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28 10:13:41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高血壓健康教育的重點,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 電話隨訪;健康教育;高血壓;護理應用;依從性;血壓控制率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17-0157-03
Applic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by telephone follow-up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HEN Biho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Longyan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Longyan 36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health education by telephone follow-up in th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ho were controlled well in their blood pressure and were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were assigned to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 tab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egular medical suggestions of discharge, and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given health education by regular telephone follow-up on the basis of regular medical suggestions of discharge. Th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conditions, compliance to hypertension treatment and satisfaction rate towards the hospital upon re-check after 3 months were compared between both groups. Results The control rate of blood pressure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95.6%, 43 patient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80%,36 patient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Telephone follow-up; Health education; Hypertension; Nursing application; Compliance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三高”患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其中高血壓是一種心腦血管疾病,控制不佳可能引起心臟、腦血管等多種疾病,是冠心病、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1-3]。因此對于高血壓的治療就成為目前廣為關注的一個話題,但高血壓在臨床上不能完全治愈,只能通過藥物進行控制,并且患者血壓控制良好不能中斷藥物,以免中斷后血壓反復升高,對機體產生危害。在住院期間可以隨時監測藥物對于患者的血壓控制治療效果,當療效不佳時可以及時更換劑量或者藥品,從而使患者達到最佳的血壓控制效果。但患者出院后由于多種原因而導致患者血壓反復升高,血壓控制效果不佳,而再次來院進行血壓的調節控制,針對這一情況,我科把高血壓病列為出院患者電話回訪的病種之一,且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將實施過程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在我科2015年1~9月的90例血壓控制良好并已出院的高血壓患者,以實驗組平均年齡為(55.0±2.5)歲,對照組平均年齡(57.0±1.9)歲為標準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其中實驗組患者男29例,女16例,年齡42~68歲;對照組患者男24例,女21例,年齡45~66歲。所有入選患者均同意加入試驗,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高血壓患者出院后,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出院醫囑:囑患者在出院后合理飲食、加強體育鍛煉、戒煙限酒;按時按量服用降壓藥物;3個月后來院復診。
實驗組患者在進行常規的出院醫囑外,還需由責任護士每周對其進行為期3個月的電話隨訪,隨訪健康教育內容為:①飲食指導:飲食盡量均衡營養,每日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 g,嚴格控制飲食熱量,多補充含蛋白質豐富的牛奶、蛋類及含鈣鉀高的豆類、番茄等食物,盡量少食用高膽固醇食物;②戒煙限酒:隨訪時向患者普及吸煙飲酒的危害,提醒患者煙酒過量會增加心肌梗死的發生率;③適當體育鍛煉:告知患者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不僅可以減輕體重還可以降低血脂,避免高血脂癥的發生,同時可以提高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減少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率,但進行運動時要適量,強度由小逐漸增加,活動中如出現不適,休息后不能緩解應立即來院就診;④用藥護理:隨訪時要注意告知患者降壓藥物的適應證、不良反應及發生不良反應后的處理措施,并且還要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按照醫囑進行長期合理的服藥,不可自行更改劑量或者停藥,以免發生停藥綜合征,同時應定期進行血壓監測,如血壓波動較大,應及時就診,根據調整后的劑量進行服藥;⑤心理護理:高血壓病程較長且具有終身性,血壓的控制也會忽高忽低,患者容易出現心情急躁或悲觀的情緒,在隨訪護理過程應該耐心的進行交談,提高患者對于高血壓的認識,積極疏導患者的悲觀情緒,使患者能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并盡量恢復正常的生活活動,同時要與患者的家屬進行溝通,讓患者家屬同時進行積極引導和監督患者進行良好的生活習慣,使患者可以更好的控制血壓。
1.3 評價指標
3個月后,了解兩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患者舒張壓96 mmHg為血壓未得到控制;血壓控制率=(血壓控制良好例數+血壓基本控制例數)/總例數×100%。
