制,進行護理風險防范培訓,針對風險采取有效措施等。通過實踐,我們體會到只有加強風險管理才是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有效途徑;風險管理的重點是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和應對能力;只有完善護理管理制度才是有效落實風險管理的保證。

【關鍵詞】護理風險; 管理; 方法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6-0460-01

護理風險管理是指對住院患者、護理人員、患者家屬可能產生傷害的潛在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并采取正確行動的過程。護理風險始終貫穿在護理操作、處置、配合搶救等各環節和過程中[1]。護理管理者如何加強護理風險管理,減少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為患者提供優質、安全的護理服務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以下結合護理風險管理的實踐,談談護理風險導致動因與管理方法。

1 導致護理風險的動因[2]

1.1 來自護士方面的因素: 護士風險意識、法律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淡漠,不能識別護理風險,不能冷靜處理問題,不會用法律手段保護患者及自身合法權益。個別護士的責任心不強,缺乏慎獨精神。護理文件書寫不及時,醫護記錄不一致,一旦發生糾紛護士很難舉證。告知行為中的風險因素:護士在進行各種操作前未將可能帶來的風險告知病人及家屬,一旦出現風險,病人和家屬則很難接受。

1.2 來自其他方面的因素: 患者自身因素,近年來隨著大眾健康知識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識的增強及法律范疇的擴大,護理風險問題日益突出。個別藥品的不良后果,醫院的衛生環境,規章制度的不健全,搶救物品、藥品管理不當都將給護理工作帶來風險。

2 搞好風險管理的幾點方法

2.1 健全護理風險管理機制: 建立風險管理組織,各科可組成以護士長為組長、老護士為骨干的風險管理小組。定期召開安全形勢分析會,及時了解掌握各種相關信息,分析護理現狀及問題,不斷找出護理安全隱患,提出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實施護理質量的監控。

2.2 進行護理風險防范培訓[3]: 對護士進行護理風險防范培訓,定期請醫療律師講解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醫療護理糾紛的個案進行分析;及時通報醫院有關的安全信息。加強護理風險防范知識和基本技能培訓;并設計情景進行考核,以提高護士防范和化解護理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2.3 針對風險采取有效措施: 將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和過程規范細化,及時發現存在的和潛在的護理風險,規范環節管理,及時加以化解。如在臨床輸液過程中,將輸液單直接打印,有效地避免差錯發生。此外,還可制定護理的關鍵流程,包括患者入院、出院管理流程,健康教育流程,設計有創護理操作告知同意書,修訂護士長環節質量控制表,建立健全護理質量監控系統。

3體會

3.1 加強風險管理是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有效途徑: 風險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減少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及不必要的損失,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3.2 風險管理的重點是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和應對能力: 推行護士風險教育和培訓護理人員應對護理風險的技能,不僅能提高護理人員對風險管理的認識,增強自主學習和掌握風險處理的主動性,提高抗風險技能,同時也強化了護理人員依法施護、防范風險的自律行為。

3.3 完善護理管理制度是有效落實風險管理的保證: 由于護理風險始終貫穿在操作、處置、配合搶救等各環節和過程中,護理差錯、事故還時有發生。因此,管理者必須不斷查找護理安全的薄弱環節,制定系統的護理風險防范措施及與護理風險管理配套的一系列護理管理制度,持續對護理安全工作進行監督,規范護理人員的行為,才能有效落實風險管理,切實減少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謝新芳,徐 群.細節管理在防范護理風險中的的作用.護理雜志,2007,24(1):75

篇2

護理風險管理是對現有和潛在護理風險的識別、評估、評價和處理,有組織、系統的消除或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及風險對病人和醫院的危害及經濟損失,以最低成本實現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1]。急診科是臨床救死扶傷第一線,是生命的綠色通道,具有病人病情危、急、重以及不可預見性,風險性大、流動性大、病譜廣、工作任務繁重、工作難度大等特點[2],如何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對有力保證護理安全和服務質量,化解醫療護理糾紛有重要意義,是護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

