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26 09:34:28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抽樣調查的主要方法,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小微企業;抽樣調查
引言:小微企業[1]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新興力量,生產經營活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也不少。當前,政府和社會各界越發關注小微企業的成長發展,小微企業調查統計數據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小微企業單位眾多等特點,決定了抽樣調查成為其統計調查的主要方式。
當前,國內針對小微企業的抽樣調查,主要由國家統計局組織開展。小微企業的抽樣調查主要由國家統計局各調查總隊負責組織實施,保證了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對小微樣本企業的調查主要以調查員面訪和企業報送報表相結合的方式。
小微企業的各項抽樣調查項目主要有:規模以下小微工業企業抽樣調查[2],建筑業小微企業抽樣調查,限額以下批零住餐行業的小微企業抽樣調查,規模以下服務業小微企業的抽樣調查,以及小微企業的采購經理抽樣調查。規模以下小微工業企業抽樣調查開展較早,該項抽樣調查方案相對更為成熟。因此,本文主要介紹此項調查方案,并在此基礎上觸類旁通,介紹其他幾項抽樣調查的主要框架。
一、規模以下小微工業企業抽樣調查方案介紹
(一)調查目的。主要目的是推算規模以下小微工業企業的主要指標,反映基本總量和生產經營的狀況。
(二)調查范圍。調查包括企業和個體工業經營單位兩部分。具體來說,企業總體細分為目錄企業和非目錄企業兩個總體。目錄企業是指企業抽樣框中所包含的企業;非目錄企業是指抽樣框以外的企業。
(三)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企業的基本生產經營情況以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等;個體戶的用工和經營狀況,等等。
(四)調查方法。針對企業和個體工業經營單位采取不同的抽樣方法。目錄企業部分采用分層抽樣方法,即從抽樣框中直接選取企業樣本。利用選取的一套樣本,可以分別以省或行業為總體,對總體目標量進行推算估計。非目錄企業及個體戶采用地域整群抽樣方法,即在地域抽樣框中直接抽取村(居委會)作為地域樣本單位,并在地域樣本內對非目錄企業和個體戶進行逐一統計調查。
(五)目錄企業樣本的抽取。(1)建立抽樣框。在抽樣調查中,抽樣框的建立尤為重要。具體而言,調查中應建立兩個抽樣框:目錄企業抽樣框和地域抽樣框。目錄企業抽樣框是企業的名錄庫,用來抽取目錄企業的樣本;地域抽樣框是由國家和各地區共同建立的以行政村、居委會為基本記錄單元的名錄庫,代表了全國地域,供抽取整群樣本時使用。(2)目錄企業的樣本抽取主要包括目錄企業樣本量測算、樣本分配、樣本抽取及權數計算等步驟。1)目錄企業樣本量測算。根據簡單隨機抽樣的樣本量公式,單獨計算各地區和各行業的樣本量。根據分地區測算的總樣本量與分行業測算的總樣本量,依據就大原則,確定全國樣本總量。2)樣本分配主要包括:首先,利用迭代法把樣本初步分配到各地各行業;接著,在地區行業的格子中再分層;最后一個步驟,在地區行業格子的各層之間分配樣本量。3)在分層工作及各最終層樣本數確定后,方可選取樣本。在抽樣的最終層中,利用永久隨機數排序的技術選取該層的樣本企業單位。4)權數計算包括基礎權數和調整后權數兩個步驟。
(六)地域樣本的抽取。具體來說,包括整群地域樣本量的確定分配、樣本的抽取和權數的計算等各個步驟:1.以地區為總體,根據公式,初步測算整群地域樣本量;再依據經驗及實際計算的精度,調整樣本量。2.對抽樣框中的地域單位,根據規模大小確定分層的界限,再在各層分配地域樣本量。3.地域樣本的抽取與目錄企業類似,同樣利用永久隨機數排序的技術在層內根選取本層的樣本。4.權數計算包括基礎權數和調整后權數兩部分,地域樣本內的個體工業經營單位和非目錄企業的權數,等于其所在村(居委會)地域整群樣本的權數。
(七)總體目錄量的估計。利用權數放大相應的指標,即可得到總體目標量的估計。
二、建筑業小微企業的抽樣調查介紹
從方案的推進進度而言,調查仍在積極試點。調查的主要目的是及時、準確反映建筑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現狀和面臨的難點問題,為黨政領導進行決策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依據和建議。具體而言,調查的內容有:企業的基本名錄狀況,效益情況、實際生產和經營狀況及發展趨勢等。調查方法主要采用分層PPS抽樣方法,在全國范圍內選取建筑業小微企業作為樣本單位。
