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08 17:36:24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生命和非生命,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內容摘要:在客戶關系管理中,顧客生命周期價值是合理配置營銷資源,進行有效市場細分,開展定制化營銷的重要工具。但是現有的計算方法只考慮了顧客價值的財務性因素,而忽略了非財務性因素,使得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估計存在偏差。本文從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財務性和非財務性因素出發,對相關研究進行了總結和分析,識別了影響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關鍵因素,為系統理解顧客價值創造過程和全面計算顧客生命周期價值提供了一種研究思路。
關鍵詞:顧客生命周期價值 非財務性價值 顧客代言 顧客學習 顧客創新
引言
有效的市場營銷需要準確地估計市場投入產出比。顧客生命周期價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CLV)作為衡量市場營銷活動效果和效率的工具,通過量化顧客與企業交易關系存續期的潛在貨幣價值,為市場營銷研究者和實踐者所重視。測量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目的在于:估計顧客的財務價值,對顧客進行分類,甄別有價值的顧客,使營銷活動更具針對性;識別顧客和企業價值的驅動因素,幫助營銷人員選擇有效的營銷組合工具;分析市場營銷活動的投入產出,在企業內部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在保留現有顧客和開發新顧客中,合理分配有限的營銷資源和預算,有效開展客戶關系管理。
顧客生命周期價值是在一系列交易發生時計算,這些交易貫穿整個顧客生命周期。顧客生命周期因此被視為只要關系存在就能計算潛在的顧客價值。因為顧客生命周期價值只能在滿足其假設的特定情境下才能被正確估算,所以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計算要置于具體的情境中,如長期關系、顧客滿意、顧客學習和其他與客戶關系管理有關的情境。顧客期望生命周期、顧客保留率和其他決定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因素受具體情境的強烈影響。
但是在計算顧客生命周期價值時,現有的估算方法也存在一些問題: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計算僅僅考慮了財務特征的因素(如銷售額、顧客保留率等),而忽略了非財務特征的因素,如顧客代言(Customer Advocacy)、顧客創新(Customer Innovation)和顧客學習(Customer learning),導致顧客生命周期價值沒有被合理估算;所計算的顧客生命周期價值沒有恰當地考慮客戶關系管理的潛在風險,如顧客流失和負面的顧客代言;非財務性特征的預測和量化難度,客觀上限制了顧客生命周期值的應用和接受。
鑒于現有顧客生命周期價值估算的缺陷和在實際應用中的局限,本文通過對現有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理論進行文獻回顧,分析財務性和非財務性因素對顧客價值的影響,提出合理估算顧客生命周期價值時整合非財務性因素的研究思路。
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財務性因素
估算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原始思想在于以凈現值法對顧客關系中的顧客收益和顧客成本進行計算,從而判斷營銷支出的合理性。顧客生命周期價值描述的是一名顧客在與企業關系持續期間的財務凈現值。Kumar和Rajan(2009)將顧客生命周期價值定義為:“以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計算的,一名顧客與企業的整個關系生命周期的累計凈現值流的總額”。顧客生命周期的貨幣價值一般通過顧客收益以及吸引、銷售和服務該顧客的成本計算。在實際計算中,由于對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定義和計算方式不同,需要對收益發生周期,收益金額是變動還是固定,收益流是離散還是連續做出假定。
最初的一般顧客生命周期價值模型如下:
其中,i表示收益發生的周期,n表示預計收益發生的總周期,Ri為第i期企業從顧客中獲得的收益,Ci為第i期企業為獲取當期收益支付的顧客成本,d為貼現率。
為了簡化計算,減少對數據量的依賴,一般假定利潤和顧客保留率固定。Berger和Nasr(1998)引進顧客保留概率的概念,對一般顧客生命周期價值模型進行修正,提出如下模型:
其中,ri為第i期顧客保留概率;mi為第i期企業利潤。
Zhang等(2010)則進一步在Berger和Nasr(1998)的基礎上,假定利潤和顧客保留率固定,顧客生命周期趨于無窮,提出了以下顧客生命周期簡化計算公式:
在顧客生命周期趨于無窮時,顧客保留率隨著交易關系的持續是一個遞減的概率,即隨著時間的增加,顧客保留率趨近于零,這意味著企業與顧客關系的結束。因此Zhang等(2010)的計算公式減化了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計算,并且更能反映客戶關系發展的實際。
