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醫療衛生環境范文

醫療衛生環境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27 10:00:17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醫療衛生環境,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醫療衛生環境

篇1

為規范醫療單位醫療廢水處理達標排放和醫療廢物規范處置,有效防治疾病傳播,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和環境安全,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單位環境管理的通知》(雅辦函[*]72號)精神,特提出加強醫療單位環境管理的實施意見如下,請認真遵照執行。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醫療廢水和醫療廢物對環境的影響明顯,危害程度大,醫療單位的環境管理關系到公共衛生安全和環境安全。我局領導班子以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加強了組織領導,明確衛生局醫政股、衛生監督執法所的職責。

1、由衛生局醫政股、衛生監督執法所負責對轄區內的醫療單位進行醫療廢水和醫療廢物安全處置指導和日常監督執法檢查。

2、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對醫療單位外排醫療廢水進行監測,并提供是否達達標排放的監測報告。

3、與各醫療單位簽定責任書,明確醫療單位的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具體負責本單位醫療廢水治理和醫療廢物的處置工作。保證醫療廢水和醫療廢物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監督。

二、采取措施,狠抓落實

督促各醫療單位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將醫療廢水和醫療廢物的處置工作落到實處,見到成效。

1、健全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各醫療單位要認真落實《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制定并落實醫療廢物管理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有關人員的工作職責及發生醫療衛生單位內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發生意外事故的應急方案。其法定代表人要切實履行職責,設專(兼)職人員負責本單位的醫療廢水和醫療廢物安全處置工作,并進行相關法律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緊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和因醫療廢物導致傳染病傳播和環境污染事故。

2、對醫療廢物實行登記管理制度。登記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處置方法、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登記資料必須歸檔保存。醫療廢物在分類收集、暫時儲存和運送過程中,必須使用專用的包裝物、容器。

醫療廢物的分類和包裝物要求:

(1)根據醫療廢物的類別,將醫療廢物分置于符合《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準和警示標識的規定》的包裝物或者容器內;

(2)在盛裝醫療廢物前,應當對醫療廢物包裝物或者容器進行認真檢查,確保無破損、滲漏和其它缺陷;

(3)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及化學性廢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藥物性廢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廢物,但應當在標簽上注明;

(4)廢棄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藥品及其相關的廢物的管理,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執行;

(5)化學性廢物中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廢消毒劑應當交由專門機構處置;

(6)批量的含有汞的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應當交由專門機構處置;

(7)醫療廢物中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應當首先在產生地點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或者化學消毒處理,然后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

(8)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具有傳染性的排泄物,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消毒,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后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

(9)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當使用雙層包裝物,并及時密封;

(10)放入包裝物或者容器內的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不得取出。

(11)盛裝的醫療廢物達到包裝物或者容器的3/4時,應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封口必須緊實、嚴密。如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廢物污染時,應當對被污染處進行消毒處理或者增加一層包裝。

(12)盛裝醫療廢物的每個包裝物、容器外表面應當有警示標識,在每個包裝物、容器上應當系中文標簽,中文標簽的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的特別說明等。

(13)運送人員每天從醫療廢物產生地點將分類包裝的醫療廢物按照規定的時間和路線運送至內部指定的暫時貯存地點。

(14)運送人員在運送醫療廢物前,應當檢查包裝物或者容器的標識、標簽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將不符合要求的醫療廢物運送至暫時貯存地點。

每天運送工作結束后,應當對運送工具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

3、建立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設施、設備

有條件的醫療單位應當建立符合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設施、設備,不得露天存放醫療廢物,醫療廢物暫時貯存的時間不得超過2天。

醫療單位建立的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設施、設備應當達到以下要求:

(1)遠離醫療區、食品加工區、人員活動區和生活垃圾存放場所,方便醫療廢物運送人員及運送工具、車輛的出入;

(2)有嚴密的封閉措施,設專(兼)職人員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員接觸醫療廢物;

(3)有防鼠、防蚊蠅、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4)防止滲漏和雨水沖刷;

(5)易于清潔和消毒;

(6)避免陽光直射;