三、限額以下批零住餐行業的小微企業抽樣調查
調查通過運用抽樣調查方法,計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調查范圍主要包括限額以下的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四類行業中的法人單位和個體戶。本項抽樣調查方案由兩個主要部分構成:以區縣為總體的抽樣方法和以省為總體的抽樣方法。
(一)以區縣為總體的抽樣方法。以區縣為總體,采用一階段的分層隨機抽樣方法。依據不同的單位屬性和行業屬性分成不同且相互不交叉的調查層,然后各自在自身的調查層中采用簡單隨機的抽樣調查方法選取樣本。
(二)以省為總體的抽樣方法。針對該總體,方案采用二階段的分層抽樣調查方法。第一階段對全省各個區縣進行分層,選取一定數量的區縣作為樣本;第二階段在抽中的樣本區縣內開展以區縣為總體的抽樣方法。
四、規模以下小微服務業企業的抽樣調查
調查的目的主要在于: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及面臨的外部經濟環境,及時提供政策依據。調查范圍包括各省級區域內的小微服務行業的法人單位,具體而言,包括居民服務、交通運輸等行業。本調查采用目錄抽樣的方法。根據單位所在行業和自身規模分層,采用永久隨機數排序的技術選取樣本,對抽樣調查的精度有所保障。
五、小微企業的采購經理抽樣調查
調查的目的主要是通過建立小微企業的采購經理抽樣調查制度,及時追蹤反映企業生產運行的具體狀況,加強監測與預警,提供政策參考依據。調查范圍包括制造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等行業在內的的企業法人單位以及依據法人單位進行調查統計的產業活動單位,分為制造業和非制造業兩個組成部分,主要是體現經理人在企業采購以及生產經營活動等方面的主觀判斷情況。該項抽樣調查方案主要采用PPS抽樣方法,依據行業的規模分層并分配樣本量,在各自層內部采用與企業規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樣方法進行樣本的選取。
總結:小微企業的抽樣調查方案具有很高的科學性,調查效率較高,并且抽樣調查的相關結果備受關注。本文系統總結了當前開展的各項小微企業抽樣調查方案,當前的調查有些部分需要進一步改進。今后,抽樣調查方案的發展改進應逐漸弱化經濟指標的調查,而在問卷設置方面多下功夫,充分考慮如何有效通過問題的設置,使得調查對象對調查表式看得懂、能理解、易填報,進而通過抽樣調查能夠及時準確反映小微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遇到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大力加快推進小微企業的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抽樣調查;特點;問題;建議
抽樣調查,是指從研究對象的總體中抽取一部分對象作為樣本,對樣本對象進行調查,并用對樣本調查的結果來推斷總體情況的一種調查方法。主要適用于難以進行全面調查而又必須推算總體數量特征的現象。與全面調查相比,抽樣調查能節省調查人力、物力、時間及經費。
一、抽樣調查的特點及其可靠性分析
其一,抽樣調查的調查樣本,是按照隨機原則抽選出來,由于不受任何主觀意圖的影響,總體中各個單位都有被抽中的可能性,能夠保證被抽中的調查樣本在總體中的合理、均勻分布,調查出現傾向性偏差的可能性極小,樣本對總體的代表性很強。其二,抽樣調查是以抽選出的全部調查樣本來代表總體,而不是用隨意挑選出來的個別單位來代表總體,使調查樣本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其三,抽樣調查所抽選的調查樣本數量,是根據要調查的總體各個單位之間的差異程度和調查推斷總體允許的誤差大小,經過科學的計算確定。在調查樣本的數量上有可靠的保證,樣本就會與總體實際十分接近。
由于抽樣調查是用樣本調查數據推斷總體,而用任何一套抽中樣本的調查數據推斷總體都不可能得到確切的總體真值。抽樣調查理論的基礎在于用樣本數據估計的總體值與總體真值之間的誤差,不會影響數據的使用和對問題的對策。其實,抽樣調查的結果不可能也沒必要達到百分之百的精確,只要調查結果的精確度能滿足需要就行了。在我國,一般要求當置信度為95%時,誤差不超過2~3%就可以了。
二、我國抽樣調查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對抽樣調查認識不足。一些領導和統計人員對抽樣調查的科學性和重要作用缺乏足夠認識,實際調查工作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得不到足夠的保障。
二是,統計人員不適應要求。抽樣調查是統計工作中的難點和重點,需要具備較高的統計理論知識和較強的統計技術和經驗。我國現在統計人員存在人員少、專職、專業的少、素質低、培訓少的問題,不能滿足抽樣調查的需要。