以上對于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衡量只是從財務角度出發,計算直接經濟價值,并沒有對非財務價值的間接效果進行測量和量化。不考慮非財務價值的間接效果意味著對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衡量存在偏差,因而不能充分估計營銷活動對顧客的效果。
顧客生命周期的非財務性因素
學者們對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財務性因素。雖然非財務性因素,如顧客代言、顧客創新和顧客學習等為學者們識別,但到目前為止還沒受到應有的重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沒有認識到顧客生命周期價值中的非財務價值的重要性;其次,實踐中的主流方法是估計具體的財務價值而不是非財務價值;最后,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非財務性因素對財務價值的間接影響還沒有得到充分認識。最近,隨著學術上對顧客非財務價值對顧客生命周期價值間接效果重要性的認識,顧客非財務價值引起學者們進一步的研究興趣。要將顧客非財務價值納入考慮,就要求對顧客盈利性進行多維的測量而不是單一的財務價值的計算。然而,顧客生命周期價值非財務性因素的測量及其效果量化的困難對研究者構成了現實的挑戰。
一些學者對顧客生命周期價值中非財務性因素的間接效果進行了定義和測量。Ryals(2008)通過分析顧客代言、學習和創新給企業帶來的利益,對顧客的間接價值進行了評估。Bermejo和Rodriguez-Monroy(2010)在Stahl(2003)的顧客生命周期價值計算公式基礎上,將客戶群、成長性、網絡性和學習潛力等非財務性因素納入考慮,對B2B情境下的顧客生命周期價值進行了測量。Kumar等(2010)提出涵蓋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顧客參與價值(Customer Engagement Value,CEV)、顧客推薦價值(Customer Referral Value)、顧客影響價值(Customer Influencer Value)和顧客知識價值(Customer Knowledge Value)。
在這些影響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非財務性因素中,以口碑傳播為主的顧客代言在學術上受到相當的重視,而對顧客創新和顧客學習潛力的重視還顯不足。顧客創新給企業帶來多種利益,如加快市場反應,減少市場投入成本,增加對市場的適應。而這些利益對顧客生命周期的財務價值有著重要影響。顧客學習也有著類似的作用。在顧客學習中,顧客知識是客戶關系管理開展的基礎,對正確細分市場、開展顧客服務,減少同非盈利性顧客發生交易的風險非常必要。此外,顧客學習也會優化資源分配,增加市場信息反饋。因為在所有非盈利性因素中,顧客代言、顧客創新和顧客學習對顧客生命周期價值具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對這三種因素的間接效應進行進一步的討論。
(一)顧客代言對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效應
顧客代言一般包括顧客推薦、口碑傳播等,是顧客與其所處環境的直接或間接互動。一般而言,顧客推薦會減少顧客獲取成本,此外已有的忠誠顧客在推薦新顧客時會增加對企業的忠誠度。當傳統的營銷活動不能維持現有的顧客保留率或者新增的顧客受到競爭對手的營銷活動吸引時,將獲取顧客的任務交由第三方完成(通過口碑和顧客推薦計劃獲取顧客)會帶來競爭優勢。
Kumar等(2007)對顧客代言的量化提出了一種計算方法,并稱之為顧客推薦價值(Customer Referral Value,簡稱CRV)。對顧客推薦價值的計算需要估計多個變量,包括成功推薦的顧客數量(n1),與營銷活動相關的推薦發生時期(t),未經推薦獲得的顧客數量(n2-n1),未購買產品(A)的顧客(y)通過推薦其他顧客購買所產生的價值,貼現率(d),吸引顧客的推薦計劃成本(y(a)),保留推薦顧客所需的營銷費用(M),不經推薦也會加入的顧客所帶來的顧客獲得成本的節約(ACQ1),以及那些不經推薦就不會加入的顧客機會成本(ACQ2)。
但是該公式只估計了因推薦計劃吸引的推薦者的價值,同時推薦者的價值可能存在重復計算,而且也未估計自發推薦者的作用,因為他們的自發性和影響力具有更強的代言效果。一般而言,財務性顧客生命周期價值高的顧客,其顧客推薦價值并不一定高。Kumar等(2007)在對電信企業分析中就發現最忠誠的顧客具有最高的財務性生命周期價值,但其顧客推薦價值卻并不高;而那些生命周期價值不高的顧客,卻愿意對企業產品或服務進行宣傳。這說明顧客的低盈利性可能通過非財務性因素的間接效果得到彌補。因此,為了更準確地計算推薦者的價值,需要厘清到底是哪些顧客推薦,推薦了什么,以及在什么情景下做出的推薦。
除了顧客推薦外,口碑傳播對顧客生命周期價值起著重要作用。口碑傳播可以幫助企業促進銷售,加速市場滲透,減少顧客獲取成本,也可以幫助顧客降低購后認知失調,減化初次購買決策。但是在理解口碑傳播對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影響時,還需注意這種效應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口碑傳播者的身份可能影響信息接收者的信任和對被推薦產品的接受。其次,口碑傳播的環境也決定了對被推薦顧客的影響。哪些較少接觸口碑傳播信息的顧客比處在信息網絡中的顧客更容易受到口碑傳播的影響。
(二)顧客創新對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效應