一、急診護理常見風險種類

1.急診護理人員方面 ①護理人員風險意識滯后:護士不能識別護理風險,缺乏預見性,一旦出現護理糾紛,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和醫院的利益。②急診護理業務質量不高:a.護士急救技術不熟練,不能熟練使用急救儀器;b.護士操作不規范;c.危重病人病情觀察不及時;d.送病人檢查過程監護不夠;e.護理文書書寫不規范、涂改。③告知行為不及時:急救時侵入性操作未及時告知病人或家屬注意事項。

2.護理管理方面 急診科護士配備不足,新護士未輪轉就進入急診科工作,培訓不到位。急救物品及藥品管理不善,影響搶救工作。

3.患方因素 媒體與社會輿論對醫療機構服務的宣教不夠全面,使患者及家屬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危機。另外,“120”送來的棄嬰、無名氏、流浪漢等,滯留于急診科,因其無家屬及陪護,也增加了護理風險。

二、管理思路

1.樹立護理風險意識 組織全體護理人員學習護理風險管理知識,了解護理風險管理的作用。護士長定期組織全科護士學習與護理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護理核心制度,組織差錯討論分析會,目的是掌握護理風險的識別及評估的方法,提高對風險的認識水平[3]。通過教育,培養護理人員良好的工作態度、工作作風、慎獨精神、敬業精神[4],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強化護士的風險意識。在護理工作中,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使用《急診與病房轉科交接記錄單》、《急診與手術室交接記錄單》等表格記錄。建立護理告知制度,執行封存、保留實物及報告的規范程序。

2.加強急救專科培訓 我科制定護理計劃,每月對護士進行理論監護水平、操作技能、應急能力培訓及考核。要求人人掌握呼吸機、洗胃機、電除顫儀、心電圖機、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方法。對新護士進行急救知識、各種搶救儀器操作培訓考核,提高新護士急救技術水平。加強業務學習,認真貫徹和落實各項操作規程尤為重要。每年對全科護士進行心肺復蘇考核以及急救演練。排班時根據護士的實際工作能力,新老護士合理配置,高年資護士做好傳、幫、帶工作。要求急診科護士在精通業務、熟練技術操作的同時,還要有預見性、主動性、獨立性的素質,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預測病人可能出現的病情變化及應采取的措施[5]。

3.做好搶救儀器管理 加強搶救物品和儀器的管理,實行“五定制度”。每臺儀器有專人管理,每周檢查一次,包括儀器的運轉、清潔及保養等,并設使用記錄本做好登記。每天由專班護士負責清點、檢查儀器,并做好登記。發現儀器有缺損或故障,立即報告護士長或院設備科急診儀器負責人員,盡快排除故障。各臺儀器繪制簡單的操作流程圖,懸掛在儀器車或儀器上,便于儀器的學習和應用。救護車物品專人管理,每周檢查。每天每班護士清點,及時補充使用的物品。

4.提高護患溝通技巧 在急診接待中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語言文明,態度誠懇。護士做到“請”、“對不起”當頭,避免使用生、冷、硬的語言。患者或家屬表現出急躁情緒時,要耐心做好解釋工作,當其表現出不理智的言語或舉動時,值班人員相互配合,應及時呼叫總值班或科主任、護士長幫助解決,避免發生沖突。注重與病人的交流是提高告知效果的基礎,掌握告知的技巧,講究語言藝術和效果,保護病人隱私,體現關愛,構建新型的護患關系。

5.規范護理文件記錄 急診護理文件是護理人員為病人進行搶救治療、實施護理及病人病情動態變化的記錄,也是重要的法律文件[6]。護士在記錄過程中一定要體現出及時性、客觀性、準確性,記錄內容包括病人來科的時間、狀況、采取的搶救方法、護理措施及效果、病情轉歸等,尤其對“三無”人員更應高度重視。對陽性體征及疾病危險性一定要告知患者或家屬,且要簽名。留觀病歷要存檔,每月對病歷再次審查,及時、有效的防止護理風險發生。