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患者對我院的滿意率。總分100分,90分以上為十分滿意,75~90分為滿意,60~75分為基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率=(十分滿意例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了解患者在飲食、戒煙限酒、體育鍛煉以及用藥方面的依從性:詢問患者在出院后是否合理飲食,是否戒煙限酒,是否每天進行有計劃的進行適當的活動或有氧運動鍛煉,是否遵醫用藥[4]。
1.4 統計學分析
對收集到的數據根據SSP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年齡等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性別、血壓控制情況以及飲食、戒煙限酒、體育鍛煉、遵醫用藥的依從性等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壓控制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血壓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遵醫用藥、合理飲食、限酒的比較
實驗組患者在遵醫用藥、合理飲食以及限酒方面要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體育鍛煉、戒煙比較
實驗組患者在體育鍛煉及戒煙上要稍好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醫院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高血壓的控制已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尚不明確,若血壓控制不佳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給患者的心理帶來負擔,并且還會引起一些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造成生命危險。在高血壓的控制方面,健康教育方式是一種主要手段,使患者更加詳細明確的了解高血壓的危害以及預防措施,能夠在治療上增加患者的依從性,積極配合醫護人員,以便取得較好的療效[5-7]。
患者出院后,隨著時間的延長,由于血壓得到有效控制,沒有明顯的癥狀,而導致對出院時醫護人員的囑咐逐漸淡忘,且缺少監督使得患者的依從性降低,導致血壓的反復升高,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損害。而電話式隨訪會由患者本人的責任護士定期進行追蹤,了解患者在出院后的血壓控制情況,對于患者的血壓進行追蹤,能夠及時根據患者的血壓變化調整藥量或者藥品,積極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問,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念,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并起到監督的作用,使患者可以在出院后也能夠更好的控制血壓,預防或者減少由高血壓引起的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8-11]。電話隨訪是一種實施簡單、能夠在患者不住院期間對患者進行督促,指導患者遵從有利的生活方式,為患者提供高效、高質量的服務[12-15]。
在上述實驗中,實驗組患者采用電話隨訪式健康教育的護理模式,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正確指導患者進行合理飲食,戒煙限酒的必要性,適當的體育鍛煉、用藥時的注意事項及血壓波動的處理,給患者講解高血壓的相關知識,對患者的疑問進行耐心的解答,通過對以上方面的詳細的解釋和說明,使患者對高血壓知識有詳細的了解,明確進行以上方面的必要性,能夠以積極的心態配合責任護士的工作,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使患者接受電話隨訪式健康教育的護理模式,從而提高滿意度。故實驗組患者的血壓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在合理飲食、戒煙限酒、體育鍛煉、遵醫用藥方面要好于對照組,且對在醫院滿意展上要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進行電話式隨訪能夠有效的幫助高血壓患者在出院后較好的控制血壓,并且提高滿意率。總之,對于高血壓患者,采取電話式隨訪的健康教育能夠使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了解更多、更全面,讓患者從自身心理上積極主動的去改變生活方式,早期接受正規的藥物治療,使患者對各項治療措施的依從性得到提高,更好的控制血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并且提高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陳曉艷,高曉鳳,陳超,等. 對高血壓患者電話隨訪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 西部中醫藥,2014,27(4):122-124.
[2] 李廣茹,陳曉艷,劉娜,等.電話隨訪式健康教育對社區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 中國健康教育,2013,29(11):1039-1040.
[3] 李杰. 健康教育應用于高血壓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23(4):290-291.
[4] 任志英. 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1):118-119.
[5] 吳麗娟,李坤. 面對面隨訪與電話隨訪在高血壓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2):134-135.
[6] 黃燕紅. 護理干預聯合電話隨訪對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和血壓控制的影響[J]. 廣東醫學院學報,2014,32(3):335-336.
[7] 宋航,何欣,郎歡馨,等. 電話隨訪式護理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 吉林醫學,2013,34(31):6589-6590.
[8] 周雪紅. 電話隨訪式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應用[J]. 全科護理,2012,10(23):2193-2194.
[9] 謝運娣. 電話式護理隨訪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應用[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1,17(5):603-605.
[10] 馮曉梅,潘霞. 電話隨訪式健康教育在腦卒中出院患者中的應用[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8):889-890.
[11] 徐慧麗. 護理電話隨訪在臨床中的應用體會[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1):5166.