顧客創新是指產品創新過程中,將顧客在產品使用和體驗中獲得的特有知識作為識別和解決需求的信息來源,從而減少產品創新的風險。這種開方式創新的成功往往取決于在創新過程中與外部成員(如供應商、顧客、競爭者和外部研發機構)共建網絡的能力。通過早期產品開發過程中不斷獲得顧客的反饋,企業可以縮短樣品試用和試錯的周期,從而減少市場進入時間,而且潛在顧客的參與也有助于提高產品的市場適應能力和顧客支付意愿。
顧客創新獲得成功的關鍵在于企業在與顧客互動中為不同來源的信息和知識提供整合的平臺。客戶關系管理中,企業對產品使用方法和使用情境的了解是掌握顧客需求信息的關鍵。顧客需求信息和產品解決方案的廣泛收集,減少了市場、技術和創新投資的風險。因此,顧客創新作為一種非財務性因素,深刻地影響著顧客給企業帶來的價值。雖然這種效應是間接的,但在衡量顧客生命周期價值時不能忽略。
(三)顧客學習對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效應
顧客學習是顧客在購買和使用產品或服務中,不斷獲取并積累知識、經驗和技能的過程。顧客學習隱含在企業與顧客的互動關系中,有助于提高企業對市場的了解。企業知道如何滿足顧客需求,知道顧客愿意同企業發展長期關系的原因,就能節約市場費用,優化稀缺的營銷資源。通過顧客學習,營銷資源能以更有效的方式進行配置。此外,顧客學習也有助于推動產品和服務的優化、流程的改進和創新,提高生產效率,進一步減少外部市場的不確定性。
無論是減少顧客獲取成本還是增加顧客基礎,顧客學習都是一種知識資源。它為企業提供了解顧客潛在和外顯需求、產品真實性能、競爭者能力和策略以及技術發展趨勢的機會。顧客學習也有助于企業識別那些對顧客購買無實質影響的因素,避免營銷資源在這些因素上的投入。要成功地利用顧客學習取決于企業建立顧客關系以及激勵顧客分享其擁有的特定知識的能力。當然,這種成功也受到企業對從顧客學習中獲得的知識進行建構和利用的影響。因此,從這個角度理解,顧客學習可以幫助企業在新產品開發中少走彎路,縮短市場進入時間并增加市場認可。
既然顧客學習對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增進對顧客需求的理解,減少外部不確定性,加快市場進入時間,增加市場認可等有著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計算顧客生命周期價值時,應該將顧客學習作為一種非財務性因素納入考慮。
結論與研究展望
面對成熟的市場,殘酷的競爭,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必須做到精細化管理,減少不必要的營銷費用支出,提高市場效率和投資回報率。客戶關系管理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識別盈利性顧客和非盈利顧客,并與盈利性顧客維持長久關系,以獲得最大的顧客生命周期價值。這就要求對顧客帶給企業的價值進行測量,從而使營銷資源在不同的顧客中能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由于顧客價值客觀上存在差異,因此客戶關系管理的重點在于正確地評估顧客的潛在價值,發展有效的關系戰略。但是現有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的計算方式只考慮了財務上的盈利性,而忽略了非財務性的間接效果。這種方法對顧客的劃分,往往導致將那些所謂的非盈利性顧客排除在外。而這些非盈利性顧客對顧客價值的間接效果可能彌補其在財務盈利性上的不足。因此,企業需要對顧客進行全面了解,理解他們的需求和創造價值的潛力,從而通過間接效果所產生的更多銷售來增加長期性和整體性的盈利能力,并進一步根據顧客關系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合理管理顧客關系,對資源進行有效分配。
在非財務性因素中,顧客代言、顧客創新和顧客學習對顧客生命周期價值具有重要的影響。顧客代言有助于企業減少新顧客的獲取成本,增加現有顧客的忠誠度;顧客創新則可以減少企業創新的風險,準確理解顧客需求的變化;顧客學習不僅幫助企業了解客戶關系持續的原因,識別影響顧客產品購買和使用的因素,以有效分配營銷資源,而且有助于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減少新產品失敗的風險。因此,在識別顧客為企業創造價值的過程中,應該將所有影響價值創造的相關因素都納入考慮,判斷這些因素的作用。
總而言之,顧客為企業帶來的遠不止于他們的財務價值,間接效應所起的關鍵作用在顧客生命周期價值中應該納入考慮。客戶關系管理的本質要求企業在行銷活動的投入采取一種整體性觀點。單純的財務性顧客生命周期價值會造成顧客盈利性估計的不準確。顧客盈利性不能簡單地解釋為銷售利潤,顧客忠誠和關系持續,而是需要以一種多維的顧客生命周期價值計算方法,既考慮到財務性因素,又兼顧非財務性因素。雖然對于顧客代言、顧客學習和顧客創新的具體財務價值還沒有直接的估算方法,但是對顧客關系起著決定性驅動作用是清晰的。對這些效應結果的測量雖然并不一定要通過財務價值量化,但是與財務價值衡量相比,其他方法很難讓人信服。
因此,對顧客代言、顧客學習和顧客創新的財務價值量化計算是未來顧客生命周期價值研究的重點。此外,未來的研究有必要發展其他方法來估計長期綜合的顧客盈利性,并進行實證檢驗。顧客生命周期價值量化的進一步發展也有助于增加市場投入的透明性,優化市場資源分配,提高客戶關系管理活動的效果。
1.V Kumar and B. Rajan.Profitable Customer Management: Measuring and Maximizing Customer Lifetime Value.Management Accounting Quarterly[J]. 2009, 10 (3)