6.實行反饋、監控及改進 科室不斷細化質量檢查內容,深化質量檢查范圍,做到每日檢查,每月點評,人人到位,嚴格要求工作中每個人、每個班次、每個環節都按標準去做。科室成立安全小組,指派安全員,每月參加醫院護理風險管理小組例會。并反饋到科室例會上,安全員對現存的高風險護理項目和隱患提出分析,全體護理人員討論,制訂有效的解決辦法,持續追蹤糾正情況,進行風險預報,把發生護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極處理變為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前的積極預防[7]。

總之,護理工作是一個連續動態的過程。實施護理風險管理,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能力在不斷增強,不僅降低了差錯、糾紛發生率,而且把相關人員的差錯、事故、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達到護士與患者互利的效果。急診護理工作的難度和風險增高,需要在護理實踐中不斷查找護理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重視風險各環節中不安全事件的管理,正確化解并處理風險。積極改善服務態度和加強風險防范教育,實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為病人提供安全、優質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戴青梅,陳麗英,徐雪艷,等.護理風險管理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06,6(8):36-38.

[2]陳蓓敏.急診護理風險管理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9,23(3A):573-575.

[3]繆薇菁.護理風險管理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9):830-832.

[4]張安琴.將“5S”活動引入護理管理的思考[J].四川醫學,2004,25(11):1270-1271.

[5]楊通夢,姚 鴻,黃金枝.急診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與防范[J].現代醫藥衛生,2009,6(25):931-932.

篇3

【關鍵詞】金融風險管理 監管 建議

一、金融風險管理概述

(一)金融風險

金融風險,是指在金融領域內的經濟參與者因為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金融風險的范圍廣泛,包括技術、操作、信用、市場等多種風險。不同領域都存在不同的風險,然而由于金融風險獨特的影響性,使金融風險監管備受社會各層的關注。

金融風險具有以下特點:

1.兩面性。金融風險可能會導致經濟參與者遭受損失,也可能會為其帶來更大的經濟收益。

2.伴隨性。金融風險伴隨著資金借貸與經營的全過程。

3.直觀性。貨幣資本的變動是金融風險的體現形式,可直接觀察貨幣的變動情況判斷風險的影響。

(二)金融風險管理

所謂金融風險管理,是我國從事金融學研究的學者通過運用多種學科理論對金融風險做出評估與監管,以達到規避風險、利用風險創造更多價值的目的。高風險伴隨著高回報,進行金融風險管理可以創造更多收益。如何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是從事金融領域研究的專家學者們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一般來說,金融風險管理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三個步驟:

1.風險識別的目的在于對潛在或已存在的風險進行分類管理,研究其可能帶來的后果。

2.風險評估是對已識別的金融風險的發生幾率以及影響程度做出評估,以便于風險控制中控制工具的選擇與成本控制。

3.風險控制是在上述兩項步驟完成的前提下,選擇風險控制工具對金融風險做出最有效的控制。

二、我國金融風險管理的主要方法

我國的金融風險管理從1986年開始進入起步階段,本文對1986年到1993年的金融風險管理不做闡述。1994年,我國投資規模急速擴大,物價上漲與貨幣的大量發行成為我國當時面臨的最大的金融風險。國家通過控制貨幣的發行量、控制投資,降低了貸款規模,最終有效規避了金融風險。此時我國已頒布相關金融法律,為金融風險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同時我國建立了一套金融風險管理體系,對于經營與貸款施行責任制。

1998年后,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我國強化了風險管理意識。通過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人民銀行具有對金融機構的不良行為進行監管的權利。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銀行管理機構,非商業機構,不可參與商業活動。此外,銀行減少了對不良貸款的資金輸出,擴大了自身資金的供給渠道。頒布一系列法律法規,對各金融結構的債務與損失提出相應的承擔與補償的措施。另外通過增加商業銀行的外匯儲備來加快其股份制改造速度,都是我國繼亞洲金融風暴之后采取的一系列金融風險管理措施。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經濟影響。由于社會性質與經濟結構的不同,我國受到的經濟打擊相對要小很多。在對此次金融危機的應對中,我國實施了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措施。