[12] 肖學琴. 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整體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4):836-837.
[13] 趙梅霖,張琳. 健康教育小組對促進出院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J]. 護理學雜志,2010,25(11):72-73.
[14] 農慶玲,農琳燕. 電話隨訪對隆林縣少數民族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J]. 中國醫藥科學,2011,1(23):64-65.
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有效的干預手段,在預防和促進康復方面的效果眾所周知。健康教育的對象、內容、方法以及評價指標都在不斷完善和發展。現結合有關文獻綜述如下。
1 高血壓病的研究現狀
1.1 健康教育的實施者:(1)醫生:包括醫院內的醫生和社區醫生。Nash等的調查顯示,66.8%的患者認為來自醫生的健康信息最可靠。(2)護士:護士是對住院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主力軍。隨著護理觀念的轉變,整體護理的實施,現代護士不僅注重臨床護理,也開始關注患者的心理、生理、社會、文化、精神等以及參與出院的跟蹤隨訪。
1.2 健康教育的對象:健康促進涉及整個人群的健康和生活的各個層面。這就決定了高血壓健康教育的對象不再是單純的患者,還包括非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患者的家屬以及陪護人員、醫務工作人員,乃至整個家庭,社區和社會。
1.3 健康教育的需求:對高血壓健康教育信息需求方面,不同人群需求的側重點不同,只有提供滿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健康教育內容,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秦芳等[2]認為對健康知識的需求有明顯的文化層次差異,高文化層次患者有全面了解疾病發生、發展的需求,并容易接受宣教內容;低文化層次患者只對疾病癥狀及治療方法與效果關心。我們應針對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計劃來實施健康教育。
1.4 健康教育內容
1.4.1 高血壓病的危害及預防:高血壓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影響生活質量,而且給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盡管現代醫學不斷發展,新的藥物和先進的醫療手段層出不窮,但這些僅僅是針對發病以后進行的干預和補救,僅是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系統工程下游的一個局部和側面[2]。高血壓是多種危險因素聯合作用所致,研究表明,原發性高血壓起源于少年兒童時期[3],發病的家庭聚集現象既受遺傳因素決定,同時也有家庭共同生活環璋的影響,不良生活方式在家庭成員間的相互影響,因此高血壓的一級預防從兒童期就應開始,從小就應該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4.2 飲食指導:飲食是高血壓的一個可以糾正的主要危險因素,是臨床治療的最基本步驟,是藥物發揮有益作用的基礎。高血壓的飲食健康教育:飲食宜低鹽、低脂、低膽固醇,優質蛋白為宜,平時以清淡素食為主,少吃動物肥肉、骨髓、黃油、內臟等。可選用魚類,瘦豬肉、兔肉、豆制品、牛奶。蔬菜宜選用含維生素高的新鮮蔬菜,如:芹菜、蘿卜、胡蘿卜、薺菜等。水果宜選用含鉀量高,維生素高的,如:香蕉、西瓜、山楂、柑橘等。食用油宜選用植物油,少吃動物油。總結如下:(1)低鹽飲食:每日的食鹽量<6 g,不吃或少吃咸菜及腌制品,少吃含鹽多的食物,如:帶魚,臘肉,咸菜,皮蛋,香腸等。在減少攝入鈉鹽的同時可適當補充鉀鹽,鈉少鉀多的食物有:糧食,豆類,肉類,水果,蔬菜等。(2)控制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入:禁用油炸食物,肥肉,豬油及含脂肪多的點心,不吃或少吃動物內臟,烹調方式可采用蒸、煮、燉。一級預防要求脂肪的攝入總量應占總熱量的30%以下,飽和脂肪酸占總熱量的90%左右,膽固醇的攝入應控制在300 mg/d以下;二級預防則要求飽和脂肪酸占總熱量的7%以下,膽固醇的攝入減少到200 mg/d以下。(3)蛋白質的量和質:蛋白質占總熱量的12%左右,其中優質蛋白質占40%~50%。(4)增加水果、蔬菜的攝入:水果、蔬菜中含豐富的維生素、鉀、鎂,其中纖維素不但能減少膽固醇的攝入,且能防治便秘。(5)控制肥胖:控制每日的飲食總量,維持熱量的平衡,保持適當的體重。(6)低糖飲食,高糖飲食可引起肥胖和高血糖。