2.Paul D. Berger and Nada I. Nasr.Customer lifetime value: Marketing models 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J]. 1998, 12 (1)
3.Jason Q. Zhang, Ashutosh Dixit, and Roberto Friedmann.Customer Loyalty and Lifetime Valu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Consumer Packaged Goods.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J]. 2010, 18 (2)
4.Lynette Ryals.Determining the indirect value of a customer.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J]. 2008, 24 (7-8)
5.Gustavo Bermejo and Carlos Rodrguez Monroy.How to measure customer valu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hareholder value in a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Intangible Captial[J].2010, 6 (2)
6.Heinz K. Stahl, Kurt Matzler, and Hans H. Hinterhuber.Linking customer lifetime value with shareholder value.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J].2003, 32 (4)
7.V. Kumar, Lerzan Aksoy, and Bas Donkers.Undervalued or Overvalued Customers: Capturing Total Customer Engagement Value.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J].2010, 13 (3)
8.V Kumar, J Andrew Petersen, and Robert P Leone.How valuable is word of mouth?.Harvard Business Review[J]. 2007, 85 (10)
9.Gustavo Bermejo and Carlos Rodríguez Monroy.How to measure customer valu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hareholder value in a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Intangible Captial[J].2010, 6 (2)
10.Heinz K. Stahl, Kurt Matzler, and Hans H. Hinterhuber.Linking customer lifetime value with shareholder value.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J].2003, 32 (4)
11.Raghuram Iyengar, Asim Ansari, and Sunil Gupta.A Model of Consumer Learning for Service Quality and Usage.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J].2007, 44 (4)
12.Lynette Ryals.Are your customers worth more than money?.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J].2002, 9 (5)
13.V Kumar, J Andrew Petersen, and Robert P Leone.How valuable is word of mouth?. Harvard Business Review[J]. 2007, 85 (10)
14.Jacques Bughin, Jonathan Doogan, and Ole Jorgen Vetvik.A new way to measure word-of-mouth marketing.McKinsey Quarterly[J].2010.4
15.Nikolaus Franke, Martin Schreier, and Ulrike Kaiser.The“I Designed It Myself”Effect in Mass Customization.Management Science[J].2010, 56 (1)
六三班賀飛翔
輔導教師王耀增
我的一生,始終保持著這樣的一個信念:生命的意義 ,在于付出,在于給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爭取。——巴金
的確,像這位偉大的作家所說的, 生命的意義 是在與付出和給予,而不是接受和爭取。但是我們也要 熱愛生命 ,珍惜生命,這也是我們在一生當中必須做到的。比如說,一只蚊子,一只蒼蠅的生命非常的短暫,可是當我們用手企圖拍死它們的時候,它們卻飛走了。我覺得,它們很 熱愛生命 ,雖然它們的生命很短暫,但它沒有不想活著的心理思想,而是珍惜生命。我們好好想想,一只蒼蠅,一只蚊子都能那樣 熱愛生命 ,那我們人呢?