(7)設有明顯的醫療廢物警示標識和“禁止吸煙、飲食”的警示標識。

(8)暫時貯存病理性廢物,應當具備低溫貯存或者防腐條件。

(9)醫療廢物集中處理后,應當對暫時貯存地點、設施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

不具備集中處置醫療廢物條件的農村地區,醫療單位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要求,自行就地處置其產生的醫療廢物。自行處置醫療廢物的,應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器具和容易致人損傷的醫療廢物應當消毒并作毀形處理。

(2)能夠焚燒的,應當及時焚燒;

(3)不能焚燒的,應當消毒后集中填埋。

4、嚴禁買賣、轉讓和丟失醫療廢物,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和擴散。各醫療單位一是要落實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建立主要領導負責制,明確各環節責任,切實做好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運送和暫時貯存工作,健全內部交接手續,嚴禁中途流失。二是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買賣、轉讓、丟失、回收醫療廢物。三是各醫療單位的醫療廢物要集中管理,定期進行處理。禁止在非排放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者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四是不能自行處理的醫療廢物必須與環保部門聯系,在環保部門的指導下進行處置,并填寫轉移聯單或保存轉移聯單。

三、保障經費,加強監督檢查,依法處罰

根據工作開展情況保障所需監督、監測的儀器、設備及辦公經費12萬元。以利縣衛生監督執法所對轄區內的醫療單位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監督檢查與抽查,及時消除醫療單位存在的環境安全隱患。

對醫療衛生機構監督檢查和抽查的主要內容是:

(1)醫療廢物管理的規章制度及落實情況;

(2)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及機構內處置的工作狀況;

(3)有關醫療廢物管理的登記資料和記錄;

(4)醫療廢物管理工作中,相關人員的安全防護工作;

(5)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上報及調查處理情況;

篇2

關鍵詞:醫療衛生統計;數字化;問題;措施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和數字化手段的不斷提升,醫院的醫療衛生統計工作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已經直接關系到醫院綜合管理能力的高低和醫院的發展后勁。但是目前我國的醫院管理人員尚未提起對醫療衛生統計工作的高度重視,醫療衛生統計工作中存在著種種問題,急需進行制度、監管手段、人員素質的革新。

一、目前我國的醫療衛生統計存在的問題

1.信息收集與需求脫節。由于我國的數字化技術和信息整合平臺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信息收集機制、規范化建設還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信息統計的標準不統一、統計路徑不一致的現象比比皆是。在這種情況之下,經常會出現醫院各個科室收集和上報的信息,與醫院管理所需求的信息不一致的問題。這些具有歧義的信息、脫節的信息甚至是無效的信息,直接導致了醫院的信息統計工作效率低下。2.信息失真,數據類型偏差,難以實現信息共享。醫療衛生統計是一個由不同的部門、科室和單位分渠道進行的信息傳遞工作,在這一過程當中,信息耗損和丟失是常見現象;不同的醫院或者醫院不同部門間所使用的系統構架并不完全相同,使用的數據庫和開發工具也有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性,導致了平臺信息的不兼容性和不流動性。另外,由于我國醫院眾多,不同級別的醫院有不同的政策落實方法,這也給醫療衛生統計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大量的信息“孤島”因此而形成。比如,在進行新農合統計數據分析的時候,我們發現不同級別的醫院,掌握的政策補償比例有很大的不同,省、市、縣、鄉四級醫院的住院補償分別為45%、55%、70%和80%,在進行統計時,我們要將這些數據歸為新農合統計這一大類當中,這些差異化的政策補償會給數據整合帶來極大的困難。