1.4.3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高血壓病的發病除與年齡、遺傳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和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如:吸煙、飲酒。膳食中鈉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發生呈正比關系。有資料[5]表明鈉含量增加將導致體內Na+的潴留,循環血量增加,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I增高,使小血管痙攣收縮,總外周阻力升高,血壓升高。目前越來越多的醫學專家認為:面對高血壓這種主要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慢性非傳染病,早期預防比高科技的醫療手段更為有效[5]。
1.4.4 運動指導:實踐發現,絕大多數高血壓病患者,經過運動頭昏、頭痛、頭脹等癥狀會減輕,甚至完全消失,同時血壓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運動時要注意個體化和循序漸進;運動強度應高與日常的活動水平。運動方式以有氧運動為宜:步行,慢跑,騎自行車,跳交際舞等。運動持續時間一般為20~30分鐘或者行間歇運動,運動頻率通常每周3~5次,根據個體的需要、興趣和身體狀況而定。
1.4.5 心理指導:高血壓病是一種心身疾病,社會心理因素在高血壓病的形成和治療中也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患者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恐懼、焦慮、抑郁、煩燥,情緒不穩定等心理。應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和有無引起精神緊張的心理社會因素,根據不同的性格特征給予指導,訓練自我控制的能力,同時指導親屬要盡量避免各種可能導致患者精神緊張的因素,盡可能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和矛盾沖突。隨著現代醫學科學的進步,原發性高血壓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予心理護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患者緊張、焦慮等良心理,改善了治療效果[6]。
1.4.6 用藥指導:由于高血壓病的病程長,因此正確指導和調節用藥尤為重要。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降壓藥物分為5大類: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這5大類藥物均可以被選擇為降壓的一線藥物,由于各類降壓藥物作用特點不同,故選用時應根據每個高血壓患者的具體情況,如高血壓的程度、心率、是否伴有其他疾病等,因人而異。應遵循以下原則:循序漸進,逐漸降壓,治療因人而異,從單藥開始,階梯加藥,除高血壓急癥以外,降壓以在數日、數周內逐漸降低為好,特別是老年人,以及有高血壓病史多年的患者,其機體已經適應了高血壓目前的水平,突然降低導致腦缺血,灌注不足反而無益。還應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各類降壓藥物作用特點不同,所引起的不良反應也不同。老年高血壓患者對噻嗪類利尿劑反應敏感,但長期服用會引起低血鉀、低血鎂、糖耐量降低、血尿酸增高、血肌酐增高、血脂增高等不良反應;β受體阻滯劑可以使三酰甘油升高,出現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敏感性降低,障礙等;鈣離子拮抗劑:硝苯地平服用后可引起頭痛,長期服用可以引起雙下肢水腫;卡托普利可以引起干咳、味覺異常、皮疹等不良反應,停藥后會自動消失。當出現不良反應時應該及時向醫生反映,調整用藥。
1.5 健康教育的實施方法與形式
1.5.1 醫院內健康教育:醫院教育分門診教育、住院教育和出院后教育。門診教育應針對門診人群時間短的特點進行針對性教育。毛紅娟等[7]認為在播放錄象基礎上,有專職護士進行講解比宣傳板報效果好。趙光紅等[8]研究認為非心內科就診的高血壓患者中83.9%是因體檢被發現的,建議建立門診就測血壓制度,對篩查的人群給予正確、必要的治療與指導。
住院教育是針對住院患者疾病的不同階段的教育需求進行針對性教育,可運用包括飲食,藥物,情緒心理的調節,自我監測血壓,預防并發癥知識和技能的問答,對患者進行健康水平等級評定,根據測定的等級采取集體教育與個別指導相結合,小組討論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重點教育,教會患者進行自我監測血壓的技能[9]。對老年患者可采用高血壓健康教育途徑從入院到住院12天,每天向患者講解相關知識。并于出院前3天自我監測指導[10]。個體教育,群體教育,健康宣傳資料及板報是住院階段常用的教育形式。教育的最佳時機是病情穩定和入院后2~3天,最受歡迎的方式是醫務人員與患者交流和提供科教手冊[11]。