在學校,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走廊上,幾位同學 橫沖直撞 ,根本不去顧及身邊的同學;欄桿前,有同學 踮起腳尖 ,甚至爬上欄桿,好奇地向下張望;樓梯上,一位同學不是走下樓,而是坐在扶手上滑了下去……
每當看到這樣的情景,我的心里就像有一只 小兔子 一樣嘭嘭直跳。這些同學有沒有想過這樣的行為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呢?在走廊上飛奔的同學一旦相撞,往往鼻青臉腫、頭破血流;欄桿上的同學一旦掉了下去,后果是可悲的;從扶手上往下滑,只要稍不注意,就會跌落,導致骨折、 腦震蕩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生命一旦發生什么意外,會留下永遠的傷痕;健全身體一旦失去,將永遠無法挽回。
合肥小升初報名考生可點擊進入《合肥小升初報名網站:合肥市教育網》進行合肥小升初報名。
報名方式:
合肥小升初網上報名時考生直接通過互聯網登錄《合肥市教育網》網站,合肥小升初考試報名平臺(hfjy.net.cn/)進行報名。
報考流程:
各地小升初報考流程均有差異,
1.去各學校官網下載報名表并填寫【推薦】或于五一開放日前往各學校向學校索要報名表并填寫
2.交給相關學校負責人,領取準考證【學校一般會附一張寫有考試時間和注意事項的通知】
3.按準考證上的時間按時到考場參加考試
4.考試完畢
5.約莫1~2天后各個學校都會在學校官網上公布錄取名單
【常見問題】
問題一:家長總是限制我,我感覺好煩啊!
為了更好的迎接小升初考試,家長在這期間會更加嚴格管理孩子,比如不讓孩子玩游戲、看電視、去參加同學聚會等等。學生要先理解家長的心情,不要產生抗拒心情。一些學生因為煩就和家長對著干、安排學習就不學了,這樣做法非常不可取,畢竟這影響的不是家長的命運,而是影響你的命運。其次,要“獨立”起來。這里的獨立不是指生活、精神獨立,而是學習獨立,即要求學生可以自己安排好小升初考生的學習計劃目標等,并且自己是按照計劃一步一步前進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想解決問題,要與家長做積極互動。常與家長做溝通,多與家長談論自己學習情況、學習計劃、生活計劃及感受,也了解一下家長感受。雙方為了更好的生活而進一步努力。
問題二:父母對我期望值特別高,特別怕辜負他們的希望,他們給我的壓力更大啊!
小學六年級期間不僅學生壓力大,家長壓力也會增加。一些家長會不停嘮叨、還會對子女格外的照顧,每天的菜譜都是精心設計的······這樣往往使學生有更大的壓力。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調整心態。家長這么做是家長有愛心、家長愛你的表現,和你小升初考試沒有必然的關系。家長在這期間特別照顧也是小學六年級期間學生學習時間增多、壓力較大,對你格外照顧是避免因為生活因素而影響到你的學習。此時,對父母心存感激就可以了,沒必要增加壓力。你只要正常的學習即可,畢竟學習不是為了家長,你的學習是為了你自己的命運。
關鍵詞:生態文明 消費 和諧消費
和諧消費的內涵特征
消費活動的實現是消費主體、消費客體和消費環境等要素的共同作用和有機結合,和諧消費體現了這三個要素之間的相互協調。
(一)消費主體方面,和諧消費既注重物質消費的享受更注重精神消費的提升
作為消費主體的人的需要存在著不同的層次,在較低層次的需求也就是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之后,人們開始追求較高層次的需求,即精神層面的需求。無論是物質消費,還是精神消費,其目的都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體現人存在的價值。和諧消費既反對禁欲主義對消費的過度抵制,又反對享樂主義的超前消費,主張消費需要的多樣性和人性的豐富化,重視消費品位與生活質量的統一,通過對文化、科技、教育、藝術等的消費,使消費主體增長知識、提高涵養、陶冶情操,不斷提高整體素質,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二)消費客體方面,和諧消費既注重消費的數量更注重消費的質量
消費客體,是指消費對象,包括生產經營者為消費者提供其生產、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當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后,追求優質生活將成為消費的新境界,關注生活質量,追求商品質量的提升、技術含量的體驗過程,吃的營養、穿得漂亮、住得舒適成為人們的主流選擇。和諧消費強調消費對生產的引導作用,要求生產經營者提高市場效應,把消費信息反饋到生產決策中去,不斷提高和更新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功能、檔次,研發生產節約型號和環保型號的產品和服務,增加安全無公害無污染的環保產品的類型和供給數量,以滿足消費主體對發展資料和文化需求的消費。
(三)消費環境方面,和諧消費既關注經濟的發展更關注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
良好的消費環境是和諧消費的重要客觀因素。消費環境包括生態環境與社會環境,和諧消費以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提高為原則,以生態環境、資源的承受能力為前提,以維護自然界生態系統的穩定平衡為目的,強調通過制定適應生態要求的法律法規、改善物質基礎設施、建立誠信機制等手段來營造良好穩定的社會環境,以保障市場機制能夠健康運行,保證市場有序競爭和公平交易,從而真正實現消費環境的文明化與和諧化。
我國消費模式的現狀及其影響
(一)消費主體消費不足與過度消費兩極分化
由于我國現存的城鄉二元、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社會結構,消費呈現兩極分化的狀況。一方面,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和生產條件的制約,在偏遠農村和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緩慢,生活水平相對偏低,重積累、輕消費、崇尚節儉的消費觀念普遍存在。消費只是僅僅滿足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支出,用于精神層面的消費支出很少,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消費對生產的引導作用,更影響到勞動者體質和全面素質的改善與提高。另一方面,在一些先富起來的地區,由于受消費主義的影響,各種盲目性消費、炫耀性消費、超前性消費、非理性消費大量涌現出來。以消費的數量或消費的方式來衡量個人的社會地位,認為所消耗的價值越高表明自己的社會地位越高,這種消費觀念不僅超越了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造成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助長了貧富兩極分化,加劇了各種社會矛盾,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