二、醫療衛生統計數字化的重要意義

在數字化信息不發達的時期,醫院的數據統計是分散的、復雜的,很難對醫院的整體運營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工作效率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近年來,醫療衛生系統內部十分重視統計工作,因為只有通過數字化的統計數據,才能使醫院過去一段時間內的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和醫院經營狀況一目了然,為提高醫院的管理能力、醫療質量和財務信息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和保障。1.有利于醫院管理和合理決策。醫療衛生統計,通過對醫院某個科室一段時間內的數據對比統計,能夠充分地反映出最近相關的市場動態,、科室的運行情況和相關人員的工作情況,結合這些情況制成的月度、季度和年度報表,可以給管理者提供一個多層次的數據系統,使管理者能夠從任何一個角度考察醫院的運行情況,從而及時查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由于數據平臺的綜合性和數據的廣泛性,使得醫院管理者能夠對于醫院的運營形成一種整體性和連貫化的管理,這就十分有利于從全局的角度進行科學決策,為醫院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撐。2.有利于醫院的資金安全和合理使用。在任何一個管理層的內部,都容易出現集權現象,醫院也不例外。我國醫院的傳統經營模式當中,院長對醫院各項事務具有最高的領導權威,不管是醫院醫療設備和相關藥品的購置,還是醫院的日常經營模式,高層領導手中都掌握著絕對的決定權。在這種模式之下,醫院的信息,特別是財務信息不透明,極易滋生腐敗。在實現數據平臺的共享和公開之后,醫院的各項信息都能得到及時的公示,供需關系一目了然,不只能夠有效地避免資金的浪費,還能夠強化醫院內部的控制和管理,及時發現系統內部問題并主動采取措施解決問題,有利于醫院整體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

三、目前我國醫療衛生統計中存在的問題

1.統計能力欠缺,統計工作難以開展。醫院內部部門繁多,數據統計的類型和數據上傳的方式多樣,與企業相比,數據更為龐大和分散;部門各自為戰,很少考慮自身數據對醫院整體統計的影響,造成了數據的片面性和不連貫性,難以為醫院決策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在抽樣調查中我們發現,計算機技術統計數據平臺在醫院中的的應用范圍日漸擴大,在市級及以上的醫院當中,利用數字化統計的醫院高達87%,而縣鄉一級中卻不足30%,這說明偏遠地區的統計操作手段落后,統計能力欠缺。除此之外,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我國醫療系統統計人才趨向大城市集中,這也導致一些小城市和偏遠地區的醫療衛生統計工作難以開展。2.醫療衛生統計的指標不合理、不科學。目前我國的信息化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醫院也剛剛開始進行數字化環境的建設和探索,因此統計數據的及時性和真實性都難以得到保障。另外,醫療衛生統計指標包括醫療救治統計、婦幼保障統計、新農合統計等九個大類,上千個具體指標,舉例來說,婦幼保障方面,就存在關于群體年齡劃分和身體健康指標劃分的差異,使得不同操作系統之間很難進行數據的交流、對比和共享。如果沒有統一的標準,不能實現大數據的對比,任何醫院都不能保證自己的指標絕對正確和科學。3.統計人才匱乏,統計人員綜合素質水平堪憂。很多醫院缺乏對于醫療衛生統計和數字化的正確認識,也忽略了專業人才的招聘和培養,他們往往從財務或者其他科室中抽調出一部分人員,臨時組成了統計部門,這些統計工作人員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統計經驗不足,統計能力低下。由于人手匱乏,人才缺失,能力有限和精力限制,這些統計人員往往只能完成基礎的報表工作,專題調研和數據整理工作無從談起,醫療衛生統計的真正價值和意義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

四、提高醫療衛生統計水平的相關措施

1.制度先行,為數據統計建立規范和標準。醫院首先要從制度上入手,明確各個科室上報統計數據的時間周期、步驟程序和數據類型,以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和連貫性。另外,醫院要完善內部信息交換機制,加強科室之間的聯系,保證相關統計信息的及時更新,并不定時對科室提交的匯總材料進行抽查,確保醫療衛生統計工作的切實、有效開展。在此基礎上,醫院應該重視數據統計的網絡化,為統計工作提供明確的規范和標準,以便提高數據統計效率。2.加強監管,積極參與網絡建設。在目前醫院醫療衛生統計紙質和電子版通行的現狀之下,統計工作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實現對手工統計和電子統計的雙重監管,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另外要積極推進數據網絡直報的進一步發展,實現數據的及時上傳,實時對比,同時要完善事后檢查和數據追蹤機制,進一步提高數據的監管能力。在網絡不斷發展和更加強調大數據的今天,我們應該在不斷簡化平臺操作程序和數據生成模式的基礎之上,促進社會統計指標統一標準的設立,推進統一數據操作模式的使用,同時積極研發數據轉換技術,提高數據平臺兼容性,以便提高醫療衛生統計數據的整合使用效率,使其更加符合醫療工作需要。3.重視人才,為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環境。醫院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醫療衛生統計的數字化水平。隨著醫院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醫療水平的持續進步,醫院對于數據統計的要求更加具體和細致,對于統計工作人員的技能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種背景之下,醫院更應該重視統計人才的培養,除了要有計劃地從社會上吸收專業統計人員之外,還要重視在醫院內部提高統計工作人員的待遇和工作環境,加強對他們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數據分析能力和業務水平,從而適應醫療衛生統計的需要,為醫院發展提供更加科學的數據支撐。

參考文獻:

[1]劉芳.醫療衛生統計在數字化醫院環境下的應用與探討[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12):249.