三是,抽樣調查的基礎不牢。完善的抽樣框是保證抽樣調查質量的前提與重要基礎。而我國尚沒有完善的抽樣框建立、維護、及時更新制度,影響了抽樣調查的質量。
四是,抽樣調查數據使用中存在的不適應。由于體制因素的影響,抽樣調查數據在我國的使用中還存在著一些不適應,表現在抽樣調查與普查、全面統計存在重復、交叉和數據銜接問題。從理論上講,無論采取什么樣的調查方法,所取得的調查數據應該是一致的。從實際情況看,普查、全面統計與抽樣調查不僅存在著重復、交叉現象,取得的數據往往存在差別,這種差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統計數據的混亂,給統計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
五是,現行統計管理模式對抽樣調查的實施存在影響。抽樣調查方法是一個系統工程,從抽樣調查方案的設計到人員的培訓、現場調查以及數據的處理和傳輸,任何一個階段的失誤都會影響到數據的質量。目前,我國政府部門大多數抽樣調查的組織方式仍沿襲全面統計的管理模式。抽樣調查方法的科學原則不能順利貫徹,抗干擾能力差。
三、完善我國抽樣調查工作的建議
1.加強抽樣調查宣傳,提高認識。要通過宣傳教育,普及統計及抽樣調查的知識,加深人們對抽樣調查的認識,使人們正確認識抽樣調查方法的科學性;要正確區分抽樣調查與全面統計的不同,逐步消除用全面統計的思想和意識來要求抽樣調查的做法,使抽樣調查與全面統計兩種方法有機結合,發揮各自的特長,互為補充,更好地為統計工作服務。要完善抽樣調查組織機構,培訓一支精干、高效的統計調查隊伍,這是搞好抽樣調查工作的首要環節。
2.建立完善的抽樣框制度。在這方面,應該學習國外經驗,不僅要使企業名錄庫充分滿足抽樣調查的需要,要使其本身成為一項重要的統計成果,為科學的統計估算和各種統計分析提供必要的資料。
3.抽樣方法的設計要科學和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要積極探索適應中國國情的抽樣調查方法,在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建立既具有組織的嚴密性,又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的抽樣調查方法是非常必要。
4.統籌抽樣調查與其他統計調查方法,做好數據銜接。抽樣調查、普查、全面統計報表等都是統計調查的有效方法,要認真研究、比較各種統計調查方法,使之能夠相互補充、協調,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抽樣方法;現狀;定性比較
中圖分類號:R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05-000-02
一、我國典型抽樣調查方法的研究現狀
20世紀40年代以后,隨著抽樣調查理論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抽樣調查在世界各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推廣,其范圍涵蓋了社會、經濟、科技等各領域和人口、工業、農業、市場、交通運輸、醫療等各個方面,成為世界各國統計調查的基本手段之一。
我國目前關于抽樣調查理論與方法的相關研究結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許碧娟[5]曾闡述了抽樣調查要想在我國得到進一步的推廣要注意的幾個問題,例如地位的確立、政府方面的制度建設等。吳遠芬[12]發表文章闡述我國目前抽樣調查中的一些局限,例如,認識上的不重視、行政干預、數據衡量尺度上的多維化等等。任英華[4]總結了我國在推廣抽樣調查過程中存在的制約因素和解決措施。胡健穎[1]曾系統的講述了抽樣調查的相關理論及其六種主要的抽樣方法的相關概念,同時給出了這些理論應用的條件和方法。
現在抽樣調查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一種統計調查方法,而且抽樣調查的應用水平已成為評價一國統計工作水平高低的標志之一。在我國,過去由于適應計劃經濟的要求,一直強調全面統計報表的主體地位和主要作用,對抽樣調查研究的不多,應用也局限于國家統計系統的農村農產量、城市居民住戶、物價調查等少數領域。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成份復雜了,不確定因素增多了,統計數字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而出現誤差的現象日益嚴重,并且市場經濟對信息的及時性要求大大提高了,全面統計報表取得的信息遠不能適應各級領導和企業經營決策的需要,因而機動靈活的抽樣調查方法就得到應有的重視。可以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為我國全面實施推廣抽樣調查提供了客觀基礎,以抽樣調查為主體的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新調查方法體系的建立,為推廣抽樣調查創造了有利條件。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先后組建了城鄉社會經濟調查隊和企業調查隊,不少省、市、縣根據需要建立了地方調查隊,在不少領域開展了抽樣調查,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效果,為在我國全面推廣抽樣調查奠定了基礎。