(二)生產經營者粗放型生產方式與誠信缺失
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了以粗放型生產方式為主,生產的增長依賴于能源和原材料的高投入、高消耗,對自然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生產者之間無序惡性競爭、污染與廢物無節制的排放、資源的掠奪式利用等現象頻繁發生,經濟效率和生態效益之間的矛盾愈加凸顯,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最突出問題。另外,由于誠信體系不健全,生產者在經營過程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實現商品的高額利潤,假冒偽劣產品、商品以次充好等現象普遍存在。這些欺詐行為,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利益,甚至威脅到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加劇了消費者對商家的信任危機,導致了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不和諧。
(三)消費環境的不可持續性
和諧的環境是消費的重要保障。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所導致的消費需求增加,破壞了生態平衡,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受到巨大挑戰。森林面積不斷減少、水污染嚴重、氣候反常、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等,人類消費的自然環境日益惡化,影響了生產和消費的可持續性。消費的社會環境也不容樂觀,市場信用水平低、經營者唯利是圖、服務體系不完善,加上制度缺失、監管體系不健全,消費主體的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助長了不良的社會風氣,而且引發一系列的社會矛盾。比如,近幾年媒體不斷曝光的食品、藥品的安全問題,加深了消費者對生產經營者的不信任,導致了消費者對某些商品的抵制。
生態文明視域下和諧消費模式的構建策略
(一)以為指導,樹立科學和諧的消費理念
馬克思認為,生產和消費之間的矛盾是引發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一個主要因素,在私有制社會中,異化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勞動的異化使消費行為發生質變,導致了消費中的“商品拜物教”,人們購買消費品不再是為了滿足生活的實際需要,而是源于一種攀比的心理,是滿足虛榮心的一種方式。這種攀比消費、過度消費的不斷增強,必然導致自然資源的浪費、環境承載能力急劇下降。由此,馬克思指出,建立良好的消費觀念,使消費和生產之間保持均衡關系,促進經濟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馬克思關于消費和諧的思想,對摒棄當代不和諧消費現象有積極的啟迪作用。當前我國的生產力水平較發達國家相比還比較低,但實際消費水平卻遠遠高于發達國家,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資源,也反映了當代人的價值觀的扭曲。人的消費活動都是在社會與自然中進行的,同樣,社會與自然的發展也離不開人的需要。在消費中樹立和諧共生的思想,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人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需求不斷滿足、人的社會關系日益豐富,為最終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創造一個健康良好的生態環境。
(二)汲取傳統生態智慧,形成節儉適度的消費原則
我國傳統文化中蘊涵著豐富的生態文化,如儒家的“天人合一”,將人與自然看作有機統一的整體,將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作為人的最高理想;道家的“道法自然”,則將尊重自然規律作為最高準則,提倡樸素的禮樂制度和道德風尚,為人君者,能否守禮制,節欲而崇尚節儉,直接關系到國家社稷的盛衰存亡,主張“黜奢崇儉”,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崇儉不僅是中華美德的重要內容,同時是和諧消費的重要內容。
30多年的改革開放使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時揮霍浪費現象、奢侈享樂之風也逐漸蔓延。針對舌尖上的浪費,強調,要堅持勤儉節約,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勤儉節約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體現了一個人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和生活態度,也是節約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提倡節儉,不是要回到原始社會的節衣縮食和過度節制消費,而是在堅決反對浪費的同時,提倡和鼓勵科學、適度的消費,這種消費方式與個人經濟條件、社會物質資源和生態要求相符合,它主張消費需求要維持在一個“度”的范圍內,這個“度”既不能超越現實生產力發展水平,更不能超過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所能承載的限度。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沒有變,在貫徹落實十精神、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的今天,積極倡導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全社會培養崇尚節儉的道德風尚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樹立適度消費、節約資源的生活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科學、節儉的生活方式,對于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夯實和諧消費的制度基礎