[2]林海.數字化醫院環境下醫療衛生統計的應用分析[J].財經界,2016,(35):48.

[3]劉穎.醫療衛生統計在數字化醫院建設中的重要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5,(19):3037-3039.

[4]宋吉祥.探討提高醫療衛生統計職能開拓醫院統計新領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309-310.

篇3

【關鍵詞】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和諧醫患關系

當前,醫患關系呈緊張態勢,醫患之間甚至導致死亡的惡性事件時有發生,將本就處于對立狀態的醫患關系推得更遠,使醫患矛盾更加雪上加霜。是什么原因導致本應相互信任、相互依賴的醫患之間出現如此巨大的矛盾和沖突呢?究竟應該如何使醫患對立的狀態得到緩解直至消除呢?畢竟醫患之間是唇亡齒寒的關系,醫生和患者無論哪一方受到傷害,另一方的利益也難以得到保證,因此,重構醫患之間的和諧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分析醫患矛盾產生的原因,既有醫療機構管理和運行機制滯后、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平衡、藥品配售市場不完善、媒體不恰當的報道渲染等社會方面的因素;也有醫院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醫務人員法制觀念淡漠、道德水平滑坡,醫患之間缺乏積極有效的溝通,舉證倒置、謹慎行醫導致過度檢查、過度醫療的惡性循環等醫院方面的原因;還有對疾病缺乏客觀正確的認識、對醫療行為期望值過高、維權意識增強、對醫務人員缺乏最基本的信任等患者方面的原因。

縱觀以上醫患矛盾產生的原因,有些是社會大環境方面的問題,一定時期內難以改變;有些是體制、機制方面的問題,需要政府深入調查研究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有些是思想觀念和認識方面的問題,需要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宣傳和教育;有些則是倫理道德和職業精神方面的問題,需要加強醫院文化建設,弘揚醫療衛生職業精神,重塑醫療衛生行業形象。在這些醫患矛盾產生的原因當中,職業精神的提升是目前就可以著手加以改善,并是可以產生立竿見影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

目前,在全國衛生系統轟轟烈烈開展的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大討論活動正是基于醫患關系的現狀,為重塑醫療行業社會形象而對醫療衛生職業精神進行的一次深刻反思和理性回歸。陳竺部長在2012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要破解醫改難題,實現醫改目標,不僅需要制度建設、政策完善、投入增加,更需要精神的引領、價值的支撐和道德的堅守。

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大討論活動從2012年3月開始,分為學習研討、總結凝練、踐行3個階段,2012年年底前基本形成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最終表述。目前已明確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3個核心要素:一是中國傳統醫學“大醫精誠”文化和道德內涵;二是西方醫學尊重生命的人文思想和道德理念;三是伴隨我國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發展形成的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

總結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科學內涵,可以有以下認識:職業精神是與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精神。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就是醫療衛生行業從業者所應具備的職業精神,由于醫療衛生工作是醫療衛生工作者群體利用自己和同事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對患者的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是以治病救人、救死扶傷、保證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為己任的職業,所以,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內涵就應當包括認真負責、團結協作、刻苦鉆研、精益求精、恪守醫德、尊重生命、救死扶傷、大醫精誠、以病人為中心,以疾病為依據,尊重患者、撫慰生命。并由此可以延伸出: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價值取向應以患者為中心,以救死扶傷為原則,以治病救人為己任,無論醫患之間發生何種沖突,都應堅守這一基本價值取向。醫療衛生職業的價值標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依據患者的病情給予正確合理的診斷和治療;二是讓患者在診療過程中感受到人文關懷;三是傳遞樂觀向上的心態,倡導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北京舉行的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座談會上,張茅同志強調:組織開展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大討論,一方面要鼓勵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主動參與,引導大家共同思考醫療衛生工作者的價值追求,弘揚職業精神,提高道德修養、技術水平和溝通能力,爭取患者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另一方面,要讓廣大人民群眾和新聞媒體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使公眾更好地了解現代醫學技術的特點、規律和局限性,理解醫療衛生工作者救治病患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合理引導群眾預期和理性就醫,增進醫患相互理解,防止極端事件發生。