20 世紀80 年代以后,我國抽樣調查理論的研究和應用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先后成立農村抽樣調查隊、城市抽樣調查隊和企業調查隊,分別承擔了經常性的有關城市、農村及企業的各種社會經濟情況的抽樣調查。在聯合國統計司的幫助下,又先后進行了第一期和第二期深入的婦女生育力調查。此外我國還在學生體質、交通運輸等眾多領域進行抽樣調查,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調查結果。
然而,目前我國抽樣調查技術的應用仍然主要集中在宏觀統計和官方統計的范圍,幾支專業調查隊也僅僅涉及農產量調查、住戶調查、物價調查、企業調查等有限領域,遠未發揮專業調查隊的潛力;另外,在市場統計體系、社會保障統計體系等眾多領域的抽樣調查還未開始進行;批發、貿易、零售統計采用抽樣調查方法的試點工作剛剛開展,工業、商業、固定資產投資、第三產業等領域的抽樣調查剛開始進行,仍需進一步努力。
隨著認識的深入,我國經濟和社會領域對于統計技術的實際應用已經開始重視,尤其是對于典型的抽樣技術的應用,以其獨特的優點,在質量控制體系、審計、社會研究等眾多的課題領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統計模式,擴大總體的統計范圍,就必然要求擴大抽樣調查的應用范圍,推廣典型抽樣方法的應用,在實際應用中不斷完善和提高理論研究水平,良性循環,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抽樣調查的在整個調查體系中的主體地位。
二、典型抽樣調查方法介紹
抽樣方法原則上可分為概率抽樣和非概率抽樣兩大類。非概率抽樣盡管在某些場合下是有用的,但它卻經不起抽樣理論的發展的檢驗,是因為這類方法不包含任何隨機抽選的因素。因此本論文只介紹理論完善、應用廣泛的概率抽樣,并把其等同于一般的抽樣或抽樣調查。
典型的概率抽樣方法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1.簡單隨機抽樣(或純隨機抽樣)。從N個單位的總體中抽取n個單位組成樣本,若N個單元每一個被抽中的機會或概率都相等,則這種方法就是簡單隨機抽樣。這是一種完全按隨機原則從總體中抽取抽樣單位的抽樣方法,利用這種方法得到的樣本稱為簡單隨機樣本。簡單隨機樣本的抽選方法有抽簽法、隨機數表、利用計算機產生隨機數等,但本質上都是通過控制隨機數的抽選方法來保證按隨機原則取樣。
2.系統抽樣。它是事先將總體單位按一定順序排列,先隨機抽取一個單元作為樣本的第一個單元,即起始單元,然后按某種確定的規則抽取其他樣本的單元的一種抽樣方法。系統抽樣有兩種基本的取樣方法,直線等距抽樣和循環等距抽樣。直線等距抽樣的具體做法是先假設總體單位數為N,樣本容量為n,記K=N÷n,稱為抽樣間隔,將總體單位從1到N編號,從1到K中取一個隨機數字,記為R,則與R對應的單位為第一個被抽中的樣本單元,以后每隔K個單元取一個,直到抽出n個單元為止。而循環等距抽樣是將總體的N個單元排成首尾相接的圓形,從1到N中隨機抽取一個數字記為R,與R對應的單元為第一個入樣單元,之后每隔K個單元抽取一個,直到抽出n個樣本單元為止。
3.分層抽樣(或類型抽樣)。它是先將全部總體單位按某種特征或某種規則劃分為不同的層,然后再在每一層中隨機或機械等距地抽取被調查單位。分層抽樣中,各層的樣本可以采用同一種抽樣方法,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抽樣方法。例如,某市學生的學習成績調查,可先按(學生所隸屬的)學校將學生分成若干組,然后再在每個組(即學校)中隨機或等距抽取調查單位;對某校學生的健康狀況進行調查時,可先將該校部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年齡段,然后再對每個年齡段中的學生進行抽樣。
4.整群抽樣。整群抽樣是將總體劃分為若干群,然后以群為抽樣單元,從總體中隨機抽取一部分群,對選中的群中的所有基本單元進行調查的一種抽樣技術。從方法上看,整群抽樣是由一階抽樣向多階抽樣過度的橋梁。在第一階段抽樣中,如果抽出群后即對其中的所有單元進行調查,就是單階段整群抽樣。如果抽出群單元后,進一步從中按低一級的單元抽取子樣本,即兩階段抽樣。依次,也可以進一步三階段抽樣等。最后一個階段抽取的單元可以是最終基本單元,也可以仍然是群體。