和諧消費作為一種科學、文明的消費理念,在理論上要為人們接受和認同,在實踐中做到言行一致、身體力行,還需要制度的支撐和保障。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遵循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原則,建立健全與和諧消費有關的法律法規,以法律手段規范、約束人們的消費行為,以形成良好的消費環境,保證和諧消費的實現。
首先,要對生產者和經營者的生產及營銷過程進行約束和制約。一方面通過制定有助于推動生態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和法律法規,如減免稅收、財政補貼以及信貸優惠等,扶持生態產業,發展循環型生態經濟;另一方面,通過建立嚴格的排污收費、發放排污許可證、排污申報登記等制度,采取強制執行等手段,使企業在為社會生產消費品、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盡量達到經濟效率、生態效益和社會效應的協調統一。
其次,通過環境保護政策的宣傳,教育和引導消費主體的消費行為,使消費者意識到消費水平、消費質量的提高,不僅依賴于消費者享受到的商品和服務數量的多少與質量的高低,還取決于消費者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好壞;引導消費者形成合理、科學的消費行為,抑制奢侈性、炫耀性消費;同時通過強化市場管理,加大質量監督和打假力度等措施,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證消費主體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最后,收入是消費的基礎,收入分配不公的導致兩極分化,最終引起消費異化和社會不公平性。因此,政府應千方百計地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特別是農民的可支配收入,切實解決制約消費的關鍵問題,如住房問題、教育問題、醫療問題與養老問題。黨的十報告中,第一次明確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標,這一計劃將配套收入分配改革,通過合理調整分配結構,縮小貧富差距,增加全體國民的福祉,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推動我國盡快形成“大眾消費社會”,以帶動經濟的迅速發展,為和諧消費的實現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四)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實行和諧簡約的生活方式
發達國家在進行工業化過程中經歷了工業文明的洗禮和發展對環境破壞的巨大挑戰,對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進行了積極的思考和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對于我們實現和諧消費具有一定的借鑒。
當前,低碳生活方式成為一種時尚。英國、美國、意大利、法國等發達國家,通過減免稅收等法律制度來鼓勵資源的高效利用;日本和歐盟已經全面禁用白熾燈;英國政府有關部門給每個家庭配備了專門處理剩飯菜的垃圾桶;在丹麥的哥本哈根,自行車代步已成為這座城市的文化符號。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微小的浪費都會造成整體上較大的浪費,而整體上豐富的資源平均到每個人頭上都所剩無幾。因此,消費者的具體消費行為直接影響到生態文明的建設,個人消費行為相對于一個國家、社會來說可能并不起眼,但正是這一個個微不足道的個體行為組成了國家經濟生活的全部。低碳生活與和諧消費異曲同工,體現了人類文明的程度,更體現了一種態度和責任。每一個人的低碳生活,必將為我們帶來全新的生活條件和生存環境,也必將促進人與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陶開宇.中等收入階層消費和諧文化趨勢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
2.姬振海.生態文明論[M].人民出版社,2007
3.孟秋菊.消費和諧論[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4.徐戰.論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和諧消費[J].江漢大學黨報社科版,2006(3)
5.尹世杰.略論生態文明與構建和諧社會[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8(15)
6.郭愛君,范巧.營造和諧社會環境之社會視角分析[J].消費經濟,2006(10)
7.張俊英,趙研科.提高消費水平促進和諧消費[J].湖南社會科學,2010(1)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預報名與正式報名的時間
非全日制研究生預報名與正式報名的時間(以2017年為例)
(一)網上正式報名時間
2016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
(二)網上預報名時間
2016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二、什么是預報名?