首先是政策上的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穩定經濟增長速度。其次通過國家財政投資,為群眾的住房和醫療困難的解決給予支持。通過建設大型設施,如三峽工程等眾多國家設施的建設,增加就業崗位,緩解群眾就業壓力。然后,國家通過頒布一系列政策,降低了稅率,加大了對企業的貸款支持,刺激消費,增加市場活力,提高了企業活力。最后,及時調整貨幣政策,提高了貨幣政策的靈活性,為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提供了雄實的貨幣保障。

然而我國各階段實施的金融風險管理方法卻造成了金融領域的道德風險與新的金融風險。并且在我國不斷的金融風險管理與完善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我國金融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參考相關文獻資料,總結出我國金融風險管理大致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風險防范意識薄弱。二是經營者的風險控制積極性不高。三是缺乏健全的風險管理法制。

本文對我國金融風險管理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及建議做敘述,此外還存在的其他一些不足之處,本文不做論述。

對于以上提出的問題,先給出自己的幾點看法與建議。

第一,對于加大風險管理教育,強化風險管理意識。被教育對象包括人民銀行、國家金融機構以及企業與個人等全部資本活動參與者。強化人民銀行的風險管理意識可以提高對國家金融機構的監督力度;提高企業與個人的風險管理意識可以促進企業與個人在加強金融風險管理的同時提高對其他經濟參與者的監督。第二,施行經營者崗位責任制。對包括經營者在內的一些重要企業內部人員實時監督、責任到人,刺激經營者金融風險管理意識的提高。第三,健全法律法規。參考國外金融風險管理措施發現,我國頒布的金融法律不足,現有的法律法規也有待完善。國家通過頒布新的金融風險管理政策法規,完善現有法律,為各經濟單位提供法律約束和依靠,讓我國的金融風險管理有法可依,實現有序發展。

四、結束語

無論經濟發展到何種階段,金融風險將一直存在。及時有效的規避風險,利用風險制造收益將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新的經濟發展時期對我國的金融風險管理體系將產生新的挑戰,只有不斷發現與自我完善,才能在面對經濟打擊時迅速應對,國民經濟才能得到持久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宗遠.國家金融風險的形成及防范[J].經濟問題,2005(02).

篇4

【關鍵詞】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

引言

自從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我國的市場經濟已經邁向了國際化,逐漸的融入到了世界經濟的場所中,這有效的推動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但是同時也給我們帶了巨大風險。目前,在各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時常都會遇到一些不穩定的因素,這些因素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的增多,同時也導致了風險的增大。因此在對風險進行合理的管理是我們企業發展、減少損失最有效的手段。

一、風險管理的背景

目前,由于在工程項目投資中存在著許多風險,各個企業都對自身的工程項目進行風險管理,從而減少工程項目中的可能出現的損失。現在,由于人們的管理理念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的進步,人們在對風險進行管理時,主要就從以下的三個方面進行管理規劃。第一,由于風險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變化而不斷的增加,因此,人們在對風險的管理方面也在不斷的改進,而且由于發達國家在對企業風險的管理中有著十分先進的理念,所以我國的企業在發展時,也應多多學習西方發達國加的管理理念,從而減少損失;第二、由于我國在對企業的保險方面還存在著許多的局限性,而且在對于企業的保險方面還存在這許多的不足,這也大大的加強了企業自身對風險的管理;第三,在公司企業的項目機構中,風險管理作為項目機構的核心內容也是企業值得注意的。

在20世紀80年代風險管理理念才開始出現在我國的視野中,因此我國有很多企業在風險管理方面缺少認識,而且在我國大多數的企業中都沒有建立好一個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所以,在我國風險管理還是處于一個起步階段。

二、風險及風險管理的定義、特征

風險是人們因對未來行為的決策及客觀條件的不確定性而可能引起的后果與預定目標發生多種負偏離的綜合。

所謂風險管理是指經濟單位對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預測。識別、評估、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有效地處置風險,以最低成本實現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

在進行企業管理時,我們要正確的理解風險管理的定義,這樣才能幫助我們在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得到有效的發展,因此我們在理解和學習風險管理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風險管理是以單位為自己的主體,而這里的單位不是指的企業單位,而是指的在市場經濟運行時,進行經濟活動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組織,這些都是屬于單位的范疇;第二,風險管理是通過風險管理機構對風險進行預測、評估等方法,通過合理的規劃、控制等手段對其進行科學化的處理;第三,風險管理的規劃有很多種,人們在進行分析管理時,應注重企業利益的最大化,來對企業的各個環節作出合理的選擇。