醫療行業是與人民群眾關系最直接的窗口行業,肩負著救死扶傷、治病救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神圣職責和使命,要弘揚醫療衛生職業精神、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醫院文化建設,引領職工精神發展。醫院文化是醫院的底蘊和靈魂,是引領職工精神發展的核心動力。大力推進醫院文化建設,弘揚先進的思想文化,完善科學的制度文化,培育清正的廉政文化。通過醫院文化建設,創新服務模式,為患者營造舒適溫馨、人性化的就醫環境,建立起醫患之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和諧相處、和睦發展的醫患關系;通過醫院文化建設,增強職工“榮譽感”和“歸屬感”,塑造職工隊伍良好的精神風貌。二是加強醫患溝通,增強患者就醫過程的體驗性。醫療過程三分在“醫”,七分在“療”,而溝通又在“療”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好的溝通能夠使醫患之間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增強患者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信心,也有利于醫務工作者大膽采用先進的治療方式,從而有利于人類整體對疾病的征服。可以開展相互的體驗活動,讓患者感受醫生的辛苦和不易,讓醫生感受患者的焦慮和彷徨,有了相互的體驗之后,才會對對方的工作有設身處地的感受。三是大力宣傳先進典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要大力宣傳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敬業奉獻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努力在全行業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濃厚氛圍。新聞媒體要占據輿論宣傳的主陣地,要對事實進行客觀公正的報道,對醫療知識進行宣傳和普及,對醫療行為的局限性要進行說明,引導公眾理性就醫。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精神障礙;心理疏導;強制醫療;衛生處置

精神障礙[1]:是指在生物、心理和社會因素影響下,人體出現的各種精神活動紊亂,表現為具有臨床診斷意義的認知、情感和行為等方面的異常,可伴有痛苦體驗和(或)功能損害。患者往往缺乏自知力,感覺自己未患病,拒絕治療。強制醫療是:診斷結論、病情評估表明,就診者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已經發生傷害自身的行為,或者有傷害自身的危險的;②已經發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險的。應當對其實施住院治療。此類患者拒絕住院治療,行入院衛生處置更加地困難,不利于入院安全檢查及管理,因此入院時予患者行心理疏導對患者入院衛生處置合作率的影響具有臨床護理研究意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1選擇廈門市某三甲精神專科醫院"110"病房2014年1月~3月收治的100例精神障礙強制治療患者,其中男性69例,女性31例,由于患者均系"110"警察送入院,患者暫無家屬,所以個人基本信息均不詳。

1.1.2入院衛生處置是精神科護理一般護理常規,包括沐浴、更衣、剪指甲等。觀察全身皮膚情況,如有傷痕、壓瘡、頭虱、體虱等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精神障礙患者由于病情的原因,常疏于打理自己,特別是"110"警察送入院的患者,常在外流浪個人衛生狀況欠佳,入院衛生處置不僅改善患者的衛生狀況,同時也利于安全檢查。患者衛生處置合作率高,可提高護士工作效率,降低護理風險。

1.2方法 按入院人數先后順序,將單數5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在他們入院時未做心理疏導就行入院衛生處置。將雙數50例患者設為實驗組,在患者入院時即行心理疏導,之后再行入院衛生處置。精神障礙患者雖然處于發病狀態,但多數人的意識是清晰的,故采取以下護理措施。

1.2.1增加信任感 患者多數由警察約束手腳入院,再者對精神科封閉式病房的陌生感,使他們擔心失去自由,會被傷害,心生恐懼。此時護士應增加患者的信任感,用良好的語言,和藹可親的態度,先給患者做個自我介紹,告知患者這是什么醫院,僅僅是個單純的醫療場所,請求患者配合。