出院后教育使護理場所由醫院向社區、家庭延伸,電話回訪式教育和高血壓病友俱樂部形式是主要形式。電話回訪教育通過出院前建立檔案,出院時發放教育健康卡,出院后定期由護士電話回訪實施出院后教育[12]。出院后教育使健康教育成為伴隨患者入院―住院―出院全過程的動態教育模式。
1.5.2 社區健康教育:趙根明等[13]認為社區教育主要通過大眾傳播,社區板報宣傳疾病知識,聘請健康教育專家進行健康咨詢,重點在于糾正社區居民存在的三低(低知曉率,低服藥率,低控制率)和三不(不規律服藥,不難受吃藥,不愛用藥)。可根據社區不同不群教育策略,將居民分為3個層次,即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對健康人群進行高血壓基礎知識宣傳;對高危人群建立檔案,進行危險因素教育;對患病人群,除進行基礎知識,危險因素教育外,重點進行藥物治療,并發癥預防教育。社區教育的目的是使不同人群掌握自我護理,自我監護的知識和方法。
1.6 健康教育效果的評價:健康教育的效果是發揮健康教育對疾病治療作用的重要環節。社區人群的健康教育效果評價主要是通過實施以教育和行為指導為核心的措施后,對人群高血壓病知識,態度,行為進行教育后的對比評價,了解人群高血壓防治的變化。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評價,針對患者住院時間不長的特點,重點了解患者對疾病知識掌握的情況,應用入院時健康知識等測定問卷表,對患者進行教育前后的問卷調查,以及用滿意度測評價教育效果[14]。
1.7 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作為衛生保健的一項主要實施內容,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患者對高血壓病預防的了解不充分,當然也有許多障礙阻止了患者有效地預防,因此特別需要將更多的信息提供給患者。(2)目前健康教育研究多方面向城市,城市人口集中,健康教育易于開展,農村和邊遠地區的患者受教育機會少。(3)教育資料不能滿足不同文化層次患者的需要,由于護理人員是健康教育的主力軍,而其在接受其基礎學歷教育時,絕大多數未接受健康教育技能訓練;加之學歷不高,使其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受限,因而應加強臨床護士疾病知識再教育和健康教育技能訓練。(4)不注重健康教育效果的評價,以致于健康教育流于形式。高血壓病健康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廣大護士需要加強學習高血壓病相關知識,健康教育理論,統計學和預防醫學的知識,以更好的促進人民健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減輕我國不斷增加的慢性疾病負擔。
參考文獻:
[1] 秦 芳,確然麗君,孫文雅.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信息需求調查分析與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5):425.
[2] 胡大一.在循環醫學原則指導下構筑心血管疾病的全國防線[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3,23(4):193.
[3] Van der sande MA,Welraven GE,Milligan PJ,et al,Family history:an opportunity for early intervention,obesity and dibetes[J].Am Fam Pny-sician,1999,59(8):2211.
[4] 張學安,程維明.高血壓防治200問[M].北京:中國中醫藥業出版社,1998.9.
[5] 李 偉. 我國社區護理發展現狀及對策[J]. 護士進修雜志,2004,9(4):356.
[6] 劉向紅.支持性心理治療及行為干預在社區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全科醫學,2002,5(1):49.
[7] 毛紅娟,李海燕.門診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分析[J].護理雜志,2005,22(1):38.
[8] 趙光紅,曹 青,梁 青,等.門診人群高壓認知程度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3,18(10):762.
[9] 劉業蘭,李云霞.有效評價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方法初探[J].泰山醫學院學報,2002,23(1):67.
[10] 王美瑛.老年性高血壓病人健康教育路徑的建立與效果評價[J].泰山醫學院學報,2002,23(1):67.
[11] 催靈. 高血壓住院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02,2(5):3.
[12] 王碧茹.電話回訪式健康教育對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作用[J].成都醫藥,2004,30(1):40.