三 項目風險管理的過程和方法

項目管理的方法是工程項目運行的主要內容,主要是為了減少在工程施工中和施工后存在的各種風險,以保障企業的利益最大化。目前,企業在進行風險管理時,主要采用一個閉環系統,對風險中存在的各種信息進行有效的處理和及時的反饋。來對現在的具體情況進行風險預測,從而降低風險對企業帶來的損害。

1. 項目風險預測與識別

項目風險預測和識別是對項目進行風險管理的重要一步,但常被人們忽視,以致夸大或縮小了項目中風險的范圍、種類和嚴重程度,從而使對項目風險的評估、分析和處置發生差錯,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對項目風險進行預測和識別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德爾菲方法、頭腦風暴法、情景分析法等。

德爾菲方法又稱專家調查法,是由項目風險小組選定與該項目有關的領域和專家,并與這些適當數量的專家建立直接的函詢聯系,通過函詢收集專家意見,然后加以綜合整理,再匿名反饋給各位專家,再次征詢意見。這樣反復經過四至五輪,逐步使專家的意見趨向一致,作為最后預測和識別的根據。

所謂頭腦風暴法,就是以專家的創造性思維來素取未來信息的一種直觀預測和識別方法。

情景分析法是根據發展趨勢的多樣性,通過對系統內外相關問題的系統分析,設計出多種可能的未來前景,然后用類似于撰寫電影劇本的手法,對系統發展態勢作出自始至終的情景和畫面的描述。

2. 項目風險評估與分析

對項目風險進行評估和分析就是在前期預測和識別的基礎上,建立問題的系統模型,對風險因素的影響進行定量分析,并估算出各風險發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導致的損失大小,從而找到該項目的關鍵風險,為重點處置這些風險提供科學依據,以保障項目的順利進行。

對項目進行風險評估和分析的方法很多,如 :

故障樹分析法是是一種具有廣闊應用范圍和發展前途的分析方法。故障樹是由一些節點及它們間的連線所組成的,每個節點表示某一具體事件,而連線則表示事件之間的關系,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沿著風險產生的路徑,求出風險發生的概率,并能提供各種控制風險因素的方案。

外推法是進行項目風險評估和分析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它可分為前推、后推和旁推三種類型。前推就是根據歷史的經驗和數據推斷出未來事件發生的概率及其后果。后推是在手頭沒有歷史數據可供使用時所采用的一種方法,由于工程項目的一次性和不可重復性,所以在項目風險評估和分析時常用后推法。旁推法就是利用類似項目的數據進行外推,用某一項目的歷史記錄對新的類似項目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評估和分析,當然這還得充分考慮新環境的各種變化。

3. 項目風險處置

對項目進行風險處置就是制訂并實施風險處置計劃。風險處置的方法包括風險回避、風險控制、風險自留和風險轉嫁。對不同的風險可采取不同的處置方法,對一個項目所面臨的各種風險,應綜合運用各種方法進行處理。

風險回避是在考慮到某項目的風險及其所致損失都很大時,主動放棄或終止該項目以避免與該項目相聯系的風險及其所致損失的一種處置風險的方式,它是一種最徹底的風險處置技術。在對某項目進行風險預測、識別、評估和分析后,如發現實施此項目將面臨巨大風險,一旦發生事故,將造成項目組無法承受的重大損失,而且風險經理又不可能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其風險和損失大小,保險公司也認為該項目風險太大而拒絕承保,這時就應放棄或終止該項目的實施,以避免今后可能發生的更大損失。