然而,在進行實際的抽樣調查時,上述的各種方法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結合起來使用,以確保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同時又可以盡可能地節省時間和費用。
三、典型抽樣調查方法的定性比較
1.簡單隨機抽樣是一種最基本的抽樣方法,它的特點是簡單直觀,在抽樣框完整時,可以直接從中抽取樣本。由于各單元的入樣概率相同,用樣本統計量對目標量進行估計及計算抽樣誤差都可以直接簡單算術平均,比較方便。但簡單隨機抽樣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一些局限:首先,它要求編制一個包含所有總體單元的抽樣框,當N很大時,構造這樣的抽樣框并不容易;其次,根據這種方法抽出的單元很分散,給實施抽樣調查增加了難度;最后,這種方法沒有利用其他輔助信息以提高估計的效率。所以在規模較大的調查中,很少直接采用簡單隨機抽樣,一般是將這種方法與其他抽樣方法結合在一起使用。簡單隨機抽樣是其他抽樣方法的基礎,它研究問題的思路和基本結論都成為其他抽樣方法的研究前題。
2.分層抽樣以分組法為基礎,把具有相似特征或標志的單位歸為一組,自然就縮小了組內被調查單位之間的差異程度,再通過加權平均可以縮小全部調查單位之間的差異程度,因而其結果具有較高的準確性。此外,分組往往是以客觀存在或某些明顯的標志為依據,因而也容易實施。這些顯著的優點使得分層抽樣在實踐中被廣泛地采用,特別是當總體的單位數目很大、單位之間的差異較大時必須使用它。如果層內樣本是采取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抽取的(即分層隨機抽樣),則對于每一個層內樣本來說,具有與簡單隨機抽樣相同的性質。
3.系統抽樣的最大優點是簡便易行,簡化抽樣手續,這種方法可以保證被抽中的每一單元在總體中的分配比較均勻,縮小各單元之間的差異程度,提高抽樣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并且容易實施,還能節省大量的時間。但它也有突出的局限性:首先,如果總體單元的排列存在周期性的變化,而抽樣者對此缺乏了解或者缺乏處理的經驗,抽取樣本的代表性可能就會很差。其次,系統抽樣的方差估計比較麻煩,一般系統抽樣都沒有設計意義下的無偏估計量,并在很多實際應用中所采用的系統抽樣都不是嚴格的概率抽樣,這就給方差估計帶來很大的困難。系統抽樣可以看成是一種特殊的整群抽樣,也可以看成是一種特殊的分層抽樣。
4.整群抽樣的特點在于每次抽取的不是一個單位或個體,而是一群單位。例如,對某市的教育質量進行調查時,以自然形成或客觀存在的班、年級或學校作為抽樣對象,在被抽中的班、年級或學校中對全部學生即單位或個體加以調查。這種方法有以下特點:首先是抽樣框編制簡單,只需編制群的抽樣框;其次是這種方法比較簡單易行實施便利,也可以節省費用。但調查結果的準確性較差,抽樣誤差較大有時并不能代表總體特征。它主要適用于具有某種特殊結構的總體,這種特殊結構就是,總體中各個群的結構相似,例如一般家庭成員中都有男性、女性,如果估計男女性別比例,以家庭為群,采取整群抽樣,估計的精度要比直接抽取個人進行估計的精度高。
整群抽樣與簡單隨機抽樣之間的差別僅在于抽樣單位的不同,如果把研究標志的群總值或群內均值看成基本單位的標志值,那么整群樣本就與簡單隨機抽樣的樣本具有相同的性質,可以把整群抽樣看成是以群為抽樣單位的簡單隨機抽樣;在系統抽樣中,如果抽樣單位是基本單位,而且總體的排列順序是隨機的,即各個抽樣單位的標志值與抽樣單位的排列序號之間沒有相關關系,則等距抽樣可以看作是一種簡單隨機抽樣;如果按等距抽樣的方法構造“群”,并且從總體的N群中采取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抽取一群作為樣本,這樣的整群抽樣實際上就是等距抽樣,因此,等距抽樣也可以看成是樣本容量為1的特殊的整群抽樣。
然而,抽樣方法除了以上的四種,經常用到的還有多階段抽樣、二重抽樣以及復雜抽樣等多種形式。在實際的抽樣調查的處理中,經常會將幾種方法綜合起來應用,因為實際的數據是復雜的,并不是能夠滿足某個具體方法的使用條件,只有將兩種或者以上的方法混合起來,才能在抽取樣本量一定的情況下進一步的提高估計精度,例如分層抽樣與簡單隨機抽樣的結合,分層抽樣與多階段抽樣的結合等。
參考文獻:
[1]胡健穎.抽樣調查的理論方法和應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2]杜子芳.抽樣技術及其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3]李金昌.應用抽樣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4]許碧娟.抽樣調查方法在我國的應用[J].現代商業,2007(04):62-62.