1.2.2增加安全感 患者處在陌生的封閉式環境,擔心自己會被害,護士用友善的言行表示患者在這會很安全,安排溫馨舒適的病房予患者讓其感覺安全。另外還可請求康復期清醒的患者與新入院患者溝通,告知住院治療的生活作息,工娛聊情況,表示住院生活的安全舒適,消除患者的不安全感,請求患者配合。

1.2.3對患者進行安撫 患者如言行激烈,護士應言語安撫,囑其保持情緒穩定,用適當的方法表達內心感受,如有需要及時尋求醫務人員的幫助,同時請求患者合作。

1.2.4適當性的承諾 患者拒絕住院治療,要求出院,護士可安撫患者,適當性承諾,表示先讓患者住院休養幾天,做好檢查就可以回家,先使患者情緒穩定下來,尋求配合,后行衛生處置。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分析法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合作率 洗頭、沐浴、更衣、剪指甲均合作的患者例數與本組患者總數的比值。

2.2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有39例入院衛生處置合作,合作率78%。對照組僅7例合作,合作率14%,得χ2=41.22,P

3 討論

3.1暴力行為風險是精神科重要的護理風險之一,表現為突發生的自殺、自傷、傷人、毀物等沖動行為,以攻擊行為較突出,具有極強的爆發性和破壞性,會對攻擊對象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甚至危及生命。行入院衛生處置時,如未取得患者合作,強行處置衛生,往往會激怒患者,誘導患者的暴力行為。所以入院時對患者進行正確評估,通過適時適當的行心理疏導,取得患者合作,減少患者的暴力沖動行為,降低護理風險。

3.2護士工作繁忙、工作量大,如果入院時患者不配合護理行衛生處置,護患僵持不下,拖延而浪費時間影響當班護士的其它護理工作。此時如進行適時適當的心理疏導,說服患者取得合作,從而節約辦理入院的時間,提高護士工作效率。

3.3精神科入院衛生處置,不僅能改善患者個人衛生狀況,避免因衛生不良而引起的軀體疾病;通過衛生處置觀察患者皮膚等身體狀況,從而做出準確的部分入院評估;同時還可進行入院安全檢查,避免一定的危險因素,因此精神科做好入院衛生處置尤為重要。然而精神障礙強制醫療患者往往拒絕住院治療,拒絕配合護理,行入院衛生處置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精神科護士應努力提高個人素質,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提高業務水平,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尊重、接納、理解患者,適時予患者行入院心理疏導,以取得患者合作,提高入院衛生處置合作率。

總之,精神障礙強制醫療患者入院時行心理疏導,對入院衛生處置意義重大,它不僅提高了患者入院衛生處置的合作率,還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護理風險。

參考文獻:

[1]郭田生,譚李紅.精神疾病防治專家講座[M].第1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2:363.

[2]姜小鷹.福建醫學臨床"三基"訓練護理分冊[M].福建省醫院協會,福建省護理學會,2012,360.

篇5

結果 ①治療后, 化學治療組血清CD3+、CD4+、CD4+/CD8+與NK細胞水平明顯下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關鍵詞】 生物免疫療法;腹腔鏡;胃癌;根治術

胃癌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 手術切除是胃癌的主要治療方式。與傳統的開腹胃癌根治術相比,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因其創傷小、不良反應少、術后恢復好等優點得到較廣泛的應用。為了避免術后腫瘤的復發與轉移、提高患者的術后生存率, 患者在手術治療后需進行輔助治療, 包括化學治療、放射治療與生物免疫治療。由于胃癌對化療的敏感性較好[1], 故化療較常用于胃癌患者的術前及術后輔助治療中;生物免疫治療是一種新型的腫瘤治療模式[2], 通過激發與調動機體自身的免疫功能來抑制或消除腫瘤細胞, 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作者現探討生物免疫療法聯合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對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本院胃腸外科住院的96例胃癌患者, 均經腹部CT、胃鏡和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胃癌, 均進行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及術后輔助治療。根據患者術后采取的輔助治療方式不同分為生物免疫治療組(54例)和化學治療組(42例)。生物免疫治療組男32例, 女22例, 平均年齡 (52.79±8.45)歲, 病程5~18年,