簡單來說,預報名就是專門給應屆本科生報名所用,為了避免正式報名時人數太多,太擁擠,并且與正式報名同樣有效。
預報名是與近些年來考研學生逐漸增多的趨勢有直接的關系的,考研大軍中,應屆本科畢業生是前鋒隊。因此,提前為這些學生開通預報名,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減少集中確認報名時候的擁擠,因為一旦你確認報名的學校和專業,并且不想再更改的時候,你的預報名是直接生效的,無需再重復填寫。
三、預報名和正式報名的聯系
預報名和正式報名都是有效的,哪一次成功都可以。
四、預報名常見問題匯總
(1)預報名必須報嗎?
答:不是必須報的,不過建議報,以防正式報名時人太多,系統容易出故障。另外,預報名如果填錯內容,可以在正式報名期間修改。
(2)預報名報了之后,還需要報正式報名嗎?
答:如果預報名的信息填報準確無誤,不需要正式報名再報。
(3)專升本屬于全日制應屆本科生嗎?
答:得看專升本的類型是函授、自考還是全日制,如果是全日制的專升本就屬于全日制應屆本科生。
(4)學信網注冊的時候,所在地是戶口所在地還是學校所在地?
答:戶口所在地。
(5)為什么招生單位和考試方式下拉項沒有院校?
答:網站訪問量過大,稍后再試試。
(6)本科應屆生應該選擇定向報名還是非定向報名?
答:應屆生選擇非定向報名。
(7)準備報考的專業是學校自主命題,應該填全國統考還是單獨考試?
答:選擇全國統考。
(8)注冊學號是入學編號嗎?還是大學本科使用的學號?
答:大學本科使用的學號。
(9)學習與工作經歷>應屆生是只寫大學么?
答:是的。
(10)報考專業的專業代碼可以從哪里查到呢?
答:在各個學校的招生目錄上可以查到。
(11)個人學習經歷從高中畢業后算起,那么是從復讀開始寫?還是從大學開始寫?
答:從大學開始寫。
(12)應屆生也需要填<畢業學校>嗎?
答:需要填寫。
(13)畢業年月填幾月呢?
答:填七月。
(14)請問報考院校是要填志愿院校?還是考試地點也就是所在城市的考點?
答:報考院校填志愿學校,報考點選擇你所在的城市,離你學校近的地方。
(15)現在填了報考專業的研究方向以后可以改嗎?
答:可以修改的。
(16)報考點和到時候的考試點是同一個地方嗎?
答:基本是同一個地方。
(17)信息填寫錯了怎么辦?
答:除了報考點和報考單位不能改,其他的信息都可以修改,包括報考專業和研究方向。如果報考點和報考單位填寫錯誤的話,點擊新增報名信息,可以重新報名的。如果錯過了預報名的時間,正式報名時依舊可以修改。
(18)報多個學校跟調劑有關系嗎?跟高考選擇學校是一樣的嗎?
答:報多個學校沒用,到最后現場確認的時候只能確認一個,也就是說你最后成功報名的只有一個,至于調劑,那就是明年4月份的事情了。
(19)報名選的專業方向隨便選嗎?還是會影響到以后選導師?
答:不同學校,要求不一樣。大部分學校會在開學后重新選擇,具體參照報考學校的招生簡章。
(20)那照片是要正式報名才上傳還是打印準考證時上傳或者直接貼?
答:照片一般是現場確認的時候現場拍攝的,個別學校是上傳電子照片,具體請參照報考學校的招生簡章。
(21)收取通知書的那個地址是學校還是家里?
答:地址可以寫在學校,一般的話,第二年6月左右會寄送通知書。