篇5

【關鍵詞】新生兒病區;護理;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11-118-02

護理風險具有難以預測性以及突發性等特點,常常會受到客觀原因、主觀原因的限制[1]。新生兒病區患兒具有無陪護、病情較快變化、不典型等基本特征,使醫護人員在醫療護理工作中面臨最大的挑戰,因此,促進護理服務質量全面提高,有效降低護理風險發生率,對確保護理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新生兒病區2010~2012年收治的500例患兒的臨床資料,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我院新生兒病區2010~2012年收治的50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男280例,女220例,年齡在0~9d,平均年齡在(3.2±1.1)d,體質量在2.2~5.3kg,平均為(3.5±1.0)kg。本組研究對象中300例剖宮產,200例順產。

1.2方法

1.2.1完善風險管理機制: 通過醫護人員以及醫生建立護理風險管理效果,做好講評護理質量的工作,及時找到護理工作中存在不安全的原因,構建針對性的防范對策,防止護理工作中出現風險問題。另外,還應該全面修訂、審視護理規章制度,使醫護人員工作責任能夠確切的規范,根據新生兒病區常見的突發缺陷,制定應急方案,使操作流程得以完善。

1.2.2環境的優化措施:需要規范化管理新生兒用品以及病房,減少醫護人員由于奔波所付出的精力和時間。全面健全儀器的檢測制度以及操作規程,給護理設備安全使用提供保障。另外,還應該嚴格定量、定位急救器械、藥品以及設備的工作,每隔一段時間對醫療設備進行針對性的維修、保養以及檢查。在沒有使用設備儀器時,則將電源關掉,防止有著過重的用電負荷。

1.2.3重視隔離消毒避免感染:醫護人員在進入新生兒病區實施護理工作時,應該要換鞋、更衣、戴口罩、戴帽子等,同時要做好全面的消毒,避免將細菌帶入新生兒病區。醫護人員還應該重點管理交叉感染的薄弱環節以及高危因素,新生兒所使用過的物品,均要嚴格做好殺菌、消毒等措施,采用紫外線消毒新生兒的洗澡間、操作間、陪奶間進行消毒處理。倘若新生兒存在傳染疾病、特殊感染等情況,則應該設置分離式,將新生兒隔離,將標記掛在窗欄位置。相關部門要應該嚴格做好監測感染的工作,給生物學指標與要求互相符合提供保障。

1.3統計學原理: 本組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15.0統計包進行分析處理工作,通過t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以P

2結果

2.1對比干預前、干預后發生缺陷的概率: 新生兒病區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措施進行干預前,發生缺陷的概率為20%,采用風險管理措施進行干預后,發生缺陷的概率為7%,干預前與干預后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

討論

因為新生兒病情有著較快的變化,且相對復雜,屬于風險管理的重要對象。因此,對潛在風險因素、易疏忽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并且提出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采取針對性的護理管理措施進行干預,對健全安全護理管理機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本文通過對我院新生兒病區采用環境優化、預防感染、重視消毒隔離、完善風險管理制度等措施進行護理風險管理干預,能夠再一定程度提高護理人員避免風險的能力。醫護人員在強化風險防范思想后,一旦發現新生兒病區中隱藏的風險,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進行應急處理,有效預防安全隱患,使工作質量得到提高,并且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我院新生兒病區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措施進行干預后,新生兒出現臀紅、滲出液體、留置套管針脫出等缺陷的概率為7%,相對于干預前明顯降低(P

研究表明,醫護人員在采取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對新生兒病區進行干預時,應該加強風險防范意識,促進專業水平明顯提高,全面貫徹風險管理,降低病區發生缺陷的概率,從根本上提高患兒家屬滿意程度。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女边摸边揉边做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网站入口|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免费看欧美一级特黄a大片一| 草莓视频在线免费 | 波多野结衣教师中文字幕| 午夜视频久久久久一区| 试看91福利区体验区120秒|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 处破女第一次亚洲18分钟| 一看就湿的性行为描写大尺度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无翼乌全彩无遮挡动漫视频|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视频|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久久| 激情五月亚洲色图|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i| 黄色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 2021年最热新版天堂资源中文| 在公交车里要了几次| aaaa级毛片| 天天摸日日摸人人看| аⅴ天堂中文在线网| 恋男乱女颖莉慰问军营是第几章 | 用我的手指搅乱吧未增删翻译| 公交车后车座的疯狂运|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作文高清 |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男人的天堂色偷偷| 日韩美女视频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