平均病程(12.34±5.69)年;根據國際癌癥學會診斷標準進行胃癌臨床分期:Ⅰ期32例, Ⅱ期17例, Ⅲ期5例;手術方式:全胃根治性切除術20例, 近端胃根治性切除術16例, 遠端胃大部分根治性切除術18例;術后消化道重建方式:食管空腸Roux-en-Y吻合23例, 胃空腸Billroth Ⅰ式吻合9例, 胃空腸Billroth Ⅱ式吻合22例。化學治療組男19例, 女23例, 平均年齡 (53.20±8.96)歲, 病程6~18年, 平均病程(13.41±6.23)年;胃癌臨床分期:Ⅰ期24例, Ⅱ期13例, Ⅲ期5例;手術方式:全胃根治性切除術15例, 近端胃根治性切除術12例, 遠端胃大部分根治性切除術15例;術后消化道重建方式:食管空腸Roux-en-Y吻合18例, 胃空腸BillrothⅠ式吻合7例, 胃空腸BillrothⅡ式吻合1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胃癌臨床分期、根治術方式及術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與排除標準 所有患者均經腹部CT、胃鏡和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胃癌;符合2007年版《腹腔鏡胃癌手術操作指南》[3]中的手術指征標準;排除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及影響生活質量的慢性病, 如冠心病、糖尿病等;排除術前即進行放療、化療或服用免疫抑制作用的藥物者;均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

1. 3 治療方法

1. 3. 1 手術治療 兩組患者均行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

1. 3. 2 化學治療組 術后第3周起進行FOLFOX方案:第1天給予奧沙利鉑85 mg/m2 靜脈滴注2 h, 四氫葉酸鈣200 mg/m2

靜脈滴注2 h, 5-氟尿嘧啶(5-Fu)400 mg/m2與5-Fu 600 mg/m2

靜脈滴注連續22 h;第2天給予四氫葉酸鈣200 mg/m2 靜脈滴注2 h, 5-Fu 400 mg/m2與5-Fu 600 mg/m2靜脈滴注連續22 h。

以2周為1個周期, 每2周重復1次, 每例患者至少持續進行2個周期的治療。化療期間給予患者相關支持治療, 如胃復安針止嘔, 皮下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改善白細胞水平、用藥前口服苯海拉明以避免過敏反應等, 注意加強營養

支持。

1. 3. 3 生物免疫治療組 術后給予生物免疫療法。主要藥物與試劑:人胃癌細胞株、司珠單抗、紫杉醇(PTX)、5-Fu, 鏈霉素、青霉素、DMEM培養液與15%的胎牛血清;主要設備:培養瓶、顯微鏡、離心機、酶聯免疫檢測儀與流式細胞儀等。操作方法:將適量三蒸水與1 g碳酸氫鈉晶體、適量鹽酸溶液加入DMEM培養液中, 使定容為1 L, pH值在7.3左右, 再加入鏈霉素和青霉素稀釋液(1×105)與15%的胎牛血清;用調配好的培養液稀釋司珠單抗、PTX、5-Fu至所需濃度, 經過濾除菌后置于4℃溫度下保存備用;在培養瓶中接種人胃癌細胞株, 將含司珠單抗、PTX、5-Fu的稀釋培養液加入培養瓶中, 置于37℃且氧飽和度、濕度適宜的培養箱中激發細胞活化增殖、進行細胞培養;培養1~2周后將其植入患者體內。

1. 4 觀察指標

1. 4. 1 免疫學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在進行輔助治療前后均于清晨空腹采靜脈血5 ml送檢, 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并比較血清中CD3+、CD4+、CD8+淋巴細胞與NK細胞水平的變化情況。

1. 4. 2 生活質量評定指標 QOL量表[4]評定患者進行手術及輔助治療后3個月的生活質量, 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 從日常生活、活動、健康、精神與支持5項內容進行評定, 每項內容0~2分, 總分0~10分, 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 5 療效評定標準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與輔助治療后3個月內通過臨床癥狀、相關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進行療效觀察, 根據國際癌癥組織的統一標準[5]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判斷:①完全緩解:病灶完全消失, 臨床癥狀消失, 實驗室指標正常;②部分緩解:病灶兩徑乘積減少>50%, 臨床癥狀有所緩解, 實驗室指標恢復>50%;③穩定:病灶兩徑乘積增加≤25%, 臨床癥狀無緩解, 實驗室指標無恢復;④進展:病灶兩徑乘積增加>25%, 臨床癥狀惡化, 實驗室指標水平惡化。總有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