[13] 趙根明,章 顯.高血壓的社區干預[J].中國健康教育,2004,20(3):225.
關鍵詞 健康教育 老年 高血壓病 護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160
資料與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6月對66例住院農村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男38例,女28例,年齡60~85歲,血壓均高于140/90mmHg,并發高血壓危象者1例,以收縮壓升高為主者19例,以收縮壓-舒張壓增高為主者11例。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1],患病年限8~35年,出院后6周進行電話隨訪,記錄用藥情況。
健康教育評估:根據農村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性別、文化程度、身心狀況、既往病史及家庭與社會關系、患者及家屬對高血壓的認識、知識掌握的程度進行評估,通過交談、溝通獲取信息,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指導,提高高血壓患者診療依從性。
健康教育方式:根據農村老人文化素質和理解能力低的特點,采用工休座談,宣傳畫冊,觀看相關的影碟,舉出實際病例,請病人現身說法,或利用治療間隙給病人及家屬進行講解等方式,對農村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針對農村老年患者的特點,采用個別輔導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重點反復強調;對自己疾病不在乎者,則重點講明疾病的危險性及預防的重要性;對文化程度高者采取提供書面材料閱讀及講解的方式,對文化程度低者采取一對一講解及示范教育方式。住院期間根據患者不同時期的病情進行全方位持之以恒的教育,培養其自控能力,提高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
健康教育內容:①心理指導:做好心理護理應根據患者不同文化程度、生活閱歷及性格特征因人施教,態度誠懇、耐心地與患者交談,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使其消除心理障礙,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②用藥指導:合理用藥,藥物治療是目前控制高血壓的主要方法,并且越早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高血壓所帶來的危害就越小。③飲食護理:指導患者控制飲食,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兩戒”。④適當活動。⑤對患者及家屬的出院指導:出院之前應告知服藥的種類、方法、時間、劑量。
結 果
對66例患者都進行了健康教育,相關知識掌握者58例(87.9%)。基本了解的8例(12.1%)。患者及家屬均表示滿意,無褥瘡,無墜積性肺炎及藥物不良反應發生。除1例并發高血壓急癥患者轉院治療外,其余患者的血壓均有效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遵醫行為良好,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出院后6周進行電話隨訪,患者服藥率100%。
討 論
高血壓是我國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2],國內外研究表明,高血壓是導致心、腦、腎損害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3],需長期甚至終生服藥治療。
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終身性疾病。患者的血壓如果長期控制不佳,可能導致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全面有效地控制血壓,除藥物治療外,健康教育是一種重要的干預治療措施。健康教育通過從心理、服藥、飲食、生活與疾病的知識等方面進行宣教,使高血壓患者掌握了一定的預防和治療知識,使高血壓最大限度地得到控制,從而改善了高血壓患者的預后率,提高生活質量,增強了其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力生,龔蘭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雜志,2000,8(1):94-102.