[5]王亞雄,張鴻武,王芳.我國抽樣調查方法改革芻議[J]統計與信息論壇,2004(03):32-35.
[6]李金昌.確立抽樣調查主體地位 建立現代抽樣調查制度[J].統計與信息論壇,2004(03):8-13.
[7]俞純權.抽樣調查理論與方法的哲學詮釋[J].統計與信息論壇,2006(02):15-18.
[8]李俊霞,孫凱.提高抽樣調查工作質量的措施[J].中國管理信息化(綜合版),2006(03):10.
[關鍵詞]:結合運用 模式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經濟發展的狀況比較復雜,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多種所有制并存,近些年來由于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對于統計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的統計方法最初是照搬外國統計經驗開展的,而國外的統計方法是根據自己本國的需要制定的,很難適應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國的統計工作者在實踐中根據我國經濟的特點,打造出適合中國情的統計方法。經過多年的探索我國已經走出了一條以抽樣性調查為主體,以周期性普查為基礎,并且以與重點調查、統計報表等調查方法相結合的科學的統計調查方法體系。如下圖所示。
圖1 統計調查方法
一、統計調查方法的主要結合模式
經濟發展需要我們根據新的經濟形勢對統計方法進行變革以適應各級政府以及各類企、事業單位了解收集各類信息,及時的了解新情況,做出正確的決策。新統計調查方法體系是對過去單一化的統計方法的完善,也是統計方法的重大變革,根據實踐經驗可以將調查方法下列幾種模式。
(一) 重點調查與普查相結合
這種調查方式適用于只需掌握總體數量特征不需要詳細的進行了解,而且變化比較穩定的少數的重點單位。
重點調查與普查相比具有具有速度快、投入少的特點,而通過定期普查可以確定統計調查的單位名錄,或者是重點單位進行必要的調整,以便于工作的開展。這種調查方式是計算重點單位的標志比重、數量比重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據。重點調查的作用在于不僅可以在非普查年份,對重點單位相關的調查資料獲取需要的資料數據,并且利用這些數據與資料與其他的資料結合在一起進行有效地推算;還可以對非重點對象進行調查以獲得需要的數據或者是資料。其結合點可以從結果、過程、時間或者是指標等方面著手。
(二)抽樣調查與普查相結合的方法
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專題性的統計調查或者是國情國力方面的調查如物價指數的統計調查、工資總額的增減調查等。
抽樣調查與定期普查相結合是統計調查方法體系內的一個最基本的框架。人們把這種結合起了一個生動形象的名字叫做長短表結合,兩者相結合的優點主要有兩個,第一,抽樣調查需要的輔助變量資料、抽樣框名錄以及排隊標志可以通過多標識分組的普查獲得。第二,抽樣調查可以了解普查進行之前需要了解的必要情況,,通過普查還可以對普查資料進行修正或者
補充,除此以外還可以為普查提供更多的翔實有用的非普查年份資料,這些資料可以為制定普查方案提供可靠的參考。這種結合方式由于其比較穩定、規范所以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應用范圍也比較廣泛。可以根據調查的需要采取區域結合、指標結合、層次結合或者是質量結合的方式進行調查。
(三)重點調查、普查、抽樣調查相結合,‘”
這三種方法結合進行調查的優點在于不僅可以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保持調查資料的連貫性而且還可以相互驗證、及時獲取準確的資料,還可以不間斷的觀察現象總體的變化進程,以便及時準確的對現象總體進行監控,并以此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這三種方式的結合可以完成多個調查目的,所以應把這種結合方式在第三產業統計以及工業統計等方面進行大力的推廣,使之應用的更加廣泛。
(四)統計報表與抽樣調查結合
這兩種方式的結合使用于變量離散程度大、高度偏態而且具有識別標志的社會經濟現象總體。