1. 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術后輔助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情況比較 治療后, 化學治療組血清CD3+、CD4+、CD4+/CD8+與NK細胞水平明顯下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2. 2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與術后輔助治療后3個月QOL評分比較 化學治療組QOL評分為(5.74±1.03)分, 生物免疫治療組為(7.43±1.31)分,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3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生物免疫治療組完全緩解14例(25.9%)、部分緩解33例(61.1%)、穩定4例(7.4%)、進展3例

(5.6%), 總有效率為87.0%;化學治療組完全緩解8例(19.0%)、部分緩解21例(50.0%)、穩定9例(21.4%)、進展4例(9.5%), 總有效率為69.0%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3 討論

目前我國微創技術獲得較大發展、也逐漸趨于成熟,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具有創傷小、出血少、胃腸干擾少、術后恢復快、術后并發癥顯著減少等優點[6-8], 而且可以避免對胃癌晚期患者無意義或是有害的剖腹探查。

化療是胃癌術后輔助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胃癌對化療敏感性較高[9], 用化療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或殺死癌細胞, 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 化療效果被認為是胃癌預后判斷的指標, 但是化療在產生效果的同時, 常常給患者帶來眾多不良反應, 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 并不利于調動機體自身的免疫力控制腫瘤的發生。腫瘤細胞與機體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決定了惡性腫瘤的演變[6], 生物免疫治療通過運用分子生物學技術激發與調動癌癥患者的免疫系統, 提高機體免疫系統識別腫瘤細胞的敏感性, 激發機體抗癌的免疫應答以有效清除腫瘤細胞。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 化學治療組血清CD3+、CD4+、CD4+/CD8+與NK細胞水平明顯下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綜上所述, 生物免疫療法聯合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能促進術后免疫損傷的恢復, 增強機體免疫力, 從而更有效的防止腫瘤的復發與轉移, 降低術后復發率, 延緩生存期。在治療過程中,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結合了生物免疫療法毒副作用少等特點, 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為胃癌患者的綜合治療帶來更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1]董帥軍, 韓保衛, 韓英民. 觀察生物免疫治療與化療對胃癌的療效比較.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9):62-63.

[2]王廣勝. 生物免疫治療胃癌效果的臨床觀察. 中國醫藥導報, 2013, 10(10):58-60.

[3]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腹腔鏡與內鏡外科學組.腹腔鏡胃癌手術操作指南(2007版).中華消化外科雜志, 2007, 6(6):476-480.

[4]孫孝東, 栗素文, 鄭秀菊.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聯合生物免疫療法對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5, 24(4):608-611.

[5]王志炎, 徐鯤杰.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對進展期胃癌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現代醫生, 2014, 52(31):18-20.

[6]劉洋. 腫瘤免疫治療和化療的協同效應及其作用機制.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 2014, 21(1):81-83.

[7]周峰, 余利華, 陸宇峰, 等. CIK和CEA負載DC聯合化療治療胃癌的研究.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22(33):3654-3656.

[8]王志華, 陸寶石, 焦義恒, 等. 自體CIK細胞治療中晚期消化道惡性腫瘤臨床療效評估. 中國醫藥導報, 2013, 10(21):86-8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动漫综合网|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无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影院|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看|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18pao国产成视频永久免费| 天天射天天干天天| 中国胖女人一级毛片aaaaa| 日韩免费在线看|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毛片免费在线播放| 免费大片av手机看片| 18成人片黄网站www| 天天摸天天碰成人免费视频| 中国一级特黄的片子免费 | 激情五月婷婷久久| 初尝黑人巨砲波多野结衣| 色香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yy精品1024在线| www.av毛片|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96 |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欧美bbbbxxxx|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老司机午夜在线视频免费观| 国产在线观看麻豆91精品免费| www.爱爱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天堂网www在线观看| www.好吊色.com| 少妇太爽了在线观看| 中国一级特黄aa毛片大片| 无忧传媒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 亚洲福利视频网站| 狠狠综合视频精品播放|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九九九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