【關鍵詞】健康教育;高血壓;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248-01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壓疾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該病的治療并不困難,但需要患者長期堅持服藥和改變不良生活方式,而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不清,會使得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明顯下降,影響臨床治療效果,甚至引發其他嚴重并發癥。本文主要對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比較,取得了不錯效果,患者對高血壓的認識明顯提升,現將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間我院收治的97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7例,女40例,年齡為40~73歲,平均為63.2±3.7歲,體重指數為16~27,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經相關臨床檢查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并排除繼發性高血壓患者,排除藥物過敏患者[1]。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有48例,干預組有4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比例、體重指數等資料上沒有明顯差異。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抗血壓治療,在護理上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包括藥物護理、基礎護理、出院指導;干預組患者接受以健康教育為重點的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為(1)高血壓知識方面,向患者詳細講解高血壓的發病機制、治療方案等,讓患者充分了解高血壓的危害以及引發高血壓的不良生活習慣等。同時可定期向患者及家屬發放高血壓防治方面的宣傳單,并可通過集中講座的形式向患者和家屬進行高血壓方面的宣教[2],向患者強調定期復診和監測血壓的重要性;(2)飲食指導,改變患者的飲食結構,減少鈉鹽和糖類食物的攝入,減少高油脂類食物的攝入,多吃水果、粗糧等纖維含量較高、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3)運動指導,對患者進行運動指導,強調適量運動在高血壓治療中的重要作用,為患者制定相應的運動計劃,選擇合適的鍛煉項目,要求患者堅持進行鍛煉,并注意控制運動激烈程度[3];(4)心理疏導,患者在長期疾病折磨下會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進行適當心理護理,以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能夠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
1.3觀察項目 (1)血壓控制情況,對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干預前后收縮壓和舒張壓變化情況進行比較,并對干預后的組間差異進行分析;(2)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行評價,將患者治療依從情況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和完全不依從[4],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價,并計算和比較治療依從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對兩組患者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并對計數數據進行卡房檢驗,對計量數據進行t檢驗,其中p
2.結果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血壓控制情況如表1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在接受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舒張壓和收縮壓均明顯下降,在組間比較上,干預組患者的舒張壓和收縮壓明顯低于對照組,p
3.討論
本文主要對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接受健康教育護理的患者組其血壓控制情況明顯優于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組,這說明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控制高血壓患者的病情,穩定患者的血壓變化,而在治療依從性比較上,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組,其臨床治療依從率明顯高于接受常規護理的患者組,這說明健康教育能夠轉變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看法,提高患者對治療的配合性,從而有效提高治療依從性,使得患者能夠改變自身不良生活方式,堅持用藥,從而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通過健康教育,能夠改變患者對高血壓的不正確認識,重視生活方式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從而有意識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有效預防高血壓的發作[5]。同時健康教育還能夠讓患者認識到堅持服藥和適量運動對疾病治療的重要作用,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程度,使得患者能夠主動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提高治療依從性。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改善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血壓控制情況,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對于控制患者病情和改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陶恒.健康教育提高社區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和高血壓控制率[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4,11(3):4-6.
[2]安全宇,凌騰愿,劉玉紅.健康教育對中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及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9):174-176.
[3]關雪梅.系統化健康教育對提高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效果觀察[J].內科,2014,9(1):34-35.
1 社區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壓疾病中的作用
對高血壓患者和有高血壓病家族史者進行有關高血壓疾病知識的講座,使其掌握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提高自我保健意識,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可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病的發生。因此,社區健康教育是減少高血壓病發生的有效途徑。
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壓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高血壓大多起病緩慢、漸進,一般缺乏特殊的臨床表現,而常常被人們疏忽,有高血壓病家族史、肥胖、高脂血癥或有頭暈、頭痛等人群應經常監測血壓,以盡早發現高血壓病人。
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壓病人的早期治療和規范化治療。
高血壓病人可通過健康教育了解高血壓高血壓病及其并發癥對人們的危害及可治療性,長期控制好血壓對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性,使高血壓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自覺、長期地堅持體育高血壓鍛煉,合理飲食,規范用藥,積極主動地參與治療,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
2 社區健康教育的對象、方式和內容
社區高血壓知識健康教育的對象:主要是中、老年人中易患高血壓的人群、高血壓病人極其家屬等。
社區高血壓知識健康教育的方式: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多種形式如集中講座、看科教影視片、發放相關的健康教育知識手冊、醫患個別交談以及病人之間相互交流等。
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的內容:首先見解高血壓病的發病原因、臨床特點、并發癥的嚴重危害性,使病人了解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引導病人對該病的治療,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從而做到在醫生指導下規范用藥、定期復查;對已發生并發癥的高血壓病人要鼓勵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使病情得到最佳控制。其次講解高血壓病防治的基本知識,如低鹽、低脂飲食、戒煙、控制體重、適當的體育鍛煉和保持良好情緒對防止高血壓病在重要意義及使用降壓藥物可能出現的毒副作用、注意事項和長期規范用藥的重要性,使其掌握有關藥物的知識,達到正確用藥和長期堅持用藥的目的,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
3 小結
高血壓是心血管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終身性疾病,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它的并發癥累及多個器官,致殘、致死率高,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并對個人、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社區對重點人群進行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對減低高血壓病的發病率,提高高血壓病的治療效果,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