抽樣調查和統計報表的結合從表面上看是兩種統計調查方法的結合,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其實是抽樣調查、統計報表、重點調查三者調查統計方法的結合,與原來采用單一的全面統計報表相比,這種結合方式使統計調查工作具有了較大的靈活性,其主要表現是既可以掌握重點單位的情況,又可以掌握宏觀情況,這種結合方式與單一的統計方式相比還具有投入少,產出多的優點,也就是用比較少的投資獲得比過去更為準確的資料。而且還彌補了使用重點統計調查的方法的缺點,所以具有較大的實用性可以在固定資產投資統計領域、工業以及批零貿易業等進度性統計等方面廣泛推廣與應用。除此以外這種結合方式還可以使用在層次結合中,即不同的層次使用不同的統計調查方法,對于規模比較小的企、事業單位可以使用抽樣調查的方式進行統計,大規模的企事業單位可以采用統計報表的方式進行調查統計。比如,對縣級以上進行增加值統計的時候可以采用統計報表的方式進行調查統計,而縣級以下則可使用抽樣調查的方式獲取需要的數據。
二、提高抽樣調查的使用效果
在所有的統計調查方法中抽樣調查是一種使用頻率較高的調查方法,其在具體的實施中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主要分為兩大類概率抽樣法與非概率抽樣法。這兩大類下面又分為四個小類。如右圖:
圖2 統計抽樣方法
為了提高調查的效率除了要與多種形式的統計方法互相結合以外,還可以利用自身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與估算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結合也可以有效地提高這種方法的使用效率。主抽樣調查的組織形式要根據統計調查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運用。比如把整群抽樣與等距方法有機的結合起來可以加強群抽取的合理性;提高估計的精明度可以把整群抽樣與分層技術結合起來這兩種組織形式結合后就可以達到這個目標。除此以外還可以樣本輪換、多項抽樣、穿插樣本等專門技術與組織形式都可以極大地提高抽樣調查的使用效果。
抽樣估計方法的適當運用可以有效地精簡工作量,還可以提高抽樣調查的精確度。主要的估算方法有回歸估算法、一般估計法、比率估計法等。組織形式與估計方法的結合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確定,在進行實際的抽樣操作的時候可以根據需要選用一種、兩種甚至三種估算方法,二者的結合使抽樣調查的效益達到了最大化,進而推動了抽樣調查的推廣運用。
三、結語
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科學的統計調查,目前統計調查工作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需要廣大的統計工作者充分發揮每種統計方法的特點,通過不同統計方法的結合使之在各個行業與各個政府部門發揮最大的作用,在工作實踐中不斷的改進,進一步完善不足,從而提高統計工作的效率,使統計工作更好的為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服務。
參考文獻:
[1]李金昌.分層整群抽樣初探[J]統計研究.2011(10)
抽樣調查作為一種科學的調查方法,它不僅可以在一些統計工作中單獨使用,而且應與全面調查或典型調查結合起來,起到相互補充的作用。為適應交通運輸行業管理的需要,開展好交通運輸全行業統計工作,從80年代中期到1992年,交通部和國家統計局聯合進行了新統計調查方法的研究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績。1992年交通部與國家統計局聯合頒發了《關于進一步建立健全公路、水路運輸全行業統計工作的通知》和《公路、水路運輸全行業統計工作規定》(第36號令)后,此項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
公路運輸行業統計,主要統計轄區內的運輸量四項指標:公路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客運量、旅客周轉量。公路運輸抽樣調查統計是指按照隨機原則,從調查的總體運輸車輛中抽取一部分車輛(即樣本車輛)進行調查,并根據取得的樣本資料,對總體運輸量作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估計和推斷的一種統計調查方法。在公路運輸量抽樣調查方法中,有三個關鍵的工作環節,它們在影響總體總量指標的精度方面所起作用至關重要。按照工作進行的先后次序,這三個環節是:抽取樣本車輛、對樣本車輛進行調查、推算總體運輸量。只要這三個環節把握好了,使樣本車輛有足夠的代表性,調查資料確鑿、可靠,有先進的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與推總,那么,抽樣調查方法就可以更好地應用到公路運輸行業統計之中,可以充分發揮統計的信息服務功能,為制定計劃和決策提供可信賴的數據依據。
一、抽取樣本車輛指在總體中按隨機原則抽取樣本車。
1.確定抽樣調查框。抽樣調查框是指進行抽樣調查的車輛的總體,完整合理的抽樣框是抽樣的前提。全體社會車輛中有的統計公路運輸量,有的不統計公路運輸量,不統計公路運輸量的車輛包括:A八種專用車:公路養護、車輛修理、衛生救護、公安消防、郵電、地質勘探、城市環衛、電力工程車;B市內運行車輛:工交車、出租車、通勤車;C港、站、區內搬運裝卸車。抽樣調查的范圍只包括統計公路運輸量的車輛。在抽樣調查范圍內,濾處調查月之前報廢、調查月報停的車輛之外的全部車輛,就構成抽樣調查框(總體)。抽樣調查只按車型分為客車、貨車、拖拉機、其它機動車四種,而不管其經濟性質、隸屬關系、營業性與否。
2.計算樣本車數量。樣本車數量的多少與抽樣平均誤差成反比例關系。數目越多,抽樣誤差越小;數目越少,抽樣誤差越大。如果對總體車輛進行全面抽樣時,那么抽樣調查就變成了全面調查,抽樣誤差不存在。結合幾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出一般按運輸工具總數的1.5%―――2.0%比例計算樣本量。當然,對于總體車輛比較少的單位,可適當加大樣本量。
3.按照隨機原則抽取樣本車。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或者采用隨機起點、等距抽樣的方法,使調查范圍內的每一部車都有被抽中的機會,抽中哪部算哪部,不受人為的因素干擾。
二、對樣本資料進行調查
包括樣本資料的搜集、整理、報送、審核過程。抽樣調查的大量工作在這一步驟進行,涉及面積大、范圍廣、人員多、工作內容復雜、繁瑣,耗費時間也較長。具體情況如下:
1.樣本資料的搜集取得。由縣級交通行政管理機構安排調查員到車主或車主單位問詢登記汽車運輸統計調查表。車主口述,調查員親筆記錄,一問一答,調查的指標如運量、周轉量、貨物類型、總行程、油耗等都能達到及時、翔實、完整的記錄,這樣透明度高,而且準確性強。
2.調查資料的報送程序及資料的審核整理工作。先由縣級交通運政管理機構對搜集到的調查資料初步審核和整理,再報送地市運輸管理處,地市負責樣本資料的匯總及推算。對報送來的資料,地市運輸管理處進一步手工做分析、審核、篩選、補充、整理等工作,發現無效樣本,或者登記差錯,或者計算錯誤,及時進行糾正,目的是提高樣本質量,保證內容填寫正確、完整、規范,為下一步工作做基礎。
3.調查數據的預處理與檢驗。經人工審核的調查表,每一份都必須輸入微機經過調查數據的預處理與檢驗,它們是調查環節與推算總體環節的銜接工序,非常關鍵,也是對人工審驗工作的補充,排除了由于調查方法失當、調查表填寫、電腦錄入所產生的邏輯錯誤,或異常數據,保證為后續推算總體環節提供正確的樣本調查數據。工作過程是:錄入樣本調查表―――生成樣本調查記錄―――進行有效性(邏輯)檢驗―――修訂無效記錄―――進行異常數據檢驗―――異常數據處理。異常數據是指樣本中某些指標偏大的記錄,比如,日均里程過大,噸(客)位日均運量過大等等。這樣,經過微機“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后,樣本資料質量進一步提高了。因為抽樣調查的最終目的就是以樣本指標推算總體指標,只有確鑿可靠的樣本調查資料,以此得來的總體運量才具有實用性。一個不正確的數據比沒有更糟。
三、推算總體運量
對樣本資料進行匯總,再推算出總體運輸量,并給出了相應的抽樣誤差。這步工作由地市運輸管理處統一使用上級開發的軟件來完成。我們現在使用的軟件是交通部2000年開發的“公路運輸量抽樣調查信息系統”。版本先進,技術水平一流,全國從縣級到交通部都可使用。
實踐證明,應用抽樣調查技術開展全社會公路交通運輸量統計是科學的、經濟的和可行的。同其他行業相比,在行業統計中應用抽樣調查方法取得數據資料處于領先地位,受到了國家統計局的表揚和支持。同時,《公路運輸分月抽樣調查方案(試行)》的制定和在全國36個試點地市的成功試點實施,將抽樣調查方法應用到了全社會公路月度運輸量統計中,為實現國家統計局和交通部提出的2000年實現按月提供公路、水路全社會運輸量數據的目標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統計方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